雖然這篇罪咎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罪咎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罪咎感產品中有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奮力不讓自己墜落 「我現在明白了,爸爸就是個有害的人。爸爸對這個世界有害,對你是,對我也是。爸爸不會改變,必須放棄他。」 ~白溫柔《劉願》 我有時候想,遇到不理解原生家庭困擾的朋友,就想成他過得幸福,也是蠻好的事。這世上有個幸福的人,對父母只有感恩,這種心理狀態也不錯啊…… 「有害」這個詞,...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Comm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電影《生前約死後》,帶你出席一對橫跨二十年母子愛與痛交纏的生死約會,見證一個少年從自怨自責放棄人生,最終釋懷放下重新上路的成長故事。 男主角吳家偉(馬浚偉 飾)多年來自怨自責,終於有一日,他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去做一件他期待已久的事..... 家偉的母親阿梅(顧美華 飾)在她26歲時確診患上鼻煙癌,...
罪咎感 在 Herman Yeu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6:04:59
暑期來了,我記憶中, 中四打前的暑期都係一個日頭打機,夜晚睇電視的悠長假期 當時最鐘意係暑期玩RPG, 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外傳、金庸奇俠傳、三國大戰三國、三國笑傳、... 日頭屋企無人就打機,夜晚屋企有人就睇電視,暑期就係咁過 直到有一次我病,發燒,但因為太爛玩的緣故 仍然爬起身睇我阿哥玩RPG, ...
罪咎感 在 Ng Algi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26 12:27:33
炎炎夏日約咗班靚靚模媽食個Fancl 美白下午茶🥰 @kerryhotelhk 環境舒服之餘,個tea set 加入咗Fancl white advance drink製作,食完咁多甜品都冇罪咎感,仲有白滑左嘅感覺🤣👍🏻 @fanclhk_official #FANCL無添加HK #KerryH...
罪咎感 在 Kay Ho 何基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3-03 01:46:37
大家知唔知道IKEA嘅名物肉丸係有5款咁多呢?今次我地超級奶爸全家出動試晒佢地!除咗有大家都唔會陌生嘅經典瑞典肉丸、仲有三文魚鱈魚丸、雞肉丸、素菜丸及植物素肉丸,果然總有一款hit中我地(阿妹成個下晝不斷重複講三文魚🤦🏻♂️)。 雖然片段裏面我揀咗兩款心水肉丸,不過由於我只得一票,所以我最最最鍾...
-
罪咎感 在 Comm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10-09 15:37:18電影《生前約死後》,帶你出席一對橫跨二十年母子愛與痛交纏的生死約會,見證一個少年從自怨自責放棄人生,最終釋懷放下重新上路的成長故事。
男主角吳家偉(馬浚偉 飾)多年來自怨自責,終於有一日,他下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去做一件他期待已久的事.....
家偉的母親阿梅(顧美華 飾)在她26歲時確診患上鼻煙癌,家偉當年只有6歲。家偉和父親陪伴阿梅一起抗癌,他雖然年紀輕輕,但十分懂事。可惜,阿梅最終不敵病魔,與世長辭。家偉因為母親的離去,變得更沉默,將所有責任包攬在自己身上,這份罪咎感,令他多年來被抑鬱、驚恐所吞噬....
