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紙箱零售台北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紙箱零售台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紙箱零售台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紙箱零售台北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大倫老師 日本代購教學 批發教學 批貨教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響應環保政府最快10月推網購循環箱 今年上半年電商大爆發同時也帶動更多紙箱寄送 所以環保署希望推動: 網購業者須要有1成以上的外包裝袋、箱重複回收使用。 並將從大的電商平台開始推動.. 大家在留意後續發展 但大部分客戶喜愛新的乾乾淨淨紙箱 需要一些時間向客戶說明 或許像以往 郵局便利箱 重複使用...

紙箱零售台北 在 Miki Wei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9 03:14:00

綁這束花的時候手跟心很自然地頻率一致,好快就完成了,很理想的狀態🌿 . 想著母親節,浮現的是粉嫩溫暖的顏色,庭園玫瑰的繁複細緻,鬱金香的高雅,康乃馨的端莊大方;夜來香是散發清幽香氣的寶石,千鳥草和藍星花是飛舞的鳥兒和星星,輕盈地點綴著花叢 . 優雅溫暖裡面,懷著細緻可愛的少女心,這是我心中媽媽的形象...

  • 紙箱零售台北 在 大倫老師 日本代購教學 批發教學 批貨教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7 07:24:23
    有 4 人按讚

    #響應環保政府最快10月推網購循環箱
    今年上半年電商大爆發同時也帶動更多紙箱寄送
    所以環保署希望推動:
    網購業者須要有1成以上的外包裝袋、箱重複回收使用。
    並將從大的電商平台開始推動..

    大家在留意後續發展
    但大部分客戶喜愛新的乾乾淨淨紙箱
    需要一些時間向客戶說明
    或許像以往 郵局便利箱 重複使用可以折抵一些費用..

    *老師近期規劃二門你一定要知道課程
    分別是 電商趨勢與你的下一步 以及 線上直批日貨現況

    🔥電商將死?!見證 新零售AI大數據,打造未來5年新通路🔥
    (預計9月份將推出線上學習平台 e學堂 錄製課程)

    最近一次場次有:9/14台北青創、
    10/21台中行政院新創基地 熱烈報名中
    老師將為大家解析 如果你還在想透過拍賣
    買來轉賣.. 五年後 必死無疑 !!
    更多本次講座課程內容簡介,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289513064743024/posts/1204965779864410/

    🔥 線上日貨直批現況大公開 🔥
    (同時有線上學習平台 e學堂 錄製完成課程)

    本課程收錄老師近期與日本批店的聯繫以及資深代購批貨學員互動,整理出有關後疫情時代你該知道如何透過線上直批日貨,詳情請參考以下網址:
    (以下網址內將會有課程介紹影片與說明簡報)
    https://woeiluenjp.pixnet.net/blog/post/224942387

    如果你也想與 #大倫老師 面對面上課
    快來搶先報名,部分場次已經快額滿囉~
    同時說明:我們不受疫情影響,老師仍會在北中南
    持續開課,報名前請先問 Abo HW 是不是還有名額..
    因應疫情改採小班制讓座位寬鬆,
    我們將嚴格控管人數,所以容易額滿😜
    但如果對於擔心外出上課或是時間搭不上的學員
    還是可以善用近年我們規劃的 e學堂 老師錄製的線上教學
    來進行日本代購相關教學進修且可14天重複學習~
    http://woeiluenjp.pixnet.net/blog/post/223610376

  • 紙箱零售台北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3-29 12:12:09
    有 1,145 人按讚


    這幾天我可以深深的體會為什麼1450堅持要用非廣告的形式,因為在ptt沒有人是這些不知道哪來的網軍的對手。

    這幾天我在ptt八卦版被瘋狂罵,其實我也沒有很在意,但我覺得真正受影響的是這些合作社,如果一般人接受了這些網軍的怪觀念,但受害的真的就是那些在產地協助農民供銷的合作社。

    昨天一名網友asune0116還貼出了一個懶人包,結果蔡易餘被讚爆,我被罵翻,這個id,以前才被賣掉,是一個乾淨上站次數可以貼文又不像新手的帳號,在網路上可以喊價賣5800元,賣出多少我不知道,但誰會想花那麼多錢去買這個ID做操作呢?

    有沒有可能是農委會派來的?我不知道,因為他自己不講沒人會知道,但農委會1450的標案提供了這樣操作的合理性跟可能性,這個非廣告的形式就讓他們可以做這些操作。

    更何況現在連106年的案子,都已經完成的案子農委會死活不肯交出結案報告,而這108年的案子裡面還加入了一個保密條款,要保護這些執行小編任務的人,請問你如果是認真做事,專心闢謠執行這份工作,有什麼好擔心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所以這1450以非廣告的部分搞ptt這種惡劣的網路操作時,根本沒人管的動它,這也難怪農委會要放進1450非廣告的部分。

    再來既然這位H網友能提出三月的資料來質疑當然是好事,但為什麼之前不拿出來,被糾正之後才拿出來,難道你批評人家三月中收的價格卻用人家在一二月賣出的均價這要合理嗎?

