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總有一天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總有一天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總有一天意思產品中有60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一週的時候去上了 「超級研究事」是個談話性節目 謝謝志為哥的引薦 這次談論的話題是「該不該給孝親費」 好哦我來解釋一下 針對這個case,我不支持 當然除非是家庭環境很窮超級需要,那幫忙養家另當別論。 但是希望大家明白, 我的想法是 「我對我的家人好, 給他們什麼我付出什麼, 不是因為我”孝順”...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RU Cover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閏蜜失戀後不願接受現實,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 放下前度,總有一天會明白「愛過已經足夠 看化了不需埋怨」 或許童話只會出現在童話書,誰也不想去揭穿現實世界的殘酷。 [ ♬ 數位音樂平台] Apple Music:https://cutt.ly/9bjyifQ iTunes:https://cutt...
「總有一天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祈錦鈅 鈅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Ros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君,女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RU Cover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總有一天意思 在 未秧 Win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總有一天意思 在 祈錦鈅 鈅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1:20:14
前一週的時候去上了 「超級研究事」是個談話性節目 謝謝志為哥的引薦 這次談論的話題是「該不該給孝親費」 好哦我來解釋一下 針對這個case,我不支持 當然除非是家庭環境很窮超級需要,那幫忙養家另當別論。 但是希望大家明白, 我的想法是 「我對我的家人好, 給他們什麼我付出什麼, 不是因為我”孝順...
總有一天意思 在 Ros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58:37
- 黑色系穿搭 無煩惱(˶‾᷄ ⁻̫ ‾᷅˵) - 🧥👖👜👢: @texture.xo 除了帽子、工裝背心、飾品,全部都是 @texture.xo o ~ 雖然真的等好久🥵 只能說等待真的非常值得🥰 第一次嘗試皮衣,有種御姐風🥲 也是他們家熱賣款的外套(。ì _ í。) 材質還不錯!很適合秋天...
總有一天意思 在 君,女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6:02:29
2021.09.04 成為群體之外的怪人,好像是一直以來我活得模樣,不合群、活在自己的世界、人來瘋、反骨、反反覆覆的讓人捉摸不透。 成長過程不停懷疑自己,常常把很多別人看我的眼光壓抑在心底,即便沒有其他意思,但因為已經習慣接受到惡意的感受,所以下意識的把別人對自己的一點異樣都視為敵意。 漸漸的...
-
總有一天意思 在 RU Cover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03 12:00:16閏蜜失戀後不願接受現實,時間就是最好的良藥。
放下前度,總有一天會明白「愛過已經足夠 看化了不需埋怨」
或許童話只會出現在童話書,誰也不想去揭穿現實世界的殘酷。
[ ♬ 數位音樂平台]
Apple Music:https://cutt.ly/9bjyifQ
iTunes:https://cutt.ly/9bjyifQ
MOOV:https://s.moov.hk/r?s=NqIK58
Spotify:https://cutt.ly/0bjuw7p
KKBOX:https://cutt.ly/Objuu3q
JOOX:https://cutt.ly/SbjuoW2
《童話書》
曲:RU
詞:RU
編:RU/果醬
