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緩緩的形容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緩緩的形容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緩緩的形容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緩緩的形容詞產品中有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197的網紅Jeff Machine 黃育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

緩緩的形容詞 在 Pobbi // 波比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23 09:54:38

雖然總是感性,但腦袋有很大一塊建構在理性的邏輯上,時常矛盾又拉扯,是我。想給壓力山上的自己一點點喘息的空間,於是我又來到 #星采耳 。 一月到了星采耳是我很是低潮的階段,茫茫然的面對生活,沒有絕對的原因或是理由而陷入憂鬱狀態,在星采耳體驗後,自己覺得開始漸漸打開自己的各種感知,一邊反省自己的故步自...

緩緩的形容詞 在 I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07 08:36:32

『Megaptera novaeangliae』 大翅鯨 / 前幾天,綠島出現了夢幻的龐然大物大翅鯨。 那時候是傍晚時分,還在睡夢中的我,起床後,習慣性的拿起手機看看現在是幾點鐘時間,睡眼惺忪的看到島民們在分享出現大翅鯨的訊息,揉了揉眼睛,難免心生遺憾可惜,沒能目睹這風采。 / 次日,還幻...

緩緩的形容詞 在 Tracy Cho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19 18:25:50

“溫柔“這個形容詞 大概很少會用在一個一歲半的男孩身上 侯里榭出生後 我爸媽拿著他的生辰去給一個大師看 大師說 “這個小孩像太陽很溫暖 但不會灼傷人“ 每當小人各種鬧的時候 我心中總想起這段話 覺得根本胡說八道 媽媽都快被燒死了 溫暖個頭 但最近他比較長大了 確實變得很不一樣 這位奶奶跟我老...

  • 緩緩的形容詞 在 Jeff Machine 黃育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3 19:05:35
    有 152 人按讚

    三歲的時候,「神」在幹嘛?

    在任何領域,能夠被視為指標性人物超過十年,
    而且生涯二十八年不論狀態好壞都毫不鬆懈,
    並能持續得到所有人極高的尊敬,
    這樣的生涯與成就,
    用「只有天才能達到的超凡境界」、
    「神一般的存在」來形容完全不為過。
    我不是棒球迷但一樣知道,鈴木一朗,
    是棒球界獨一無二的存在。
    看完「天才的人日力 鈴木一朗:51則超越野球的人生智慧」後,
    身為運動員的我,對「天才」這個字,有了更深的體認與想法。

    鈴木一朗的生涯成就到底是什麼境界?
    為不是棒球迷的朋友們,
    「簡單」列出幾個他創下的驚人紀錄:
    (從大聯盟官網列出他最不可思議的二十項數據中,節取幾項)
    1. 美日通算4367支安打,在2016年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職棒安打王」
    2. 大聯盟生涯3089支安打
    3. 2001年拿下美聯打擊王、新人王、MVP三項大獎,至今仍是史上唯一。
    4. 在大聯盟兩度刷新單季最多安打紀錄
    (2001年242支,2004年262支)
    5. 生涯前十年都拿下金手套獎,名人堂補手Johnny Bench之後大聯盟第一
    6. 美日生涯連續十七座外野金手套獎
    (日本1994~2000,大聯盟2000~2010)。

    能創下這些被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紀錄,
    是單單「天份」兩個字可以完成的嗎?
    看完書你會得到很清楚的解答。
    了解整個人生歷程後,對他的敬意有增無減,
    而且就像我們上次聊到的:
    天才不可怕,偏執狂才恐怖。

    看完書後有三個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我從三歲就開始打棒球,而且我一直非常努力。」
    三歲的時候我們在幹嘛?
    對自已三歲的時候做過什麼事我連記憶都沒有,
    但從三歲開始,一朗的人生已經跟棒球已經產生深刻的交集了。
    三歲那年,父親宣之送給他人生第一個棒球手套:亮紅色的真皮手套。
    這個手套花了父親半個月的薪水,
    是當時他們所能買到最貴、最好的手套。
    父親宣之說:「這不是玩具,而是教導他何謂事物價值的工具。」
    從那時開始,一朗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手套,
    在家裡也會跟父親傳接球、模仿揮棒的動作,
    把它當成最珍貴的寶物。
    「我被教導要重視工作的用具」
    「善待球具,你才能成為更好的球員。」

