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bestnine #2021
連續五年都是12.31發當年的BestNine
結果這次嚴重荏懶脫稿到2021才開始寫….
完美詮釋2020這一年有多麼的爛!
-
1.買了敞篷車刷了五十幾次黑森林成為夜景代名詞。
2.帶著兩隻熊就像把咩神車即便副駕always空的
3.蹭到好摯友Ina的金鐘...
#2020bestnine #2021
連續五年都是12.31發當年的BestNine
結果這次嚴重荏懶脫稿到2021才開始寫….
完美詮釋2020這一年有多麼的爛!
-
1.買了敞篷車刷了五十幾次黑森林成為夜景代名詞。
2.帶著兩隻熊就像把咩神車即便副駕always空的
3.蹭到好摯友Ina的金鐘頒獎現場三連霸真的沾光到爆
4.跟弟弟在雪山坑溪全裸(原來大家愛這味我懂惹)
5.上半年黏在一起寶貝們過生日即便下半年被棄養惹
6.懼高仔登鳶嘴山腦中浮現一百萬種失足的可能
7.與高中閨蜜們的黑森林之旅(連兩年的票房保證欸)
8.終於不是載咩仔而是載我媽的溫馨照片
9.萬聖節敞篷遊街蜘蛛人戰袍不露臉之採訪
-
回首一下2020,
一月喝了大一堆酒然後把牙咬斷了然後飛去了香港德國比利時。
二月的早晨從荷蘭開始體驗每天抽到掛的體驗,
趕在疫情隔離大爆發前一天逃回來然後就到高雄做特賣。
三月開始擴充信用大量增加信用卡張數並在這時候進了很多N95。
四月解鎖武嶺初體驗然後把柳丁SANDY寶拉在一起玩變成寶貝們。
五月去了宜蘭趴踢終於有了前任以外的回憶了哈多開心就不贅述惹
六月突然決定要買車就買了除了是生日月也是寶貝們在一起的日子,
再次回到一個人旅行的日子?!然後群哥加入檔車行列,
表兄弟多了個一起騎車的休閒娛樂。
七月開始學習一些呸車技巧去了台東豐年祭認識一堆瘋狂的人們。
八月上半月跟排球寶貝們去了澎湖解鎖台灣第一個離島
隔週再和家人直奔墾丁,下半月又到高雄弄了特賣。
九月最精彩的莫過於百萬大會獅24耐的單日環島,
還認識了一堆好車友讓我對車子更加的瞭解熟悉跟推坑,
回來馬上再買了第二部車純手排的浪漫,
接著終於看到金鐘現場真的是何德何能有個如此友才的摯友。
月底參加914辦的泳池趴才讓我知道現在大學生真的很會玩。
十月為了星星跑了三趟武嶺路都熟到可以超快上山了,
然後為了無限手套跑了三場漫威路跑,
甚至在萬聖節當天25小時不睡覺高雄台北兩邊跑,
就為了每個活動都能夠參加不留遺憾,
也在這個月順利拿到了賽車執照的金卡納項目。
十一月終於學會從小夢想的甩尾跟漂移
十二月買了不少東西來換取快樂,不管是攝影設備還是滑板車、卡丁車
待買清單終於劃到只剩Apple Watch而已惹(娛樂費瞬間爆表)
洗了個三溫暖,但仍要告訴自己得相信還是會遇到的。
-
很多人都說2020是悲慘的一年對我來說亦是,
跟去年一樣開銷變大,收入呈現線性下滑,
雖然這和自己從2018以後不再自律有很大的關係,
每件事總是受到情緒影響把自己弄得荏懶
,
但值得高興的是終於在股票市場找到自己的方式賺到了錢。
就用2021開啟新的生活方式回歸努力的自己,
很開心2020遇到了很多很要好的朋友,
從各個圈子認識更多不同生活圈的人,
開了不少眼界懂得更多以前未曾摸索過的事物!
