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紙紮屋禁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紙紮屋禁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紙紮屋禁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紙紮屋禁忌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報導迴響 【你聽過「普渡辦桌」嗎?疫情下,嘉義「輪普」文化復興運動】 「中元普渡」是農曆七月的大事,但嘉義的普渡傳統可不只在中元節這一天,而是每一天、在各區信仰中心「角頭廟」輪流普渡,並運用祭品作為辦桌食材。 8月19日(農曆七月初一),嘉邑城隍廟率先開普,而為保留「輪普」這項特殊民俗,嘉邑城...

紙紮屋禁忌 在 離奇家遮 | 中環塔倫天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3 21:30:15

萬聖節 . 呢兩日係萬聖節嘅玩樂日,對於新follow我嘅讀者又好,舊讀者都好,我覺得我有責任講多次呢件事。 . 嗱,如果舊讀者你話好記得呢個萬聖節禁忌,「cher我知啦!駛你再講咩」嘅話,可以就咁放低個心心然後碌走,繼續你嘅化妝準備出發。 . 至於新讀者,我覺得…你地去老蘭前,係應該要讀埋落去先。...

紙紮屋禁忌 在 離奇家遮 | 中環塔倫天奴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21:30:31

(六十)尖咀飛髮鋪 嗰日去飛髮,見客人排曬長龍,但幫手洗頭嘅就得一、兩個。D師傅唯有親力親為自己出黎幫手洗埋頭,按埋頭,吹埋頭,先埋位剪。 . 我個髮型師friend同我講:「鬼咩,而家仲邊有後生仔肯入行?又辛苦,又污糟。」 . 佢其實講得幾有道理,唔止剪髮係咁,好多行業都欠新人入行。而家個社會咁...

  • 紙紮屋禁忌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9-02 17:15:42
    有 709 人按讚

    #報導迴響
    【你聽過「普渡辦桌」嗎?疫情下,嘉義「輪普」文化復興運動】
    「中元普渡」是農曆七月的大事,但嘉義的普渡傳統可不只在中元節這一天,而是每一天、在各區信仰中心「角頭廟」輪流普渡,並運用祭品作為辦桌食材。
     
    8月19日(農曆七月初一),嘉邑城隍廟率先開普,而為保留「輪普」這項特殊民俗,嘉邑城隍廟今年向嘉義市文化局提報審議,盼將系列祭典活動申請登錄為嘉市民俗文化資產;文化局主辦「輪普見學團」,民間也擬發表輪普田野調查成果。但受到疫情影響,原已式微的「輪普辦桌」恐更縮水,外燴業者估計桌數大約為往年的3成。
     
    嘉邑城隍廟除了有豐富的輪普祭儀,廟方組織與隔鄰東市場攤商陞會組成的支持系統「九大柱」,也是輪普不可或缺的要角。廟方今年以此向嘉市府申請登錄為民俗文化資產,現正由委員審議中。
     
    另外,嘉義市母語文化教育學會與地方團體、攝影師長期進行嘉義市輪普田調,今年將擴訪道士、紙紮業者等輪普相關人員,擬於年底發表成果。
     
    以普渡祭品作為食材,晚間辦桌宴請厝邊頭尾的「輪普辦桌」,是老嘉義人的共同記憶。隨著各信仰圈的普渡順序,人緣好的可以從初一吃到月底,氣氛宛如小過年。但隨時代變遷、生活習慣改變,熱鬧景象已不復見。嘉義市廚師職業工會理事長、外燴主廚許坤生表示,20年來,手上的輪普辦桌訂單從昔日的一個月500桌逐年滑落,今年疫情雖然台灣防控得宜,但民生經濟受影響,加上民眾對團聚聚餐仍有顧慮,他目前接不到150桌。
     
    「復興輪普辦桌文化好比老屋保存,要先止拆,才有機會讓人認識它的美好,」嘉義市母語文化教育學會理事長高基榮表示,《好兄弟也少一味──神人鬼同歡的嘉義「輪普辦桌」風華不再》報導後獲迴響,讓文史工作者構思應加快保存輪普辦桌文化的腳步。
     
    嘉義市文化局則將在9月5日(農曆七月十八)舉辦以輪普為主題的青年文化見學團,帶學員走訪當天輪普的「角頭廟」嘉義慈濟宮,以及旁邊有類似「九大柱」支持系統的西市場,解說普渡科儀、民俗禁忌。晚上將在慈濟宮辦桌,讓青年回顧輪普平安宴的熱鬧風華,希望留下老嘉義人的共同記憶。(文/曹馥年)

    #完整專題
    【後疫情時代:明天過後,世界還好嗎?】https://bit.ly/3huXKxx
     
    ★深入土地,看見深層價值,#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老味道 #辦桌 #嘉義 #中元普渡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文化 #報導者 #輪普