    進了小學之後,一朗對棒球所付出的心力,
    已經到達我們無法想像的程度。
    在他小學六年級的所寫的那篇著名畢業作文〈我的夢想〉中提到:
    「從三年級到現在,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當中我有三百六十天都在激
    烈地練習。」
    一個十歲大的孩子,
    每天下午三點放學開始練習到晚上十一點
    (這是他由父親陪著一起確實進行訓練的時間,
    不是「玩耍」或是「打球」,
    而是內容非常明確的訓練,
    包括練投、練打、守備練習、打擊場練習…等)
    (六年級的時候,發球機球速120公里的球一朗已
    經能打得輕鬆愉快,練習場還特別改裝發球
    機,將極速調整成130公里,而一朗依然可以駕
    輕就熟的打擊。
    到了十五歲,練習場經理和父親宣之乾脆將本
    壘板往前推移兩公尺,就為了模擬時速150公里
    的速球,這已經跟當時日本職棒投手的球速相
    去不遠了。)
    而〈我的夢想〉這篇畢業作文之所以有名,
    除了能看到一朗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投入志向,
    也顯露出他早熟而沉穩的一面
    「我的夢想是成為一流的職業棒球選手。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我必須在中學及高校階段打進全國大賽,
    並表現活躍。
    為了能活躍於球場,練習是必要的。」
    文中清晰的描述他對未來的規劃,
    什麼年齡要達到什麼任務,
    每個環節都鉅細靡遺,
    口吻之堅定與老練,目標之具體與明確,
    完全不像一個小學畢業生會寫的文章。
    當然,小時候我們都有自已的夢想,
    (我小學時的夢想是當軍人跟生物學家)
    每個人都會想像出自已想要的不同未來,
    但是在那個年紀,有多少人能像一朗,
    具體規劃出達成夢想的步驟跟目標
    並願意犧牲小朋友最寶貴的玩樂時間,
    紮紮實實的一步步朝著夢想前進?
    從一般人還懞懞懂懂的年紀開始,
    他就在默默進行超乎想像的訓練,
    「天才」,無法述說他的偉大,
    也無法定義這些名留青史的人們留下的軌跡。

    二、「持之以恆的規律」
    對一朗來說,「努力」、「規律」、「挑戰」這些詞語,比「天才」、「成功」更有意義。
    關於「天才」,一朗說過:
    「如果大家認為不努力也有成就的人是天才,那
    我不是天才;
    如果努力之後完成一些事的人被稱為天才,我
    想我是天才。」
    「我從不覺得自已是天才,
    只要回顧自已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
    就不會這樣想了。」
    天賦的條件,一朗絕對有,
    對「天才」這個形容詞的否定,
    不是他無謂或虛偽的自謙,
    而是自已一路走來,他很清楚自已付出多少,
    用這麼單薄的字眼來形容,
    是膚淺,是外行人才會有的變相傲慢。
    在職業運動的世界裡,
    競爭激烈的程度是一般人連想像都達不到,
    光是能跨進「世界」這個領域,
    就已經是萬中選一的精英們都難以企及的目標,
    而在世界級的殿堂能稱雄的強者們,
    為了完成挑戰達成目標所投入的心力,
    與過程中刻苦磨鍊出來的超凡精神力,
    讓他們可以日復一日的重複艱苦的訓練,
    可以承擔足以令人崩潰的精神壓力。
    他們對成功的執著與想法,
    跟凡人想像中「天才」的輕鬆寫意或瀟灑,
    是截然不同的。

    關於「成功」,一朗說過:
    「『成功』是非常模糊的事,沒有必要去追求他
    人所認為的『成功』。」
    「其實我很討厭『成功』這個字眼,
    ……如果用『成功』當判斷基準,覺得會成功才
    去嘗試,覺得不可能成功,就連試都不試,
    這樣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對於自已想做的事,就放手去挑戰吧!
    不是因為覺得能成功才去做,
    而是發自內心地想要嘗試看看,
    這樣不管結果如何,自已都不會後悔。」
    我相信能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頂尖人物們,他們的求勝慾望跟他們的實力絕對成正比,
    但是心中帶著追求成功的強烈渴望的同時,
    能夠冷靜否定世俗價值觀下的成功,
    而以內心的聲音與自我期許作為衡量標準,
    這才是讓他們可以持續超越巔峰的動力。
    取得勝利、拿到冠軍榮耀,對他們來說,
    都只是一個通過點,
    不是他們生涯唯一的目標。