監:RU/果醬
明天回家 仍不致電妳 可不可別再牽掛
妳想見他 為何未放低 他能代替他
痛過便能看化 這傷口結疤需要時間
人最怕揭穿愛情戲法
世間真假 其實重要嗎
曾經 不知怎麼相戀 命書記載太短
童話 聽得多有用嗎
唯有愛過先清楚 還被現實説穿
而我 勸妳早點放手 或者已無力再扭轉
回望過去的片段 心注定更酸
妳兩眼都濕透 我怕妳不懂自勸
如今離開 人總要習慣傷心失落幾多次
妳不要哭 為何會覺得生存沒意思
痛過便能看化 但原來放手總會念掛
人最怕揭穿愛情戲法
世間真假 其實重要嗎
曾經 不知怎麼相戀 命書記載太短
童話 聽得多有用嗎
唯有愛過先清楚 還被現實説穿
而我 勸妳早點放手 或者已無力再扭轉
回望過去的片段 心注定更酸
妳兩眼都濕透 最怕妳不懂自勸
忍痛地放手 隨時間便沖淡
煙火燦爛太短 燒光就會終結 他拋下妳移情別戀
這感情已破損 倒不如別眷戀
妳很清楚他的心其實漸漸走遠
還要 故意親口説出是感覺流逝會生厭
難敵過秒針轉動 真相別揭穿
愛過已經足夠 看化了不需埋怨
你最愛的一個 往往走不到永遠
馬上訂閱RU Cover Channel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rucoverchannel?sub_confirmation=1
__________
Producer:RU/果醬
Keyboard:Abby Wong
Guitars:果醬
Drums :肥仔明
Backing Vocal:RU/果醬
Mixing Engineer:Nasan
OP:Universal Music Publishing Limited
℗ 2021 RU Music Production
__________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like and leave a comment.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RUcoverchanne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UCoverChannel/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ucoverchannel
Twitter: https://twitter.com/rucoverchannel
Weibo: http://weibo.com/rucoverchannel
__________
#RU #RUCoverChannel #童話書 #FairyTale -
總有一天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3-28 22:22:21本集主題:「與天使摔跤:尋找愛迪生,重新定義自己」介紹
訪問作者:邱一新
內容簡介:
不同於以往,
這次是「有任務的旅行」,也是「科普旅行」,
於我個人更是「尋找意義的旅行」──
讓生命騰出空間接受更多體驗。
我一向視「不尋常的旅行」為救贖與重生的途徑,
過程就像與天使摔跤得到祝福一樣,
現實的困惑、愁煩、不安、自怨自艾,
甚至內心創傷都在這場旅行後霧消雲散不見了。
──邱一新
邱一新是資深媒體人、企業主管、作家,更是一名旅行家,走遍世界各地,用生命實踐自己的旅行,寫下多本膾炙人口的旅遊書經典,每一本都能帶領讀者看見關於旅行的極限與可能。
這次,他將帶我們進行一場思辨之旅,踏上尋找那些改變世界、改造心靈的人與事。從一位不尋常讀者委託的科普旅行開始,邱一新追尋那些用科學改變世界的人:愛迪生、特斯拉、福特、萊特兄弟;也追尋那些用生命改造心靈的人:梭羅、梅爾維爾、佩蒂.史密斯、阿米許人……他把這些人的心理圖景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昇華成另一種「地景」,再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書名《與天使摔跤》典出於《聖經.創世紀》,形容與天使近身博鬥,即便傷痕累累,卻都是祝福的歷程;或說是,上天為邱一新安排的特別洗禮。對照邱一新在這趟旅行中的各種觀察與反思,也像是一次與天使摔跤的過程,表面上看似在尋找愛迪生,但實際上卻是在重新定義自己;人生下半場,旅行帶來更多的思辨,彷彿生命所經之處,都因旅行而琢磨出更深的價值與意義,成為「路上的沉思者」。
本書亦藉由閱讀整理大量的文獻與實地的考察,平實且流暢地勾勒出愛迪生做為一個發明家的平凡與不平凡。歸納出了:創業時期、實驗室工廠時期、電力發展時期、研發中心時期、少年報童時期、童年時期、流浪電報員時期。不同時期連結了不同景點與思辨,作者自由穿越時間與空間,在人們以為愛迪生已然「過時」的當下,再度創造出一段獨特而迷人的對話空間。
