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組織架構意思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組織架構意思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組織架構意思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組織架構意思產品中有15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265: 如果你的依據是 "中華民國政權因1945.9.2受盟軍《一般命令第一號》指令代表全體盟軍(而非中國國家政府身份),自1945.10.25來台受降佔領治理台澎至今",那台灣還是處於沒有主權的盟軍佔領地的地位,勢必要由盟軍來決定台灣的法律...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

組織架構意思 在 OL. 倆職女子 | 上班族的假日時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0:07

✏️ 職場必備技能 -邏輯寫作力 #文末抽書 📌 #你以為的寫作.... Q: 只有國文課才需要寫作? Q: 學寫作只是為了作文考試? 學習寫作,是為了好好表達想法,並且透過寫作整理好思緒。寫作力,就是你的思考力。 寫作的好處:1️⃣ 提高記憶力和理解力 2️⃣ 評估思考的深度 3️⃣ 作為知識上...

組織架構意思 在 雙橡教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03 19:14:32

上次小編介紹「怎麼報告,大家才會想聽?」時,發現有許多同學除了擔心報告不夠吸引人以外,也常常擔心簡報內容不夠豐富。隨著新課綱的發展,探索實作、報告撰寫、成果發表的次數增加,你真的知道怎麼好好表達你的學習成果嗎?⁣ 別擔心,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特地整理了關於簡報表達能力的三大步驟,讓你在發表時能夠更輕鬆上...

組織架構意思 在 順吉??‍♂️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23:56:53

66分鐘開始講從警的大小故事(被撞、車禍、死亡案件、開槍、跳樓、酒駕) 143分鐘開始竟然教健身🤣 小弟下單位就來到許多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新北三重! 以下就讓小弟為大家分享、解析如何上榜吧! 今年真的很幸運能在拼盡全力的第三年考到了刑事系榜首! 考了三年,名額從20個到14個,到今年僅存的...

  • 組織架構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30 12:31:37
    有 138 人按讚

    (✪‿✪)ノ排程中晝發文 #國際法法理建國 Q&A

    Q265: 如果你的依據是 "中華民國政權因1945.9.2受盟軍《一般命令第一號》指令代表全體盟軍(而非中國國家政府身份),自1945.10.25來台受降佔領治理台澎至今",那台灣還是處於沒有主權的盟軍佔領地的地位,勢必要由盟軍來決定台灣的法律地位,但是當初的軍事同盟已經解散, 所以還是需要回歸台灣地位未定論+呂秀蓮的實質統治論說法,來承認中華民國對台灣的統治權, 最好的情況是我們依照李登輝路線說目前是中華民國的第二共和,重新制憲.重新出發.

    A265:
    我其實會想儘量說的精簡一點,但是由於你的提問裡面有許多觀點很值得好好聊聊,所以我就把之前發過的文章連結🔗放上來你先看

    #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
    👉🏻Q&A13台灣主權未定論只是理論嗎?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046594352040147/?d=n

    #同盟國與中華民國政權之間的關係
    👉🏻同盟國是什麼?同盟國與ROC政權之間的關係? https://wp.me/pd1HGm-kX
    👉🏻Q&A180:同盟國都解散了授權還有意義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40695500845671/?d=n
    👉🏻Q&A182:同盟國是法人嗎?台澎與中華民國政權狀況可以比擬租房子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41324760782745/?d=n
    👉🏻國際社會對軍事佔領的規範、中華民國政權身為盟佔代管者的可與不可、八二三炮戰的真相 https://wp.me/pd1HGm-na

    #國際法上看待台澎這種特殊狀況
    👉🏻國際規則有可能為了台灣而改變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54358666146021/?d=n
    👉🏻(應然/實然的解釋)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65216385060249/?d=n

    #呂秀蓮實效統治論
    #其實是叫做實效控制
    👉🏻Q&A140:台灣的狀況可以適用實效控制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17073606541194/
    👉🏻Q&A141承上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17711449810743/
    👉🏻Q&A142承上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318312746417280/

    #大家都對制憲有很高的期待
    #其實這是屬於內部自決權的範疇不具有改變台澎法理地位的效力
    👉🏻Q&A20有憲法就是國家嗎?:https://www.facebook.com/258660130833607/posts/4066178223415093/?d=n
    👉🏻Q&A93:制憲可以宣示國家主權,獨立建國先於國家法人格嗎?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156705396/posts/289026626012559/?d=n
    👉🏻內部自決權 vs 外部自決權、民族自決權 vs 住民自決權、自決權的行使 https://wp.me/pd1HGm-5S


