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糖尿病併發症機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糖尿病併發症機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糖尿病併發症機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吐司兒&小籠包 育兒生活,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母乳模式進行中🤱親餵兩年達陣! ​​​​​​​#母乳皂 #母乳媽媽最有意義的紀念品 🛀完整分享:http://bit.ly/2t4eXWR 就是這個奶!就是這個奶!母乳就是我跟小籠包間最甜蜜的連結啊! 媽媽的ㄋㄟㄋㄟ好香好甜好好喝!不僅好好喝,還可以好好洗XDDD!這次就是要來介紹我的香...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人有 #牙周病 卻不以為意而延誤治療! 你知道牙周病是會傳染的嗎? 長期研究也發現有牙周病的人 罹患各式 #癌症 、糖尿病、心臟病的機率也會提升! 一旦發現牙齦紅腫、流血、口臭的狀況一定要找醫生追蹤治療喔~ 【#江P醫件事】關心健康所以受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Good9松溢|健康知識|保健食品|優格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53:13

🍬#good9松溢 來嘍~熱騰騰的新文章來嘍👏🏼 相信你一定都知道糖尿病, 但可能對它都一知半解, 今天我就來帶你認識認識它! 💡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 根據衛福部統計108年十大死因「糖尿病」排名為第五名。 現在社會很容易攝取到高熱量、高糖的食物,若沒有控制好飲食得到糖尿病的機率就會...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8 16:29:34

#promo 即使看不出來,你的血液可能黏得跟粥一樣喔,#科科 欸欸,聽起來怎麼有點兒噁心?沒錯啦,只要一不注意,血管就是會這麼噁心(咦) _ 事情是這樣子的,我們的心臟呢,約拳頭大小,正常情況下是由中空肌肉組織組成的器官,這些強壯的肌肉就像個小小幫浦,把血液打到全身各處。 那麼,心臟自己...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烏恩慈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1 09:54:22

可以。運動並不會增加風險,高齡懷孕一樣可以繼續運動。 大家都說高齡懷孕比較不穩定,容易流產。主要是因為卵子的品質會隨年齡下降,胚胎萎縮,胚胎染色體異常的機率在35歲後會明顯提高,因此早期流產的機率也就跟著上升,四十歲時甚至高達40%。 但目前沒有任何研究顯示孕期運動會造成胚胎發育不良,也沒證據顯示...

  •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吐司兒&小籠包 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2-03 11:27:00
    有 59 人按讚


    🤱母乳模式進行中🤱親餵兩年達陣!
    ​​​​​​​#母乳皂 #母乳媽媽最有意義的紀念品
    🛀完整分享:http://bit.ly/2t4eXWR
    就是這個奶!就是這個奶!母乳就是我跟小籠包間最甜蜜的連結啊!
    媽媽的ㄋㄟㄋㄟ好香好甜好好喝!不僅好好喝,還可以好好洗XDDD!這次就是要來介紹我的香甜母乳所製成的無敵寵愛寶貝皂~~~開始有了做母乳皂的念頭後,我參考了非常多家代製母乳皂的廠商,終於被我找到了讓我覺得光看粉絲團就很有feel的樂玩皂deedee soap! #小籠包每天都浸潤在媽媽的奶汁(之)中💕💕💕

    ❓餵母奶不是沒營養嗎?
    ➰母奶很營養!很營養!很營養!
    ➡️母奶成份一直都沒變,只是寶寶到了4至6個月的時候開始需要母奶以外的營養成份,所以才會開始所謂的「副食品」或「離乳食」階段!是需要母奶以外的營養而不是母奶沒營養!

    ❓孩子兩歲了,真的還有辦法繼續餵?
    ➰吐司兒還蠻相信持續親餵不怕沒ㄋㄟㄋㄟ這個說法!
    ➡️請你傻傻的餵下去,餵到總有一天,寶寶會自然不需要你的ㄋㄟㄋㄟ,我們一起期待 #自然離乳 的那一天吧!(小籠包的自然離乳似乎遙遙無期XDDD)

    💢寶寶喝母乳營養夠嗎?
    💢沒有瓶餵妳怎麼知道寶寶有沒有喝飽?
    💢親餵寶寶會不會特別黏人啊?
    💢你確定你的奶夠寶寶喝嗎?

    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所以,一直餵下去就對了!

