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想讓台灣更好】
#只是方法不同 #懇請支持以核養綠公投 #以核養綠 #能源 #民主
#能源轉型#能源科技與環境#愛台灣 ※以核養綠公投官方網站(聯署書下載):
https://www.green-nuclear.vote/
※ 以核養綠-缺電公民自救會
https://www.faceboo...
【大家都想讓台灣更好】
#只是方法不同 #懇請支持以核養綠公投 #以核養綠 #能源 #民主
#能源轉型#能源科技與環境#愛台灣 ※以核養綠公投官方網站(聯署書下載):
https://www.green-nuclear.vote/
※ 以核養綠-缺電公民自救會
https://www.facebook.com/GreenNuclear.vote/
各位親愛的朋友你好,我是說說能源的小編,今年23,2025我30,目前單身中,即將變成公館研究生,等待期間在內科當工程師的助理,用晚上的時間跟你們說說話。
我知道我的粉絲不多不少一千多人裡,有超級愛核電的朋友,有很討厭核電的朋友(希望你看下去,要退讚也可以),有很堅定能源轉型的朋友,有致力推廣能源地方治理與參與的朋友,有關心氣候變遷的朋友,有關心環境議題的朋友,也有普通善良老百姓,先感謝你們對能源議題的關注。我支持台灣繼續使用核電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而這幾天,相信許多人也都注意到了以核養綠公投正開始第二階段聯署,相關活動也正在召開中。
這幾個月來,台灣在能源議題上的分裂與爭端大概也攀上頂峰,只差沒人絕食而已,隨著離岸風電、核電(四)、空汙議題陸續出現,長期在擁反核兩方社團的我,真的甚麼難聽話都看過了,也因此心情超級差,前一兩個禮拜的發文也相對變少很多。從創立紛絲專頁以來,不管是資料閱讀或親身走訪,我也一直在學習,因此在本版上,你看到的資訊有關於再生能源發展、電動車、能源效率提升、能源政策、公民參與等很多面向的議題,因為這些毋庸置疑都是能源轉型的一部份。就算是支持核電的社論或新聞,我覺得有訊息錯誤我也不會發... 那甚麼是能源轉型?大概兩個月前我也發了一篇廢文討論,有人認為,因為再生能源好處多多,能源轉型就是讓所有電力的使用生態變做以再生能源為導向,因此不管是電網、傳統電廠、政策規劃等等,都需要配合建立一個能讓再生能源發展的環境,也有人認為我們應該要讓電力結構低碳化、同時顧及能源安全與財務成本等等,真要說誰先誰後,或是誰對誰錯,其實根本不重要,這是背後價值觀的不同,可能因為世代、因為教育、因為行業、因為成長背景不同所做出的選擇,但至少我知道大家都想讓台灣更好。
錯的是甚麼?錯的是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不管是商業金錢、是政治考量,用盡各種方法與關係去打壓、去刁難、去扣與自己意見不同的人的帽子,不管反核或是擁核(但這幾天有些反核團體太超過了)。我認識的很多前輩,他們是老師、是學者、是工程師、是醫師、是地方媽媽,許多人都是基於對台灣的期盼,花時間、花金錢去投入根本沒有甚麼回報的活動,卻老是因為支持的能源不一樣而被貼標籤,我都覺得,靠,這蝦會。以核養綠,核能養綠能,核能與綠能搭配,核能養出綠色概念,你想怎麼解釋就怎麼解釋,反正2025有80%以上的火力發電(白皮書沒寫203050喔)我無法接受,我支持為了綠能努力,但我也支持核能得以延續,基於我對環境棲地、對氣候變遷的考量,基於我不希望事情在還沒好好討論就被否定(審議不見了),這不是教育態度也不是我心中的民主,基於我對流言蜚語以及販賣恐懼的憤慨,基於我對執政黨在能源政策應對上片面解釋與滿口謊言的不爽,基於執政黨說這是全民共識卻不處理婚姻平權等共識更大的議題…基於我還是很喜歡台灣。
感恩你看到這邊,歡迎你一同響應公投,但如果你反核,歡迎你跟我討論,也願你能包容不一樣的價值觀。如果你支持核電,那趕快去聯署,出錢出力都可以,但也請跟反核朋友溝同時先放下歧見試著了解他的價值觀。如果你還搖擺不定,其實也不急著簽啦(當然先簽也好XD),八月底前都來得及,你可以用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好好了解議題。30萬的門檻很有挑戰,希望你我的力量能有機會改變一些甚麼。 (想拿聯署書或有特殊問題的,請你私訊我,另外只要是台北捷運能到的了的地方,你要我展現誠意送聯署書過去也是fine。)
綠能發電是甚麼 在 Findit平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年台灣早期投資專題-綠能篇】政策加持 綠能投資強強滾
#早期投資 #台灣新創獲投 #綠能 #再生能源 #太陽能 #電池 #離岸風電 #FINDIT研究
你想知道當前國內綠能投資有多麼的火熱嗎? 😋😋😋
是甚麼利多政策與發展趨勢,正在形塑我國綠能產業,與吸引國內各大企業紛紛跨足布局新商機?🤔🤔🤔
你的企業也想加入成為我國綠能產業的推手嗎?🏌🏌🏌
那你絕對不能錯過,台灣早期投資─綠能首發篇👊👊👊
