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維康洗澡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維康洗澡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維康洗澡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維康洗澡椅產品中有4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回歸正常上班的第五天,突然覺得一切都瞬間變正常起來了 前三個月我們全家人日夜顛倒的作息都改邪歸正了 昨天甚至還11點以前全家人躺平 為了早上班,我每天早上7點多起床 然後下班下課回到家才6點初 先訂個晚餐外送 趁等待的時間全家洗好澡換好衣服 洗完澡剛好吃熱騰騰送來的晚餐 吃完以後還有餘裕可以收拾餐...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星星成長紀錄 #怎麼訓練寶寶肌力 #孩子成長里程碑 從星星會躺、會趴、會坐到現在會爬、會站(只差會飛了),即使已經生到了第三胎,茜茜跟人夫謙看到寶貝這樣的成長歷程,還是跟第一胎看著屁寶成長一樣超級感動😭 寶寶的成長歷程,茜茜一直都是讓寶寶自由發展,不會勉強寶寶硬要爬或是硬要站,但是會用玩具引導...

維康洗澡椅 在 陳曉謙 Jack Chen, PT, MSc, CSCS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12:36:17

【治療師教的運動都不像是訓練?】 「治療師,你教的運動太簡單了吧,我深蹲可以一百公斤欸」 「蛤?不要加重量嗎?躺著做就好?」 我先自首,雖然身為物理治療師,但在大學時期,我也認為「沒阻力跟強度,不叫訓練」,直到在進醫院實習時徹底被打臉。我讓肩膀痛的病人「每天早、中、晚,咬著牙用彈力帶,訓練沒在出...

維康洗澡椅 在 koala亂亂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6 23:42:19

消失了好幾天,因為大目生病住院了! . 7/20生日才幫他許了健康的願望,然後7/23半夜他突然發燒了,帶去兒科看了兩次,以為跟以前一樣吃了藥就會好! . 7/25的凌晨2點他發燒又吐又拉,趕緊帶他掛了急診,快篩確認不是新貫肺炎是腸胃炎掛了點滴就住院了! . 7/25當天凌晨,新冠肺炎的關係,大目發...

維康洗澡椅 在 沛沛沛?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28 12:20:13

別以為不出門防疫就一切ok! 家中只要有人外出過, 回來一定都會要求他們立馬洗澡清潔換衣服 就連是去拿包裹或外送到家, 我第一件事都是將包裹、外送袋消毒然後再去洗手😂😂 超誇張der 但防疫期間真的千萬不能馬虎!!! 我家的#WFH全方位防疫密技 @greenkeysgs 黃金盾長效防護系列 ✔️...

  • 維康洗澡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0 12:06:35
    有 137 人按讚

    回歸正常上班的第五天,突然覺得一切都瞬間變正常起來了
    前三個月我們全家人日夜顛倒的作息都改邪歸正了
    昨天甚至還11點以前全家人躺平

    為了早上班,我每天早上7點多起床
    然後下班下課回到家才6點初
    先訂個晚餐外送
    趁等待的時間全家洗好澡換好衣服
    洗完澡剛好吃熱騰騰送來的晚餐
    吃完以後還有餘裕可以收拾餐桌、洗碗、洗衣服
    旺財也有時間可以玩switch的麥塊、玩Lego City
    #他有乖才能玩電動
    9點半關電視
    準備刷牙睡覺~~
    頓時覺得這樣的生活好健康啊☀☀☀

    前陣子半夜開始工作到凌晨5-6點的爆肝日子真是恍若隔世啊....
    連之前在家常常霸道亂哭亂生氣的旺財
    也變乖變貼心
    時間到了會自己關電視、自己收玩具、自己乖乖吃飯
    體貼爸爸媽媽上班要早起所以願意早早上床