    關於「夢想」,一朗說過:
    「達成夢想與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
    不足道的小事。」
    一朗的夫人弓子,曾經說過一個生活小故事,
    關於她看到一朗為了努力所培養的驚人習慣:
    「躺著睡覺的時候,
    他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翻身朝反方向睡,
    然後一直重複相同的動作。
    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
    他說:『因為老是將身體的重量壓在同一邊的
    手腕和肩膀上睡,會破壞身體的均衡,所以即
    使是睡覺也要小心。』」
    就連睡覺的時候,他都惦記著自已的身體狀況,
    以隨時維持最佳狀態為最高原則,
    羨慕他的成就的同時,靜下心想想,
    為了完成目標,我們願意付出多少?

    對於努力,一朗說過:
    「將有限的時間資源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沒有資格談論自已的
    目標。」
    「每天練到精疲力竭是我的目標,
    而我也做到了」
    「我不敢說自已比任何人都還要努力,
    但我內心有一把尺衡量自已的極限,
    每次一點一點去超越極限,然後不斷重複。
    因為這樣,我才能成為現在的我。」
    「所謂的『準備』,
    就是排除任何可能成為藉口的因素,
    並且竭盡所能去做到所有你想得到的事。」
    「我每天都傾盡全力,毫無保留。
    如果還有餘力,那就是我的問題。」
    「世人對我評價不一,這是他們的自由,
    但我不會因此而感到困惑。」
    把外在影響降到最低,
    用毫不懈怠的精神,透過無止境的自我提升,
    把可控制的因素全部牢牢掌握在自已手上
    這是所有領域的頂尖人士,共同具有的心態。
    至於天才不天才,在他們的心裡,
    根本容納不下這麼淺薄的念頭。

    三、「天才的人間力」
    作者在書中所講述了另一段精采的故事(也是書名):
    「小久保裕紀,另一位日本職棒的明星球員,
    曾在1995年,
    從一朗手下搶走「全壘打王」的寶座
    (當年所有跟打擊有關的獎項,
    除了「全壘打王」之外,都是一朗得到)
    但他在1996年開季陷入低潮,
    心態也開始焦慮起來。
    與一朗在明星賽前一起跑步熱身時,
    小久保忍不住問一朗:
    「你打球的動力從來沒有減少過嗎?」
    一朗反問:
    「小久保桑難道只是為了數據在打球嗎?」
    小久保回答:
    「可能吧,因為我如果沒有打出應有的數據,
    先發地位就不保了。」
    就在這時候,一朗凝視著小久保的眼睛,
    緩緩道出自已打球的動機:
    「我的內心有一顆亟待琢磨的石頭,
    透過棒球,我要讓它閃閃發光。」
    聽完一朗這句話,小久保為自已問了這樣的問
    題而感到羞愧滿臉漲紅。
    一朗打球不是單為了追求成功與數據,
    而是希望透過棒球,透過他的投入與熱情,
    打磨他的『人間力』,
    指的是作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
    著重在為人處事的修養與智慧。」
    透過這個故事,我們很清楚的看到,
    一個追求偉大的人,
    他的眼界與心態跟同儕相比,
    是在完全不同的次元,
    如果空有天份,沒有自覺,
    沒有歷經刻苦的訓練與人生經驗,
    不可能達到一朗跟其他英雄人物們的高度。
    即使是眾人口中的「天才」,
    他們仍然把自已當成「人」,
    然後即使天賦爆棚,
    卻依然比所有人都付出更多。

    雖然鈴木一朗與他所代表的這些英雄們,
    與我們的距離如此遙遠,
    但是不要忘了,我們可以在遠望他們,
    看著他們高高在上的同時,
    用心塑造我們自己的人生,
    培養自已的「人間力」,
    透過熱情與付出,淬鍊自已的修養與智慧;
    也不要忘了一朗說的,
    不要在意何謂「成功」,放手去挑戰,
    也不要忘記把他對「努力」的看法與堅持,
    當作我們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已的動力,
    連「神」都努力不懈,我們身為凡人,
    又怎能坐看自已的人生就此一無所成呢?
    就算咬緊牙關咬到牙都裂了,
    我們也值得在生命中,留下屬於自已的印記。

