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素描構圖技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素描構圖技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素描構圖技巧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329的網紅小畫僮,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素描班現正接受報名✍🏻 逢星期六 下午15:30-16:45/17:00-18:15 對象:8-15歲 時間:1小時15分鐘 課程內容: -課程結合靜物寫生練習/臨慕/照片創作等 -基本明暗與立體概念 -不同石膏幾何、石膏頭像練習 -學習不同質感,如蔬果、玻璃、木、布、金屬 -不同景物(風景)描繪...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90的網紅趙綺婷Elaine Chi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問對畫畫寫生幾有興趣,但又想深入地學習構圖、透視法、水彩技巧等等,呢個6堂的課程就可以幫到你訓練繪畫基礎、提升寫生技巧!Elaine會由淺入深地教導寫生所需的知識技巧,包括鉛筆起稿、顏色理論,為戶外寫生實戰裝備!」 課程流程: 第一堂:介紹寫生、學習透視原理及一點透視的應用。熟悉鉛筆及秀麗筆的...
「素描構圖技巧」的推薦目錄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小畫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Jia Rong W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林經哲 Lin Ching Ch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小畫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Jia Rong W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寶榮萬項直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趙綺婷Elaine Chi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素描構圖技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素描構圖技巧 在 小畫僮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26 19:25:08
素描班現正接受報名✍🏻 逢星期六 下午15:30-16:45/17:00-18:15 對象:8-15歲 時間:1小時15分鐘 課程內容: -課程結合靜物寫生練習/臨慕/照片創作等 -基本明暗與立體概念 -不同石膏幾何、石膏頭像練習 -學習不同質感,如蔬果、玻璃、木、布、金屬 -不同景物(風景)描繪...
素描構圖技巧 在 Jia Rong Wu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20:27
《 Art class 》成人興趣班 Private lessons for adults Ya! 可喜可賀,耗時非常久的壓克力作品,她們兩位終於完成囉!! 從白天畫到黑夜,這麼認真學生,還不讓老師下課還是頭一次😂 從一開始學生挑選圖,再選畫布尺寸,還有構圖討論等等,討論媒材定案,再從壓克力技巧...
素描構圖技巧 在 林經哲 Lin Ching Che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16:18:48
非常榮幸和國際水彩大師永山裕子在台灣舉辦雙人展,展覽資訊如下,歡迎分享和蒞臨~ Double Solo Exhibition by Yuko Nagayama and Lin Ching Che 《色彩萬千》永山裕子、林經哲雙人水彩畫展,「愛上藝廊」與「晴山藝術中心」合作,邀請水彩藝術家林經哲及...
-
素描構圖技巧 在 趙綺婷Elaine Chiu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4-06 21:04:40「自問對畫畫寫生幾有興趣,但又想深入地學習構圖、透視法、水彩技巧等等,呢個6堂的課程就可以幫到你訓練繪畫基礎、提升寫生技巧!Elaine會由淺入深地教導寫生所需的知識技巧,包括鉛筆起稿、顏色理論,為戶外寫生實戰裝備!」
課程流程:
第一堂:介紹寫生、學習透視原理及一點透視的應用。熟悉鉛筆及秀麗筆的運用。
第二堂:學習基本風景畫構圖技巧。
第三堂:學習掌控明度及畫面對比,以水彩單色繪畫維港景色。
第四堂:學習固有色、光源色等等顏色理念,Elaine示範應用至深水埗街景。
第五堂:色溫、冷暖色的運用理論。
第六堂:掌控畫面,如何構成畫面焦點與故事感。(有升班考試)
每節課大約60分鐘。課程包括Elaine精心設計的課堂筆記、藝術史資料供下載。
課程開始日期:2020年4月中
