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紫荊軸 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紫荊軸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紫荊軸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紫荊軸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蕭詒徽,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雖然無論在完成度或傳唱度都不及名曲〈OSCA〉,但我私心認為二期東京事変第一次找到屬於這個樂團自己的「聲響」,是在〈Killer Tune〉這首歌:以鍵盤為基底,吉他靈活的插音、快節奏中帶有悅樂氣質的旋律。這個聲響,在新專輯《音楽》仍然可在部份曲目中見得,例如先行發表的單曲〈青のID〉與〈赤の同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屠爸來為你補課! 史上最講義氣的刺客 從容赴義,臨死前自己毀容割下眼ej3耳鼻竟是這個原因? 除了荊軻刺秦,歷史課本上沒告訴你的刺客! ▲歷史說書: -史上著名紅顏禍水https://youtu.be/1FLS-itFwec -古代科舉作弊罰很大https://youtu.be/fWyAWeIiz...

紫荊軸 在 林暮雪 Hayashi B.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18 01:32:36

【 #林暮雪在聽 】這幾天忽然由30度降到20度,病懨懨的,還要吃壞肚了。這樣的日子卻遇上無限多的死線。情緒在某個邊陲地區徘徊,疑神疑鬼。越是痛苦、忙碌的日子,越是偷懶得要命。四月的常態。 ⠀⠀⠀⠀⠀⠀⠀⠀⠀ 為了逃避一切,弄了這playlist來。 ⠀⠀⠀⠀⠀⠀⠀⠀⠀ 莫名奇妙開始分享播放清單,還...

  • 紫荊軸 在 蕭詒徽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3 03:02:56
    有 469 人按讚

    雖然無論在完成度或傳唱度都不及名曲〈OSCA〉,但我私心認為二期東京事変第一次找到屬於這個樂團自己的「聲響」,是在〈Killer Tune〉這首歌:以鍵盤為基底,吉他靈活的插音、快節奏中帶有悅樂氣質的旋律。這個聲響,在新專輯《音楽》仍然可在部份曲目中見得,例如先行發表的單曲〈青のID〉與〈赤の同盟〉和專輯中的〈獣の理〉都有這樣的痕跡。這個聲響,也曾經是我私下戲稱東京事変某天忽然冒出濃濃大叔味的原因(梳油頭穿花襯衫那種);但正是這份大叔味,洗去了椎名林檎強烈的個人色彩,讓事変有了自己的面貌。https://spoti.fi/3xv8zXZ


    十幾歲時我喜歡椎名林檎的原因,是因為她的音樂與形象為我的世界帶來了對「殉美」的領悟 —— 與死亡與消逝相聯繫的美。時常在歌詞中動用死與性的意象,同時在舞台演出時以聲嘶力竭的唱法、自毀的包裝(比起 Lady Gaga,我確實更偏好林檎穿著全身染血的精神病院服歌唱的模樣),美麗的痛苦。自東京事変第三張專輯《娯楽》之後,大叔味徹底取代了殉美,作品的光明喜樂曾令我無法消受,所以當單曲版本的〈天国へようこそ Tube ver.〉問世的時候,我一邊聽一邊顱內高潮;當他們在 Music Station 穿著耶穌裝、頭戴荊棘表演這首歌,我又高潮了一次。https://spoti.fi/3gvjE45


    但在理智上,我知道那不是東京事変的聲響。或許在〈天国へようこそ〉時林檎忽然想回味自己的青春時代,但無論如何,就連她以個人名義發表的作品,殉美與自毀也已不是主軸。畢竟,嘴上掛著死亡其實是年輕人的特權。就連這麼中二的我,一想到假如 Kurt 沒有死掉活到五十歲,還唱著一樣的歌,竟都會有一點尷尬的感覺。


    因為堅持要從日本訂貨以便獲得一些台灣沒有的特典,我今天才拿到《音楽》(初回限定與通常盤各一)。我一直很好奇,事変這次復出,除了檯面下可能的大人的理由,合約啦錢啦之外,究竟還有什麼創作上的動機。畢竟,林檎可是從《娯楽》就開始嚷嚷擔憂樂團創意老化什麼的。


    身為一個聽者,這張新專輯呈現的企圖很明顯,他們想要在既有的樂團聲響之上,更進一步打破樂曲的結構規律,用大量的轉調、非主副歌的形式構成我心中的重點曲目。他們心目中所謂的「音樂」,在這張新作中被想像成更有機、更流動的東西,而不只是流行歌曲結構本身。