    這樣的日子真的好棒
    希望正常的日子可以持續維持下去啊~~~~~

    #媽媽的暴躁脾氣都不見了
    #現在全家人相親相愛
    #防疫變成自律
    #相信每個人都努力一點點一定可以漸漸恢復正常

    <圖文不符>
    現在一回家我們就是馬上把外衣脫掉
    進到浴室洗澡洗頭洗全身
    全部洗乾淨後才換上乾淨的居家服在家裡活動
    通常我都是先幫旺財洗完才洗自己
    他想要人陪的時候就會守在浴室門口等我

    但是我們家浴室前面沒椅子
    他都會嫌腳痠坐在地上等
    等到我洗完澡去吹頭髮的時候
    他又跟著我到更衣間去
    然後嚷嚷著:我腳痠想要坐椅子

    有一天我就打發他說:
    那你去房間坐媽媽書桌前的椅子等我吧~

    然後等我吹完頭髮進到房間裡
    我就看到他把我的椅子搬成這樣
    「愧咖」愧的很享受的在等我.........

    真的是很天兵
    但是又忍不住覺得他好可愛❤️

    果然回歸上班上課後
    看小孩都會冒出愛心眼呢😍😍😍

    #剪完短髮後覺得每天回家馬上洗頭這件事變得很輕鬆💇‍♀
    我的帥髮型可以看昨天這篇:https://bit.ly/37Wmn2I

    #順便再來一個優惠好康
    #最近有要買蝦皮的看留言處

  • 維康洗澡椅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5 20:00:57
    有 127 人按讚

    【治療師教的運動都不像是訓練?】
    .
    「治療師,你教的運動太簡單了吧,我深蹲可以一百公斤欸」
    「蛤?不要加重量嗎?躺著做就好?」
    .
    我先自首,雖然身為物理治療師,但在大學時期,我也認為「沒阻力跟強度,不叫訓練」,直到在進醫院實習時徹底被打臉。我讓肩膀痛的病人「每天早、中、晚,咬著牙用彈力帶,訓練沒在出力的肌肉」,因為訓練就是「no pain, no gain」,結果練了三週,病人的疼痛沒有下降。結果老師接手後的幾天,每次在床上做5-10分鐘的動作,病人的症狀就幾乎沒了。
    .
    會有這樣的誤解,歸咎於在做運動(訓練)的前提就已經不同,平常是在「健康」的身體下訓練,但進入診所、治療所的人,已經是「病態、有症狀」的身體。因此,也有「治療性運動、運動治療」跟「運動訓練」兩種不同名詞。用以區隔。
    .
    🔸 受傷的部位已經很脆弱
    這部分應該較好理解,扭到腳時腫得的包子一樣,平時可以上山下海,但受傷時會祈禱別人最好不要碰到它,因為「受傷時,組織能承受的強度會顯著下降」。韌帶、肌肉就像破掉的衣服,在缺口上輕輕一扯,馬上裂得更大。治療師為了避免「沾黏、肌肉萎縮、柔軟度下降」等,在受傷期間,還是會讓患部適當的活動、訓練,同時要限制運動強度,避免患部的過度拉扯。
    .
    🔸 動作學習需要「心無旁騖、有意識地」進行
    長期的疼痛、反覆地受傷,常源自於「使用身體的方式、動作的習慣」出問題。例如:洗澡時會先洗哪邊、用電腦時頭會往前伸、打遊戲緊張時會忘記呼吸等。治療師教的運動,時常在「改變習慣」,包括新的出力方式、使用不同的肌肉等,因此,要在最少的干擾下,專注地做動作,並且反覆地練習,才有機會改變動作習慣。這就像開車一樣,在台灣習慣開左駕,但變成右駕時,你會叫副駕駛的人不要跟你聊天、或口渴時不敢拿座椅旁的咖啡來喝。
    .
    🔸 會依「外在的需求」決定怎麼使用身體
    延續第二點,當做的事情難度越高、或運動強度越大,身體會傾向使用「原先的動作習慣」或「常用的肌肉」,而導致受傷。許多的文明病包括肩頸痠痛、腰痛、頭痛、膝蓋痛等,常跟「穩定肌群的失能」有關。這些肌群的負責穩定關節、維持姿勢,失能時就像擺爛一樣,不願意做負責的工作。要讓他們回到工作崗位,一開始如果給太難的任務(難、強度高的訓練),他們會繼續耍廢,甚至找已經累垮的人幫忙(反覆受傷的肌肉),所以必須從最簡單的開始(簡單、強度低的訓練),才能讓身體各部位,重新分工合作。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運動強度 #受傷 #訓練 #習慣 #復健 #動作學習 #運動治療 #治療性運動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陳曉謙 #intensity #motorlearning #injury #training #habbit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physicaltherapy #physiotherapy #physiotherapist

