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線性代數計算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線性代數計算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線性代數計算機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57的網紅C.C.M Math,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to 高中生, 大一生, 大二生: 這篇文是針對數學系, 電機系, 資工系的比較 可以衡量看看自己對哪部分的數學較有興趣 #也提供正在準備備審的學測生 #針對這三個科系更深入的了解 [大學介紹篇1-數學成分的差異] 喔! 對了!! 本來預計要寫"[求職篇5-暑期實習]"的說 但投...
線性代數計算機 在 推叩 Twinkl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23:29
-0307💻 《資工系生活-大一上》 這篇主要是闡述 我在資工系生活一學期的感想 給學弟妹們做一些參考 - 我所就讀的是中正資工系 那大一上的必修課程有 📎微積分 高三的數學跟延伸 📎線性代數 矩陣跟向量空間的結合 📎資訊概論 類似大部分的計算機概論 📎程式設計 學習C語言的應用 ...
線性代數計算機 在 隔壁班的阿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5:07:59
【#阿丸研究室|數學系畢業後可以做什麼?!】 阿丸身邊有數學系的畢業生! 他跟阿丸分享~畢業後想再讀跟資訊有關的領域! 阿丸聽到很驚訝!數學系跟資訊也有關係嗎? 數學系跟應用數學系不一樣唷! 數學系比較重視理論跟公式, 但如果你是想要把數學套用在生活中, 應用數學系更適合你...
線性代數計算機 在 小羅的生活日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9:57:58
. 《計算機、軟件專業的區別》 ⭐相似之處: *大一學的內容差不多 三個科系大一學的都是工科的通識課程, 內容涉及高數(微積分)、物理、線性代數、 概率論(機率)、還有基本的C++程式設計課程。 ⭐不同之處: 兩個個科系著重的點不太一樣 (一)計算機 計算機在...
線性代數計算機 在 C.C.M Mat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o 高中生, 大一生, 大二生:
這篇文是針對數學系, 電機系, 資工系的比較
可以衡量看看自己對哪部分的數學較有興趣
#也提供正在準備備審的學測生
#針對這三個科系更深入的了解
[大學介紹篇1-數學成分的差異]
喔! 對了!!
本來預計要寫"[求職篇5-暑期實習]"的說
但投了5~6個實習都收無聲卡...
是故只好停刊, 改成大學介紹的主題了
-------------------------
問題: 數學系的數學 v.s. 電機系的工數 v.s. 資工系的數學
這三者有何差異呢?
*感謝高三生Lin Lee提供這個好問題
------------
1. 數學系的數學
以台大數學系而言, 從高中生可理解的角度分類必修課
60%分析類: 微積分, 分析(高等微積分), 機率導論
常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 複分析(複變), 幾何(微分幾何)
-
30%代數類: 線性代數, 代數
-
10%程式類: 計算機程式設計, 計算數學導論
其中又以分析, 代數, 幾何, 複變為最最困難的科目
-
而且個人認為
分析的精華在於Lebesgue(1875~1941)的Lebesgue積分
代數的精華在於Galois(1811~1832)的Galois理論
相較於數學歷史, 兩位都是近兩百年的年輕數學家
-
所以我會把數學系的核心學習內容--分析+代數
稱呼為"現代數學"
而國高中所學的算是"古典數學"
-
類似於物理系的學習內容--相對論+量子力學
稱呼為"現代物理"
而國高中所學的算是"古典物理"
------------
2. 電機系的工數
以台大電機而言
工數=分析類+代數類-{分析,幾何,代數}
