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統一標準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統一標準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統一標準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統一標準英文產品中有37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ECPAY贊助網址:https://p.ecpay.com.tw/91636 (網上轉帳、ATM、超商付款皆可,懇請多多支持) 💰支付寶打賞帳號:13581883245 💰【忠文創】淘寶店鋪:https://reurl.cc/v1qXjj (各種忠文創服飾歡迎選購)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

統一標準英文 在 DayDayCook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5 16:34:09

【識食和牛篇 Part 3 :等級|💥日本和牛燒肉SET限時激安低至半價】 「A5 」已成為日本頂級和牛代名詞,事實上亦係評級牛肉靚與否的標準。係咪叫A5就代表最好🤔? 首先就要知道「A」同「5 」代表咩。 學識點解,同防偽logo,去買肉唔驚被人呃買A貨👩‍🏫。#唔係有霜降紋就叫A5架 ✨等級...

統一標準英文 在 蠢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50:05

#動物國家 「大夥,我知道我們要作什麼了」 不要跟美鷹玩文字遊戲,會被玩死啊熊貓。 英文小教室:acknowledge 美鷹:我知道不代表我認同,也不代表我接受喔ㄏㄏ 那兩隻是美國的兩黨動物哦~共和跟民主 美國聯邦眾議院28日通過國務院撥款法案,其中納入多位友台議員提出的修正案,禁止美國行政部門...

統一標準英文 在 玩美南人Eric/苗啟誠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21 09:03:08

《食食肉舖:食食在在 食食美味》 居家防疫的你,不要總是叫外賣或吃冷凍食品,何不趁機在家輕鬆下廚,品嚐一下五星級和牛大餐? 📌【食食肉舖 嚴選和牛】 📌限時開團: 2021/6/14(一) ~ 2021/6/20(日) 📌購買請點 @miao.eric 並進入FB粉絲頁即會看到連結 ▪️日本熊本A...

  • 統一標準英文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0 22:48:49
    有 129 人按讚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 統一標準英文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9 18:57:34
    有 1,214 人按讚

    一向力抗對岸「統戰」
    連兒童繪本、雲端伴唱機都不放過的陳亭妃
    如今在台南祀典大天后宮扮演媽祖
    不只凸顯NCC對藍綠人物演出戲劇的處理標準不同
    也不只是台獨分子扮演中國神的荒謬那樣簡單
    而是根據他們反「滲透」的要求
    極其嚴重的「國安」問題

    因為陳亭妃出演媽祖的台南祀典大天后宮
    正是為彰顯媽祖助戰施琅攻克台灣而建
    「祀典」二字即是中國朝廷表揚媽祖幫助統一
    才將媽祖從「天妃」升為「天后」的殊榮
    尤其鄭克爽就是在這裡向代表中原王朝的清廷投降
    結束台灣與大陸對峙的割據狀態
    陳亭妃竟在這裡演出幫中國收台的天后媽祖
    豈不是一種高級「滲透」
    暗喻蔡英文當政的割據政權也日不久矣

    陳亭妃身為民進黨極綠「正國會」系
    之前才莫名其妙引進大批對岸製防疫面罩
    如今作為台南立委
    不應不知台南大天后宮背後的「統戰」意涵
    更不可能不知台南市內幾座歷史悠久的媽祖廟
    不是明鄭政權所立 就是清廷敕建褒封
    媽祖無論是助鄭成功1662登陸台南
    還是1683託夢施琅先取澎湖再攻台灣
    或者護佑一批又一批大陸人士渡過台海
    一直都在幫助從對岸來的軍民入島
    現陳亭妃於施琅受降的歷史舊地高調出鏡
    重現助攻對岸的中國女神
    究竟是包藏何心

  • 統一標準英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9 17:10:30
    有 33 人按讚

    翻譯能夠為不同文化與語言帶來溝通與相互理解的可能性,不過隨著全球化在資訊流通的速度加快,有許多本來比較不容易在其他文化中看到的異文化飲食也逐漸變得常見。因此,有些菜餚的命名是帶有原生文化以及語言脈絡的邏輯,就會對翻譯成其他語言形成挑戰。一般來說,翻譯可以用白話的方式去描述這道菜餚的內容來協助消費者理解,不過,單獨描述食材或大概的處理方式,有時候沒有辦法表達出這道菜餚的精神或特殊脈絡。若是直接以這道菜餚的特色來進行翻譯,也有可能反而讓消費者摸不著頭緒。除此之外,對於自己文化中菜餚在其他文化的翻譯名稱,除了能夠標準化自身文化透過飲食的文化交流之外,或許也會涉及文化背後的國際政治角力?

