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絕對不准笑2021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絕對不准笑2021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絕對不准笑2021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絕對不准笑2021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1年度之選《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雖然今年還沒過完,但我已經遇上了我今年的年度之選,就是這本! 這本書痛快、辛辣、說出了很多我也這樣想的事情:包含「合理的」對男人使用暴力! 書中列舉了七點女人/女孩被父權主義認為不應該擁有的特質/權利,而現在是該把這些權利拿回來的時候了。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VBS學唱歌 - 聲音平衡歌唱技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京、廣州〕線下課程「7折」限時優惠中!►►► 2021新老師上線「限時優惠7折」!1120元起!活動9/16~10/14 機會只有一次,想體驗VBS專業教學的同學,免費體驗約起來! 【聯繫客服Line:VBSystem|微信:VBSystem】 ——————————————————————...

絕對不准笑2021 在 一日一樂 | 音樂分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0:41:02

【方大同 – 麵麵】 . 昨天一連工作六小時後直接奔去超市買菜的我,回家後整個不想做晚餐。在我各種暗示明示 Philip 多做一份後,我們兩個一起看著那包只夠一個人吃的 Risotto (義式米),一起皺眉苦笑了幾秒。後來我想了一下,把前幾天剩下的藜麥米跟洋蔥炒一炒,隨手做了一份蛋包飯,咚咚咚的跑去...

絕對不准笑2021 在 美少女戰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19 08:03:48

FEB 27TH 2021!!![紀錄涮肉的故事] Day11Y11M16D 這天和老公出來吃飯 吃到一半他去上廁所 於是我就自己涮了一片肉 涮到一半突然就覺得好孤單就默默流淚了 想到如果他怎麼了只剩我一個人怎麼辦 怎麼涮的這片肉這麼難吃 我一定不會再來吃火鍋了、再也不會涮肉了 因為再也找不到會為我...

  • 絕對不准笑2021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9 16:00:29
    有 76 人按讚

    📚2021年度之選《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雖然今年還沒過完,但我已經遇上了我今年的年度之選,就是這本!

    這本書痛快、辛辣、說出了很多我也這樣想的事情:包含「合理的」對男人使用暴力!

    書中列舉了七點女人/女孩被父權主義認為不應該擁有的特質/權利,而現在是該把這些權利拿回來的時候了。

    這七點是:憤怒、關注、粗話、野心、權力、暴力、慾望。

    本書太多金句值得摘錄了,先分享書中的金句摘錄,心得下收。

    "我已經受夠了女人與女孩獲得的只有足以讓我們生存下去的方法,而非反擊的武器。女性主義與反抗應該帶來危險與恐懼"

    "我們需要少一點和父權主義和平共處、訂定條約與路線圖,我們需要更多如何毀滅父權主義的宣言。《女人與女孩的原罪》就是我的宣言。"

    🔴憤怒:

    "我們必須教導女孩,她們的憤怒是一種寶貴的武器,能用來挑戰、反抗與瓦解正毆打與扼殺女孩怒氣的父權主義。它將女孩社會化,讓女孩只懂得默許與順從。因為溫馴的女孩長大後將會變成父權主義的溫馴步兵。她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內化了父權主義的規則,因此開始監督那些不服從規則的女人。我們不能讓父權主義將女孩打造成不懂反抗的女人。行為端正、文靜、柔順又平靜:我們拒絕這種教條。"

    🟠關注:

    "一名女人所能做到的所有事情中,最具破壞性的一件就是在談論自己的生命時,表現的像是你的生命真的很重要。它的確很重要。"

    "所以我在推動「#清真寺我也是」的標籤時,我一點也不意外人們又一次指責我「是為了獲得關注才這麼做」,我不和他們爭論這件事。我為什麼不該為了獲得關注而這麼做?我的主張很重要,它們值得受關注。"

    "關注是獎賞、負擔、嘲笑、汙點、指控。關注是父權主義掛在女人面前的一根肉骨頭:如果我們想要太多關注,我們就是婊子,如果我們在父權主義要求我們必須被關注時不想要關注,父權主義將會偷偷跟蹤我們,然後用關注毆打我們。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贏。"

