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繼承系統表孫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繼承系統表孫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繼承系統表孫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繼承系統表孫子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蘇家宏律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舅舅過世了,我媽媽要拋棄繼承嗎? 查清楚,再說! 有網友問到:我舅舅最近過世,他的兒子打電話給我媽媽,說要辦拋棄繼承,要提供印鑑證明及戶籍謄本給他辦理,該給他嗎? 重點在於,舅舅所遺留下來的是『財產』還是『債務』? 印鑑證明與戶籍謄本真的用在拋棄繼承上嗎? 可以問表弟以及請他提供相關的資料...

  • 繼承系統表孫子 在 蘇家宏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0 18:08:11
    有 393 人按讚

    舅舅過世了,我媽媽要拋棄繼承嗎?

    查清楚,再說!

    有網友問到:我舅舅最近過世,他的兒子打電話給我媽媽,說要辦拋棄繼承,要提供印鑑證明及戶籍謄本給他辦理,該給他嗎?

    重點在於,舅舅所遺留下來的是『財產』還是『債務』?

    印鑑證明與戶籍謄本真的用在拋棄繼承上嗎?

    可以問表弟以及請他提供相關的資料,包括:財產所得清單,銀行公會回函,聯合徵信中心的紀錄…,確認是不是債務大於資產,如果確定是。那就辦理拋棄繼承。

    拋棄繼承是可以全部人一起辦理,配偶、第一順位的子女及孫子女、第二順位的父母、第三順位的兄弟姐妹、第四順位的祖父母,可以寫在一份狀紙裡面,表達拋棄繼承的意思,蓋上『印鑑章』附上『印鑑證明』,以及除戶謄本與繼承人全體的謄本(含繼承系統表),在死亡三個月內向法院核備即可。

    因此,你媽媽可以親自看到確定是辦理拋棄繼承的書面,親自蓋印鑑章並提供資料給表弟,別把『印鑑章』交出去,可以避免亂用的情形。

    當然表弟也可以不用叫你媽媽提供,他們辦完並且通知你們他們已經拋記繼承,如果第二順位繼承人不在,就會由第三順位兄弟姐妹繼承,你們再決定是否拋棄,自己再向法院辦理,因為3個月的時間,是你們知悉你媽媽是繼承人開始起算。

    家和萬事興,同進同退。

    #拋棄繼承
    #繼承
    #印鑑證明
    #印鑑章
    #戶籍謄本

  • 繼承系統表孫子 在 賴芳玉(生活與法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08 08:28:24
    有 53 人按讚


    父母贈與子女房產,首季逆勢成長

    "據內政部最新繼承及贈與的移轉量資料,今年第1季全國繼承移轉量1.28萬棟,年減2.43%,以台南市年減5.66%最多,不過贈與移轉量達到1.35萬棟,年增1.91%,且六都在贈與移轉量部分都向上成長,尤以桃園市年增近一成最多,令業界大感意外。"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父母若是要將房產移轉給小孩,目前大多是既有的房子,因此不是選擇繼承,就是生前規劃贈與,一般來說,又以繼承的方式較為划算。

    但此現象,郎美囡分析,由於目前環境處於低薪時代,推測不少父母可能怕小孩難負擔遺產稅,在能力範圍內自己先辦贈與。"/引用於連結的聯合報報導。

    .......................

    延伸閱讀>>>>>>>

    【名采】賴芳玉專欄:該幫孩子買房嗎?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227/1523479/

    賴芳玉/律師

    去年有個媽媽寫給兒子的公開信《兒子,我為什麼不替你買房》引起熱議,她拒絕幫26歲的孩子買房,其中有一個理由是:「未來,應該是通過你自己努力去得到你想要的。」有些專家為文表示讚許,並認為不應該過度保護小孩。

    但低薪年代的孩子,有能力為了未來、買屋成家嗎?

    據報導美國房地產網站Apartment List去年底公布一份報告,現在許多美國父母有個新現象,就是面對孩子成年不離家或難在大城市生活時,就是買房或租房給孩子成家立業,似有華人家庭化的現象。

    過去台灣房屋智庫曾對首購族進行網路問卷調查,56%的首購族靠父母長輩們以贈與或暫借等方式幫忙。以往父母直接購屋贈與孩子,後來因房地合一稅制,許多父母避免房產出售時有過大利差稅額,因此多改為資助現金作為購屋頭期款,其餘貸款本利,則由小倆口自行負擔。父母或長輩資助比率約總價的二成。

    另據台北某仲介公司內部成交案例觀察,2017年這些「孝子房」,大約三成落在二千萬到三千萬元之間。若以這個房屋價格來看,30歲以下年輕人有機會完全靠自己買房嗎?

