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可以用中文再解釋一次「無我」嗎?
我身上有個「1/0」的刺青。這個刺青是我的指標,提醒我「無我」的觀念。「1/10=0.1」、「1/100=0.01」、「1/1000=0.001」,以此類推。分母越大,答案就會越小。這是ㄧ個把分母當作生活中的自己的方程式。假如我是ㄧ個自尊心很高的人,我的局就...
"4. 可以用中文再解釋一次「無我」嗎?
我身上有個「1/0」的刺青。這個刺青是我的指標,提醒我「無我」的觀念。「1/10=0.1」、「1/100=0.01」、「1/1000=0.001」,以此類推。分母越大,答案就會越小。這是ㄧ個把分母當作生活中的自己的方程式。假如我是ㄧ個自尊心很高的人,我的局就會越小。假如我擁有很多財產,我會害怕失去而導致安全感減少。 有的越多局限也會跟著多。但反過來算,當分母歸零時 「1/0」的答案等於無限。也就是說,歸零的自己等於無我也就是無限,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所以學習放下走中道,不被喜怒哀樂影響。只要以無的狀態去過活,可能性將會是無限。
社會本來就會給我們無形的壓力,定位我們的存在。我們出生的時候學習語言總是由「你」「我」開始教起,再來就是取名。這個時候就開始產生標簽,開始定位於社會的現象。假如沒有跟大家ㄧ樣上學工作成家就會被否定。在這種系統裡生存很容易產生不安與比較心,需要用外在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是個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的現象,所以歸回最初還沒被標簽跟定位的時候的自己很重要。也就是「歸零」。 .
5. 以一個台灣人,在日本的模特兒界發展,有特別困難的地方? 你覺得你的優勢是什麼?
我覺得態度很重要。你的態度決定別人對你的印象。正面積極,做自己,有禮貌的態度會讓人對你有興趣甚至想跟你工作。不用覺得自己是外國人就可能受委屈或歧視。就算有這種現象, 先入為主就會輸在起跑點。其實不管在哪裡都ㄧ樣,大家都會想跟心態健康的人合作。講優勢的話,現在很多日本企業打華人市場,所以會想找講中文的模特兒跟演員。因為這樣多接了一些案子。例如,之前接到日本Isetan百貨公司的廣告因為他們想找會同時講中文,英文,日文的模特兒。
6. 很多人都會抱怨日本的職場環境,你不會覺得在日本工作的品質差嗎?
模特兒的行業其實不會。日本業界有市場也有環境 很注重廣告行銷。因此有辦法維持生態讓「模特兒」這個行業受尊重。在這裡不見得要走演藝才能生存。
7. 你對未來的規劃是什麼? 會想要當模特兒還是當創作家? 會回台灣還是待在日本? 或去其他國家?
最近我已經開始邁進繪畫創作的道路。模特兒會一邊做但漸漸減少。我這5年來從模特兒的工作得到了許多成長的機會也覺得差不多該邁向人生新章節。最近我很榮幸以創作家的身分受日本SONY邀約合作LINE 貼圖。在上禮拜終於出爐也做了媒體發表。這是我發展繪畫創作方面的一個開端。會待在台灣日本還是其他國家,其實就看緣分了,不一定得拘限在哪裡。
8. 對想來日本發展或在日本工作的人的建議?
我覺得保持正面,禮貌,質感就會有機會。有了健康的心態,運也會跟著來。就算結果跟期待的不ㄧ樣,至少有嘗試努力過。不管好或壞,所有的經驗都是能幫助自己成長的好經驗。還有找適合自己的經紀公司很重要。大公司不見得能照顧到每個人,小公司也要看有沒有人脈,公司的業界形象是否與你想走的路線ㄧ樣,願不願意幫你辦簽證,有很多要素需要去衡量。
9. 你平常的休閒是什麼? (最喜歡日本哪個地方?)
拜訪日本的神社跟禪寺,拜訪大自然,木雕,研究宇宙心靈哲學類的資訊。
10. 可以分享一下你目前手機在用覺得最方便的app 嗎?
