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細菌滋生條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細菌滋生條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細菌滋生條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細菌滋生條件產品中有7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寶寶指縫紅腫又脫皮? What happened? 🧐 一位1歲左右的小女寶來看診, 主訴是這一週發現她的腳趾縫出現紅腫加上脫皮, 好像會癢常常看到她在摳腳, 而且範圍好像越來越大… “醫生,這該不會是…香港腳之類的吧?” 🤦‍♀️ “看起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 “小孩也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

細菌滋生條件 在 blingagnes_wonderland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15:55:08

《TS6團購-清潔篇》 睽違半年 !!!TS6終於又開團🤍💗🤍 除了想推薦好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也要補貨了XD 清潔保養私密處真的是女孩一生的課題🥸 ◽️私密處感染搔癢(喜歡與不喜歡涼感) ◽️生理期來衛生棉悶熱有異味 有以上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團購商品有八個品項🔺 會分兩篇文做介...

細菌滋生條件 在 盧嚕嚕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15:13:48

🎉文末抽獎🎉 (已抽) 身為一名與山戀愛的女子,為了一親其風采,往往總得一天走上10多小時,這時足部舒適與否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說到足部的舒適除了外層鞋子的保護,我認為最直接與肌膚接觸的襪子重要性並不亞於鞋子。 一雙好的襪子須具備怎樣的條件呢?對我而言,在長時間步行下,腳悶在鞋裡可能因流汗滋生細菌和...

  • 細菌滋生條件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06 21:05:34
    有 152 人按讚

    寶寶指縫紅腫又脫皮?
    What happened? 🧐

    一位1歲左右的小女寶來看診,
    主訴是這一週發現她的腳趾縫出現紅腫加上脫皮,
    好像會癢常常看到她在摳腳,
    而且範圍好像越來越大…

    “醫生,這該不會是…香港腳之類的吧?” 🤦‍♀️

    “看起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

    “小孩也會得香港腳嗎?”👩

    “會唷,只要條件符合就有可能得到的。"👨‍⚕
    ====
    香港腳又稱為足癬,
    就是黴菌在腳上的感染~

    悶熱潮濕的天氣最適合黴菌滋生了,
    最常發生在皮膚夾縫處,
    例如脖子、腋下或是被尿布長時間悶住的鼠蹊部,
    另外常被鞋子悶住的腳也是黴菌好發的地方喔!

    而小寶寶因為
    1. 皮膚抵抗力本來就偏弱,
    2. 如果又因為胖胖夾縫深又多,
    或是超級會流腳汗,
    3. 又或者有其他家人也有香港腳,
    就很容易被感染囉!

    #常見症狀:
    1⃣ 紅腫
    2⃣ 皮膚脫屑
    3⃣ 癢(不一定會有)
    4⃣ 皮膚乾裂

    香港腳雖然不是大問題,
    但沒有好好治療的話,
    ⚠常會因為皮膚乾裂或抓傷的小傷口,
    #進而造成更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細菌感染喔。

    #治療方式:
    就是使用”純”黴菌藥膏塗抹治療,
    太嚴重時可能會搭配口服藥一起治療,
    因為黴菌沒有治療完成常常會復發,
    一定要乖乖治療全部的療程。
    #常常會需要擦藥一週以上,
    擦到表面完全看不到病兆時,
    建議再多擦個幾天比較保險
    各位要有心理準備,
    有時還有可能擦到1個月以上才能好~ 😫

    治療有夠麻煩的~
    所以預防就非常重要啦!!

    #預防方式:
    ☑保持腳腳(夾縫)的乾燥透氣
    隨時擦乾指縫
    穿吸汗的襪子,五指襪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只要濕了就要換洗唷!
    穿透氣的布鞋
    ☑避免交叉感染,鞋子不共穿,
    且有症狀的家人也要一起治療唷

  • 細菌滋生條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1 15:00:17
    有 14 人按讚

    《TS6團購-清潔篇》
    睽違半年 !!!TS6終於又開團🤍💗🤍
    除了想推薦好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也要補貨了XD
    清潔保養私密處真的是女孩一生的課題🥸

    ◽️私密處感染搔癢(喜歡與不喜歡涼感)
    ◽️生理期來衛生棉悶熱有異味
    有以上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次團購商品有八個品項🔺
    會分兩篇文做介紹哦 清潔VS 保養

    這篇先來說說清潔🧹

    ◽️潔淨慕斯 💨
    180g $309 (原價$350)
    180gx2 $580 (原價$789)
    清潔!是防止私密處細菌感染最重要的關鍵☑️
    平常的沐浴乳偏鹼性會破壞下身的酸鹼平衡
    一旦流汗悶熱 細菌就會滋生!
    抵抗力一下降 反覆感染就會沒完沒了!

