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前遇見的30個男生
Chapter 15:北京煩悶的日子,感謝有你的溫柔
「我不要安穩,別希望我會愛的滿身傷痕。我不怕沉淪,一切隨興能不能。」
王菲的悶是我在北京重複播放最多次的歌。
23歲的夏天,因為朋友一通電話,當兵完隔天立刻買單程機票飛去從未去過的北京。
我一到北京就遇到狀...
#30歲前遇見的30個男生
Chapter 15:北京煩悶的日子,感謝有你的溫柔
「我不要安穩,別希望我會愛的滿身傷痕。我不怕沉淪,一切隨興能不能。」
王菲的悶是我在北京重複播放最多次的歌。
23歲的夏天,因為朋友一通電話,當兵完隔天立刻買單程機票飛去從未去過的北京。
我一到北京就遇到狀況,到了十里河地鐵站,發現網路連不上,只好硬著頭皮跟路人借手機通知有人,一個人狼狽的扛行李箱走了快兩公里,最後汗涔涔的爬了五層樓梯抵達朋友家。
隔天梳洗後就坐上地鐵,過著層層的安檢抵達了大望路站,走進高聳的華貿大樓,終於抵達傳說中的VOGUE北京辦公室。玻璃門一打開,裡面穿著時尚的編輯們快速地走來走去,一進去會議室跟主管面試,還特別準備了在臺灣寫好的簡體文章與微博微信文案,兩人愉快地聊著,不到十分鐘就結束,原本想說該不會上吧,結束當我漫步在王府井附近時,突然微信收到通知說上了,立刻不顧形象地在大街上小尖叫,我的時尚旅程終於開始了。
然而現實的我,只是月領一千塊人民幣的全職實習生。
但就像穿著PRADA的惡魔小安,想說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撐下去拿到更好的職位,所以每次工作來都會搶先舉手,想辦法展現自己的實力,每天加班也不怕,一路像顆陀螺般不停飛轉,最後我在倫敦時裝週最忙的時候卻病倒了。
晚上十點上傳完編輯的文章後,爬回小閣樓睡覺,半夜開始一直發燒不舒服,吃了幾顆退燒藥也壓不下來,隔天決定去超市買食物回家補一下,順便去藥房買溫度計。一到家去廁所準備量體溫時,甩的時候不小心把水銀溫度計掉到地上,屋漏偏逢連夜雨,我拿畚箕掃完包好後,看到臉書好友們在海灘打卡玩樂,突然覺得自己好失敗,朋友都已經有著光鮮亮麗的工作頭銜,我卻還在當老實習生,追著一個自己都沒把握會不會實現的夢想,離家人好遙遠,我忍不住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擦乾眼淚後,繼續在家工作到一半突然又開始頭暈目眩,於是與老闆請假後一個人去看醫生。
當我到了醫院後,醫生直接說這要「掛水」比較快,滿腦狐疑的我百度後才知道原來就是吊點滴,躺在沙發上看著電視播著康熙來了,內心又不禁難過起來,當我又想掉眼淚的時候,之前在交友軟體認識的男生G知道我在醫院,便說他下班可以帶橙汁來看我。
經過漫長的下午吊點滴,結束後G竟然真的準時到來,他本人跟照片差不多,跟我差不多的身材搭配白皙光滑的皮膚,長期健身飽滿的胸肌,拿著一大罐橙汁的他跟我說:「你是病人,需要多補充維C!」兩個人在秋天徐徐微風下走到一家新疆菜、品嚐了人生第一次的大盤雞。
在聊天過程中,發現G已經來北京很多年,說我們這些非當地人都是北漂,都在這個城市夢想出人頭地,所以他畢業才會選擇著個城市,很紳士的他知道我生病完很虛弱,所以隨時都會為我夾菜添飯,深怕我餓著,那種被善待的感覺,真的也是種療癒的方法。
結束後G牽著我的手陪我走回家,一路上兩個人都聊得十分愉快,嘴裡喝著他給我的那罐甜膩膩橙汁,心裡也漾起酸甜的感受,到小區門口時他溫柔的抱者我,我靠在他厚實的肩膀上,當我抬起頭時,他輕輕的給了我一個吻。
後來沒多久我就離開北京了,也沒有跟G聯絡,但我永遠會記得在我煩悶的的當下,你雙手遞過來的那杯橙汁。
網路溫度計老闆 在 DJ夏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ears~
服務業的最高指導原則是「以客為尊」
待人處事的原則之一有「敬老尊賢」
但客、老、賢都不在合宜作為時...
