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紐約州縮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紐約州縮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紐約州縮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紐約州縮寫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每日一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你知道嗎?【山姆大叔姓什麼?耶穌的中間名是H ?!】#本日冷知識1559 大家好,今天的冷知識比較像是趣聞,由一雙無法單獨成篇的冷梗組成。如果標題還不明顯,第二則含有宗教戲謔,不能接受就不要看謝謝。by 科宅 ■1. 山姆大叔(Uncle Sam)是北美合眾國的人性化象徵,但山姆大叔姓什麼?腦筋...

  • 紐約州縮寫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11 12:30:58
    有 172 人按讚

    你知道嗎?【山姆大叔姓什麼?耶穌的中間名是H ?!】#本日冷知識1559

    大家好,今天的冷知識比較像是趣聞,由一雙無法單獨成篇的冷梗組成。如果標題還不明顯,第二則含有宗教戲謔,不能接受就不要看謝謝。by 科宅

    ■1. 山姆大叔(Uncle Sam)是北美合眾國的人性化象徵,但山姆大叔姓什麼?腦筋動得快的同學可能會回答:大概是某個 A 開頭的字吧。畢竟要湊就湊齊 USA 是不?

    不是耶。總之答案來——山姆大叔姓「威爾森」。本名是 Samuel Wilson,是一位實際存在的人物。欸欸~驚,第一次聽過山姆大叔是以真人為本。

    是這樣,威爾森出生於 1766 年,曾在獨立戰爭中擔任軍隊中的肉品擔當,就是看顧獸欄裡的肉牛然後屠宰打包的小夥的工作。戰後威爾森在上紐約州的 Troy 立業成家,除了肉之外也賣當地黏土燒成的磚頭。

    講到 Troy 順帶一提,在上紐約州,伊利運河一帶有許多地名來自希臘羅馬典故,例如 Ithaca(奧德修斯故鄉)、Syracuse(阿基米德故鄉),也有 Rome, Athens, Greece 等不俗的地名 XD 不知道當初是誰那麼古典。

    威爾森事業有成,Troy 市的開基祖級的人物,他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是老鄉都認得的一位有力人士。而在 1812 年戰爭中,威爾森重操舊業,負責供應美國陸軍 3000 桶牛肉。故事說,來自紐約 Troy 的士兵開玩笑表示裝牛肉的木桶上寫的「U.S.」是「老鄉山姆大叔熱情贊助」的意思,名號便從此流傳下來。

    *1812年戰爭中,美國人妄想解放加拿大而對英宣戰,結果被反殺,甚至 1814 年白宮、國會都被燒掉惹。那是美國首都唯一一次遭敵軍入侵。說來更是美國第一次入侵他國的嘗試。看來 3000 桶牛肉沒能提供戰力 Buff 效果啊。

    這故事非常軼聞+年代久遠難考據。有人仔細搜尋「山姆大叔=合眾國」的形象出現在白紙黑字,年代似乎比 1812 年晚許多。但是又何奈,其實美國國會在 1961 年通過一條法案,正式追認了上述的故事,就是說 #官方設定 從此以後山姆大叔就姓威爾森無誤了 XD。

    ■2. 耶穌基督的中間名是H,全名 Jesus H. Christ ?!

    說過了這則是很俚俗的玩笑,也是在新大陸獨有的。以下搞笑故事:

    話說馬克吐溫小時候(也是山姆,本名 Samuel Clemens,而且小時候吐溫和他筆下的湯姆一樣是個紅髮小子)在印刷廠當學徒,那時一位有名的傳道家(Evangelist)來到 Hannibal 鎮上,要將講道的手稿排版印刷。一位比山姆資深的學徒排版排排排,為了要塞進一些添加的字,就必須絞盡腦汁挪空間,他就很皮的把 Jesus Christ 縮寫成了 J.C.。

    傳道家收到排版印出的草稿,親自校對時發現了這手腳,整個人暴怒衝進印刷廠,找到老學徒把他釘在牆上,破口大罵道:「你好大膽,竟把救主的名號玷汙縮短!給我加回去,全部!」

    最後在印製的版本上確實完整加上了全名,但......多了奇怪的東西混進去,印著「Jesus H. Christ」。到底是有多皮啊這位學長,又或者,那是因為需要把整個版拆掉重排很累,而發出的惡搞抗議吧。

