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網路霸凌標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網路霸凌標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網路霸凌標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網路霸凌標語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前一段時間流行的一秒鐘惹怒系列,很直觀、具體地指出某些群體(可能是地區性民眾、學校、系所、職業等)共同在意的某種價值觀或集體認同。不過,每一年年底也會有跨域群體差異、以一年為單位的集體價值觀,那就是類似日本每年都會選出的本年度禁句。這些禁句很直接地指出當年度熱門的流行話題,也同時體現了當年度的文化現...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10的網紅紐約沒有斑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1:00) 老人票的部分、當同儕都結婚生子、靈異事件&網路霸凌、酸民見到明星 (00:16:00) 蘋果廣告Slogan、手機隱私權、最經典的電影海報、埃及艷后的八段婚姻 (00:38:00) 士兵如何解決需求?色情內容&OnlyFans、為什麼人會無聊?白晝的惡魔 (00:54:00) ...

網路霸凌標語 在 ℭ???? ℭ????張珮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0:37

【社會運動/變遷 與 emoji的關係】🤓 ▍前言 作為文字偏執狂的我,以前認為emoji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庶民文化,開始重視並改觀,還是從在數位廣告公司工作後開始 當時開始要學習在文案中,emoji可以在哪呈現畫龍點睛的作用、人們的眼球如何被符號吸引 進而觀察一場突然的社會運動和長期推動的社...

網路霸凌標語 在 小呆尼?????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13:10:13

「那些路人甲們憑什麼發言惹人討厭」 🌻 2019年10月14日 韓團f(x)成員《雪莉Sulli》 因不堪網友無情網路霸凌 選擇自殺而走上絕路 🌻 現代人人在網路當鍵盤手不負責任的發言 人人都可能是無形的殺手 🌻 說到網路霸凌 我們的呸姐Jolin也是被霸凌的始祖 出道1999年的蔡依林 剛好是網路...

網路霸凌標語 在 22 Ju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03:17:01

We will persist until we succeed. 是這一年的精神標語。是自我鼓勵是鼓勵所有在追求目標的人們。 / 是難熬的,相當相當難熬的一年。 但也從中體悟了許多。 自我是不想承認你生病了,但事實是你不再那樣快樂了。也不再那樣的信任你原本信任的。不再喜歡你原本喜歡的。 你不適...

  • 網路霸凌標語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10 17:10:25
    有 32 人按讚

    前一段時間流行的一秒鐘惹怒系列,很直觀、具體地指出某些群體(可能是地區性民眾、學校、系所、職業等)共同在意的某種價值觀或集體認同。不過,每一年年底也會有跨域群體差異、以一年為單位的集體價值觀,那就是類似日本每年都會選出的本年度禁句。這些禁句很直接地指出當年度熱門的流行話題,也同時體現了當年度的文化現象。

    —————-—
    「我再也不想聽到『你怎麼還沒看鬼滅』了!」2020年末,由日本民間團體進行票選、討論最後得出的「2020流行禁句大賞」結果出爐,其中與日本動漫作品《鬼滅之刃》相關的「你怎麼還沒看鬼滅」奪得榜首。而越仔細往下看,越能夠發現日本的這些「流行禁句」,其實不斷圍繞在所謂的「同調壓力」之中:為了合群而不斷自我壓抑的集體壓力、長久歧視外國人與性少數的排外社會、再碰上2020年的緊張的疫情氛圍,於是綁死整個日本社會的諸多緊箍咒。到底這些禁句還包括哪些內容?它們又各自像照妖鏡一樣,反映出日本哪些「同調壓力」之下的集體心理狀態?

    這個充滿創意與社會反思的禁句大賞,由一家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相關的民間商業財團「一般社團法人21世紀學習研究所」第一次主辦。初試啼聲就意外博得關注,不只網路社群效果極佳,也帶動年末包括在電視節目一波討論,成功引起話題。

    所謂的禁句大賞,顧名思義是要人「莫閣講」(不要再說了!),主要圍繞在意義類似中文所謂的「同儕壓力」的「同調壓力」,各群體間彼此為了合群氛圍而給他人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加上2020年的緊張的社會氛圍,更形成了諸多社會緊箍咒。當然,禁句中流露出長久以來日本人的偏見、歧視,也透過這個氣氛較為「溫和」的活動,隨之暴露出來。

    2020年度流行語大賞的首位是「3密」,要求人們為因應新冠肺炎而避開「密閉、密集、密(切)接(處)」的標語。而共20名的禁語大賞當中,就有13句與冠狀病毒的流行有關。除此之外,最讓人又愛又恨的莫過於刷新日本影史紀錄的動畫電影《鬼滅之刃》了!