    ——————————————
    今年7月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Kimchi(舊譯韓國泡菜)的正式華文譯名訂為「辛奇」,雖然表面看來是終結了從去年11月起,因中國四川泡菜獲得國際標準化組職(ISO)認證,並聲稱韓國「泡菜宗主國」地位名存實亡而開始的「泡菜宗主國」之爭,但新聞一出,卻引發了另一波議論。

    不只中國網友批評「管太多」,同樣使用華文的台灣,也出現不少表示不以為然的評論,就連韓國本土都出現反對聲浪,甚至在青瓦台公佈欄上發起請願,要求撤回這項措施。然而,隨著韓劇、防彈少年團(BTS)等韓流持續席捲全球,「Made in Korea」也逐漸成為一個品牌,比起單純的民族主義,這次的「辛奇」正名除了維護文化自主性,或許也將再次為全球化下的文化推廣,提供新的參考案例。

    愚蠢的亡國政策」?韓食正名早有先例

    「『김치』(Kimchi)是使用了上百年,讓我們引以為傲的固有名詞」、「中國人要怎麼翻譯我們的固有語是他們的問題!」

    包含擔心Kimchi的韓文字「김치」就此消失、批評政府不應干涉他國翻譯、擔憂宣傳效果下降,以及造成其他外國人混亂等,請願文中洋洋灑灑列出六大項反對「辛奇」的理由,不只稱政府這樣的做法,是拋棄韓國人的自尊心,甚至還痛批這是「愚蠢的亡國政策」。直到9月1日請願結束,也累積獲得1萬2千多人響應。

    追溯Kimchi被稱為「韓國泡菜」的起源,是因為華文中並沒有相應的名詞,因此借用概念類似的泡菜代稱,並加上「韓國/韓式」加以區別。

    但姑且先不論「辛奇」的出現是否會反而導致「김치」的韓文用法消失,雖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習慣上確實會先以當地有的名詞稱呼,不過事實上早在2014年,韓國就已經有為食物「正名」的先例。

    「想要提升『韓式料理』的品牌價值?就必須統一名稱標示方法!」2011年正當韓流開始席捲東南亞,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就曾遠赴泰國曼谷採訪,點出當地韓式料理店翻譯不一的問題。以最基本的飯(밥)為例,有的店家是直接使用韓文發音寫成「Bab」,有的則會取意思寫成「Rice」。同時報導中也以當地日本餐廳作為對比,明明數量就是韓式餐廳的好幾倍,料理的翻譯名稱卻能夠完美地一致。兩年後,就在首爾外國觀光客人數超越巴黎,即將突破每年千萬人次之際,同樣的問題也再度被提出,只是主角換成了韓國國內的韓式料理店。

    石鍋定食(돌솥 정식)被翻譯成「hot stone pot full」(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牛頭骨湯(곰탕)則變成「bear thong」(熊湯),看似在開玩笑的字詞,卻是當時外國觀光客在餐桌上最大的噩夢。

    不只英文翻譯出包,日文翻譯也好不到哪去,除了醬油蟹變成「蟹の醤油ピックル」(螃蟹的醬油酸黃瓜),各種翻譯錯置的情況也屢屢出現,讓點餐彷彿成為一場「大冒險」。當記者詢問店家,卻發現對方只是直接委託招牌業者製作,10多年來都不知道上面的翻譯是錯的,而進一步追問招牌業者使用的翻譯方式,竟然是依賴最陽春的網路翻譯。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韓國國語院與文化體育觀光部,及農林畜產食品部(簡稱農食品部)合作,並在2014年發布了《主要韓食名稱羅馬字標記與翻譯標準事案》,針對200種著名的韓式料理,規定了標準的日文、華文與英文名稱。在這波名單中,被「正名」的不只有如今台灣人常見的拌飯(英文翻譯由Bibimbab、mixrice等統一為 Bibimbab)、冷麵、烤五花肉(過去也有人稱三枚肉)等,「紫菜飯卷」更是在此時與日本的「壽司」分道揚鑣。

    有趣的是,這次引發議論的「辛奇」,因為製作過程與原本的翻譯「泡菜」不同,也曾經出現在2014年的正名名單中,但農食品部最後還是因為「無法在中國內產生影響力」而作罷。連帶的,像是「김치 볶음밥」、「김치전」等料理的華文翻譯,也定調為泡菜炒飯與泡菜煎餅。