  • 紙紮屋禁忌 在 江佩津 PeiChin Ch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06 17:06:38
    有 157 人按讚

    【Guide for Making Funeral Arrangements(喪葬指南?)】
     
    這是跟朋友閒聊的過程中,決定來寫的系列(還好只先列五點,就寫了三千字),這來自於曾經掙扎了一陣子的自己。年近三十、尚年輕的我們已經離這些習俗很遠,但充滿好奇,這裡頭其實有許多「如果我早點知道就好」的事。
     
    ✦葬儀社怎麼選:里長給的禮儀社名片不是首選
     
    無論是家人在醫院病逝,或是在家裡過世,都會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禮儀社推薦,而在我媽過世時第一個抵達現場的則是里長,後面也已經有著禮儀社的人等著幫忙,只是真的就要選擇里長推薦的嗎?其他親戚是首先講出疑惑的人,但他們還是說:「決定權在妳身上。」
    要這樣把媽媽冰冷的身體放在地板上,然後花上幾個小時選擇禮儀社(難道還要比價?),怎麼樣都是不可能的。
    所有人(里長、來的葬儀社、親戚)都在等我做這個決定,我打開手機一個個丟訊息給朋友。
    (總不能在facebook上發文問:大家有推薦的禮儀社嗎?)
    (雖然搞不好是最快的方法)
    一個小時後,我選擇了以前其他親戚過世時承辦的禮儀社,夜裡抵達殯儀館後,則是才收到了其他朋友的建議,畢竟在二三十歲出頭,有這些經驗的友人尚不多,有經驗者的建議是說可以選擇哪些信譽較好、知名度高的禮儀社。
     
    最後十幾天,全部的儀式結束,看了看收據,從殯葬處的冰櫃使用、租借會館、佛教儀式、出殯當天的告別式(有請司儀),加上環保葬,零零總總花了二十萬出頭,沒有買紙紮屋(我們自己蓋房子給我媽住)、或燒庫錢(現在也因為環保沒辦法),壽衣穿的也是我幫媽媽準備的衣服(現在比較常穿親人的衣服,因為這才是我們熟悉的模樣)。
    但我始終都在想,花多少喪葬費用才是合理的?
    沒有花大錢,是不是代表自己是個不孝的子孫?但如果有人想要花幾十萬銘記家人,老實講,我覺得也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如果預算有限,我想過世的家人才不會因為選了公祭或是從簡而有任何的意見。
     
    如果重來一次,我想我還是會做一樣的決定,感謝里長的協助,但有禮貌地拒絕他提供的選項。
    然後我想,早點問親朋好友推薦的禮儀社,手邊有些清單,其實也是件不壞的事。
     
     
    ✦遺照怎麼選:要有地方掛
     
    在告別式那一天,佛道教的習俗是一定需要三個人參與儀式,拿魂幡、牌位、遺照,但我是獨生女,旁系也沒有足夠的晚輩可以參與,平輩跟長輩都只能在旁邊看、不能動手,所以遺照是放在棺木上一起進行儀式,然後火化。
    媽媽放在靈堂的遺照其實不是太理想,是過世隔一天我回去家裡找出的大頭照,因此當時禮儀社問要不要留這個1比1大小的遺照時,我是沒有太想留。因為除了照片到底是不是自己熟悉的親人,還有更大的問題是「遺照必須掛著」,如果上網搜尋「遺照怎麼放」,有些民俗禁忌會提及遺照必須懸掛、還要在神桌的左邊,甚至還有風水顧慮,不能放在臥室或儲藏室,但總是在外租屋、始終不知道自己此生可以在哪落腳的我,禮儀社也只是對我說:就化掉吧。
     
    等到出殯、一切結束後,我去大創買了個相框,放一張跟媽媽一起出去玩的照片,比起直直盯著前方的大頭照,那樣自然笑著的模樣,才是我記憶中的她。
     
     
    ✦牌位怎麼處理:選擇環保葬會面臨到的問題
     
    這幾年流行起植葬、灑葬、海葬、花葬之類的,這也進一步影響到上一代的觀念,不只是我媽,就連外婆、朋友的父母也都叮嚀說他們想要進行這些環保葬,不用入塔,一部分可能是貼心,不想晚輩花一筆錢買骨灰罈跟塔位,以及少去那些規定的習俗祭拜。
    除此之外,對我來講最大的煩惱是:牌位該怎麼辦?
    我媽早早就說她不要牌位,實在是個走在時代尖端的女子,而環保葬也標榜過幾年就會重新翻土,大家不必執著於是哪棵樹,全數回歸自然,只要有心,故人一直都在,無論在哪個方位。但我其實在幾個時間點,例如百日、對年時,還是會承受到長輩的壓力,說「不該把牌位化了」,這樣她們該上哪去祭拜?這種時候,也只能對自己說,自己做的是對的。
    事實上,也無關對錯,這些儀式對於故人來講的意義可能遠不如對於生者來得大,想想可能我媽現在可是哪裡都能去了,而我們還在擔心自己該上哪祭拜她,搞不好她早就已經環遊世界、不待在那一片草地上了。
     
