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縮表規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縮表規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縮表規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縮表規模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魏力投資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條題係咪各位目前的心聲? 【異動空間】買貨又驚 唔買又驚? 上月中開始,美聯儲逐步由鷹轉鴿,這個貨幣政策「華麗轉身」,帶動全球股市大反撲,恒指由月初低位24896衝到28000關,足足3,100點(約12%),淡友固然被挾到反艇,連本月轉睇好買貨的魏力,眼見上到呢個位,都不禁要問一句: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hket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經濟日報】《投資理財》主編李國慶表示,升市主因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後,年內加息預期再降溫,加上縮表規模料有限,市場反應正面,美股再創歷史新高。……(更多內容:http://video.hket.com/video/1867377)...

縮表規模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19:29

《疫情下的最大贏家--串流媒體》 投稿人|林宏廷 校正|沈子晴 ❙串流媒體是什麼? 串流媒體英文翻譯為stream media,是配合現代人們網路播送收看的需求而設計。顧名思義此技術是將多媒體資料壓縮後,透過網際網路使資料分組如水流一般,分批傳送至用戶端。有別於傳統的傳輸方式,不須在使用前下載整...

縮表規模 在 國際內世鏡|Insight Into Issue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29:22

南韓外交部長鄭義溶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今(15)日於首爾舉行會談,雙方共商朝鮮半島的和平以及美國與北韓間停滯的去核化談判。這次的訪問行程也是王毅時隔10個月再訪南韓。 ⠀⠀⠀⠀⠀⠀⠀⠀⠀⠀⠀ 由於平壤和華府間就北韓放棄核武與飛彈計畫換取美國解除對其制裁的談判陷入僵局,再加上13日北韓公布巡弋飛彈試射成...

縮表規模 在 林凱鈞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00:43:17

翠綠的龍鬚菜是廣受饕客們歡迎的鮮蔬選擇,但許多人不知道它與佛手瓜是出自同一株植栽,上頭的嫩葉和捲鬚的莖蔓,就是鮮嫩美味的「龍鬚菜」。其源於中南美洲,正式名稱為「隼人瓜苗」,也稱為海米粉、菊花菜、佛手瓜苗等。主要產地落於苗栗、南投、花蓮及高雄山區,又以花蓮最具規模,並在吉安鄉成立了龍鬚菜專業產銷班,品...

  • 縮表規模 在 魏力投資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01 00:17:05
    有 140 人按讚


    條題係咪各位目前的心聲?

    【異動空間】買貨又驚 唔買又驚?

    上月中開始,美聯儲逐步由鷹轉鴿,這個貨幣政策「華麗轉身」,帶動全球股市大反撲,恒指由月初低位24896衝到28000關,足足3,100點(約12%),淡友固然被挾到反艇,連本月轉睇好買貨的魏力,眼見上到呢個位,都不禁要問一句:樓上仲有幾多位?

    今次議息聲明有三個重點:對加息保持耐性;有機調整縮表規模;必要時可重啟QE。前兩者是意料中事,價格亦應大致反映,市場最驚喜的,係鮑老竟然話,只要經濟及金融市場有乜「冬瓜豆腐」,隨時可以再印銀紙!換言之,美聯儲好大機會,唔會縮表至原定目標(2.5萬億美元),更確認「印錢」已成為常規手段,一旦爆鑊可以再印,呢粒定心丸值錢。當然你可以質疑:到個經濟出事,個市咪又係會冧?魏力絕對同意,但當經濟暫時未死得,而資金、信心又同時歸位,結論咪就係「炒爆咗先算囉」!

    至於港股,升勢最大助力係「美金弱、人仔強」,只要呢個趨勢不變,港股仍是chok住上的格局,難以大冧;而短期最大利淡因素,就是中美談判無功而還,加上死線漸近,雙方或會出口術互相施壓,令市況轉為波動。

    早兩日有粉絲inbox魏力慨嘆:去到呢個位,買貨又驚,唔買又驚(賺唔到),好矛盾!這絕對也是魏力的心聲,而應對方法不外乎12字:盡量短炒,輕倉過夜,嚴守止蝕。

  • 縮表規模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12 09:36:23
    有 60 人按讚


    若美減息令鮑威爾成罪人 危機潛藏十年終爆 - 陳佩珊

    債券市場的入場門檻高,債息的變化,反映大戶的一舉一動及對市場前景看法。在債市擁有逾30年投資經驗、「8014金融大爆破」作者Dr.Ng-Bond Desk近日與《經濟通通訊社》分享對息口及經濟前景的意見。

    他認為美國長達十年的低息環境已扭曲市場,由於問題積聚已久,危機的發生是無可避免,市場隨時要面臨十年或以上衰退。在反常的市場環境下,傳統智慧中的「債息倒掛」是否仍可視為經濟衰退的指標,各專家眾說紛紜。

    Dr.Ng去年2月份接受訪問後「一鳴驚人」,因其在港股展開跌勢初期,便預測恒指會出現消耗性下跌,當月恒指仍處30000點以上,目前已回落至27000點以下。近期市場氣氛似乎略為改善,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轉鴿」後,愈來愈多投資者憧憬美國今年掉頭減息,美股反彈,恒指亦收復百天線。

    聯儲局缺政策彈藥 減息將導致滯漲

    不過,Dr.Ng對鮑威爾改變論調的行為抱懷疑態度,並認為若果聯儲局今年「轉鴿」放寬貨幣政策,甚至推新一輪量寬「QE4」,鮑威爾將成為「歷史罪人」。他解釋,「市場需要一個大震盪來將事物回歸正常狀態,正常利率是5至6厘,但現時聯邦基金利率約2厘,根本未做到息率正常化。聯儲局彈藥已愈來愈少,上次QE由5厘幾開始減息,若要再次寬鬆,根本無息可減,難道可永遠印銀紙?」