還要敬要尊嗎?
讓人爆氣的奧客語錄等級,你能忍受到哪一級?
1-我跟你們店長很熟
2-我趕時間你先幫我處理
3-我是你們的常客欸
4-你們賣好貴,別家都比較便宜
5-我買這麼多,沒有贈品嗎?
6-叫你們老闆/經理出來
7-我要客訴
8-別家店都可以,就你們家不行
9-你們的薪水都是我付的
10-不知道「客人永遠是對的」嗎?
今天來說說你/妳最無法忍受的奧客語錄?(不要只寫123...)
1600後的點播歌曲是陳綺貞-和你在一起
想點給誰誰誰,也請留言喔!
節目中會說引用網路溫度計的圖示
網路溫度計老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的善,養大他的惡]
這個星期一在youtube直播,主題是講「老闆驚句」,很多勵志人心的金句到了老闆嘴裡,一說出來,都讓人心一驚,怎麼會說出這句話,並憂心接下來是不是有什麼「居心叵測」,所以「金句」成了「驚句」。可是不惟老闆或主管,即使同事都可能會說出「驚句」,問題是為什麼連他們也能說出口?我後來得了一個結論:
你的善,養大他的惡。
年輕時在報社做主編,由於創意佳﹑肯努力,做出來的內容每每獲得普遍的讚賞。當時另一塊版的主編企圖心強大,一路很會布局職涯,給自己身上貼了不少標籤,跳到報社時,大家都以為來了明日之星,也給他不少的例外待遇,比如他動不動就申請各種名目出國考察。相比之下,他是鑽石,我們每天勤勤懇懇的人有如一粒沙。當然,鑽石走到哪裡,都會被看見,也不乏吹捧。
有一次他又申請到政府的補助,出國研究半年,他的版面沒人編,怎麼辦?照理說,他的薪水要讓出來,給報社另外請人。沒有,兩邊領!結果你猜怎麼著?我那個也經常請領各項補助的男主管走過來跟我說:
「你能者多勞,他賞識你,你編他的版,他出國比較放心。」
我楞住了……我需要他來賞識?這是主管調派人力的責任,卻變成我的事?心想有沒有搞錯呀!可是我的個性溫和退讓,鼓起極大勇氣才說出個「不」。只要同事都知道,凡是有人來找我幫忙,我都是二話不說就一疊聲的「好!好!」這次是破天荒拒絕工作。哪知道這位同事隔天來跟我說:
「你要顧大局﹑識大體,接下這個版。」
什麼?他的工作不做,不是乾領薪水﹑尸位素餐;反而變成我不做他的工作半年,是我格局不夠寬廣,這是什麼道理!我這個人頂多只能做到不理他,這是我的不禮貌極限。事情沒有就此結束,後來主管有一天頗有感慨地說:
「團隊合作很重要,這兩個女人的戰爭,是要鬧到哪天。」
啊?我自始至終沒把他當對手,哪裡稱得上敵人!好吧,就算是兩個女人的戰爭,我看著主管,心裡想著,那你這個男人是跑到哪裡去啦!從此以後,我就仔細觀察男性主管,遇到同事之間的爭執,比如勞逸不均,不少都是這種料,袖著手不管事,還說風涼話,給人扣帽子,活脫脫就是個不管事先生。
你注意到上面這三個對話框了嗎?它們就是典型的驚句。網路溫度計曾做過調查,列出前十名老闆或主管經常說的驚句,你聽過哪幾個?
1. 共體時艱
2. 薪水不重要,學到東西才是重點
3. 能者多勞,你就多幫忙點吧!
