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什麼-關於手遊與中醫?what!]
你一定想說:「欸!手遊跟中醫有什麼關係啊?」
所長跟你說當然有關係
先來看看以下症狀
#最近打手遊是不是都靠隊友carry
#是不是關鍵時刻手腕會痛導致少放一次大絕
#打得太爛沒人想跟你組隊嗎
#雷到分手
#雷到沒朋友
#沒在玩手...
[今天聊什麼-關於手遊與中醫?what!]
你一定想說:「欸!手遊跟中醫有什麼關係啊?」
所長跟你說當然有關係
先來看看以下症狀
#最近打手遊是不是都靠隊友carry
#是不是關鍵時刻手腕會痛導致少放一次大絕
#打得太爛沒人想跟你組隊嗎
#雷到分手
#雷到沒朋友
#沒在玩手遊但手腕也會痛
是不是中了幾點啊?還是你沒在玩手遊,但是也長時間滑手機呢?
有上面這些困擾的你,來看看中醫怎麼幫助你吧!
(其實所長覺得現代人有這些症狀的人一定超多的)
#怎麼判斷是媽媽手
#現在先跟所長這麼做(可以搭配第二張圖片會更清楚)
Finkelstein-Test:
把手機放下來,將拇指包在四指內,然後拉動手腕向下壓(朝小指的方向),這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手腕靠拇指根部那側(橈骨莖突位置)有疼痛感?有的話,你有可能肌腱發炎囉!醫學上我們稱這個叫做 #狹窄性肌腱滑膜炎,俗稱媽媽手。
不過這不是只有媽媽才會得到,就像網球肘不是只有打網球才會,現在大家手機不離手的狀況下,這肌腱發炎的狀況也很常見喔!
(不過這不代表你的手腕疼痛就一定是肌鍵炎,也有可能是舟狀骨的問題,甚至是頸椎的問題等,大家可以找醫師評估,因為你也很常低頭看手機啊!對吧!)
#媽媽手(De Quervain Disease)的原因:
舉例來說,當我們玩手遊的時候,5根手指頭有4隻在固定手機,只靠拇指在持續輸出,這樣重複高頻率的動作加上手腕的角度使得肌腱的活動空間受到侷限,長期下來肌鍵被刺激、壓迫就會發炎。要知道在用來控制我們拇指運動的其中兩條肌肉(外展拇長肌、伸拇短肌),它們的活動其實被限制在一個通道內,這通道其實沒有很大,肌鍵在這狹窄的通道內持續滑動,久了產生發炎,便會影響你關節的活動度,這就是你打不好手遊的原因(誤)。
* 伸姆短肌﹐外展姆長肌的肌腱炎
* 狹窄性腱鞘炎
#中醫的治療:
這部分主要是傷科的範疇,臨床上可以藉由針灸減緩疼痛,同時透過醫師的評估,看看手腕的骨頭是不是有跑掉,這時候可以透過傷科腕部手法"喬"回去(復位)。所長之前被喬完,當場都有覺得手腕變得滿鬆的,關節活動度up。(長期持續做同一動作,骨頭的位置是會因為肌肉的拉扯而位置略微改變)
🤷🏻♀️同時我們也可以想想,我們在玩遊戲或是抱小孩等等的時候,是只靠手腕來完成嗎?
其實一個看似簡單的動作經常是需要身體其他部位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手腕會痛,也有可能是其他部位肌肉的用力過當、肌力不足又或是頸椎等問題所間接造成的,這部分就交由醫師幫你評估治療吧!很重要的一點是,跟醫師說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會痛的?以及在這之前是不是有受過傷呢?
#舉例哪些動作可能造成肌腱發炎:
* 長時間玩手機、玩手遊
* 切菜
* 抱小孩
* 搬重物
* 需要重複單一手腕動作的工作
#那你可以怎麼做呢
1.其實媽媽手真的不容易好,也容易復發,主要還是我們很難避免不去使用我們的手指,甚至有時候是工作需要。
2.不論你是因為工作長期用滑鼠或是玩手遊,適度的休息是最重要的。
3.網路上你一定可以查到一些像是肌力加強的動作來改善,但那 #不是讓你在疼痛的時候做的!!!
4.在慢性期,可以適度的熱敷,或平常工作時可以戴護具喔!