  • 維康洗澡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4 08:00:01
    有 219 人按讚

    【家庭情緒勞動不失衡】1-3
    親愛的HIGH媽~
    很高興聽到妳說,想一起聊聊我們家圍爸和喵爸之間怎麼合作與情緒勞動?

    真是太難得有人願意一起聊聊家裡頭的情緒勞動了!
    也許「情緒勞動」這個詞,真的有這麼一點學術?但我卻覺得這是家庭照顧工作中,最最最核心的一環,既花費最多的時間,也花費最多的心力。情緒勞動就是得耐住性子,然後一而再,再而三,無論怎麼不耐煩,就是得好聲好氣,或穩住自己完成的所有家裡的那些,好像不做也不會怎麼樣,但心情就是不太美麗的事。像是不想讓家裡看起來亂糟糟,總要做一些規劃,不管是採買或是什麼的,或是要記得家裡什麼東西在哪裡,還有有時得在伴侶溝通、親子溝通、家庭溝通時,就得耐下性子,為了維持關係好好溝通,就算當下不一定願意。
    我在學習成為家長的過程中,很常聽到有人對家庭主婦說這句話:「妳不就是整天在家,沒什麼事,怎麼東西不都整理整理?妳在家也沒什麼事,怎麼不……」
    喔!不!講這樣話的人,最該來體驗一下那種「在家工作」,所有的家事彷彿都是自己的事的感覺!我常說:「家事就是永遠做不完的事。」而且,好像永遠有可以挑剔或做得更好的地方,家事真的碎瑣到一個無遠弗界。
    我記得我讀研究所的時候,忘了是什麼狀況,秀了一張我和喵在家的投影片,我說我們家已經整理過了,我心底覺得整潔程度是滿意的「95分」,我沒有說出來。而現場的另兩位媽媽同學,直接了當地說:「這樣子不及格,連30分都沒有。」
    究竟,這些事要用誰的標準?

    ──
    妳問我:「防疫在家渡過了將近九個星期,你們和肉肉的這九個星期,過得如何呢?看你在粉專上分享跟肉肉的互動的時候,我經常想,你們和肉肉一起共渡的一天,不知道是怎樣的?你和喵爸,通常是怎麼一起合作的呢?」「我很好奇,同志家長的家庭,在這波疫情停課不停學之中,是怎麼運作的呢?家裡的主要照顧者是爸爸的家庭,在這波居家隔離之中,又是怎麼運作的呢?」