也因為疫情更加的能夠好好探索台灣每個角落,
不管過去發生什麼事情,
只要最後沒有改變我要買Porsche的想法,那就是沒事啦!
線性回歸值股票 在 JC 財經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成功與運氣-解構商業、運動與投資,預測成功的決策智慧》
在看超值投資的時候,討論均值回歸的概念有提到這本書,讓我對此書產生了興趣,這本書是2012年出版的,剛好天下在今年3月時出版中文版,還很新,就這個機會讀了一遍。讀完之後內容其實某種程度上我覺得是比較偏向精準預測那一類的書籍,使用了很多統計的研究,讓我們可以用比較理性的角度去判斷事情的面向。內容其實也提到了很多經典書籍所包含的概念,讓我們再去重新思考當我們想要藉由過往的成功,去預測或評估未來的成功性時,需要考慮到哪些重要的環節。
當我們提到統計數據時,最常使用的就是運動競賽的例子,其所可以獲得的資訊最多,也最為準確。一位偉大的網球運動員,跟一支擁有眾多明星球員的棒球隊,所獲得的傑出成就,是什麼因素造成?為什麼最優秀的幾位網球員可以連續幾年排行在世界前幾名,而去年美國大聯盟的冠軍今年卻不一定可以進季後賽?如果以書內的書中的論述來說,其實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這我們就可以運用作者所提到「能力」與「運氣」的兩個因素去討論,有可能是因為網球比賽的個人能力可以達到充分發揮,而棒球比賽有太多隨機因素,一個打者打擊出去,受到其他因素影響這個球是否可以形成安打的因素太多,可以造成比賽的輸贏的因素,也太多了,這時候除了球員的能力之外,運氣這個因素也佔了很大的成分。
以上述這個例子再來引申到商業或投資上面,我們也可以找到共通點。作者提出「運氣與能力光譜」上這個概念,可以讓我們很具體的了解兩者之間的關係,找出一件事情的本質。提到用三個問題來判斷一件事情在光譜上的位置,第一個問題是因果關係,如果我們可以很清楚找到原因,就表示這件事情勢比較偏向光譜上能力的那一端。第二個問題是回歸率,若是由能力主導的活動,回歸均質的現象比較慢。第三個問題則是,在哪些領域的預測比較準確?這時候則必需檢視過去的紀錄是否是一個可靠的指標了。
這三個問題又可以分別再深入討論。我比較關注的是,既然可以明確的判斷,那為什麼又會預測失準呢?作者在書內又舉了很多例子讓我們可以更有脈絡的去進行分析。一般人常見的錯誤,是陷入所謂的「因果謬誤」,也就是根據不充分的證據便輕易的認定其因果關係。真正的因果關係應該是穩定、線性的,穩定的意思是這些活動的基本結構長久都不會改變,線性是指某個特定行動每次都會產生同樣的結果反應。當確立了明確的因果關係後,我們也可以認定在這件事情上,「能力」的影響力應可超越運氣的影響力,我們可以藉由認真的練習來得到回饋,花時間與精力成為專家。
而均值回歸又要怎麼去檢視呢?這時候會有一個陷阱藏在裡面,我們在談均值回歸的時候,應該對平均值有概念,若是有少數極端大的值,以及眾多小數值去影響平均值就沒有太大意義。當一件事情中運氣所佔的成分較高,回歸均值的現象會快很多。所以我之前思考回歸均值在投資中扮演的角色時,應該要加上其他附加條件。前提是投資人對市場價格的短期隨機波動反應過度,而這種過度反應造成股價暫時背離真值,久而久之,股價後來會對著真實的價值的均值回歸。這是建立公司基本面上「能力」的展現,所以步調是緩慢而穩健的。當市場參與者一直高估熱門股的未來成長率,不知道比較可能的結果是回歸均值,那則有很大的可能遭受損失。葛拉漢曾說:價值投資預期股價在短期內會偏離真值,但長期會回歸真值。價值也會波動,我們犯的錯誤是檢視一檔股票的財報、分析其基本表現,從而認為走勢會延續下去。