理工科背景的邱一新,擁有一個邏輯井然的頭腦,以及一雙對世界充滿好奇的眼睛,更重要的是,他擁有一顆「文學之心」,讓他的旅程充滿豐富多元的風景,如同亨利.米勒所言:「旅人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地方,而是一種看待事情的新方式。」
如果你熱愛旅行,你會在這本書中看見全新的旅行模式;如果你熱愛閱讀,你翻開的將不只是一本書而已;如果你是管理者,這本書將帶給你創新的管理思維;如果你是創業者,這本書將告訴你那些成功與失敗背後的邏輯。
如果你就是你,這本書告訴你的是一個追尋自己的故事。
作者簡介:邱一新
著迷閱讀旅行,曾循《倚天屠龍記》探拜火教總壇,踏查《聖經》地點,亦曾追蹤摩西(出埃及)、達爾文(加拉巴哥群島)、黛安佛西(高山大猩猩)、海明威(老人與海)、塞凡提斯(唐吉軻德)、三毛(撒哈拉)、希臘神話(諸神誕生地)……
旅歷包括:「星空聯盟」邀請環航世界一圈半。浪遊巴塔哥尼亞高原、亞馬遜河、勘察加、西藏、貝加爾湖等地。住過南極科學研究站、北極冰旅館、波札那狩獵營等。潛過馬紹爾、楚克、帛琉及加勒比海等。
採訪經歷包括:伊拉克、柬埔寨內戰,偽裝身份相親越南新娘、偽裝身份直擊北韓、恆河火葬等。
曾任《TVBS周刊》、《食尚玩家》、《女人我最大》、《健康兩點靈》發行人暨總經理,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以及國立台灣博物館董事、客委會築夢計劃委員、觀光局國際光點委員;目前擔任吳寶春食品公司總經理。
著有《跟著大亨去旅行》、《天方夜譚探險記》、《我是丐幫旅行家》、《總有一天要去吃》、《人生的旅行存摺》、《尋找台灣特有種旅行》、《與天使摔跤》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總有一天意思 在 未秧 Win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2-05 20:00:11Thanks for watching my video!
影片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用的、一種是有趣的
我在這邊選擇了有用的
我或許影片不是做得最好
但我可能是每一支影片帶給你最多書籍量知識的人
每一支影片帶給你最多啟發的人
你可能覺得無趣但你隨時都可以回來看
總有一天你一定會需要
我的目的只是想和你一起進步!
There are two kinds of video
One is interesting, another is helpful
and I choose to make helpful vidoes and share
What I wanna do is making progress with you.
(數字反了啦)感謝你看到我的第二支影片!真的謝謝你的參與!
有很多不足還有能夠改進的地方還請大家留言告訴我
這支影片可能在口條的表現上比較模糊一點
非常不好意思最近比較疲倦
但這十個趨勢是我非常把握也正在努力的
希望有帶給你們新的想法與啟發!
如果你喜歡這支影片希望你們多多分享!
—————————————
▪️訂閱未秧Winter▪️
開啟小鈴鐺看到我最新的影片
—————————————
▪️我的instagram▪️
個人帳:@shinnnyu__(三個n、兩個底線)
http://instagram.com/shinnnyu__
美感帳:@beauty.gymm(一起成為台灣美感推動者)
http://instagram.com/beauty.gymm
美食帳:@2foodiesdiary
http://instagram.com/2foodiesdiary
—————————————
▪️我的Facebook▪️
http://facebook.com/winnie880225
—————————————
▪️任何問題、合作歡迎mail▪️
beautygym25@gmail.com
—————————————
音樂:Artlist 付費版權
相機:Sony A7III
—————————————
總有一天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一週的時候去上了
「超級研究事」是個談話性節目
謝謝志為哥的引薦
這次談論的話題是「該不該給孝親費」
好哦我來解釋一下
針對這個case,我不支持
當然除非是家庭環境很窮超級需要,那幫忙養家另當別論。
但是希望大家明白,
我的想法是
「我對我的家人好,
給他們什麼我付出什麼,
不是因為我”孝順”,
是因為我”愛他”!
希望他們過的好希望他們開心。
懂我意思嗎?意思是
如果有人拿孝順綁架我
說我必須要怎樣,我法克油去死😊
我覺得如果那個人現在的生活,從原生家庭拿了很多資源比如房子是父母幫忙出頭期款,或是還住在父母家?