這是我與日本SONY合作的LINE 貼圖。我負責創作,SONY負責推廣。命名為「Yum Yum Burp」中文的翻譯就是:「好吃好吃嗝」 「喔!真好吃!咔吱咔吱ㄎㄠㄎㄠㄎㄠ...嗝。啊呀看來有人吃太多了。 Viviane Sheep作了ㄧ些好吃的角色囉。」這是由一群食物所組成的。每一個食物都走詭異可愛路線。角色創作是我從紐約的時候就一直在做的事情。主要是以很沒精神很想睡很飄逸很愛賴皮讓人無言又心癢癢的角色。希望大家看了會用鼻子哼哼哼的笑。LINE STAMP 「Yum Yum Burp」LINE貼圖商城搜尋:viviane "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全文:
「WORK LIFE IN JAPAN人物專訪:
不管在世界的哪個角落,最應該探索的是自己內心的小宇宙 -
活躍日本東京模特兒界的Viviane Sheep」
www.vivianesheep.com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photo by @deonwong )
#interview
#vivianesheep
#日本#日本生活
紐約出生證明翻譯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獨立餐廳做MealKit料理懶人包有優勢嗎?
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避免外出,減少實體活動,我們取得大量的居家時間,飲食模式不同以往。這讓餐廳苦惱,卻讓雜貨零售商成長,其中,meal kit(料理懶人包)是銷售亮眼的一種產品。
Meal kit目前沒有妥適的中文翻譯,有謂快煮餐、食材配送、鮮食配送、餐點DIY配送箱,但我認為,都不若「料理懶人包」來得貼切。簡單來說,meal kit把生鮮食材、料理半成品與食譜捆綁在一起,比傳統意義的烹飪方便,因為食材已經幫你配好、處理好,還有料理步驟可供參考;又比外帶外送的餐點新鮮,因為你是自己動手做菜,現煮現吃。
台灣疫情升級、餐廳被禁止內用後,也有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我最近反覆舉的例子就是Gēn Creative與Club Voilà(Ephernite子品牌),它們讓人耳目一新,不過,meal kit不是現在才在台灣問世。
早在2016年台北就曾有meal kit專賣店「Phoebe’s Kochhaus 菲比食事」,可惜走在太前面;Green & Safe的「食材百寶箱」也行之有年,唯欠缺食譜與配料、處理,可謂meal kit前身。至於現時有在營運、真正意義的meal kit品牌,台灣則有「樂煮 Let’s Cook」、「FoodGo Box 今晚想自己煮」等等。
疫情前,meal kit在台灣乏人問津;進入非常時期,至少我自己,才親身體驗meal kit的魅力。然而,進一步查閱資料後,我也才發現,meal kit這個六、七年前在國際募資市場非常火紅的網路新創項目,商業模式是遭受質疑的;疫情中,獨立餐廳推出meal kit,也只是一種變通之策。
本文將試圖探討以下議題:
1️⃣ Meal kit的市場概況為何?
2️⃣ Meal kit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3️⃣ 獨立餐廳做meal kit是否有優勢?