    一、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
    成功哺餵母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相信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並且要深信不疑,否則在母奶之路上一遇到挫折很容易放棄的。
    母乳含有寶寶一歲內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維他命A、葉酸、菸鹼酸、胡蘿蔔素、維他命B6、維他命B12、維他命C、維他命D、鈣、氯、銅、碘、鐵、鈉、鋅……。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哺餵母乳到寶寶滿一歲,真的沒辦法也希望媽咪堅持到寶寶至少滿六個月開始吃副食品的階段,真的真的沒辦法只能下下策至少給寶寶最最最營養的初乳!初乳一般是指產後3天內的乳汁,其營養成份與成熟乳相比有較高的蛋白質及抗體,能抵抗各種細菌對寶寶的侵襲,在產後千萬別為了想要好好休息而放棄哺餵這珍貴的黃金初乳給寶寶喔!

    二、老公與家人的支持無比重要
    老公與家人請無條件支持母乳哺育,尤其是寶寶剛出生時,這時產婦剛生完寶寶後無比的疲累,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和餵奶,寶寶餓了要喝奶,老公可以幫忙把寶寶抱到身邊,讓產婦只需要負責掏奶。而家人們最好也不要給予過多的關心,寶寶餓了嗎?寶寶有喝飽嗎?寶寶喝多久了?是不是要改奶瓶餵比較好?雖然這都是善意的關心,但是過多的關心常常會造成媽咪本身的壓力,這時老公就扮演很大的溝通角色囉!請老公當個神隊友吧!千萬不要當豬隊友還給老婆撂下:「當初是你自己說要餵母奶的!又沒人逼你!」這種蠢話喔!

    三、含乳姿勢正確寶寶就喝得夠
    正確的含乳姿勢是寶寶的下巴會完全貼住乳房,嘴巴張得很大,下嘴唇外翻並且含住乳暈,寶寶吸吮時不會發出聲音也不會有乳頭疼痛的問題。只要含乳正確,寶寶就可以很順利喝到源源不絕的乳汁,當寶寶喝飽後嘴巴會自動鬆開呈現滿足的狀態。寶寶若含乳姿勢不正確怎麼辦?可以趁寶寶哭時趕緊將乳房塞進寶寶嘴裡,或是用手指將寶寶嘴巴撐開退出乳房重新再含一次,也可以用大拇指壓著寶寶下巴提醒寶寶將嘴巴撐大一點,原則上,只要寶寶嘴巴張得夠大,幾乎都可以正確含乳喔!

    四、持續親餵無須擔心乳汁不足
    寶寶的嘴巴就是最好的發奶聖品!所以可以的話,請持續餵下去!也請先不要先入為主就擔心自己的乳汁會不夠,先檢視一下自己的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30cc的水份,哺乳媽咪每天每公斤體重更需要提高到35cc,如果覺得喝水真的很無趣,也可以準備黑豆水或坊間流傳發奶物來試試。

    五、建立母親與寶寶的親子關係
    寶寶一出生後自己會學會吸吮乳汁,哺乳媽咪只需要好好享受與寶寶的肌膚之親,這是大自然法則,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這樣存活下來的!以前的時代沒有發明奶瓶、奶嘴,人類還不是順順利利繁衍到現在?限制母乳親餵的這種錯誤觀念真的要丟一旁了!

    六、哺餵母乳的好處到底有哪些
    母乳好處—For寶寶
    1.避免肥胖機率:降低寶寶超重或肥胖機率22%。
    2.擁有較高智商:寶寶在智力測驗中,平均高出4.9分。
    3.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糖尿病併發症機率37%。
    4.降低過敏狀況:患嚴重疾病和過敏症的次數較少、症狀較輕。
    5.降低感染風險:在西班牙,中產家庭非餵母奶的寶寶在一歲時比母奶寶寶因感染住院的機率高5倍。
    母乳好處—For媽媽
    1.健康省錢環保:母乳餵養節省開支;無包裝;減少污染。
    2.加速產後瘦身:餵母奶每天多消耗500大卡熱量,堅持餵母奶的媽媽在產後能更快恢復身材。
    3.提升避孕機率:在經期還沒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產後六個月內不再懷孕的機率是98%。
    4.降低罹患疾病:堅持6-24個月餵母奶的媽媽,罹患乳癌機率降低25%;卵巢癌和子宮癌的機率降低11%-25%。

    母乳提供給嬰兒的是最完善的營養,並為嬰兒茁壯成長提供最佳的營養物質與抗體的結合。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給所有的嬰兒提供母乳餵養直到兩周歲或更大。
    PS:我鼓勵哺餵母乳,但不代表是孩子唯一的食物,只餵配方或不得不轉配方的媽媽不要太過在意~~~