    💁🏻‍♀️我做一個小總結:

    同盟國只是一個由國際成員組成的軍事同盟,本身不是一個國際法上的法人。所以,這個軍事同盟所做出來的行動,在性質上,是「各個軍事同盟成員」的行動的集合。

    我們不斷強調「中華民國政權是依據《一般命令第一號》『代表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就是要告訴大家:中華民國政權其實是代表所有參與「同盟國」這個軍事同盟的成員來實施佔領,佔領權是來自於加入軍事同盟的各成員本身,而不是軍事同盟。因此,即使軍事同盟解散,既然身為佔領權來源的成員仍舊存在,只要成員沒有撤銷佔領授權,而且讓軍事佔領結束的狀況(戰後最終處置確定)還沒發生,軍事佔領就會繼續進行。
    -
    中華民國政權就是「可以被承認是國家政府的政權」,它是「中國」這個國家的東西,除非徹底解散從世界上消失,否則這個屬性永遠不會消失。

    就是因為台澎不是任何國家的領土,所以台澎住民可以行使自決權建國。但因為中華民國政權本身就是「中國這個主權國家內部的東西」,所以你不可能由中華民國政權來建國。

    去承認一個「頂多具有被承認是X國國家政府資格的X國政權」可以在不屬於X國的地方(無論領土主權歸屬狀況為何)去建立Y國,然後還跟X國的關係斷得一乾二淨,本身就會直接造成既有國際法架構的崩毀,甚至直接否定法律的存在價值。

    「一中」框架並不是ROC政權不要、不想就可以不受影響的東西。
    -

    「#實質統治論」這個詞,其實啊「統治」一詞隱含著「擁有領土主權」的暗示。你要說的應該是「#實效控制」吧?

    主權國家主張實效控制 (effective control) 取得領土主權並不以有兩個國家爭奪為前提。

    要依據「實效控制」(effective control)來取得島嶼領土主權歸屬的前提是 :
    1. 實效控制者本身必須先是一個主權國家;
    2. 實效控制者是基於取得領土主權的目的去控制該地區。

    換句話說,必須要先是一個國家才能進行所謂的實效控制。一個不具有國家身分的政治實體是無法靠對某個地方進行事實上的控制而成為國家的。

    另外,如果某個政治實體對某個地方進行事實上的控制,是根據其他有權者的授權,這個事實上的控制就只會是授權內容的執行,不會是讓那個政治實體可以據以主張取得領土主權的理由,更不會是讓那個政治實體可以佔地為王、奪地建國的法律上基礎。

    中華民國政權是中國政權,不是主權國家。它是1912年建立政權,而不是建國。🔗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vanity=rotpnetwork&set=a.2763561250403580
    -

    最後制憲這個頂置文中的「#國際法小知識」也有說明嚕!

    完成建國程序產生的法律效力是創造出國家法人格;國家法人格創造出來之後,這個國家的「一切運作」都是在宣示國家主權,尤其是「以國家身分」與其他國家進行外交往來。

    因此,並不是因為制憲就可以改變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欠缺國家法人格的事實。

    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的意思是: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領土範圍涵蓋台澎哦!

    目前台澎現況:
    #土地:有,台澎;但把中國領土「金馬東沙」包進來就建不了國。
    #人民:有,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所謂的去殖民化程序是因為台澎曾經是日本殖民地,依法理地位來說行使住民自決權以原日籍台澎住民及其後代的台澎人為主。
    在行使自決權時,將中國難民及其後代算進來可能會造成法律上的瑕疵。無論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是否參與自決建國程序,建國之後,他們都能直接歸化成為國民。可在新建國家的國際法上簡化歸順程序,實務上給中國難民及其後代方便,但法律上要知道人民是具有自由意志可以來選擇國籍,因此要尊重他們的自由意志。
    #政府:宣布建國之後才會成立的行政組織;建國前不存在政府,目前 ROC 政權只是治理當局。
    #外交能力:宣布建國、成立政府之後才有辦法展現的東西。
    -

    💁🏻‍♀️進階的問答可以看頂置文中的「🥜台澎小堅果🌰社群中問與答」,前提是上述這些文章你都讀懂了以後再來看進階唷♡

    (關鍵字搜尋🔍國際法法理建國,敬請期待明天的問與答)