🤦🏻♀️花了好多個唸累之後的空檔完成這篇,畫圖真的很紓壓!但也有個缺點,就是一畫之後就很難停下來,常常會超過原本預計的休息時間XD可是靈感常常在畫圖過程中一個一個蹦出來,好矛盾啊~~
接下來大概就是國考(8/1)結束後再跟大家見面啦!要等所長喔!☺️
參考資料:
李東煌(2013),《中醫傷骨科學:結構醫學》。五南出版社
謎樣的ID:#82QPGVOQL
#荒野亂鬥 #brawlstars #手遊 #媽媽手 #手腕痛 #肌腱炎 #穴道 #中醫 #傷科 #手痛 #針灸 #按摩 #大腸經 #今天聊什麼
網球肘護具使用 在 健康2.0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護具有4類型 對症佩戴要有效!✨
【護肝專欄】https://bit.ly/3cQAXw4
📱健康資訊帶著走▶️ https://lihi.biz/a6kin
網球肘護具使用 在 柴胡中醫不中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柴是運動高手 之什麼是 #網球肘
最近法國網球公開賽剛開始,各位柴粉們應該感覺熱血沸騰想和柴胡一起上網球場打一場吧!但是不是又怕姿勢不良會造成運動傷害例如常聽到的網球肘呢?
其實啊,柴胡跟你說,只要是滑手機、扭毛巾、梳頭、打鍵盤、搬重物…,會感覺手肘疼痛無力的話,小心,網球肘已經找上門!
▶︎網球肘定義
網球肘的正式醫學名稱是「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種肌腱炎,常好發於網球選手,因此就有了「網球肘」的稱號;其實,羽毛球、乒乓球、高爾夫球等運動也常會引起網球肘。另外,電工、木工、家庭主婦及其他需要頻繁進行伸臂轉腕動作的人,都容易患這種病。
▶︎發病原因
網球肘最主要的發生原因,就是局部使用過度,手腕做過多、過久、過猛的動作,使前臂肌伸肌長期反覆的主動收縮,造成拉傷和發炎。
▶︎中醫看法
本病屬於中醫「痹症」的範疇。多因體虛感邪、跌撲閃扭、工作勞動時前臂及腕部過度用力,或較長時間提拎重物等原因所導致。
▶︎中醫治療
網球肘一般用針灸,常用包括:曲池、肘髎、後谿、合谷、手三里、外關等穴位。並且有許多手法搭配,以及靠適當的中藥、茶飲、藥膳輔助調理,擺脫日常手肘疼痛的困擾。
▶︎柴胡教你按摩
伸出患側的手彎曲約九十度,用健側手拇指按摩曲池穴等上述穴位,每次三分鐘。過了急性疼痛期後,可以伸展前臂筋膜(手腕往下和前臂呈90度),即可紓緩症狀。若工作需要,經常需要屈伸手腕,應定時讓手腕休息,避免長時間持續反覆。
▶︎預防勝於治療,以下要點注意:
•運動前做好手肘與手腕的暖身運動。最好要有教練指導正確姿勢,且不宜過度練。
•購物時不用力拿重物,盡量用推車取代。
•工作或運動時可以搭配適合的護具。
•長期使用電腦者:可以調整適合自己身材的桌椅(像柴爸最近就敗了可以調整高度的桌子和人體工學椅)以及適合的滑鼠墊以幫助避免手肘和肩頸酸痛。
★萬一不小心得了網球肘記得找中醫師或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求救喔!
快留言告訴本柴你最愛的網球選手吧😍
本柴希望Thiem能打破紅土地公Nadal的壟斷!