    然而,比起維護文化自主性,這次的「正名」實際上更接近於促進資訊流通的「書同文」政策,不只牽涉的語言較廣,對象也主要是韓國自家人。相較之下,2005年韓國首都由「漢城」正名為「首爾」,不論在對象或意義上都更接近這次的辛奇正名。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5714937

  • 統一標準英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2-24 18:00:12

    💰ECPAY贊助網址:https://p.ecpay.com.tw/91636 (網上轉帳、ATM、超商付款皆可,懇請多多支持)
    💰支付寶打賞帳號:13581883245
    💰【忠文創】淘寶店鋪:https://reurl.cc/v1qXjj (各種忠文創服飾歡迎選購)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湾」
    🔥王炳忠B站官方號:搜索「王炳忠台湾」
    🔥王炳忠官方微博:https://www.weibo.com/puchenwang
    ♦♦♦
    藍綠萊豬大戰明天上場。不敢在兩岸統獨問題上與民進黨針鋒相對的國民黨,視“萊豬”為重整旗鼓的救命稻草,希望以此喚回支持者的熱情,當然也就有必須給自己基本盤“交代”的“表演”壓力。

    然而正如陳水扁接受趙少康訪問時所言,進口美牛、美豬從頭到尾就是“政治問題”,如果用我的話說,說到底根本也就是統獨問題。當藍綠兩大黨拒絕統一,而北京又必然追求統一的現實下,即便美國從未承諾協防台灣,也只能自我幻想“能交一點保護費是一點”,買個心安,討美爹的歡心,雖然台灣能給美國的真的也不多,但看在我們都“自我獻身”的份上,好歹罩一下吧!

    民進黨的心理就是如此,請注意,別用“台獨”形容她,因為她根本稱不上“台獨”,就是做美國沒名分的“次殖民地”而已。至於國民黨呢?也不乏所謂“對美外交大家要相忍為國”的聲音。所以當蔡英文宣布開放“萊豬”的第一時間,國民黨更多的是指責“那你民進黨當初幹嘛反我開放美牛”、“如果當年我們早開放萊豬了,是不是台美關係早就可以更好”。

    國民黨從抱怨民進黨雙重標準(為什麼當時不讓我開放,而由你打倒我執政後再來討好美爹),再到要求必須嚴格標示,最後才是現在比較接近“捍衛百分之百食安不能交換”的態度。但是,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仍不時在問:“民進黨說能交換到台美FTA,能為台灣爭取更多國際空間,是真的嗎?”、“請民進黨告訴我們,吃萊豬幫台灣換到什麼?”這些問題的弦外之音,不也承認是可以用人民的健康交換所謂的“國際空間”?進口美牛、美豬的問題,在台灣藍綠政客的心裡,本來就不是純粹的食安或經貿問題,而是為了拒統必須拿來和美國交換的政治籌碼(雖然美爹根本看不上),不是嗎?

    如果要說民進黨和國民黨有何不同,那就是民進黨比國民黨不要臉,國民黨還做不到那樣無賴。對民進黨從上到下來說,當初堅決反對馬英九開放美牛、美豬(就算現在民進黨所稱的所謂國際標準已出來後,當年民進黨仍對國民黨相關的提案投反對票),再到現在動用司法手段恫嚇昔日替他們證明萊劑有毒的蘇醫師,絲毫不會有尷尬的感覺。因為民進黨的支持者早就心照不宣,當時蔡英文帶頭“反毒牛、反欺騙、反出賣”,本來就是要反你執政的國民黨馬英九,誰跟你真的捍衛食安?又怎可能是要反美?現在政權拿到手了,需要美爹力挺才能坐穩江山,當然萊劑也就不危險了,過度標示那是“歧視”萬萬不可以(歧視美爹是大罪,歧視中國那是剛好),“美牛開放都這麼久了,有人死嗎?”

    至於國民黨心裡怎想我不知道,但至少表面還要演一演,所以又是要求標示,又是禁止美豬進入校園,又是要求釐清到底和美國換到什麼。然而,所謂“交換”不過就是藍綠政客自己在幻想,美爹從來沒說要台灣進萊豬是為了“交換”,口頭承諾都沒有,更別談白紙黑字,民進黨立委稱“進口萊豬撐開台灣國際空間”,國民黨立委要求“台美復交”、“美國派兵防衛台灣”,全都是給你們台灣人聽了爽的政治語言,關我美爹屁事?