4. 年輕人要多忍耐,別衝動
5. 大家甘願做就要歡喜受
6. 吃虧就是占便宜
7. 失敗為成功之母
8. 我們都是一家人
9.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10. 有話不要藏在心裡,有問題可以跟公司反映
拿共體時艱來說,不只是老闆或主管掛在嘴上,連政府也會說,只不過是換個說法罷了。比如最近疫情期間,本來缺疫苗,民間有很多聲音出來,記者問官員,官員就說,這是什麼時候了,我們的敵人是病毒,大家應該團結至上。可見得只要是非常時期,比如公司營運困難或訂單爆增都會聽到。
營運困難時,說共體時艱,是為了少發薪水。
訂單爆增時,說共體時艱,是為了加工作量。
但是你發現到這背後有個邏輯在運作嗎?明明是對方的問題,當他想要把肩上的猴子丟到你身上時,心裡發虛,就產生一個心理機轉,自圓其說,把這件事轉個180度,給個冠冕堂皇的說詞,說得好像是你錯了。這個做法是這樣的:
他以為在戴高帽子;
但是你聽起來就是在給你扣大帽子。
看看上面10個驚句,哪個不是?比如明明你很忙,隔壁同事在滑手機做團購,老闆或主管叫不動他,念頭轉到你身上,來跟你說「能者多勞」。他是不是先給你戴了高帽子,指稱你是能者,其實是要塞工作。你聽起來舒服嗎?不舒服呀,因為如果拒絕,好像在扣自己大帽子,不是能者,不願意幫公司忙。
年輕人都說這些是「瞎話」,不明白老闆或主管智商為什麼這麼低,拿這些話來唬弄他們,因為一聽就知道「居心叵測」(最近流行語,本文用第二遍)。道理很簡單,金光黨能夠行騙天下,因為知道「或然率」這個概念,十個有八個會中,另外兩次會失手,但是中八個也夠撈本了。同理可證,這些驚句能夠被不時拿來說兩下,也是靠「或然率」,十個有八個中就值了。
至於為什麼會中?原因不脫這個—
善良!
多半的上班族都是講情分的,他們真心相信「我們是一家人」,也願意「共體時艱」,所以「能者多勞」,並且遇到委屈時「甘願做歡喜受」,也同時領受古訓「吃虧就是占便宜」。真的氣不過要翻桌子時,再告訴自己「年輕人要多忍耐,不要衝動」。這時候有高薪來挖角,聽到「薪水不重要,學到東西才是重點」,又留下來。
這就是我們的本性,台灣人相信「善良是一種選擇」,結果是我們的善,養大他們的惡。今周刊去年公布一個多數人不察的事實,台灣上班族的薪水中,固定薪占比64%,其他國家都在七八十左右,像是香港84%﹑日本73%,就連東南亞的國家,菲律賓88%﹑馬來西亞82%,而去年首度—
連越南都超車台灣!
越南將固定薪占比提高至84%。沒錯,我們是亞洲最低!固定薪低,就是變動薪高,像是遇到疫情就會實質薪水大幅縮水。現在你明白了,為什麼企業經常要將驚句掛在嘴上,像是共體時艱。而年輕人不買單,也因為看透驚句徹頭徹尾是謊言,勵志的背後是利用員工的善良。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拿出你的實力,戳破他們的驚句,把你的善良用在值得的地方。
如果讀了本文,你有受益,請留言+1。
網路溫度計老闆 在 Vvcafe-咖啡、咖啡豆、咖啡機、咖啡館資訊分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給手沖新手的入門建議】
1⃣ 買一台基本的磨豆機,才能讓你手沖入門
因為預先磨好的咖啡粉,除了風味不好
光是吃水膨脹這種療癒到不行的手沖醍醐味都沒辦法做到
你還玩手沖幹嘛?