    有好事之徒頓悟,說其實 H 是 Harold 的意思,因為主禱文裡有寫:Harold be thy name. 其名哈洛 ← 其實原文是音近的 Hallowed,其名神聖。這是西方超老梗冷笑話之一。

    當然中間名什麼的耶穌是不太可能有,西方姓名的慣例是逐漸形成的,遠古人若非顯赫不會有家名或姓氏。只會冠以家鄉辨識,例如「大數的掃羅」就表示其人來自 Tarsus 這地方。同理,耶穌的「全名」可能就是類似的「拿撒勒人耶穌」。而姓氏的另一個來源是顯示其職業,例如 Miller/Muller 表示磨坊主。逐漸表示其出身或職業的增辨用字,變成父子相傳的姓氏。

    而歐洲人喜歡沿用前人的名字、並不避諱,導致大家都叫 John Miller 有點困擾,才在中間加幾個名字、字母以免搞混。

    Epic Rap Battle 表示: George RR Martin vs John RR Tolkien!

    離題講個有名典故:杜魯門總統的中間名 Harry S. Truman 的 S 就代表字母 S。只因當初取名時拿不定主意紀念兩位名為 S 的長輩中的誰,乾脆折衷只寫個 S。然而杜魯門簽名時,還是會在 S 後面打上表示略縮的點點。

    話題回到字母 H,為什麼耶穌基督和 H 有關係,幽默在哪?因是民間自發文化,沒有很肯定的答案。

    或許 H 的戲謔之處在於重音抑揚令人想到英文「句中插入的咒罵話」(Expletive interjection),最常用的咒罵,像英式的 bloody 或更直白粗俗的 frigging 或 f*cking,都有人放在別人全名的中間來加強語氣囧。但你給耶穌中間加 H 嚴格說並不是髒話,別人無奈你何。而換成其他字母比較不彈牙順口~大概ㄅ

    另一個比較有學問的猜想來自久遠的基督教文化。我們知道早期基督徒使用的是通用希臘語(koine Greek),直到四世紀聖耶柔米才翻譯出拉丁文版的聖經,利於向羅馬平民傳教——所以聖耶柔米是翻譯師的主保聖人。

    但總之,早期在信徒之間發明了一些出於希臘語的秘密符號以象徵耶穌。其中就包含有名的魚 ἸΧΘΥΣ,寫成魚但其實是縮寫,讀成耶穌基督神子救主。也有把基督 ΧΡΙΣΤΟΣ 的前兩個字母寫在一起的 chi rho 符號,君士坦丁表示畫在盾牌上戰無不勝。

    然後,另一個神聖縮寫是 ΙΗς,看起來像拉丁字母 IHC,卻是希臘字母 iota-eta-sigma。是耶穌 ΙΗΣΟΥΣ 的前三個字母,現代 J 開頭的字在希臘拉丁語則是 I 開頭,而 ς 是 σ 字母在結尾時的彎彎寫法。

    但在沒幾人識得古希臘語的近代,或許那古老的神祕符號就被美國老鄉解讀成了拉丁字母 JHC。J.C. 就如一開始的故事,是 Jesus Christ 很好懂,但多個 H 是怎麼?這時有人開玩笑說不定 H 是耶穌的中間名。或許謎底是這樣無厘頭吧。蘭登教授表示:

    好ㄌ,這篇不是很營養的雙拼大Guy是John 😁
    謝謝你我們下次見。

    by 科宅

  • 紐約州縮寫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25 08:23:40
    有 720 人按讚

    【ADE效應增加疫苗研發難度!紐約疑似出現新冠病毒ADE效應,能證明病毒源於美國?】

    新冠肺炎的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征,給人類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謎團:

    為什麽有些患者開始癥狀輕,然後病情突然加重?
    為什麽紐約年輕人死亡率這麽高?很多年輕人沒有什麽基礎疾病,卻在很短時間內病情急劇惡化,最後進了ICU?
    ……

    反過來看中國,已經在中醫藥的幫助下控制住了疫情,並且表現出了明顯低於歐美各國的低死亡率

    這些現象的幕後真兇之一,有可能就是讓很多專家感到擔憂的ADE效應。

    #什麽是ADE效應?