    聽完專輯之後,我認為帶領著復出的東京事変達成上述企圖的核心人物,無疑是鍵盤手伊澤一葉。


    雖然樂迷常開玩笑說臭臉伊澤啦、伊澤又以為自己是團長了之類的話,但早在另一首先行發佈的單曲〈闇なる白〉,我就已經意識到伊澤一葉的進步,可能是解散十年之後所有團員中最大的,甚至超過椎名。在〈闇なる白〉中,光只靠著編曲的變化,就讓斷裂的、單看奇形怪狀的主旋律各段落,以意料外的方式縫合,同時維持著順暢的連續性。從成果上看,這一點極大程度仰賴了鍵盤的表現。https://spoti.fi/3zi534V


    伊澤一葉的作曲,在旋律上一直沒有林檎或浮雲優秀。這不只是因為他的旋律「怪」,林檎的旋律就怪得很有自成的美學邏輯;但伊澤那過於繁複跳躍、不直覺、因而難以記憶的樂句,甚至讓我覺得是對歌手而言難以發揮「歌唱」這件事美感的音符。過去,東京事変有找出兩個我認為不是很理想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點(如果不把禁止伊澤寫歌算在內的話),一是藉由更加流行常見的編曲來搭配不直覺的旋律,例如伊澤初次在事変作曲發表的〈手紙〉中,電樂器與弦樂努力讓曲子帶有起承轉合的磅礴激昂。這種讓怪咖穿上西裝的路數雖然可行,但對我來說,就是硬要化妝成普通人的怪咖而已;https://spoti.fi/3gvKhWQ


    另一種方式,甚至可能不被認為是方式,就是伊澤有一段時間寫出了非常像林檎寫的歌,例如《大発見》裡的〈禁じられた遊び〉、〈絶対値対相対値〉等,基本上算是隱去伊澤作曲上的性格。這兩種方案,我都不覺得完美,更何況過程之中還出現過各種根本失敗的例子,例如《娯楽》的〈酒と下戸〉就是我心目中一次可愛的災難。


    但在〈闇なる白〉裡,他們真的找到漂亮的解答了。我甚至認為,這首歌在《音楽》中被放置在椎名式種種執著之一、專輯對稱中央曲的位置,並不是偶然。他們自己也知道〈闇なる白〉是復出之後在新意、完成度上都對樂團而言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吧?對我來說,這首歌是東京事変繼〈Killer Tune〉之後再一次找到自身樂團聲響新可能性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樂手新技法的集大成之作:鍵盤起用大量音色效果、旋律消弭了主副歌的邊界、巧妙地運用過門和編曲而非旋律本身來推進歌曲 ——


    怪咖找到方法做自己了。第一次聽到 00:50、光靠鼓的變速就從 B 段無痛銜接到 C 段,我真的感到極樂與欣慰。這種小聰明,不曾廣見於過往的事変,因為它確實就是小招數。但〈闇なる白〉把這種小招數玩到了頂。


    另外一個驚喜,是伊澤把古典鋼琴的色彩再次帶進了事変。會說再次,是因為過往事変作品中這樣的作法也不少,一直到近期的〈永遠の不在証明〉中,鍵盤的技法都有古典鋼琴的影子。而《音楽》裡,〈赤の同盟〉的安插法讓我驚喜於它為歌曲帶來的特殊氣質,而〈紫電〉從 00:20 開始的美麗鍵盤 solo,彷彿在練哈農,可是誰想得到哈農搖滾起來可以那麼帥氣?https://spoti.fi/3zfMa2i


    當然,作為鋼粉,我對這張專輯的不滿之處還是有的。首先,上面提到的〈闇なる白〉的精彩技巧,竟然隔了幾首歌就出現在〈緑酒〉上,使得〈緑酒〉聽起來就像完成度沒那麼高的〈闇なる白〉。〈緑酒〉 B 段開頭的鍵盤聲響和技法,和〈闇なる白〉C 段的鍵盤線一模一樣(臭臉伊澤!你沒招了嗎!)https://spoti.fi/35j9Sgc


    伊澤在新專輯另一個沒招之處,是在〈青のID〉的 solo,使用了和十年前上一張專輯〈女の子は誰でも〉銅管的 solo 一模一樣的轉調以及和弦行進。重點是,〈女の子は誰でも〉當初也不是事変編的曲,而是服部隆之啊!(臭臉伊澤!你沒招了嗎!)https://spoti.fi/35sZIdn


