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紙上談兵」,為何韓信一路開掛,趙括馬謖卻活成了悲劇?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嶔
中國古代兩個「載入史冊」的「紙上談兵典型」,正是趙括與馬謖。
這二位,一位戰國時代的將門虎子,一位東漢三國時代的名門驕子,都是自幼熟讀兵書。別看沒怎麼帶兵打個仗,卻是出口就成章,動輒就是高論金句,「賢才」的好...
都是「紙上談兵」,為何韓信一路開掛,趙括馬謖卻活成了悲劇?
歷史春秋網
作者:張嶔
中國古代兩個「載入史冊」的「紙上談兵典型」,正是趙括與馬謖。
這二位,一位戰國時代的將門虎子,一位東漢三國時代的名門驕子,都是自幼熟讀兵書。別看沒怎麼帶兵打個仗,卻是出口就成章,動輒就是高論金句,「賢才」的好形象閃閃發光,可一旦執掌重兵,所有一切就都毀個干淨。一個在長平生生毀掉趙國四十萬精銳,一個在街亭送大禮,活活斷送了諸葛亮的「北伐夢」。「紙上談兵」的人生悲劇,也被各類正史野史大書特書,成語歇後語都「貢獻」了一堆,出名的反面教材。
但比起這二位「反面教材」來,貴為「兵仙」的韓信,卻也常惹來一些「歷史票友」們的「不服」聲:趙括馬謖「紙上談兵」不假,可你韓信在劉邦軍團裡「登壇拜將」前,不也是從沒獨立帶過兵?不也是靠了「紙上談兵」獲得蕭何的賞識,這才一飛沖天的?可為什麼趙括馬謖接下來見光死,韓信卻能一路開掛,親手打下西漢王朝的開國江山?難道這事,真是只能看命?
乍一看去,成功的韓信與失敗的趙括馬謖,都是紙上談兵,但事實是,哪怕人生可以如打游戲般「存檔重來」,再給趙括馬謖十次百次機會,韓信的成功,他們也照樣連邊兒都摸不著。論原因,這既不是「才華」的事兒,更不能怨命。因為,別看都是「紙上談兵」,但韓信的成長歷程,卻更接地氣。
趙括與馬謖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家境優越。一個是趙國戰神家的少爺,一個是襄陽馬家的貴公子。他們滿腹的兵法韜略,都是靠著優越的家室,每天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由於接觸的圈子非富即貴,肚子裡也真有貨,所以經常比人看得高看得遠。但這樣的成長過程,做個參謀動嘴皮子,那還算富裕,真刀真槍去幹仗?那還遠遠不夠。
因為戰爭,這樣一個無比殘酷的考驗,首先的成敗要素,不是看得多遠,而是紮紮實實解決眼前的事兒:一場仗兵馬多少,糧草多少,士氣怎樣?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內部矛盾錯綜復雜,作為軍事主將,每天是否能解決一團亂麻的問題?樁樁件件,都不是讀幾本書,懂幾句教條就能解決的。別說碰上「長平之戰」「街亭之戰」這樣的大戰,就是日常生搬硬套,出亂子也是板上釘釘。
做旁觀者,大可高談闊論,但作為執行者,眼光再遠,卻要從眼前的事兒做起。知易行難的道理,放軍事上就是實實在在。
而韓信,這條恰是大不同:作為一個窮出身的青年,別看韓信二十五歲不到就「登壇拜將」,但這之前的日子,卻是各種酸甜苦辣盡嘗:早年在鄉間苦學武藝兵法,卻也落得沒了飯轍,後來趁著天下大亂去投軍,先在項梁處做大頭兵,又在項羽身邊做郎中,然後又跑去投劉邦,當了個治粟都尉。除了沖鋒陷陣,就是站崗放哨管錢糧,做的都是苦活累活,偏偏還滿懷一個將軍夢。白眼歧視自然也不少受,「鑽人褲襠」的事兒,放在他這段人生裡,其實不算是個事兒。
但也恰恰是這樣一段特殊的經歷,讓一直在思考戰爭的韓信,徹底懂得了戰爭。比起站在別處通過「讀兵書」瞭解戰爭的趙括馬謖來,韓信身處戰場的最底層,更親身經歷了「項梁敗亡」「項羽破釜沉舟」「鴻門宴」等震撼大事,既看過了屍山血海,又多次死裡逃生。可以說,趙括馬謖的兵法韜略,是在養尊處優裡讀出來的,韓信的每一個軍事信條,卻都是以一次次血的教訓,經歷生死考驗後領悟的。
