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素食大鍋菜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素食大鍋菜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shunnanC (Shunnan)站內love-vegetal標題Re: [問題] 可否教我基...
素食大鍋菜 在 吃心絕對 高雄 台南 屏東 嘉義 美食景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01:46:23
麻油鴨肉油飯之前常在夜市看到,只見師傅揮動大鏟子,在大鍋中倒入麻油煸香老薑片,再加入鴨肉煸炒過,以日本展的術語來講,就是「職人現場展演」的概念。 - 近期在新興區就開了一間鴨肉油飯的專賣店,就在捷運信義國小站旁的南海街巷子,文青網美的環境不只好拍,今天吃了油飯跟湯品也都很美味,還滿推薦給大家的哦!...
主食最重要。
提供一個我從一位老師那裡學來的方法。
可以用電鍋煮一鍋飯,將「米豆麥」一起煮。
如果沒有慢性疾病,
米就是用糙米,麥可以用蕎麥、大麥等等,豆可以用紅豆、綠豆、樹豆等等,
比例的話,隨便都可以,豆類可以少一點,10%左右。
其實就很像是外面在賣的五穀米。
用電鍋煮的話,米洗好放下去之後,
水的量,就是手掌貼在米上,水要蓋過手掌,
或者超過手指一個指節以上。
其實水加多一點都沒關係,就煮成一鍋稀飯。
外鍋放兩杯水,跳起來之後,蓋子不要開,從蓋子縫再倒一杯水下去。
如果放一些薑黃粉,就會變成薑黃燉飯,會有另外的風味。
米豆麥一起吃,是有一些營養學方面的根據,主要兩者互補可以獲得完全蛋白質。
我在網路上找到的簡短說明:http://ppt.cc/1!dz
所以即使不是生病的人,一般吃素的人也很建議這樣吃。
其實配菜吃什麼比較沒關係,但是主食一定要吃,才能恢復的快。
甚至有些生重病的人,吃不下飯也沒關係,喝米豆麥熬成的湯汁,也會有幫助。
配菜的話,
如果要方便,我蠻建議就煮大鍋菜,要吃的時候再熱。
我家最常煮蕃茄燉大白菜。
丟幾個蕃茄切小塊下去煮,煮到味道跑出來,
記得要用黑柿蕃茄,比較有味道,不要買到牛蕃茄。
如果家裡有耐高溫的好油,可以倒一點下去,
然後,如果吃洋蔥,也可以將洋蔥切絲一起煮,
洋蔥不需要爆香沒關係,主要是要它的甜味。
如果有好的乾香菇,乾香菇也是很好的湯底。
然後可以放大白菜、高麗菜、各種菇類、油豆腐、紅白蘿蔔…等等
我家在煮的時候,是完全不加調味料,但是還是很好吃,而且非常簡單。
要吃的時候,用瓦斯爐熱一下就好。
另外,如果把相同的材料,加入泰式東炎醬煮,就是泰式口味的大鍋菜,一樣很好吃,
泰式東炎醬是我用過最簡單的調味料,加多加少都沒關係,不太會失敗,
只是當然,這不是什麼天然健康的醬料,只是對喜歡的人來說,非常開胃和下飯。
這兩種大鍋菜的好處是,
如果不想吃飯,也可以直接加多一點水煮滾,再放麵條下去,就變成湯麵了。
咖哩是另一個我覺得很方便的食物,
可以煮一大鍋咖哩,裡面也可以加高麗菜、菇類等等,
版上之前就有討論過,可以加的食物有哪些。
煮咖哩也很簡單,記得要先把馬鈴薯、紅蘿蔔蒸過,或者煮到爛一些,
然後加入其他菜,起鍋前五分鐘再加咖哩塊或咖哩粉。
一般來說,也是不容易失敗的料理。
只是要注意,在煮的時候,或者要重新熱過的時候,鍋底都容易焦掉,
所以要多多攪拌。
當然,咖哩塊不是很健康的食物,健康的咖哩粉不容易買到。
上面這幾種料理,都不能加綠色青菜。
我自己是覺得,如果媽媽還能夠簡單行動,
綠色青菜要吃的時候,水滾稍微燙過,
然後,可以拌一點醬油、冷壓芝麻油、苦茶油、醋等等,
其實就很好吃。
水炒菜當然更好,只是又比較費事。
我不知道你家在台灣哪裡,如果經濟能力許可,
米豆麥,可以考慮在望德園 http://ppt.cc/~q80
或者主婦聯盟 http://ppt.cc/1!5b 購買,可能會更安心一些。
比起一般有機商店,他們的價錢也比較便宜一點。
只是望德園據點很少,主婦聯盟又要先加入會員,是比較不方便的地方。
※ 引述《glassby (快被我的寵物搾乾了)》之銘言:
: 各位好
: 不曉得可不可以在這邊PO
: 想到來這邊請益大家
: 是這樣的~因為我媽媽生病開刀,媽媽平常都吃素
: 為了她開完刀在家的飲食我很苦惱
: 平常家人都要上班 也不可能長期請假
: 但留我媽一個人在家 她剛開完刀也時在沒體力自己準備三餐