    其次,伊澤的長足進步,凸顯了其他團員的不夠進步;我聽來最沒有長進的,顯然是師匠龜田。由龜田作曲的〈毒味〉雖然相當好聽,但是開頭貝斯線的編曲完全和他們在「DISCOVERY」巡迴時為舊曲〈Mirror Ball〉的編曲相同,音程和斷句都沒有變,一聽就知道這首歌是在舊 riff 上寫新曲,不免有些偷懶之感(https://youtu.be/N64wiARLero
    )。而歌曲中還出現〈Dopamint!〉的一個樂句,讓我更加不爽(誰理你)。https://spoti.fi/3zoJmQE


    最後,專輯中有些因襲下來的製作習慣,依舊沒有破除,例如他們的專輯第四首歌有百分之九十機率會是抒情慢歌,屢發不爽,而這些歌聽起來居然還真的都有點像(スーパースター、私生活、電気のない都市、命の帳);又例如這次的一些歌詞中還是有林檎上一張個人專輯《三毒史》的概念:毒啊藥啊蜜啊宗教啊。你要說那是林檎宇宙共同世界觀也說得通,但整個宇宙最後全部都是彩蛋的話那彩蛋有什麼意義呢?


    此外,雖然這張專題的企圖是去形式,但偏偏,他們放下的執著有些我很喜歡,頗為希望維持:例如,在我心目中早先數位發表的同捆單曲《赤の同盟》的封面視覺(如圖,一隻七彩的和菓子孔雀),才是過去的東京事変會起用的專輯正式封面:概念化、符號化、將樂團象徵投射在帶有自足世界觀的物件上,巧思如《スポーツ》的奧運金牌、《大人》的仿 YSL 香水瓶等等。然而,《音楽》正式的封面卻是符號化相當不怎麼成功的 —— 錄音室控台。


    不管啦,一定是因為去年 COVID-19 害他們把原本要用在專輯的封面用在單曲上啦。


    雖然我很想這麼相信,但是這個封面其實意外地也與「去形式」這個目標相契合:No more 形式主義,No more 符號化,音樂之於音樂的本質本身。或許,這正是這個視覺想要傳達的意念也不一定。畢竟,設計師都一樣是木村豊啊。


    過去的我,就如同過去的椎名林檎或東京事変一樣,是絕不允許在專頁還有正在進行的連載的情況下,發一篇會破壞版面整齊連續性的文的。但聽完這張專輯之後,忽然覺得要是執著於規則、十八天之後再發這篇心得,那不就等於這張專輯什麼也沒有教我嗎?


    是故,最後附上林檎在開場曲〈孔雀〉寫的歌詞: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我沒有在唬你。誰想得到那個曾經把自己的雕像當成耶穌吊在演唱會十字架上的少女,多年以後會在新歌歌詞裡抄心經?


    最後來幾個完全無從驗證的 murmur:


    ・「紫電」是《火影新世代》裡卡卡西老師的新招啊。林檎有看火影?

    ・「OTK」是《遊戲王》裡太陽神的翼神龍的第三能力啊。林檎有看遊戲王?

    ・「UberEats」有女王認證的唸法了。我都唸 UberEats。

    ・現在是流行專輯第一首歌和最後一首歌都超短?我還是無法接受把 intro outro 都算一首歌的算法欸?

    ・好了,我知道妳愛上 autotune 和 rap 了,前者〈長く短い祭〉和〈鶏と蛇と豚〉還不夠嗎〈一服〉要再玩一次?後者妳年輕時在〈Σ〉和〈弁解ドビュッシー〉玩得很好啊,怎麼最近〈尖った手▢〉和〈孔雀〉變唸經?