如果一邊享有父母提供的實質資源,那就該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如果只顧著佔有資源,卻不願意感恩和付出回報,反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不知感恩不飲水思源也是一個糟糕的爛人了。
我爸跟我阿公阿嬤是我最愛的人。
他們總是希望我先把自己過好
甚至沒有跟我要過東西
所以後來我反而更會想辦法更努力
希望我可以給他們一些什麼。
他跟我說過一句話
親情關係就像是一個銀行戶頭
不能一直提領或預支,不然總有一天會破產。
我覺得要給錢或者是付出,给的也是我自己的心意
是因為心裡有家裡、希望父母過得好,而不是以同情或施捨的心態給孝親費。
心態不正確,容易讓雙方心靈不平衡,造成彼此受傷。不然孝親費會成為「勒索費」。
有很多家長我真的看不懂
你是養小孩還是種搖錢樹?
養育的父母很辛苦和偉大,
但我認為他們還是該有自己的人生。
孝親費用不應該成為他們每月唯一的金錢來源。
你有你的人生要過,爸媽也有自己的課題要解,不要過度仰賴彼此,
愛對方的話也不該打著什麼名字成為對方的困擾與負擔🥲🥲🥲
以上是我的淺見,沒有針對任何人就是個人想法🙏🏻🙏🏻
可以去看這集火藥味超重的節目哈哈哈哈哈😂
總有一天意思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找出自己「一生的事業」】
男人最怕入錯入行,因為事業可說是男人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甚至可影響一生的生活情況,而在現今的世代,女人的事業亦變得重要,同樣怕入錯行。
雖然這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但不少人的重視程度仍未足夠,這樣說的原因,是因為很多人都不會定「一生的事業」,即是這個事業是終身事業,與你一生一世的。
--先要有大方向--
一生事業的意思,是指很早已擁大方向,這不是被安排,不是隨便選擇,不是見步行步,而是有方向,要計劃,要經營的。或許你認為不需這麼嚴重,亦不見太多身邊人這樣做,這是因為這樣做的,大多是成功人士,以及做到心中理想職業的人。
的而且確,不少成功人士從小就有相當的事業心,在求學時期已準備甚至是前進中。這並沒有誇張,因為他們行「一生的事業」這個計劃,在小時候已清楚自己的目標與方向。
例如小時候已想做警察,做歌手,做設計師,做建築師,做生意人等,可能你認為這樣的「我的志願」很普通,根本每個人都有,並不是成功與否、做到與否的關鍵元素。
雖然這是每個人都有的小時候志願,但只有極少數人視為一生的職業,這就是成功與否的分別。即是說,大部分有會忘記了自己小時候的志願,又或到成長中途放棄了,而只有極少數人,在小時候已清楚自己將來做甚麼,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能一直堅持,向著這目標進發。
當他們小時候知道自己的志願後,就會牢記在心,並不斷提醒自己長大後要做到這職業,所以他們很知道努力的方向,並自求學時間起已不斷努力。
例如小時候對建築物有很大的興趣,從小已想做建築師,因此除了正常的學業外,平日也會多留意與建築有關的事物,以及相關的資訊,這是會主動做的事。同時由於得知做建築師好要有相關的學歷,因此擁有這學歷就成了基本的目標,這是求學時期的方向。
--目標就明確--
擁「一生的事業」的人比較起普通人,就是明確的目標方向,有些人大學所讀的科目與工作的無關,但擁一生事業的人,根本在很早前已計劃了,清楚知道自己要讀甚麼、學甚麼技能、考那些專業資格。不會到要選科時才想選那一科,不會到踏出社會時才選入那一行,更不會隨便選擇,這種很明確的方向,正是成就人做到「我的志願」的因素。
當人定下「一生的事業」後,不止在求學時已知要行的方向,在踏出社會後,就算不是立刻做到想做的事業,也會做一些踏腳石般的工作,令自己一步步向目標前進。
而最重要的一點,是一般人很易轉來轉去,及輕言放棄,做一陣子這職業,又轉去做其他職業,這樣並不會找到一生的事業。相反,視一生事業的人,不會隨便轉工,而是有計劃地做,更不會輕言放棄,因為自己從小已有這目標,這麼多年的努力,當然不會因小事而放棄。正正由於他們有明確的目標,因此成功的機會大大增加。
--每個人都最好找出--
因此,強烈建議大家找出自己「一生的事業」,這可憑自己的興趣、強項、渴望的、心底裡所想做的,而不是別人、社會所要求的。不要以為自己的理想職業與現實很遠,限制並不存在於社會上,只存在於自己的心中,當你認為自己做不到,就不會為此而努力,最後當然不會成功。
所以,肯承認自己理想職業,定將此定為目標,並一步步向前的人,不止總有一天能做到這職業,更會在這職業裡獲個大成功。
要知道,社會上喜歡自己職業,為自己職業而自豪的人,大多是從小就想做該職業,更定為一生的事業,因此,若你想成功,想做到理想的職業,盡早找出自己一生的事業,並一步步向前行,就能盡快做到。
總有一天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圍爸參與了高端二期試驗7個月?怎麼會願意參與試驗?會不會很可怕?