    對美爹來說,你們台灣就是自己倒貼要開放萊豬,即便全天下都知道其實是我美爹的壓力(過去我隨郁主席訪問華府AIT總部,他們官員劈頭就問我們對開放美豬立場為何)。從“阿扁觀點”來看,這本來就是徹頭徹尾的政治問題,誰當台灣領導人都得應付美爹,我高度認同。但從我的“統派觀點”來看,之所以要應付美爹,和美爹“交換”,乃至為了“交換到什麼”藍綠泥巴戰,不就是因為你們甘做美爹的洋奴,也不肯承認自己堂堂正正中國人的身分嗎?

    萊豬進口只是縮影,同時也只是開始。隨著兩岸關係被撕裂,藍綠都昧於現實一心謀獨(不論是台獨或獨台),妄想配合美國“新冷戰”的政策走“親美反共”、“親美反中”的路線,台灣人民的權益也就只有繼續被剝削。蔡英文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投注更多的“保護費”對美軍購,目的就是將“美麗島”打造成“軍艦島”,逼迫大陸不打都不行。台灣“民主自由”了三十年,到頭來換得如此的結局,真是王氣消散東南岸,徒留夢醒空悲嘆!

    #藍綠都舔美 #美豬本就是政治

  • 統一標準英文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29 02:20:43

    💰ECPAY贊助網址:https://p.ecpay.com.tw/91636 (網上轉帳、ATM、超商付款皆可,懇請多多支持)
    💰支付寶打賞帳號:13581883245
    💰【忠文創】淘寶店鋪:https://reurl.cc/v1qXjj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湾」
    🔥王炳忠B站官方號:搜索「王炳忠台湾」
    🔥王炳忠官方微博:https://www.weibo.com/puchenwang
    ♦♦♦
    上Yahoo TV「鄉民大會」,主持人才問我對台海是否開戰有無內線消息,稍早就傳出昨日大陸分別從青海、浙江各發出一枚東風快遞,我和大家(台灣多數人只看八卦節目,應該到現在也不知道)都是看新聞才知道!

    問我有無“內線消息”的人,大概以為能上電視的人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不然就是認為王炳忠是“中共代理人”,所以消息一定最靈!事實上,要做“代理人”不是誰說了就算,那可是要有中共授權,我還沒那個資格,就像現在台灣島內一堆說美國一定會來的人,他們也同樣沒受美國授權,講的話你也聽聽就好!

    這些人說,823蔡英文去金門,美國人破天荒隨行,證明台海開戰美國一定會來救!奇怪了,和蔡英文同框出席做個秀,就等於美國要為台灣派兵救援?就算蔡英文的確抓著美國作護身符保平安,救蔡英文等於救台灣嗎?屆時蔡英文在美國掩護下流亡海外,那些被送上灘頭當人肉盾牌的四個月新兵呢?被動員徵召上戰場的青年呢?

    真要問美國人自己說過什麼,那就是卜睿哲早講過的:"the implied commitment of the US to come to Taiwan's defence has never been absolute" (美國關於協防台灣的暗示性承諾從來不是絕對的)所謂「承諾」本來就沒有,自然無“失信”與否的問題,真要說有“暗示性的承諾”,那也不是絕對的!

    其實現在再來問大陸到底會不會打,把一切寄望在“大陸只是想裝腔作勢演演戲”(民進黨智庫現在主流的論調),本身就是自欺欺人。當蔡英文高舉“抗中保台”勝選,陸委會狂言“歷史一頁已經翻過,九二共識不用再談”,當馬英九這種被大陸網友認為根本也是“華獨”的忽悠大法都被台灣罵翻,當蔡英文就算現在想談民共新共識、國民黨青年軍可能都要拿“抗中保台”反批蔡英文賣台......這些不就是告訴大陸“和平統一”不會有希望,兩岸準備開戰吧!

    至於到底誰在裝腔作勢,誰不動則已一鳴驚人?美國又到底會來還不會來?我說了不算,你說了不算,那些告訴你美國一定如何如何的說了也不算,一切就待“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打下去就知道了!