    "因此,我們應該拒絕參與父權的這套遊戲。我們應該挑戰並顛覆父權主義隊關注定下的規則。無論你是女政客、女模特兒、女小說家、女收銀員或女的任何身分,人們過於頻繁地認為女人一醒來之後,腦子裡就只裝著一件事:我要如何吸引其他人關注我?因此,想要貶低一名太____的女性時(你可以自行填補空格:大聲、愛挑戰、叛逆、愛搞破壞),最快也最險惡的方法,就是指責她「是為了獲得關注才這麼做」。"

    "無論女人是在哪裡以何種方式受到性騷擾和性侵害,無論她是誰、穿什麼,無論她受到性侵害的地點是聖地或世俗場所,眾人都很有可能會說她只是想要吸引關注。說的好像敘述創傷能帶給我們一大堆好處、不朽的名聲和財富一樣,但事實上我們必須忍受的是:質疑、譴責、批判和攻訐。"

    🟡粗話:
    "我的名字是莫娜.艾塔哈維,我要在此說出我的信仰宣言:我操你的父權主義。"

    "我確確實實知道我在做什麼。而我說「我操你的父權主義」,是因為我是個女人,是個有色人種女人,是個穆斯林女人,而我不應該說「操」。"

    "父權主義用無所不在的各種方法把女人社會化成喜歡縮小自己——體型方面與智力方面皆然——並且延伸到語言方面,控制我們可以與不可以說什麼。"

    "這種管制的核心,有一個概念像是守衛一樣舉著警棍,隨時準備要痛打我們,這個概念看起來簡單的不可思議:#禮貌。"

    "獨裁者、男性權威者和父權主義都要求順從、藐視破壞,並特別容易被無禮惹怒。事實上,他們認為所有與究責相關的要求都是一種沒禮貌的行為。我們怎麼膽敢質疑他們?我們怎麼膽敢期待公義?"

    "「陰道」、「屄」和「穴」。身為女人我們必須忍受其他人拿我們的身體部位當作最猥褻的粗話,然而,若身為女人的我們膽敢使用生殖器官的名稱來咒罵或者只是說出口,我們就會受到嚴厲責罵。父權主義堅持要控制女人的嘴巴與陰道,甚至於控制進出這些孔洞的所有事物。"

    "父權主義把冒犯他人與猥褻他人的權力都留給它自己,同樣屬於它的還有隨心所欲替我們的身體部位取名與決定身體性別的權力、使用我們的身體對付我們的權力,以及因為我們膽敢覺得我們的身體部位在稱謂上或實質上,應該屬於我們自己而懲罰我們的權力。"

    "我有權擁有我的陰道、我的穴和我的屄。我不禮貌、我拒絕端莊,我堅持我們要告訴順性戀霸權:我操你的給我滾。"

    🟢野心:

    "野心之所以是原罪,是因為父權主義希望女人要受限制,而擁有野心代表的是太超過。"
    "是誰或什麼事物決定了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子、想要什麼東西和做什麼事?"

    "日本醫學院的操縱爭議所帶給我們的道德啟示是,順性別女人應該因為拒絕在生物決定論的祭壇上自我犧牲而遭受懲罰~~女人怎麼膽敢想要成為超過這些限制的存在?我們的地位就是應該受到限制。父權主義會努力確保這一點。這也就是為什麼野心是原罪。"

    "人們告訴女人要把目標設的更高、要懷有更多自信、要____(請自行添加動詞)更____(請自行添加副詞),同時父權主義毫髮無傷地堅持個體必須靠自己對抗整個系統,然後又在她無法靠著個人努力打擊該系統時責怪她。"

    "野心是一種違抗。是對著堅持我們該退縮的父權主義舉起的一隻中指。關注和野心是一對表親。前者想信「我值得關注」,後者宣告「我能更超過」"

    🔵權力

    "不徵詢許可的女人才是擁有權力的女人"

    "博所納羅的女性支持者和支持川普的那些美國女性非常相似,為了保護自己與她們所愛的人,她們希望的是有權擁有武器,而不是有權瓦解父權主義——也就是厭女暴力根源——的武裝。"

