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新聞概要📃
———————————————————
【香港示威者入選彭博今年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彭博公布2019年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香港示威者上榜。彭博說,示威源於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抗議活動持續六個月,一度有近200萬人上街,參與無大台的抗議運動,雖然政府最後撤回修例,但示威者...
12月5日新聞概要📃
———————————————————
【香港示威者入選彭博今年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彭博公布2019年50大最具影響力人物,香港示威者上榜。彭博說,示威源於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抗議活動持續六個月,一度有近200萬人上街,參與無大台的抗議運動,雖然政府最後撤回修例,但示威者將訴求擴大至追求更多民主,當政府拒絕再讓步時,無休止的衝突令這個金融中心陷入經濟困境。彭博說,示威者擲汽油彈、燃燒路障、破壞港鐵設施、與意見不同的市民衝突、在網上發布警員個人資料等。與此同時,警方使用上萬枚催淚彈,甚至實彈,面對一系列濫權的指控,港府及北京採取不妥協態度,影響由近至遠都可以見到,包括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勝,以及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表達對示威者的支持。
.
【參與中環「和你lunch」活動的市民在連儂牆貼單張】
有網民發起在中環「和你lunch」活動,市民帶備宣傳單張,在干諾道中附近天橋的連儂牆張貼。期間市民高呼口號,沿途有路經的市民舉起五隻手指,象徵五大訴求及和應口號。有路人表示不滿,向參與者叫囂,舉起倒豎的手指公。隨後有市民舉起手機及開啟電筒,唱反修例歌曲。
.
【有網民發起晚上於九龍灣淘大商場「和你唱」】
有網民發起晚上於九龍灣淘大商場「和你唱」活動,重申五大訴求。晚上7時半起,陸續有市民於淘大商場中庭聚集,過百人不斷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解散警隊,刻不容緩」等反修例口號,及唱起《願榮光歸香港》、《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等反修例歌曲,又舉起手機燈。有參與者掛上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黑色旗幟,部分人戴上口罩。期間,有參與者高呼「星期日,維園見」,呼籲市民參與周日的民陣遊行。
.
【民陣周日遊行獲發不反對通知書 路線由維園至遮打道】
民陣星期日在港島區的遊行和集會,獲警方發出不反對通知書。警方在不反對通知書指出,一旦集會地點、遊行路線或附近範圍有可能出現混亂或暴力事件,威脅公眾安全和秩序,或破壞社會安寧時,警方會在有需要時阻止、停止或解散遊行集會。民陣星期日中午12時在維園中央草坪開始集會,下午3時起步,終點為中環遮打道行人專用區。民陣明天(7日)會召開記者會,交代詳情。
.
【清路障遇襲受傷男子:暴徒看不順眼就打你】
12月1日凌晨,一名男子在太子清理路障時,被人以疑似渠蓋襲擊頭部。該男子近日接受《中央電視台》專訪,他頭部受傷的位置仍以紗布包紮,形容「暴徒看你不順眼就打你」。他指5個月前的香港很自由,但現時在街上會被襲擊,甚至清理路上的雜物都被打,反問此是否「自由」。
.
【城門水塘發現危險化學品 警不排除可製燃燒彈】
警方聯同消防員在城門水塘附近的山坡發現危險化學品,不排除可以用作製做燃燒彈。毒品調查科總督察譚子偉表示,在現場發現59支共重約137公升腐蝕性化學品,不排除與早前中大實驗室失竊的危險品有關,警方正全力進行調查。他又說,化學品收藏於有草叢遮蔽的山坡位置,與水塘有一定距離,暫未發現有洩漏情況,已通知水務署,會再作出跟進。
.