#MealKit的市場概況
Meal kit在台灣,是小眾之小;在國外,雖和傳統雜貨零售相比仍屬小眾,卻也發展出一定的市場規模,且有眾多業者。根據「Business Wire」的數據,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meal kit市場,2020年的市場規模來到23億美元(註1);放大到全球的範圍,綜合「Business Wire」、「Grand View Research」的分析,2020年全球市場規模來到8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並預期接下來七年將以複合年均成長率約13%繼續茁壯,2027年全球可望達到200億美元的規模。
在美國,meal kit新創業者如Blue Apron、HelloFresh,零售巨擘如 Walmart、Amazon,以及某些獨立餐廳,都投入meal kit的競爭。Meal kit的產品也愈趨多元化,除了在餐點風格上的變化(各種異國料理)、飲食需求上的專精(如素食者、健身者),產品設定上,起初的「cook and eat」(需要或多或少的烹調)之外,也往「heat and eat」(不需烹飪、加熱即食)發展,這就比較像微波爐或烤箱加熱的電視晚餐了。
若查詢meal kit的歷史,一般認為以下二家瑞典企業為先驅:Middagsfrid,創立於2007年;以及Linas Matkasse,創立於2008年。二家公司目前都仍健在。
Blue Apron是美國市場的先行者,2012年誕生,據說參考了瑞典的Linas Matkass,雖然同期有HelloFresh(總部在德國)、Plated二家競業,Blue Apron獲得的媒體聲量與創投資金卻始終走在前面。然而,Blue Apron如同彗星路過,2017年在紐約證交所IPO可謂慘烈災難,其後每況愈下,疫情雖有幫助業績,現又回到掙扎狀態。
2016年時,美國已有超過150間meal kit業者,也歷經分眾化的過程(如專攻素食的Purple Carrot),在Blue Apron上市前後也有一波整併潮。現在,美國市佔最高的meal kit業者是HelloFresh,這家德商同時在十四個國家營運,美國是其主要市場,2020年美國的全年營收逼近25億美元,年成長率102.3%,也拜疫情所賜。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零售巨擘、雜貨零售商加入戰局。Amazon在2017年併購美國有機超市Whole Foods引起業界波瀾,後逐步推出meal kit服務,去年才讓meal kit固定上架全美Amazon Fresh;也有幾間超市併購meal kit新創,如Albertsons收購Plated(2017)、Kroger收購Home Chef(2018)。Walmart也從2018年起推出自己的meal kit。
以上美國市場發展歷程,我將有另一篇專文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Meal kit新創業者的發展,為什麼會走到IPO困難,或者被雜貨零售商併購呢?這就和其商業模式有關了。
#MealKit的商業模式
Meal kit的訴求是什麼?我認為這個說法相當貼切:它是在餐廳內用、外帶外送、買菜自煮以外,第四種飲食消費行為,自給自足的程度,介於外送與自煮之間。
Meal kit比傳統烹飪方便許多,省時間省力氣,理由在於,它幫你完成規劃菜單、買菜、備料等等,在家自煮的繁瑣雜務;一道菜的內容,通常包含生鮮食材、醬汁、其他調味佐料、料理半成品以及食譜,某些食材甚至已經洗好、切好。對於廚藝欠佳的煮夫煮婦而言,meal kit是在家做出餐廳水準菜色的機會;對於熱愛嘗鮮的吃貨來說,meal kit也是拓展味蕾、嘗試異國風味的方案。當然,新鮮現煮也符合健康訴求,而針對有飲食限制或特殊飲食需求的消費者,例如素食主義、減脂增肌,某些meal kit特殊菜單也令飲食規範更好遵守。
這類料理懶人包,可謂數位時代的產物。Meal kit的先行者皆屬網路新創,設立之初就採取線上訂購與配送,且大多綁定 #訂閱制,以確保營收基礎。亦即,如今的meal kit產業是從線上起家的,實體零售在幾年後才跟進。並且,其初期成長大多來自都會區收入較高、年紀稍長的Y世代(1980年代、1990年代出生者),代表其消費門檻是比較高的—有數位能力,並擁有較多可支配所得。
這也預示了meal kit業者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價格。在美國,一人份的meal kit定價約莫介於8美元至12美元之間,差不多是在大眾餐廳能飽餐一頓的價格,也比傳統意義的買菜自煮貴上許多。方便性是要付出代價的,也限制了meal kit的目標客群。
再來,訂閱制反成為消費者卻步的理由。一般訂閱方案為一週二到四餐,視餐數與份量有不同的運費規則,基本上愈多餐就愈容易免運、單價也愈低,但愈多餐也代表消費者的承諾是愈高的。然而,我們都清楚每天的食欲變來變去,上餐館、叫外賣也很方便,更何況,有時候就是不想煮飯。假設我這週想少煮二餐meal kit?或者我接下來一個月都想休息?管理訂閱成了一件麻煩事;顧客忠誠度也不高。
因此,現時許多meal kit業者強調無需訂閱,或者管理訂閱容易,想取消、跳餐隨時隨地。
然而,為什麼網路新創meal kit業者起初會採取訂閱制?那是因為,業者必須綁定較高收入的用戶,才能彌補目標客群較小眾的落差,也才能彌補高昂的營運成本與費用。
開一家meal kit公司的成本與費用很高。你需要大量的人力來理貨與包裝,也需要大量的包材,物流與後勤也複雜,因為牽涉到容易腐壞的生鮮食材與料理半成品。行銷也花錢,因為要留住舊客很難,開發新客也面臨競爭。
於是,#營運成本高昂、#顧客忠誠度低,成為meal kit商業模式的二大弱點。
已經擁有基礎建設的零售巨擘與雜貨商,如Walmart、Amazon、Kroger,因此看到入市機會。這讓Blue Apron一類網路新創起家的meal kit業者面臨更沈重的壓力。
#獨立餐廳做MealKit是否有優勢?
