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萬的網紅閱讀前哨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上個月瓦基跟高中同學 #Denny 聊天時發現,他的閱讀量很驚人,不到半年就讀完100本書!特別邀稿請他跟大家分享他的訣竅! 👋Denny:「我跟大家一樣,每年都會在新年新希望許下願望。但是今年的我採取了新的方法快速讀很多書,反而提前達標了!」 #美國MBA #資深經理 #重度YouTube成癮 ...

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17:51:58

近期遊戲社群最大的新聞,自然是中國政府限制未成年玩家只能在週五六日和假日只能玩一小時的新聞,不僅對當地的玩家生態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這些無處可去的難民玩家將會流向何方,格外引發關注。⁣ ⁣ 以下摘錄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部分原文內容。⁣ ⁣ 一、網路遊戲企業僅可在周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 20 ...

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 在 陪你讀Readwith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9:56:52

《我們用假設創造世界》佐渡島庸平 . 在這個雜誌紛紛休刊、出版業面對衝擊的時代,閱讀編輯的著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作者是漫畫《宇宙兄弟》和《東大特訓班》的編輯。就像是身處在18世紀,身處在工業革命的突破般,我們現在也正經歷科技的革命。 . 學生時代的我,一直覺得很孤獨,不是孤零零的一個人,我也曾經與...

  • 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4 10:53:56
    有 198 人按讚

    🤗上個月瓦基跟高中同學 #Denny 聊天時發現,他的閱讀量很驚人,不到半年就讀完100本書!特別邀稿請他跟大家分享他的訣竅!
    👋Denny:「我跟大家一樣,每年都會在新年新希望許下願望。但是今年的我採取了新的方法快速讀很多書,反而提前達標了!」
    #美國MBA #資深經理 #重度YouTube成癮 #Waki高中同學
    全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100-books-in-6-months/
     
    【不到半年看完100本書的六個訣竅】
     
    去年,我整年只讀了20本左右的書 ,而且還包含了繪本。然而,在今年不到半年的時間我就看完100本書,並不是灰姑娘一夜變成公主的故事,我本來就有閱讀習慣,大學時期一年也會看個100本書,但這次不到半年就100本是一個新紀錄。

    這100書,指的是書店常見的三百到五百頁那種紙本書籍,不包含研究報告、教科書、雜誌、漫畫、小說、有聲書,加上這些的話,可能又是額外的一百多本。而其中,差不多有五本是我重讀的,像是麥爾坎.葛拉威爾的《異數》。

    長居世界富人排行榜前幾名的比爾.蓋茲和巴菲特,都有著熱愛閱讀的習慣。如果你把閱讀當作興趣,這些投入在讀書和睡著的時間,你簡直讓生活跟世界首富沒有兩樣。

    以下我想跟你分享六個訣竅,我覺得當你培養了這些新習慣之後,甚至可以讓你一年的閱讀量增加10倍。
     
    【1.主題式閱讀】
     
    我認為大量閱讀很多書,比精讀一些很棒的書還更好,對於大量閱讀常見的批評是,這樣只是在囫圇吞棗,即使很快的看完一本書,過沒一年就忘記內容了,有看跟沒看一樣,純粹就是在浪費時間。的確,閱讀很大的風險是會看到爛書,看完一本爛書會少掉看一本好書的時間。

    但是,我們對於某個主題,怎麼可能在開始研究前就是專家?雖然會有書評推薦評分這些指標,讓我們判斷一本書的好壞,但是即使是好書,每個人能夠接受的描述和舉例也不完全相同。例如舉出很多研究理論的書,雖然證據力很足夠,但對很多人可能太硬了不容易閱讀。

    如果運用「主題式閱讀」就能減少這個風險,我們針對某一個主題篩選出四到六本書,全部看完後應該會發現,有些觀念在這些書裡面大量的重複了 ,這些重複觀念相較起來是這個主題比較沒有爭議的 ,如果只有其中一本書提到,也沒有有力證據支持,可能就是這個作者的主觀觀點。

    想要使用主題式閱讀一定要運用圖書館。因為一口氣買下好幾本書,可能會冒著買到爛書的風險,不是每個人都能這樣一擲千金。而且精讀一本書真的就比大量閱讀還要有效嗎?記憶長度會更久嗎?我自己的經驗是一次就讀完一本書,會比一本書斷斷續續分成一個月來看,對於內容記憶的更清楚。