【被修例風波牽動情緒 超過1400名市民求助】
香港紅十字會表示,由6月至今,透過熱線、現場及預約輔導服務,接觸超過1400名香港市民,當中有家長、前線示威者、社工、警察和警察家屬等,求助人士當中,約7%人有傷害自己或他人傾向,他們大部分本身亦是有情緒問題人士。紅十字會指出,示威活動持續半年,一般市民的情緒都會被牽動,在7.21元朗襲擊事件,及11月11日西灣河開槍事件後,致電求助熱線的市民亦特別多。有社工自發組織「心聆樹窿」的義工團隊,透過「擺街站」及利用Telegram網上頻道,為市民提供支援,他認為透過「面對面」對話,能協助求助者消減負面情緒。
-記者半年懼卧床
經常在示威現場採訪及直播的立場新聞記者陳朗昇表示,回家後發現情緒出現問題,最深刻是6.12當日目擊示威者中槍倒地後,當晚發惡夢,過去半年甚至不敢在床上而要在梳化上睡覺。
-主婦胃痛不止
家庭主婦阿娟表示,看到7.21元朗襲擊事件的新聞後,整晚不停流淚,之後一度暫停觀看新聞直播,情緒稍有好轉,但中大及理大事件期間,再觀看直播後,發現生理反應更大,胃痛不止。
.
【膠袋疑因大風纏電纜 觀塘綫早上一度受阻】
港鐵表示,今早約9時15分,一列觀塘綫列車由彩虹站駛往九龍灣站期間,一個膠袋懷疑因大風被吹至架空路段,並纏繞在架空電纜上,車長即時停車並通知車務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安排人員到場檢查並移走外物,確定架空電纜運作安全後,觀塘綫服務於9時半左右逐步回復。
.
【港鐵指受社會動盪影響 香港經常性業務盈利減16億元】
港鐵表示,由於香港社會動盪,香港客運業務、車站商務以及物業租賃業務已受到不利影響,預計為今年度香港經常性業務淨利潤帶來負面財務影響合共約16億港元。 港鐵發公告指,香港社會動盪,令到7至11月乘客量按年下跌14%,當中10月及11月跌幅都達到27%。
.
【又一城預計最快明年首季重開 關閉期間不收租金】
「豐樹北亞商業信託」發聲明表示,商場多個地方需要維修,當中包括玻璃門入口、玻璃幕牆、天窗、扶手電梯、升降機及玻璃欄杆等,現時正為商場重開作出努力,並與顧問緊密合作,又表示重新開放,需獲有關當局的批准。「豐樹北亞商業信託」又表示,由於又一
紅十字會負面新聞 在 Pazu 薯伯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血庫告急
文:薯伯伯
近來有一種風氣,不得不正視。
很多人一聽「紅十字會」就決定杯葛,當然不是問題,我這篇帖文,絕對不是要幫「紅十字會」講說話,大家放心好了。
但是,在網上網下,卻經常聽到有人說要杯葛「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只因輸血中心有「紅十字會」四個字,這就是問題所在。
一,現時香港只有一個供應血液的機構,即「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中央血庫就在伊利莎伯醫院後面,供應全港所有公營及私營醫院的血液。你每捐一包血,都會送到這個血庫。傷病者每受一包血,也是從這個血庫運出來。
二,有人聲稱要杯葛紅會,所以不捐血給紅十字會,但又說會「直接去醫院捐給病人」,又或者以其他方式捐血。但是,不好意思,在香港沒有其他方式捐血,你只能決定捐,或不捐,你如果肯捐的話,就只能去「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而不是去醫院。
三,以前電視劇說有親友之間捐血,好像在《城市故事》中,曾近榮受過遠房親戚的血?但這些都是以前,以前的事了。現在你要捐,還是要去「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如果你仍然認為病患者出事可以打電話叫親友捐血幫自己,那只代表你是很久很久沒有捐血了。
四,有人又說中國紅十字會如何下流,而因為香港紅十字會是中國紅會下的一個分會,所以就要杯葛。但是,其實「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屬醫管局轄下,隸屬九龍中聯網,內部代碼為BTS,「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的護士,本身就是醫管局的員工。
五,承上一點,「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是醫管局轄下,護士也是醫管局的員工。有人說甚麼自己不會去紅十字會捐,但如果有需要的話就會直接去醫院捐,其實兩者都是醫管局轄下的。而且你是不可能去醫院捐血,一定要透過輸血中心才能捐血。聲稱不捐血給輸血中心,但又表明會去醫院捐血的人,其實意思就是完全拒絕捐血。
