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結婚母舅點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結婚母舅點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結婚母舅點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結婚母舅點燭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孟子嫌棄妻子在家裡裸身 孟母為何狠批兒子|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到了戰國,亞聖孟子的出現,無疑給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和孔子相比,孟子沒有那麼多的花邊新聞,和他有關的女人只有兩個,一個是他的母親,而另外一個是他的老婆。兩點一線,標註了這位聖人的人生軌跡。孟子的母親是孟子人生的...

  • 結婚母舅點燭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26 14:00:00
    有 868 人按讚

    孟子嫌棄妻子在家裡裸身 孟母為何狠批兒子|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到了戰國,亞聖孟子的出現,無疑給儒家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和孔子相比,孟子沒有那麼多的花邊新聞,和他有關的女人只有兩個,一個是他的母親,而另外一個是他的老婆。兩點一線,標註了這位聖人的人生軌跡。孟子的母親是孟子人生的主角,而他老婆是配角。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位歷史上最偉大的(注意不是之一)母親的生活。

    孟子名軻,字子輿,又字子車、子居。他生於公元前372年,死於公元前289年。據考證孟子出生在鄒城郊外馬鞍山下鳧村。

    孟子的母親姓仇,父親名叫孟激,字公宜。據《天中》記載:「孟子生時,母夢神人乘祥雲自泰山來,止於孟宅上空,母凝視久之,忽片雲墜而寤,閭巷皆見五色彩雲覆其居。」偉人出生時都會有些祥瑞這不過分,但是孟子出生時的祥瑞很有可能是孟母編造出來的,這並不是什麼吹噓,而是孟母對於兒子的一種期望,就像是許多望子成龍的母親一樣。

    而孟母懷孕時,嚴守著古時先賢的規矩,前邊我在《周興三母》中介紹過周文王的母親胎教的一些故事,而孟母完全效仿之。《韓詩外傳》(註釋1)就記載了孟母說的一段話:「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

    孟子出生了,是個健康的男孩,但是此時孟子的父親卻要遠走他鄉。原來孟激是個懷才不遇的士人(低級知識分子),他為光耀門媚,拋別嬌妻稚子,遠赴宋國遊學求仕。

    可是三年後,孟母得到的卻是丈夫客死異鄉的噩耗,從此,孟家沒有了頂樑柱,而這個女人要獨立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從此在孟母的心中,她的一切精神寄託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兒子成才,讓他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男兒。

    我們今天許多家長都在為孩子擇校,花費很多金錢,就是想讓自己的孩子獲得一個學習氛圍好的環境。

    本人從小上學自由散漫、吊兒郎當,家裡又沒啥錢擇校,自然從小學到高中所上的學校都不是最好的,也理所當然的沒有經歷過那種最好的學習氛圍。但是有一點我是承認的,就是在我上大學的時候,那些名校畢業的孩子比我的英語要好(本人大四才過的英語四級),就是因為人家天天都是純英語授課,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較好的英語環境下。而我的英語老師要照顧大多數同學,不可能實現全英語授課。

    這就是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求學歷程的影響,很多望子成龍的母親不惜花費重金為孩子選擇最優秀的學習環境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早在兩千多年前,一位母親就已經有了這種意識,她就是孟母。

    孟子幼年時候,住在墓地附近。孟子總能看見喪禮和埋死人的一些過程,便和周圍的小朋友常常挖坑,假裝埋人,以做遊戲。孟母看見這種情形,長嘆一聲,說道:「這不是我們應該住的地方。」孟母帶著孟子搬家了,常和孟子在一起玩的小朋友們怎麼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孟軻要走?大家在一起玩得不是很愉快嗎?其實連孟子自己也不大明白,不過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他們的天性就是模仿和玩,很快孟子就忘了暫時的不愉快。  

    而孟母搬家到了一座集市的旁邊,很快孟子又和周圍的小朋友打成了一片,他們一撥人扮演商販,一撥人扮演買東西的人,討價還價,錙銖必較,都開心極了。孟母再次搖了搖頭,看來這也不是我們能居住的地方。

    孟母又將家遷徙到學宮附近,這樣一來,孟子在遊戲的時候,就學揖讓進退等禮節。孟母認為這才是教育孩子的好地方,便定居下來,這是有名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很多人質疑過孟母的做法,一個人的成功難道與環境的關係這麼大嗎?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從什麼角度去考慮,如果是從自己的角度上,我覺得更應該處於一個更為困難的環境中去磨煉自己的意志。