    希望大家可以看的資訊❣️

    🙌🏻🙌🏻🙌🏻[英語繁中字]為什麼台灣在國際上無法加入WHO?原因與解決方法:https://youtu.be/lss2OdMhi90
    👉🏻部落格 https://journeyshin.wordpress.com
    👉🏻聖峰演講影片Youtube :
    https://youtu.be/-a_qHXh_URM
    👉🏻聖峰演講實錄Podcast:
    https://anchor.fm/rotpnetwork-shin-hong-ng/episodes/2019-03-29-ep8kln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a5qZjQ
    👉🏻 《台澎法理建國指南》電子書: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yFXTxYOtkqrwEyV11w0kQyKujxEZsU8N/view?usp=sharing
    👉🏻《台澎主權的未來請交給台澎人民決定》漫畫:
    http://www.rotpnetwork.tw/TPSovDBYTP.php?LAN=TW

  • 組織架構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20:30:45
    有 285 人按讚

    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 組織架構意思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5 09:41:01
    有 263 人按讚

    [做選擇時,適度的迷信,能幫助你更有自信]

    遇到事情,我也會抽籤,問一問神明這樣做好嗎?有人可能認為這是迷信,但是迷信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會在一片迷茫的大霧中,突然眼前現出一條明路,可以走下去,而且腳步堅定。更奇妙的是後來事情的發展也在神明的預示裡,這讓人心生自信,隱隱地感到自己對於人生有控制感。

    這就好像走到水果攤,看到各式各樣的水果,看起來都鮮甜可口,既想吃火龍果,又想吃釋迦,還想買芭蕉,可是肚子就這麼大個,塞不下這麼多,必須要做選擇。其實選什麼都好,卻拿不定主意。問一下老闆:「買哪個好呢?」江湖氣十足的老闆指著釋迦:「就它!」你就買了,心也定了,回家吃得開開心心。

    更不用講人生了,有時候我們就是需要有人斬釘截鐵地告訴我們:「就它!」找不到人問時,上網抽籤是個好方法。

    一開始我也懷疑自己是不是迷信?後來看到美國人類心理研究者彼得霍林斯(Peter Hollins)寫的書「幸運,你可以學會的能力」,在結束之前提到「超自然思考力量」,他說:

    「偶爾陷入超自然思考—也就是相信迷信與魔法--是一件重要的事。這麼做能增加你的控制感,將遇到的事歸於運氣。」

    我這才放心!再加上近日發生一件事,讓我得出一個「適度迷信會更好運」的心得,來跟你分享。其次,有時候看籤詩,內容未必說到我們遇到的情況,「猜不出」神明的意思,不確定這樣做是對的。我也從書裡學到三步驟,讓你的抽籤最後「果然是對的」,證明神奇的力量是存在的。

    再過3天,是我離開組織上班族職涯滿3年,這3年來都是一個人做選擇﹑做決定,有時難免陷入選擇困難症裡。尤其最近做網站,讓大家看我的文章﹑影音,以及購買我的課程。所有事都是打從出娘胎頭一回,包括第三方金流。

    承辦人問我哪一天開通,我傻住了,原本只想到11月底或12月初,卻沒有想過明確的日期。第一個閃過腦子的是5年前開fb粉專的日期,12月8日,讀起來是「要你發」,經上網查農民曆,也是黃道吉日。可惜抽籤時是陰筊,就是「毋湯啦」。於是倒回去查11月,發現11月26日適合開市與入宅,抽到第36籤且是聖筊,就是「OK啦」。

    我要特別強調我過去從未抽到第36籤,神奇就在這裡!籤詩開宗明義說這是一支很幸運的籤,結尾時卻來一記回馬槍,提醒若是創新事業則不妥,勸我三思而行。你說抽籤是不是奇妙極了?你會抽到跟你要問的事相呼應的籤!我過去從沒問過創新事業,就未曾抽到過它。

    這讓我想起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教易經,經常在課堂上占卜與解卦,幫助同學做實際的印證。在他的書裡,再三說到抽籤很奇妙,如果你問事業,大概都會得到某些卦,冥冥之中好像這宇宙有人聽到你的心聲﹑明白你的情況,針對你的問題給了相呼應的解答。這種說不出的奇妙,我在抽籤時也發現到了。

    好,既然籤詩這麼說,我又查農明曆,再看到11月19日宜開市。這次更神奇,再抽到第36籤!我呆住了……連續兩次都抽到同一支籤,這個機率有多低呀!不就擺明不宜創新事業嗎?可是我已經頭都洗下去,投注不小資金,難道要用經濟學家的「沈沒成本」看待它,就此算了嗎?