立即報名:www.elainechiu.com/paintwithme -
素描構圖技巧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02-22 23:33:03本集主題:觸動-NIN水彩創作展
專訪藝術家:NIN
"NIN"來自名字中的凝,原本沒有特殊涵義,而她想為自己賦予意義,不僅感謝父母為她取了這個特別的名字;也希望在創作和生活裡如同此字——「凝」,能凝聚、凝視對她來說,重要的事物。
水彩渲染生命旅程中每一刻的感動
NIN自幼稚園起便愛上畫畫,在她的記憶中最一開始接觸的媒材,有鉛筆、色鉛筆、蠟筆等等,而後她努力考取上高中美術班,正式接受素描、水彩、創意表現、水墨等媒材的訓練,其中NIN特別喜愛水彩,深受色彩渲染的變化所吸引。那時NIN雖自認在技巧上並不突出,但畫室老師誇她不僅有天份更具有自己的風格,因而帶給NIN很大的鼓勵,也開始去思考所謂的個人風格是什麼。
同時NIN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在求學時期閱讀大量的動漫畫作品,始終對畫漫畫抱持著憧憬,也將少女漫畫的風格融入自己的創作,尤其鍾情於手繪,當鉛筆在紙張上「刷刷」的手感,總能帶給她沉靜的感受。而平常喜歡聽音樂的NIN,她認為有時「安靜」且專注的作畫也不無聊,畢竟心若能靜,是比較重要的。
創作媒材能呈現一個人的個性
以鉛筆構圖,用水彩上色,NIN從高中開始就以此模式來創作,在校期間大多是描繪靜物、景物為主,她個人的創作則是透過人物來表達居多,彼時的NIN也還沒有具體想要畫的主題,倒像是她直覺式的抒發她內在情感,當水份與顏料撞擊,在畫面上渲染開的效果,似乎很能反映她內心的波動及流動。尤其水彩是一種充滿變化、不可控制的媒材,或許她越來越熟悉工具的操作,但顏料水份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更別說如此表現方式很瀟灑、自在。大片面積的揮灑雖然豪爽,細緻度也需堆疊多層,若適度掌握,水彩其實是充滿彈性的創作媒材。
升上大學之後,當時台灣正掀起一股手寫鋼筆的潮流,NIN因此接觸到鋼筆和墨水,她發現墨水的色彩比水彩顏料更加鮮豔飽和,同是水性的媒材,便嘗試把墨水當水彩來玩;隨著創作累積與成長,透過墨水NIN漸漸發現自己有更從容、奔放的表現,她開始放掉一些多餘的筆觸、下筆更果斷、並開始嘗試留白,在畫面當中由繁入簡,留下越來越乾淨、明確的軌跡。
NIN雖熱愛漫畫卻鮮有其作,而以插畫為主要創作形式,她表示較難習慣透過漫畫故事的構成來傳達自己的思想,但NIN也漸漸摸索出自己較擅長的感性、抽象等的手法,把焦點先放在用插畫的單一情景,引發觀者的想像空間。接著,為了將插畫與漫畫兩者融合,她開始構思主題、整理想法,用畫面來說故事,NIN了解到這是一條值得一輩子琢磨下去的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後,如果持續畫著,不曉得能去除掉多少瑣碎,留下多少獨特的、屬於她的詮釋。我們也不由得期待著,有一天NIN能以創作——好好訴說一個屬於自己的完整故事。
藝術需落實在生活當中
「真誠的心會透過作品傳遞出來,影響他人。」創作之於NIN,可能是情緒,抑或是溝通的橋樑。當看到美好的事物、殘破的事物她會想記錄下來,所謂的殘破有時候是悲哀的,也有悲傷中帶著美感的。她認為創作與作者本身是連貫的、有所一致,跟隨心情、成長、各種經歷而有流動與變化,以及真誠地表達自己在這過程當中的體會。如果流於技法,那會讓NIN有所警惕,提醒自己的作品不能只是漂亮而已。
臨摹照片、經由電視網路的圖像來描繪,這都比較像是紀錄並無自己的想法,然而當NIN漸漸的在生活中有所領略之後,堆疊成靈感的來源,不停地轉化、發揮、用她的方式演繹。這個狀態常常是整理回顧生活之外,也能分享給有共同心情、類似經歷的人,相互勉勵。創作者透過創作在表達自我、跟自我的奮鬥時,是能激勵人的,NIN認為這也是一個與他人產生連繫的媒介,當我們對自己誠懇,作品就會把這份心情傳遞出去,感動別人。
關於展覽主題「觸動」,NIN展示2016年inktober系列與近年各種用水彩、鋼筆墨水所畫的作品,都是特別能觸擊她內心的創作。希望透過現場展示的手稿呈現出生活的痕跡,也是她一直以來想嘗試的;作品能與人之間更直接地接觸。過去展出曾試過垂吊原稿的展出形式,此番特別參考日本插畫家中西直子2017年在Beher食物研究圖書館「記憶のMon Petit」的原畫展,而現場分享的創作也是十分生活化的,「因為近距離,所以更有機會觸動人心!」NIN笑著說,藝術來自於我們的生活,那創作又何嘗不是一種生活的展現呢?
藝術家簡介:NIN
2005年開始於同人誌販售會販售刊物與周邊。
2011年考取視覺類街頭藝人執照。
2014年開始嘗試繪畫教學,與複合式藝文空間、插畫基地合作開班授課。
目前以發表插畫、漫畫作品為主,以網路、展覽、印刷週邊等形式分享。
學歷:台灣藝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畢業
素描構圖技巧 在 小畫僮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素描班現正接受報名✍🏻
逢星期六 下午15:30-16:45/17:00-18:15
對象:8-15歲
時間:1小時15分鐘
課程內容:
-課程結合靜物寫生練習/臨慕/照片創作等
-基本明暗與立體概念
-不同石膏幾何、石膏頭像練習
-學習不同質感,如蔬果、玻璃、木、布、金屬
-不同景物(風景)描繪
-透視原理
-構圖法則
-木顏色使用技巧
.