  • 緩緩的形容詞 在 倒數60天職場生存日記 -上班族都該領悟的道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3 17:48:35
    有 159 人按讚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電話那頭的母親打了好幾通電話要我回家一趟,她特地包好了肉粽要給兩個寶貝孫子們吃。原本我打算帶全家人一起回去過節的,不過聽說媽媽常去的菜市場跟賣場昨天有人確診了,只好打消了這個念頭,決定一個人回去就好。

    我已經一個多月沒有開車出門了,就連走在前往停車場的路上都覺得有點陌生,眼前的景色看起來跟平時雖然一樣,但卻又有點不同的感覺。平時用力點頭的警衛大叔依舊精神奕奕地朝著我揮手打招呼,雖然我看不到在他口罩後是不是如同往常一般的微笑,但我的口罩裡是個開心的笑容。因為我又見到了他,而且我們看起來都很好。

    簡單檢查了一下車子後,我發動了引擎,緩緩把車開出了停車場。聽說現在就連坐公車都要實聯制登記了,幸好我還有一部心愛的老車,雖然它已經滿二十歲了,卻依舊是我們全家人最值得信賴的好夥伴。坐在車裡頭那種熟悉的感覺,就像是回到自己成長的老家一樣,有種說不出口的放鬆跟依賴⋯⋯



    談白說,我從小對於媽媽的味道並沒有太大的依戀,印象中老是在餐桌上出現的那幾道菜都不怎麼特別、甚至有點奇怪。也因此我從小就喜歡吃外食,也從不帶便當上學,一直到了長大成家,自己有了兩個孩子之後,對於所謂家傳的味道,才開始有了特別的感受。

    身為夫妻都要上班的雙薪家庭,我的一雙兒女都是拜託母親親手帶大的,也因如此,孩子們從小就特別愛吃阿婆(客家人對祖母的稱呼)煮的菜,「阿婆的味道」成了他們嘴裡念念不忘的美味形容詞。而我也受到影響,開始認真體會媽媽煮的那些菜,究竟有何特殊的魅力?

    原來,媽媽煮的菜一向偏油偏鹹,從小就一直為肥胖所苦的我根本就視為種禁忌,自然就不懂得欣賞了。

    慢慢的,我開始喜歡上媽媽煮的那些肥豬肉、香噴噴的客家小炒、跟油膩膩的炒青菜,雖然那依舊不是自己偏好的口味,但卻是獨一無二、母親專屬的味道。而隨著季節時令,品嚐到母親煮出的不同佳餚,就成了我記錄生活的最好方式。

    無論如何,都得要想辦法拿回媽媽今年的粽子才行。

    路上沒太多車輛,沒多久就順利抵達了老家,一個多月不見,年邁的父母親都明顯消瘦了一些。進門前我重複幾次做好了酒精消毒,緊緊戴著口罩,不敢太靠近父親,也小心不觸碰到母親。拿了準備好的食物跟零食,交代好兩老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後,就匆匆轉身離開了家裡。

    突然,好懷念全家人坐在餐桌上,一起吃飯的樣子⋯⋯



    媽媽包的肉粽不大也不小,裡頭包著五花肉、花生、蝦米、偶爾會出現一顆栗子。活到這把年紀了,我從沒在外頭吃過相同的味道。

    無論是食材的比例、飯粒的口感、跟內餡的調味、甚至那獨到的油膩度,那是只有母親親手才包得出來的專屬肉粽。雖然一年只能吃到一次,每次最多只能吃兩顆,但吃了代表又過了平平安安的一年,又多累積了一次媽媽味道的回憶。

    疫情改變了我們的日常,讓一些平凡無奇的事情開始變得閃閃發光,也讓那些早已習以為常的人們變得格外珍貴⋯⋯

    就算不能回家,也要記得打通電話報平安。我很好,您也要好好保重。

    祝大家端午節平安、健康、快樂!