    ・妳再找妳老公拍 MV 我真的會生氣。

    ・我愛你們。



    (圖為《赤の同盟》單曲封面。取自椎名林檎 ✕ 東京事変官方網站「SR 猫柳本線」。)

  • 紫荊軸 在 林暮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0 00:50:17
    有 0 人按讚

    【 ##林暮雪在聽 】這幾天忽然由30度降到20度,病懨懨的,還要吃壞肚了。這樣的日子卻遇上無限多的死線。情緒在某個邊陲地區徘徊,疑神疑鬼。越是痛苦、忙碌的日子,越是偷懶得要命。四月的常態。
    ⠀⠀⠀⠀⠀⠀⠀⠀⠀
    為了逃避一切,弄了這playlist來。
    ⠀⠀⠀⠀⠀⠀⠀⠀⠀
    莫名奇妙開始分享播放清單,還要選在一年不上不下的肆月,一個月不上不下的玖號。這樣夠不夠打破處女座完美性格的迷思?(不過用別的算法,我也算是獅子吧…… who cares?)
    ⠀⠀⠀⠀⠀⠀⠀⠀⠀
    1. Lullaby - Ginji
    2. Osaka - SHAED
    3. 紫の夜を越えて - スピッツ
    4. Bad Habits - SHAUN
    5. Joshua at Metro - 015B, Bigman
    6. Beautiful Mistakes (feat. Megan Thee Stallion) - Maroon 5
    7. 玫瑰少年 - Jolin Tsai
    8. Empathy. - Luv.Ly
    ⠀⠀⠀⠀⠀⠀⠀⠀⠀
    8 首歌,24 分 37 秒。歌單放在Spotify / KKBOX 限時或精選動態向上拉。
    ⠀⠀⠀⠀⠀⠀⠀⠀⠀
    Lullaby - Ginji
    開場的是這首E♭ Major 的「搖籃曲」。強勢的E♭ Major 好像不想讓人睡着一樣。確實思考了一陣子,現在的自己,睡着與醒來,是否都一樣……這是把你搖醒的搖籃曲。嘿,連假結束才是四月的開始。
    ⠀⠀⠀⠀⠀⠀⠀⠀⠀
    Osaka - SHAED
    這個四月,壓不住頗為失控的情緒。有時候很討厭活在大城市,一切以經濟掛帥。有影響力的都是權勢,所有人都漸漸向着他們靠攏。活像Cyberpunk2077的世界,Corperate的人就是橫行無忌。迷失的不只是情緒,還有活着的方向。
    ⠀⠀⠀⠀⠀⠀⠀⠀⠀
    紫の夜を越えて - スピッツ
    「いつも寂しがり時に消えたがり(寂寞的時候總是想讓自己消失)」,但是還是會心軟。消失了一陣子,又會重新浮出水面。然後會發現,自己從晚飯到午餐的大半天裡銷聲匿跡也不會有人察覺。在最黑暗的深夜,寂寞的永遠只有自己。有好多日子,一天到晚都沒有多過十句話說出口。逐漸就連開口也會害怕,懶得解釋,情願被誤會。不過也有些晚上,「想要獲得重生」的深夜,埋頭在屏幕面前,打着一堆堆文字。或者對誰都沒有用,但是那股衝勁,或者就是自己渴望的生存意義。
    ⠀⠀⠀⠀⠀⠀⠀⠀⠀
    Bad Habits - SHAUN
    習慣,大都是壞的。習慣了某個人,會病態的依賴;習慣了偽裝,就連自己也找不回;習慣了沉默,寧願獨自流淚也不想開口。壞習慣很難戒掉,我甚至認為傷害自己容易得多了。會不會,有天習慣了成為受傷的人。就像舊患,會痛,刻意避開施力,然後卻令別的地方也受傷了。這個課題,是在問-到底如何戒掉壞習慣(求解20點)-拍謝。
    ⠀⠀⠀⠀⠀⠀⠀⠀⠀
    Joshua at Metro - 015B, Bigman
    「네가 대단한 건 변하지 않아」我記得有天在限時倜侃自己有夠差,完全沒有預料到好幾個朋友都回我,聊了幾句,給了真誠的支持。不可能讓全世界認識你,就連你也不熟悉的自己。有時候就是只差點自信,再多點好勝心。既然能得到朋友的信任,就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得到別人的信任,只是需要找到對的人而已,「Now you don’t belong there/Just keep going your own way」。「大獎都是壓軸的」、「短跑輸掉但不要緊」,「You gotta love yourself」。
    ⠀⠀⠀⠀⠀⠀⠀⠀⠀
    Beautiful Mistakes (feat. Megan Thee Stallion) - Maroon 5
    還是那輛開篷跑車與Adam Levine,但是他結婚了,還有孩子。世界都變了,不過總有些事情永遠都如此。像是犯錯。經歷過數次痛苦的宿醉,才知道把酒精倒進身體不是為了忘記回憶,只是想讓大腦崩壞,記憶都碎片化,最後剩下一具空殼軀體。最好是不要犯錯,但是一直這樣想,就連向前踏進一步也感到無比恐懼。可是誰說站在原地就不會錯了?活着就是錯誤……
    ⠀⠀⠀⠀⠀⠀⠀⠀⠀
    玫瑰少年 - Jolin Tsai
    「生而為人無罪」可是生而為人總會一直犯錯;「I wish I could hug you, till you're really really being free」既然沒有自由,至少能擁抱就好。可是自尊心作祟,把誰推開。如果我是玫瑰,我要把自己的荊棘都伸進自己的身體,插着自己。為了讓恨自己的人過得快樂,就要讓自己過得痛苦。
    ⠀⠀⠀⠀⠀⠀⠀⠀⠀
    Empathy. - Luv.Ly
    Empathy 不是 Sympathy。比起單單想像的同情,更着重感受對方。然後不需要做很多,只是做最重要的陪伴。「感同身受」,自己感受得到似的,也就只是似的而已。沒有人能夠擁有跟別人完全相同的感受,自己也沒法經歷完全相同的感受吧。其實不需要感同身受,只是想要有人在脆弱的時候在身邊守望。因為陪伴,能發揮最大的勇氣。
    ⠀⠀⠀⠀⠀⠀⠀⠀⠀
    以上是四月的歌單與暮雪的碎碎念。原諒我用國語太差很尷尬沒法做podcast電台,先用文字跟大家分享。
    ⠀⠀⠀⠀⠀⠀⠀⠀⠀
    #林暮雪 Hayashi B.