詳情查詢:FB/IG Inbox & whatsapp:23298555
.
.
#小畫僮 #artkidshk #九龍城 #kowlooncity #畫室 #artjamming #artjamminghk #artjam #畫班 #興趣班 #兒童興趣班 #暑期班 #油畫 #繪畫 #watercolor #watercolor_art #水彩 #水彩画 #diy #oilpainting #oil #color #colorful #黏土 #啟蒙班 #幼兒美術 #
素描構圖技巧 在 Jia Rong Wu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Art class 》成人興趣班
Private lessons for adults
Ya! 可喜可賀,耗時非常久的壓克力作品,她們兩位終於完成囉!!
從白天畫到黑夜,這麼認真學生,還不讓老師下課還是頭一次😂
從一開始學生挑選圖,再選畫布尺寸,還有構圖討論等等,討論媒材定案,再從壓克力技巧Wash到Dry brush一筆一劃逐漸完成,每一個環節都是不能馬虎,
再加上遇到疫情各種狀況,實體課我們沒辦法固定上課,大家克服困難,才完成一幅作品,也才真的體會一幅作品不是揮筆幾下就能完成的。
壓克力是繪畫新生們的入門首選~
每季不定期開設主題性短期課程,針對特定主題、風格、媒材技法教學或休閒創作性質,家教,線上網課、小班制授課,
如:素描、成人蠟筆、旅行水彩插畫、時尚畫...等。
#artclass #yolo #art #artist #kunst #acrylicpainting #acrylicart #壓克力 #love #artstudio
-----------------------------------
Online art class 線上課程
我們三位旅居德國的藝術家,將會透過音樂、美術和舞蹈三個元素結合,為孩子帶來一場德國文化之旅!
•台灣時間以及詳細說明與報名:
請查看Google 表單👇👇👇
https://forms.gle/sfeReEdJhq7mtLGH9
•歐洲時間華人家長報名看這邊👇👇
https://www.facebook.com/watch/?v=149417257060322
#kunst #art #藝術課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CNj0wIFHxdR
Meine Kunstwebsite 🥰
•https://rongkunst.wixsite.com/artrong
•https://www.facebook.com/Rong.ART.Studio/
素描構圖技巧 在 寶榮萬項直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水仙壺-90中期。水仙不開花(裝蒜)
紫砂工藝五廠-華藝陶器具出品
請品嘗重量級重砲級的訪談。適用當代紫砂壺上,細讀後盪氣迴腸。爽👏
陳傳席:陳傳席(1950年9月-),男,江蘇徐州人,生於山東,中國美術史學家、美術理論家、書畫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
當代國畫可以用「很差」兩個字來評價,甚至應該說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挑不出一兩個代表性畫家。問題的關鍵在於畫家文化的缺失。沒有文化功底,畫畫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調也上不去。因此中國當代書畫沒有前途,難出大家。中國美術教育把畫畫淪為高考的終南捷徑。書畫是小道,當代國畫這麼差,主要是因為畫家沒有文化。
著名文藝理論家陳傳席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日前,韓國著名藝術家、美術評論家金兌庭對中國當代美術現狀提出了直率而尖銳的批評,認為「中國當代美術的確走到了危險的邊緣」、「藝術家寫得畫得都很快,自己的精神完全沒有了」。對此,向以直道而言行世的著名美術史學家、文藝理論家陳傳席表示完全贊同。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陳傳席除了暢談自己的人生、學術歷程外,也對當下的中國書畫界進行了強有力的針砭—他強調,文化底蘊的缺失是當代書畫創作中的致命傷。
1、現代挑不出一兩個代表性的畫家
廣州日報:最近韓國的金兌庭教授對中國當代書畫現狀進行了「大批判」,您同意他的觀點嗎?
陳傳席:金兌庭的評論非常好,非常中肯,中國大多數評論家都難以說到這個點上。作為一個韓國人,能看得這麼清楚,很難得。
廣州日報:就您看來,中國當代書畫創作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陳傳席:可以用「很差」兩個字來評價,甚至應該說是一敗塗地、全軍覆沒。早一點還有李可染、傅抱石、徐悲鴻等名家,現在卻是挑不出一兩個代表性畫家。我想,問題的關鍵在於畫家文化的缺失。沒有文化功底,畫畫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調也上不去。因此,對中國當代書畫的前途,我個人比較悲觀,如果美術教育不改革,難以出大家。唐詩為什麼那麼昌盛?就是科舉考試要考寫詩,於是形成了社會風氣。現在美術學院招生,只看素描、色彩水平,不考傳統文化,不考《經》、《史》、《子》、《集》,畫家的文化修養能好到哪兒去?畫畫不過是淪為高考的終南捷徑。雖然現在很多美術院校中有所謂傳統文化教育,但那都是走過場。
一方面,畫家的素質不行,另一方面,當代的書畫熱卻可謂空前絕後,人人都想當書法家、畫家,對此,我很擔憂。像我認識的一位功力很深的醫生,他還在主持國家項目,卻拚命要調到畫院工作,他說當醫生很辛苦,而到畫院上班,每日優哉游哉,出去遊山玩水也是工作,錢也多,為什麼還要當醫生呢?畫畫變成了貪圖安逸的終南捷徑,能行嗎?