    榮登禁句首位,如果不是這部紅遍亞洲的動畫,那肯定不會有其他。「怎麼沒看鬼滅?」(なんで鬼滅観てないの)意味著整體社會出現因鬼滅流行後,學生間因無法跟上相關話題,接連出現的校園霸凌。或是職場上人人都要信手捻來討論鬼滅如何成功打進市場,相信不僅是公司基層員工被要求去瞭解「鬼滅現象」,連年長者之間也會因為年輕世代的鬼滅走紅而不得不跟進感到無奈。甚至有以「鬼滅騷擾」(キメハラ)的專有名詞出現,可見得討厭或無感鬼滅的民眾也要被同樣話題冷暴力和追擊很是崩潰。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158615

  • 網路霸凌標語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3 07:13:05
    有 29 人按讚

    【社會運動/變遷 與 emoji的關係】🤓

    ▍前言

    作為文字偏執狂的我,以前認為emoji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庶民文化,開始重視並改觀,還是從在數位廣告公司工作後開始
    當時開始要學習在文案中,emoji可以在哪呈現畫龍點睛的作用、人們的眼球如何被符號吸引
    進而觀察一場突然的社會運動和長期推動的社會變遷中,這些emoji在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emoji作為這十多年來,通訊方式改變後的全球人類通用語言,尤其近年不同平台、不同系統也被整合,符號的傳遞更沒有阻礙

    (Tyler Schnoebelen 表示,emoji是種民主及前衛的溝通方式,跨階級、文化及地理)

    觀察這些符號不停的被人類賦予意義、並快速傳播、引起行動的過程

    ✊🏽BLM

    emojiall.com這個網站(非官方)裡,有每個符號的辭典解釋、使用情境、使用頻率,以及不同「專題」
    比如「季節」「數字」「節慶」「covid-19」

    當中有一個專題,就叫做「BLM 黑人的命也是命」正是美國black lives matter擴及全球的社會運動

    在這專題裡,收錄了跟黑人民權運動有關的文章當中常提及的emoji
    包括黝黑皮膚的拳頭手勢、勝利手勢、愛你手勢

    生理男女的黑人警察、警車
    代表街頭運動的大聲公、告示牌標語

    這是所有「被認證合格」的專題裡,唯一和完整的社會運動
    一個符號的使用,「直接」代表了整個社會運動的參與與支持
    是很特殊的一個現象

    🇭🇰反送中

    在2019年下半至今,在許多香港人的文章、ig主頁,和交友軟體都會出現:

    用來代表「黃絲」的🎗️
    這是從傘運後出現的政治傾向標誌,在反送中期間意義被固化

    以及代表「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
    這是從警暴事件以來開始有的口號和手勢

    這兩者使用量是非常非常高的,且只要一搜尋就全是反送中相關文章
    在抗爭白熱化,到國安法之前,使用次數明顯暴增

    不只香港語境中,包括國際戰線、以及支持香港抗爭的外國議員也曾多次使用
    不是只有在華人世界中具有標誌性,在全球的抗中浪潮中更是倍受關注的焦點

    我個人認為這些emoji的形成機制和意義,幾乎可以拼比BLM了

    但在emoji詞典中,黃絲帶提及了二戰和俄國十月革命
    還沒對突然不正常暴增的使用量作出解釋

    不曉得是有被刻意壓制,還是還沒有人註冊?

    ps.在這個網站的討論里,曾出現以下這段話:

    「要辦理中國大陸的網站備案時發現需要域名註冊實名認證,能做域名註冊實名認證的機構只有中國國內認證的域名註冊商,godaddy是被排除在外的。
    須先辦理域名轉移手續,將註冊商從godaddy改為中國國內的某一家(例如阿裏雲),再進行備案工作。」

    🇦🇺澳洲原住名

    這個故事我會在下一篇「澳洲更改國歌歌詞」講得更詳細!

    一個簡單的符號,是澳洲原住名耗費多少心力的平權追求

    現在只要在store下載indigemoji,就可以看到許多和澳洲原住名相關的符號
    包括他們的旗幟、回力鏢、圖騰、手勢、和圖像文字、和臉譜!

    這對失傳文化的保留和傳播是多麽大的進步!
    我想,這可以作為許多弱勢文化的典範了。

    🏳️‍🌈性別平等

    2020年新釋出的一批Emoji中,出現了「聖誕老婆婆」「用奶瓶餵嬰兒的男生」、「穿燕尾服的女生」、「穿婚紗的男生」,都各自打破原先性別刻板印象!