    ADE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縮寫,中文翻譯為“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簡單來說可以做如下解釋。

    病毒感染都是從黏附於細胞表面開始的,黏附是通過病毒表面蛋白與靶細胞上特異性受體和配體分子的相互作用來完成的。

    針對病毒表面蛋白的特異性抗體常常可以阻抑這一步驟,將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細胞的能力。然而在有些情況下,抗體在病毒感染過程中卻發揮相反的作用:它們協助病毒進入靶細胞,提高感染率,這一現象就是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

    通俗的解釋就是,抗體不能中和病毒,反而充當了“特洛伊木馬”,讓病毒感染免疫細胞的能力更強,產生更多的子代病毒,造成嚴重癥狀。

    這個效應最早在登革病毒感染過程中被發現。這是一種主要在熱帶亞熱帶流行的蚊媒傳染病,也就是蚊子吸血傳播的。傳播媒介是我們所知的“花蚊子”,也就是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最主要的疾病就是登革熱(dengue fever)。一般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人可能發發燒,關節痛,過幾天就好了,危害不大。

    但是對於登革病毒來說,恐怖的是二次感染,這種感染會因為第一次感染後機體產生的非中和性的抗體可以促進非同一血清型病毒感染,進而加重病情,這是導致登革出血熱(dengue hemorrhagic fever,DHF)和登革休克綜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DSS)的主要方式,而後兩種疾病則很可能是致命的。

    就拿登革熱來說,登革熱的ADE效應讓0.1%的致死率上升幾百倍,死亡率最高甚至能到30%

    除了登革病毒,在貓冠狀病毒(貓傳腹)、SARS-CoV等冠狀病毒,以及HIV、柯薩奇病毒、黃熱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西尼羅病毒等一些其他病毒的感染中,也有過觀察到ADE效應的報告。

    ADE效應在本次疫情中的影響

    第一種ADE效應是如果妳得了A型新冠痊愈了,體內有了A型抗體,不要以為可以同樣抵抗B病毒。體內的A型抗體反而可以增強B型病毒的毒性,讓B型病毒繞過妳的免疫系統直接攻擊妳,這種效應會導致病毒致死力增加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第二種是患者之前被同一種病毒感染過,產生了抗體,遇到發生變異的同源病毒時,免疫系統派出了之前的抗體,但是由於變異了,所以抗體失敗,等於不設防,於是後果比沒有抗體的人嚴重的多。因為沒有抗體的人免疫系統會正常工作而不是被無效抗體欺騙了。

    簡言之,ADE效應是導致變異後的同源病毒在有原始抗體的患者身上產生倍數級以上毒性的原因。

    病毒的變異已是事實,ADE效應需進一步的跟蹤,但是,一些國家高死亡率應引起我們足夠的註意,不得不防範病毒變異與ADE的雙重效應。

    以前大家覺得新冠只對有基礎病的老年人殺傷力大,最近美國CDC的COVID-19研究小組,檢查了截至3月16日美國報告的4226例非輸入性新冠病例的結果,發現美國青年的重病患者出乎意料的多,44歲以下占了40%,並且年輕人重癥率也很高。

    在ICU患者中的年齡分組:

    20~44歲:36%

    45~64歲:36%

    65+歲:28%

    如果ADE效應被確定,那麽,疫區的年輕人反倒要特別小心 ,因為年輕人活動頻繁,免疫力強,無癥狀感染者多,較大概率在第一輪感染中產生了抗體,而在下一次感染中遭受非常嚴重的ADE效應傷害。

    如果一個地區急劇增多的患者確認是ADE效應,可以得出兩個疑問或者說結論:

    一、ADE效應必須依賴抗體(抗體濃度不太低也不太高)。那麽這些美國年輕人如果有冠病抗體,就說明早感染過了,也就意味著病毒早就在美國存在了,只不過是溫和隱蔽的流行,讓很多年輕人體內有了抗體,但因為感染不明顯,所以抗體並不是很高,剛好可以引發ADE效應。

    二、ADE效應依賴抗體,這種抗體可以是患病後產生的抗體,也可能是接種疫苗產生的抗體。所以,如果ADE效應成真,那麽疫苗研發上就必須避免產生中不溜秋水平的抗體,要把抗體水平弄得很高才行,到底高到何種程度可以避免ADE效應,這需要試驗才知道。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艾滋病研究所所長陳誌偉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鑒於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相近的刺突蛋白結構和感染機制,新冠病毒疫苗也存在發生ADE作用的風險,在疫苗設計中應認真加以關註和研究。

    新冠是變異性很強的RNA病毒,感染者基數如此之大,病毒會出現無數的變異。

    這些變異的毒株互相融合,大規模的ADE效應,基本上是肯定了的事實。

    因為ADE效應的存在,歐美搞群體免疫政策,這簡直就是群體自殺。

    也因為ADE效應的存在,疫苗的研發難度非常之高,一個疫苗怎麽可能覆蓋所有病毒變種?