家偉的主治醫生美思(余香凝 飾),自小被父親拋棄成為孤兒,家偉對母親的思念之情在她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事,她的冷漠與家偉對家人的愛形成強烈對比。但在家偉的幫助下,美思最終能彌補了二十年的親情缺憾。 -
罪咎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3-11 20:00:03冬天怕凍穿羽絨服貼暖包禦寒,還不如吃羊肉暖身來得實際,羊肉性溫又可以補中氣,廣東人最常加入馬蹄、冬菇、冬筍做成的羊腩煲,但市面上大家吃到的羊腩不是冰鮮就是雪藏的,新鮮羊肉貨源少,自然價高,想買也不易。
由中環街市遷至上環街市的中興羊肉,是香港碩果僅存堅持只賣新鮮羊肉的肉檔,平時大家少吃羊肉,一來怕燥熱,二則不擅煮,來來去去不是羊腩煲就是煎羊扒烤羊架,只有集中在秋冬時節才紛紛急忙進補。所以一般未必懂得怎樣分辨羊肉新鮮還是雪藏,有行家教路指得看羊肉的觸感,新鮮的帶黏性,肉質要看起來紅潤,但最終還是得看經驗。
還有重要一點,新鮮羊肉檔會連住一副羊內臟,在凍肉鋪是買不到的,羊肝尤其搶手,營養價值高,補血之餘又護眼,是不少中藥的必備良方。一頭羊,以羊腩部位最貴,$320一斤,貪油分多夠鬆化。其實羊頸肉才是寶物,肉質是整隻羊最嫩滑的地方,脂肪少,多吃幾塊也沒有罪咎感。
採訪:李妍樺
攝影:鄧廣基
中興羊肉
營業時間:7am-7pm
地址:上環街市二樓M36號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即like《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
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
罪咎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0-30 20:00:00踏入秋天,除了是吃蟹的季節之外,也是吃火鍋的好時機。何不一炮過?這家粥底火鍋店主打蟹粉母米粥底,用上兩隻膏蟹人手拆肉拆膏,加入秘製配方烹調,濃郁蟹味盡收粥底中,加入特色火鍋配料如三彩墨魚、櫻花葉鮮蝦丸、蟹粉蝦餃皇入鍋滾一滾,粥底將配料完美包裹,保存食物最鮮的味道,不會流失在湯中。
如果嫌蟹粉味道太重,可以試試另一湯底美顏燕窩桃膠粥,足一両燕窩去煮,打邊爐之前先吃一口養顏粥,之後再吃火鍋也沒那麼罪咎感。此外,海鮮亦是打邊爐一大重點,這店自設水櫃,海鮮新鮮生猛。
提提大家,餐廳最近有推廣,每個客人都可獲贈一個遊戲代幣,試玩夾海鮮機,每天的海鮮不同,幸運夾中的話,立刻就可以加料,相當盞鬼。
採訪、攝影:李妍樺
阿爺粥品手工涮涮鍋
營業時間:11am-3am
地址:旺角登打士街43H號登打士廣場3樓
平均消費:$300
詳情: http://bit.ly/2R9FMmz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罪咎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奮力不讓自己墜落
「我現在明白了,爸爸就是個有害的人。爸爸對這個世界有害,對你是,對我也是。爸爸不會改變,必須放棄他。」
~白溫柔《劉願》
我有時候想,遇到不理解原生家庭困擾的朋友,就想成他過得幸福,也是蠻好的事。這世上有個幸福的人,對父母只有感恩,這種心理狀態也不錯啊……
「有害」這個詞,用在父母身上,在傳統上幾乎就是一種「不道德」的表現。
所以只要有原生家庭困擾的朋友,懷著這種罪咎感,一點一滴對著我聊父母對他們所造成的傷害,他們發現我只有理解沒有批判,就會有一種放鬆安心感。其實翻開社會新聞,就會知道有些父母如何傷害孩子,我只是願意接納這個事實而已,不刻意用傳統道德作為看待這個世界的濾鏡。
一個人的個性不成熟,不會因為當了父母,突然個性就有了一百八十度轉變,這是一種被過度期待的虛幻。不過,很多父母倒是主動把偉大父母的形象套在自己身上,然後不斷合理化自己的不成熟。
「讓秀賢感到疲憊的不是爸爸的卑鄙、窩囊、偽善,或是對爸爸的依靠,而是得像哄孩子一樣哄著爸爸、鼓勵爸爸、安撫爸爸,然後又一而再地對爸爸失望。」