    億鑫他怎麼收,怎麼賣,我也不清楚,每個合作社有他通路的模式,我在這裡把一般狀況說明一下,各位就自己判斷,但這位H先生雖然說自己是農民、自產自銷等,但他對於這個體系的陌生,陌生到很奇怪,合作社是農企業?

    那張單據可以說明一件事,這個農民的貨是以小貨車的形式,載到億鑫,也就是以總貨的概念載到億鑫,經過初級的分選,一共選出32苔上果,兩苔中果,兩苔下果。

    最後拿到那些錢,在那條縣道162上面,有很多的苔仔場,農民可以自由問每一家現在大概收多少,並沒有一定要交億鑫。

    總貨的價格本來就不高,難道今天分級不用錢嗎?如果你今天自己分級自己裝箱,再送農會出,價格當然不同。

    而收進來的貨還沒有分品規,還要再分級一次,要分什麼呢?

    鳳梨並不是都一樣大小,大小從大到小分為5到10頭或更小,5頭就是1顆約2公斤,6頭就是一顆約1.6公斤,10頭大概是一顆約1公斤。

    不同的大小又有不同的價錢,外銷的規格主要是拿678頭,五頭的貿易商不要,頂多放一點不能放太多,五頭的零售價太高,末端很難賣。

    本土的市場要賣小顆的,8、9、10、11以下的適合在本土賣,所有要挑規格。

    農民收過來的熟度也不同,送批發市場也不要過熟的,過熟的要打掉。

    運到台北的批發市場賣,一箱箱子加運費扣管理費大概要抓70-80左右。

    從這些販售資料可以看到億鑫的價格一公斤是19元,也就是一箱在266左右,扣掉運銷的費用大約在180-190之間。

    14公斤就是23.3台斤,也就是一台斤是大約是7.7-8.1元左右,那麼他一斤5元收總貨,然後貨進來要先品質分級、然後要熟度分級、大小分級、裝箱安排運輸、耗損、合作社場的營運費用,以及他的利潤,那麼他一斤賺3元這樣是暴利嗎?
    很多成本是固定成本,紙箱、運費、人工這些費用不會因為你水果便宜就收低一點。

    更何況一個月走共同運銷才25噸就說明他沒有很多量進去,這個農友的單據8000多斤,快5噸,難道一個包裝場一個月才做5台小貨車嗎? 一天就不止做五台了。

    一個做鳳梨為主的合作社如果一個月只做25噸,一個月只賺13萬的收入,怎麼去維持一個合作社場的運作呢?

    我知道憶鑫這陣子外銷報多少,我也很猶豫要不要講這種事,公開講這種事在商業上不道德,但不講的話,這種惡劣的事情還有搞多久?

    所以我含蓄的提一下,億鑫外銷之前報出來的價格比剛剛提到的一斤7.7-8.1元還低一些,現在怎樣我不清楚,報價是一週前的事情。

    那億鑫一斤收5元的總貨,經過各種處理之後,部分較好的走共同運銷賣7.7-8.1元,外銷又比內銷低一些,他有沒有賺暴利,你可以自己判斷。

    但惡劣是這名號稱農民的H姓網友,如果你真的從事農業,你就不可能不知道總貨價跟市場批發價的差別,不可能不知道從產地到批發市場還要箱子、運費、管理費等費用,用總貨價跟市場批發價之間的差異,來引起外行人的反感,卻對集理貨、運銷成本的中間成本完全陌生。

    內容不提到任何跟產銷實務有關的東西,然後就是極盡能事的抹黑,連張花冠都跟我有關係,哪怎麼不乾脆說鳳梨盤價太低是因為嘉義只有一種規定?

    我也奉勸各位粉絲,我講的是以一個農產運銷工作者的經驗推估,實際怎麼還是會存在著些許差異,也有可能不夠精確,所以我也沒辦法為億鑫的商業行為做保證,我只是說出我的看法,你們自己可以評斷合不合理。

    很多在產地協助運銷的合作社都很認真的為農民服務,但我不解的是只要產銷失衡這些合作社就變成剝削的菜蟲、果菜。
    但誰又有看到他們為了農民把貨收下來,最後賣不掉,倒掉、埋掉的辛酸?

    我也可以不用理那些根本不進入狀況的ptt文,但我覺得這些文讓一般人對於產銷有錯誤的認知,即使我出來回應會受到鋪天蓋地的圍剿,我還是出來回應。
    但我的聲音跟能量還是遠遠不如1450,看到這種用總貨到批發價的價差,而完全不管中間所有管銷成本的文章,就是污名化農產運銷工作者的主因之一。

  • 紙箱零售台北 在 Lin bay 好 油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2-06 14:14:02
    有 446 人按讚


    最近青花的新聞,變成一堆人在打聯合重工在打中國媒體,在打假新聞。

    我覺得這次真的蠻有趣的,以前政府講的也沒什麼在信,怎麼這次就那麼多人信?