    回歸正傳,我的母乳之路已經走了兩年,其實奶量也漸漸下降,再怎麼有奶,還是得面對奶即將離我遠去的事實(喔不)!因為全親餵,所以我赫然發現,我似乎沒有留下任何與母乳有關的紀念品!我的奶那麼香,一定要做幾個母乳皂來造福家人(實際上是強迫他們洗我的奶XDDD)!
    這真的是我收到最值得紀念的商品之一了,deedee闆娘不僅代製母乳皂,甚至會深入了解客人育兒的心路歷程與膚況等,做出最match的寵愛寶貝皂!這完美打"皂"的母乳皂,絕對是我這一生中最甜蜜的紀念品!如果你也在尋找母乳皂的代製店家,歡迎參考吐司兒推薦的樂玩皂deedee soap!
    💟我的母乳皂分享:http://bit.ly/2t4eXWR

    #母奶之路 #乳牛人生 #母乳親餵 #親餵

  •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吐司兒&小籠包 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7-15 14:03:26
    有 222 人按讚


    🤣今天親餵採取三貼餵奶式!
    ⭕️沒錯!我還在親餵母乳唷~~~
    🎊母奶之路默默走了超過一年半了⋯⋯

    ❓前幾天有路人甲質疑都一歲多了,餵母奶不是沒營養嗎?
    ➿母奶很營養!很營養!很營養!
    ➡️母奶成份一直都沒變,只是寶寶到了4至6個月的時候開始需要母奶以外的營養成份,所以才會開始所謂的「副食品」或「離乳食」階段!是需要母奶以外的營養而不是母奶沒營養!

    想堅持親餵母乳的媽咪們加油!因為這樣真的很棒!親餵母乳真的只有滿滿的好處,除非你是職場媽咪真的沒辦法親餵,不然親餵真的又方便又省事,可以全親餵母乳的媽咪,吐司兒要再次的跟你說聲:「你好棒!」

    吐司兒在生小籠包前也完全不懂得哺乳方式,是生產後才由醫院的護士進行衛教宣導時才漸漸了解這些母乳知識。

    成功哺乳的前提就是需要具備正確的哺乳知識及家人的全力支持!哺餵母乳也是一件快樂輕鬆的學習過程,只要具備了正確的哺乳知識,家人們不要給予過度的關心或懷疑,以及媽咪本身保持心情愉快,相信每位媽咪都可以提供寶寶充滿營養與母愛的奶水!

    一、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
    成功哺餵母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相信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並且要深信不疑,否則在母奶之路上一遇到挫折很容易放棄的。
    母乳含有寶寶一歲內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維他命A、葉酸、菸鹼酸、胡蘿蔔素、維他命B6、維他命B12、維他命C、維他命D、鈣、氯、銅、碘、鐵、鈉、鋅……。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哺餵母乳到寶寶滿一歲,真的沒辦法也希望媽咪堅持到寶寶至少滿六個月開始吃副食品的階段,真的真的沒辦法只能下下策至少給寶寶最最最營養的初乳!初乳一般是指產後3天內的乳汁,其營養成份與成熟乳相比有較高的蛋白質及抗體,能抵抗各種細菌對寶寶的侵襲,在產後千萬別為了想要好好休息而放棄哺餵這珍貴的黃金初乳給寶寶喔!

    二、老公與家人的支持無比重要
    老公與家人請無條件支持母乳哺育,尤其是寶寶剛出生時,這時產婦剛生完寶寶後無比的疲累,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和餵奶,寶寶餓了要喝奶,老公可以幫忙把寶寶抱到身邊,讓產婦只需要負責掏奶。而家人們最好也不要給予過多的關心,寶寶餓了嗎?寶寶有喝飽嗎?寶寶喝多久了?是不是要改奶瓶餵比較好?雖然這都是善意的關心,但是過多的關心常常會造成媽咪本身的壓力,這時老公就扮演很大的溝通角色囉!請老公當個神隊友吧!千萬不要當豬隊友還給老婆撂下:「當初是你自己說要餵母奶的!又沒人逼你!」這種蠢話喔!

