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網路二手書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網路二手書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網路二手書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網路二手書店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子迂的蠹酸齋,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那天在敦南誠品閒晃,無意間看到本名為《摩登時代》的小書,觀其封面設計和印刷用色,想是躺了些年月。除了外觀仿效羅特列克引起我的興趣之外,便是「摩登時代」之書名了。摩登二字,應是數十年前的流行字詞,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摩登二字其實源於英文「modern」,無意間看到本名為《摩登時代》的,觀其封面設計和印刷...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本很輕鬆的小說~最近怎麼這麼多韓國翻譯小說勒?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PAINT面試完美父母 #小說 #青少年文學類 #李喜榮 ▲榮獲...

網路二手書店 在 葉俐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22:29:26

所謂囤書債。 自從大學開始自己打工以來, 就開始了我囤書癖的癮, 買書的頻率永遠大過於我閱讀的速度。 而且雖說書是一本接著一本買, 但看的都還是我從圖書館借來的。 房間也由一個書櫃擴增到三個書櫃了。 我一直以每天生活在書堆裡為樂😀。 直到去年年底, 突然發現事情有點不大對勁😞, 明年我將要搬到新的...

  • 網路二手書店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1-02 09:13:00
    有 168 人按讚


    那天在敦南誠品閒晃,無意間看到本名為《摩登時代》的小書,觀其封面設計和印刷用色,想是躺了些年月。除了外觀仿效羅特列克引起我的興趣之外,便是「摩登時代」之書名了。摩登二字,應是數十年前的流行字詞,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摩登二字其實源於英文「modern」,無意間看到本名為《摩登時代》的,觀其封面設計和印刷用色,想是躺了些年月。除了外觀仿效羅特列克引起我的興趣之外,便是「摩登時代」之書名了。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歷史上,「現代」並不指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以齋主所知,有歷史學家將現代的開端,訂立於地理大發現,也有歷史學家將其定義為啟蒙時代。不過我最常使用的,反而是藝術史上模糊的定義,也就是後印象派塞尚、高更以及梵谷的年代,約莫是1880~90年左右開始,到1970普普藝術為止,多半被定義為「現代藝術」,英譯作「modern art」。而在此之後的年份,則多被齋主稱呼為「當代」,藝術品則為當代藝術,英譯作「contemporary art」。換句話說,這本「摩登時代」應是談論「現代」的一本小趣書。

    若你對現代一詞還是不甚了解,伍迪艾倫有部經典的電影《午夜巴黎》,描述主角是個熱愛所謂黃金年代(1920)的文青,某次在巴黎的夜色下,穿越回1920年代的巴黎,遇到了那時代的各式風流人物,例如畢卡索、馬諦斯、葛楚史丹、海明威、費茲傑羅、達利、柯爾波特等等。又或者當主角於電影末段再次穿越道1890年代時,出現的紅磨坊、竇加、羅特列克等等,都是這本書所談論的「摩登時代」範疇內。

    齋主因為喜愛現代藝術,為了理解現代藝術的歷史,花費許多心力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歷史和創作上,因此這本《摩登時代》讀起來淋漓暢快,畢竟多數內容都略懂略懂,但我卻有點悔恨沒早點讀到這本書,如能早個五年,應能省下我不少時間。

    辜振豐先生所著的這本《摩登時代》,是本針對該時代中出現的各種名詞(像是新藝術活動、Art Deco、豪華郵輪等等),以區分章節的方式,做些簡明扼要的說明,讓讀者對該詞彙有些初步的認知。對於從未接觸過這時代的讀者來說,能看到有作者將該時代在不同層面的生活樣貌,用章節說明的方式,建構出個立體樣貌,實在相當是相當好的入門讀物,尤其在各章節中又有許多專有名詞,只要簡單GOOGLE一下,就能找到大量中文資料供你閱讀,又或者也能找到那時代的經典書籍提供購買。

