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網路假期答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網路假期答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網路假期答案產品中有10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聽說你最近在刷題- 軟體工程師的面試一定會遇到的資料結構及演算法關卡 (& 分享 LeetCode 折扣)& LeetCode Premium 抽獎啦(2021- 9 月更新) ----------------------------- 2021年 9 月更新: 從 8 月開始,收到許多剛到美國唸...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網路假期答案」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喃喃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三木森 Mori Mori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網路假期答案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網路假期答案 在 喃喃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4 15:51:25
⠀ ⠀⠀⠀ 開始天搖地動時,你問我怕嗎? 你作勢要抱我,假意專注在動畫上的我只回了聲還好。在你轉身去做其他事後,才突然覺得自己真是不可愛。 ⠀ ⠀⠀⠀ 我當然怕,只是理智告訴我現在的情況下逃不了,這時的害怕是多麼徒勞,所以才說還好。但過了一陣子,沐浴完畢的你從後環抱住我,輕聲說,不要怕。 ⠀ ⠀⠀⠀...
網路假期答案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9 02:51:55
Where do you go to relax? Mountains or seas? Homeland or Overseas? Where is it, that you can be you, be with yourself, be with your thoughts? . / ...
網路假期答案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8:43:43
希望不要等人來給,更不要輕易讓人拿走。 Don't wait for someone to give you hope, or let them take it away easily. 戀愛沒有假期 (The Holiday), 2006 噪咖專欄:http://bit.ly/2qu53g0 ...
-
網路假期答案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11 19:00:05【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讓我問你一個問題:「你覺得一個人為什麼會自殺?」你可能對於一個人自殺的原因,有很多的歸因。
多數時候我們直覺上,會覺得他陷入了困境、他遇到了人生中的低谷跟低潮,或者是他遭逢了無法解決的問題。
然而關於「自殺」這個主題,有一位專家,他是「紐澤西里查斯托克學院」的心理學家,叫「大衛.萊斯特」,他專門研究這個主題。
他花了很大的功夫,從很多的角度去研究,他透過2500多篇的學術論文的發表,探索「自殺」和其他事物的關聯。
包含酒精、憤怒、抗憂鬱劑、星座、生物化學、血型、體型、憂鬱症、藥物濫用、槍支管控、快樂、假期、網路的使用、IQ、心理疾病、偏頭痛、月亮;音樂、國歌歌詞、性格類型、性向、抽煙、靈性、看電視,以及開闊空間…。
簡單來說,就是所有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部分,只要是跟「自殺」有關,或有人把它跟「自殺的研究」扯上關係;他都全部涉獵。
所以你可能會想喔,萊斯特他透過這些研究的蒐集,他應該有得出一個統一的「自殺理論」吧?
然而,但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到目前為止,他只有提出一個有一點引人注目的想法,或許可以稱為「自殺理論」。而這個「自殺理論」呢,萊斯特把它稱為「沒有事務可怪罪」。
你可能在這之前會想,自殺率最高的人,是那些生活最苦的人;而萊斯特和其他人的研究則發現喔,可能正好相反。生活品質比較高的人,自殺反而會更普遍,因為他「沒有事務可怪罪」。
怎麼說呢?萊斯特他說喔,如果你不快樂,你有東西可以怪罪你的不快樂。像是政府啊、經濟啊,或別的東西;那有一點可以讓你對抗自殺。但是呢,當沒有外在的原因,可以去怪罪你的不快樂的時候,人是最可能自殺的。
他利用這個概念,解釋為什麼非裔美國人的自殺率會比較低?還有為什麼盲人在恢復視力之後,通常會變得比較有自殺的傾向?還有為什麼青少年的生活品質提升之後,自殺率通常會升高?
這裡面就浮現出「沒有事務可怪罪」這個主題。
你想想看哦,一個盲人在他眼睛還沒有恢復視力之前,他至少可以怪罪,是因為我眼盲了,所以我會遇到這些困境。
可是當他眼睛看到之後,他已經沒有這個理由,可以當成是「他怪罪的標的物」。這時候你想,他還遇到了主觀上的不快樂,或者是主觀上的困境,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怪罪,自殺是不是成了他的選項?
就像我常常遇到有一些人,他追求財富,他總覺得他的困境,可以透過錢來解決。可是當他真的有點錢了,他發現困境依然是困境;那你說這樣的人,他連一個責怪的對象都沒有,他是不是很容易讓自己走上,那最不好的結果呢?
可是就算是像萊斯特這樣的一個專家,他自己都承認,他對於「自殺」的研究,他並不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
比如說喔,到目前為止我們不太清楚,人們在自殺前尋求協助的百分比;而且對於自殺衝動的這個議題,所知也不多。
一個人決定自殺和他真的去自殺之間,相差多少時間?我們甚至於不知道,自殺成功者有多少人是罹患了精神疾病?
萊斯特他就表示,這個議題有太多的爭議,估計值從5%~94%都有啊!他自己很無奈的表明,他說「人們期待我知道問題的答案」;我和朋友閒聊的時候,他常常承認喔,我們真的不太清楚人們為什麼會自殺?!
其實今天拿「自殺」這個主題,跟你做分享,我想有兩個點是我很想要進一步,去做一些思想上面的探討。
第一個點,就叫做「沒有事務可怪罪」。
這裡面是不是常常,我們背後隱藏了一個假設的信念,叫做「我的問題、我的困境,一定有一個外在的、物質的解決方案」。
而不是回到自己的內在、回到自己的生命裡,很真實的去問自己,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而不是透過這些外在的、物質的去做填補。
當我們是透過外在的跟物質的,去做填補的時候,難怪當那個你一直追求的事情終於到手了,反而是你走向自我毀滅的開端;這裡有多麼大的矛盾跟諷刺啊!
而第二個我想要做個思想討論,就是關於「自殺」這個主題的研究。
我們常常會覺得,某些專家他一定要有於那個領域的答案。然而這個研究,卻很有趣的告訴我們,可以說是這世界上、這地球上,關於「自殺討論」的最權威的人,他自己承認,他並不知道為什麼人會自殺?