了解meal kit的產業概況後,我們就會明白,獨立餐廳做meal kit,完全不能把自己當作meal kit業者。不僅沒那個資本,也不需要玩高營運成本、低顧客忠誠度的遊戲。但是,疫情中,餐廳被禁止內用的情況下,餐廳在思考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產品給消費者時,meal kit確實是一個選項。
亦即,把meal kit當作外帶外送的一種變形。
和傳統意義的外帶外送相比,meal kit作為一種料理半成品與食材的組合,交由消費者自己在家烹調,可以避免餐點在運送途中狀態劣化的風險。我們都清楚,外帶外送的餐點,和內用相比總是差一些,如果能讓我們說出「冷了也好吃」、「味道沒什麼改變」,就已經是高度讚美了。而meal kit,就是把料理的完成階段交到消費者手中,我們在家能夠掌握料理的狀態,關鍵的調味與備料,餐廳大廚又幫我們準備好了,所以好吃的機率會比較高。
#專業主廚的烹飪知識與技藝,可以發揮不同的創意。這仍然是 #廚師的主場。
不過,如同所有meal kit,價格會是一個問題。多數美國市場調查報告都顯示,meal kit定價偏高,是許多消費者不繼續使用服務的原因。獨立餐廳做meal kit,也會面臨價格怎麼設定的問題,即便用很好的食材,還有支持食材供應商的美意,但如果定價最終和內用差不多,或者不比外帶外送便宜,消費者就會開始打算。
於是再度顯示這個困境:以內用為主的獨立餐廳,除去內用服務後,其價值不容易被彰顯。除非已有堅強的品牌力,並已進入民生消費性用品(consumer packaged goods)的領域,否則,餐廳轉型推出商品,並不容易。
當然還是要再細分業態。獨立的fine dining餐廳,疫情中轉型做外帶外送、meal kit或其他商品,會相對困難,因為其提供給消費者的價值,較難被證明,業績因此難以和正常營運時齊平。客單價調低,量就要變大,但能變多大?客單價較高,量就會變少,而少了服務、裝潢、氣氛、美感等等現場體驗,非內用的定價,到底該怎麼定?怎麼做對餐廳是比較好的,能夠支付員工薪水、房租、食材費,是業主的數學習題。
一個餐廳做meal kit的正面案例是英國的小型披薩連鎖店「Pizza Pilgrims」。根據《華爾街日報》去年五月底的報導,Pizza Pilgrims在倫敦地區有十三間分店,去年推出「平底鍋披薩組合」,內含發酵好的麵團、番茄醬、莫札瑞拉起司與橄欖油,並有線上教學影片。報導當時,Pizza Pilgrims已售出一萬二千組,有10%回頭客。不過,披薩仍是相對適合外帶外送與商品化的品項,Pizza Pilgrims比單獨的餐廳也大上不只一個層級。
在談到為什麼做此披薩組合時,Pizza Pilgrims的創辦人Thom Elliot表示:「如果我們能打平收支,並且在社群媒體上有聲量,就值得做。」打平收支很難,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就徹底喪失和客人互動的機會。若有社群聲量,也是不錯的宣傳。
其實,疫情中做的一切努力,就是為了保住員工、支付房租、維持動能。這是最實際的目標。
疫情下,餐廳的營運轉型,目標也轉型。台灣餐飲業者接下來可能面對部分內用、部分外帶的情況,該怎麼安排後勤,又是另一件功課了。