    很開心的是,防疫終於要降級,但我比較希望家務、照顧工作也可以跟著降級,說完這句話,只能乾笑。

    我們好像一直都沒有「典型的一天」,防疫這段期間,真的是太慌亂了。
    我和喵爸都是老師,我們都把學校的工作帶回來,突然WFH的時間,我們心裡是直接WTF。因為得照顧肉肉,有時候白天喵爸在另一個房間上課、辦公,我就主要照顧肉肉和處理家務,料理食物;到了晚上,喵爸下班,換喵爸照顧肉肉,我就開始工作上班。因為,這段時間我還得做研究寫論文,所以有時還得在趁喵爸、肉肉沉睡,夜深人靜之時,好好打開錄音檔、逐字稿、分析表,然後一字一字地敲著鍵盤。
    更別說,我得為了倡議「同志無血緣收養」家庭的事,忙著準備演講或聯繫倡議團體,為了讓肉肉在法律上能有兩個爸爸,努力爭取更多人的支持與理解。我想這是異性戀家長不用煩心的事吧。然後一邊忙著,也不總是這麼順利的,因為肉肉會隨時亂入,讓我知道,我的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論文和倡議,還有這個寶貝女兒。我很難拒絕她渴望我陪伴的眼神。我也清楚知道,我花多少心力投入在她身上,她就會和我建立多親密的關係。
    但這樣也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我只照顧到這些,那家裡還是會一團亂,也會讓我和喵爸的關係變差,我一定要多處理一點事,不然,喵爸也會很崩潰。
    我需要記得,桌上的杯子、碗盤不能都是喵爸收,自己要主動一點。地上的玩具,還是要叮囑肉肉撿一撿,不然我就得一直小心踩到地雷。或是,告訴自己:我得乖乖自己把玩具撿一撿,成為肉肉一覺醒來,就發現家中總有自動撿玩具的天使降臨。
    我一邊料理食物,一邊把能洗或過水的器具給洗了,盡量留給喵爸比較好清洗的部分,或是讓他可以不用一直待在廚房。
    要記得幫檢查尿布還夠不夠,要不要再買,溼紙巾還夠不夠,衛生紙還夠不夠,沐浴乳還夠不夠,洗衣粉還夠不夠,奶粉或要煮的食物還夠不夠(麵呀、菜呀、油呀、鹽呀)。夠的時候,沒有人會發現,不夠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發現。喵爸也會檢視夾鏈袋、垃圾袋、洗衣袋、洗碗精、密封夾、牙刷之類的夠不夠。不知不覺,我們形成我們各自的管區,他管的區域我只管用,我管的區域他也可以省點心。
    家中的情緒勞動清單好像無限長,永遠需要在我和喵爸的Line對話中記下,還要記得出門時順道買什麼,還有什麼事要再排入行程之中。無論外食要吃什麼,或是在家要煮什麼,好像總有規劃不完的事。

    對了,通常我是會規劃旅行行程,或是公園行程、博物館行程,那種需要交通移動行程的人,我總是得安排出一個我們三人都能滿意的行程,這也不太容易。記得有一次,喵爸帶肉肉去台北參加同志遊行,因為我還有工作沒跟去,喵爸才突然發現平常我會把所有車票準備、路線處理好,我沒在北上的現場,他才突然感受到我在旅行中的存在感。
    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喵爸不在,我看到堆積的衣服和碗盤,我就頭痛,我真的不偏好做這類的事。不是不會做,而是真的沒那麼喜歡做,如果要做,一定是不得不做了,或是為了讓喵爸開心一下,才做的。
    我通常是家裡挑書、買書、查育兒資訊的那個人,喵爸則是帶著肉肉買玩具的那個人,也是讓肉肉每一類玩具都能有一個家的那個人。喵爸有超強的收納能力,已然是收納達人,許多朋友來我們家是在參觀喵爸驚人的收納物及收納術!喵爸總是會規劃家裡還可以怎麼調整,可以讓玩具擺放得更好,或衣物、各種家裡的用品更容易被看得或取用。而且記得家中每一樣東西放在哪裡,喵爸就是我們家的SIRI,總能在我一開口詢問,就告訴我物件在哪裡。像這樣的事,我真的完全無法像他那樣傑出與花費心思,我比較喜歡面對文字作戰,就像現在寫這封長長的信一樣。喵爸會說:「太多字了,我不要看。」但我會說,那些收納的事,「太專業了,請跳過我。」

    這就是我們居家防疫期間的生活,但好像扣除輪流上班、上課的這件事,其他就是我們每日又每日不斷循環,又總有些不同的日常。
    沒有居家防疫的日子,我還得指導肉肉每週的作業,寫肉肉的聯絡簿(要在聯絡簿上寫上有意義的東西也不太容易),與學校作親師溝通,協助學校家長會的事務等等。
    我完完全全不敢相信,我上面說的這一堆事情,如果只有媽媽要負責,會怎麼樣不崩潰?怎麼樣不憂鬱?我完全沒有辦法想像沒有喵爸的日子和生活。
    我常和喵爸說:「如果只能在肉肉和你選一個人,我一定是選擇你。因為你對我太好了,沒有你我怎麼辦。」(哈,放什麼閃?)