    "雖然父權主義讓針對女性的暴力得以發生並保護這些暴力,但與此同時,父權主義又表現得好像自己是女性的偉大保護者。"

    "父權主義總是把有限權力的麵包屑丟給女人作為回報。它認為接受了這些麵包屑的女人應該要支持父權主義、內化父權主義的命令、管控其他女人,而且這些女人永遠都不能忘記,這些權力是父權給的,它隨時可以收回。父權主義會允許寥寥數個女人獲得她們或去不准獲得的地位,然後將之稱為進步。與此同時,它還會要求我們不准指出,其實真正擁有權力的是那些丟出麵包屑的人,而不是接受麵包屑的人。"

    "父權主義不願意讓女人獲得權力後跑到它為女人劃出的限制之外,也不願讓女人獨立於它賦予女人的角色之外。但若你沒有野心、沒有自我、表現的慷慨無私,我們就會分出前所未有的(專門給女孩的)許多權力給你喔。"

    "父權主義若允許女人擁有權力,那些女人基本上必定會是一片空白的白板,能讓父權主義恣意作畫。"

    "不徵詢許可的女人之所以會成為擁有權力的女人,是因為她警告了父權主義,她不會原地等待父權賞賜禮物。"

    "我們必須清楚理解,有些女人接受了父權主義的麵包屑,藉此交換有限的權力和「保護」的空洞承諾。我們不能因為那些女人——她們就像在遇到種族主義時還堅持禮貌很重要的白人一樣——而失去對抗父權主義的力量。並不是只要身為女人就全都是我的盟友或我的姊妹。"

    "當我說起關注那些對抗父權主義的戰役與女性主義本身很重要時,常有人說:「那些是可以再等等!你知道還有這些和那些人正在被壓迫嗎?戰爭!政治犯!」對抗各種壓迫的戰役當然都很重要也很必要,但是這種要我們「等等」的言論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女人沒有重要到值得受關注。"

    🟣暴力

    "女人不但在社會化的過程中被教導成順從的人,我們基本上也被教導成不能表現出暴力行為,就算是為了自衛也不可以"

    "如果有更多女人願意用合理的暴力對待男人,如果有更少的男人願意用不合理的暴力對待女人,社會整體將變得更好。為了達到這個結果,我們應該鼓勵、保護並推廣女人對男人使用合理的暴力。"

    "我和許多女人一樣,我們都知道——因為我們已經成為受害者許多年了——男人認為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待我們的身體,不會有任何後果。這就是為什麼我想要揍那個男人那麼多下。"

    "在面對男性暴力時,女人在事後採取暴力報復或事先採取暴力行動的可能性越真實、越顯著、男性暴力就會越少。"

    "美國的男人殺掉女性伴侶後,被判處得平均刑期是兩年到六年,但女人殺掉男性伴侶後配判處的平均刑期卻是十五年,更不用說多數女人殺掉伴侶都是因為要保護自己不受伴侶最先出現的暴力行為傷害。"

    "女人不只擁有反擊父權主義犯罪的權利,女人絕對也同樣擁有攻擊並瓦解父權主義本身的權利。"

    ❤️慾望

    "我擁有我的身體。
    我擁有我的身體:國家、街道或家園並不擁有我的身體。
    我擁有我的身體:神廟、教堂、清真寺、任何其他崇拜的場所並不擁有我的身體。"

    ➰➰➰➰➰➰➰➰➰➰➰➰➰➰

    終於打完我想分享的金句摘要了,這也差不多就是我的心得。關於慾望作者更聚焦在性別gender而非性sex本身。另外推薦幾本書可以和這本互相搭配著看:《道德浪女》開放式關係元老,有更多的深入討論關係與慾望,《親密關係暴力》關係中的暴力是一種性別現象,它極度不均等而是由男性對女性的暴力佔壓倒性多數。

    來分享一些個人經驗,罵粗話是需要練習的,需要習慣到成為反射動作要用時才可以順利地講出口,不然罵髒話的時機稍縱即逝。我沒有練習過英文的粗話這部分應該會有困難。中文的倒是沒有問題,國中時候有段時間學習了不少至今依舊可以用。