這說明了一件什麼事情,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在面對很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是哪裡來的信心,覺得事情就是按照自己想的那樣。
比如說吧,「偏見」這個主題。
「偏見」是不是我們已經先預設了立場,我常常會遇到很多朋友,他從來不花時間,甚至於不去看自己的預設立場,自己對於很多事情的既定看法是否合理。
所以他根本不想、也不會去承認,自己原本的觀點可能是錯的。他寧可抱持著一個錯誤的想法,堅持走到底。
然後搞的自己很辛苦,別人也很辛苦。這裡面是不是又浮現了更多、也更大的荒謬呢?
然而在我真實的生命經驗裡,那種對於事物真正理解通透的人,他反而不會給你那種偏見式的、預設立場式的,不管是說辭還是答案。
當他要對任何事情下任何結論之前,他總是會清楚明白的告訴你,他的「前提」是什麼?他怎麼思考、爬梳這件事。
然而他的答案,是在什麼樣的條件底下才會成立?如果這個條件不成立,那它的答案也只能參考,甚至於要推翻他自己。
所以囉,這不免讓我想到所謂的「無知」是什麼?
或許,有一個最明顯的判斷標準供你做參考。所謂的「無知」,就是那一個人信誓旦旦的、預設立場的、大言不慚的,直接告訴你,他的偏見就是對的。
那麼你是這樣的人嗎?如果你發現自己對很多事情,有一種不由分說的篤定、有一種唯我獨尊、我一定是對的,這樣的自信。
那麼或許它是個訊號,你是否願意在此刻停下腳步,去針對你所相信的,還原它應該有得脈絡。
或許透過這個過程,你對於很多事包含信念、包含他人,所謂的寬容、所謂的智慧,是透過這樣子能夠成長出來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您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10月15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課程。
這一門課會用有系統的方法來幫助你,真正在面對很多事物、很多他人的時候,怎麼樣去還原它應該有的脈絡。
在真實的人際裡面,每一個人都會有包裝,都是社會化過程的結果;這無關於對、錯,因為你是如此,別人也是如此。
所以我們如何能夠透過正確的方法,能夠去理解別人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那是我們應該要學習的。
並且在這之後,透過有效的問句,跟你在乎的人達成必要的共識。這也是圓滿我們人生當中的一個必然的前進。
10月15號的這一門課程,在我錄音的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所以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10月15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網路假期答案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3-28 19:30:01#免費送你 #LIKECOIN #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
https://like.co/register?from=hongkong6429
#免費領取likecoin
#高重建 ,土生土長 Start up 人,是港產 ICO 項目 LikeCoin 發起人。
隨着加密貨幣熱炒, #ICO (#首次代幣發行 )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集資途徑,2017年,全球 Startup 利用 #ICO 集資金額,已經超越風險投資。LikeCoin 在今年1月初,完成 Early Believer 的集資階段,好比是 Pre-IPO,首階段籌得至少1,200 枚以太幣(ETH),即是超過800萬港元。
LikeCoin 不日公開發售,目標是籌集12,600 枚以太幣,用昨天市價看,相當於8,300萬元,比不少創業版IPO集資額還要多。如果你未聽過ICO,難免覺得集資額太誇張,但一個月前,另一家本地公司 Matrix ,透過 ICO集資,成功籌得相當於 1.2 億港元的加密貨幣。
新股上市前會做 Roadshow,高重建最近一周也忙於走訪全港,對象不是什麼基金經理或是分析員,而是走入大學、書店、Cafe,和學生、創作人和傳媒人推廣 LikeCoin。
只不過,將IPO 比作LikeCoin,高重建無論如何,是無法認同的。
因為對他來說, LikeCoin 的本質,並不是投資。
本質不是投資
高重建另一個身份是拉闊遊戲辦公室創辦人,在中港開發手機遊戲起家。去年他開發新平台 Oice,把拉闊遊戲過去創作遊戲角色、美術圖像、音樂等素材庫,開放供其他創作人二次創作視覺小說。他希望 #Oice 可成為「#課金 」平台,讀者能夠有途徑支持視覺小說,把收益拆帳予美術、音樂原創者。
可是問題接踵而來,「課金」多為小額,經過信用卡、支付平台抽佣,原創者剩不了多少,如果拆帳涉及在不同國家,既要兌換貨幣,又要從不同銀行海外轉帳,費時失事。
「我想公平、高效率拆帳,用法定貨幣無法做到。」
用加密貨幣做得到。
加密貨幣用到的區塊鏈,核心特性是「#分散共識 」,用數學演算法,令獨立的「#區塊 」能準確地記錄每一筆資料。聽起來沒什麼太不了,但實際卻做到「 #去中心化 」,數據庫不再是由單一機構或個人所控制,而是分散在每一個參與的個體上。透過加密貨幣錢包,在區塊鏈上收費拆帳,完全避開了支付平台、信用卡、銀行,效率快得多。
在區塊鏈上,高重建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區塊鏈不是萬能,也不是仙丹,但可以是切入點,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LikeCoin是什麼?
