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經濟系學測分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經濟系學測分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經濟系學測分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經濟系學測分數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新新聞周刊,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大強調,雖然級分數不高,不過素質不見得比較差,也希望未來可以「鄉鄉有台大」,更多錄取偏鄉考生... --------------------------------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

經濟系學測分數 在 凡鳥手札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8:51

#凡鳥升學其壹佰柒拾壹 【備審教學文章】 最近很多人在問說 . 『什麼時候可以出備審教學文章啊?』 . 是這樣的,其實目前已經寫好了9篇備審製作的相關文章了。 接下來,我將會告訴你那幾篇教學文章去哪裡看、看的順序又是什麼。 ___ 先來講一下這9篇備審的相關文章主題是什麼好了。 原則上,這9篇...

經濟系學測分數 在 金妮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0 08:17:25

你一定要讓自己獨立 並且保持善良 做對的事情 . 世界很大 父母親看不見「你」沒有關係 一定會有你的知音找尋到你 . 我國中就跟我爸媽說我不想念書了 義務教育只到國中 我不想上高中 我想天天畫畫 去當一個藝術家 . 結果我被罵爆 也考不上美術班 因為成績太爛 因為台灣的美術班 看的不是創造力 他們...

  • 經濟系學測分數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7 17:45:05
    有 1 人按讚

    台大強調,雖然級分數不高,不過素質不見得比較差,也希望未來可以「鄉鄉有台大」,更多錄取偏鄉考生...
    --------------------------------
    🔔 加入新新聞Telegram頻道,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3c6Pi5b

    💥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
    http://bit.ly/2tehBg1

    #台大 #大學 #繁星 #學測

  • 經濟系學測分數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6 09:02:52
    有 204 人按讚

    今天,我蒐尋了網路,確實與放榜相關的新聞少了很多。
    佩服這群學生的智慧與勇氣,更難得的是,論述的能力與實踐的毅力。
    遺憾有高中的校長,對教育的理念如此空白,說出「民眾有知的權利」,這樣的歪理!
    顯現這位高中校長,連教育的目的,都不曾深入思考。
    先不論成績本是個人的隱私,與「知的權利」無關,當學校強調且主動對媒體發送某些新聞,便是在說:對學校而言,這些事情最重要,這些學生好棒!也就是在影響社會的風氣。
    整個社會瀰漫「考滿級分是學校最高榮耀,是學生終極目標」的氛圍,是對誰好?是有益於國家文明社會進步嗎?是會產生更多利他思維的好公民嗎?還是只是學校想要炫耀?只是鼓勵更多在學測競爭下,圖自己考試成績好就好棒棒的學生?
    我有一位親戚的小孩,十年前,就讀高雄女中時,就曾忿忿不平地向我抱怨:「校運會要到了,就我們幾個同學忙著場地佈置,練跑,排大隊接力的順序....。有一些同學根本都不管,她們說校運會何必在乎,還會影響她們讀書的時間,只管拼自己的學測成績就好了,那才是最重要的事!她們的成績也真的都很好......」
    我當下聽了感慨萬千。
    這些學測考高分的學生,未來可能無論興趣專長是什麼,百分之八十都會去考醫學系(台灣好奇怪,會考筆試的孩子,恰巧興趣都是當醫生?!),然後學校和媒體也會競相報導哪一間學校考上幾個台大醫學系⋯⋯
    這樣特質的孩子,真的適合當醫生嗎?
    而他們的興趣真的是行醫嗎?
    大學的科系,照理應該是依照個人的興趣與專長來填,考上哪一科系多,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為什麽不報導考上體育系的?考上資訊系的?考上社會系的?考上.....?
    就有學校,不知道為什麼學生的興趣都是愛當醫生,這有什麼值得報導的?!難道學校帶頭做職業的階級區分嗎?
    我有外國朋友就無法理解:為什麼在台灣,女醫生和健身教練結婚,可能會鬧家庭革命?到底醫生在台灣是有什麼了不起?因為在他認為,最了不起的應該是奮勇作戰保家衛民的軍人。
    這是一個偏差已久,從日本統治時期,想升學的台灣人,只准讀醫的歷史來的,(否則,醫師在過去只是個郎中罷了!)卻延續到2019年,仍不曾改變!何其可悲!
    我有朋友的孩子想讀經濟系,老師ㄧ再苦勸他:請讀醫學系吧!(讓學校多一個考上醫學系的學生?)
    這樣的思維,不僅扭曲了教育的目標,也讓社會發展,喪失各種可能的人才,利他與著重團隊合作的公共意識也無法提昇。
    看到這位校長,更是曲解「多元」。
    如果是多元的價值觀,請問貴校會像表揚學測滿分的學生般表揚為了辦好校運會,一整個月都在校園忙碌而考不好試的學生嗎?還是回家需要照顧生病的父親,年幼的弟妹,但是學業成績不佳的學生呢?
    台灣要走向國際化、現代化,卻仍緊抱著千年前的「科舉」「放榜」思維不放,仍然不重視五育(德智體群美育啊!這喊了多少年了啊!也喊假的,喊很久了!校長可能也忘了!),只強調學業考試分數,會讓台灣停滯不前啊!
    學校,請擔起重拾教育目標的使命,與學生一起讓台灣的明天會更好!