這其中的含金量,當然大不同。趙括馬謖們的「謀略」,好些都是「拍腦袋」。韓信的每一次抉擇,都是在深接地氣後,找到的最靠譜的路。其中的執行力,自然大不同。
尤其說明韓信「接地氣」水平的,更有「蕭何舉薦韓信」的典故。好些歷史票友都認為,韓信是通過對蕭何的高談闊論,順利獲得了賞識與舉薦。但想想蕭何的身份就明白,秦朝老吏出身的蕭何,一直做的就是兵馬錢糧之類的苦活,最討厭的就是誇誇其談。倘若韓信只是「高談闊論」?恐怕分分鐘就要被拉出去打板子。他首先能夠打動蕭何的,必然是他在「治粟都尉」等崗位上,實實在在的成績。
更重要的是,也正因這接地氣的過程,「懂得戰爭」的韓信,才到達了「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境界:無論手裡是個把人還是百萬人,他都能清楚知道,這個龐大的戰爭機器如何運轉,再一團亂麻的問題,他都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多麼魚龍混雜的隊伍,他更能迅速捏合成鐵拳,形成犀利戰鬥力。
以這個意義說,古代有多少奮斗者,滿懷著「韓信夢」,卻悲劇地活成了趙括馬謖。因為書容易讀,事情卻從來不容易做。無論是殘酷沙場,還是任何行業的「戰場」,決定勝敗的,從來都不是「天賦」「高論」,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真諦:接住地氣,扎實做事。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紙上談兵 #高談闊論 #韓信 #趙括 #馬謖 #背水一戰
紮成語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們看到的是一個月亮,我見到的卻是一顆用來餵蛇的蛋。風雨大作,作法完成了。」
「這也有得說?不愧是堪輿佬。」
「論這些你比我厲害吧。堪輿不過是一門象徵的學問。」
「對呀……如果所有人覺得它象徵打甂爐的生根,那麼,你所謂的作法不就破了嗎?因為蛇不吃生根。」
「理論上是,所以有個成語叫『各施各法』。每個人對事物的理解都各有不同,故即使同一樣物件,也可產生不同的法。在現實中,這叫觀點與角度,但在法術的世界,只有道行高者為勝。」
「所以兩大高手過招便叫做『鬥法』吧。」
「正是,到頭來是比拼誰的神通比較廣大,誰對象徵的理解較為厲害。比如說瀘水風浪大作,次一等的祭司需要殺七七四十九個人頭來祭祀,但諸葛孔明道高一尺,用七七四十九個饅頭就完成了作法,成功取代了人頭。」
「這也有得說?我倒覺得這是孔明欺哄南蠻祭司的一種方法,目的是制止當地殺人的傳統。」
「你說得對,是方『法』,這些有方法的人就叫做『方士』。你固然可以說他在玩假,但真真假假只不過是一種名相,重點是投下七七四十九個饅頭之後,產生了跟人頭一樣的效果——這卻是其他方士做不來的。」
「可不可以說,因為那些人道行低,所以為了奏效就必須用上人頭?」
「你知道嗎?這就是孔子要敵視『始作俑者』的原因——為甚麼好好地有人頭用但你不用呢?從法的角度,一個人頭怎也比一個饅頭有效,祭祀本來就是一件血淋淋的事,但方士利用了象徵可以互相代換的特質,找到方法取代了這種血祭,例如用紙紮祭品,就是取其形相。可是這種『替代品』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它有可能只是徒有其形。」
「而人頭有的是靈。」
「人們說唔靈唔靈,就是這個意思。靈靈性性,靈從何來?你看電影見到道士咬破自己手指頭作法就是這個道理,靈從人而來,物件需要注靈,儀式方會有效,就算是西方魔術師都會要求觀眾從口中吹出一口氣,而愈大的法就需要愈多的靈,才會發揮力量。」