LikeCoin 利用區塊鏈技術,用來紀錄內容(圖像、文字、音樂、影片等)。放在 LikeCoin 體系的內容,當有人引用、轉發等,區塊鏈紀錄便會修改,做到溯源的作用,它同時是創作者、用戶、內容平台等組成的生態圈,當網民向作品打賞俾Like,LikeCoin 便流入創作者電子錢包。就算是引用不同原創作的「二次創作」,基於溯源網絡,LikeCoin也可以分帳予原創作者。
LikeCoin 更大的野心,是解決創作往往無錢落袋的問題。
高重建也是創作者,他的文章多年透過 Creative Commons方式發布,放棄收入;他很清楚創作人有空前廣闊的發布平台,卻沒有行得通的收入模式。
「我不靠寫文章搵食,但其他創作者呢?我明白,有創作者覺得(互聯網的開放)模式好離地,開放作品授權,但又無答案(收入模式),咁我食蕉咩?」
高重建希望 LikeCoin 成為答案。
在 LikeCoin 發行的初期,讀者不用付出,便可在LikeCoin 的生態畀Like支持作者,創作者得到的LikeCoin,可兌換成其他加密貨幣或法定貨幣。和大部分加密貨幣一樣,LikeCoin供應會封頂,十年之後,新增 LikeCoin 供應會漸漸減少,讀者要打賞創作者,就需付鈔購入 LikeCoin,目標就是用十年時間,成就這種讀者願意付出,也有途徑付出的生態。
這刻你問高重建,有了LikeCoin之後,寫一篇文章會收到多少錢,他無法給你答案。
「但我希望,相對目前的生態,是 better off 的」。
區塊鏈就是「改變」
區塊鏈的核心就是帶來顛覆,尤其在權力越集中的地方,中介利益愈大,區塊鏈帶來潛在的改變也愈大,這是高重建最看重的價值。
所以當畢菲特說加密貨幣價格是泡沫,高重建毫不上心,「通常 disruptive 的技術,都會有畀人炒賣一刻,或者所謂泡沫化的一刻。」就像1999年的Dot-com bubble爆破之後,互聯網或者圍繞互聯網基建的價值,不但未有因價格泡沫爆破而受影響,今天這些行業的價格更是不斷上升。
作為 ICO 發行人的高重建,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應去捕捉加密貨幣的價錢,「我只在意區塊鏈帶來什麼價值,我只會在意它能解決什麼問題。」
LikeCoin 出糧不是為有型
高重建希望,參與團隊也可以相信加密貨幣的價值。因此,團隊以至他自己日後出糧,也不會收港紙,而是收 LikeCoin。
「這不是為有型。」高重建強調,要別人相信 LikeCoin 的價值,自己應該坐言起行,「舉個例,就算你有 1萬蚊人工,因生活需要,要兌返99%做法定貨幣,我覺得不是問題,你可以兌。」
「但你首先要認同呢個是有價值的 token,技術上要熟識在不同貨幣之間轉換等等,這當中有技術考量。」
這也是高重建堅持叫 #CryptoCurrency 作#加密貨幣 ,而不是虛擬貨幣的原因 ,「我相信,不一定是法定貨幣,才是真實的。」
ICO這種新興集資模式,有不少弊病,無監管,無保障,項目質素良莠不齊,失敗率高,甚至有人集資後捲款而逃。內地去年更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南韓緊隨其後,美國開始出手嚴管ICO,連本港證監會2月也發表聲明,警告涉及證券投資的ICO違規。
高重建當然知道這些風險。說實在,他也覺得不少ICO項目很有問題。
高重建眼中,ICO好比一把刀,「在乎你怎樣用」。
「ICO如一把刀 在乎你怎樣用」
他提出監察 ICO是可行的,ICO 有社群監察,有技術方法可作盡職審查,當然有一定門檻,「但難道看招股書,看投資產品尤其衍生產品的分析,門檻就不高的嗎?」
在LikeCoin 而言,負責發行的 LikeCoin foundation 本身是非牟利,日後財務報表會公開,讓出資者及公眾知道錢用在那裡,還會引入兩名第三方董事監察。
高重建選擇用 ICO,最現實功能是提供開發資金,更大考慮的是,要集結更多的人參與。ICO 沒有股東這概念,有錢的你可以參與買入 LikeCoin,沒有出錢的你也可加入做創作者,用創作賺 LikeCoin。若項目成功,LikeCoin升值,不但出資的你賺錢,做創作的你也可以受惠。
那高重建以及參與 LikeCoin發行團隊,又有何得益呢?
長遠看,LikeCoin約一成發行量,是預留製作團隊的LikeCoin,「我們做好這件事,手頭有 LikeCoin,對 LikeCoin的 需求存在,LikeCoin 會升值。」
說到底,LikeCoin 升值與否是果,最重要還是它能否帶來#disruption ,是否能改變行業的生態。
「如果成功,我都是作者,當然有得益。」高重建說。
註:本周開始,全新〈金融中心〉專題將於《蘋果日報》逢周一刊出(公眾假期順延一日),敬請留意。
#區塊鏈
#小說
#有聲小說
#文字小說
#有聲文字小說
#視覺小說
#有聲書
#OICE
遊戲類型:#恐怖 #搞笑 #實況 #生存 #多人 #美女 #美男 #卡牌 #娛樂 #開心 #行屍 #DEAD #遊戲王 #DUELLINKS #小三 #遊戲王 #生存 #戀愛 #推理 #現代 #惊悚 #恐怖 #冒險 #懸疑 #青年向 #女性向 #都市 #完結 #編推 #經典 #架空 #古風 #明星 #光影 #非遺 #對話故事 #民國 #諜戰 #大逃殺 #逆襲 #日系 #橙光
過往作品
#迷夢遊戲 #以罪之名 #猎鬼特工队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五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
網路假期答案 在 香港喵喵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3-27 23:03:45免費送你 #LIKECOIN #虛擬貨幣 #加密貨幣
https://like.co/register?from=hongkong6429
#高重建 ,土生土長 Start up 人,是港產 ICO 項目 LikeCoin 發起人。
隨着加密貨幣熱炒, ICO(#首次代幣發行 )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集資途徑,2017年,全球 Startup 利用 #ICO 集資金額,已經超越風險投資。LikeCoin 在今年1月初,完成 Early Believer 的集資階段,好比是 Pre-IPO,首階段籌得至少1,200 枚以太幣(ETH),即是超過800萬港元。
LikeCoin 不日公開發售,目標是籌集12,600 枚以太幣,用昨天市價看,相當於8,300萬元,比不少創業版IPO集資額還要多。如果你未聽過ICO,難免覺得集資額太誇張,但一個月前,另一家本地公司 Matrix ,透過 ICO集資,成功籌得相當於 1.2 億港元的加密貨幣。
新股上市前會做 Roadshow,高重建最近一周也忙於走訪全港,對象不是什麼基金經理或是分析員,而是走入大學、書店、Cafe,和學生、創作人和傳媒人推廣 LikeCoin。
只不過,將IPO 比作LikeCoin,高重建無論如何,是無法認同的。
因為對他來說, LikeCoin 的本質,並不是投資。
本質不是投資
高重建另一個身份是拉闊遊戲辦公室創辦人,在中港開發手機遊戲起家。去年他開發新平台 Oice,把拉闊遊戲過去創作遊戲角色、美術圖像、音樂等素材庫,開放供其他創作人二次創作視覺小說。他希望 #Oice 可成為「#課金 」平台,讀者能夠有途徑支持視覺小說,把收益拆帳予美術、音樂原創者。
可是問題接踵而來,「課金」多為小額,經過信用卡、支付平台抽佣,原創者剩不了多少,如果拆帳涉及在不同國家,既要兌換貨幣,又要從不同銀行海外轉帳,費時失事。
「我想公平、高效率拆帳,用法定貨幣無法做到。」
用加密貨幣做得到。
加密貨幣用到的區塊鏈,核心特性是「#分散共識 」,用數學演算法,令獨立的「#區塊 」能準確地記錄每一筆資料。聽起來沒什麼太不了,但實際卻做到「 #去中心化 」,數據庫不再是由單一機構或個人所控制,而是分散在每一個參與的個體上。透過加密貨幣錢包,在區塊鏈上收費拆帳,完全避開了支付平台、信用卡、銀行,效率快得多。
在區塊鏈上,高重建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區塊鏈不是萬能,也不是仙丹,但可以是切入點,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
LikeCoin是什麼?