紐約出生證明翻譯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 think the underground in food can become overground" (我認為家常食物也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福桃大廚的顛覆人生, keeping it real!本來想要把另外兩本短一點的書先看完,但不小心翻了這本書幾頁,因為太精彩了,忍不住在兩晚之內就讀完它。在台灣的一般讀者可能比較認不認識他,但他就像是個亞洲臉孔的高登主廚一般:火爆,顛覆,具有爭議性。同時也直率,豪氣,並且樂於嘗試冒險。(我只有去過他餐廳集團中的Milkbar,是一個超有創意的甜點店)
在美國長大的他出生於一個保守的韓國家庭。一般的亞裔移民第二代通常是努力學業,然後成為醫師或是律師,但他就是非常不擅長讀書。因為害怕父母失望而焦慮的他在青少年時期展現了一些高爾夫的才能,似乎也有那麼一點成績,後來因為長太大隻,不用成為職業運動選手的夢想也泡湯了。勉強考上一個最不怎麼樣的大學,他努力掙扎才畢業。所以他說成為廚師,並不是因為他有夢想,也不是因為有過人的天份,而是因為他當時沒有其他的工作選擇。
但也是這樣的求生意志,和不願被紐約殘酷競爭打敗的頑固,他成了餐廳裡最笨但是最努力的那一位。常常在他覺得要被炒魷魚的時候,其他帶領的主廚,似乎能肯定他的努力,而願意幫助他繼續下去。而在烹飪的過程當中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踏實感,以及稍微能夠肯定自己的成就感。
在美國如果有聽過他的,可能都聽過他走投無路時到日本教英文(結果日本學生發現他的英文文法也不怎麼樣的時候,就利用他的課來補眠)。在日本他嚐到小小的拉麵店都驚艷不已,於是思考,為什麼在美國必須是昂貴的餐廳才能吃到精緻的美食呢?為什麼這些所謂的非主流巷弄美食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呢?這就成為他回到美國之後開創餐廳的一個原始想法。
他所有的餐廳都是只在顛覆一些主流的想法,包括對於裝潢,對於哪些食物該放在一起,對於食物呈現的方式,等等。在嘗試開幾個不同餐廳之後他也跨足在出版餐飲雜誌,電視節目,甚至開了一家速食炸雞連鎖店 (這是因為他很討厭美國某連鎖速食店。為了要證明他也可以,於是就卯足力氣故意做些唱反調的方式。店中的擺設,盡是一些美國電影中刻板印象的亞洲壞蛋。結果開創前期跌了一跤,他不得不承認他所討厭的對手是有可敬之處的)
雖然他學業成績很爛,但是他大量閱讀讓他展現驚人的資訊吸收力,以及跨界比喻讓人秒懂的能力。
他用一場經典的NBA Kobe Bryant事件,形容件飲食文化之間的觀點差異
他用飛機上緊急需要醫生急救的場景,描述他第一次遇到老婆時,老婆的烤肉架岌岌可危而他立刻成為英雄
他用龍蝦持續不斷換殼的比喻,描述一個人若不持續更新自己,基本上就如同死了。
他也描述到看到兒子出生時那種純粹的喜悅,就讓他想起為人精心準備一餐的那種喜悅。
其實之前讀過高登主廚和其他廚師的故事,知道名廚和開餐廳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想像的巨大。書中有不少的篇幅講道他的躁鬱症以及自殺念頭,所以中間有幾段讀起來其實不太好接受,因為當時外表急速成功的他,內心的狀態其實是很糟糕的。特別是後來他有一名徒弟自殺了,讓他更是陷入痛苦的深淵。他一直有看心理醫生而且用藥控制的習慣,也在書本最後呼籲社會大眾要重視心理健康的議題。
最後他給想要當廚師人的33個建議,超級直白,中肯,又好笑。或許還沒有中文版翻譯書之前大家可以看看他之前在netflix上的影集 “Ugly Delicious" (不上相的美食),監視他的冒險精神,以及意外討喜的直爽。
話說,他前幾天參加美國電視綜藝節目贏得一百萬美金,他把這些錢全數捐給了餐飲工作者,幫助他們在疫情中收到的衝擊,是個真性情的漢子!
