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繁體正體差別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繁體正體差別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繁體正體差別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繁體正體差別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Nao老師・鬧日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到底要怎麼跟日本人解釋簡體字和繁(正)體字呢?】 Nao老師現在在中文補習班工作 很理所當然的 在日本學中文的日本人 學的都是標準中文的簡體字 因為各種中文檢定都是簡體字 甚至可以說 一般日本人不太清楚中國、新加坡的簡體字 和台灣 香港 澳門的繁(正)體字的區...

  • 繁體正體差別 在 Nao老師・鬧日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3-12 21:30:00
    有 173 人按讚

    【到底要怎麼跟日本人解釋簡體字和繁(正)體字呢?】
     
    Nao老師現在在中文補習班工作

    很理所當然的

    在日本學中文的日本人

    學的都是標準中文的簡體字
     
    因為各種中文檢定都是簡體字 
     

    甚至可以說

    一般日本人不太清楚中國、新加坡的簡體字

    和台灣 香港 澳門的繁(正)體字的區別
     
      
    也不太清楚兩岸中文有什麼差異 
     

    往往要和日本人解釋 
     
    兩岸雖然都講中文
     
    但文字上有差別
     
    跟港澳講的粵語更是天差地遠
     
    得花上一番功夫說明
     
     
    正好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
     
    同學可以用來當作中級日文閱讀的練習
     
    順便看看要怎麼和日本人解釋
     
    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差別 
      
    --
     
    不過最近來詢問關於台灣華語課程的人有增多的傾向
     
    這是件好事~~
      
     
    http://cn-seminar.com/traditional-chinese-9001

  • 繁體正體差別 在 對倒香港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10 00:10:05
    有 60 人按讚


    [隨筆][香港]

    正體字簡體字,河水莫犯井水

    (註:是次文章有點長,如嫌太長氣請直接閱讀最後一段。)

    上星期四出席「世紀文學對話」座談,白先勇在結語說,繁體字得永遠保留,全場爆出如雷掌聲,久久不停。坐在身邊的大陸女生,垂下手,這是她整晚最安靜的時刻,我猜她在憤恨冷笑,想到這裏,我更用力拍掌。好些朋友讀到我的想法,他們提出疑問:雖說繁體字承傳文化,但簡體字有助普及知識,二者好應並存。其中一位更說,希望我以「中文人」角度說說看法。坦白說,我學識淺薄,有辱「中文人」門楣,所以只敢以用繁體字的香港人此身分,說點個人看法,如有錯漏,請高手指點。

    以下我會用正體字及簡體字作稱呼。

    講看法前,先說說文字演變。演變大抵有二,愈趨複雜和愈趨簡單。先說後者,中國文字原來一直有「正」「俗」之分。俗字難登大雅之堂,正字則為正式文書所用。自秦朝統一書寫文字後,小篆為當時正字,但平常生活為方便溝通,衍生隸書為俗字。可是文字有自己的生命力,時代演變,小篆漸被淘汰,隸書成為正字,現在我們常用的楷書,則變成俗字。後來楷書變為正字,為求書寫速度更快更簡,就出現了行書及草書。的確,文字重要目的之一,為傳遞訊息,故由小篆至楷書,是文字由繁變簡的經過。

    不過另一方面,社會發展資訊日益累積,一天比一天豐富,文字有限,已不能精準表達更複雜的內容,在創新字前,一字得分身多角色。例如《論語》孔子說君子言行得「孫以出之」(謙遜地表達出來),當中的「孫」其實是「遜」,但春秋時代沒有「遜」一字,此字為後來添加,以更準確表達訊息。後來人類思維愈來愈複雜,除了造新字,單音節字變為雙音節字,例如「謝」,單字來看,多會意為「道謝」,其實又可解作「謝罪」、「道歉」意,不過這是另一話題。總而言之,文字愈趨複雜多變,這非並由小篆至楷書的從繁至簡所能比較。