詳情都在這裡👉👉👉 https://user124709.psee.io/3mwhv3
綠能發電是甚麼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應該改變綠能對國土利用影響的認知與敘事
根據德國Fraunhofer太陽能研究中心(Fraunhofer ISE)的最新報告,太陽能和風能目前的生命週期均化成本已經接近既有燃煤和燃氣機組的運轉成本;到了2030年,由於碳價格的上升以及綠能成本的持續下降,太陽能和風能的生命週期均化成本將比燃煤運轉成本更便宜、到了2040年也會比燃氣的運轉成本便宜。如果是討論新的核能或化石燃料電廠,那根本無須再做討論-綠能早已更加便宜了。
這已經不是甚麼稀奇的事情,在台灣也慢慢被社會大眾接受。不過,能源轉型的唱衰者常會質疑,綠能有其他負面效應需要考慮;其中最常被拿出來提的是綠能裝設對於國土利用的影響,尤其是農業用地和太陽能的競合情況(因為台灣沒有煤礦、油氣田、或者鈾礦,因此使用傳統能源對全球土地利用的影響,在台灣的討論通常會被淡化)。
已經有不少就農光共存的角度討論農業和太陽能如何達成雙贏的討論。然而我認為,我們應該更進一步翻轉太陽能設置對於國土利用的影響的基本認知:事實上,不僅經濟價值較佳,設計得宜的太陽能電廠,是可以比廢棄或產值低落的農地更有環境價值。
文:Tony Yen / 德國弗萊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比方說,假如原生植被能帶來較高的固碳能力和保土能力,而且太陽能電廠設置的同時其底下允許這些植被的復原的話,那麼將農業用地改成太陽能電廠,就能達成雙重的減碳效益:除了太陽能發電取代化石燃料發電的趨避性減碳效益,原生植被復原後增加的土地固碳能力,也能帶來額外的碳匯-而在淨零碳排過程中,負碳排選項是最後一哩路中的重要環節。
根據一份針對美國中西部太陽能電廠的研究,種植草皮或原生植被的太陽能電廠,固碳、水土保持、傳粉供應等環境指標都比農業用地好。在台灣因為許多農業用地是水稻田,被取代後也許還可以減少水稻田的甲烷排放量。
這聽起來很不錯,但是當農業用地被太陽能電廠取代之後,不就代表該土地原本的糧食供應服務被取代掉了?目前能源轉型支持者主要的應對論述,大多從農光共存的土地利用效率更高來切入:如果原本單位面積土地的太陽能電廠和農業用地各產生x單位的太陽能發電和y單位的農作物產量,那麼只要農光共存後單位面積土地產生的x’單位太陽能發電和y’單位的農作物產量滿足x’ + y’ > 0.5 * (x + y),則站在整體國土利用的角度,農光共存可以讓我們更容易同時滿足社會上的綠電與糧食需求。
而農光共存的土地由於太陽能板密度較低,也是實驗各種提升太陽能總發電量技術(追日設計、雙面式板面、多層太陽能電池等等)的絕佳場域,以進一步提升整體國土利用效率。
但我認為綠能支持者應該更進一步指出當前農業用地使用效率過低的事實,並且同時指出利用綠能做能源供應來源的先進農業可以根本性解決這個問題。比如說,有研究指出,利用太陽能電廠搭配微生物產製蛋白質,單位土地卡洛里產量可以比傳統農業高、單位土地蛋白質產量也會遠高於傳統農業。我們應該尋找更多這樣的例子,讓農業的未來發展和綠能變成密不可分的雙贏關係。
綜合以上,這些未來願景可能才是能源轉型過程中我們必需強調的敘事:綠能不僅越來越便宜,其大量設置,對於面臨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等等複合議題下的國土利用來說,有潛力提供諸多正面影響。
♡
綠能發電是甚麼 在 鄭正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綠能缺口用火補?暖化加劇人民苦】
日前聯合國氣候變遷小組才發布報告,全球暖化持續加劇;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團隊發表「台灣版氣候變遷報告」,明確指出:未來台灣將「乾愈乾、濕愈濕」,侵台颱風變少但強度增強,最快2060年台灣就沒有冬天!今年先是遇到大旱缺水,後是大雨淹水,這兩份報告也代表著,非旱即澇,可能成為常態。
地球暖化的元凶是溫室氣體,火力發電廠不論燃氣還是燃煤都會產生二氧化碳,燃氣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燃煤少,但是開採過程中,洩漏的甲烷暖化能力比二氧化碳高超過20倍。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今年1月到5月總發電量:
火力發電占81.85%
核能發電占11.60%
再生能源占5.39%
抽蓄水力占1.16%
政府規劃2025年核能發電要歸零、再生能源要提升到20%,但民進黨已執政五年,再生能源才達到5.39%,剩下三年時間是否能讓再生能源增加達20%?如果沒達成,政府是即將火力全開,為全球暖化出一份力?甚麼時候政府才願意正視台灣的「綠能缺口」與「缺電危機」?
#非旱及澇 #政府應該正視 #不能只是喊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