    暴力/打架,下的了手打人也是,你不一定會下的了手。弔詭的是當你下的了手時也很可能你並不用真的動手,只要對方知道你是來真的就行。一件往事是我出國念書那時分手的前男友N,他在我們不愉快分手並失聯半年後還住在我家,我出國一年回到家打開門看到他坐在裡面我當場趕他出去。他做出想摸我胸部的動作我真的怒了隨手抓了尖頭鑷子叫他試試看,當時想的是我一定要戳到你見血。結果他也看出我真的很想戳他沒有再伸手就離開房子讓我休息睡覺。

    這本書就是宣戰而不是那些什麼也要同理男人的鬼東西。並且清楚指出不是女性就是女性主義者,事實上很多女性是支持、捍衛父權主義或根本沒想過自己接受的價值觀就是父權主義的,作者稱之為父權主義的步兵。

    或者說父權主義透過社會建構來分化出「好」與「壞」女人,並以此馴化、把女性限制在社會中被認為「應該的樣子」。而接受這套治理的女人會自動去競爭「好女人」的位置並當起糾察隊去「糾正」那些「壞女人」。一個完美的自動運作系統!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在說:我們不吃這一套!

    作者是埃及出生的穆斯林女性,七歲搬到英國,十五歲又移居沙烏地阿拉伯,成年後移居美國。她也不斷提醒這些壓迫並非只發生在「那些國家」而不是「我們這邊」,事實上這是全球性的問題。

    很久沒看到這麼犀利直白的文字了!我特別喜歡作者書中反覆提到的:革命來自於邊陲。因為中間的舒適圈是不會引發革命的。

    #女人和女孩的原罪
    #我的玫瑰花讀書筆記
    🔗 http://moo.im/a/hipyKU

  • 絕對不准笑2021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30 12:02:21
    有 3 人按讚

    210620今周刊 他借百萬想發財卻血本無歸:那時我還怨父母怎麼不支持我
    今周刊原址→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19/post/202106160048/

    「50萬元1股,一旦房子賣掉就給你投資報酬30萬元,也就是連本帶利共80萬元,如果到了年底還是沒賣掉,照樣連本帶利算給你。」……↓

    與朋友聊天時得知房仲這圈子很競爭,聽說同事、學長姊基本上是不願意教菜鳥的,畢竟把你教會了,對他們而言也就多了一位對手。可我在從零開始的階段,沒人教該怎麼辦呢?

    這時我突然想起,我曾經於南京東路掃街路過一間「建○房屋」,進去拜票時與一名店長(以下簡稱鄧騙)交換名片,他當時還泡茶請我喝,我也與他寒暄幾句藉機小歇。當時對他的印象還不錯,便趕緊回去翻名片與他聯繫,他告訴我他最近調去大直店頭當店長,邀我過去與他喝杯咖啡。

    那是我第一次去大直,由於店內才剛裝潢好,而且是座落在傳說中有錢人的豪宅特區裡,店內坪數大,裝修氣派,非常吸睛。鄧騙告訴我房仲有多好賺,隨便賣掉一間房子,收入動輒幾十萬、上百萬元。我說我很茫然也有點害怕,畢竟我沒做過業務,只覺得大直一帶的房子隨便都要千萬甚至上億元,好像離我很遙遠。他要我別擔心,他會找人教我,還說只要我肯學,做房仲一點都不難。

    我想,他都已經從一般房仲升格為店長,有他在我自是放心不少,便答應隔天就來上班,全然把自己託付給他,並於2010年7月28日取得營業員證照,正式邁向房仲之路。

    投資?詐騙?傻傻分不清楚

    從業約半年,也就是2011年初的某日,鄧騙問我是否有興趣投資,我回:「當然有,可是我還在負債中,何況我連一間房子都還沒有成交呢!」

    接著,鄧騙拿出一疊關於「大安區基隆路二段140號...」的資料夾,裡面有房屋權狀影本、不動產買賣契約書,還有賣方、買方(公司股東)的簽名與蓋章。鄧騙說:「你看看,這間我們買的價格多便宜啊!最近才剛簽約,等交屋後就要立刻賣掉賺價差,秒賺幾百萬,要不要入股?」