    #大叔日記
    #端午節快樂

  • 緩緩的形容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5-12 06:41:12
    有 16 人按讚

    老師的同理心練習/與頭痛的孩子互動時

    在對話中持續覺察,在覺察中持續對話

    在一次教師研習中,我帶領幾位老師練習同理心的對話與回應練習。我邀請大家以自身的故事做為素材,與夥伴們互相練習如何回應對方的情緒感受。當身旁的人遇到挫敗時,不論是處於高張激動或低落沮喪的狀態時,同理心的回應都能有效地幫助對方穩定下來;而在穩定的身心狀態下,進一步討論「怎麼因應?」或「如何解決問題?」,效果會比較好,對方也較能聽進我們的建議。

    同理心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對對方的感覺或想法「感同身受」,並且用適切的話語(通常是情緒形容詞)將對方的狀態表達出來。

    現場的老師提問:「實務中,我們遇到讓我們頭痛的孩子,常是帶著敵意的,他們的語氣或態度通常很差,合作意願也很低,同理心的回應該怎麼做呢?」現場其他老師紛紛點頭表示同意。通常,那些配合意願低或對師長帶著敵意抗拒的孩子們,在與師長互動時,會以兩種方式呈現,一種是口氣不佳,並帶著爆衝的情緒;另一是消極配合,就是頻頻說:「好、好、好,我知道了!」但實際上仍然「做自己」。

    在與這類孩子互動時,通常要有兩個基本認識:

    (一)任何的抗拒必伴隨著控制而來。當孩子主觀感受到自己受到控制,缺乏自主空間時,便會試圖奪回主導權,不論是怒目相向或消極配合,都是在關係中爭奪主導權的表現。

    (二)回應態度不佳的孩子,特別是語帶攻擊同時又情緒激動,通常正在「很用力」地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想法。如果,他們認為大人沒聽見或沒聽懂,便會使出更大的力道,情緒張力更強,口氣更衝,直到他們覺得再怎麼表達都無濟於事時,便放棄與大人互動了。

    我現場示範了一段模擬對話,老師們紛紛表示相當不容易。事實上,師長的困境不是不知道如何回應,而是如何不被孩子的話語或態度激怒,讓自己的情緒保持穩定,這需要有足夠的自我覺察才行。

    以下呈現一段師生對話,示範如何在情緒感受上回應學生。

    請特別注意,若你是這位老師,在每一句對話的當下,你內心裡會升起哪些情緒與想法?而它們又會如何影響對話的品質與效果?

    先交代一下背景,某位同學在班上與另一位同學發生嚴重的口角衝突,老師利用下課時間,找這位學生談話,一方面想要了解孩子怎麼了,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幫助孩子改變現狀。

    老師:「聽說,剛剛又和同學發生衝突,差點兒大打出手了。現在還很生氣吧?」
    學生:「對呀!不然咧?」(臉轉向一側,斜眼看著老師)
    老師:「除了生氣,還有什麼感覺呢?」
    學生:「就跟你說生氣了,還一直問!」
    老師:「好像,老師問起你這件事,讓你感到不舒服,是嗎?」(放慢說話速度,放輕語氣)
    學生:「對呀!不然咧?」
    老師:「所以,你不喜歡我一直問。」
    學生:「奇怪,那你還問!」
    老師:「嗯!謝謝你願意告訴我,你不喜歡被一直問。甚至,我能感覺到,你有一些生氣?」
    學生:「沒有啦!所以,老師,我可以走了嗎?」
    老師:「嗯……你很不想和我談話。」(持續關注孩子當下的想法與情緒)
    學生:「對!不想。所以,我可以走了嗎?」
    老師:「你當然可以走。你不想跟我談話,我會尊重你。不過,我很謝謝你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及感覺。」(用肯定的眼神看著學生,微笑地說)
    學生:「……」
    老師:「會不會,你不想和我談話,是因為,你擔心說了也沒用,不但沒能被理解,反倒會被罵,是這樣嗎?」
    學生:「……」(沒說話,緩緩低下頭)
    老師:「所以,你心裡面是有些擔心或害怕的,你覺得老師不會懂你,還會指責你。」(繼續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
    學生:「你就是會呀!而且你都特別針對我……」(放大聲量,有股情緒上來)
    老師:「特別針對你,指的是?」(保持好奇)
    學生:「你怎麼不找另一位同學來問話,是他先惹我的好不好?但你每次都只找我來!」
    老師:「我明白了,所以,你感覺到不公平,是嗎?甚至,有些委屈,因為,明明是對方先惹你的,是嗎?」
    學生:「……」(低下頭,眼眶泛淚)
    老師:「嗯……是呀!如果我是你的話,我也會感到很委屈;而當老師每次要找我過去時,我也會充滿擔心。更重要的是,我會有種不被信任的感覺,是這樣子的嗎?」