~白溫柔《劉願》
理想化父母,然後理想破滅,試著理解。這個過程,我們重視心靈成長的人,都要反覆走過好幾遍。
有些「大人」,在心理上根本沒長大。這多聽幾個家庭故事就明白了,但我知道,這種故事,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理解。
很多成年子女,現在依然做著同樣的事,哄著、鼓勵、安撫,好像父母就是自己的baby。可是,把這些動作套上「孝順」這個詞,一切似乎就理所當然了。
我在直播的時候有提過,醒過來的人,說不定還更痛苦。渾渾噩噩過日子,人家說什麼就相信什麼的人,即便可能隱隱然感覺有痛苦,也藏在深深的麻木之下,不見天日。
我們今天晚上好好來談談這件事,那些很多人不想理解的原生家庭困擾。我們一切的努力,只是奮力不讓自己墜落。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罪咎感 在 梁老師-芳療魔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心健康意識療法
身心健康一直是現代人所追求的目標
過去貧窮的年代,求一頓溫飽已屬難得
但到了現代,科技的發達、生活水準提升、醫療健全
已經讓每一個人不但營養充足,甚至過度充足造成身體的肥胖負擔,文明病一應而起...
而我們也常常忘了照顧到渴求許多久的貧窮心靈
透過系統與專業手法,帶大家從意識的破口,潛入內心的罪咎感
除了給予身心健康外,更創造豐盛的生活
你值得擁有,也值得被珍惜
##身心健康意識療法
##首開班10月啟動
##培訓首批講師邁向身心療癒
##國際認證授權全台唯一課程
##機會只到今年底
罪咎感 在 心靈僻靜花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難以拒絕他人,很可能內心存有被拒絕的傷。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很難拒絕別人,也許不想看到對方失望難過的神情,也許無法承受隨之而來的報復情緒,總之就算免強或委屈自己去適應配合,都好過堅定的拒絕對方。這是為什麼呢?當然有可能是從未練習過如何拒絕別人,所以無法說出口;但最深層的「被拒情結」所引動的「罪咎感」防禦才是重點。
一個從小被要求配合、服從且被嚴格控制的人,很容易習慣於「聽令行事」,因此有很多時候都是違心的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但卻無法say No,原因是小時候如果表達自己的不願意,有可能牽動的是更大的「不被愛、會被抛棄」的恐懼焦慮。或者曾因某種原因被忽視或被排除,而導致自己學會為了不要被忽略、被拒絕、被丟掉,於是模糊自己個體性的界線,把自己變成附屬的影子。
而成長後,這樣的情結仍然存在在自己內心,當我們面對他人的請求很難拒絕時,對外因為自己深知被拒絕的苦,於是那股罪惡感作崇,把自己當初的害怕投射在他人身上,認為他人也無法被拒絕會感到難受。而對內則是因為害怕被抛棄的焦慮,更容易驅使自己去配合服從,因此個體界限也就會愈模糊,而造成難以拒絕的狀態了。
而違心地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就會增生抱怨與不平。於是,他人就會成為我們口中的加害者,那個「不知道我其實為了配合你忍受了多少」的加害者,而受害者的我們卻怎麼樣都脫離不了這個坑。我們可以思考的是,加害者真的很糟糕受害者真的很可憐嗎?不見得。很有可能其實是我們忙著應付外界,來逃避去療自己內心的那個「怕被拒絕」及「怕被抛棄」的傷。事實是既使是透過去拯救他人或滿足他人需求來補足,我們的傷也不會因此被療癒,更惶論沒有人能真的去拯救其他人,我們能救的只有自己。因此,深入地探索自己,去觸摸撫慰自己的傷,才能真正開啓療癒的第一步。
不是我不忍心拒絕他,而是那個曾被拒絕的我需要被看見。
#更多相關內容在靈魂之旅課
#週日晚班登記中
#一對一量身訂作課程
#九月剩一個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