    即使一個疫苗可以覆蓋目前的所有病毒變種,怎麽能保證病毒以後不會產生更多的變種?那麽出現新的變種後,註射的疫苗就可能引起ADE效應,這似乎是無解的。

    在最近一段時間裏,美國紐約州感染新冠肺炎的民眾,大量出現疑似ADE效應,如果確認遭遇新冠病毒ADE效應,實際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幾個很重要的問題:

    一是新冠肺炎病毒在美國已經流行了較長一段時間,以至於病毒已經出現了變種。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原因主要還是從病毒變異的角度來進行考慮,因為病毒變異並不容易,這往往需要病毒進行長時間的繁殖之後,在極小的概率中出現變異,這就需要足夠長的時間,基數足夠大的感染人群。

    所以美國紐約州民眾遭遇新冠病毒ADE效應,證明該病毒已經在紐約流傳了很長時間,只不過是因為其中的某一個變種產生了較強毒性,才引發了世人的關註而已。

    二是新冠肺炎病毒很可能真的發源於美國,因為只有在合適的環境裏(基數足夠大的感染人群和足夠長的時間),病毒才會出現快速變異,否則不可能會在短時間裏出現大量的病毒變種。從新冠肺炎病毒在紐約州地區形成ADE效應這一事實來看,美國紐約州地區的環境,很顯然比較適合新冠肺炎病毒的生存,而且還具備了一定的適合新冠肺炎病毒生存和變異的環境。

    因為病毒的變異往往是無序的,只有在合適的環境中,新冠肺炎病毒才會快速變異,並且呈現出不同的變異方向,而紐約州出現的ADE效應,恰恰證明了紐約州起碼是新冠病毒發源地之一。

    不過這個前提是確認美國紐約州民眾遭遇是新冠病毒ADE效應,這需要科學研究,不能搞陰謀論

  • 紐約州縮寫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1-18 22:30:00
    有 80 人按讚


    【職場文化】在亞洲 陪酒仍是一門大生意

    在東京的銀座、首爾的江南區以及北京的朝陽金融區,幾乎每個工作日的夜晚都會上演一幅熟悉的場景。隨著夜幕降臨,商務人士紛紛湧向當地的KTV和陪酒俱樂部,在年輕女子的親密環繞下,在你來我往的推杯換盞中,商談生意、增進感情。

    我們可以稱之為一起做壞事的情誼。這種文化與席捲歐美的MeToo運動格格不入。在亞洲部分地區,職場男性至今仍會公開前往一些有女性陪酒或陪唱歌的場所與同事或客戶喝酒,這些場所往往也會提供非法的色情服務。

    雖然政府鼓勵女性留在職場並擔任更高職位,但這一傳統凸顯出亞洲距離平等對待職場女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陪酒俱樂部除了有傷風化外,它還是一個展示權力的舞臺,紙醉金迷和觥籌交錯鋪就了人生的遠大前程。有些男性(通常是社會新鮮人)將此類經歷比作加入兄弟會前的欺辱考驗。而女性若不想被排除在外,失去發展人脈的重要機會,她們只能擁抱這一文化,聽憑物化女性的洪水侵門而入。

    「在中國和日本,陪酒俱樂部是談生意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紐約州立大學的教授鄭甜甜(Zheng Tiantian)表示,「他們會不停與陪酒女郎互動,旁人會從這種互動中評斷一個人的性格和能耐,評斷其是否值得成為商業夥伴。」「被認為值得的將能在事業中更上一層樓,反之則會遭遇冷嘲熱諷,」鄭甜甜說道。

    這與美國、英國和法國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那些國家,前往所謂的紳士俱樂部或舞女俱樂部談生意的行為一直備受抨擊。Uber的經理人員曾因在韓國出入陪酒俱樂部而受到譴責,歐洲大宗商品交易所(European Commodities Exchange)的交易員們也曾因觀看了一場出現半裸女性的演出而遭到嚴斥。

    工作文化

    雖然美國和英國偶爾也有這種男人一起荒唐以增進感情的行為,但採訪顯示,此類做法仍深植於亞洲的工作文化當中。在日本、中國和韓國,雖然有些創業公司、風投公司和金融公司表示要高標準嚴要求,但此類行為仍遠未消失。華創資本(China Growth Capital)的公元女士表示,對投資者而言,此類俱樂部的盛行雖有百害卻有一益,即有助於分辨不同類型的創業者。