我始終認為,書畫是小道,不該孜孜以此為專業,更不該全民都想以此為專業。儒家強調「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首先「志於道」,再據德於仁,藝術才能有所成就。如果沒有大見識、大胸襟,每天寫寫畫畫,永遠只能在小道上轉悠。像毛澤東、魯迅、于右任,他們的字多好,他們哪位又是專業書法家?可見,書畫是意識形態,沒有文化底蘊和社會閱歷等大道為支撐,永遠做不好。
2、新文人畫僅是借用「文人」概念
廣州日報:對古代書畫,您的認識和感受是非常深刻的。今天,明清院體畫備受市場熱捧,常常拍出很高價格,在您看來,文人畫與院體畫的藝術價值有哪些差異?您更認可哪一種?
陳傳席:近現代學者常批評院體畫柔媚細膩,也常把院畫和院體混為一談,其實並不準確。我做過詳細的考證,五代、北宋有院畫而無院體,院體畫始於南宋李唐、馬遠、夏圭。南宋畫家有家國之恨,怒髮衝冠,故所作院體畫,用大斧劈皴,氣勢磅礴、剛勁濃烈,發人振奮。但院體畫就南宋最好,後來學南宋者,因為時代背景不相同,難得見好作品。
而文人畫講究文雅,以儒道思想為精神旨歸,道家認為柔弱勝剛強,儒家倡導「子不言怪、力、亂、神」,所以文人畫是反對院體畫那種直白強悍的。歷來文人攻擊院體也都說它粗而硬、污而燥,不曾說它柔媚細膩。
就兩者比較而言,文人畫的線條更變化多端,所以總體上略勝一籌
廣州日報:在您看來,今天的社會文化土壤還有利於文人畫的產生與發展嗎?
陳傳席:當今所謂的新文人畫,我認為只是借用這個概念罷了:現在多數人沒讀過《十三經》、《二十四史》,基本知識都沒掌握,哪裡稱得上是文人?
廣州日報:有外媒稱:「中國現代有三派:現代派爬得太高,新文人畫靠得太近,唯陳傳席畫派立得最遠。」對此您作何理解?
陳傳席:所謂「現代派爬得太高」,是指中國的當代藝術家認為繪畫不應該只追求形象和色彩,要有哲學,要有思想內涵,但他們自己並沒有哲學和思想內涵,更沒有真正創作出這樣的作品,有的認識也是錯誤的,更談不上有好的作品了;所謂「靠得太近」,是指當下很多畫家認為傳統有用,仍然走著傳統的路子,卻還遠遠沒達到古人的高度。
附:陳傳席:有些人越畫越差是因為文化底子
中國畫傳統:一個是書法,線條是書法線條,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標準是得擁有國學基礎。
陳先生認為:中國畫有自己的一套語言,西方很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是學習了中國畫的語言而成功的,畢卡索臨摹齊白石的作品臨了二十多本。如果中國畫沒有了,西方繪畫也不能發展。
連外國人都講「中國的藝術是哲學的,外國的藝術是科學的」。既然是哲學的,是形而上的,那麼學好中國畫就要讀書,不讀書是不行的。有些人是越畫越差,雖然技巧越來越好,但是沒有文化底蘊也不行,技法、構圖都沒問題,就是沒有看頭。為什麼沒有看頭呢?沒有中國國學的底子,肚裡沒有墨水,畫出來就不行。
陳先生認為,藝術是自我表現的,你是什麼樣的人畫出來就是什麼樣的。沒有文化想表現出來有文化是不可能的。就像有個故事講的:一個書生寫不出文章,很苦惱地說:寫文章跟女人生孩子不一樣,女人生孩子,肚子裡本來就有孩子,而文章要想寫出來也需要肚子裡有「貨」才行。
沒有傳統文化就表現出「沒有傳統文化」,有傳統文化就表現出「有傳統文化」。 有些人一開始畫得好,後來畫不好,是因為年輕本身有朝氣,就像女孩子,十八九歲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怎麼樣都好看,可是年長了如果沒有文化內涵,就會失去那種靈氣。而齊白石、黃賓虹等這些大師越畫越好,是因為他們本身的文化底蘊支撐,黃賓虹的國學基礎很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