    我問:「喔?買得很便宜?那賣掉後要怎麼算利潤呢?」其實我當時根本不知道那個入手價格是便宜還是貴,但鄧騙說便宜,我就相信了。

    鄧騙:「50萬元1股,一旦房子賣掉就給你投資報酬30萬元,也就是連本帶利共80萬元,如果到了年底還是沒賣掉,照樣連本帶利算給你。」

    我說:「哇!(眼睛睜好大)可惜我沒錢。」

    鄧騙語重心長地說:「從事房地產,當投資客賺比較快,做房仲,房子要賣幾間才能致富呢?我就是看你負債才希望你早點賺到錢,讓你父母對你刮目相看。想說眼前這個穩賺不賠的機會趕緊報你知道,不勉強啦!」

    「讓你父母對你刮目相看」這句話完全打中我的心。

    起貪念說服同學、隱瞞父母

    2011年那時仍處於投資客盛行、瘋狂炒作、短進短出的年代。我想鄧騙說得對!而且都做到店長這個職位了,不可能會騙人,何況他也知道我負債,要騙就去騙有錢人,騙我幹嘛呢?於是我跑去說服爸媽,但他們只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認為這利潤高到令人存疑。如果真的那麼好賺,那店長為何不自己賺呢?何況我跟店長認識僅半年而已。我說服不了爸媽,當下有點生氣,覺得父母為什麼都不相信我,不支持我,不想早日看到我成功呢!

    後來我去跟一位高中同學「報好康」,他聽完相當有興趣也很謹慎,要我當他的「保險」。他說:「我不認識你店長,我是因為相信你才敢拿錢出來,如果你保證這個投資絕對安全就好。萬一發生意外,你要負責。」

    我轉達同學的意思給鄧騙,結果鄧騙的說法也一樣,他說他不信任我同學,希望窗口只對我,他還強調,他希望只給我賺。(事後想想,鄧騙應該是認為我個性溫和,討債起來比較不兇!)總之我答應了,於是跟同學拿了50萬元,爸媽得知後隨即拿出50萬元給我,並告訴我:「你把50萬元退還給你同學,反正都要被騙了,欠家人總比欠外人好。」

    我告訴同學後他卻說:「但是我的錢已經領出來了,那也是有利息耶!」這時我起了貪念,想說既然同學不想退錢,而我手邊頓時多了50萬元,那就乾脆投100萬元下去吧!這樣回收時連本帶利共160萬元耶!

    結果,我又把爸媽給我的50萬元給了鄧騙,並在2011年1月4日與鄧騙簽下「投資協議書」。鄧騙收錢時還語帶詼諧地說:「唉啊!這樣我賣掉這間房子可以分得的利潤又更少啦!」我覺得很不好意思,傻笑並感謝鄧騙給我這個賺錢的機會,期待交屋後立刻賣掉然後快點分錢!

    但,事情沒有預期的順利⋯⋯

    剛出社會的100萬元學費

    後來公司的氣氛變得很怪,常有黑衣人來找鄧騙,三不五時就有神祕電話奪命連環call,每次接了對方都不講話,公司不斷被騷擾。有一次更誇張,一堆刑警突然到店裡,大聲喝斥叫我們不准動並且開始蒐證,對每個人的辦公桌翻箱倒櫃。

    我驚覺不對,並想到怎麼股東們看到我都沒提到我有插股?而且店長怎麼老跑林森北路花天酒地,最近還神隱不上班。我趕緊問某位股東,股東說他們壓根不知道我有入股,而且那個案子,鄧騙始終無權介入。

    我趕緊聯繫鄧騙要他給個交代,鄧騙說:「我答應要給你的就一定會給你,現在房子還沒賣掉,年底也還沒到,我沒有違約。」我也只能暫且相信一切只是自己多慮,就這樣拖過了2011年6月,那時奢侈稅剛實施,房地產被規定入手的兩年內不能買賣,否則要被課重稅,沒辦法,只好繼續等年底的期限到。

    年底時我再次與鄧騙聯繫,他竟然說他沒錢,並請我再給他一點時間,可是我已經無法信任他了,何況我的同學也在等我還錢,我要求他無論如何至少先還我本金,但他還是辦不到。我說:「你根本就在騙我,我要告你詐欺!」

    鄧騙聽到我要告他,態度瞬間轉硬說:「你去告告看啊!看我會不會反告你高利貸!」(靠!原來還有這一招!)