    我並不是倡導每個人都是半年100本,而是在合理範圍盡可能的看更多,即使是精讀,一年12本書應該也是合理的目標。
     
    【2.改掉慢速閱讀的壞習慣】
     
    如果會速讀當然很棒,但如果你跟我一樣,沒有學過那些速讀的技巧,像是加快看的速度還有擴大視野,又想要增加閱讀速度,我們至少要解決慢速閱讀的習慣。

    第一個常見的壞習慣是「心裡默念」。每個人平均的閱讀速度跟說話速度差不多快,因為大多數人都有心裡默念的習慣。我們其實不需要逐字逐句唸才能掌握意思,大腦在眼睛看到這些字的時候就能掌握整個段落。默念反而會拖慢了閱讀速度。

    舉例來說,這個句子:「研表究明,文字的序順並不定一能影閱響讀!」怎麼聽起來怪怪的,但你還是看的懂 ,因為我們在讀整段文字頭腦會想要走捷徑用整塊去理解,當你用念的才會發現字是亂的。這個當然是閱讀的好處,但在校稿的時候很可能抓不到錯誤。

    其實,英文也是這樣,拼字錯誤不會影響理解力。舉一個英文句子為例:「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aetr in waht oerder the ltteres in a wrod are.」對於英文單字來說,最重要的是「第一個字母」和「最後一個字母」只要是正確的,其他就算調換順序,你還是可以順利閱讀。

    第二個常見的壞習慣是「回頭重複閱讀詞語」。你很有可能重複讀,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有這個壞習慣。我以前有過,可能是害怕沒有弄懂上一句的意思,或是覺得看一遍可以更了解,反而會拖慢閱讀速度。

    你應該要直接拋棄掉這個恐懼,因為花時間在原本看過的內容,不如直接往下看,可能作者還會詳細描述,或是舉出其他更生動的例子。
     
    【3.建立主動閱讀的習慣】
     
    「主動閱讀」的訣竅可以總結成三個字:「用找的」。人在專心思考某一件事情時,大腦就會進入專注模式,神經只會在特定的區域進行連結。在專注的情況下,我們通常能將閱讀的問題想得更深入。

    例如我們在做閱讀測驗的時候,有個小技巧是先看題目再看文章,去找出回答問題的答案。主動閱讀會比起要你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更有「目的性」。有兩個方式可以幫助主動閱讀,分別是「問問題」和「建立假設」。

    在開始看書之前,你可以先對自己「問問題」。例如你想了解跟睡眠相關的主題,就問自己睡覺的功能是什麼?睡覺有沒有不同的週期?要怎麼幫助睡眠?在讀的時候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像是自己給自己閱讀測驗的題目。如果在這本書沒有找到問題的答案,可能在下本同領域的書會回答你(延伸閱讀:《為什麼要睡覺》殿堂級睡眠寶典打破11個迷思)。

    另一個方法是,以武斷主觀的方法「建立假設」,看看作者觀念是贊成還是反對你。例如:(1)睡覺時間長度會因人而異、(2)有些人可能只要睡3小時、(3)攝取酒精可以幫助睡眠。我們在藉由新資訊判斷,原先假設是否正確的時候,就是一種主動式閱讀。

    我們現在談的是只看一本書的情況,但如果還運用剛剛提到的主題閱讀,其他書直接幫你下好了武斷主觀的假設,你的主動閱讀變成找出這個作者,有沒有提到另一本書作者的看法,他是引用、贊成還是反對。利用好奇心當作你的咖啡因,幫助你讀完整本書,而且會接著很想看下一本。

    「用找的」這個練習,也是改變閱讀速度的練習。在重點的部分放慢速度,在你覺得文章在解釋無關緊要的細節,或是你已經知道的部份去加速閱讀。
     
    【4.直接讀這本書的結構】
     
    除了先看前言和目錄之外,我建議也先快速把整本書翻一次,直接弄清楚書本的結構。這不只能幫助加快之後的閱讀速度,還能提前理解整本書的意思。

    例如《真確》這本書的副標題「扭轉十大直覺偏誤」,你就可以直接去看是哪十個,在之後閱讀的時候,會像是有路標一樣知道自己走到哪裡。不過,這部分講的完全不適合小說和詩詞,因為你會讓自己直接被暴雷。

    我也很推薦瓦基寫的另一篇文章〈《雪球速讀法》一張圖學會如何用30分鐘讀完一本書〉,裡面用一張圖完整地說明了這種速讀的訣竅。如果你能在讀完書之後,用自己的話闡述這本書的大綱和精華,就算得上讀完一本書了。
     