當然, 程式類會比台大數學還要重好幾倍
-
換句話說
電機系的數學部分=被拔掉{分析,代數,幾何}的數學系
雖然電機系免除這三大魔王的摧殘
但還是有同等級的電路/電磁/電子學迫害
總之, 電機系的數學成分相當高就是了
-
當然, 電機系的工數課都在代公式, 簡化, 求解居多
另外, 數學系的數學課則是套定理, 推理, 證明居多
兩者有不同的需求, 不同的難度, 和不同的發展
電機系學工數是為了信號與系統, 三電, AI等等
一些進階領域都需要不少線代/機率/微分方程的知識
-
所以, 電機系的核心學習內容--三電+工數+演算法
基本上就是18世紀以後的電學+用工數語言描述
這也是電資學院最夯的"電子系"的基礎囉
不過, 很多電機人跨去資工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基本上就是沿著演算法的路往資工方向走
------------
3. 資工系的數學
以台大資工而言
數學={微積分,線代,機率}+{離散,資料結構,演算法,自動機}
當然, 程式類又比電機系重了不少
-
基本上, 資工系只修{微積分,線代,機率}
大概可以算是二類組最低要求的數學知識吧
所以, 他們的重點在於{離散,資料結構,演算法,自動機}
也就是俗稱的"理論電腦科學"領域
-
按照時間順序來說的話
20世紀的數學家在探討是否所有問題有答案
而理髮師的悖論則說明有些問題無法解
因此, 有人試著從邏輯切入, 試著判斷問題的真偽
也有人試著設計機器, 自動地分辨給定問題的真偽
前者最終以失敗告終
但他建立的數理邏輯, 則讓後者成功了
這種機器稱之為"圖靈機", 也就是現在的"電腦"
而過程中的這些理論則屬於自動機與形式語言
是理論電腦科學的起源
ref: 這段是某篇看過的文章內容, 跟這篇有點像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5863
-
總之, 70年前二戰時, 第一台破密用電腦被實作出
直到大約50年前, 才開始發展演算法來有效使用電腦
而演算法又包含各種策略,圖論,P&NP,組合學等等
以上的這些統稱為"理論電腦科學"領域
基本上就是不管硬體和系統, 不寫程式的電腦科學部分
-
所以, 資工系的核心學習內容--
{線代,離散}+{資結,演算法}+{作業系統, 計算機結構}
基本上就是近70年發展的電腦科學
我會稱呼理論電腦科學部分為"後現代數學"
也就是近100年的數學發展
-------------------------
下次要是有機會的話
再來聊聊給分甜度的問題好了
問題: 為何數學系給分超低v.s.電機系給分超甜
或者是也可以談談往研究所發展的問題
問題: 數學系, 電機系, 資工系研究所發展趨勢
-
不確定高中生對於哪個比較有興趣
也有可能我就懶得再發文了
總之...
歡迎下方留言各位感興趣的相關問題唷!
#歡迎上進的高中生們
#把我的語錄抄進備審
#我的理解深度還行吧
#不確定QQ
線性代數計算機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了一陣子的Python入門書,終於上線了。
這書是我這幾年自學Python語言,並用來教授大學生財務應用的程式語言教材。因為我沒有計算機程式背景,所以非常知道外行人初學程式語言的辛苦過程,我很確定完全沒有背景的朋友,也可以自學上手。這書適合什麼人?社會科學、管理相關科系大三、大四以上,或是研究所,相要自學Python,而且未來工作會用到數據分析,但完全沒有經驗的學生。
我要講一下我從學習到出書的過程。
現代社會都強調懂得電腦程式語言的重要性,連中小學生都在強調課程裡要加入電腦程式語言的元素,因為「軟體正在吃掉全世界」。但這種呼聲,反而給家長和學生,許多的無形壓力。要學習的話,就要投入時間和資源,學的好壞,也不是馬上看得到結果,而一旦有個程度很高的同儕在旁,那更會把壓力拉到最高點,「怎麼同學這麼厲害?」「我已經花了這麼多時間,怎麼還差這麼多?」最後不是放棄了這個「夢想」,就是對這個過程充滿反感,成功者幾稀。
我也受過這個苦。我們那個時代的理工科系大學生,PC才剛從286、386一路進到家庭、教室和公司,但已經有同學寫了程式多年。大學的好友,整天在耳邊講「劉燈、賀元、資迅人」,要我也去逛天龍書局,然後有一堆人整天在計算機終端室打MUD,我對科技沒有恐懼感,我還寫了台大化工系的第一個HTML首頁,但就因為這些超強同學的存在,「寫程式」一事,就變成令人敬畏,甚至令人望之怯步的一條路。