https://www.cnn.com/2020/11/30/entertainment/david-chang-1-million-restaurant-trnd/index.html
全文語相關報導和影片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eat-a-peach-福桃大廚的顛覆人生/
#Davidchang #eatapeach #momofuku #uglydelicious #福桃
紐約出生證明翻譯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周一黎智英等人被捕後,有位一向熱心參與中美交流的美國朋友,發短訊給我,善意提醒我香港新聞自由已嚴重受損,所以寫文章和發言時,務必額外小心!非常感激朋友關心,但實在有點啼笑皆非。我告訴他,過去一年,香港言論和新聞自由,確實嚴重受損,我的言論也實在小心了很多,去年曾被滅聲,失去一個專欄,但並非因政府審查,真正原因大家都應該很清楚──有一段長時間,香港被恐怖暴力籠罩着,說多一句話都會被人攻擊(現在仍是),不止是網上暴民的惡毒謾罵,甚至有非常實在的人身安全問題!
香港理性客觀傳媒確已死! 大部分傳媒嚴重偏頗,竟恐怖地支持暴動、暴亂,甚至暴力!在美國,連最支持BLM的傳媒都不會贊同或遮掩街頭暴力!香港傳媒,即使目睹最殘忍、喪盡天良、滅絕人性的暴行,例如大班兇徒瘋狂襲擊無辜市民,這些埋沒天良的所謂記者,仍只會冷血地袖手旁觀,繼續拍攝血腥暴行,更努力幫忙遮掩兇徒面貌,行徑非常可恥!
我轉發了數段黎智英早前的視頻給美國朋友,普通話、粵語和英文各一段,內容都差不多,公開要求美國干預中國內政,支持反香港政府行動,甚至公然邀請CIA幫手,最想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中國政府,如成功,他認為十個諾貝爾和平獎都可拿到!我朋友雖不懂中文(將找人翻譯),但看完視頻,聽到CIA,大概理解內容,馬上告訴我,如這種言論發生在美國,此人肯定很快進入監獄!
黎智英出生和成長於貧困的中國內地,缺乏教育,到港後奮鬥成功,本成佳話。自我進修亦是好事,但始終不懂科學和欠缺理性分析力,可惜。八九民運,更鞏固了他對內地的偏見和憎恨,拒絕相信中國有能力改變和進步。更漠視過去30年,中國和平崛起,成功發展經濟,大量人民脫貧,政府因而得到廣泛人民支持等鐵一般事實(如不相信,邏輯上更不該盲目仇恨甚至襲擊內地人)!當然難題仍一大堆,社會、環境、外交、經濟和科技等,但絕不可過度偏激,反科學化否定客觀巨大成就。
相信法庭對黎智英等人必會依法判決。這些視頻應是7月1日前拍的,既然《港區國安法》大方地放棄追溯權,所以不會因此而入罪,需要證明的是7月以來,這些人有否繼續這類違反《港區國安法》的言論和行為。
美國針對中國的行動不斷升級,招數層出不窮。上周五美國竟然宣布所謂「制裁」一班內地和香港官員,包括特首林鄭月娥!此舉當然嚴重干預中國內政,中國亦隨即宣布反制裁名單,但非常客氣地不包括任何白宮官員。
金融界有CPT要求,每到年底,都臨急抱佛腳,周圍找一些合資格課程。連續數年都參加了證監會的有關防止洗黑錢課程。清楚記得每次講到提防資助恐怖活動部分,講師都提到以美國FBI的恐怖分子名單為標準,榜上大部分都是一些伊朗、中東和朝鮮人士等。當時我已覺得這做法有點荒謬和不妥,香港是中國一部分,怎可以美國反恐名單為依歸。當年中美關係還可以,只可勉強接受。後來出事了,澳門匯業銀行被指為朝鮮客戶洗錢而被封殺,港澳監管機構亦須依從。
高科技行業需高度國際合作
近年美國咄咄逼人,橫蠻地不容許任何人跟伊朗有任何交易,更以此藉口,借加拿大為刀,非法拘捕孟晚舟,事件已擾攘近兩年。後來更在毫無證據下,無理指控華為威脅美國甚至全球安全,企圖全面技術封殺。不單止阻擋美國公司跟華為做生意,最近連台積電都要屈服,最離譜的是連中芯(0981)和其他中國公司,都可能受到影響。美國固然擁有不少IP,但其實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和中國等都有,高科技本來就是一個需要高度國際合作的行業,只是其他人沒有美國般野蠻而已。
今次金融「制裁」更欺人太甚,把中外金融機構夾在極尷尬位置。金管局和證監暫發出模糊指引,金管局說不需依照美國制裁,但證監說每家機構應按自己準則作決定。據聞,不止外資銀行,連中資銀行,都開始考慮如何執行美國要求的所謂「制裁」!特首及一班官員會否成為全港極少數沒有任何金融帳戶的人?