LikeCoin 利用區塊鏈技術,用來紀錄內容(圖像、文字、音樂、影片等)。放在 LikeCoin 體系的內容,當有人引用、轉發等,區塊鏈紀錄便會修改,做到溯源的作用,它同時是創作者、用戶、內容平台等組成的生態圈,當網民向作品打賞俾Like,LikeCoin 便流入創作者電子錢包。就算是引用不同原創作的「二次創作」,基於溯源網絡,LikeCoin也可以分帳予原創作者。
LikeCoin 更大的野心,是解決創作往往無錢落袋的問題。
高重建也是創作者,他的文章多年透過 Creative Commons方式發布,放棄收入;他很清楚創作人有空前廣闊的發布平台,卻沒有行得通的收入模式。
「我不靠寫文章搵食,但其他創作者呢?我明白,有創作者覺得(互聯網的開放)模式好離地,開放作品授權,但又無答案(收入模式),咁我食蕉咩?」
高重建希望 LikeCoin 成為答案。
在 LikeCoin 發行的初期,讀者不用付出,便可在LikeCoin 的生態畀Like支持作者,創作者得到的LikeCoin,可兌換成其他加密貨幣或法定貨幣。和大部分加密貨幣一樣,LikeCoin供應會封頂,十年之後,新增 LikeCoin 供應會漸漸減少,讀者要打賞創作者,就需付鈔購入 LikeCoin,目標就是用十年時間,成就這種讀者願意付出,也有途徑付出的生態。
這刻你問高重建,有了LikeCoin之後,寫一篇文章會收到多少錢,他無法給你答案。
「但我希望,相對目前的生態,是 better off 的」。
區塊鏈就是「改變」
區塊鏈的核心就是帶來顛覆,尤其在權力越集中的地方,中介利益愈大,區塊鏈帶來潛在的改變也愈大,這是高重建最看重的價值。
所以當畢菲特說加密貨幣價格是泡沫,高重建毫不上心,「通常 disruptive 的技術,都會有畀人炒賣一刻,或者所謂泡沫化的一刻。」就像1999年的Dot-com bubble爆破之後,互聯網或者圍繞互聯網基建的價值,不但未有因價格泡沫爆破而受影響,今天這些行業的價格更是不斷上升。
作為 ICO 發行人的高重建,覺得自己的工作不應去捕捉加密貨幣的價錢,「我只在意區塊鏈帶來什麼價值,我只會在意它能解決什麼問題。」
LikeCoin 出糧不是為有型
高重建希望,參與團隊也可以相信加密貨幣的價值。因此,團隊以至他自己日後出糧,也不會收港紙,而是收 LikeCoin。
「這不是為有型。」高重建強調,要別人相信 LikeCoin 的價值,自己應該坐言起行,「舉個例,就算你有 1萬蚊人工,因生活需要,要兌返99%做法定貨幣,我覺得不是問題,你可以兌。」
「但你首先要認同呢個是有價值的 token,技術上要熟識在不同貨幣之間轉換等等,這當中有技術考量。」
這也是高重建堅持叫 #CryptoCurrency 作加密貨幣,而不是虛擬貨幣的原因 ,「我相信,不一定是法定貨幣,才是真實的。」
ICO這種新興集資模式,有不少弊病,無監管,無保障,項目質素良莠不齊,失敗率高,甚至有人集資後捲款而逃。內地去年更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南韓緊隨其後,美國開始出手嚴管ICO,連本港證監會2月也發表聲明,警告涉及證券投資的ICO違規。
高重建當然知道這些風險。說實在,他也覺得不少ICO項目很有問題。
高重建眼中,ICO好比一把刀,「在乎你怎樣用」。
「ICO如一把刀 在乎你怎樣用」
他提出監察 ICO是可行的,ICO 有社群監察,有技術方法可作盡職審查,當然有一定門檻,「但難道看招股書,看投資產品尤其衍生產品的分析,門檻就不高的嗎?」
在LikeCoin 而言,負責發行的 LikeCoin foundation 本身是非牟利,日後財務報表會公開,讓出資者及公眾知道錢用在那裡,還會引入兩名第三方董事監察。
高重建選擇用 ICO,最現實功能是提供開發資金,更大考慮的是,要集結更多的人參與。ICO 沒有股東這概念,有錢的你可以參與買入 LikeCoin,沒有出錢的你也可加入做創作者,用創作賺 LikeCoin。若項目成功,LikeCoin升值,不但出資的你賺錢,做創作的你也可以受惠。
那高重建以及參與 LikeCoin發行團隊,又有何得益呢?