    謝謝妳說我們的合作像跳舞,我很喜歡這個形容。很美。但我們也不總是跳得曼妙,有時候也會拐到腳。我們腦子各裝著不同的東西,好讓彼此都少裝一點對方裝的東西,才不會什麼都要看頭看尾。我們有著不同的知識和技能,來分工把家裡所有的事張羅好。
    但關於肉肉的事,基本上,就是我們共同的事,所有肉肉的事,我們都盡量交流、討論,一起學著處理。不管是誰要去做自己的事,都能充份地相信對方能好好照顧我們共同的寶貝女兒。就算有時教養意見不同,先支持他就對了!
    ───

    妳又問我:「接肉肉回家之前,是怎麼樣一起面對和準備孩子的到來,中間的情緒勞動分擔,是怎麼流動的呢?接肉肉回家的第一天,是怎麼樣照顧和安頓,在那些兩個人都是第一次、兩個人都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

    當時,我們為了把肉肉接回來,我們只有兩三天可以好好搬家,和佈置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因為社工覺得我們原本的家太小了,要我們租屋、買房,才能把肉肉帶回家。我們準備好的空間,需要有各種的安全檢視,我們完成了兩頁的檢核表,以及確認育兒用品全部備妥,社工師才會讓我們把肉肉帶回家。
    還好喵爸的同事、學生們一起幫我們很多忙,才在短短的時間,網羅一起整理一車又一車的恩典牌,準備好新家。幾天內準備了尿布、奶粉、奶瓶、嬰兒床、安撫娃娃、哄睡神器、防蚊紗罩、嬰兒枕頭、嬰兒棉被、防踢被、衣服、保暖衣物、洗澡盆、止滑墊、板凳、嬰兒用溼紙巾、嬰兒用沐浴乳、嬰兒用洗髮乳、紗布巾、屁屁膏、身體乳液、口水巾、擦澡巾、米精、奶粉分裝盒、溫乳機、保溫熱水瓶、食物罐、寶寶湯匙、學習碗、用餐圍巾、安全餵食椅、副食品保存盒、加熱盒、夾鏈袋、推車(傘車、戰車)、背巾、安全座椅、幫寶椅、趴行墊、防撞墊、固齒器、圍欄、健力架、布書、其他教玩具、醫藥箱、空氣清淨機。反正呢,我們一起準備與整理這些物品的過程,也是我們準備成為父親的過程。
    我相信我們第一次成為家長,都是一樣的慌亂。你們又是怎麼準備這一切的呢?
    接肉肉的第一天,老實說,肉肉是天使寶,朋友總叫我們不要立旗,就不多說了。我們只最擔心肉肉還是嬰兒,在轉換環境上,飲食、睡眠和排便的適應。肉肉算是滿重睡眠的孩子,原本的保母在前四個月也把肉肉照顧得很好。
    肉肉入家時,我正在心理師實習。很感謝當時我實習的診所,讓我有很大的空間,讓我近乎全職照顧肉肉。但全職照顧的過程,我也覺得滿崩潰的,經歷了一種彷彿產後憂鬱的過程。我好像失去了原有的人際關係,我打開眼睛就是照顧肉肉,那時肉肉每兩小時又會睡一次,我得趁那個時間去煮副食品,查詢育兒知識、準備接下來和他醒來要一起做些什麼,順道整理家裡,好讓喵爸在五點下班後回來接手肉肉時,不用再煩其他家務事。週間白天是我和肉肉主要相處的時間,週間晚上和週末主要是喵爸和肉肉相處的時間。一三五是我幫肉肉洗澡,二四六就是喵爸幫肉肉洗澡。星期日嗎?就都別計較了。