: 我工作的地方離家裡很遠
: 所以都要很早出門 回到家也很晚了
: 我現在是打算每天晚上煮些營養的東西做成便當
: 至少我媽媽第二天要吃只要用電鍋蒸一下不會餓肚子
: 但是苦惱的是:我實在不會做飯
: 我只會很基本的煎蛋 煮難吃的麵這些而已
: 我是想學一些很基本但營養的家常菜
: 例如香椿炒蛋,燙青菜,豆腐料理等等的
: 但我上網找到的食譜都是些很複雜 不然就是加素火鍋料那種的食材
: 我是希望以天然健康為主
: 所以我想請大家幫忙的是
: 是不是有素食達人可以教我幾道健康簡易的素食料理
: 就是燙青菜,炒蛋,炒飯之類的,我不會的地方就是我都不知道應該加哪些調味料,甚麼調味料要加多少
: 還有步驟,例如甚麼東西必須先湯過一遍才能炒,或者大火小火之類的
: 或是有人知道有這樣的網站教學可以提供我
: 或是知道有其他專門素食外送或其他方法可以照顧我媽三餐的
: (之前曾經想過要請人 也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 我媽開過兩次刀 這第二次)
: 前一次開刀我媽媽就是經歷過一個人在家三餐沒著落的情況
: 最後還是很不好意思的拜託自由業的朋友買自助餐給我媽
: 但總不好意思一直拜託朋友
: 所以我媽這次開刀前想到那段日子三餐都沒得吃 他本來很抗拒開刀
: 所以我希望這次可以好好照顧我媽
: 我有準備要買一些素食調理包可以備用
: 但是開刀完還是需要補充一些營養新鮮的食材
: 所以拜託大家幫忙了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5.144.18
蕃茄就是切成小塊或小片,然後丟到水裡煮就可以。
如果有乾香菇,也可以泡水之後,切成小塊,一起丟到水裡煮。
然後,你媽看來不忌五辛,那也可以把洋蔥切小絲一起丟下去煮。
這樣就算是湯頭吧。
綠豆、紅豆、穀類,都可以在主婦聯盟買。
媽媽如果可以接受的話,真的就不要吃白米,至少吃糙米。
豆類穀類都在煮之前,如果先泡過水,會比較好煮,大概就是泡一個晚上。
不過,夏天的話,就放在冰箱裡泡,算是省事的方法。
咖哩是可以吃兩~三餐的食物,(再多可能就膩了)
因為馬鈴薯越煮越爛,會讓咖哩越來越濃稠,
所以一開始馬鈴薯不用切太小塊,這樣會濃稠地太快,
然後煮的時候水可以多一點,
里仁有賣咖哩粉,應該比咖哩塊健康,不過老實講,我沒有很喜歡,
所以或許可以用 S&B 素咖哩塊和里仁的咖哩粉各摻一些。
把一顆蘋果切碎或打成泥丟進去一起煮,真的味道會差很多。
有很多版友回文,我也學到很多,也又想到很多,
再提供一些想法,一起寫在這裡:
1.我覺得調味不一定要用鹽巴,很多醬料可以達成類似的功用。
我自己用過的,像是素XO醬、素燥醬,都可以和燙青菜拌在一起。
而且都很香、可以刺激味覺。
更簡單一點,芝麻油+苦茶油+醬油,也是很好的調味料。
2.有很多東西可以當湯底,
像是,聖德科斯有在賣一種素食泡菜,
這可以單獨配飯吃,也可以在麵煮好時加進去,就成為泡菜麵,都很好吃。
另外,「味噌醬」也很好用,煮湯、煮麵都可以加,可以直接取代鹽巴。
用一點涼開水融化,起鍋後再加進去。(就是不要加進去煮的意思)
其他像咖哩、泰式東炎醬都是很好用的醬料。
3.一個版友提到滷味,這真的很棒的東西,因為也可以吃好幾餐。
里仁有賣滷包,加醬油、醬油膏、蔥、薑、一點糖、一點油,一起煮,
醬油膏多加一些,其餘的真的是一兩湯匙隨意加。
主婦聯盟的醬油膏是請源順做的,應該也不錯。
記得,試滷汁的味道時,要覺得「鹹」,如果覺得很好喝,可能就不夠味。
可以滷的東西很多,我推薦名豐的大塊白豆干和板豆腐,
你也可以在主婦聯盟買到類似的東西,他們是拿自己的黃豆給名豐做,
但是比里仁賣的名豐豆腐便宜5元。
不過,最便宜的其實是名豐的市場門市:http://ppt.cc/3w-F
板豆腐切成一塊一塊滷,大塊一點較好,
但是不能和其他東西一起滷,容易破掉,白豆干就沒差。
其實蛋白質煮太久好像不好,
不過為了好吃,我都會小火滷一個小時以上,會比較入味。
順帶一提,名豐的油豆腐可以加到大鍋菜裡,很好吃。
他們也有生豆皮,用煎的很香,但是豆皮比較貴...
4.水餃也的確很棒,方便又好吃。
我推薦這家水餃,因為有很多種口味,都蠻好吃的:http://ppt.cc/Jlj!
※ 編輯: shunnanC 來自: 112.104.163.156 (02/18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