長遠看,LikeCoin約一成發行量,是預留製作團隊的LikeCoin,「我們做好這件事,手頭有 LikeCoin,對 LikeCoin的 需求存在,LikeCoin 會升值。」
說到底,LikeCoin 升值與否是果,最重要還是它能否帶來#disruption ,是否能改變行業的生態。
「如果成功,我都是作者,當然有得益。」高重建說。
註:本周開始,全新〈金融中心〉專題將於《蘋果日報》逢周一刊出(公眾假期順延一日),敬請留意。
#區塊鏈
#小說
#有聲小說
#文字小說
#有聲文字小說
#視覺小說
#有聲書
遊戲類型:#恐怖 #搞笑 #實況 #生存 #多人 #美女 #美男 #卡牌 #娛樂 #開心 #行屍 #DEAD #遊戲王 #DUELLINKS #小三 #遊戲王 #生存 #戀愛 #推理 #現代 #惊悚 #恐怖 #冒險 #懸疑 #青年向 #女性向 #都市 #完結 #編推 #經典 #架空 #古風 #明星 #光影 #非遺 #對話故事 #民國 #諜戰 #大逃殺 #逆襲 #日系 #橙光
過往作品
#迷夢遊戲 #以罪之名 #猎鬼特工队
PAYPAL直播彈字贊助
https://streamlabs.com/hongkong6429hongkong6429
香港贊助 使用以下圖片到便利店說 i tunes pass 增值
https://scontent.fhkg1-1.fna.fbcdn.net/v/t1.0-9/19437309_456983178008419_6452537168900830196_n.jpg?oh=8c6fb5ee6a3b09fc1228ec16f2fa1eb9&oe=59EE2713
喵喵俠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atcatcatman/
喵喵俠玩魔靈召喚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64214333715607/
喵喵俠玩【遊戲王 DUEL LINKS】群組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96607467056722/
直播台 逢星期一 08:00PM 未定
直播台 逢星期二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三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四 08:00PM
直播台 逢星期五
以上節目全由youtube直播
不停期請假,敬讀原諒
網路假期答案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說你最近在刷題- 軟體工程師的面試一定會遇到的資料結構及演算法關卡 (& 分享 LeetCode 折扣)& LeetCode Premium 抽獎啦(2021- 9 月更新)
-----------------------------
2021年 9 月更新:
從 8 月開始,收到許多剛到美國唸書的讀者來信請求幫忙內推 2022 年暑假的實習工作,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 請查看我另外一篇文章來了解內推網路:最有效得到面試的方式- 內部推薦: 尋找內推資源 & 歹晚郎互助網絡 (2021 年 8 月更新)。軟體工程師的面試關卡很多都是資料結構及演算法, 所以大家在準備實習也都不免俗的要刷題一下。 我許久沒有看 LeetCode, 發現現在 LeetCode 的功能越來越多, 還有像是學習資源文章及 study plan 的功能,把大家要準備面試的各種需求都越來越在他們網站上一站搞定。 今天除了再次分享去年寫的文章(還有折扣碼), 還要大大感謝 LeetCode 願意提供 3 個 7 天 Premium 會員試用來給予讀者, 讓大家面試前可以使用如公司 tag 的功能來做複習。 此外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 我也自掏腰包提供購買 3 個 1 個月的 Premium 會員試用來加碼, 再請大家做以下動作參加抽獎歐!
✅ 按讚並留言你希望用 LeetCode 達到什麼目標 (轉職、實習面試、換工作,可以寫一寫細節像是目標公司、職位等), 或是你過去使用 LeetCode 的心得、或者是自己未來職業目標等等, 也可以是找朋友來一起練習。
✅ 公開分享此篇文章的話多一次被抽中的機會
獎項: 共 6 個名額,3 個 7 天 Premium 試用會隨機抽出, 3 個 1 個月的 Premium 試用則用留言內容來挑選, 希望抽出給很需要、或是很有創意的留言, 哈!
活動期間到加州時間下週四 9/9 晚上 9 點截止。會直接於文中留言通知中獎,祝大家學習愉快、找實習、換工作都順利!
--------------------------
2020 年 12 月原文:
歐, 要澄清一下我現在沒有在刷題 (我這樣講絕對不是怕很多同事會看到我的文章 XD), 說實在的, 我覺得大家好像太過度強調 “刷”題的刷, 好像刷油漆似的要來回刷很多遍。 我過往看過許多刷幾百題、每題做 2、3、4 次以上的人分享他們的經驗, 我很佩服他們投入的時間及毅力, 但我自知做不到, 有小孩後更是難以做到刷一遍。 我自己找軟體工程師的工作的經驗, 2015 年上完 Coding Bootcamp 到找到工作, 大概做了 60 題左右的 LeetCode 問題, 2016 年底找工作比較認真, 大概完成了 100 題左右。 今天這篇文章想要分享一下我的演算法準備方式, 如果你想要找如何刷題的方式,或是覺得無法刷幾百題很多遍的人, 歡迎往下閱讀。
2015 年上完 Coding Bootcamp 後, 我陸續有一些電話面試, 每天可能會有 1~3 個電話面試, 所以在準備面試上, 要研究公司, 並且依照職缺來做面試的複習, 因為我是面試前端相關的職缺, 所以也有一部分的精力在前端的資料複習。 關於資料結構及演算法 (Data Structures & Algorithms) 的練習,我大概維持一天練習 1-2 題的步調。 2016 年底的面試, 因為還要上班, 所以基本上只有晚上有時間, 可能一天只能練習 1 題, 假日有比較多時間才可以多做幾題。
看到問題的時候, 我會先確保我了解題目的意思, 真正在面試的時候, 通常第一步也是和面試官確認我們自我的理解和面試官要問的是否一致, 不要花了時間才發現一開始的理解及假設是錯誤的。 我通常會立刻寫下題目給予的 input 有什麼、格式是什麼, desired output 又是什麼。
確認好 input & output 後, 我會思考題目可以用什麼類型的資料結構或是演算法來解。 通常在面試的時候, 我會和面試官說明我可能會先就一個大概可行的方式來做解答, 如果他/她覺得沒有什麼問題的話, 我再做後續的優化。 在我開始有一些思路後, 我會先寫下 pseudo code, 就是先用英文來說明我的解法會是怎麼樣。 每個步驟和面試官確認都沒有問題後, 我才會正式寫 code 。
當然有些時候不論怎麼想都寫不出來, 如果是自己練習的時候,我大概在 15 分鐘後會開始看一些討論, 嘗試學習別人的思路, 但如果再花 10 分鐘還是解不出來的話, 才會參考別人的解法。 我看完別人的答案後, 還是會用自己的 code 再實現一次。 如果面試中卡住的話, 則是要儘快和面試官討論, 我會把我的理解, 可能的解法方式和面試官說, 同時也說明我的情況可能哪裏不是很確定, 讓面試官在適當的時候可以給予我提示。 一般來說, 公司都是希望有順利的面試經驗, 面試官也都願意在溝通正常下給予協助。