    除了原本LGBTQ的彩虹旗,也出現了跨性別的旗幟!

    👁‍🗨反霸凌emoji

    Eye in Speech Bubble,代表我正在看你所說的東西。

    因為美國社會的青少年霸凌問題十分嚴重,於是 Ad Council 呼籲青少年遇見欺凌事件時應勇敢地站出來,舉辦了「 I am a Witness 」的反霸凌運動

    ▍符號學小科普

    「探討人們如何賦予意義、產製符號、並怎麼在解讀時將這個意義提取出來」

    (我自己下的註解,我覺得比較白話一點)

    ►可以用三個角度去看:

    符號本身|系統|它所依存的文化

    ►三種符號:

    肖像|指標|象徵

    肖像符號—不需要特定區域文化所支撐,看見什麼型態就長什麼樣子(ex廁所標示
    指標符號—是有邏輯性的推理 (ex看到煙想到火、聽到鐘聲想到學校
    象徵符號—需要特定文化支持,比如在華文語境中,「四」諧音「死」代表不吉利

    符號學高度應用在設計、廣告行銷、藝術、攝影....太多。
    我不懂設計,但攝影裡的符號學可以再寫另一篇文

    ▍鑑往知來

    目前已有許多關於「表情符號如何改變網絡交流」、「性別和政治聯繫如何透過表情符號再現」、「電腦表情符號對日常語言處理的挑戰」的研究,也有在危機發生期間團結的標誌:「Je suis Paris🙏🇫🇷」

    BLM作為完整的社運符號專題的篇幅仍然不多,但如何就是找不到關於香港/反送中與符號的關聯,我個人覺得很可惜的

    ▍意識形態標記/區別

    符號作為一種「身份標示」,最常見的是國旗
    而在香港的社群生態裡、或交友軟體中,出現一種特別的現象:

    自介處可以顯示一兩行最重要的資訊,一般會是講自己的title、喜好
    而自2019下半以來,「政治傾向」成了「身份認同」和「擇偶標準」

    社會極化隨著壓迫加劇而嚴重到幾乎不可復返,這個符號的層次已經拉升到「自我認同」的程度,而不只是「立場與否」

    ▍做為輿情分析的功能

    最後想提一下,符號的高度流通不只是個可觀察的社會現象,更是有「功能性」的

    在社群行銷、輿情分析的領域裡,會列為「變數觀察」的項目
    包括「流量」「詞彙標籤」「情緒」

    數據分析的工作,就是從一堆亂七八糟的數字堆裡,理出有用資訊
    可作為商業應用、和新聞觀察、政治輿情分析

    看一件事件、一個新聞,是怎麼在網路上發酵、正反方聲量、輿論怎麼倒向
    文章怎麼流傳的、這個過程中的情緒是不是有疊加
    大眾的呼聲/民怨到了什麼程度,政府或公司應該要做出怎樣的公關方法

    就是利用「標籤詞彙」和「解讀emoji」做到的
    這個emoji除了文章內容本身的、還有轉發的註解、以及FB的表情功能,都會被後台判讀到

    \\
    這篇文有關 #社會學 #符號互動論 #行銷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可以搭配著跟你有關的領域用關鍵字搜尋,
    會發現更多「一個社會現象」與你的關係喔!

  • 網路霸凌標語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1-24 13:23:37
    有 930 人按讚

    原來沒有「晚上好」的金馬獎真的這麼好(轉刊)
    管仁健
    (李怡按:昨天拙文談金馬獎,接青年導演林子穎來訊說:「沒有中國電影,金馬藝術水平更高,把更多焦點放在小眾題材上,向世人介紹更多好作品。」其後在網上讀到台灣作家管仁健這篇文章。原來在金馬獎頒獎禮上頻頻出現中國用語「晚上好」,已經被台灣認為把金馬獎污染了。香港人也許可以從中悟到:為什麼我們要努力維持說香港味的粵語呢?)