  • 經濟系學測分數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7-10 10:42:37
    有 11 人按讚


    中時專欄:林建甫》申請入學考科減少 競爭反更激烈

    2018年07月10日 04:11 中國時報 林建甫
    為了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日前大學聯招會公布108學年起大學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招生,學測採計科目將調降至最多4科,最少1科。但這樣的改革真能減少壓力?真能更好取才?真能順應時代潮流?

    現在台灣的大學入學,分成1月分的考學測,用來作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的基礎;7月的考指考,成績作為各科系依自行要求的標準篩選入學。學測的考試內容就是高一、高二的課程範圍,而指考的範圍則是包含高三的課程。然而各大學開放越來越多的名額在申請入學,指考名額已經大量減少,因此任何學測的變革對考生及未來高中學子都會有相當的影響。

    一般直覺的推測,「5選4」的制度調整後,則屬於社會組的學科就不會採計自然,而自然組的科系就不會採計社會,因此好像可以減輕考生負擔。從大學聯招會目前公布明年申請入學的情況來看,有744個系組將採計3科,占全部申請入學的3成8,其次為4科,共有688個系組,占了3成5。對比107學年共有622學系採計5科,確實將有一部分的學生可以選擇放棄其中一科,專攻自己的強項,看起來更好像可以減輕考生壓力。

    然而各科的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一來減少考科,對高手而言,專精的科目有更多時間準備,單科的頂尖分數會提高。二來對所有考生而言,採計科目變少,考試時要更小心,簡單題目更不能錯,「容錯率」更低,熱門校系可能科科都要考高分才有機會。因此,是否真能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恐怕難如聯招會所願。

    選擇5科都考的學生也許也不會減少,因為「5選4」制度調整後,各大學科系採計科目不同,如某校商學院採計國英數自,另一校則採計國英數社,學生仍會選擇讀5科。要減輕考生負擔,仍只是奢談。

    若從各學系招生的角度來看,「5選4」也加大了各學系招生篩選的難度。現在的甄試入學,第一階段的篩選步驟全是依靠級分,先是檢定篩選,其次是倍率篩選,再透過加權計算將總級分比序挑人;而「5選4」讓篩選的可變條件變少,超額篩選的機會變更大,原本超額篩選總分為75級分,若改成只考3科共只有45級分作為篩選標準,「量尺越粗,就越難細量」的問題會被擴大。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高中生的提早分流,因為社會科的學生不用再準備自然,自然組的學生不必讀社會。這就回到多年前,台灣的學生在考試制度下,都只是專才而難有跨領域的人才,這是違背現在的時代潮流。

    因為現在的數位經濟浪潮快速席捲全球,不僅世界是平的,網路的世界已沒有國界之分。不少專家學者也都疾呼學生也都應該成為「π型人才」,培養第二專長。國家應重視「跨學科知識需求」的通識教育,培育複合型人才,或有整合能力的通才,而不是專才,讓學生將來在應付複雜多變的世界時,具有轉化知識的能力。提早分流對這些目標是有傷害的。

    準此,也有些科系可能覺得跨領域真的很重要。因此會有些科系選擇社會、自然都應該計入4科之中。那該放棄什麼?最可能的就是國文,因為英文、數學的努力鑑別度是比較可信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比較可能發生在英文、數學的努力學生身上,這也跟他(她)未來大學的學習相關性更大,因此就傾向捨掉國文。當自己國家的語文被割捨時,我想這也絕不會是聯招會大員或社會賢達所樂見的。

    因此,我認為「5選4」這樣的改革是沒有意義的,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困擾。我在前述的專欄文章中曾建議,改革大學入學重要的學測部分應該是級分制的變革。現在級分的標準化用分數等距切割,因試題難易不一,每年分數起伏不定,造成各級分人數不均,也造成困擾。級分標準化應用人數切割,讓各級分的人數固定,這樣的排序更有意義,也就不會受考題難易影響。另外要增加鑑別度,各科應不只是15級分,而是縮小量尺增多級分,每科成為30級分、50級分,甚至恢復100級分都可以。畢竟大學入學公平公正,還是大家最期待的。(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