    青花價格有沒有跌?
    有在買貨用青花的應該很清楚青花的價格有明顯下降,我朋友在買的青花從一箱20公斤650掉到450,現在本產青花比進口青花還便宜,有些零售市場青花的零售價一顆不到30這也是事實。
    那產量呢?
    根據農糧署的生產預估:
    本月青花菜主要產區為雲林及嘉義,預估收穫面積69公頃,較上月29公頃增加137%;總產量為1,448公噸,較上月產量656公噸,增產121%。

    看看台北農產的價格,可以很清楚看到這個月從每公斤均價60跌到25~30元之間震盪,不管是市場或者是數字統計都可以看到價格很明顯地滑落。

    那看看聯合的新聞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513901
    農民聽政府的話 改種青花菜也不賺錢

    改種青花最近出貨不賺錢是事實,這則報導也算是四平八穩,但是有趣的是這則是下午三點的新聞,晚上11點又出了一篇。

    https://udn.com/news/story/11322/3514481
    聽政府的話改種青花菜 誰料價崩盤

    新聞的內容也差不多,但標題就差很多,用這種標題是不公允的,如果說現在價格跌,農民收益不好,那的確是事實,但價格有差到算崩盤嗎?

    後來又出了一篇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3518529

    裡面太保農會總幹事也說雙方計算成本有落差:
    民進黨籍的太保市農會總幹事黃麗貞表示,昨天已向農糧署說明雙方成本計算落差,未考量農民土地租金、收割人力,同時應正視每年農產、蔬果因天災、豐收導致價格落差原因,總量管制一定要做。

    那聽政府的話改種青花也不賺錢,這個問題存在嗎?
    我們以王姓農友的例子來看,政府有沒有鼓勵轉種青花?有,我們看一下新聞稿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政府是鼓勵轉做媒合契作,截至11月10日已媒合402公頃高麗菜田轉作青花菜,這些數量都是有訂單的轉作,都是有買方跟加工廠收購而不是鼓勵轉作去賣批發市場。

    那種青花會不會賺錢?

    用細一點來看,今天台北一特等的青花總重量為8,785公斤,總銷售額為319424,每公斤均價為36.36元,價格是沒那麼甜,但也不到崩盤的慘,什麼叫慘,要像今天台北一高麗菜特的均價只有13.7元才叫慘。

    用台北一的過去資料來看,低點是會低到20,如果長期維持在那個價格,要講崩盤也沒錯,但以目前來講,講價格下滑比較合理,講崩盤就有點過。

    本來一個很平穩的新聞,內容就是採訪的內容,為什麼又突然下一篇標題有問題的新聞?內容跟上一則也一樣。

    而這次農委會就大動作打假新聞,甚至連農糧署副署長都去上電視,但以這個新聞內容來講,真的算假新聞嗎?價格有沒有跌?有,現在供貨會不會賺?目前應該有困難。
    農委會不是說成本只有13.3元嗎?平均可以賣28.8農民怎麼不會賺?

    青花一般來說都是一分地種4000顆左右,如果用一箱30顆的裝法,順利的情況可以裝到120箱,台灣有兩個主流的品種一個是硬花的荷蘭種,一個是鬆花42花,去市場的以42花為主,硬花的荷蘭種就會以契作為主,就不用管市場價格以契作每朵收的價格為主。

    青花跟高麗菜不一樣,高麗菜是吃葉子,單純就是生長勢,但青花是花的部分,所以前期生長勢,後期轉生殖勢,青花跟花椰又不一樣,青花不能讓它開花,所以青花要巡,他不像高麗菜一樣是一次全收,而是要看那些可以砍的就砍,一塊青花田前後可能要採收三到四次,所以青花的工錢拉高了成本,收起來的品質都不一樣,最後都是較低價的。
    所以整批貨收起來價格上不是都是好價格,加上最近青花收成的量沒有很好,最近收的青花有腐爛的問題,一分地目前要收到100箱也有困難,一分地收個七八十箱也蠻正常的,農糧署的講法根本沒有考慮實際的情況,如果應該有120箱結果只剩80箱可以收,那麼成本還是用13.3來看嗎?至少要用20來看才對吧?

    所以農民遇到的是產量少的減收,又因為面積多而導致總供應量高於需求量,對個別農友而言收成少,賣價也不好,要怎麼賺錢?

    農糧署說青花運銷8元對嗎?
    青花是運銷費用較高的蔬菜,主要的裝法分三種,10公斤、15公斤、20公斤,容器又分為保麗龍跟紙箱,10公斤30朵的就是最好的規格,但這種往往都要用保麗龍箱還要打碎冰(照片取自農傳媒鼓勵青花轉作的報導),運銷費用加管理費要抓到一公斤11~12元,價格叫好,但運銷費用也較高,8元應該是用紙箱裡面放塑膠袋加碎冰再算上運費跟管理費,較便宜的模式。

    生產成本加上運銷費用大於現在的青花批發菜價,多數的農民是賺不到錢的,不會賺錢,沒有採收的價值,所以農民才會開放青花自採。

    青花產銷失衡價格低落農民賺不到錢是事實,
    聯合報有惡意操作也是事實,但這些報導真的完全跟事實不符合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