    【5.兩分鐘法則】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一點是最重要的:「直接行動」。你可以用「兩分鐘法則」來培養習慣,如果半年才看一本書,很容易三天打魚兩個月曬網 ,或著只有一開始才會短短的讀一下,沒多久又放棄了。本來就很適合用來建立各種習慣的兩分鐘法則,在閱讀方面也很適用。

    由於大多數的人是「沒有閱讀習慣」,而不是「讀得不夠快」。兩分鐘法則可以幫忙你直接開始閱讀。如果你有兩分鐘的時間,就打開書本看個一兩頁就可以了,把目標從每一個晚上睡前都閱讀,改成睡前讀一頁書,喜歡的話就繼續下去。不喜歡的話,可以放棄沒有關係,立刻換一本書,或是做別的事情,等明天再試試看。

    大量閱讀可以幫助養成每天都閱讀的習慣,就像刷牙一樣,每天都會想要做一些,不然會覺得今天怪怪的。我是把閱讀當作興趣而不是工作,達到半年100本也是一個意外。並不是先設定好一個100本的KPI(關鍵指標) ,才去執行這些步驟。而是有空的時候就多看一點,沒時間的時候就處理別的事情。

    我覺得看完一本書,就像安裝一個新能力一樣,更多時候也會驚訝,為什麼我原來不知道這些事情!?
     
    【6.如何快速選書】
     
    雖然大量閱讀可以少了一些選到爛書的風險,但如果一開始就能夠選到好書也很棒。台灣博客來網站的評分很不賴,但是評論的人數比較少一些讓我有點擔心踩雷。望眼國外的書籍資訊,很多人會追隨比爾.蓋茲的書單,我自己是把英文書評網站 Goodreads 當作我的選書 IMDb,或是Amazon上也有很個人化的推薦。

    如果你是英文苦手,也可以訂閱閱讀前哨站的電子報,瓦基每季都會整理12本暢銷書的 Goodreads 正面和反面評論,幫你快速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書。
    【訂閱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如果覺得我舉的例子太少,你也可以參考瓦基分享過的文章〈愛書人的43個私藏網站與社群〉,裡面有更多的選書好料。

    除了在網路上搜尋之外,我最喜歡的方法是直接在書店和圖書館先快速看一次。你可以利用文章前面提到的第四個訣竅「直接讀這本書的結構」,用兩三分鐘看完整本書的架構,大概就能知道這本書的內容重點。也很有可能內容實在很容易懂,翻了這幾分鐘就夠用了,直到真正需要時再去細讀也可以。

    如果你還懶得出門,現在甚至還多了網路線上圖書館的選擇,像是「台灣雲端書庫」就是很不錯的出發點。
     
    【最後】
     
    下次在你抱一大堆書回來讀之前,我想請你對自己提出「兩個問題」:
    1.最近你從書上學到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
    2.下一個你想要更了解的主題是什麼?
     
    歡迎你留言跟我說,我很好奇你的想法是什麼!祝閱讀愉快!

  • 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6-29 08:00:01
    有 103 人按讚


    ✨ 網路生存新法則
     
    感謝先生的支持和疼惜,我完成了人生第一堂新思惟課程,踏進這個神聖的殿堂,扎實的上了一整天的課程,真的讓人有醍醐灌頂、功力倍增的感覺!聽著老師解析網路的運行生態,了解若想在強勁且殘酷的市場中嶄露頭角,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成為樹下說書人】小說、漫畫的吸引力永遠勝過教科書。
     
    2.【以合作代替廝殺】試著把自己縮到最小,方能和其他夥伴產生最多的共鳴。
     
    3.【要得先要栽】提供品質良好且正確有用的知識,不論是醫學領域或是生活趣聞,只要是能讓人得益,才能取得讚賞與分享的資格。
     
    4.【放下數字包袱】我想這是所有經營網路事業,剛起步的人會面對的困擾,除非您本來就聲名遠播,否則一切都得從基礎打起,勿忘初衷並持之以恆,等待潮流順勢而起。
     
     
    📐 一切流程都經過設計,絲毫不馬虎。
     
    內容固然精彩絕倫,但最讓我佩服的是整體師資安排,在互動實作更達到完全的發揮!從報到人員的細心體貼、就位時協助電腦安置、實作時間只要舉手,立馬獲得回應,若助教無法立刻到達身邊,也會非常禮貌的告知,待老師或助教前來,也會自備摺凳,不疾不徐的細心說明。連會後散場也能安排的井然有序,我想這幕後的策劃和標準作業流程,一定是從細到極致的觀察,並反覆調整後所得的模式,真的做到絲毫不差的精準和貼心!
     