自己練習寫完之後, 我會再寫出解法的空間及時間複雜度 (Space & Time Complexity) , 通常面試也會詢問這個部分, 所以自己每個練習也要歸納一下。 如果我發現我的解法時間可能不是太好, 我會再嘗試看不同人的討論, 研究更優化的解法, 並再自己寫出不一樣的解法。 有些比較棘手的問題我可能會寫 2、3 個解法比較彼此的優缺點。
在之前準備面試的時候, 我有準備一本筆記本, 每次寫完問題之後, 我會用筆寫下我在哪一天寫了哪一個問題, 並且用很精簡的方式總結問題及解法。 隔天要做下一題之前, 我會先看一下前一天的問題, 嘗試回想我是否可以再次在頭腦中想出大致的解法。 如果還是不行的話, 再看我自己的總結並做上記號, 隔天會再做一次同樣的步驟,直到我可以順利複習出解題的邏輯思路。
如果有和公司面試, 不論是電話還是 onsite, 面試完後我會再檢查我遇到的題目是否和我過去做過的題目類似, 如果有的話, 是否我的思路在面試中是清晰及正確的, 如果沒有的話, 我是否有利用對的觀念來解答。 面試結束後, 會花時間在盤點及複習, 從面試中的題目和過往的練習做統整。
你可以看到我的練習方式不是很強調快, 因為我希望我做完問題可以有很深的理解, 所以花很多時間在做整理、複習確認, 即使當下沒有那麼理解, 隔天回想又想不出的話, 我會再複習一次, 再隔一天做新題前也會再確認。 複習及思考的次數多了,真正把題目所想要考的觀念融會貫通, 畢竟面試很難真的遇到原題, 重點是我們對於資料結構及演算法的理解, 及遇到難題如何面對的應對的思考過程。
條條大路通羅馬, 每個人面試準備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以上就是我的資料結構及演算法的準備方式, 之前寫找工作的系列文章好像沒有特別提這塊, 所以特別再寫出來分享。當然我不是大神每次面試都可以收割 5 到 10 個以上 offer, 所以就請你自己斟酌評估你的學習方法,畢竟我們都要找到對自己最能接受、且有效率的方式來準備面試 。
我從 2015 、2016 年準備面試的時候, 有許多練習演算法的網站, 但到了今日, 好像 LeetCode 和練習演算法關係就如同 Google 和搜尋一樣, 大部分我聽到的準備面試的人都用 LeetCode 來做練習了! 剛好最近認識一位在 LeetCode 工作的朋友牽線, LeetCode 特別優惠讀者, 只要使用這個連結購買 Premium, 就能有 15% 優惠 (幾乎和一年一度的感恩節特價差不多了!)。
我目前聽到朋友準備面試基本上都會購買 LeetCode 的 Premium, Premium 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看到問題和公司的標註, 拿過去拒絕我 2 次的 Google 為例 (XD), LeetCode 就有 925 道題目被大家回報有在 Google 面試中看到 (2021 年已經變成 1014 道了! @@), 當你正要 phone or onsite interview 的時候, 可以聚焦你要面試的公司練習、提高效率的話還是可以提高面試的表現的。 Premium 還有答題評斷比較快、LeetCode 官方解答、及依據公司有 Mock interviews 等其他功能, 但主要大家好像都還是為了 company tag 的功能而付費, (2021 年 9 月更新, 最近又有如文章、影片的學習資源,還有像是 Study Plan 的功能, 看起來 LeetCode 要往大家學習、準備、一站式的服務來黏住使用者了!)
相信以大家拿到 offer 後的加薪, 會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投資!(什麼, 你說不一定會加薪, 那請你再閱讀一下我的談判文章來和公司談判加薪 "面試中談到錢怎麼辦? 問到你期望薪水如何接招?" 及"面試得到 Offer 薪水如何談? 三明治溝通法及最後簽約前的談判招式") 。
我當初有想說要直播訪問在 LeetCode 的朋友, 探討 LeetCode 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及如何幫助軟體工程師及公司行號, 可惜目前朋友還沒有意願,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請在文章留言, 讓她可以看到大家的意願加強她的動力和我們分享 (群眾多數暴力啊!)。
附上過去我寫的找工作系列文章:
1. 程式語言- 到底學哪個好?我想進Google,我沒學OOO,他們會接受我XXX語言背景嘛?
2. 簡介美國軟體工程師面試流程
3. 等待機緣- 我要如何被人資或獵人頭發現? 我要如何脫穎而出? LinkedIn重要嘛?
4. 主動出擊- 我要找工作了,現在美國都用什麼找工作?哪個網站平台能讓我有較多面試機會?
5. 軟體工程師面試準備- 面試要練習什麼? 找工作和練習的時間要如何平衡拿捏?
6. 被錄取了- 我該注意什麼,我可以談判要求多一點薪水、股票或假期嘛?
7. 矽谷找工作之常見問題 FAQ
8. 面試技巧及心得,如何有條理的說服面試官?
9. 英文履歷怎麼寫? 美國科技公司注重什麼?
10. 如何到美國科技公司工作?
11. 最有效得到面試的方式- 內部推薦: 尋找內推資源 & 歹晚郎互助網絡
12. 面試中談到錢怎麼辦? 問到你期望薪水如何接招?
13. 面試得到 Offer 薪水如何談? 三明治溝通法及最後簽約前的談判招式
2021 年, 如果你要找工作的話, 祝你轉換順利, 拿到許多理想的 offers! 如果你有什麼準備的技巧及心得, 也歡迎留言分享。
部落格原文:
https://bit.ly/3zNrluU
網路假期答案 在 三木森 Mori Mori Illustr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結束了一趟書的旅行,下一站? //
在經歷一連串北中南三個地方連線舉辦的分享會後,《#爸爸的小貨車》新書宣傳分享會終於告一個段落了(灑花🌸)。不得不說,我真的好喜歡好喜歡這些分享的片段,現在想來會覺得有點扼腕,早知道每一場都錄影起來留存,因為很多時刻它不單單僅只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多人齊聚一堂時,彼此激盪後而得的美麗的經驗。
這篇文章是想節錄那些過程中迸發的珍貴片段,
趁我的記憶還沒消失之前……
----------------------------------------------------------
我覺得很有趣的一個過程是:有些問題會在不同的分享會中重複,但是因為與談的對象不同以及思考沈澱後的時間不同,答案會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回應越來越清晰。舉例來說,很多人會問我這本《爸爸的小貨車》背後的創作動機以及預計服務的對象?是否有設定特定年齡層的讀者?
▎給誰?
對我而言,我自發性的原創作品往往是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把那些想說的話、想藉由文字與圖像傳遞的價值透過繪本這樣子的形式呈現,所以很多時候其實我是沒有設定說要給誰看的,我在意的是這個作品是否能夠如實地呈現我所投注的情感與精神?是否能先滿足我的 #內在小孩?
