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廚房不能開伙
#連續11日外食日記第二天
#豆漿店沒有菜
#滷肉飯不能油
#牛肉麵我最愛
#小黃瓜當救兵
住家附近有不少傳統豆漿店,其中有一家生意特別好,今天早餐就鎖定這一家,但出發前我和保師傅在家先吃了水果,並且商量在現場若找不到青菜或其替代品,就要去市場買幾條黃瓜回家啃。
外食早餐不難找...
#翻新廚房不能開伙
#連續11日外食日記第二天
#豆漿店沒有菜
#滷肉飯不能油
#牛肉麵我最愛
#小黃瓜當救兵
住家附近有不少傳統豆漿店,其中有一家生意特別好,今天早餐就鎖定這一家,但出發前我和保師傅在家先吃了水果,並且商量在現場若找不到青菜或其替代品,就要去市場買幾條黃瓜回家啃。
外食早餐不難找,難在營養均衡,豆漿店多澱粉,少蛋白質,蔬菜幾乎是微量(打在煎蛋的蔥花,包在飯團的菜脯或酸菜),除非店裡有賣韭菜盒和菜包,否則幾乎找不到菜,然而一大早吃韭菜盒,開口講話身邊的人可不好受。
我選擇薄燒餅夾蛋配熱豆漿,保師傅是鹹飯團加鹹豆漿還多加一個荷包蛋。燒餅不夾油條而夾煎蛋,心中其實有點不爽,但為了均衡飲食只好乖乖吃,沒料到咬下第一口就覺得不對勁,這家豆漿店的薄燒餅有一股令人不悅的味道,沒有麵香而是陳耗,而且油酥非常節制,還好老闆捨得落鹽,否則滿嘴不是滋味。
記得有一段時間,我曾迷上不夾油條的單燒餅,薄薄的軟軟的還有層次,直到有人告訴我,有的燒餅會直接使用炸油條的回鍋油沖調麵粉做油酥,我才對燒餅逐漸退燒。
保師傅的鹹豆漿結構不錯,表示豆漿非粉沖而且濃度夠,只可惜鹹豆漿的榨菜變菜脯,有油條沒蝦皮,配料接近飯團,不過保師傅不苛求,因為他看到碗裡浮起現在很昂貴的蔥花。
第二天中餐依舊為了配合廚具師傅的作業而必須快快解決,跑去吃一家很不油的滷肉飯。因為滷肉飯很不油,吃起來沒負擔,而且肉羹使用真材實料的瘦肉條,添加物少,蛋白質高。
最重要的這家店有賣便當,所以攤位前有不少炒青菜,我們選了絲瓜和豆芽,並追加滷油豆腐和炸紅糟肉,還點了他最愛,有漸層色的滷蛋。
菜有點多,因為保師傅希望我多吃一點,胃口好一點,所以我很努力把那碗乾乾香香的瘦肉滷肉飯扒完。
傍晚送走了廚具師傅,葛格帶著我跳上計程車,直奔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他記得我之前吵著說想吃。
這碗紅燒牛肉麵的表面浮著一層厚厚的油,麵條份量很多,牛肉偏鹹,而且該死的是沒有青菜只有幾點綠白蔥花,可是我不在乎,因為我高興,一整天為了營養均衡,我放棄了燒餅油條,選擇了不油的滷肉飯,好不容易熬到晚餐,我·要·吃·我·想·吃·的·東·西,而且是照著我喜歡的方式吃,就是先吃幾口原味,再加入一杓杓的酸菜,吸飽紅色牛油的乾炒酸菜,搭配硬陽春麵吃起來超級爽!