    直至西方文化湧入,五四新文化運動爆發,為普及知識傳播,學習新知識,以掃中國積弱風氣,胡適及陳獨秀等人,除了推廣書信文字,由文言文變作白語文,當時更有有識之士,提倡簡化文字筆劃,甚至更激進的提議,是廢除漢字,改用拼音文字,以「多快好省」達到目的。可是無論簡化筆劃還是拼音文字,因為有反對聲音,國民政府最後還是沒有實行。直至共產黨成為政權,1956年推出第一批「簡體字」。

    回看過來,由秦朝統一文字後,文字演變影響似乎都是由下而上,從人民生活及需求開始,可是由1956年開始,則是由上頒布至下。當時共產黨認為正體字筆劃太多,有礙學習,為了掃除文盲,令農村也識字,所以改革文字。理由看來是多麼冠冕堂皇,可是此改革是由上至下,而非反過來,所以政治目的才是重點。

    為穩握政權,除了剷除讀書人,還得全面控制人民思想,古有秦焚書坑儒,今有共產黨文化大革命和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如果繼續學正體字,豈不是能直接閱讀古書,明辨文理史哲?斬草要除根,共產黨利用新文字,灌輸「新知識」,造成文化斷層,以更容易控制人民思想。雖然正體字沒有被禁絕,可是相比簡體字,正體字在日常生活既不會用到,要學得另花不少心力。一如白語文及文言文,學生常常叫苦連天的問,為何要學文言文?根本不會用。文言文已在現今社會淡出,就算典籍有白語翻譯,但理解總有差別,當然及不上能直接看得懂。

    如果簡體字全面取締正體字,中華文化縱向承傳就會斷掉,當中真善美,就會給內容空泛,句式歐化冗贅的簡體中文吞沒,因此白先勇才說,「文字是凝聚文化、民族的重要因素,希望使用繁體字的台港兩地,一定要保存下去」。

    至於朋友都說,正(繁)體字及簡體字,前者承傳文化,後者普及教育,兩者好應並行並存。前者不多說了,反而普及教育方面,除了剛述「掌控思想」的陰謀論想法,還有一點補充。如果簡體字有助教育普及,為何大陸至今,識字率仍然偏低,農村未能受惠?學習正體字的香港及台灣,識字率遠超中國大陸?識字不識字,不是字的問題,根源在於社會資源分配及教育制度。如果字的易難,真的是識字率的關鍵,希臘為何沒有文盲問題?又如果說農村太遠太大,教育難以普及,那就是自打嘴巴,簡體字非解決方法。另外,如果真的以字的易難為解決方法,好應以羅馬拼音文字全面替代,才能我手寫我口,更有助歐美進入中國市場。

    這樣說,並非代表我支持廢除簡體字,以正正體字。我不反對兩者並行並存,但我意思並非正簡夾雜使用,而是一如現在,大陸繼續使用簡體字,港台繼續使用正體字,河水不犯井水。因為要共產黨宣佈放棄簡體字,可謂天方夜談;如果要大陸民間自學,除了有心人或為藝術追求,誰要學又難學又不會用的正體字?如果港台正簡夾雜,變成正式認可,根據人的惰性,一定捨難取易,正體字肯定會一如小篆,被大眾淘汰。可是文字作用,除了考慮傳達訊息,亦應顧及是否準確。簡體字過於簡化,反而容易混淆真正意思,這有違語言發展。

    港台是已發展的地方,自教育普及,不計老一輩,識字率幾乎百分之百,所以學習語言,並非單單只為溝通及實際需要,好應朝文明方向,追求更精緻的文化層面,令社會更具內涵,這才是真正的文明社會。可悲的是,香港沒有反抗能力,普教中已成功改造香港,普通話愈來愈普及,甚至令大家以為,普通話才是真正的中文。誰知粵語,才是從前真正的中國官方雅言?普通話其實是北京話,夾雜不少胡語。假以時日,普通話換血成功,然後共產黨再以簡體字,為大勢所趨藉口,誘騙香港人,慢慢代替正體字。屆時香港,就是個說普通話,用簡體字,徹頭徹尾的大陸二線城市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