    三、含乳姿勢正確寶寶就喝得夠
    正確的含乳姿勢是寶寶的下巴會完全貼住乳房,嘴巴張得很大,下嘴唇外翻並且含住乳暈,寶寶吸吮時不會發出聲音也不會有乳頭疼痛的問題。只要含乳正確,寶寶就可以很順利喝到源源不絕的乳汁,當寶寶喝飽後嘴巴會自動鬆開呈現滿足的狀態。寶寶若含乳姿勢不正確怎麼辦?可以趁寶寶哭時趕緊將乳房塞進寶寶嘴裡,或是用手指將寶寶嘴巴撐開退出乳房重新再含一次,也可以用大拇指壓著寶寶下巴提醒寶寶將嘴巴撐大一點,原則上,只要寶寶嘴巴張得夠大,幾乎都可以正確含乳喔!

    四、持續親餵無須擔心乳汁不足
    寶寶的嘴巴就是最好的發奶聖品!所以可以的話,請持續餵下去!也請先不要先入為主就擔心自己的乳汁會不夠,先檢視一下自己的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30cc的水份,哺乳媽咪每天每公斤體重更需要提高到35cc,如果覺得喝水真的很無趣,也可以準備黑豆水或坊間流傳發奶物來試試。

    五、建立母親與寶寶的親子關係
    寶寶一出生後自己會學會吸吮乳汁,哺乳媽咪只需要好好享受與寶寶的肌膚之親,這是大自然法則,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這樣存活下來的!以前的時代沒有發明奶瓶、奶嘴,人類還不是順順利利繁衍到現在?限制母乳親餵的這種錯誤觀念真的要丟一旁了!

    六、哺餵母乳的好處到底有哪些
    母乳好處—For寶寶
    1.避免肥胖機率:降低寶寶超重或肥胖機率22%。
    2.擁有較高智商:寶寶在智力測驗中,平均高出4.9分。
    3.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糖尿病併發症機率37%。
    4.降低過敏狀況:患嚴重疾病和過敏症的次數較少、症狀較輕。
    5.降低感染風險:在西班牙,中產家庭非餵母奶的寶寶在一歲時比母奶寶寶因感染住院的機率高5倍。
    母乳好處—For媽媽
    1.健康省錢環保:母乳餵養節省開支;無包裝;減少污染。
    2.加速產後瘦身:餵母奶每天多消耗500大卡熱量,堅持餵母奶的媽媽在產後能更快恢復身材。
    3.提升避孕機率:在經期還沒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產後六個月內不再懷孕的機率是98%。
    4.降低罹患疾病:堅持6-24個月餵母奶的媽媽,罹患乳癌機率降低25%;卵巢癌和子宮癌的機率降低11%-25%。
    母乳提供給嬰兒的是最完善的營養,並為嬰兒茁壯成長提供最佳的營養物質與抗體的結合。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給所有的嬰兒提供母乳餵養直到兩周歲或更大。

    親餵母乳需要準備哪些用品呢?
    看到這裡,有被吐司兒說服決定親餵的嗎?
    來來來!決定母乳親餵的看這邊!只要準備以下幾種物品,立馬就能展開你的母奶之路囉!母奶之路啟程吧!
    1.哺乳內衣:建議選擇前開扣內衣。
    2.哺乳衣:方便掀開哺乳。
    3.哺乳枕:墊著哺乳枕手比較不會痠痛喔!
    4.防溢乳墊:哺乳時,寶寶沒吸的那一邊乳房會溢奶;沒哺乳時,也有可能隨時溢奶。

    親餵母乳不狼狽,哺乳也可以很優雅很輕鬆!
    #1Y6M25D 母乳模式持續中,共勉之。

    #母奶之路 #乳牛人生 #母乳親餵 #親餵

  •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吐司兒&小籠包 育兒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7-14 08:00:00
    有 222 人按讚


    🤣今天親餵採取三貼餵奶式!
    ⭕️沒錯!我還在親餵母乳唷~~~
    🎊母奶之路默默走了超過一年半了⋯⋯

    ❓前幾天有路人甲質疑都一歲多了,餵母奶不是沒營養嗎?
    ➿母奶很營養!很營養!很營養!
    ➡️母奶成份一直都沒變,只是寶寶到了4至6個月的時候開始需要母奶以外的營養成份,所以才會開始所謂的「副食品」或「離乳食」階段!是需要母奶以外的營養而不是母奶沒營養!

    想堅持親餵母乳的媽咪們加油!因為這樣真的很棒!親餵母乳真的只有滿滿的好處,除非你是職場媽咪真的沒辦法親餵,不然親餵真的又方便又省事,可以全親餵母乳的媽咪,吐司兒要再次的跟你說聲:「你好棒!」

    吐司兒在生小籠包前也完全不懂得哺乳方式,是生產後才由醫院的護士進行衛教宣導時才漸漸了解這些母乳知識。

    成功哺乳的前提就是需要具備正確的哺乳知識及家人的全力支持!哺餵母乳也是一件快樂輕鬆的學習過程,只要具備了正確的哺乳知識,家人們不要給予過度的關心或懷疑,以及媽咪本身保持心情愉快,相信每位媽咪都可以提供寶寶充滿營養與母愛的奶水!