    「台灣的演員、導演都非常棒,不要流失他們,把他們留在台灣拍戲,我願意從學生製片拍起,我半價(接戲)。」
    真的,鄉民是公平的。這段話是「國民阿嬤」陳淑芳從影61年,影齡比金馬獎都還大6歲的雙料影后,卻能在首次入圍就得雙大獎,致詞時說的一段話。
    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在11月21日圓滿落幕,獲得外界、網友們一致好評。台灣的各種頒獎典禮,這幾年官員已經不再致詞,主持人廢話也少了些,無奈很多得獎人不自知也不自愛,以為上台領獎致詞是去KTV搶麥,廢話好似周星馳電影《鹿鼎記》裡,多隆對韋小寶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最典型的悲劇就是今年9月26日第55屆電視金鐘獎,以往典禮都在11點左右結束,最晚也只拖到11點半,但今年卻嚴重超時近1小時,導致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戲劇節目導演獎、最佳戲劇節目獎等壓軸大獎,拖到過了12點才公布。不少守在螢光幕前的觀眾,在12點半典禮結束前就已忍不住睡著,沒能看到最後,引起鄉民痛罵。
    其中廢話最多,最被鄉民砲轟的「罪魁禍首」,就是以《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榮獲生活風格節目獎的製作人劉志雄,3次上台朗誦手機裡寫好的小學生作文,一個人就耗掉將近9分鐘。
    再說一次,鄉民真的是公平的。陳淑芳的得獎感言,時間加起來遠遠超過劉志雄,但大家聽得卻依然有笑有淚,網路零負評。因為致詞時間的長短還不是重點,內容與效果才是王道。陳淑芳在台上說的,不只是她自己想說的,也是全台灣人大多數人的心聲(無須理會那些放棄治療的統支廢渣),所以陳淑芳就算說得再多,鄉民們依然捧場。
    金馬獎好看要感謝中國政府?
    但今年的金馬獎之所以好看,真的要論功行賞,超萌的國民阿嬤陳淑芳,都還只能排名第二。
    能讓金馬獎脫胎換骨,這兩年來越來越有特色,也越來越能凝聚台灣人心,大家在電視機轉播或網路直播,再也不用聽到罹患無骨症的台灣藝人,學王炳忠(台灣統派新黨發言人)那樣捲起舌頭,噁心十足的問候大家「晚上好」;更不用擔心被那些甘心成為當權者鷹犬,上台致詞的中國電影奴隸人,言語性騷擾的霸凌「很高興來到中國台灣」,這完全要感謝中國政府。
    2018年第55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最佳紀錄片由《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奪得。這齣耗時6年拍攝的紀錄長片,是以2014年太陽花學運為背景,報導學運領袖陳為廷與中國在台交換生等人,展現這些人在社會運動中所遭受的衝擊和影響。但傅榆在得獎感言時說:
    「很多人以為這部影片在講政治,其實它在講青春。青春很美好,但是青春卻也是最容易犯錯的時候,也是容易把錯誤的期待投射在別人的身上,這種錯誤不僅可能發生在人對人、或是國家對國家,希望我們的國家可能被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
    傅榆發言後,來自中國的去年影帝涂們,立刻在頒發最佳女主角獎時說:「特別榮幸再次來到『中國台灣』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典禮結束後,來台參賽的中國電影工具人,又集體抵制出席惜別酒會。
    另外傅榆的得獎感言,在中國也立即引來了回應。「微博共青團中央」轉發了一幅包含台灣、南海在內的中國地圖,並配文稱「我深深的愛著這個國家」,並配上「中國,一點都不能少」的標語。
    那些比婊子更無情,比戲子更無義,參加過本屆金馬獎的中國電影工具人,翻臉如翻書隨即轉貼。例如當屆金馬影帝徐崢、入圍影后的周迅及孫儷、以及胡歌及鄧超……等。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但是可以缺一大塊」。國民黨時代的秋海棠地圖,被俄羅斯蠶食鯨吞,早就瘦成了老公雞。但即使唐努烏梁海被占了,外蒙獨立了,見樹不見林,見台灣不見俄國佬的中國電影工具人,仍在那裡無恥的叫囂「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多年來金馬獎找這些中國電影工具人來撐場面,對台灣人或對電影人來說,都是自取其辱。
    「錯把宋粉當台獨」了嗎?