    後來這些日子,我和喵爸家庭照顧與育兒的分工,大概經歷了四五個週期的改變。有時候喵爸也會崩潰的,他會覺得我什麼都沒做,他做了好多。我就會告訴他,我明明了做了什麼什麼,我希望他能看見我有做什麼什麼。他會覺得我根本沒做什麼。
    抱怨一下希望對方多做的,覺得自己做太多。然後再一起抱著哭一下,也反省自己哪裡還可以調整,嘗試接受難以調整的部分,繼續行動找解方。我們再繼續從這個動態的過程,調整出新的平衡。

    正如妳說的:「凡是兩個人一起育兒,哪有完全平衡的呢?」「情緒勞動失衡是一種常態。」
    我是這樣想的。抱怨是健康的,有機地回應抱怨,聆聽抱怨,並從對方的抱怨看到對方的看重的部分。
    從對方的抱怨中,聽到對關係的需求,對於獲得更多支持的需要。從抱怨中,聆聽到:自己對對方的感恩。我一直都相信,會有抱怨,就是失衡了,抱怨是因為真的已經試了很多,也忍了很久了。因為這些情緒勞動真的向某一方傾斜太多了,該是再一次調整的時候了。
    如果家就像一個小孩,小孩會成長,家會成長,我會成長,我的伴侶也是,我們的關係也會成長。我們總是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創造更多彈性與調整的,不是嗎?
    我們兩個同志爸爸,都在賺錢工作,沒有人可以貶低對方的工作,無論是職場上的工作,或是在家裡這些難以計算的情緒勞動。我們很幸運的是,沒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可以成為從家庭照顧中逃逸的藉口。因為我們想讓孩子學習的是,「我們是爸爸,我們也是媽媽,我們都要一起為我們的家庭關係負責。」讓任何一方垮了,我要承擔的會更多,我一點也不想要讓這個局面發生。
    Gemma在書中說:「我很緊張,也很疲累,但我對羅伯的無所作為並沒有任何不滿。畢竟這種分工已經在我們心底根深蒂固,我們兩人從未想過還有別種分工方式。」
    我和喵爸在育兒的過程,也是小心翼翼,也都疲累。但是,我總覺得我為這個家做得不夠,因為我總是看到喵爸做了很多。分工永遠無法平衡,因為喵爸常有著比我高的標準,做得比我更好。但在我瘋狂投入論文的期間,原本只會煮白飯、水餃和玉米濃湯的喵爸,竟也學著做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菜餚(雖然過程中也有無數次可怕的調味和焦味,但有嘗試就值得一再鼓勵)。
    所謂「性別意識形態」,分為「鞏固」及「拆解」異性戀父權體制的兩種性別意識形態。我想,在這兩者間,我們沒有選擇,唯有「拆解」與不斷調整,我們才有辦法存活下去,並維持著這個痛苦並幸福著的家庭生活。誰叫家是我們最甜蜜的負荷呢?

    親愛的HIGH媽。心理師,
    我也有對妳們一家有很多的好奇呢!對妳們來說,育兒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情緒勞動,而會想不斷投入的會是什麼呢?對妳的伴侶來說,他可能感到最想投入的情緒勞動會是什麼?
    相同的,當妳和先生間,情緒勞動失衡會帶來妳們的關係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在溝通情緒勞動失衡的經驗中,什麼是對妳來說最困難的?什麼時候變得比較不困難?是怎麼創造出那一點,不容易的合作經驗的呢?
    這些問題,我也好想問問,和我們家不一樣的──異性戀的家庭們,妳們究竟是怎麼和伴侶一起走到現在的?

    平安自在

    圍爸

    #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 #共同承擔情緒勞動
    #情緒勞動 #家庭情緒勞動
    #爸爸樣 #老子都不老子 #老媽子可不老媽子

    High媽。心理師
    蔓媽咪與他的小跟班們 一起闖天下go
    社團法人高雄市全人教育家長協會
    育兒性別實踐實驗室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