  • 紫荊軸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2 12:55:00
    有 1,744 人按讚

    【#Patreon國際禁歌🇭🇰】呢篇建議全篇讀。

    任何地方、任何機構、任何品牌,都有代言人。在「新香港」,陳百祥先生成為犯法也不會被捕的「新貴」,「榮獲」銅紫荊勳章,堪稱perfect match......

    然而,陳先生對「新香港」的「貢獻」,其實遠不止近年成為藍絲藝人領袖這類功勞。1997年前,他是娛樂圈最成功誤導港人的一人,他的名曲《我至叻》,對九十年代香港的紙醉金迷、功利主義影響深遠,間接令一代人放棄思考。到了今天回看,才知道政權統戰權術的高明,連陳百祥這種「人才」也可以「人盡其才」,也不得不嘆服......

    全曲的壓軸高潮,還是最尾一段:赤裸裸的宣傳基本法。假如是其他歌手唱基本法推廣歌,一定成為票房毒藥,但《我至叻》的主旋律實在太洗腦、陳百祥的形象實在太市井,無形中令一般香港人放下了對政治洗腦的警惕......

    基本上,每一隻字,都是謊言。例如當時中國經濟遠遠未崛起,香港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貢獻非常大,港人在深圳、東莞設廠從不用擔心政治正確問題,陳百祥卻已經厚著面皮唱「上面咁多金掘」,無恥程度,直達雲霄......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5682179
    ▶️《好好拍電影》的許鞍華,與《投奔怒海》的盡在不言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gIpSY8ngw

  • 紫荊軸 在 屠潔 一起迷路旅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8-04 19:00:12

    屠爸來為你補課!
    史上最講義氣的刺客
    從容赴義,臨死前自己毀容割下眼ej3耳鼻竟是這個原因?
    除了荊軻刺秦,歷史課本上沒告訴你的刺客!

    ▲歷史說書:
    -史上著名紅顏禍水https://youtu.be/1FLS-itFwec
    -古代科舉作弊罰很大https://youtu.be/fWyAWeIizJo

    ▲知性旅遊導覽:
    -古代科舉制度 https://youtu.be/TBeR4OCdqwg
    -紫禁城求職有多難?https://youtu.be/pSKAZUUgrCI
    -紫禁城中軸線導覽 https://youtu.be/LCcPD8zuyfw
    ———————————————————
    ★屠潔FB粉絲團:http://bit.ly/lostholicFB
    ★屠潔IG美照:http://bit.ly/lostholicIG
    ———————————————————
    視覺設計:逆向異術 Reverse Design studio - Nico
    拍攝/腳本: 屠潔
    片頭設計製作:咔麥喵團隊 - Sherlock
    剪輯/字幕:陳鈺盈(小白)
    美美飾品:綠綠亞 Liuliuya 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