    去年中國挑釁地把金雞獎移師廈門,並與金馬獎同一日舉行頒獎典禮。今年乾脆借疫情之便,不讓任何人來台參展,連合資拍片都不敢報名。但這對台灣來說,就像禁止觀光客來台,讓台灣免於武漢肺炎肆虐一樣,真的是天佑台灣,讓金馬獎回歸電影,政治掛帥轉回金雞百花。
    1982年出生的傅榆,父親是馬來西亞華人,到台灣求學定居;母親則是印尼華僑,9歲到台灣居住。雖然畢業於政大廣電系與台南藝大音像記錄研究所的傅榆,受訪時也自認自己是「台灣人」,但也說「自己雖然長於外省家庭,崇拜宋楚瑜,卻又不是真正的外省人,與真正的台灣歷史脫節」。
    台灣人一般所謂的「外省家庭」,嚴格說來是指戒嚴時代的眷村,或是軍公教警這些吃兩蔣皇糧的家庭。當然,如果放寬一點來說,也還是父母或祖父母,在1945年戰後到1950年國共內戰期間來台的。
    但傅榆的父母親,都是戒嚴時代才由東南亞來台定居的華裔,台灣人會稱這樣的家庭為「新住民」。當然,無論是外省第二代或新住民第二代,絕對都是台灣人。不過,支持甚至崇拜宋楚瑜的人,在台灣是不太可能被歸類為「台獨」,甚至是「鐵桿台獨」。比較熟悉台灣事務的國台辦官員,也不可能犯此低級錯誤,錯把宋粉當台獨。
    但中國電影工具人,卻比國台辦官員還政治掛帥。傅榆這種家庭背景與這種言論,都被認為是台獨,請問台灣還剩幾個非台獨?
    「晚上好」成了政治通關密語嗎?
    金馬獎在戒嚴時代,只是新聞局年年行禮如儀的一個官方獎項,主辦者與獲獎者都沒當成一件正事。解嚴後交由電影人負責,隨著評審過程越來越嚴謹,政治力已完全無法介入。
    在金馬獎頒獎舞台上,能上台領獎的人是誰?上台後會說什麼內容?主辦單位不可能事先知情,一旦知情,這個獎也就沒任何公信力了。何況對中國電影工具人來說,「內地」也有一堆像戒嚴時代金馬獎那樣的電影獎,為什麼還要飄洋過海地來參加金馬獎?
    台灣擁有華人世界裡難得的言論自由,頒獎典禮上傅榆說了什麼,或是涂們說了什麼,都跟其他入圍者與得獎者無關,更與主辦單位無關。但是來自中國的電影人,卻必須在國家暴力下,用集體不出席酒會來抗議一個得獎人的講話,這樣的作法很幼稚,也很無恥。
    今天若是評審對參賽者霸凌,或是頒獎者對得獎者霸凌,尤其是主辦單位對參賽團體霸凌,參賽團體在抗議無效下,進行這樣的集體反制,多少還有些正當性。
    參賽的電影人,一定是有地域、性別、階級、政治、宗教……甚至對電影主題與技法派別,看法肯定南轅北轍。不同是正常,全部一樣才是異常,也只有國家暴力才會妄想讓大家的聲音一樣。抓幾隻狗來關在一起,叫聲都不可能一樣吧?
    「晚上好」與「兩岸一家親」一樣,中國人喜歡這麼說,台灣人無須反對。但台灣的電影人,無論你的政治立場是統是獨,只要作品夠水準,侯孝賢統嗎?蔡明亮統嗎?本魯(本魯蛇loser)都還是會買票進場支持。
    可是在台灣的各種頒獎典禮上,把「晚上好」掛嘴上,就像「兩岸一家親」一樣,成為中國政治通關密語,作為自己能放棄靈魂,甘願只當工具人的政治小丑,從此不再出現於金馬獎。真的,讓老人再囉嗦一次,天佑台灣,原來沒有「晚上好」的金馬獎真的這麼好。

  • 網路霸凌標語 在 紐約沒有斑馬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13 23:11:00

    (00:01:00) 老人票的部分、當同儕都結婚生子、靈異事件&網路霸凌、酸民見到明星
    (00:16:00) 蘋果廣告Slogan、手機隱私權、最經典的電影海報、埃及艷后的八段婚姻
    (00:38:00) 士兵如何解決需求?色情內容&OnlyFans、為什麼人會無聊?白晝的惡魔
    (00:54:00) 七宗罪&新七宗罪、又是神作?鋼之鍊金術師、誰才是真正的保守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紐約沒有斑馬》是一個無所不聊的Podcast,Chase和Iris以幽默輕鬆的口吻和你聊聊國內外各領域的知識及冷知識。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事),歡迎按下收聽鍵,和我們一起以思考為樂。

    Chase-教育顧問、哈佛研究生、《Juicy Baskets 就是籃球》主持人
    Iris-旅行作家、品牌行銷人、講師、《流浪而後生》作者

    IG: http://www.instagram.com/NYZebra
    各大平台收聽/收看: http://www.linktr.ee/NYZebra
    Email: thenyzebra@gmail.com

    *小額贊助我們,請我們喝咖啡!: https://pay.firstory.me/user/nyzebra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