    師生對話節錄至此,接下來,這位老師的回應,幫助學生本來激動的身心狀態漸漸沈澱下來,也願意與老師談起自己的委屈及困境,最後,能與老師一同討論如何面對及解決問題。

    在這段對話中,學生是持續帶著敵意的,時而出現攻擊性話語,時而消極配合;然而,老師沒有給出任何建議或評價,不講道理也不說教,而是將對話的焦點持續放在孩子的情緒感受上,讓孩子能感受到被充分理解。

    這樣的對話能夠有效持續,師長勢必要有著強大的自覺能力,並且能夠快速調控自己的狀態。首先,當學生說出「不然咧?」「還一直問?」「我可以走了嗎?」等具有挑釁意味的話語時,師長的第一直覺反應常是「你這是什麼態度?」「你懂不懂得老師的用心呀?」「我幹嘛浪費時間在你身上呢?」也就是,被學生惡劣的態度給激怒了,於是冒出指責學生的話語,或用更強烈的高張情緒試圖壓下學生,取回互動的主導權。得到的結果常是,學生更認定了:「看吧!我果然會被罵」、「老師根本不會想理解我」,最後兩敗俱傷,不歡而散。

    所以,師長必須清楚意識到自己有著「憤怒」、「生氣」或「挫折」等情緒——因為覺得不被尊重,或者身為師長的尊嚴被侵犯了。在脫口而出一些反擊的話語時,想一想:「什麼才會是有效果的回應?」,因而能打破慣性的回應方式,繼續在情緒感受上回應對方,讓雙方的互動能夠持續。

    特別是,當孩子控訴老師:「你都特別針對我」時,老師要能忍住想要解釋或澄清的意圖,先帶著好奇聽孩子怎麼說,並且繼續回應孩子感覺到「不公平」或「委屈」的情緒感受。

    再來,當學生出現敵意攻擊或抗拒的回應時,師長要願意去正向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看見孩子正「很用力地想表達自己」,因此師長也需要更用心地聆聽孩子,同時為孩子「願意說出來」而表達感謝。

    最後,這段對話的關鍵轉折,出現在老師選擇將談話的焦點,從一個事件(當事人常與同學發生衝突)上轉移到師生此刻的互動關係上,也就是聚焦在「此時此地」(here and now)發生在兩人之間的事情。在助人會談中,對話的焦點若在事件上,稱為「內容」(content);若聚焦在此時此地雙方的關係上,則稱為「歷程」(process)。具有療效的高品質對話,通常會關注「歷程」多過於「內容」。

    總結上述,當師長在面對情緒高漲、敵意攻擊、配合度低或消極對抗的孩子時,需要記得與不斷練習的幾件事情:

    (一)在情緒感受上給予回應,試圖幫助當事人創造一個「被理解」的情感體驗。

    (二)自我覺察當下的情緒狀態,特別是那些不被尊重時的憤怒或挫敗感,並理解這分情緒的來源。

    (三)當想要反擊前,停下來,思考一下,這段對話的初衷是什麼?一開始設定的目標是什麼?你的反擊是否能帶來有效的結果?什麼才是當下真正有效的回應?

    (四)看見並正向解讀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孩子正「很用力地想表達自己」。

    (五)將對話的焦點從「內容」轉移到「歷程」上,在互動關係上繼續回應孩子的情緒感受。
    如何與孩子進行有品質與有效果的對話,是否安頓自己的情緒狀態是關鍵,這得仰賴平時在對話中有意識地覺察,同時,帶著覺察持續與孩子互動。

    (本文收錄於《擁抱刺蝟孩子:重啟連結、修復情感、給出力量的關鍵陪伴與對話》(圓神出版,2019年))

    文章連結:https://udn.com/umedia/story/12762/4029852?fbclid=IwAR1qa1-chRFylYYDg9TJQxJmPN1yDXAiJplJtplMnY3OJv2kjmy2oMVl62M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