    我很想翻盤,便問坐在旁邊的先生說:

    「我這算是創新事業嗎?」

    我先生一向篤定,說話一針見血,只說:

    「你沒做過,當然是創新事業。」

    我一聽暈了……我先生是既幽默又有智慧的人,看到我陷入膠著,不勝苦惱,就提醒我,別忘了這世界還有一個比神明更神準的。我問是誰,心裡以為他會說玉皇大帝之類的,沒想到他居然說:

    「莫忘初衷。」

    一下子我通了……他繼續說,回到做這件事的起頭,去想想當時的起心動念,就會知道該做或不該做。當然該做呀,我不過是選日子嘛,怎麼擴大事端變成放棄不做?犯糊塗啦!接下來我比較這兩個日子,發現11月19日忌入宅,就選26日。為什麼?因為我運用神經語言學,更新認知架構,告訴自己:

    「我這是入宅,不是開市。因為我不過把課程搬到網站而已。」

    當然你可以說我硬拗,但是我就是這麼解讀神明的意思,而且就此不再懷疑,心裡堅定多了。即使如此,你可能還是會替我憂心,萬一神明說我是開市,不是入宅,怎麼辦?這時候就要離開神明,回到自己的本體,發揮我們做人的「自主性」,拿回命運的主導權。也就是既然做了選擇,就要想辦法讓它成功!

    我們都聽過「選擇大於努力」,活到這把年紀,加上上班30多年,我得說這句話是100%事實。所以在職涯中,要提高成功率,有一種能力要很強,那就是「選擇力」!日本人村山昇在「工作哲學圖鑑」一書中,說「選擇力」有三種:

    1. 分析﹑判斷的能力:為的是做對選擇。
    2. 增加選項的能力:為的是有更多好的選項。
    3. 將自己的選擇變成正確答案的能力:為的是不斷調整到出現成功的結局。

    一般人談選擇只落在第一個層次,但是人生告訴我們的真相是再會分析判斷,也未必做對選擇,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事後努力,「硬是」讓結局變好。這麼一來,你會認為人生握在自己的手裡,有了控制感,便覺得自己運氣一直都很好,更有信心去選擇﹑去行動。我的心法是--

    做選擇,靠神奇的力量;做成功,靠自己的努力。

    立志做一個好運的人!

    讀了本文有受益,請留言+1。

    圖:台灣省城隍廟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51719,助教協助你。

  • 組織架構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24 12:58:51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臺灣南島民族廳

    聽完了臺灣史前史,再來就是要進入了南島民族廳,邀請到展示教育組 #蔡念儒研究助理,來帶著聽眾朋友一起逛臺灣南島文化與臺灣的16個族群。

    展覽說明:

      臺灣南島民族的文化內涵相當豐富,且各族群的文化有異有同。本項展示採取一個族群一個主題的方式,介紹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面向,包含族群關係、族群文化的多元性、建築文化、兩性與親屬、海洋文化、會所制度、生計方式、祭儀、精靈觀念、分合與連結等。展廳中除了呈現原九族文化,亦介紹近年歷經民族識別過程的七族,以完整呈現當代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發展歷程,及其族群文化,並且延伸介紹世界南島語族跨越海洋的文化連結。觀眾參觀所有的展示廳之後,對於南島民族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獲得一個初步的印象,並且做為更進一步探討的基礎。

    社會人群關係:

      本展示室為南島民族廳的第一廳,介紹了世界南島語族的範圍以及可能擴張的途徑,試以說明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的關係。透過多媒體的互動,一覽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概況,同時在展廳內迴廊上,還有多媒體觸控語言學習機,以真人發聲,學習臺灣原住民族的基本問候語。本展示室另呈現族群之間的人群關係,諸如透過契約的展示介紹平埔族與外來族群的互動關係。泰雅族與周邊族群的多元文化融合,在文面與織布文化上,又擁有在地的文化獨特性。排灣族的聚落與建築是以大型繪圖介紹部落的選址與空間佈局,而建築生活空間,則是以石板屋立體模型呈現。此外,在族群人群關係中,還介紹了阿美族重要的兩性分工的互動模式。