最後一個問題是,在哪些領域的預測比較準確?如何運用統計數據來進行有效的預測,應該用兩方面檢視,一是持續性,又稱為信度(reliability),也就是能穩定的重複先前表現。另一則是預測性,又稱為效度(validity),這又可以再回到我們的第一個問題因果關係來討論了。統計學家會透過相關係數來評估持續性和預測值,決定要用哪一種統計,必須先把目標訂清楚,你希望用這些統計數據做什麼,再來必須決定那些因子能夠讓這些目標成真,故必須把因果理論轉化成可觀察與測量的數據,如此便能評估,能力(高穩定性)究竟對目標(高預測值)有多少貢獻。
本書作者使用了更淺顯易懂的筆法描述了關於決策過程的注意事項,並提供了我們面對能力與運氣的時候,應選擇什麼方法去分辨並採用可行的分析,讓我們可以更穩步的邁向成功。若用《精準預測》裡面的話來說,平靜接受我們不能預測的事,勇敢預測我們能預測的事,並睿智看出其中差異何在,轉化成本書的話語,面對運氣,應該抱著處之泰然的態度,即便運氣在過程中扮演了某種程度的角色,但在長時間之下,有能力的人還是可以得到應有的報償。
http://jcinvestingnotes.blogspot.tw/2017/04/blog-post_6.html
線性回歸值股票 在 小子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投資先機】啤打系數(Beta)的應用(窮小子)(AUG 03)
啤打值(Beta)是指一項股票投資組合(或單一股票)與有關表現指標於一段特定時期內的線性回歸比率。例如,可以計算騰訊股價過去六個月/一年相對恒生指數的啤打值。簡單而言,啤打值表示若恒生指數變動百分之一,則該股股價會變動為啤打值之數值的百份比。
投資者要了解啤打值,可從系統性風險及非系統性風險兩大風險說起。前者由宏觀的經濟或政治因素引起如英國脫歐,利率風險、通貨膨脹,甚至是政權交替或戰亂等,任何上市的股份都面臨相同的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不能分散的;後者則是由於個別公司業績或者行業周期而引致的風險,屬於公司自身管治或經營的風險,非系統風險可藉分散風險消除..
線性回歸值股票 在 小子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求200 Like 出埋 下篇 啤打值的應用方法 你地既留言就係最大既支持!!!
啤打值(Beta)的基本概念 (上篇)
啤打值是指一項股票投資組合(或單一股票)與有關表現指標於一段特定時期內的線性回歸比率。例如,可以計算騰訊股價過去六個月/一年相對恒生指數的啤打值。簡單而言,啤打值表示若恒生指數變動百分之一,則該股股價會變動為啤打值之數值的百份比。
投資者要了解啤打值(Beta),可從系統性風險及非系統性風險兩大風險說起。前者由宏觀的經濟或政治因素引起如英國脫歐,利率風險、通貨膨脹,甚至是政權交替或戰亂等,任何上市的股份都面臨相同的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不能分散的;後者則是由於個別公司業績或者行業周期而引致的風險,屬於公司自身管治或經營的風險,非系統風險可藉分散風險消除。
系統性風險的大小通常用啤打值(Beta)去衝量。啤打系數一般以1作為分水嶺,啤打數值愈大,代表該股價格走勢比大市指數波動大,風險相對較高; 相反,啤打數值愈細,代表該股價格走勢比大市指數波動細,風險相對較低。啤打系數數值等於1的個股,表示股價波動與大市或恆指同步,通常只有追蹤指數的基金才有此情況,典型的例子有盈富基金; 啤打系數數值少於1的個股,表示股價波動比大市或恆指為少; 啤打系數數值大於1的個股,表示股價波動比大市或恆指為大。舉個例子,假設股票A的啤打系數為2,大市上升1%,股票A則會上升2%; 假設股票B的啤打系數為0.5,大市跌5%,股票B則只會跌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