美制裁中港官員 中外金融機構尷尬
數個人的帳戶,當然影響不了全港以至全國金融系統,似乎已決定了忍辱負重。有聰明朋友指出,即使在韓戰、越戰期間,中國銀行紐約分行都從未關閉,確有道理。忍讓一時無所謂,但這是一個非常響亮的wake-up call!中國應趕緊分散投資在不同貨幣、資產、國際支付系統,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準備好港元主動脫鈎的計劃!
近日特朗普動作多多,無非因選情告急。拜登不止在全國民調中領先6%至10%,在最重要的搖擺州份包括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和亞利桑那等,都稍佔優勢,但時間尚早。拜登剛宣布賀錦麗(Kamala Harris)作副總統人選,是個保守穩陣、中間溫和的大路配搭。她雖沒有前總統奧巴馬妻子米歇爾(Michelle Obama)的號召力,但仍是個不錯選擇,有助吸引女性和少數族裔人士。但部分較左人士對她檢察官紀錄過嚴不滿,但應不至於改投特朗普。周三拜登正式介紹賀錦麗出台,表現非常「Presidential」,遠超副總統風範。兩位演說中隻字未提到中國。下周他們正式提名演說將較詳細講述外交政策,肯定不會對中國示弱,但有多強硬就要再看。
拜登對中國態度多強硬仍待觀察
今次美國總統大選有4個重要議題。首要的仍是疫情,特朗普責無旁貸,無能、無知、無計劃和無方向的政策,已導致近17萬國民死亡,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傷亡,且仍未停止,平均每天死亡人數仍超過1000!到選舉時,死亡人數或將已接近25萬!
COVID死者親友的數目肯定超過100萬,還未把重病者計算在內。看過一個訪問,一些上次投票支持特朗普的人,正因有家人病逝,就決定改投拜登。此外,本來長者是特朗普主要票倉之一,但COVID影響最大的正是長者,所以支持有所動搖。再者拜登年紀比特朗普更大,所以更受長者歡迎也不為奇!
特朗普唯一推卸責任方法當然是不停自相矛盾,醜陋地改變初時讚揚中國處理疫情透明度高說法,反指摘中國本可完全防止病毒逃離武漢,科學上根本不成立。中國以破紀錄速度,在發現新病毒不到一個月內,已對全球公布整個基因排列,讓所有科學家共同研究病毒性質和治療方法!中國亦寧被全球指摘,果斷決定封閉整個武漢和湖北,盡最大努力阻慢擴散,為全球爭取寶貴時間。只怪特朗普亳無警覺性,更不關心人命,才搞到今日田地!