但電腦程式語言的學習和應用,不應該是這樣。十幾、二十歲的大學生,學什麼都可以,沒有太晚這種事,只要有心,不要管這些同儕壓力,一步一步來,把程式從無弄到可以跑,那是一個很有滿足感的過程。這是我會給二十歲的我的建言,畢竟軟體真的在吃掉全世界。
電腦程式就這樣和我,「你不認識我,我也不想理你」地經過了十幾年,後來三十多歲開始唸經濟學博士班,才又碰頭。博士班正式開學前的暑假,學校開了數學先修班,一個很厲害的老師,快速地教過博士班要用的線性代數和微積分,同時也讓我們上機用MATLAB。一用不得了,原來有目的地編寫程式,是這麼有趣的事。所以博士班的時候,同學都在學Stata,我則是想把所有的回歸分析,通通用MATLAB處理。
博士班畢業後來到敝小學校教書,一人獨攬所有財務課程,包含計量方法在內,我也讓學校買了幾套學生版的MATLAB,用來教學。但在美國會唸商管、經濟的學生,數理程度是比理工科系的稍差一點,所以教計量方法有些吃力,但也就是這樣,我得確定我的教材適合門外漢。後來發現MATLAB還是太貴,學生畢業了,可能也是一輩子都用不到,所以我想找個開放的程式語言作為代替。稍作一下研究,很快就選定Python,這語言和MATLAB的共通性不小,又容易上手,還有一大堆前人寫就的函數可以用,所以我很快就自學學會,再把MATLAB的知識、教材轉過來Python。Python因為開放,又容易學習,所以學了以後,還有許多用途,資料分析只是Python的一小部份應用,寫網頁、寫遊戲、做手機app,都是Python可以做的事。
我就這樣不小心地打開了這個奇異世界的大門。
雖然學生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程式語言的美妙和功效,但每次教這課,總有一、兩個學生因為我而開始走這條路,我心裡都很開心,看著「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學生,那是相當令人滿足的經驗。經過幾年的教學,我決定把教材編寫成書,讓更多人可以走入這門。二年斷斷續續的編寫,終於成就了這本入門書。
寫書,當然不是作功德,是要賺錢來的。所以,大德們,買一本吧,雖然是英文版,但程式碼比英文字多很多,很好懂的。亞馬遜的連結在下方。
線性代數計算機 在 黃土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跨界整合是要讓各方的專才,結合在一起創造新領域,而不是讓一個人去學會各個領域的毛皮,然後開始說自己做在做跨領域。
能集合各方面的專才之前,要先知道對方的存在。
可能我比較保守,我主張以各科系大一必修課作為通識學分,各科系大二必修課可抵必選修學分。
讓學生認識不同科系的朋友,然後懂得各科系的行話。比起一些沒營養的營養學分,這種通識教育比較有用。
隨手去台大課程地圖晃了一圈,就有非常多的課程可以修。
經濟學原理、會計學原理/民法總則、刑法總則/政治學、國際關係/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史學導論、哲學概論/微積分、線性代數/普通物理學、普通化學/普通生物學、普通心理學、醫學概論/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工程概論、工程圖學。
認真修完以上一半入門課程的學生,我覺得通識水準不會差到哪裡去,而且未來有自我進修的能力。
--
一百萬份核四公投連署書,是民主復活的關鍵,九月底前把握最後機會。
💧以核養綠官方募資正式上架!限定回饋品僅此一檔!
https://green-nuclear-vote.azurewebsites.net/Home/Donate
✅現在就加以核養綠小幫手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40yyy2460i
⚡️重啟核四公投連署書:擴散性百萬連署王!
https://tinyurl.com/y445gkxw
108-49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05號26樓之2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黃士修 先生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