    工藝、生計與社會:

      本展示室的主題為雅美族(達悟族)海洋文化的工藝技術、卑南族會所制度的社會組織、魯凱族現代的生計方式等。縮為「工藝、生計與社會」作為展示室的標題。本展示室最醒目吸引人的,即是放置展廳中間的三艘雅美族拼板舟,並採用多媒體播放方式介紹整體架構的組成。展示中有十二人座的大型刻紋的拼板舟,也有小型無紋飾的拼板舟,它各具什麼特性,邀請您來參觀討論。在卑南族會所制度的介紹是運用多媒體播放,同時也放置了少年會所的模型,並且透過大型繪圖介紹了會所內學習的內容。此外,為了讓大眾瞭解臺灣原住民的現代生活情況,特別將魯凱族散布在各行各業的工作照片,製作成大型百工圖呈現在展示室的挑高牆面上。

    祭儀與精靈觀念:

      臺灣原住民族的原始信仰相當地特殊,本廳採用大型繪圖、文物與看板介紹賽夏族、鄒族、布農族的祭儀與精靈觀念。 並以多媒體播放賽夏族、鄒族的祭典紀錄片。賽夏族的矮人祭是南島民族之中相當特殊的祭典,祭祀中述說著族人與矮人之間的關係。這也是族人展現傳統祭儀、服飾與

    社會型態的重要祭典:

      戰祭與小米祭是鄒族的重要祭典,呈現部落與家屋的結構關係。近年來鄒族積極走出部落,進行以傳統儀式為基礎的文化展演,1997年演出舞台劇《Tsou伊底帕斯》。 布農族的巫術具有除病消災或使人身陷災厄的效果。巫術多由巫師進行,成巫儀式、法器以及每年增強法力的祭典是巫師力量的來源。但巫術絕非巫師的專利,而是所有的人都想要嘗試學會的一種能力。

    分合與連結:

      近年臺灣原住民族的民族意識逐漸提升,2000年後政府識別出七個民族。本主題除了用圖文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概況,以及識別出的七族傳統文化,同時也呈現七族強化的文化特質。如噶瑪蘭族的香蕉絲文創產業;撒奇萊雅族的重現火神祭;太魯閣族語言文字化的族語詞典;賽德克族文化展演的多媒體運用產物;邵族的觀光在地發展的神話商品;拉阿魯哇族的貝神祭;卡那卡那富族的米貢祭。此外,臺灣原住民族的發展,已跨越到世界南島語族的視野。在最後,以大量的活動照片(包括南島語族文化特徵,以及在臺灣與海外舉辦的各項交流活動「南島文化節」、「世界原住民廣電聯展」、「南島語族至臺灣原住民族部落探尋」、「臺灣原住民族海外南島文化交流」等),呈現臺灣原住民族與世界南島語族的重要關係。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組織架構意思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3-19 19:00:17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有時候你在買東西的時候,當你問到銷售人員價格,和他給你的那個數字,超過你的想像,讓你覺得好貴;而你很坦然、明白的跟對方說:「我覺得有點貴」,通常你會得到什麼反應?

    我自己就遇到很多這樣的狀況,而我遇到的反應多數是有一種否定我的感覺。比如說,對方會跟我講這樣子真的不算貴!

    然後霹靂啪啦跟我分析為什麼不貴,再不然就跟我說你知道嗎?別人賣的有多貴,我們其實很便宜了什麼之類的,當他講完之後好像我很孤陋寡聞一樣!

    這些話的背後,其實讓我有感覺到我的認知被否定之外,更深的部分就是讓我感覺到,好像我不應該有這種「你的東西蠻貴的」這種感覺。

    其實在這樣的情況底下,我相信你跟我一樣,都會有一種深刻的不被理解的感覺;而且呢,會覺得你都已經否定我,那我為什麼要買你的東西呢?

    可是當我們角色互換的時候,換成是我們要賣東西給別人,我們是不是也會下意識的犯這種錯呢?

    可能對我們自己來說,我們完全知道自己賣的東西它的價值在哪裡、它為什麼需要這麼貴?可是消費者並不知道啊!

    你就算跟他說了成本結構分析,你說的都是對的事實;可是當對方有一種被否定的感覺的時候,你說的再對一點用都沒有,不是嗎?