六,網上雖然多次有人言之鑿鑿,自稱是醫生或護士,然後指控「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把香港人血送上大陸,但至今完全沒有證據,沒有任何文件,沒有任何記錄,傳媒也查不出來,連找個真醫護爆料也沒有,而我身邊認識的醫護朋友多次澄清此乃謠言。但人云亦云,網上就流行說「捐血只係幫大陸」,於是發起不捐血運動。
七,當醫護發起罷工,要求封關,全城一呼百應。當醫護擔憂防護裝備不足,大眾馬上狂插醫管局,民情輿論聲音大多一致,就是要幫助醫護。但,病人要輸血,血庫又緊張,那就只能降低供血的標準,無疑是間接給予醫護工作上的壓力。
八,有人質疑,為甚麼不叫三萬警力去捐血。其實每一年「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都會叫公務員去捐血,包括政府總部、所有紀律部隊等,對了,如果真的很在乎這點的話,其實輸血中心也有安排中國駐軍去捐血。
九,有人又質疑私家醫院會否用香港人血去賺錢,實情是輸血中心提供血液給公營及私營醫院,比例大概是九比一,數字是公開的(參看立法會的答問, https://www.fhb.gov.hk/…/legco/replies/2017/lq170208_q17.htm,見附件一 )。公營及私營的醫院是免費供應血液或其他血製品給病人,對於輸血服務的收費,是指篩檢、測試、程序等,但血液製品則是免費。
十,還有,聽過一些同路人稱,自從 2019 自由之夏後,對很多慈善團體倍感失望,我是完全明白及認同。我在文章起始就說不是為紅十字會講說話,亦有提及「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是屬醫管局轄下,但如果「紅十字會」這四個字讓你聯想到很多負面新聞,那麼提一提,在 2019 年中大及理大之役,紅十字會有設置臨時醫療站,而在抗爭路上,也看到不少紅十字會的 First Aiders,這都可以從新聞或抗爭者口中證實。
恕我直言,自己不捐血,各有各情況,不多說了。但企圖或意圖去說服別人不要捐血,我真心覺得這種言論令人厭惡。這些人完全不嘗試了解「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及血庫的運作,就人云亦云,叫人不捐,還自以為知道很多內幕消息。這些言論,最終只會危及其他病患者,必須正視。
* * *
《明報》在 2020 年 2 月 16 日刊出一篇報道,題為〈血庫存量「極低」 病人稱輸血兩包變一包〉,裡面提到血庫緊張時的真實情況:
A. 有貧血病人 Elise,本應輸兩包血,卻被安排輸一包血及一包鐵水,其後發燒,留醫第 4 日才再多輸一包血,護士稱:「呢包血好珍貴,要小心用。」
B. 而在伊利沙伯醫院的實習醫生 Dr. Who 透露,現時血庫緊張,外科病房的普通貧血患者「可以不輸血就不輸」,他說為病人輸血「好手緊」,平日下單可一次過要求 3 包血,現要逐包下單。
除了《明報》提到的兩個情況,我也有認識的醫護朋友說,以前血紅素水平低於 8 度可能就會輸血,現在則可能是要低於 7 或 6 度或甚至更低才輸血。(男性血紅素的正常值為 13.0 - 18.0 gm/dl,女性為 11.0 - 16.0 gm/dl)。那就是等到對方面青口唇白,方能輸血給病人,病人受苦之餘,亦間接增加醫護的壓力。
另外有前線醫護私底下說:「病人要做引流,但凝血指數差些少才達標,問醫生會否讓病人去做,醫生說血庫不足,只差少少都可以,如果是平時都不要思慮太多就已經輸了。」醫護的同事說血庫不足,建議一起去捐血,醫護心想:「做護士今次真係連血都出埋!」
* * *
有些說法是會害死人,呼籲別人不捐血,正是其中之一。如果你仍然決定了不再捐血,也請不要呼籲別人不捐血。如果你以前有捐血習慣,卻因為聽了很多網上的流言而很久沒捐,我建議你找身邊的醫護朋友 fact check 一下,再決定是否重新捐血。如果你從未捐血,卻同樣因為聽了很多流言而拒捐,我也建議你重新審視這一決定。現在血庫謹剩四天存量,時間無多了。
寫這種文章,吃力不討好,有時更可能被扭曲當作是給紅會或醫管局的面上貼金,但要寫的還是必須要寫。若然「抵制捐血運動」持續發酵,絕對會危及病患者的健康,也間接給予醫護體系巨大的壓力。
———
照片:「香港紅十字會輸血中心」網站上的血庫告急截圖,截於 2020 年 2 月 18 日。
紅十字會負面新聞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武漢紅十字會再曝捐贈物資失蹤 慈善總會二十七億善款上繳政府受質疑