    作者簡介_陳泰源

    現職:不動產仲介公司資深經理。歷經參選議員失敗、被黑心房仲店長詐騙及交易糾紛,人生最高負債達380萬元,仍自不量力買了2萬美元6年期的儲蓄險保單,展開一連串從負債→還債→省錢→存錢→最終圓夢買房的歷程。明明家中富裕,卻仍堅持靠自己努力,把存錢當有趣,號稱「台版貧窮貴公子」。

    本文摘自台灣遊讀會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省出一棟房》

    部落格→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1/06/210620.html

  • 絕對不准笑2021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8 16:58:00
    有 852 人按讚

    【中東皇太后「謝赫莫扎」的開掛人生:高喊「我就爛」的人,其實你一直在做你最討厭的『努力』】

    中東國家卡塔爾麻雀雖小,卻擁有龐大穩固的經濟運作體系,長年人均 GDP 排名居冠。

    說起這個國家,你會立刻聯想到石油和天然氣,然而,若追溯這些黃金資源背後的操盤手,就不得不提到卡達王太后的名字:謝赫莫扎。

    時尚圈的人對謝赫莫扎並不陌生,她非常喜歡 Valentino 的高級訂製服,曾經豪擲 600 多億台幣收購 Valentino ,當時還成為一則大新聞。

    別看謝赫莫扎好像很愛花錢,她其實生財有道。

    正因謝赫莫扎精明能幹的業務能力與頭腦,使她打破中東皇室向來傳統保守的窠臼,可以拋頭露面、不戴面紗、頻頻現身國際外交場合,被稱為「全球最有權勢的女性」之一。

    若你以為謝赫莫扎只是天賜好運,是個贏在人生起跑點的純勝利組,那麼你就錯了。

    /

    謝赫莫扎是在政治迫害下長大的孩子。

    彼時,卡塔爾國王「哈利法」想獨佔所有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受到許多商人反對,謝赫莫扎的父親就是反對方的其中一員,因提倡「公民享有」的主張,結果被哈利法宣判監禁,整個家族被流放到科威特。

    流放期間,謝赫莫扎見到科威特難民的窮困生活,心中樹立志向,期許自己能夠成為幫助弱者的人。之後,靠著孜孜不倦學習與堅強意志力,謝赫莫扎考上卡達大學社會學系,成績一路名列前茅。

    雖為囚徒之女,謝赫莫扎難掩天生貴氣。她外型搶眼、頭腦聰明,頓時成為校園風雲人物,順勢引起王儲「哈瑪德」的注意。

    哈瑪德,他是國王哈利法的長子,從小受到西方教育薰陶,對獨立自主的謝赫莫扎一見鐘情。

    那時國王已經為哈瑪德安排聯姻,對象是他的表妹,但哈瑪德仍舊向哈利法堅持,非要娶謝赫莫扎進門不可。

    明知媳婦是仇人之女,拗不過兒子哈瑪德的堅持,哈利法讓步了,但他要求謝赫莫扎必須以「側妃」身份入宮,至於哈瑪德的表妹才是大老婆、未來的王后。

    謝赫莫扎的家人不准出席婚禮,若要跪拜母親,均由哈瑪德的正妃做代替,很是羞辱人。

    婚禮上,公公哈利法告訴謝赫莫扎一句話:「認清妳的位置。」

    面對這一切,謝赫莫扎都是沉默的,而每位王者的誕生,往往是低調不張揚。

    相信國王哈利法絕對不會料到,最終將自己逼下皇位的人,就是這個當初視其為微塵的二媳婦;相信哈利法也根本不會意識到,位置是流動的,沒有任何權力是絕對不變。

    /

    國王哈利法帶頭看不起謝赫莫扎,其他皇室成員自然對謝赫莫扎沒有好臉色,尤其是哈瑪德的正妃,她由衷瞧不起謝赫莫扎的出身,時常對她冷嘲熱諷。

    某天,正妃對謝赫莫扎發難:「妳應該要去監獄陪妳的父親,粗陋的砂礫,生不出美麗的珍珠。」

    這句話觸碰到謝赫莫扎的底線,她允許外人任意評價自己,唯獨不允許他們詆毀她的家族,但她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笑著反問大老婆:

    「荒原上的蛇鷲,如何懂得欣賞珍珠?我會向妳證明,王宮是最適合我待的地方。 」

    不久後,謝赫莫扎就用行動應證她所言不假。

    /

    採珠業,是卡塔爾的一項重要產業。

    早期生產商普遍追求色澤漂亮又大顆的珍珠,對其他有裂痕與髒污的瑕疵珍珠不屑一顧。

    謝赫莫扎卻從這些「瑕疵珍珠」中望見商機,遂向丈夫哈瑪德建議,將品質較低的珍珠用來加工成生活用品,開闢卡塔爾珍珠加工和銷售的嶄新領域。

    1979 年,謝赫莫扎無意間淘到一顆天然黑珍珠,被外國拍賣行被估值70 萬美元,不過公公哈利法也看上這顆珍珠,眼見二媳婦完全不想送給自己,遂一怒之下用 100 萬美金從謝赫莫扎手裡買下黑珍珠。

    謝赫莫扎絲毫不惱,反使出草船借箭之計,將公公「給」她的 100 萬美金拿來創業,用這筆錢進行人工珍珠養殖。

    就這麼用錢滾錢,謝赫莫扎不但幫助國庫,還提升國民就業機會,使她在民眾間的聲望越來越高,丈夫哈瑪德深深信任她的理財能力,對其相當倚重,凡事都必須先徵求謝赫莫扎的意見。

    /

    1985 年,哈利法為安撫部落,要求哈瑪德娶第三個太太。

    王儲哈瑪德順勢向父親開條件,希望讓謝赫莫扎掌管王室家庭事務,特別是投資理財的領域,否則自己堅決不從。礙於兒子哈瑪德漸漸有勢力,也考量到謝赫莫扎在人民間的聲望,哈利法同意了。

    謝赫莫扎正式成為皇室的內當家。

    鞏固家庭命脈的關鍵,絕對和「理財」脫不了干係。實際上,一旦讓某方掌握財政大權並完善發揮,他在家族地位肯定難以超越。

    一般家庭如此,皇室亦然,更別說謝赫莫扎能力超群,早已無形擄獲不少朝中老臣,默默累積親信。

    1995 年,莫扎夫婦趁著哈利法在國外度假,發動「不流血政變」,聯合群臣將老國王趕下王位,哈瑪德成為新任統治者。

    /

    推翻父親哈利法後,哈瑪德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

    他聽從謝赫莫扎的指示,陸續實現全民免費醫療和國民義務教育,然而,人民享有高福利的結果,意味著國庫容易缺錢,需要找尋開源方法。

    謝赫莫扎再度提出見解,她認為石油和天然氣總有一天會採完,建議丈夫用石油換美元,再用美元去投資和增值。她說:「若有一天我們的投資遍布世界各地,不僅能保證人民長久福利,還能打破國土狹小的桎梏。」