    所以呢,在今天哦就跟你分享一個小小的技巧,這個小技巧呢,叫做銷售員常用的「3F」。這三個分別是「Feel(感覺)」、「Felt(感覺過)」、「Find(發現)」。

    什麼意思呢?第一個「F」、「Feel、感覺」;這個意思就是說,你要改變對方、你不要急著否定對方;你反而得先承認,對方的感覺是真的。

    主動的向他靠近一步,這樣子就會降低對方的防衛心理,讓他覺得你是有誠意要跟他溝通的。

    而接下來進入第二個「F」、「Felt、感覺過」;這個意思就是當我們說完對方的感覺是真的,要接下來再往前走一步。

    表示自己體驗過同樣的感覺,讓對方相信你跟他站在同樣一條船上,這樣子你們的關係就會更進一步。

    而接下來就可以進入第三個「F」,第3個「F」叫做「Find、發現」。

    它的意思就是當對方開始信任你,覺得你跟他站在同一邊,是真心瞭解她的感受之後;這時候你再話鋒一轉,去談你現在發現的新感受新體會,而對方也就比較容易透過這個流程被你說服。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你要賣健身房的會員,而推銷的時候常常就被你的顧客說,會員費每個月要好幾千塊錢、怎麼那麼貴?

    通常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可能會很努力的去解釋,其實這樣的收費是不貴的,其實是很公道的!

    所以你可能會這樣說,我們的價格真的不算貴、一個月才1000塊,平均起來每天也才三十幾塊;我們用這一點小錢,為健康做投資是絕對值得的!這個說法沒有錯,可是會讓人聽不太進去。

    而更好的說法就是,嗯~你說的對,這個價格還真是不便宜,老實說如果是我,可能也會覺得咬咬牙才能夠花得起。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以我們的服務標準,絕對值得這個價格,不信的話你可以嘗試體驗看看。

    所以你到這裡,我們拆解一下這段話「嗯、你說的對!這個價格真的不便宜」。是不是第一個Feel,去認同對方的感覺是真的?

    而接下來說「老實說,如果是我可能也覺得咬咬牙才消費得起。」;這段話是不是叫做Felt,叫做我跟你有同樣的感覺?

    而接下來說「不過一分錢一分貨,以我們的服務標準,絕對值得這個價格,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體驗看看。」這段話就是Find的發現。

    所以聽到這裡,這三個「F」,或許你可以放在自己的銷售工作裡嘗試看看;然而我覺得如果你只是很生硬的,一定要把你的話都套進這三個F,那還有可能有另外一個風險。

    那就是會讓別人覺得你的套路很深、斧鑿子的很深,好像用一個特定的話術要請君入甕一樣!

    所以我常常覺得這些話術跟公式該不學習?該學習!可是哦,這三個F的背後,其實不是要你去套公式而已,而是要你深刻的去體會別人到底怎麼想!

    然而談到這裡,就讓我想到我即將在3月23號的凌晨零時,在啟線上學苑即將推出一門全新的線上課,叫做【自信表達力】。

    【自信表達力】這一門課就會幫助你,怎麼樣幫助自己,能夠回到表達更核心、更本質的部分。

    尤其是當我們的任何訊息帶有要「說服」的目的的時候,你如何讓你的訊息是別人聽得進,而且會去做的?

    這裡面呢,除了一些思考的基本原則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怎麼樣去組織架構我們的訊息?其實在我認為「最好的說服,是讓對方能夠說服他自己」。

    然而要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在說任何話,最起碼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去引發對方的排斥和抗拒的反應。

    儘管你說的都是對的、都是事實,可是只要讓對方覺得你在否定他,那麼你說的再對、再多都沒有用啊!

    所以呢,在這裡我很誠摯的邀請你,在3月23號的凌晨零時,跟我們一起加入【自信表達力】的學習行列。

    然而無論你會不會加入我們的課程,我都希望今天的分享這三個F,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訂閱旁邊小鈴鐺記得按下去,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實體課程,是在7月4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呢會用實際操作,有系統的方法讓你學會怎麼樣化解差異,達成共識,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7月4號的這一門課名額也在倒數了!