    可是孟母是從一個母親的角度去考慮的,而且她要面對的是她年紀幼小,不知是非的兒子,現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的基本人格是在六歲以前基本形成的,從此根深蒂固。孟母重視孟子少時的環境是無可厚非的。

    孟母作為一個母親,真正成了歷史上的一個標誌,是因為她為後世的母親們做出了表率。

    首先她要面對的是拮據的生活,一個寡婦帶著一個幼小的兒子,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孟母要獨立承擔起這個家庭的一切。孤立無援的孟母開始了坎坷的人生旅途。她要憑著自己的雙手謀取衣食所需,更要以自己的力量,把唯一的兒子教養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孟母每天靠織布含辛茹苦地為兒子積攢著每一文錢,但是年少的孟子卻惹得母親大怒,她把這些剛剛織好的布全部毀掉。

    原來孟子從小就很聰明,但是聰明的孩子都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貪玩。

    孟子就屬於那種一學就會,但決不再溫故知新的孩子,有一天放學,孟母正在織布,便問道:「你學的咋樣啊?」孟子隨口說道:「湊合吧!」

    孟母一聽大怒,隨手拿起一把剪刀,將織成的一段錦絹咔嚓咔嚓,攔腰剪成兩段。要知道,這布料可是孟家的唯一的經濟來源(當時士階層是沒有地種的),可是孟母卻把好好的布料剪斷。

    孟子害怕了,他從沒有見過母親發這麼大的火,他知道母親這是動了真火了,可是他卻不知道自己哪錯了。孟子驚恐地問:「為什麼這樣做?」

    孟母說:「你不好好學習,就像我把織著的布剪斷一樣。做君子要想成名,必須要博學不能讓人問倒,只有這樣才能居住的安寧,活動也可遠離危險。今天如果你不好好學習,將來肯定要去服勞役,而那樣就離禍患不遠了。這個就像我們現在以織布為營生一樣,如果半途不做了,那我們就會沒有糧食吃了啊!而沒有了吃的,女的少吃兩口沒事,而男人就會道德敗壞,去偷去搶,然後被抓進監獄,服苦役!」

    我敢說,孟母說的一大半孟子都沒聽懂,但是他知道了母親的憤怒,還有就是他看見過那些被抓的小偷,他們的下場非常悲慘。

    對於孩子的教育,不過是兩種方法,嚇唬和哄。孟母這段剛中帶柔的敘述,讓孟子對自己的學業再也不敢懈怠。

    而孟子也很快有機會得到了名家的指點,當時孔子的孫子孔極(字子思),正在曲阜設館教授六藝,遠近學子紛紛負笈前往就教,孟子十五歲時,在孟母的鼓勵下,孟子由鄒城來到了曲阜。孔極看到孟子非常喜歡,他曾對左右說:「孟孺子性樂仁義,言稱堯舜,世所稀有也。」孔極也把祖父的畢生所學毫無保留的傳授給了孟子,孟子繼續發揚著刻苦學習的精神,埋頭苦讀了五年,學問德業,突飛猛進,終於領悟了儒家思想的精髓,終成一代名家。看到孟子成才,孟母心中的一塊石頭終於落下了。

    窘迫的生活,也隨著孟子的成名而得到了緩解,這就像是成名的朗朗(鋼琴家)和周揚(短道速滑冠軍)一樣,他們都曾經窘困,卻又都因為成功而不再窘困。

    這時孟子已經到了適婚的年齡了,孟母也為孟子選了一位妻子。孟子結婚了,可是他的婚姻生活並不和諧。

    孟子每次進入私室,都見到妻子裸袒身軀走來走去,孟子認為妻子不賢,所以就不再進兩人的臥房了。孟子的老婆見到丈夫和自己如此見外,便去要求婆婆放自己回娘家。

    孟妻說道:「妾聽說夫婦之道,私室裡是不應該相互避諱的。而現在我在房中裸露了一些,夫君就認為我墮落而不高興,這根本就是拿我這個媳婦當外人。婦人之義就是要照顧好丈夫,現在夫君他要搬出去住,外人聽來還以為是我不賢惠。我還是回娘家算了吧。」