     
    ✦喪葬補助記得申請:台灣勞保No.1
     
    一開始,不知道要準備多大一筆錢來處理後事,看著禮儀社給的諸多方案,我總會疑惑:不做這些儀式/服務的自己是不是就代表不孝?例如頭七要做,但沒有要做滿七七四十九天,因此後面一切從簡,也不知道是不是每天都要找法師來唸經,也有遇過其他親朋好友在旁邊說「有沒有找法師來給媽媽唸經?一定要啊!」彷彿要是不做就會禍延子孫、永世不得超生,但所幸現在的靈堂有著24小時播送的念佛機,而且說這種話的人並不是那個法師來,得跟著又跪又拜念完全程的家屬。
     
    我的母親始終換著工作,也領過一陣子失業補助,始終拿的都是最低基本薪資,但期間她都乖乖繳著勞健保,期待著自己可以退休、拿回退休金的一天。因此就算最後我們需要去拋棄繼承(提撥的8%則是視為遺產,無法請領),還是跑了趟勞保局,因為其實喪葬儀式的收據是可以請領喪葬補助的,就算是沒有留下遺產的她,身後事基本上是不必擔心的。
     
    而我始終覺得與其像軍備競賽一樣跟人比較做了多少儀式(現在連庫錢都因為環保起見換成金融禮盒,悠遊卡旅行支票金條應有盡有),選擇自己想做的、不會後悔的,其實就夠了。
    因為母親生前生病、走的方式也是非自然死亡,傳統習俗說是有一些儀式得做,我們藥懺、水懺一起做,沒有辦太多場法會,然後租了個會館辦靈堂,讓親友來的時候有地方坐下來休息、好好悼念故人,頭七過完幾日就告別式,其實也是很快。因為心想要讓媽媽舒服地走,也選了個禮體SPA的加值服務。
    這樣就夠了,不留遺憾。
     
     
    ✦保險與遺產繼承
     
    除了有勞保可以支撐一部分的支出外,請領保險雖然會讓人感覺自己很無情,把家人的性命與金錢等值,但如果知道自己有一陣子可以不用煩惱收入、好好整理自己,其實會是對整個過程中的自己心理上很大的幫助。
    一定要跑的地方就是戶政事務所進行除戶,這比想像中來得快,我本來以為自己還有時間維繫現實中的母女關係一陣子,但因為環保葬是政府管轄,得有除戶證明才能申請,得在告別式出殯前搞定這件事,也就讓我在戶政事務所拿著缺角的身分證大哭了一場。
    之後像是國稅局申請遺產清冊,聯徵中心也能查到是否有負債,這些事情可以到葬禮後再處理都沒有問題。現在也都改成全面限定繼承,如果不是有特殊要求(例如親戚覺得拋棄繼承才有安全感),其實不用特地跑法院作拋棄繼承,但如果要的話,得在親人過世的三個月內送件。
     
    _________
    這是一個我希望大家用不到、但終究還是會需要的SOP,但分享這些經驗也是為了讓大家在遇到的時候知道自己一直都有人支持、並不孤單(有任何問題其實都找得到人回答)。
     
    附圖是那時候沒有買紙紮屋(真的是見過最貴的加值服務,號稱雷射雕刻3D列印whatever的房子加地契要萬把塊),我們乾脆就去九乘九買了房子回來組裝,要什麼有什麼,有穀倉有麵包店讓我媽當一整條街的大地主,到文具櫃檯第一件事就是先翻到背面看成份表,還問:「這個可以燒嗎?」(不知道旁邊的顧客作何感想)
     
    不然其實森林家族是滿理想的......我們最後也還是有去買一台小的紙紮賓利,然後上網下載漫畫人形剪成司機放在旁邊(來自阿嬤的叮嚀,要有人幫我媽開車)
     
    結果把我媽走的事情寫成這樣,希望不會被她罵,但我其實很珍惜那段大家在靈堂前試著打起精神、互開玩笑的日子。一個人的離開,對祂而言是個解脫,而對在世的人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學習經驗,提早想想自己該怎麼走,或許會更有活著的動力。

  • 紙紮屋禁忌 在 Iva Law 羅泳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8-13 03:18:21
    有 115 人按讚


    鬼節了 身為靈異村村長 自己DIY左個紙紮公仔😆有冇人識欣賞呀😂😂😂 使唔使放big big shop
    都係果句啦 天黑前返屋企就百無禁忌 🎃🎃鬼節同萬聖節 村長就非常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