我覺得設定適讀的年齡層對於行銷上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就如同上週日由高雄市立圖書館邀請陳玉金老師以及譚淑娟老師的繪本講座中分享的,作品設定特定的年齡層、有特定的議題其實在行銷操作上是相對容易的,因為你在規劃這本書之前已經把讀者輪廓畫清晰,你只要找到接觸他們合適的渠道,基本上後續行銷就不會有太大問題。此外,對於新手爸媽要挑選適合孩子的繪本時,也是一大福音,特別是現在這種一指下訂的網購時代,你沒有了在實體書店翻閱以及徵詢書店經營者意見的機會,只能憑藉著出版社提供的資訊以及網路上零碎片段的訊息做判斷(但不得不說,踩雷的機率也所在多有😂)。
回到我為何沒特別設定讀者輪廓與年齡層這件事,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我覺得「繪本」很多時候的使用情境是「#親子之間」,是父母與子女透過一本圖像故事開展的旅行,所以如果只偏重某一方,不覺得很可惜嗎?我心目中所認定的好作品理應是讓每一位讀者都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從記憶的資料庫翻找出屬於他們的回憶與體驗或甚至是接下來想獲得的嶄新經驗,就如同聖修伯里的《#小王子》一般,不論你是誰、你在哪個年齡層,你都能在這些文字與圖像間找到你的安身之處。
▎喚起的記憶
另一個令我印象很深刻的部份,是讀者在閱讀完這本《爸爸的小貨車》後所喚起的記憶。在這次與寶鳳老師的對談中,她問了一個問題:「在書中一直沒有出現爸爸的臉,作者是設計(希望)讀者能將自己爸爸的形象投射在其中嗎?」其實針對這點我在其他場分享會也有提到,我會這麼處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想投射出我與父親之間的關係,一種保有距離感的關係。或許對於不同家庭的感受不太一樣,但對我而言,爸爸往往是那個處在上位的角色,雖然你知道他總是會在你需要幫助時義不容辭地第一個站出來,但多數時候都是某有一段安全距離的狀態。我曾經想過要打破和家人之間的這種距離感,但老實說,比我想像地難上許多,所以就暫且先安放著。
但不得不說,我非常非常喜歡聽到讀者回饋給我他們的親身經驗,在每一次的分享中聽到不同讀者因為這本書而喚起看似相同卻又不同的經驗,真的是非常美好的收穫。像寶鳳老師就有分享到她小時候家裡是沒有小貨車的,取而代之的是一台 #kawasaki 的機車還有船(?),而且真正令她印象深刻的不是旋律,反倒是每次機車要發動時,爸爸喊著:「抓緊囉!」的聲音以及他背後的溫度,也有讀者反饋她想起的是雙手無法環抱的爸爸的肚子(笑),還有讀者回信給我她所描繪的與爸爸之間的畫面,樸拙的筆觸滿載著好多好多的情感在裡頭,好美好美~
▎眼淚的味道
那天在分享會之前,小房子書鋪的管家們跟我分享了一個她們在這本書裡頭的觀察,讓我發現了一個從未用這樣的言語詮釋的可能。管家們說,她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雖然畫面看起來用色很繽紛多彩,但不知為何就藏著一種灰灰的感覺?我聽到這裡就順口說出一句:「或許是眼淚的味道吧!?」其實在其他場次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但第一次是用顏色的方式陳述。很多人與我分享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眼淚總忍不住地滑落,可能是這本書中的文字與畫面,讓他們想起一些和家人間的回憶,特別是已經成年的讀者們。我想,這或許跟一個人的閱歷有關,小時候的我們曾經歷的那些事,長大後都慢慢化作一個個寶貴的回憶。
回到這本書,我會回應「#眼淚的味道」是因為在畫這本書的過程中,已經不知道流淚了幾遍,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有點好笑,就這樣不知何故地掉淚,表面上以為自己很堅強,但當觸碰到這些敏感而脆弱的部份時,眼淚還是會撲簌撲簌地掉,然後跟自己說一聲:「阿~好難喔!」繼續拍拍肩膀繼續畫。不過或許這樣淬鍊而出的作品才珍貴吧,它記錄了某一個時刻的我,如實地呈現那個難以拿捏又容易流於濫情的部分。
▎下一站?
很多分享會或訪問都會問到這題:「接下來要準備帶給大家什麼新作嗎?」老實說,早在這個問題被提問之前,我已經自我戰鬥了好一段時間。從2019年發行第一本原創作品《Vacances d'été》(夏天的假期)、2020年《La Rivière》(河流)、2021年《Le petit camion de papa》(爸爸的小貨車),平均每一年推出一本作品,那接下來呢?
一本書的成形動輒一兩年以上,所以這個問題我自己也問了自己好一段時間,有一陣子還因此覺得:「阿~是不是江郎才盡了?」然後顯得焦慮,但我發現我還是很認真地生活呀,只是它不再僅只是以繪本創作的方式展現。回顧2020年下半年到現在,我開始嘗試撰寫部落格、建立官網、比較頻繁地更新經營動態、提供插畫設計職涯諮詢服務、開發聯名產品、到大學開課、四處分享開立工作坊或講座、申請國際藝術駐村、持續地進修占卜療癒,甚至經營起了Podcast,當然還有持續地接案創作。某種程度上在回頭看,這些也是很棒的創作與累積呀!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下一個作品是什麼?但我要做的就是持續不斷地感受生活、吸收、累積、轉化後產出吧。分享一段近期看到很棒的文章,來自章成禪師 的《#人生瓶頸怎突破?放下自我,去欣賞!》:「這個一直在進步、一直在提升的感覺,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但是從別人對你的眼光、對你的信任、對你的欣賞、給你的位置...你也會看到你在這個世界上,已經一直在往上走了。但這些事情的發生,完全不是像人家講的,有一個成功學,然後因為我想要成功,所以我就去實踐它...這完全不是那種目的取向的東西,而是什麼呢?它就只是「#一種生活」,就只是在「一直這樣去過生活」中,水到渠成時演化出來的實相而已。」有時候會陷入一種需要不停往前的人類木馬程式,但老實說,這個人生迷宮裡頭,你怎麼只想著要往前,而沒想過要往上呢?