-
2020年11月疾管家發出一個訊息,想要參與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的人,可以登記,預計招募2萬人
我一看到馬上登記了
那時候還搞不太清楚,有哪些國產疫苗(後來才知道有國光、高端和聯亞)
那時候會想要登記,
一方面是知道國外疫情嚴峻,覺得總有一天國內也會有影響,我認為無論國外疫苗發展速度如何,一定要有國產疫苗,我們才不用依賴其他國家進口,一定要有足夠多的人參與二期試驗,才會有國產疫苗的問世
一方面是,我每天從鳳山搭火車到屏東上班來回,我是使用大眾運輸的族群,又是老師,每天要遇到無敵多學生
輔導教師的工作得和學生長時間在一個空間內會談,我也曾因為這樣被學生傳染黴漿菌肺炎
所以,意識到自己是高風險族群,我不想成為傳遞病毒的人類
一方面,考量到我不想因為我的高風險,而有機會將病毒傳給喵喵、肉肉或我的同事,這是基於保護家人的立場
最後,還有很個人的因素,我知道新冠肺炎比較容易讓有慢性病的人重症或死亡,我有心臟疾病,也有血壓和血脂的問題,明白自己重症與死亡風險後,為了減少家人的負擔,參與人體試驗,是及早取得保護力的管道之一,雖然,可能沒有足夠的保護力(就像後來國光、聯亞疫苗的研發都稱不上真的完全順利..... 我還是期待國光二代疫苗和聯亞三期的....)
然而,我也知道,需要有願意參與試驗的慢性病患者
.
直到2021年2月,收到高醫的通知,詢問我是否有意願參與高端二期的試驗,有意願的話要在指定日期到醫院聽取說明
我約需要花30分鐘的時間到醫院,第一次要找到說明處,還在高醫裡迷路了20分鐘....(傻眼...我實在搞不清楚哪棟是哪棟,還有問了之後還是一直走錯電梯...)
進去說明處,很多人在裡面,研究的護理師及團隊一一在跟大家說明,還有研究醫師跟我們詳細說明,以及讓我們提問
大家比較多的顧慮還是參與試驗的風險,以及我們慢性病及老人能不能安心參與
女性則會擔心過程懷孕的事
我本來要去打流感疫苗,了解後也就無法打流感疫苗了,因為會造成實驗干擾
有些人聽完風險,就決定不參與試驗了,終究,這是要將藥物打進入體的試驗
過程中也聽到醫師說第一期試驗發生的簡要情形,感覺滿令人安心的
回來慎重考慮後,便決定參與試驗了
.
第二次回去時,在3月5日,當天抽了很多管血,第一次看到那麼多管子在那裡排隊等我
看到研究團隊很細心,也看到有我那個時段很多人一起參與試驗,覺得安心
身體做了各種檢查後,又要拍X光,又要驗尿(又怕尿不出來,也怕尿不夠)
打了第一劑疫苗,老實說,我覺得注射的人員很厲害(不知是醫師還護理師),打進去沒感覺?前面我緊張擔心半天
打完後,還懷疑真的有打針嗎?明明看到針進去,針出來,但還是很懷疑有打針,覺得很好笑
(後來有聽說是高端的針比較細?是真的嗎?)