    舉例來說,書中有個章節談論「失落的一代」。這句話出自女作家葛楚史坦之口,該詞的意義是成長或成年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年輕人,因為戰爭而在生命中有了些「失落」。事實上符合這些描述的藝術家還真不少,包含海明威、費茲傑羅、T.S艾略特、達利等等。由該章節所出現的人名,你很自然的會在網路上搜尋到海明威的巴黎回憶錄《流動的饗宴》,也會找到2018年才由麥田出版的葛楚史坦自傳《花街二十七號》,其內容更是談論葛楚史坦於巴黎生活時,所接觸過的幾個現代藝術大師,如盧梭、馬諦斯、畢卡索等等,更別提文壇中的海明威、喬伊斯等等。若你再仔細找找,還能找到2019年由大塊出版的《藝敵藝友》,裏頭也有段關於馬諦斯、畢卡索的恩怨情仇,也包含了兩個史坦家的矛盾等等。

    我向來覺得台灣十分缺乏這類歷史的入門書。要撰寫這些書並不簡單,畢竟要作為讀者們的敲門磚,除了要寫得活靈活現之外,還得要讓讀者覺得有趣,由此書作為起點,延伸閱讀書中所談及的人事物。這並非是個容易的差事,但這對於整個出版業來說,卻是相當重要的任務。試問,若沒有敲門磚、入門書,那出版社要如何培養讀者閱讀更深入更艱澀的書籍?

    所以我很自然地就搜尋了辜振豐先生的其他書籍,找到了另外兩本已經絕版的書籍《布爾喬亞》和《時尚考》,便順手在網路二手書店即刻下訂,想看看是否也同樣是本優秀的敲門磚書籍。

    答案是肯定的,《布爾喬亞》該書著重在法國大革命後的英法兩國,由於舊有貴族勢力逐漸在新的工業時代瓦解,因此興起許多新興資產階級。同時工業革命導致資訊流通更加快速,資本主義極其發達,進而誕生出專屬於十九世紀的布爾喬亞式生活。例如百貨公司、博物館、動物園及訂製服等等的歷史,本書也正是講述工業革命加上資本主義,所構築的現代生活是如何演變而來的。這方面能延伸閱讀的書就非常多了,從巴爾札克《高老頭》、福樓拜《情感教育》、左拉《婦女樂園》等小說,到齋主的愛書范伯倫《有閒階級論》都屬於這範疇。

    而另一本《時尚考》就真的是我較為陌生的領域。這本主要講解的詞彙,都是當代時尚品牌的歷史,以及各國不同的奢侈品源起。雖然我對愛瑪仕、路易威登、聖羅蘭及迪奧的歷史多少有所了解,也喜歡如今的范倫鐵諾等品牌。但沒有讀過就是沒有讀過,當讀過《時尚考》之後,才知道這些品牌的設計概念,也才補足了我從未涉及的品牌,像是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日本設計師的品牌。這本書相同於另外兩本,也是本關於當代時尚品牌的入門書,讀起來沒有壓力,也容易找到延伸閱讀的書目。

    我其實滿推薦這三本書。雖然這三本書在深度上有所不足,但作為特定歷史書籍的入門書來說,其廣度相當足夠,當然也有豐富的詞彙或書籍作為延伸閱讀之用。對我來說讀完這三本書也是十足意義,畢竟我當初涉及這些領域的知識時,都沒有一本足夠好的入門書,現在找到了這本書入門書,反倒可以審視我對那些時代的了解是否正確。對於沒有接觸過這幾個時代的齋友們來說,我想花點時間去找找這幾本書來讀,應該是個不錯的選項,畢竟讀起來也是輕鬆有趣。誠摯推薦。

    PS.說好要少談政治,從新年第二天就開始努力。
    #棄惡從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21furu.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html

  • 網路二手書店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02 09:13:00
    有 168 人按讚