    鮑威爾改變論調,似乎與上月出現的債息倒掛引致市場震盪不無關係,自其言論後,美國兩年及十年期債息差距,由12月20日低位11點子,輕微擴至目前約17點子,惟一年及十年期美國債息曾收窄至不足10點子。

    經濟衰退最快一年半後出現

    他認為「聯儲局制度朝令夕改,想改變債息倒掛情況,但債券及機構投資者話你知係無用,危機係Imminent(逼在眉睫),債息始終會倒掛」,並預料最快在一年之內,一年及十年期債息便會倒掛,其後6至24個月便會出現經濟衰退。若果減息,甚至會出現滯漲(Stagflation),即是通脹高企,經濟停滯。

    市場普遍視兩年及十年期債息倒掛是經濟衰退的先兆,從50年代以來,這兩個年期的債息倒掛準確預示了9次經濟衰退,但現時兩者未出現倒掛。Dr.Ng認為,市場通常預期衰退時間達兩年,故對兩年債息要求較高,「不過,若果更短期債息,例如是一年或三個月等,亦與十年期債息倒掛,情況會更Ridiculous(荒謬),代表未來息口要減得好厲害,而且時間仲會好長。」

    債息倒掛預示作用或減退

    然而,不少分析認為債息倒掛的啟示作用已不及以往。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解釋,一年期債息高於長期債息,似乎是流動性問題造成居多。「今年聯儲局縮表規模增加,令銀行流動性收緊,加上財政部增加國債發行量,從而影響短期債息。」

    王良享並指出,兩年及十年期債息倒掛對於經濟衰退的預示作用已較10年前減少,因美國經濟復甦踏入第十年,當實質利率停留某一水平一段長時間,不容易產生變化。而且工資增長慢、退休金需求增加,亦會推動長債需求,從而令長債息較低。

    聯儲局前主要官員早前亦曾為倒掛解畫,紓緩市場憂慮。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稱,「金融海嘯」後監管政策改變,加上實施量寬,都令美債孳息曲線倒掛的意義被扭曲,並且失去指標性。上任主席耶倫則認為,利率曲線倒掛與衰退之間有很強的相關性,但這種相關性並非因果關係,而且目前情況與以往不同,市場毋須過度在意。

    虛幻十年始終要還

    不過,無論聯儲局加息或減息,Dr.Ng均認為經濟轉差是別無他途。「美國經濟這十年來均是虛幻,QE製造出一個泡沫,窮人從來無得益,QE既錢係比公司做回購、證券投資,而非增加工種」。

    美國由2017年中宣布縮表,資產負債表由4.5萬億美元,將縮減至本月底約4萬億美元,Dr.Ng將QE比喻為毒品,「現時貨幣環境只係收緊少少,市場已經崩潰,可想而知毒癮有幾深。世界扭曲得好緊要,人已經無正確經濟周期既意念,長期被低息環境寵壞。」

    他相信,經濟周期猶如鐘擺,享受多久的市場擴張,就要承受同樣時間的市場倒退,預料最少需要十年八載。

    原文:經濟通

    #投資 #經濟

  • 縮表規模 在 魏力投資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12-10 07:00:00
    有 138 人按讚


    [今日點睇] 華為危機繼續發酵、中美越搞越僵,對個市當然不利,短線繼續下望25579(反彈浪回調0.618),風頭火勢,又近年尾,有反彈基金大戶必然搶糊,難推上。

    再咁落去,90日談判期隨時「突然死亡」,將個市再踩深啲。不過,出埋呢隻腳,灰到盡頭就是彈,而催化劑係乜?今日呢篇為大家分析。

    #美經濟轉弱金價GoGoGo
    #SQQQ各位仲有無
    #7300yeah

    【異動空間搶先睇】明年危轉機關鍵

    年尾收爐階段,開始為明年作部署。宏觀影響微觀,今期先講美國息口,可說是明年危轉機的關鍵。多年來,美聯儲最擅長就是管理市場預期,方式就是採用「利率指引」,即每次息口變動前都講定先,例如今年6月時,已暗示下半年會再加息兩次;明年春季起可能暫停加息,也在上月通過媒體放風了。這種做法可減低市場波幅,對投資者是好事。

    問題是,美聯儲都係睇住經濟做人,當經濟上行自然較易估,事先張揚加息都仲得。但當經濟處於周期頂部,中美又打緊仗(貿易戰、經濟戰、科技戰,whatever),經濟能見度急降,連鮑老都係睇住twitter做人,又點畀指引大家?

    《華爾街日報》就放風,明年息口政策會轉向,變成「睇住數據做人」,見步行步,曲線話畀大家聽「經濟離頂不遠/已到頂」,但政經不可分,仲有兩年先選總統,萬一明年就經濟衰退,侵侵連任夢就凍過水。因此,魏力預期好大機會,明年美息要鬆番,甚至縮表規模都要減,務求美國經濟頂多兩年。美匯弱番些少,對新興市場來講是好事,至少無今年咁灰。

    炒股來講,明年股市對經濟數據的敏感度將有增無減,波幅及風險也會更大,但有危就有機,逐格去打、操作爽手一點,一樣搵到食。呢輪熊市最大的反彈,應該2019年才出現。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m/…/artic…/20181209/59010284

  • 縮表規模 在 hket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7-27 20:04:16

    【香港經濟日報】《投資理財》主編李國慶表示,升市主因儲局公布議息結果後,年內加息預期再降溫,加上縮表規模料有限,市場反應正面,美股再創歷史新高。……(更多內容:http://video.hket.com/video/1867377)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