    「從創辦人選擇的拉近關係的方式最能看出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公元表示,「三年前那批試圖顛覆傳統行業的創業公司帶來了許多此類值得商榷的行為。而真正有技術的公司只會組織一些徒步活動。」

    日本京都外國語大學的根本久美子(Kumiko Nemoto)教授做了大量有關於此的研究,她表示,有大量女性面對此類行為時會保持沉默,或默默辭掉工作,這也是儘管MeToo運動在亞洲逐漸興起、但陪酒文化仍然長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MeToo要想在亞洲星火燎原,需要有相當一部分人認同女權主義和性別平等的信條,」根本久美子表示。

    日本的陪酒俱樂部

    日本國家預防犯罪協會(Japan 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Association)的資料顯示,2017年該國有執照的陪酒俱樂部共有逾63902家,此類俱樂部通常稱「kyabakura」(キャバクラ),是英文「cabaret clubs」(歌舞俱樂部)的縮寫,但跳舞非固定選項。與一批女招待喝酒的價格從數百美元到高達3萬美元不等。

    這一文化是許多日本職業女性面臨的一個嚴峻現實。31歲的上田綾(Aya Ueda)不得不在做了五年的銷售工作後離開了所在的投行,並告別了東京。

    她曾與男同事一同出入當地的陪酒俱樂部或一些被稱為「kurabus」(クラブ)的更高消費的場所。在此類場所,男同事會當著她的面公開談論自己的婚外情或嫖娼行為,他們稱呼女性工作人員為「kyabajos」(キャバ嬢),即日文的陪酒小姐,並大言不慚地說公司應該讓女性員工出來陪酒,這樣能節省資金。

    「在那個男性主導的行業裡,作為女性,毫無疑問,我經歷過一些不舒服的時刻,」上田表示,「但更可怕的是,在東京生活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有點被洗腦了,我會認為那些針對作為女性的我的言論是日本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無傷大雅。」

    上田的經歷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推動的女性經濟學政策可謂背道而馳,眼下,日本政府正大力主張女性留在職場上並擔任領導職務。這項努力旨在應對日本工作人口的減少,使該國擺脫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停滯。

    為企業提供僱傭事宜諮詢的歐華律師事務所(DLA Piper)駐香港的合夥人科洪(Helen Colquhoun)表示,長期接觸這種文化,加上遭遇性騷擾後不願聲張,這些都可能促使女性在忍受長期壓抑後直接走人。

    科洪表示:「對此類問題坐視不管會帶來各種傷害,包括人才流失,公司聲譽受損,員工對公司的價值觀及政策喪失信心,進而導致士氣低迷。」

    韓國的陪酒酒吧

    長期以來,陪酒酒吧在韓國一直被視為生意場上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些酒吧還內建了地道或電梯通往所謂的情人酒店。據韓國政府評估,截至2016年,該國共有13316家所謂的性中介,其中57%以陪酒酒吧的形式經營。

    在首爾一家貿易公司工作的K.G. Chi表示,雖然MeToo運動在韓國引發了些許反省,但尚未得到廣泛共鳴,該國的男性習慣了在陪酒俱樂部裡開懷暢飲,他們甚至偶爾會在公司裡嘔吐。他說MeToo不太可能改變這種有眾多男性參與的文化。

    據不願具名的商業人士稱,有些公司不會計較在此類場所招待客戶的開銷。他們透露,陪酒酒吧可以把發票開成麵包店、小吃店或其他小生意的樣子,看上去都是很恰當的招待支出,雖然一晚的消費金額常常高達數千美元。

    首爾的一家消費者電器公司的員工表示,他所在公司的高層可以忽略開銷上限,以娛樂目的前往陪酒俱樂部的開銷也可以報銷。基於公司政策,他不願具名,他說由於此類活動對銷售非常重要,公司會心照不宣地放任此類支出,並粉飾出按規矩辦事的表象。

    但近年來,韓國主要行業的不景氣促使各公司開始限制在陪酒酒吧招待客戶的做法。政府收緊了反賄賂的監管規定,一些公司也開始收緊開支上限,並嚴格規定了可以前往的餐館名單,以提高透明度。(撰文:Lulu Yilun Chen、Kurumi Mori、Sam Kim )
    #MeToo運動 #陪酒文化 #華創資本 #日本國家預防犯罪協會 #安倍晉三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