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區重建 】#西營盤 藥材行老字號光榮結業
西營盤皇后大道西是一條充滿歷史痕跡的街道。它的起點是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一九四一年英軍在該處登陸,升起英國國旗,象徵香港開埠。
這長長街道,伸延至門牌六一六號的石塘咀,沿路老店林立,棺材舖、紙紮舖、傳統糕餅店、賣枕頭棉被的...
【#舊區重建 】#西營盤 藥材行老字號光榮結業
西營盤皇后大道西是一條充滿歷史痕跡的街道。它的起點是水坑口(Possession Point),一九四一年英軍在該處登陸,升起英國國旗,象徵香港開埠。
這長長街道,伸延至門牌六一六號的石塘咀,沿路老店林立,棺材舖、紙紮舖、傳統糕餅店、賣枕頭棉被的繡莊、舊式鐘錶等;少不了的,還有一間又一間專賣參茸海味的「南北行」——當年香港作為轉口港,「南北行」的業務就是將中國南部的貨物經香港運到北部。
「我以前日日推車仔送貨,推到大!這工作,一向只有男人做,沒有女人推車仔的,我是第一個女性。」一三一號門牌的「協成行」藥材批發老字號的第二代經營者高妹說道。
她,靠一雙手令貨如輪轉,先在原產地取貨,再加工製藥,才批發到世界各地;本地也由她批貨給拆家,拆家再批給藥材舖。別以為這是簡單工序,懂得揀選高質藥材,得熟識其藥材的藥性、種植方法等,是專門學問。
「以前批發給餘仁生時,老師傅教我揀藥材,我再考牌,製藥牌,什麼牌也考回來。」高妹在藥材行業浸淫四十幾年,仍親自搜購入貨,近年更引入不添加硫黃的藥材,再製成真空包裝,好讓客人吃得安心,「我投入到連家庭也不要,現在單身寡女!沒辦法,我為人民服務,客人說,若我不做,他們沒有好野食,大家都知道,我是針對人身體好,凡是好嘢就會食好人。」
然而,這天協成行的舖前卻貼上「拆樓在即」、「全店開心價」等告示,店內玻璃架上的藥材海味幾近清空,只剩下一塊大靈芝,兩個員工正在忙於將之切割入袋,準備搬走,「靈芝留來自己煲湯飲,間舖今天就要把鎖匙交給巿建局人員,政府要來收樓啊!」高妹的姊姊卓大姊說。
卓大姊說,協成行在前年年頭收到政府的收樓通知,表示巿建局將要開展皇后大道西/賢居里發展計劃,於皇后大道西一二九至一五一號唐樓連十二連號街舖進行清拆,再興建近二百個住宅單位,由於協成行是「自己舖」,這兩天要收樓,其他舖可能待租約完結也陸續徹離。
這兩姊妹,對政府收樓感到無可柰何,亦不確定藥行另覓新舖會否捲土重來。事實上,藥行已經歷多次大廈重建及加租迫遷,「我打算做到九十歲,現在無得搵食,也未曾老,政府卻要我提早退休。」六十五歲的高妹續說,「但你無得抗議強拆, 之前有人在地鐵口那邊抗議靜坐,咪一 一樣照拆!」
「在香港,但凡得幾層高的舊樓都會被收購,再建幾十層高樓,好著數。過多幾年,你會見到這裏全部是新樓。」卓大姊說。
✏️:蕭曉華
📷:李浩賢
【即Click bio看更多編輯精選內容!】
#協成行 #市建局 #舊樓重建 #西營盤重建 #結業潮 #藥材舖 #老字號 #批發 #明周專題 #我就是我
紙紮批發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紙紮不僅是悼念亡生者的禮品,其實也表現了華人社會獨特的宇宙觀。在這個觀念之中,可以看到在華人心中,往生者帶著生前喜好在另外一個世界裡生活,生者也願意幫助往生者透過紙紮滿足許多生前無法實現的願望。
這篇BBC中文網對於香港紙紮師傅的專訪,讓我們看到這個專業如何面對這個時代的新挑戰。
另外台灣自己的紙札師也很強大,有興趣認識的人可以上網搜尋SKEA
-------------
這不太像是一個會找到紙扎店的地方。周邊看似寧靜,但卻吵鬧——幾位苦力忙著把一包又一包的貨物搬到卡車上,多半是成衣。
這裏是香港九龍的深水埗,香港最有名的服裝批發區。 路旁的店不是批發店就是運輸公司,在大家都還沒下班、下課的時間來到這裏,也就自然看不見太多路人。
歐陽秉志的店也因此更顯得鶴立雞群。父親兼老店東歐陽偉乾沒在店,有5歲的棕色花貓陪著他工作。
「我從他還是娃娃的時候就開始養著了。」歐陽師傅暫時放下手上的竹篾,拿起一包貓糧來逗牠。難怪小貓除了主動對著話筒喵喵叫了幾聲之外,就沒有心思去把玩那防風罩毛。
這也沒怎耽誤歐陽師傅的工作。把竹篾削平滑、扎上沙紙、糊上紅紙,不消10分鐘就做好一個簡易燈籠。雖說只是為了示範工序而做,但絶對扎實。
當然,讓歐陽秉志漸漸受到媒體矚目的不是這些基本功,而是那些巨細無遺的新派紙扎祭品。剛進到他的店裏面,就看到一架剛做好的自行車,正等著殯儀中介提取到守靈儀式上火化。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