    那天在敦南誠品閒晃,無意間看到本名為《摩登時代》的小書,觀其封面設計和印刷用色,想是躺了些年月。除了外觀仿效羅特列克引起我的興趣之外,便是「摩登時代」之書名了。摩登二字,應是數十年前的流行字詞,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摩登二字其實源於英文「modern」,無意間看到本名為《摩登時代》的,觀其封面設計和印刷用色,想是躺了些年月。除了外觀仿效羅特列克引起我的興趣之外,便是「摩登時代」之書名了。

    很多人並不知道在歷史上,「現代」並不指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以齋主所知,有歷史學家將現代的開端,訂立於地理大發現,也有歷史學家將其定義為啟蒙時代。不過我最常使用的,反而是藝術史上模糊的定義,也就是後印象派塞尚、高更以及梵谷的年代,約莫是1880~90年左右開始,到1970普普藝術為止,多半被定義為「現代藝術」,英譯作「modern art」。而在此之後的年份,則多被齋主稱呼為「當代」,藝術品則為當代藝術,英譯作「contemporary art」。換句話說,這本「摩登時代」應是談論「現代」的一本小趣書。

    若你對現代一詞還是不甚了解,伍迪艾倫有部經典的電影《午夜巴黎》,描述主角是個熱愛所謂黃金年代(1920)的文青,某次在巴黎的夜色下,穿越回1920年代的巴黎,遇到了那時代的各式風流人物,例如畢卡索、馬諦斯、葛楚史丹、海明威、費茲傑羅、達利、柯爾波特等等。又或者當主角於電影末段再次穿越道1890年代時,出現的紅磨坊、竇加、羅特列克等等,都是這本書所談論的「摩登時代」範疇內。

    齋主因為喜愛現代藝術,為了理解現代藝術的歷史,花費許多心力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歷史和創作上,因此這本《摩登時代》讀起來淋漓暢快,畢竟多數內容都略懂略懂,但我卻有點悔恨沒早點讀到這本書,如能早個五年,應能省下我不少時間。

    辜振豐先生所著的這本《摩登時代》,是本針對該時代中出現的各種名詞(像是新藝術活動、Art Deco、豪華郵輪等等),以區分章節的方式,做些簡明扼要的說明,讓讀者對該詞彙有些初步的認知。對於從未接觸過這時代的讀者來說,能看到有作者將該時代在不同層面的生活樣貌,用章節說明的方式,建構出個立體樣貌,實在相當是相當好的入門讀物,尤其在各章節中又有許多專有名詞,只要簡單GOOGLE一下,就能找到大量中文資料供你閱讀,又或者也能找到那時代的經典書籍提供購買。

    舉例來說,書中有個章節談論「失落的一代」。這句話出自女作家葛楚史坦之口,該詞的意義是成長或成年於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年輕人,因為戰爭而在生命中有了些「失落」。事實上符合這些描述的藝術家還真不少,包含海明威、費茲傑羅、T.S艾略特、達利等等。由該章節所出現的人名,你很自然的會在網路上搜尋到海明威的巴黎回憶錄《流動的饗宴》,也會找到2018年才由麥田出版的葛楚史坦自傳《花街二十七號》,其內容更是談論葛楚史坦於巴黎生活時,所接觸過的幾個現代藝術大師,如盧梭、馬諦斯、畢卡索等等,更別提文壇中的海明威、喬伊斯等等。若你再仔細找找,還能找到2019年由大塊出版的《藝敵藝友》,裏頭也有段關於馬諦斯、畢卡索的恩怨情仇,也包含了兩個史坦家的矛盾等等。

    我向來覺得台灣十分缺乏這類歷史的入門書。要撰寫這些書並不簡單,畢竟要作為讀者們的敲門磚,除了要寫得活靈活現之外,還得要讓讀者覺得有趣,由此書作為起點,延伸閱讀書中所談及的人事物。這並非是個容易的差事,但這對於整個出版業來說,卻是相當重要的任務。試問,若沒有敲門磚、入門書,那出版社要如何培養讀者閱讀更深入更艱澀的書籍?