湖北武漢市紅十字會的負面消息,近期接連不斷,先是將N95口罩發給了莆田系醫院,而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只分到普通一次性口罩,其後又有武漢紅十字會保安阻攔央視記者“掐斷”直播。最近又傳出民眾捐贈的三萬個N95口罩下落不明。另外,武漢紅十字會將二十七億元善款上繳政府財政,引發質疑。
中國經營網報道,武漢市漢口醫院醫生長樂微博本月9日刊文,一名志願者在接到了定向捐贈給漢口醫院一萬個N95口罩的電話後,滿懷希望的去領物資。電腦顯示的庫存也有三萬個,但是去了以後才發現,三萬個N95口罩的庫存都沒有了,只剩下九千多個不符合醫用標准的口罩。而且紅十字會還要求他們把九千多個不符合醫用標准的口罩領走。他質問武漢市紅十字會,憑什麼可以自行分配定向捐贈的物資,為什麼不能提供出庫證明,於是要求武漢紅十字會把三萬多個N95口罩的去向說清楚。
此前,湖北紅十字會將一萬多個N95口罩分配給莆田系仁愛醫院,3000個普通一次性口罩分配給新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院---武漢市協和醫院,曾經引起網民炮轟,此次海外捐贈的三萬個N95口罩再度下落不明。
對此,江蘇常州法律工作者張建平對本台說,經過郭美美事件後,民眾對國內紅十字會保持警惕態度,但當局似乎未汲取教訓:“經過郭美美事件之後,這個慈善機構竟然還存在,而且還能繼續作惡。這種機構的存在,我們全民需要去反思這一制度性問題。雖然紅十字會不算是權利機關,但是他背後是權力機構的游戲場。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最先接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該院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僅4公裡,抗疫期間承擔著巨大診療壓力。該醫院的常樂醫生,在微博朋友圈內收到了各地愛心人士的快遞通知。
官方是否有權違背捐增者意願
另據《中國社會報》本周一報道,武漢市慈善總會於1月27日起分4批、累計27億元抗疫善款上繳市財政。報道稱:“武漢市慈善總會作為民政部指定的五家接收捐贈的單位之一,1月23日以來,累計向社會發布接受捐贈款物情況的公告8期,捐贈款使用公告2期(涉及資金14.35億元,含定向0.47億元),實現全額全程公開。截至2月2日12時,市慈善總會接收社會捐款共計30.226197億元,並於1月27日起分4批上繳市財政,累計劃轉27億元。”
上述報道令輿論嘩然,有專家學者認為,湖北五家指定的慈善組織,實際上是政府在接受捐贈,認為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慈善組織代政府接受捐贈財產的依據,在通知公告中也沒有看到政府接受捐贈或所接受捐贈要上繳財政的規定,只是提到捐贈款物由指揮部統一調配。但對於廣大捐贈人而言,並沒有表達向政府捐贈的意願,以及同意將捐贈財產上繳給政府。
武漢籍網絡人士張女士對本台說,民間捐助多用於彌補政府資金不到位的領域,政府不應接收民間捐贈款:“民間的捐款有其靈活性,可以直接快速的到有需要的人手裡。此舉跟他們成立(慈善機構)的理念完全相悖。你(政府)有稅收,可以拿稅收做這些事情。你憑什麼把民間,比如我給張三的錢,你給李四,但這錢我不是給李四的。市民除了憤怒還能做什麼。”
據《新京報》快訊稱,對於相關報道引發爭議。本周三(12日),武漢市慈善總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該報記者,上繳到財政的27億元會由市財政進行規劃,如何規劃如何使用由指揮部統一調配。該工作人員說,通過財政再進行統一規劃,更有利於整體調配和安排,促進資金使用。
根據中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十一條規定,在發生自然災害時或者境外捐贈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作為受贈人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可以接受捐贈,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對捐贈財產進行管理。但政府接受捐贈,也是按捐贈人的要求去做。
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 嘉遠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紅十字會負面新聞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武漢紅十字會再曝捐贈物資失蹤 慈善總會二十七億善款上繳政府受質疑