臨走前發現老王記牛肉麵老扣扣的紅磁磚砌灶檯不見了,改成不銹鋼爐台而且門面用落地窗罩起來,詢問之下才驚覺我已經一年多沒有上門了,這家跟我父母從小吃到大的老店。與昔日相較,油少了,味淡了,肉酥了,但想吃牛肉麵時,還是不會忘記老王記。
對了,我並不認為牛肉麵一定要有青菜才完整,比起碗裡那株拉低牛肉麵溫度又與世隔絕的青江菜,回家啃一條小黃瓜要強得多。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
絲瓜水退燒 在 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翻新廚房不能開伙
#連續11日外食日記第二天
#豆漿店沒有菜
#滷肉飯不能油
#牛肉麵我最愛
#小黃瓜當救兵
住家附近有不少傳統豆漿店,其中有一家生意特別好,今天早餐就鎖定這一家,但出發前我和保師傅在家先吃了水果,並且商量在現場若找不到青菜或其替代品,就要去市場買幾條小黃瓜回家啃。
外食早餐不難找,難在營養均衡,豆漿店多澱粉,少蛋白質,蔬菜幾乎是微量(打在煎蛋的蔥花,包在飯團的菜脯或酸菜),除非店裡有賣韭菜盒和菜包,否則幾乎找不到菜,然而一大早吃韭菜盒,開口講話身邊的人可不好受。
我選擇薄燒餅夾蛋配熱豆漿,保師傅是鹹飯團加鹹豆漿還多加一個荷包蛋。燒餅不夾油條而夾煎蛋,心中其實有點不爽,但為了均衡飲食只好乖乖吃,沒料到咬下第一口就覺得不對勁,這家豆漿店的薄燒餅有一股令人不悅的味道,沒有麵香而是陳耗,而且油酥非常節制,還好老闆捨得落鹽,否則滿嘴不是滋味。
記得有一段時間,我曾迷上不夾油條的單燒餅,薄薄的軟軟的還有層次,直到有人告訴我,有的燒餅會直接使用炸油條的回鍋油沖調麵粉做油酥,我才對燒餅逐漸退燒。
保師傅的鹹豆漿結構不錯,表示豆漿非粉沖而且濃度夠,只可惜鹹豆漿的榨菜變菜脯,有油條沒蝦皮,配料接近飯團,不過保師傅不苛求,因為他看到碗裡浮起現在很昂貴的蔥花。
第二天中餐依舊為了配合廚具師傅的作業而必須快快解決,跑去吃一家很不油的滷肉飯。因為滷肉飯很不油,吃起來沒負擔,而且肉羹使用真材實料的瘦肉條,添加物少,蛋白質高。
最重要的這家店有賣便當,所以攤位前有不少炒青菜,我們選了絲瓜和豆芽,並追加滷油豆腐和炸紅糟肉,還點了他最愛,有漸層色的滷蛋。
菜有點多,因為保師傅希望我多吃一點,胃口好一點,所以我很努力把那碗乾乾香香的瘦肉滷肉飯扒完。
傍晚送走了廚具師傅,葛格帶著我跳上計程車,直奔桃源街老王記牛肉麵,他記得我之前吵著說想吃。
這碗紅燒牛肉麵的表面浮著一層厚厚的油,麵條份量很多,牛肉偏鹹,而且該死的是沒有青菜只有幾點綠白蔥花,可是我不在乎,因為我高興,一整天為了營養均衡,我放棄了燒餅油條,選擇了不油的滷肉飯,好不容易熬到晚餐,我·要·吃·我·想·吃·的·東·西,而且是照著我喜歡的方式吃,就是先吃幾口原味,再加入一杓杓的酸菜,吸飽紅色牛油的乾炒酸菜,搭配硬陽春麵吃起來超級爽!
臨走前發現老王記牛肉麵老扣扣的紅磁磚砌灶檯不見了,改成不銹鋼爐台而且門面用落地窗罩起來,詢問之下才驚覺我已經一年多沒有上門了,這家跟我父母從小吃到大的老店。與昔日相較,油少了,味淡了,肉酥了,但想吃牛肉麵時,還是不會忘記老王記。
對了,我並不認為牛肉麵一定要有青菜才完整,比起碗裡那株拉低牛肉麵溫度又十分獨立的青江菜,回家啃一條小黃瓜要強得多。
#吃美食也要長知識
#fb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youtube超級美食家
#中廣流行網FM103和中廣線上聽app
#每天中午11點和晚上6點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
#一周9集內容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