    所以我很自然地就搜尋了辜振豐先生的其他書籍,找到了另外兩本已經絕版的書籍《布爾喬亞》和《時尚考》,便順手在網路二手書店即刻下訂,想看看是否也同樣是本優秀的敲門磚書籍。

    答案是肯定的,《布爾喬亞》該書著重在法國大革命後的英法兩國,由於舊有貴族勢力逐漸在新的工業時代瓦解,因此興起許多新興資產階級。同時工業革命導致資訊流通更加快速,資本主義極其發達,進而誕生出專屬於十九世紀的布爾喬亞式生活。例如百貨公司、博物館、動物園及訂製服等等的歷史,本書也正是講述工業革命加上資本主義,所構築的現代生活是如何演變而來的。這方面能延伸閱讀的書就非常多了,從巴爾札克《高老頭》、福樓拜《情感教育》、左拉《婦女樂園》等小說,到齋主的愛書范伯倫《有閒階級論》都屬於這範疇。

    而另一本《時尚考》就真的是我較為陌生的領域。這本主要講解的詞彙,都是當代時尚品牌的歷史,以及各國不同的奢侈品源起。雖然我對愛瑪仕、路易威登、聖羅蘭及迪奧的歷史多少有所了解,也喜歡如今的范倫鐵諾等品牌。但沒有讀過就是沒有讀過,當讀過《時尚考》之後,才知道這些品牌的設計概念,也才補足了我從未涉及的品牌,像是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三宅一生等日本設計師的品牌。這本書相同於另外兩本,也是本關於當代時尚品牌的入門書,讀起來沒有壓力,也容易找到延伸閱讀的書目。

    我其實滿推薦這三本書。雖然這三本書在深度上有所不足,但作為特定歷史書籍的入門書來說,其廣度相當足夠,當然也有豐富的詞彙或書籍作為延伸閱讀之用。對我來說讀完這三本書也是十足意義,畢竟我當初涉及這些領域的知識時,都沒有一本足夠好的入門書,現在找到了這本書入門書,反倒可以審視我對那些時代的了解是否正確。對於沒有接觸過這幾個時代的齋友們來說,我想花點時間去找找這幾本書來讀,應該是個不錯的選項,畢竟讀起來也是輕鬆有趣。誠摯推薦。

    PS.說好要少談政治,從新年第二天就開始努力。
    #棄惡從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21furu.blogspot.com/2019/12/blog-post.html

  • 網路二手書店 在 Less Is More:More than scho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1-19 09:30:13
    有 19 人按讚

    學測後開始認知到學校的知識與現實世界完全脫節

    腦袋空空知識貧乏,對這個世界該有的世界觀一點認識都沒有

    對於自己的思維能力、價值觀、人生觀也完全處在丁丁等級

    於是我開始大量閱讀,兩年內讀了80多本的書

    每個月投資大約1K在買書上

    讓我學得更快,不用浪費時間自己去經歷、實驗、嘗試

    就得到了那些作者花了幾十年,甚至一生才得到的證明與結論


    Tai Lopez說過:

    「書大致可分為四個面向,健康、財富、愛、幸福

    而人的一生只需要大約150本好書,四個面向各30~40本

    不斷的重複,深入地去理解,建立長期關係,實際運用到生活中」

    但這並不代表你只要讀150本書,而是要篩選出150本你覺得值得保存的書

    把它當朋友,每天讀一些、相處一下 ,進而影響你的人生

    所以我開始淘汰那些,我已吸收完,覺得沒有保留意義的書

    大致掃過去,我初估會清出一半以上,也就是約40多本拿去網路二手書店拍賣


    以下為第一批裝箱:
    最後一個知識人、人類大命運、向博士生學K書真本事、世界名校高材生的會讀會玩學習法、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一路笑到掛的生死哲學課、你今天廢話了嗎?、自律就是自由、早上3小時完成一天工作、出軌,才是王道、直播行銷革命、每天10分鐘的高效率練習、川普,永不放棄、管理你的每一天、金錢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