     
    🔗 網站連結效應超乎你我想像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大家將文章放置網路空間,相互觀摩學習,儘管部落格的樣式是按照官方模版完成,還是可以因每個人放置的元素不同而有個人特色,有個人特色的設計,加上使用者體驗佳的官方模版,甚至可以讓部落格的視覺,因兩者的交互作用,激盪出更燦爛的火花!
     
    許多前輩依循老師的授課精髓,研發出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部落格形式!只要增添一些個人素材,就能讓網站錦上添花!也因為放在公開的網路,讓更多曾來上課的夥伴們,甚至是從來沒有上過課的夥伴,閱覽後增加新刺激!這種無窮的正向回饋,正是新思惟一直以來傳達的精神。
     
    這門課程,是傳遞品牌經營的基本概念,也是經營者穩紮穩打不可或缺的觀念!腳步紮穩,才能在日後行走江湖,在現今這個詭譎多變的網路市場中,得心應手且免於歧途。再次感謝劉育志醫師及蔡依橙醫師,兩人精闢的經驗傳承,更感謝所有新思惟團隊的用心和細心,讓我度過一個充實的週末,並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更有信心及希望!
     
     
    │ 網路時代,打造自己的不可取代性!
    │ 9/16(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熱烈報名中 ➠ http://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網路小說的法則漫畫人 在 銀色快手(Silverqu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2-09 04:46:28
    有 39 人按讚


    昨晚在 Instagram 看見來逛書店的年輕朋友寫了一則心得,談她和日文書<命運的交會>內心有點激動,只有幾行字,卻道盡書店裡人與書的邂逅,有時候真的就像是宿命的相逢。 
     
    從荒野夢二開店的第一年,我們陸續收到客人送來的日文書,或許是知名度還沒有打開,或許是需要這些日文書的客人還沒出現,其實店裡的日文書賣得並不好,所以也很少在臉書或其它平台徵求日文書,有些書是隨著去客人家中收書時,順便收進來的,可能是對方的長輩會日語,或是對方有日本工作的背景,或是配偶是日本人,也有遇過在桃園生活的日本太太把書拿到店裡賣給我們,也有遇過南崁的工廠打電話來要我幫忙把員工宿舍日籍外派人員留下的文庫本整箱帶走。
      
    透過網路或電話問我們有沒有收購日文書的年輕朋友,我通常會拒絕,原因是這些年輕朋友的日文書大多保存得很好,但數量很少,我知道收購的價格不能太低,但店裡賣不掉的話就是庫存,就是赤字,我比較擔心這件事,所以量少又希望高價收購的狀況通常是不會收的。雖說如此,日文書也不是完全賣不掉,有二位爺爺,每隔一陣子就會來找書,一位是銀快曾經在故事裡提過的愛看昭和年代電影寫真集的九十歲爺爺,另一位是八十幾歲的爺爺,住在市府附近,愛看推理小說和實力派情色小說,看完還會拿回來給我們,因為他說看完了擺在家中沒有意思。
      
    會找日文書的族群還有喜歡日本雜誌,包含手作雜誌,時尚雜誌和設計類雜誌的朋友,手作雜誌以媽媽們和手作創意工作者為主,有一位在民生路上開手作教室的媽媽,買書非常阿莎力,每次來大概都會買個五六千元左右,只要是日文手作書,手作雜誌,美術設計類的書,工藝與生活風格,建築設計方面的書,她都很喜歡,唯一的一點是我們營業時間太短,自從去年改成營業八點,就沒有再見過這位媽媽了,因為她每次來的時間都是十點左右,那個時間她才有空來逛書店。
      
    開店之初,第一批收進來的書,是在一個颱風夜裡,從中壢打電話來的黃小姐說,她是從前布拉格書店粉絲專頁的讀者,很希望支持我們再次打造夢想的書房,於是她決定把經年累月收藏的書全部送給我們,但銀快沒有開車,這可怎麼辦才好,於是我想到新認識的朋友,在做經絡按摩的宗和可以幫忙,他也欣然同意。我們兩個男人就開車去中壢,在風大有雨的天候下,來到富麗堂皇的住宅大廈社區,把車停在地下停車場,上樓把書搬下來。
      