  • 統一標準英文 在 Alvinist / 艾爾文的生活紀錄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8:30:01

    這些生活上再平凡不過的瑣碎事,也許聽在台灣人眼裡微不足道。
    但其實對於外籍人士來說,是個永遠的痛。
    我們常常不經意的在台日常生活中,一巴掌被巴醒:「誒,不要忘記你不是台灣人!」

    等了十年,終於、好像,快等到了。
    如果順利在明年將外籍人士的統一證號修改成台灣身分證的規格,外籍人士們會痛哭流淚。
    以後辦理銀行、會員、公家機關、訂票、取票、發票中獎等都會方便很多。

    重點是,可以在台灣活得更像台灣人。
    謝謝台灣沒有放棄我們。

    #Podcast

    收聽平台:請搜尋「艾耳聞」或「艾爾文」繁體字
    - Apple Podcasts
    - Spotify
    - Google Podcasts
    - SoundOn

    口播工商請洽:alviniststudio@gmail.com
    YouTube 主頻道很有質感:https://www.youtube.com/alvinist
    YouTube 子頻道很多戲份:https://www.youtube.com/coopaler
    Instagram 很刺激:https://www.instagram.com/alvinist
    Facebook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lvinistvlog

    ★★★★★★★★

    ▶行動派艾草▶ 會員募集中

    ►「行動派艾草」是什麼?
    這是 YouTube 推出的「定期型群眾募資」。
    俗氣的說,就是:用錢支持喜歡的創作者。
    每個月 75 元(台灣的用戶),讓創作者可以無憂無慮(如果付費會員夠多的話)的創作。
    YouTube 將抽取三成費用,艾爾文可以從每位會員中大約獲得 50 元。

    ► 如何加入?❤❤❤
    點選以下網址,綁定信用卡即可:
    https://www.youtube.com/alvinist/join

    ► 我是外國艾草,可以加入嗎?
    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新馬一帶也已經開放囉!
    請注意,各地區收費標準不一樣,由 YouTube 決定。
    例如美國是 USD 4.99 美元。

    ► 行動派艾草有什麼福利?
    ☑ 解鎖 YouTube 會員專屬討論專區,獲得獨家貼文。
    ☑ 獲得勳章,在貼文或直播中留言,用戶名稱旁會出現勳章。
    ☑ 每月會員專屬直播。
    ☑ 偶爾會有會員限定抽獎。

    ►艾爾文的社群 / 歡迎追蹤►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alvinist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alvinistvlog
    Twitter: http://www.twitter.com/alvinist
    Weibo: http://www.weibo.com/alvinist
    Bilibili: https://goo.gl/CxC4ZX
    金馬影視平台: http://www.youthgoldenhorse.taipei

    ►我的器材 / My Gear►
    相機 / Camera:
    - Black Magic Pocket Cinema Camera 4k
    - Canon EOS R
    - GoPro Hero Black 7

    鏡頭 / Lenses:
    - Canon EF 16-35mm f/2.8L iii USM
    - Canon EF 50mm f/1.8
    - Canon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 LAOWA 7.5mm f/2

    空拍機 / Drone:
    - DJI Mavic 2 Pro

    麥克風 / Mic:
    - RODE Video Mic Pro+
    - RODE Wireless GO
    - Deity S-Mic 2
    - Deity D3 Pro
    - Deity S-mic 2
    - Deity S-mic 2s
    - Deity Connect
    - Sennheiser EW 100 ENG G3

    燈光 / Light:
    - Aputure COB 120D
    - Aputure COB 300D ii
    - Aputure LS-Mini 20D
    - Aputure Amaran AL-M9
    - Aputure Amaran AL-H198C
    - Aputure Amaran AL-MC

    腳架 / Pod:
    - SwitchPod
    - iFootage Gazelle TC5 / TC6 / TC7
    - iFootage Cobra 2 C180
    - iFootage Komodo K5

    滑軌 / Slider:
    - 壞掉了,觀望中。

    三軸穩定器 / Gimbal:
    - 飛宇 Feiyu AK4500

    攝影包 / Bag:
    - Peak Design Everyday Backpack 30L
    - Pelican 1535 Air TrekPak

    PODCAST:
    - SHURE SM7B
    - SHURE SM58
    - SHURE MV51
    - SHURE SRH840
    - RODE CasterPro

    ►歡迎合作►
    alviniststudio@gmail.com

    ►親愛的艾爾文時間► 信件寄送地址
    【中文】
    23599 中和宜安郵局
    第 171 號信箱
    【英文】
    P.O.BOX 171 Zhonghe Yi-an
    New Taipei City 23599 Taiwan (R.O.C)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