打完後在留置等待的時間,老實說還是很緊張,很怕有什麼過敏反應
因為醫師、護理師都有說,如果有不良反應通常在前15-30分鐘會出現
我感覺到最多的還是緊張
還有喵爸肉肉好像已在外面晃了很久,讓他們等了超過一個小時了,一直覺得對他們不好意思,也決定之後就自己來醫院就好,不要讓他們這樣在外面等,買了晚餐,也沒機會吃
.
打完的這段時間
因為沒什麼副作用,主要是前兩天注射處有10元硬幣大小的疼痛,打字呀,拿重物時會特別注意到,有時翻身會痛一下
前七八天,我有一點疲累,感受到明顯的累
但因為我這段時間在寫論文,白天工作,晚上假日也要陪肉肉,也常熬夜,所以,我真的不知道是我本來就累,還是疫苗的影響?
但,自己覺得:我大概是那打到安慰劑的七分之一的受試者吧?
因為看打AZ的朋友第一劑感覺滿有反應(副作用)的....
也有此一說,副作用強度有時可以看得出可能抗體生成的什麼什麼....(簡單說,有主作用才會有副作用呀....)
有一點點不抱期待啦...
每天的工作就是要固定時間量體溫
記錄各種症狀的程度
.
這段期間,研究護理師有打來關心這段時間的狀況
.
第三次回去是4月5日,回去打了第二劑
第二劑我也是沒什麼反應
所以也沒同事知道我其實已打了兩劑疫苗
但大概第五六七八九天時,喉嚨不太舒服,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別的病毒來擾
但第十天這不舒服的感覺又沒了
但這次也沒疲累感,應該說疲累感和平常差不多,也沒比較累,就覺得不太有影響
.
第四次回去是4月13日
這幾次回醫院,就沒帶著肉肉和喵喵
但也還是會覺得讓喵喵自己顧肉肉,有點歹勢,很感謝喵喵照顧肉肉
有跟研究團隊說了喉嚨不舒服的事
但過兩天就沒這樣的感覺了
研究團隊過程也有持續和我用簡訊和電話追蹤
.
第五次回去是4月24日
這次又是抽血管一路排開
但好像有比第一次少了一兩管?(目測啦,也沒認真算
兩次抽一排試管的血,心裡都在唸藥師佛,來安定自己的心,該不會這會影響實驗檢驗數據吧?!
.
接下來就要等到9月中再回醫院了
5月,疫情越來越嚴重,快速地升二級、三級警戒
但這段時間,各種國產、高端的謠言、陰謀論也開始出現
老實說,看到這些訊息心裡滿難過的
.
這段時間,知道國光一直進不了二期試驗
聯亞也晚了一點開始二期,每次看到海報,都在祝福另一群參加試驗者平安
同時,我也祈禱著我們高端出來的中和抗體數字可以很漂亮,也祈禱著自己是打到疫苗的七分之六,而不是打到生理食鹽水的七分之一
.
6月10日高端解盲的記者會
晚上回來,認真把整場記者會聽完
覺得開心也安心
但此時國內疫情已突然嚴重起來
但依然不知道自己有打到還沒打到疫苗
只知道有打到疫苗的話,抗體可能還不少,居然可能比AZ兩劑的高
看著副作用的比較,也很感謝台灣三個生技團隊都選擇長期台灣人很習慣的、較成熟製程、低副作用的次單位蛋白疫苗
依然默默祈禱著,我是疫苗組,不是安慰劑組,我不想再挨兩針呀
.
國內開始吵什麼疫苗護照,吵EUA,吵二期三期
覺得很難過,因為我們都不是專家,但好像變成好像很多人都變專家
自己也加入了一些網上的吵架
上網練習看WHO的疫苗資料,真的太難看懂了
但我也知道,很生氣某政黨之前2020年,罵政府不夠挺國產疫苗,怪政府給國產疫苗的支援與資源不足,發展到2021後來一直詆毀國產疫苗....覺得很矛盾(新聞都找得到)
以及各種關於疫苗的假消息,或過度放大不良反應的資訊在亂傳,覺得難過
6月3日,傳了訊息給這些辛苦的研究團隊,鼓勵他們,不要被這些壓力擊垮,也感謝他們的努力
.