美國人較愚昧,不肯定有多少人因特朗普不停以充滿種族仇恨聲調大叫「Chinavirus」,而真的饒恕他,贊同他毫無責任。希望美國人不是真的蠢到此地步!近日很多有關疫苗新聞,俄羅斯宣布已成功登記全球第一種COVID疫苗!美國專家當然不願相信,唯有自己加倍努力。據報道,特朗普又再危險干預FDA科研運作,給壓力在大選前批准疫苗使用!這種政治干預是極差先例,又再次自毁長城。
賀錦麗執法履歷極嚴 不易被抹黑
第二件重要的事是BLM引發出的社會動亂。從一開始看到他們模仿香港暴亂裝備和組織手法,已知道美國動亂也必將是一場持久戰。果然到了今天,波特蘭、芝加哥和紐約等城市,仍有不少警民衝突。另外,因實體經濟的崩潰,犯罪率包括槍擊案也在飈升。
特朗普派遣「聯邦秘密警察」,到各州城市擄走示威者,是故意火上加油,企圖迫示威者變得更暴力,希望吸引到中間溫和派支持。他更運用暗藏種族主義的卑鄙「dog whistling」伎倆,恐嚇suburban白人居民,如選上拜登,將引進「低收入」家庭(黑人代名詞)到這些小鎮,必帶來罪惡和拉低房價!但賀錦麗有極強嚴厲執法履歷,不容易被抹黑。
第三個議題是經濟。失業率雖已在下跌,但仍超過10%,經濟嚴重衰退,數以千萬計中小企面臨倒閉!但同時美股在無限QE和只有數家科技龍頭推動下,表現非常強勁,連標指都幾乎創新高。實體經濟與華爾街,形成一個極強烈、極矛盾和極諷刺的對比!理論上這落差應令到普通老百姓更憤怒,但股市是最簡單,最經常被人誤會為代表經濟的「寒暑表」,表現好一定對現任總統有幫助。
股市表現好 一定對現任總統有幫助
第四個議題是中國,但我懷疑美國選民是否真的很關心。如果變得重要,完全是因為特朗普抹黑,更誣衊中國應為整個疫情負責。前天他在一個電台訪問中,更無恥恐嚇聽眾,如拜登勝出,中國將「own America」(擁有美國),他們將要學習中文!是壞事?我從未見過拜登或家人說中文,但大家都看過特朗普孫女兒唱中文歌吧。
大選前,大家都要有心理準備特朗普將更針對中國,不止在貿易、科技、意識形態和金融等範疇,連最危險的軍事挑釁都在升溫。據悉,有多艘美國軍艦在南中國海巡邏,更故意每日派出大量偵察機逼近中國領空,隨時擦槍走火。上周美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曾跟中方通電話,希望有助減少因誤會而出意外的機會。埃斯珀跟特朗普裂痕愈來愈明顯,傳聞大選後將離職,但可能更早。
除上述四點外,其實今次選舉有一個更重要的議題,就是特朗普本人。他上任前後的所作所為,不少都是明顯犯法的,包括多次妨礙司法公正、賄賂、利益輸送和衝突、懷疑逃稅和訛騙等等。最嚴重的其實是通俄叛國,特朗普跟俄羅斯在金錢上的千絲萬縷已持續超過20年。上任以來,非常成功嚴重損害西方聯盟,並企圖阻礙中國正常發展,雖假稱對俄政策強硬,但就從來不敢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半句,俄羅斯成功了!
負責「通俄門」前特別檢察官米勒(Robert Mueller)的調查報告不敢建議即時提控總統,對美國傷害太大,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俄羅斯成功干預2016年選舉。據紐約時報報道,今年俄羅斯再次干擾美國大選,支持特朗普連任。假如他連任失敗,法律麻煩或將接踵而來,可參考亞洲各國如何對待眾多下台領袖案例,但都未至於叛國。美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賣國賊是獨立戰時的Benedict Arnold,因妒忌其他將領晉升得比他更快,加上英國給予的金錢誘惑而變節。華盛頓發現後大怒下追殺令,但Arnold及時逃走。戰後移居英國,但當然不受重用,終生背上叛國之名,最後鬱鬱而終。
我是一個和平全球主義者,地球已變得太細小、大流行、氣候變化和核武等大問題,都需要跳出狹窄國家主義框框,全人類衷誠合作才能成功應付問題。但很多時叛國者充滿着比國家主義更醜惡的狹窄種族主義,例如美國內戰時的南方。他們會自欺欺人,自以為是為了崇高理想,但不幸只是邪教歪念,亦必同時夾雜某些私人恩怨、嫉妒、貪婪,或有痛腳在他人手中等醜陋原因。
但這個世界,不論是英國,美國,俄羅斯或中國,是沒有人會相信和喜歡叛徒的。叛國者下場都是悲哀的!
(中環資產持有中芯及台積電的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