「這我知道,這就是『造像崇拜』的原理。崇拜者以為透過神像可以獲得靈力,卻不知道反過來是神像吸取他們的崇拜才得到力量。」
「像供股票吧,其實全都是殼股。愈香火鼎盛就愈靈,愈靈就愈香火鼎盛,你說到頭來是誰的作用?」
「往往是廟就盆滿缽滿,崇拜者卻一無所有。」
「中國自古就有這種生神仙的騙局,道士用有求必應作招徠,實際是自己修仙,從其他活人身上支取靈力。人們愈拜他,他就愈容光煥發,愈來愈靈了。」
「皇帝也是這樣透過萬民崇拜來自我造神。」
「你以為每家每戶都掛一張元首像只是政治表態那麼簡單嗎?元首要延年益壽就靠它了。肖像要放高於列祖列宗,甚至要置於十字架的上面,目的就是吸取崇拜。一個藉藉無名的人,只要挨家抵戶都有他肖像,日日都拿着他來拜,他能不成為一個大明星嗎?一樣道理——集體造神呀。」
「如此說來,砸毀神像這個儀式就相當重要。」
「而且要集體來砸。」
「信則有不信則無,背後其實是這個意思。意志薄弱的人受它擺佈,意念強大的人擺佈之。」
「這一點我有點懷疑。」
「怎麼說?」
「你一個人的意念強大,鬥得過一萬個意志薄弱的人的崇拜嗎?」
作者
紮成語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真的是「維中老師」了!來聽聽故事吧!
/
張曼娟小學堂(中華經典文學創意學會)【小學堂夏午茶/EP6. 作家的創作與閱讀分享課】https://youtu.be/TIvSFsuZ2gk
主講人:張維中老師
建議年齡:全齡
英美文學碩士張維中持續小說、散文的創作,並獲多項獎項。而後投入童書寫作,陸續完成《看我七十二變》、《野蠻遊戲》、《完美特務》、《讓我們看雲去》四部作品,多次獲得好書推薦獎。
2019年並以文學繪本《麒麟湯》一書,拿下台灣出版界最高榮譽「金鼎獎」。
維中老師目前旅居日本,創作許多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也是著名的文化觀察家。
維中老師的分享重點:
◎如何從廣為人知的古代經典中翻出新創意,給予經典再生的機會?《看我七十二變》
◎成語故事與現代創作該如何巧妙融合?使人讀來既感有趣,又能學到紮實的知識?《野蠻遊戲》
◎想像力是很有力量的超能力,如何運用想像去創造一個既奇幻有真實的世界?《完美特務》
◎對孩子來說,死亡意味著什麼?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為何?唐詩中的「自然田園派」能為孩子帶來什麼啟發?《讓我們看雲去》
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起參與難得的作家創作分享課。
#歡迎訂閱小學堂夏午茶youtube頻道
#按下小鈴鐺就完成訂閱了
紮成語 在 未來Fami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學成語不用死背_讓孩子捧腹大笑的同時_不知不覺中提升語文能力
成語是語文學習裡重要的關鍵之一,但教孩子死背不只容易忘,也無法讓他學會如何巧妙運用,趁著孩子如今在家時間較長,提早到來的暑假就陪孩子一起換個方式學成語吧!
一則則幽默、冒險、創意的故事,除了讓孩子可以輕鬆獨立閱讀,獲得閱讀的成就感外,還可以從中吸收滋養語文能力的養分,讓孩子心中的語文幼苗慢慢茁壯,潛移默化紮穩語文根基>>>https://bit.ly/2Sm5TNd
🐳小學生最愛的成語故事《狐說八道》>> https://bit.ly/3v0gm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