    婆媳問題一直是困擾著家庭生活的一大弊病,而孟母是最早做出這種良好婆媳關係典範的母親之一。她沒有維護自己的兒子,而是毫不留情地批判了兒子的那種所謂的正道思想。

    「你說你的老婆不守禮儀,那好,禮儀之一,進門前要問問有沒有人在,這是一種尊敬。上堂前,聲音要故意放大,這是為了告訴別人自己來了。入戶的時候,不應該抬頭,這是為了避免看到不該看的。現在你去了你們夫妻的私房之中,入戶卻不做聲,你老婆裸體在內,你卻看了個滿眼,還說人家非禮,你這是哪家的道理?」

    得,孟子一聽,這是母親挑理了,想想自己也確實有雞蛋裡挑骨頭的嫌疑,本來是想給妻子來點猛料立威,結果卻把自己給絆倒了。孟子也挺識趣,去向老婆承認了錯誤,一件生活中的小插曲就這樣被孟母輕易地化解了。這就是水平,清官難斷家務事啊,可是能斷家務事可就不只是清官了,絕對有水平。所以《烈女傳》上說:「君子謂孟母知禮,而明於姑母之道。」

    上面的故事,作為一個母親來說,只是她人生要經歷的每一個階段而已。

    一個母親是不是真正的偉大,在於她是不是真正瞭解孩子所想要的東西。而孟母知道孟子追求的是什麼。

    當初,我可以到外地去上一所更有名的大學,但我選擇了留在天津上一所普通的大學,而一份外地的工作會使我得到比現在工作高四五倍的收入,但我依然選擇留在天津,這是因為我的父母都在天津,這裡是我的家。而我的很多同學都願意出來闖蕩,他們大多現在都有了屬於自己的新天地,比我混得強多了。

    「父母在,不遠遊」和「好男兒志在四方」這兩句話,永遠是充滿了矛盾的。不遠遊是為了孝道,而出去闖蕩是每個年輕人的理想。

    孟子就在這兩難的選擇中決定留下,他把自己的仕途選在了離自己家鄉很近的齊國。孟子多次向當政者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但是齊宣王雖然以年祿十萬鐘來酬謝孟子,卻不肯實行他的政治主張,對此,孟子總是搖搖頭說:「君子稱身就位,不為苟得而受賞。」對於一個政治家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自己的理想難以實現,而孟子選擇留下是因為母親,那個為自己含辛茹苦了幾十年的母親。

    而孟子每天鬱悶的表情讓孟母有所察覺。她問兒子,為什麼事情而擔憂。孟子敷衍稱自己身體不舒服。過了幾天,孟子又長嘆了一聲,被孟母聽見了。孟母又問兒子你為什麼嘆氣啊?

    孟子終於吐露了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我聽說,君子應該稱身就位,不為苟得而受賞,不貪榮祿。諸侯不聽從我的政見,就不應該再侍奉他。聽了我的政見而不採納,就應該不再踏入這個朝廷。現在齊王不用我的治國理論,我想走,但是母親您已經老了,經不起顛沛流離,不能跟我一起走啊,我是為這個事情在憂愁。」

    孟母此時淡然處理了這一切,她說:「婦人的禮儀是什麼?精五味,擅酒漿,養舅姑,縫衣裳而已。而婦人應該遵從三德,也就是少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今天你已經長大成人了,而我也老了!你應該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而我應該繼續遵守一個婦人的禮儀。」

    很多現代女性都在批判孟母是個老思想,舊觀念,試問今天女性的新觀念有誰比她更偉大呢?

    我感覺,孟母的這種任由兒子發展不想拖累他的想法也是非常具有現代意識的,和那些現在還在用養兒防老那種老思想看待生活的老年人相比,是那麼超前。孟母的想法是無私的,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自己的孩子,給了孩子所崇尚的事業。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母愛所能表達的了,母愛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私愛,而孟母的愛是一種博愛。

    孟子走了,帶著對母親的不捨,他帶領門徒遊說各國,雖然他的結局和孔子十分相似,都沒有能得到君王的認可。但是他做到了把儒家文化發揚光大,《孟子》有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這都是孟子留給我們的巨大財富,而這都與他那位歷史上最偉大的母親有著巨大的關係。就在孟子做著自己想做的事情時,孟母去世了,她歸葬馬鞍山。如今在山東省鄒城縣北二十里的馬鞍山麓,還留有古柏森森的孟母墓,歷代都有人捐石刻頌揚她的堅貞志節與慈母風範,還有人出資在此建了孟母祠。