    一擠出來就是泡沫狀 可以大面覆蓋私密處
    去做清潔 味道不是刺鼻的香味 使用後
    下身的感覺不像H牌的涼感 反而像是金盞花
    那樣有一層薄膜感 會讓下身與內褲之間乾爽👏🏻
    有蘆薈萃取、無油膩感 不喜歡涼感的女孩
    想要保護感暖暖的的感覺 非常推這瓶🙌🏻

    ◽️沁涼潔淨凝露 🌬
    250gx1 $410(原價$450)
    250gX2 $820(原價$1110)贈 潔淨凝露45g X2🎁
    🔸喜好按壓式、凝露感和微涼可以選這罐👍🏻
    剛除完毛搔癢感或是生理期悶熱 過多分泌物😞
    可以選這罐偏涼感舒適 味道很溫和🪵
    洗完後 私密處和會陰部都保持微微涼感
    不會像薄荷那麼刺激不用擔心 🌬
    (如果覺得凝露要再搓揉起泡麻煩 可以直接
    抹上會陰部毛毛的地方清潔外還可以起泡😊)

    ◽️男士極淨私密沐浴露 下單即贈泡泡沐浴球🗯
    330g x1 $600 (原價$650)
    330g x2 $1000(原價$1405)
    兩入組👉🏻贈黑色沐浴球+潔淨凝露45gX1🎁

    如果家中男性家人或是另一半在找尋一瓶可以
    從脖子洗到腳趾 連私密處都可以保護到的沐浴露
    就是這瓶啦 像宋先生有耳朵過敏癢紅腫破皮的問題
    因為沐浴露內含三株益生菌啟動自然防護機制👍🏻
    溫和潔淨不緊繃 對於耳朵腫癢問題改善很多😃

    除了洗全身各處 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寶貝的私密處啦🐔
    讓沐浴就是在做保養~不要擔心是甜蜜的香味
    適合男性的木質調「藍茶香」哦🌬
    這個味道一洗完乾淨清爽可以維持一整天😊
    軟化角質、收斂毛孔 把汗臭體味通通去除😿
    還可以獲得表面很滑溜溜 有霧感的🐔🐔🐔👍🏻

    ◽️ TS6護一生私舒衣物手洗精
    300g $280(原價$320)
    300gx2 $550(原價$778) 贈 手洗精45gX2🎁

    除了私密處自身清潔重要之外!
    內衣褲的清潔也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像是感染念珠球菌 如果內褲沒有清潔乾淨
    也沒有好好的涼感曬乾 再貼回皮膚
    只會崩潰的 反!覆!感!染!
    請不要把內褲丟到有臭襪襪洗衣機一起洗哦🥺
    細菌真的很多很噁心🤮 要用手洗的方式~

    成分內含TS-2L益菌精華、天然橘油🍊
    洗完後 整件內褲晾乾是淡淡的香香的~
    有效抗菌、不傷衣料、輕鬆去污👍🏻👍🏻
    若是沾染經血 建議擠完手洗精 搓揉後
    放置5-10分鐘 (洗個澡)會更好清洗喔🌀

    明天會有TS6團購-保養篇♥️

    購買連結🔗 https://bit.ly/3kBi6aZ
    團購日期📅:2021/09/01-13 13天收單✔️
    《折扣後490元達免運門檻 》未達門檻👇🏻
    每筆訂單需收取 80 元之物流配送服務費📦

    《付款方式》請詳閱表單內說明👇🏻
    💳信用卡線上付款�📱行動支付 Line Pay/街口支付�🏠超商取貨/取貨付款
    🔺台灣地區寄送有限制請看表單內說明
    🔺沒有寄送海外

    確認交易條件無誤且有庫存後👍🏻
    商品會在訂單成立日算起2個上班工作天內
    完成出貨 超商取貨約2-5天內送達📦
    主頁網址和精選動態都會有購買連結🔗
    有任何問題可以再私訊我哦🧡

  • 細菌滋生條件 在 家庭主婦小廚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6 13:38:33
    有 0 人按讚

    別把塑料袋跟菜一起放冰箱了!90%很多人做錯了 https://hknews.pro/article/1485610#1187

  • 細菌滋生條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28 21:47:19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細菌滋生條件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4-18 14:55:49

    浴室牆上的黑點;換季棉被的潮濕氣味;冰箱裡的綠毛蛋糕...黴菌又來了!季節交替,快要進入梅雨季節,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最受黴菌喜愛,除了惱人外,更多的是對身體的危害,你知道食物發霉不是只要切掉就好嗎?又有什麼健康危機?快讓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告訴你!