因疫情變嚴重,在各團體奔走下
政府突然要把老師納入優先造冊施打的對象
7月5日,學校發來了造冊通知
讓我有點措手不及,因為依契約,我不能在這段時間施打其他疫苗,不能干擾實驗
詢問了研究團隊,研究護理師說,因為不能損及我施打疫苗的權利,請我先登記造冊
這段時間,可以幫我申請提早個人解盲,如果真的輪到我的時候,就可以聯繫先行解盲
如果真的打到安慰劑,那就去打AZ吧
.
7月14日,屏東預告隔天要幫老師們施打疫苗,老師們集中到屏東某國中施打疫苗
我聯繫研究團隊
團隊請我隔天到醫院解盲
7月15日,解盲結果是:疫苗組
我整一種中大樂透的感覺!覺得興奮!
所以就不用去打AZ啦!
但也聽到陳建仁前副總統打到安慰劑,仍願意繼續接受試驗,覺得真的很感謝七分之一打到安慰劑的二期試驗者,願意一起等待這段時間
(依倫理是可以決定補打疫苗或改打政府的疫苗)
.
隔了一週,換喵爸也打疫苗,喵爸也因為老師統一造冊施打,安排到AZ
我和喵爸來回討論,究竟要先打AZ,但可能有兩天的副作用,傳說中被車輾過的感覺,而且要等兩個月或三個月,也要等AZ到貨,再打第二劑
或是,再等兩週,可能就能打高端第一劑,再一個月,就能打第二劑,較快有較完整的保護力?
最後,喵爸的決定是:輪到什麼打什麼
打了AZ後,喵爸燒了三天,一邊顧肉肉,一邊擔心著喵爸,身心俱疲
還好後來也都沒其他的事
後來也聽到資訊是,AZ第一劑是主要保護力的來源,第二劑是加強劑
和mRNA疫苗不同,後者主要靠的是第二劑
覺得能打到AZ真的也很感謝!感謝所有努力的團隊及善心的國家!
(喵爸仍在等AZ第二劑,希望很快有機會輪到)
.
因為要進出校園,感謝研究與醫療團隊,在我最後一次回去前,先寄了小黃卡給我
.
選擇今天貼文(醫院聯繫延後一週回去),因為今天是高端二期試驗最後一次回醫院,結束了這七個月參與二期試驗
(其他同期未提早解盲的受試者,是在最近進行個人解盲,以及領小黃卡)
今天也順口問了,有沒有第三劑的試驗
才聽到醫師說,第一期的已有召回進行第三劑試驗了
覺得第一期的試驗者比我們二期勇敢很多
因為,我們至少是聽到一期的經驗,才有參考資訊,有信心進入二期試驗的
一期的受試者真的是勇士呀!
真心感謝所有醫療團隊、研究團隊,和我們一樣參與受試的人
.
今天回家的路上,我問了喵
我參與高端試驗的事,適合貼在我們家粉專嗎?
喵:可能有些政治立場的人,會不喜歡,可能會掉粉,但無所謂啦,我也不在意按讚和追蹤人數,搞不好,會有另一群人來,你就貼吧,這就是我們的日常呀!
圍:我覺得很難過,疫苗怎麼會被區分了政黨顏色?
.
感謝喵爸,讓我有勇氣貼文
一邊陪肉,一邊打長文,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寫完貼文
.
願疫情遠離
願疫苗能帶來保護力,讓大家都不會轉為重症
有疫苗就打,能靠國產自給自足,自立自強,不靠別人更好
也請那些人不要再打擊臺灣認真、辛苦的醫療團隊,辛苦的研究團隊,以及所有受試者投入的時間、身體精力
再次祝福台灣後續所有混打試驗、三期試驗、第三劑試驗、二代疫苗(因應變種病毒),都能獲得順利的結果
祝大家都健康平安,少點口水,有疫苗就打,有打就有保護力,高低而已,沒打疫苗就是全靠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
by圍爸
#covid #高端 #二期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