最後要感謝所有曾出席或來不及出席的你,願意閱讀至此。不知緣分會帶我們到哪裡?但我對這一切充滿感激,也期待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有任何反饋,都歡迎留言給我或分享給更多人看見,那將會是很棒的收穫:)
★如果你想持續獲得很棒的文章,歡迎至留言區訂閱我的電子報:D
#繪本 #插畫 #繪本分享 #國際 #藝術家 #理想生活 #創作 #療癒 #人生 #生活 #自我成長 #illustration #illustrator #插畫家
網路假期答案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線上課與疫情兩三事-上》
台灣的COVID-19 疫情逐漸升溫導致停課
最近陸續有網友私訊問我疫情間線上課的經驗
Grace將過去一年多的所見所聞分享如下
希望能給大家鼓勵或幫到有需要的人
⚠️以下為個人見聞、事實陳述,請勿吵防疫政策
⚠️寫出的見聞不代表做法是正確的或全美國都如此
⚠️美國與台灣環境跟國情都不同,沒有誰對誰錯
⚠️如果不贊同或不喜歡內容請按上一頁離開
Grace 來美國之後一直都有在關注亞洲新聞
COVID-19 的各種報導
從2019年開始陸續在台灣新聞出現
但是在美國卻視為亞洲的事 無人特別關注
一直到美國西岸開始有案例出現
媒體才偶有報導
Grace 自去年春季
開始在課堂上穿插肺炎相關新聞影片
也把相關新聞當作閱讀的題材
每週一次追蹤疫情現況並討論預防做法
但身邊的美國人包括Grace 自己的先生
都不把COVID-19 當一回事
有的人認為肺炎只是另一種感冒
有的人認為是政客渲染的政治手段
有的人覺得美國醫療體系很強大這沒什麼大不了
當時Grace 校內的上司還悄悄問我
COVID-19 是不是中國捏造出的謠言
直到三月底長達一週的春假之後
全美旅行人潮導致東岸病例開始暴增
醫療體系開始承受眾多重症者的壓力
因為對未知病毒的病狀不明
州長迫於壓力決定全州統一停課
並且讓所有娛樂事業如夜店、電影院暫停營業
超級市場、銀行等民生行業縮減營業時間
各種餐廳座位全面封閉只限外帶
所有公共室內場合必須戴口罩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所有超市爆發搶購潮
口罩、衛生紙與乾洗手大缺貨一至三個月的時間
肉品也短缺限購
網路上開始瘋傳著許多梗圖
主要是諷刺政府規定民眾須戴口罩
是剝奪人民的自由
民眾應有權利自行決定是否承擔風險
堅決不戴口罩的民眾也很多
並且態度絕對比台灣的「刁民」更強硬
雖然郡政府下令公共場合室內必須戴口罩
但是警察不想管、店員也不想惹事
直到疫情在暑假達到了高峰
特別是美國國慶週假期
許多人跨洲出遊
到海邊渡假村、山上小木屋、大城市渡假
幾乎所有人都有認識的親友染疫
重症、甚至死亡
人們終於開始正視疫情
不把它當玩笑看待
才有90%以上的人都規矩的戴口罩
回到主題
美國的教育理念
一向是讓所有學生「平等的受教權利」
學校關門後 為了維護家中沒有網路
或是沒有電腦等硬體的學生受教權利不受影響
州教育廳決定各級學校不得教授任何新知識
Grace 工作地點屬於貧鄉
很多學生家裡都沒有網路
或是學生家裡沒有電腦
兩週後校長確定州長決定關校直到學年結束
開始通知每位老師
一週準備一個「學習時間不超過一小時」的包裹
用電子郵件寄給每位學生
於是Grace 開始搜尋線上的資源
統合學生學過的對話、情境影片
再和自製學習單一起發給學生
有幾週主題則是文化
Grace 讓學生閱讀及欣賞影片
最後動手做菜或寫報告
以上這些動作都是每週日花2個小時左右
統整後電子郵件寄給學生
由於這些學習都沒有強制性
Grace 以鼓勵取代懲罰
公告有交作業的學生可以得到額外加分
縱使如此 學生還是把關校防疫當暑假提早到來
當時的繳交率也只有5%左右
至於Grace 自己的小孩呢?
因為Grace 住在田納西州第三大都市
資源比較充足
當時學校的做法是
租下當地某個電視台
整天播送不同年級的教學
家長只要讓小孩按時收看即可
另外學校讓家長每週drive through 學校
領取一份分年級的學習包裹
包裹裡會有各科目的閱讀材料以及學習單
有些老師準備的學習內容其實滿有趣的
比方說科學老師讓學生用
廚房裡找得到的材料做科學試驗
除了看電視、寫學習單
剩餘的時間Grace 怎麼安排?
在去年四月間Grace 有發一篇文章
詳細提到當時怎麼安排homeschool 日程
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找找看
學年快結束時
州教育廳又公布了一些政策
包括本學年不考TNTap(州內學力測試)
諭令大專本屆招生不得參考本學年的成績
以及各級學校必須盡力讓學生拿到學分
於是校長一一聯絡老師們
要老師研擬出補救措施
讓成績低於及格邊緣的學生提升分數
於是Grace 當初設計了一個線上考試
把連結傳給那些學生
並囑咐他們好好地回答這些問題
答案在課本上都找得到
如果他們在此次測試得到高分
那麼可以把他們的學期成績拉上來
結果當然不出意料之外的
部份學生只是亂猜一通
成績都落在30-50%
那麼剩下的就得到好成績了嗎?
錯 剩下的學生根本沒有回答那些問題
但是校長為著政策
還是悄悄的放水大部份分數低於及格的學生
只有一兩位學生分數極低
又在各科的課程態度都極差
才被當掉在隔年又回到我的教室
隨著疫情第學期的兵荒馬亂
因著對未知病毒的恐懼而臨時關校
學校及州教育廳都承受各界極大壓力
家長抗議孩子的受教權被剝奪
全國經濟因各行各業被迫暫停營業
失業潮、稅收降低、中小企業倒閉大受打擊
老師們也因為疫情而爆發抗議、離職潮
縱使疫情及死亡人數節節上升
聯邦政府以及州政府
還是不得不做出重啟學校的艱難決定
下一篇文章要談到疫情期間
2020學年開始及期間
任職的學校怎麼在開學前預備
Grace線上課的安排及上實體課如何防疫
圖:去年學年剛開始為自己準備的戰袍(但下篇文章會解釋此裝備為何不可行)
以及,去年疫情剛爆發各博物館一度關閉,但在下旬又恢復開放,只是處處可見乾洗手和消毒紙巾。去年生日前夕,和孩子去參觀某科學博物館,孩子們就幫我準備了生日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