    這是人民對這位偉大母親的懷念,她就像是標識,在孟子的不同階段為孟子指出了前方的路,她又像是一支蠟燭,照亮了孟子的前程,卻也燒乾了自己。

    已故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臨終前幾年,突然對周圍的人說,我昨晚夢見媽媽了,從季羨林的諸多散文中,我能看出他對於母親的感情,我們雖然無從得知季先生早年時的生活經歷,但是我知道一位同樣偉大的母親也用自己的微光照亮了季羨林的童年和青年時代。

    孔子說他常常能夢見周公,孟子呢?他是不是應該經常能夢見自己的母親呢。

    是,也不丟人。因為孟母並不比周公差多少!

    註釋1:《韓詩外傳》是一部由360條軼事、道德說教、倫理規範以及實際忠告等不同內容組成的雜編,一般每條都以一句恰當的《詩經》引文作結論,以支持政事或論辯中的觀點,就其書與《詩經》聯繫的程度而論,它對《詩經》既不是註釋,也不是闡發,而是實際運用《詩經》的示範性著作。

    原文載於《稗官女史》,作者:尹劍翔,出版社:現代教育出版社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結婚母舅點燭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9-18 10:34:38
    有 247 人按讚


    【到底,是誰剋誰的命?】

    星期一晚上,是我最期待的夜晚,也是最難過的夜晚。在這個晚上,我會做寫書的個案採訪,可是每每聽完對方的人生故事,我都心情跌盪到低谷,心裡不禁發出喟嘆:

    「怎麼會有人一生下來,就注定悲慘?」

    昨天訪問的是雪兒,她出生在一個四合院,阿公阿嬤有幾分薄田,一生務農,家裡貧困,父親只讀到小學,就外出當木匠,打零工,收入時有時無。二十歲結婚,太太小兩歲,沒過兩年甜蜜恩愛的日子,為了延續香火,像母雞下蛋似的,噗通噗通地接連五個孩子呱呱落地,生活的重擔像風雨過後的山土崩塌,壓垮這對夫妻,也沒讓孩子在碎裂的石塊縫隙中獲得喘息。

    這個大家族,普遍沒受多少教育,加上務農,畏懼自然力量的強大無邊,所以非常迷信。

    大伯的女兒出生時,頭朝下,被視為不祥,慌忙送走,再也未曾過問她的下落。還有一個孩子生病,不送醫,只是餵草藥,後來孩子死了,七孔流出的都是草藥味。這些都是聽姊姊說的傳聞,雪兒自己有一次親身經驗,讓她羞愧至今。

    高二時,突然半夜流鼻血不斷,用衛生紙塞鼻孔、冷毛巾敷額頭都無效的狀況下,父親突然將冷毛巾往她內褲裡塞,冰敷下體,雖然母親也在旁邊,她說:

    「我不知道到底冰敷了多久,只知道那一刻我有如死了似的,失去任何感覺。」

    因此父親喜好命理,雖然識字不多,卻會自學鑽研,收著每個子女各一紙命書,記載著一生命運起伏。比如他算出大姊長大會「跟人走」(私奔),居然要求大姊從此對外只能報農曆生日,不准報國曆生日,以為這樣就改變女兒的命運。

    雪兒的上頭是哥哥,家裡的獨子,她和妹妹成了多餘,阿嬤每每見到她們,都會嫌惡地說:「送走!送走!」可是最慘的不是這個,而是在五個子女中,父親對雪兒的態度特別冷,成長歷程從未給予任何的奧援。

    母親也常愛憐地叮嚀雪兒:「妳父親最不疼妳,別去惹他。」雪兒逆來順受,及長之後,才察覺到自己有如被遺棄的孤兒,但是她始終不明白發生什麼事。

    雪兒在小學就測出視力只有0.1,其他手足也是嚴重近視,但是唯有她未配戴眼鏡。老師在連絡簿多次提醒,父視都未置一詞,只是簽名了事。在國中之後,雪兒未曾再看過電視,因為看不到。直至國中畢業,被父親趕至電子工廠做女工,賺了薪水,才自己配了一副。眼鏡行的老闆都不勝驚訝:

    「這十多年來,妳是怎麼一路撐過來的?」

    做了一年女工,考上高職,每天請父親給她20元吃早餐,給了幾次以後就沒再給,也不吭不聲的,雪兒心裡明白,每天餓著肚子上學。父親從來不管雪兒是怎麼長大的,高三到大賣場打工,回家都晚上十二點,不得不住到宿舍,父親也沒問過她怎麼有錢繳住宿費。

    有一次雪兒發高燒,教官打電話給父親,請他帶雪兒回家,父親竟然只說:「學校處理就好。」在場所有同學都聽到,雪兒無地自容到極點。最後由教官帶她去看病,並送到同學家裡,由同學媽媽代為照顧。

    雖然沒有任何資源,雪兒未曾放棄升學,一邊工作一邊讀書,擁有碩士學歷。35歲前每天只睡五個小時,精疲力盡,拚了命考上二專的那天,喜滋滋地跟父親報告好消息,父親冷冷地回應:「跟我說這個做什麼?」

    後來補習一年,準備考大學,回家的路上是緜延的工廠,盡是喝醉的外勞,對著雪兒吹口哨,讓雪兒驚恐萬分,請求父親來公車站接她,但是一次也沒有,雪兒不能理解地問自己:「難道他從來不擔心自己的女兒遭受不測嗎?」

    和男友交往8年,準婆婆到家裡提親,問父親要辦喜宴嗎?要請女方親戚嗎?要請舅舅來點燭嗎?從頭到尾,只聽到父親左一句「不必」、右一句「免了」,把準婆婆給弄糊塗,忍不住多問一句:「這是你女兒的終身大事,這些禮數真的不用嗎?」父親還是面無表情地說,都不用。

    父親從未跟雪兒打過電話,主動了解她的近況,唯一的一次是在公證結婚前一天,打來問雪兒:「我需要出席嗎?」這一天,雪兒已經32歲。她接到這通電話時,傻住了,不知如何接話,最後囁囁嚅嚅地回答,政府沒這個規定。結果,當天父親真的沒有出現。

    結婚第一年,雪兒便跟先生說,她不想生孩子,理由是「不被期待的孩子,就不應該出生」,經過這樣的成長歷程,她毫無把握可以教養好自己的孩子,親子關係一定不正常。先生聽了之後,難過不已,隔天溫柔地把她擁入懷裡,跟她說,沒關係,不生就不生,不必有壓力。

    雖然朋友都說雪兒這個想法很扭曲,雪兒也知道,但是她說:「前半生我是一個人長大,每天不論身體或精神都壓力到了極限,我真的累了,也許不生孩子對彼此都好。」

    跟父親完全相反,雪兒從不算命,因為命已經這麼壞了,若是算出更壞的,究竟還要不要活?6年前到這家公司任職,有一名要好的同事會算紫微斗數,才揭曉她這一生最大的疑問,同事告訴她:

    「你和父親相剋。」

    也就是說,在父親收藏的那紙雪兒的命書裡,早就記載著這個鐵口直斷,卻因為母親的攔阻,不能把雪兒送走,只得視她如無物,不把她當作一個真實的存在,讓她自生自滅,卻造成雪兒破碎的成長、受傷的心靈。

    聽到這裡,你說到底是誰剋了誰的命?說到底,都是無知與迷信害人。為此,我請教占星珍妮佛老師,她是我的好友。遇到迷惑時,我會請她釋疑,而她總是為我點起一盞明燈,照亮前方的路。

    占星珍妮佛老師的解釋是,古人的算命思維是父母為尊、子女為卑,所以親子的緣分若是存在著子女反抗權威的特質,就會解釋成剋父母。這個角度,是站在父母是受害者這一方,其實受害與加害是一體兩面。客觀的來說,父母與子女的緣分存在著某個現象。

    雖然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特別寫下來與你分享,給我們彼此一個警示,別再聽進去誰剋誰的話了,這都會造成悲劇成真。

    ----------
    洪雪珍的最新力作《哪有工作不委屈,沒有工作你會更委屈》
    在各大書局及網路書店都可以購得:
    ●博客來 https://goo.gl/iBHnHV
    ●誠品 https://goo.gl/eMDCME
    ●金石堂 https://goo.gl/QqWDPA
    ●TAAZE https://goo.gl/BCywDe
    ●時報悅讀網 https://goo.gl/7miwRC
    電子書
    ●樂天KOBO https://goo.gl/GajNts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