    同年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未滿30歲的年輕人平均年所得39萬9401元,30到40歲的年輕人49萬8623元,參考該年度內政部戶政司公布男女結婚年齡都落在30歲以上,由此可知無論是那位媽媽信中所提26歲的兒子,或結婚人口的年齡來看,以他們的年收入,不吃不喝買到二千萬的房屋,大概也要40、50年,因此客觀來看,沒有父母或長輩的協助,這一代年輕人要買房成家立業,何其困難。

    有個值得玩味的現象,去年聯徵中心資料顯示,房價回修,50歲以上中老年購屋人數增幅最多,或許部分反映出父母買房給子女成家的現象。

    看來多數有能力資助孩子的父母,仍然願意協助孩子購屋成家立業,至於這是否為過度保護孩子的表現,或以「孝子房」形容這樣的父母子女關係?

    我認為這過度簡化並標籤這個現象,畢竟客觀上,低薪高房價的現象,確實造成青貧世代年輕人的重大負擔。況且父母本是年輕人家庭的非正式支持系統,無論協助照顧孫子或買房,都是必要且必然的趨勢。過於強調西方社會「個體化」發展,以「過度保護」的形容,否定家庭成員間互相支持的華人文化,實在太嚴苛,更何況前述美國地產公司的報告,也顯示西方家庭逐漸走向這個趨勢。

    不過,贊助或買房給孩子的父母,必須注意幾件事。

    例如贈與稅,父母除每年各220萬元的贈與稅免稅額外,於每一名子女結婚時,可再贈與結婚子女100萬元,也就是結婚當年,父母共有640萬的贈與額度可列入免稅,翌年又有440萬免稅額,因此結婚前後年度兩年,共有1080萬贈與免稅額可以運用。

    另外日後子女的婚姻,若有離婚或其他分割夫妻財產的問題時,父母贈與的錢是否可以在房價內扣除而不列入計算?法院實務有不同的看法,端看父母贊助的行為以哪種法律形式而定,如借貸、借名或贈與,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假設前述贈與部分購屋款模式,有最高法院見解曾認為可以自房價扣除,因此為避免衍生複雜的法律及稅務問題,建議父母贊助買房時,最好事先做好功課並書面文字記載清楚。

  • 繼承系統表孫子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0-14 14:18:51
    有 1,987 人按讚

    《天下雜誌》好文選讀

    「巴菲特:在這麼不平等的社會,我不需要被減稅」

    〜〜儘管高居富比士富豪前幾名,坐擁上億身家,巴菲特清楚,在這樣不平等的系統中,可能讓他更成功,但是他再度疾呼,為富人減稅,甚至廢除遺產稅,是可怕的錯誤。

    陳竫詒編譯

    「我不需要被減稅,」巴菲特針對最近美國共和黨公佈的稅改計畫表示。

    新的稅改計畫,預計廢除遺產稅,巴菲特認為:這將是一個「可怕的錯誤」,因為這將大大有益於富人。

    「如果他們通過了這項法案,我可以留給我的兒孫750億美元,」這些包括孫子、曾孫在內35個大大小小的後輩,每個人都可以獲得數十億美元。」巴菲特質疑,「這是分配資源的好辦法嗎?」

    巴菲特說繼承制度已經讓有錢人的孩子,生活大大超越其他人了。

    「如果他們夠幸運,從正確的子宮出來,擁有巴菲特這個姓氏,他們就可以像埃及法老王那樣,建立自己的墳墓,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巴菲特說。

    “現在如果連遺產稅都廢除,資源配置不佳,有錢人根本可以建立王朝。”

    「如果這些孩子把錢都敗光了,那表示他們把這些重要的資源拿去做了一些蠢事,這對資本主義並不好,對這些孩子沒有好處,」巴菲特認為,「開始出現大量不平等的社會,也肯定不是好事,我認為這是一個可怕的錯誤」。

    這不是巴菲特首次對於經濟的不公平提出看法。

    「在我看來,真正的問題在於,非常有錢的人富有地讓人難以置信,」六月時巴菲特接受PBS Newshour採訪時指出。

    「如果你重回到1982年,富比士前400大富豪,總共的財富有930億美元,但是他們現在有2.4兆美元,足足多了近25倍,」巴菲特說:「這根本是不成比例的回報。」

    這聽起來有點像是超級富豪的唱高調,但是巴菲特的確已經採取行動,放棄大部分的財產資源。

    他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一起創立慈善基金會Giving Pledge,邀請全球富人加入捐款承諾計畫,寫下自己的捐款理念,在有生之年至少一半的財富捐出去,目標不只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鼓勵其他人一同這麼做。

    更多內容請上連結點閱,網址: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Login.action?id=5085420
    新聞畫面來源:CN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