#中醫 #運動 #受傷 #網球 #frenchopen #中醫師 #針灸 #nadal #賽事 #按摩 #舒緩 #健康 #肌肉 #穴道
網球肘護具使用 在 筋肉媽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與日常生活,護具使用的各種流言!】
我與筋肉爸爸有至少一半的學生,是媽媽族或者是常用電腦的工作女性,她們常常在運動前,有以下的狀況:
「手腕曾經受傷、手腕正在慢性發炎」:譬如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肱骨外上髁炎(網球肘)、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媽媽手)。
「核心深部肌肉無力、下背慢性疼痛或發炎」:可能是來自髖關節沒有活動度、上身肌肉緊繃導致的壓力、長期核心肌群沒激活導致深部肌肉無力.....總之就是下背不舒服。
「膝蓋周遭的各種疼痛」:內側、外側、上側....由於膝蓋可以旋轉,許多肌肉的失衡都會造成慢性傷害。
所以,這樣的狀況下,他們總會問:『那我還能運動嗎?我戴上護具會好一些嗎?』
關於護具的使用,當然好。但是使用前,有幾個觀念得先強調一下:
護具有分成「醫療級使用」和「適合日常配戴、輕運動使用」;像是重訓與健力訓練時常看到的皮革大腰帶,就不會是大眾們需要配戴的;甚至當運動強度不高的時候,就使用這些高強度運動配件,還會干擾本身身體的訓練。
另一種,是今天主要談的,日常生活可用的運動護具。
#到底為什麼要使用護具?如果說觀念錯誤,可能使用護具會讓身體狀態越來越糟;反之,正確的使用它們,能夠讓身體更快恢復日常功能。
錯誤觀念,就是「過度依賴護具」,誤會戴上護具酸痛就會不見,長期配戴帶能改善健康!大家要有一個觀念:「如果身體沒有任何不舒服,是不需要配戴護具的!」,回歸本質,你要訓練的是身體,而不是依賴外在的支撐。所以到底為什麼要使用護具?好的時機就是「受傷中」、「傷後恢復期的矯正訓練」、「同一部位的再預防受傷」。
受傷中時使用護具,因為護具的彈性可以壓迫患部,能適度止痛(發炎期的使用務必諮詢醫生);發炎期過了以後,若肌肉筋膜不訓練可能產生沾黏,所以務必回歸運動,這時候可以配戴護具去習慣關節該有的角度與被支撐感,之後要練習脫下護具,學習用自己的肌肉保護關節;另外當曾經受傷的部位,預期可能在今日的活動中會再度受傷(例如陪孩子攀岩、跑斯巴達路跑),這時候可以配戴護具預防受傷。
#怎麼挑選護具?這也是一個大問題!很多人以為要越緊越好,或是跟運動選手一樣使用帥氣專業運動版型的。運動員專用的護具強度硬度緊度很高,不適合一般大眾,這反而造成使用不舒服,肌肉更無法被訓練;過度緊繃的護具也容易造成身體血液循環不良,反而受傷。護具的選擇,以「彈性材質」為主,透氣是必要的,還有要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尺碼,並且定期剛換。
#各個部位的護具在運動上應用
輕護具有一個額外的用法,是這幾年自己運動與教學下來的觀察,就是可以用來誘發動作的準確性。當使用了護具所以運動姿勢比較標準時,持續訓練肌肉感受與記憶,拿掉護具後,常常可以快速進步,更快記得肌肉的使用感。
以我這次體驗3M™的護多樂特級型護腰,適於步行、低衝擊活動,幫助維持腰椎正確姿勢,穩定支撐腰背部位。半月型緩衝雙軟墊: 穩定支撐後腰痠痛肌群而不壓迫到脊椎 ;雙側可調整式束帶: 可依個人需求調整尺寸,完整包覆腰部 ;背部支撐片: 提供下背部大面積支持力,保護周全;且獨特外型設計: 細緻剪裁,透氣舒適,適於一般日常活動穿戴。(衛部醫器陸輸壹字第 002517 號 )
3M™護多樂全方位極致型護腕使用上非常舒適,彈性很夠又通風,很適合運動中有地板支撐動作時,用來學習支撐時手腕該保持的正中位置。
下肢運動時,同時使用3M™護多樂全方位高支撐護膝與髕骨加壓帶,可以學習膝蓋不過度旋轉的肌肉感受,當然在預防保護時,因為彈性與通風,使用起來也滿舒適的。
貼心的小提醒,當配戴護具一段時間疼痛沒改善,一定要去找醫生,因為往往身體疼痛的發生點,都不是真正造成疼痛的主因!還有一定要運動訓練,學習關節運動正確的路徑與該保持的位置,才不會過度依賴護具喔!
3M™護多樂另外來有專為女性量身設計『For Her』纖柔細緻系列,更多詳情請洽連結 https://reurl.cc/zV9Yp
(本文為與3M護多樂合作商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