    防霉:除濕是重點
    英國倫敦有霧都之稱,原因之一是水氣較多,容易起霧。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分享,日前有一則新聞,一名29歲英國女孩居住在倫敦,佈滿黴菌的環境讓身體愈來愈差,原以為是工作壓力,到醫院就診才發現,尿液中含有黴菌毒素,才發現竟是浴室中的黴菌造成的。

    譚敦慈老師說,台灣有北迴歸線通過,溫暖潮濕的天氣容易使黴菌滋生。黴菌的產生有兩個條件,分別是溫度及濕度。因此她強調,「除濕」非常重要。她也提醒,就算是30幾度的高溫,測量家中的溼度發現仍然不低,因此天氣熱不代表濕度就低,家中的濕度還是要經測量來判定較為準確。

    早上出門打開房門、衣櫃
    早上出門時,將房間及衣櫃的門全都打開,降低濕度。

    除濕機放房間中央
    因為擔心人員不在可能引發危險,回到家後才使用除濕機,並將除濕機放到房間的「正中央」、不靠牆,同時打開櫃子除濕。

    除濕時旁邊別放一盆水
    有人會習慣除濕時,在旁邊放上一盆水,但譚敦慈老師也不建議這麼做,因為既然要除濕,就是要將濕度降低,保持房間的乾燥。

    木質地板拖地後應除濕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自己家中是木頭地板,拖地之後地板會十分潮濕,就應該要盡快除濕,否則很容易長黴菌。

    盆栽蓄水盆別積水
    家中盆栽的蓄水盆,教完花後建議盡快處理積水,避免增加室內溼度。

    碗筷別泡在水槽
    吃完飯應盡快洗碗,避免儲水在水槽,增加濕度。

    另外,譚敦慈老師也提到,家中應盡量不要堆積雜物、用過的塑膠袋也建議乾燥後再收納,就能避免發霉。

    黴菌易造成過敏、氣喘
    只是黴菌究竟容易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顏宗海醫師回應,根據美國疾管署統計,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黴菌約有300多種,以居家環境而言,還是以過敏方面的疾病為大宗。無論家中那裡發霉,支氣管比較敏感的人若吸到黴菌孢子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可能引起氣喘發作。

    「如果真的發霉了,一定要清除乾淨。」顏宗海醫師表示,若沒有處理,黴菌孢子會在空氣中不斷飄散,對人體造成傷害。譚敦慈老師也說,根據日本研究,黴菌孢子可以飛好幾公尺,所以務必要將黴菌除根。

    除了吸進黴菌孢子造成呼吸道過敏,在食物方面,花生類產品若保存不當,容易產生黃麴毒素,可能增加肝癌風險;咖啡類產品如咖啡豆、咖啡粉,沒有正確保存也會產生赭麴毒素,也可能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

    發霉食物不要再吃
    除了環境會發霉外,食物也會,有些人會習慣將發霉的部分切除後,繼續食用。對此,顏宗海醫師表示,不建議這麼做。因為長在食物上的黴菌,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菌絲深入食物其他部分,因此局部切除的方式並不保險。

    譚敦慈老師也分享林杰樑醫師的經驗,以前小時候阿嬤做的年糕很大一塊,若是發霉了更是刷洗後繼續吃,她也覺得這個習慣蠻可怕。她建議,少量購買、盡快吃完,才是真正的愛惜食物。

    譚敦慈居家防霉小撇步
    1、出門前將櫃子的門打開通風,減少櫃子裡濕氣。
    2、盆栽如果有蓄水盤,澆花過後應把盤中水倒掉。
    3、木製地板如果以拖地等沾水方式清潔,打掃後應盡快除濕,以免生黴菌。
    4、家中避免堆放雜物,堆疊的物品也會藏有濕氣。
    5、除濕時保持乾燥,旁邊若放一盆水,除濕效果會打折。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4月號《病床上的選擇權-關鍵18課》
    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710

    【相關影片】

    小心恙蟲病!輕忽死亡率高達6成︱譚敦慈 X 顏宗海
    https://youtu.be/mjGJV159lhU

    這3種地方容易生黴菌,注意這些事遠離發霉環境
    https://youtu.be/OhPzEoQtTR4

    洗出農藥菜蟲!蔬果保鮮清洗輕鬆搞定|譚敦慈 X 陳之穎
    https://youtu.be/Awd1JwoN2iE

    【相關文章】

    細菌、黴菌最少!譚敦慈這樣清冷氣電扇除濕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849

    花生久放受潮不要吃?黃麴毒素,肉眼看不到的飲食危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680

    黴菌必殺技!小心黴菌毒害,6招根除家中黴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50

    #譚敦慈 #發霉 #黴菌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