    哈瑪德成立國家投資局,由謝赫莫扎擔任負責人,開始幫國家賺錢。

    謝赫莫扎將石油換來的美金用來投資房地產,趁著 1997 年英國房地產市場蕭條,她用 158 億美元從南倫敦一路買到北倫敦,之後又用 9 億美元收購倫敦奧運村。

    隨著近十年全球房地產日漸飆高,謝赫莫扎的財務手腕成就再添一筆輝煌,連丈夫與大臣都對這位王后的遠見與膽識難掩欽佩。

    /

    不只房地產,謝赫莫扎將目光放到藝術品市場。

    她花費 4 億美元囤積各個藝術家的作品,聘雇頂尖設計師為卡塔爾打造前衛風格的美術館,吸引觀光客朝聖,提升國家的質感水平,也增加每年平均破億的觀光收入。

    據 2012 年外媒統計,卡塔爾正式實現國富兵強的目標,失業率逼近零,連最低收入的人都有車有房,公民享有免費的水電、醫療和教育,人均 GDP 位列全球第一。

    謝赫莫扎的功績受到肯定,從囚犯之女蛻變成國民萬千崇拜王妃,被老百姓稱為「卡塔爾史上最偉大的奇蹟」。

    如今謝赫莫扎的地位早已遠遠高過其他兩位太太,時常跟著國王哈瑪德四處參與外交活動,展現流利英語能力和信手捻來的幽默感,無疑給過去瞧不起她的人一計響亮的巴掌。

    但是謝赫莫札並沒有被名利迷惑,她繼續朝更偉大的目標邁進:教育。

    /

    早在 1995 年,謝赫莫扎就成立卡塔爾教育和科學發展基金; 2000 年,她興建教育城區,讓眾多美國名校能在卡塔爾開分校,中東學子不需要花錢出國,就能夠在家附近接受最優質的教育。

    2012 年,謝赫莫扎宣布成立名為教育兒童的機構,該機構採取配對資金的形式,幫助世界範圍內 6100 萬的貧窮小孩免費就學的機會,目前已經惠及 500 萬兒童。再來,她專門成立教育基金,幫助受到伊拉克戰爭迫害的孩子。

    謝赫莫扎證明她不僅是精明能幹的商人,更是追求世界大同的夢想家。

    /

    近年,許多學說會鼓勵我們「活在舒適圈裡不是壞事」「人類可以不需要追求進步」等等,我曉得這些道理都是立意良善,旨在鼓勵大眾要懂得放鬆,人生別把自己活得太累。

    但這類型的說法,很容易讓思考不夠成熟的人導向某種虛無,高舉著「我就爛」的大旗,放棄開拓自己的可能、抵制命運給予的邀請和機會、不願意順應改變。

    反正對他們而言:我就是這樣爛,不行嗎?人要接受自己呀!

    人類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此,嘴上說待在舒適圈很開心,卻無法承受見到其他人自我實現的快樂,內心陷入矛盾、飽受折磨。

    對我來說,真正實踐「待在舒適圈很開心」的人就是莊子,終生窮困潦倒,做一份薪水微薄的漆園吏,餓得面黃肌瘦,偶爾沒錢還會拉下臉跟朋友乞討,依舊開開心心過日子。

    你以為莊子天生就懂得主宰自己的心嗎?

    不是呀,他也曾經差點跑去楚國做官,他同樣是通過長期觀察百姓與博覽群書,方才慢慢頓悟一切,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對於「精神領域」的努力?

    /

    我的觀點是:我們天生就自帶努力光環,和天地萬物一樣,衝破爛泥野蠻生長。

    就算野草想盡辦法控制不發芽,他還是會發芽;就算太陽努力逼自己不要升起,它還是會升起;就算你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想努力,但只要活過今天,接受上司的任務挑戰,處理家裡瑣碎的煩心雜事,這本身也是一種努力。

    所以那群聲稱自己「不想努力」的人,更精準地來說只是「不想盡力」。

    他們放棄拓寬自身潛力,放棄命運丟給他們的呼喚和機會,老實說如果不想盡力,我覺得 OK ,你想清楚就好,願意承擔後果與情緒,反正關鍵就是:你要真心認同「我就爛」的自己,並且真心感到開心。

    /

    很多新聞都會對謝赫莫扎的人生下了「復仇」註解,說她是復仇成功的典範。

    但我認為一個滿腦子是復仇的人,她就不會在奪下哈利法的王權之後,依然汲汲營營為國家開拓財源、為世界教育盡心盡力。

    謝赫莫扎的心中,她肯定有比復仇大過一切的事物。

    搞不好,她也只是定下一個「幫助弱者」的小目標,默默前行罷了,起初也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能走多遠。

    但我確定地是,謝赫莫扎總是欣然接受命運給她的挑戰,以一種順應自然的態度跨步冒險,試圖測試自己的極限到底在哪,畢竟人生僅有一次,她還是想為自己盡力一回,把身而為人的潛力發揮到最大。

    這份努力,不過也是依循萬物的規律前進罷了。

    原文刊載: #Adaymag

    https://www.adaymag.com/2021/01/21/sheikha-mo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