    所以很希望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 組織架構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1-04 21:00:12

    本集主題:「民主式經濟的誕生:終結經濟榨取,解構勞資框架,創造繁榮永續的共好新生活」介紹
           
    訪問行銷: 沈嘉悅
       
    內容簡介:
      除非能建立經濟上的民主,否則不會有真正政治上的民主。
      —美國前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 人類消耗的自然資源是地球再生能力的1.5倍以上;
      ▶ 土壤持續衰竭,已經摧毀了地球上1/3的可耕地;
      ▶ 1970年以來,將近2/3的脊椎動物已經從地球上消失;
      ▶ 我們的社會早已經政治民主化,卻還沒有經濟民主化。
      
      我們現有的經濟制度設計來自1%的菁英,為1%的人服務。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並鼓勵「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結果——租金高漲、零工經濟當道、更多碳排放……不僅讓我們絕大多數人失望,而且還切實地在摧毀我們的星球。
      
      但是,我們並非「別無選擇」——
      共享經濟,再生經濟,影響力投資者,合作社,B型企業,S型企業,公益公司
      ……這些「世界上最棒的公司」,正在美國三十四洲、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興起。
      
    ★現有的體制源於我們「對於現實世界的社會共識」
      
      當今的經濟現實:投資者是老闆,員工是手下;公司是一個可以任意擁有和出售的東西;金融財富的增長是無限的;國內生產總值和資產負債表代表一切;勞動收入是一項需要削減的支出;人們貧窮是他們自己的錯。
      
      我們可以想像一種不同的典範、一種不是以「資本」為中心的模式。在這樣的模式中:世界上只有一個系統,那就是地球。它的珍貴價值無法估量;成長是有極限的;公司是人類生活的系統,員工自然而然作為成員參與其中,擁有人性的尊嚴和基本權利,共同管理資產和追求共同的福祉;每個人都享有成功的機會,因此,長期被排除在外、被體制剝削的人,都應該獲得更多的幫助。
      
    ★從「榨取式經濟」邁向「民主式經濟」的轉變已經開始
      
      榨取式經濟是一個由菁英階層打造,由1%的人擁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的經濟體制,為的是讓他們的財務利潤最大化。而在「民主式經濟」架構下成立的企業,是讓所有權從「最大化利潤」演化成「永續管理」的觀念。
      
      「我們幫助在地社區創造財富,讓這些財富保存在當地並且分享給當地民眾。這樣的經濟發展主要是透過「錨定機構」(anchor institution)的力量來推動,而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我們也建立了在地勞工的資產所有權。我們透過政策制訂,讓現存的經濟制度在環境保護、金融財務和資產所有權等方面,能有大規模的變化。」
      
      這些企業把「公共利益」和「分享所有權」兩個特點結合在一起,在尊重地球生態極限的同時,滿足所有地球公民的基本需要,並且在不分種族、性別、國籍的情況下,一同分享經濟的果實。
      
    ★公共利益優先/員工所有權制度:創造多數人的繁榮,而非少數人的利益
      
      本書提出了一個對新世代全球經濟體制轉型相當獨到且大膽的提案,透過「民主式經濟的七個原則」:社群、包容、地方(保持當地財富)、好工作(將資本投入資本)、民主所有權、道德金融和可持續性,每個原則都以一個實際運作的成功案例來具體說明,提供了一條明確的道路給想要徹底改變體制的人。如今世界各地都在仿效本書所提到的新經濟模式,使我們更加確信,這樣的設計,將會是未來企業的預設架構,也是民主所有權原則的典範。
      
      這本希望之書,
      寫給所有關心地球和人類文明的人,
      面對未來的可能解答。
          
    作者介紹:瑪喬麗‧凱莉 Marjorie Kelly
      瑪喬麗‧凱莉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執行副會長,也是該組織的資深研究員。她是《商業道德》雜誌的共同創辦人,曾為《哈佛商業評論》《執行長》《史丹佛社會創新評論》和《舊金山紀事報》等刊物撰稿。作品有《資本的神聖權利》(此書被評為2001年十本最佳商業書籍之一)以及《擁有未來:正在興起的所有權革命》。
      
    作者介紹:泰德‧霍華德 Ted Howard
      泰德‧霍華德是民主合作組織(Democracy collaborative)的會長。該組織是新型經濟模式的研究發展實驗室,致力於建立一個新的經濟體系,也就是民主式經濟。在這個體系中,公共所有權和公共控制權將會創造更公平和包容的社會,也會強化生態永續性,最終促進繁榮的民主社會和社群生活。
      
      
    出版社粉絲頁: 遠流粉絲團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