    我記得搬了有二十多箱書,絕大部分是手作書,手作雜誌,日文書,歐美繪本,日文繪本,一些中文的讀物,真是喜出望外,黃小姐人很好,在新竹的公益單位服務,以前是誠品書店的員工,她說在誠品見識過許多編輯設計一流的好書,不過也存不了什麼錢,因為薪水大部分都拿來買書了,真的很感謝有那批書,讓荒野家能在開店之初,就有豐富的收藏可以分享給需要的人,裡面的歐美手作書和日文手作雜誌,到去年才完全出清,也是花了好長的時間,但中古書的市場就是這樣,你必須耐心等候每一本書找到適合擁有的主人。
     
    還有一次是位於南投埔里的讀者,說他們家祖厝要整理,希望我們能夠接收他們已往生的親人遺留下來的大批日本文庫本,那次貼出老房子的照片在臉書上詢問朋友及同業有沒有興趣,大家的目光都不是書樹裡的書,而是那個古舊又有味道的老書櫥,只可惜那時候銀快手頭銀子不夠,又沒有想調動車子去南投搬那個大書樹,要不然那個書樹應該比中古書值錢許多,來自花蓮的時光書店寫訊息來說有意收購那批書,我覺得時光書店放日文書超適合的啊,我好喜歡時光書店的日治時期老房子,那種有歷史光澤的空間來陳列日文書,比起放在荒野家更能讓人感受到時代的氛圍,那批書當中有些目前還擺放在書架的角落,等待有緣人把它們帶回家去細細品味,酌以下午茶咖啡點心,午後時光就該這麼浪費。
      
    中間有二次收書,是從出版社的主編以及國內知名日文譯者家中收到的工作用書,這些書有個特色,書後都會貼上版權經紀公司的企業貼紙,表明這是為了進行版權交易所提供的樣書,這些書大多非常新,台灣有許多日文小說,商業實用書,養生健康書,甚至是漫畫或繪本的第一本書放在我們店裡,如果沒有這些書,譯者和編輯,就無法確認版權能否談下來,或是能否翻譯成中文版,它歷經了選書,開會討論,進行報價還有翻譯和編輯的過程,有些書上會貼上小標籤作為編輯時的記號,有些書會有譯者在目錄上做記號,提醒自己翻譯的進度,這些小細節只有做過翻譯和編輯的人知道,那是我們之間的小小秘密。
      
    最近一次把日文書拿到店裡的是一位六十多歲精神矍爍的男人,他用一種異常熱情的口吻,三番二次勸說我收下他們家的書,說他爸爸生前的這批書,家人捨不得扔到資源回收廠,請我務必收購,我其實沒有非收不可的必要,畢竟倉庫裡的日文文庫本多到根本消化不完,但這位大叔仍然意志堅定的向我推銷書保存的多好,也不乏有近幾年的新書云云,我思前想後,對方也把書全部拿過來店裡,讓我們挑選,基於某種壓力,或者是我換個想法來看待收書這件事,有時候書本身是具有能量的,那陣子剛好是貼出書店經營困難也做不下去的公開信沒多久,所以是去年十月初的事,我最決定收下這批日文書,希望它能替我帶來新的讀者願意來書店買日文書,我相信吸引力法則,我相信好書自會找到它的主人,在這樣的信念下,那批書我挑選了其中的一百本,並且標上相當優惠的價格放在架上陳列販售。
      
    從那次之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店裡每個月都有客人來買日文書,頻率比之前高出許多,這讓我十分意外,因為我不曾在臉書上刻意發送<我們書店有不少日文書快來買喔>這樣的訊息,為什麼大家會知道可以來這裡找二手書呢,昨天還收到來店讀者的訊息說,思慮許久還是決定買下日文畫冊,聽了好開心,好像你默默耕耘多年的努力,終於被看見了的那種喜悅。
      
    經營中古書這一行,前輩告訴我,你不能急,你要耐著性子,做好本分,把店整理的有條理,收的書要有價值,客人自然會上門來尋寶,沒有別的訣竅,就是要踏實地做好書店的每一件小事,關注每一個細節,珍惜每一本經手的好書,如此而已。
      
    前輩的話,我深深記在心中,不曾忘記。
    文 / 銀色快手 2017.02.06 AM 10:0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