湖北武漢市紅十字會的負面消息,近期接連不斷,先是將N95口罩發給了莆田系醫院,而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只分到普通一次性口罩,其後又有武漢紅十字會保安阻攔央視記者“掐斷”直播。最近又傳出民眾捐贈的三萬個N95口罩下落不明。另外,武漢紅十字會將二十七億元善款上繳政府財政,引發質疑。
中國經營網報道,武漢市漢口醫院醫生長樂微博本月9日刊文,一名志願者在接到了定向捐贈給漢口醫院一萬個N95口罩的電話後,滿懷希望的去領物資。電腦顯示的庫存也有三萬個,但是去了以後才發現,三萬個N95口罩的庫存都沒有了,只剩下九千多個不符合醫用標准的口罩。而且紅十字會還要求他們把九千多個不符合醫用標准的口罩領走。他質問武漢市紅十字會,憑什麼可以自行分配定向捐贈的物資,為什麼不能提供出庫證明,於是要求武漢紅十字會把三萬多個N95口罩的去向說清楚。
此前,湖北紅十字會將一萬多個N95口罩分配給莆田系仁愛醫院,3000個普通一次性口罩分配給新冠狀病毒肺炎定點醫院-\-\-武漢市協和醫院,曾經引起網民炮轟,此次海外捐贈的三萬個N95口罩再度下落不明。
對此,江蘇常州法律工作者張建平對本台說,經過郭美美事件後,民眾對國內紅十字會保持警惕態度,但當局似乎未汲取教訓:“經過郭美美事件之後,這個慈善機構竟然還存在,而且還能繼續作惡。這種機構的存在,我們全民需要去反思這一制度性問題。雖然紅十字會不算是權利機關,但是他背後是權力機構的游戲場。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最先接收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感染者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該院距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僅4公裡,抗疫期間承擔著巨大診療壓力。該醫院的常樂醫生,在微博朋友圈內收到了各地愛心人士的快遞通知。
官方是否有權違背捐增者意願
另據《中國社會報》本周一報道,武漢市慈善總會於1月27日起分4批、累計27億元抗疫善款上繳市財政。報道稱:“武漢市慈善總會作為民政部指定的五家接收捐贈的單位之一,1月23日以來,累計向社會發布接受捐贈款物情況的公告8期,捐贈款使用公告2期(涉及資金14.35億元,含定向0.47億元),實現全額全程公開。截至2月2日12時,市慈善總會接收社會捐款共計30.226197億元,並於1月27日起分4批上繳市財政,累計劃轉27億元。”
上述報道令輿論嘩然,有專家學者認為,湖北五家指定的慈善組織,實際上是政府在接受捐贈,認為在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慈善組織代政府接受捐贈財產的依據,在通知公告中也沒有看到政府接受捐贈或所接受捐贈要上繳財政的規定,只是提到捐贈款物由指揮部統一調配。但對於廣大捐贈人而言,並沒有表達向政府捐贈的意願,以及同意將捐贈財產上繳給政府。
武漢籍網絡人士張女士對本台說,民間捐助多用於彌補政府資金不到位的領域,政府不應接收民間捐贈款:“民間的捐款有其靈活性,可以直接快速的到有需要的人手裡。此舉跟他們成立(慈善機構)的理念完全相悖。你(政府)有稅收,可以拿稅收做這些事情。你憑什麼把民間,比如我給張三的錢,你給李四,但這錢我不是給李四的。市民除了憤怒還能做什麼。”
據《新京報》快訊稱,對於相關報道引發爭議。本周三(12日),武漢市慈善總會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該報記者,上繳到財政的27億元會由市財政進行規劃,如何規劃如何使用由指揮部統一調配。該工作人員說,通過財政再進行統一規劃,更有利於整體調配和安排,促進資金使用。
根據中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十一條規定,在發生自然災害時或者境外捐贈人要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作為受贈人時,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可以接受捐贈,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對捐贈財產進行管理。但政府接受捐贈,也是按捐贈人的要求去做。
記者:喬龍 責編:胡力漢 嘉遠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