如果你預算不高想買入門磨豆機,可以考慮補個篩粉器,很便宜
減少一點細粉,可以降低苦澀的可能
2⃣ 先買中烘焙,頂多中偏淺的咖啡豆
知道各位聽到極淺烘焙或藝妓就覺得很高級
但這些豆子大多很硬,所以並不是很容易上手
沖得不好會有兩大可能:沒滋沒味和有夠酸
和你在咖啡店喝的會差很多,直接讓你覺得莫非我手殘?
選新鮮的中烘焙或中偏淺烘焙的豆子,好上手滋味也棒
3⃣ 買個電子秤、溫度計不為過
入門的溫度計和電子秤,加起來才一包豆子的錢
雖然可能功能陽春但也比目測準得多,眼睛追劇可以秤重不行啦
為什麼電子秤和溫度計那麼必要?
因為手沖時各樣變數會讓你頭很大,但只要有電子秤和溫度計
水粉比和溫度這兩項影響超大的變數,就被你固定下來了
長大之後就知道,花少少錢讓你少煩惱兩件大事是絕對值得
4⃣ 手沖壺可以不要買那麼細、那麼古怪的壺嘴嗎?
你老兄老妹喜歡買溫控壺、鶴嘴壺、琺瑯壺、便宜壺...各種壺
學長都覺得無所謂,你順手願意練負擔得起都是好壺
但可以盡量不要買過細或古怪的壺嘴嗎?
手沖真的不是越細的水柱越好,太細的水柱很容易穿粉也容易苦澀
手沖也不是只有垂直水柱才好,沒有變化的水柱你的風味也呆板
除非你已經玩了一輪,覺得細水柱好,那恭喜你請不棄不離
如果是新手,還是買一把中口徑有變化的手沖壺更有彈性
5⃣ 不要迷信數字、相信自己的舌頭
不是要戰南北,但你覺得台南人愛喝的東西和你一樣嗎?
(輕鞭,學長的咖啡店就在台南,手沖賣得很好=台南人舌頭好棒棒)
可見每個人喜愛的東西差很大,手沖使用的參數自然也不一樣
但好的手沖背後會有套沖煮邏輯,邏輯倒是可以多想想
數字就不需要太固執了,舌頭為主數字為輔
換個角度,如果你熱愛信仰,可不可以呢?也可以
找一個和你口味比較接近的人來信仰,可能你會挺快樂的
6⃣ 手法可以先學簡單一點的
手沖的手法很重要,現在網路上的資訊也很多
但很多人剛開始就愛學複雜的手法,我實在不懂
如果你是煮菜新手你會一下子就挑戰功夫大菜嗎?
先簡單炒個青菜清脆好吃、煎個肉軟嫩彈牙練個功多好
手沖也是一樣,基礎的手法能凸顯豆子和你的手沖觀念好不好
等你手也穩了、也有基礎沖煮參數了、舌頭也練起來了
要學幾百個手法不行咧?
7⃣ 練習品飲不要先入為主
現在咖啡豆風格多元,同產區不同批次的風格都有差異
喝的時候放鬆心情,酸的甜的、口感厚薄、各式風味都可能是好味
當然人有偏好,不用勉強,但廣度也很重要,多多欣賞歧異
說不定放涼一點再喝會變好喝、說不定補點水會變好喝
說不定下一把沖快一點會變好喝、說不定下一把磨細一點會變好喝
反正你豆子買都買了,試著欣賞他或是調整他
說不定真的可以變出好滋味,不然頂多下次不買他嘛
8⃣ 多跑店多請教沒事、多批評多偏執沒品
台灣最棒的地方就是手沖流派多到爆,一家店就一個風格
學習當然要多去走走,喝喝別人家多厲害
買包豆子+偷偷看老闆怎麼沖+請教個兩句=老闆舒服你也賺到
這個是良性互動,多多益善,應該沒人不歡迎你
但最討厭的就是有人愛裝懂,學了幾招到處去批評指教
哪個老師跟你講甚麼關店家屁事?那個高手教你甚麼那又怎樣?
你會去日本料理店教廚師怎麼切生魚片嗎?
----
以上,和各位新手共勉之
同樣的想法我也自己提醒自己
因為我在很多領域也是新手:登山、潛水、琴酒、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