    一、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
    成功哺餵母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相信母乳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並且要深信不疑,否則在母奶之路上一遇到挫折很容易放棄的。
    母乳含有寶寶一歲內成長所需的所有營養,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維他命A、葉酸、菸鹼酸、胡蘿蔔素、維他命B6、維他命B12、維他命C、維他命D、鈣、氯、銅、碘、鐵、鈉、鋅……。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哺餵母乳到寶寶滿一歲,真的沒辦法也希望媽咪堅持到寶寶至少滿六個月開始吃副食品的階段,真的真的沒辦法只能下下策至少給寶寶最最最營養的初乳!初乳一般是指產後3天內的乳汁,其營養成份與成熟乳相比有較高的蛋白質及抗體,能抵抗各種細菌對寶寶的侵襲,在產後千萬別為了想要好好休息而放棄哺餵這珍貴的黃金初乳給寶寶喔!

    二、老公與家人的支持無比重要
    老公與家人請無條件支持母乳哺育,尤其是寶寶剛出生時,這時產婦剛生完寶寶後無比的疲累,唯一最重要的就是休息和餵奶,寶寶餓了要喝奶,老公可以幫忙把寶寶抱到身邊,讓產婦只需要負責掏奶。而家人們最好也不要給予過多的關心,寶寶餓了嗎?寶寶有喝飽嗎?寶寶喝多久了?是不是要改奶瓶餵比較好?雖然這都是善意的關心,但是過多的關心常常會造成媽咪本身的壓力,這時老公就扮演很大的溝通角色囉!請老公當個神隊友吧!千萬不要當豬隊友還給老婆撂下:「當初是你自己說要餵母奶的!又沒人逼你!」這種蠢話喔!

    三、含乳姿勢正確寶寶就喝得夠
    正確的含乳姿勢是寶寶的下巴會完全貼住乳房,嘴巴張得很大,下嘴唇外翻並且含住乳暈,寶寶吸吮時不會發出聲音也不會有乳頭疼痛的問題。只要含乳正確,寶寶就可以很順利喝到源源不絕的乳汁,當寶寶喝飽後嘴巴會自動鬆開呈現滿足的狀態。寶寶若含乳姿勢不正確怎麼辦?可以趁寶寶哭時趕緊將乳房塞進寶寶嘴裡,或是用手指將寶寶嘴巴撐開退出乳房重新再含一次,也可以用大拇指壓著寶寶下巴提醒寶寶將嘴巴撐大一點,原則上,只要寶寶嘴巴張得夠大,幾乎都可以正確含乳喔!

    四、持續親餵無須擔心乳汁不足
    寶寶的嘴巴就是最好的發奶聖品!所以可以的話,請持續餵下去!也請先不要先入為主就擔心自己的乳汁會不夠,先檢視一下自己的喝水量是否足夠!一般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補充30cc的水份,哺乳媽咪每天每公斤體重更需要提高到35cc,如果覺得喝水真的很無趣,也可以準備黑豆水或坊間流傳發奶物來試試。

    五、建立母親與寶寶的親子關係
    寶寶一出生後自己會學會吸吮乳汁,哺乳媽咪只需要好好享受與寶寶的肌膚之親,這是大自然法則,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這樣存活下來的!以前的時代沒有發明奶瓶、奶嘴,人類還不是順順利利繁衍到現在?限制母乳親餵的這種錯誤觀念真的要丟一旁了!

    六、哺餵母乳的好處到底有哪些
    母乳好處—For寶寶
    1.避免肥胖機率:降低寶寶超重或肥胖機率22%。
    2.擁有較高智商:寶寶在智力測驗中,平均高出4.9分。
    3.提升免疫功能:降低糖尿病併發症機率37%。
    4.降低過敏狀況:患嚴重疾病和過敏症的次數較少、症狀較輕。
    5.降低感染風險:在西班牙,中產家庭非餵母奶的寶寶在一歲時比母奶寶寶因感染住院的機率高5倍。
    母乳好處—For媽媽
    1.健康省錢環保:母乳餵養節省開支;無包裝;減少污染。
    2.加速產後瘦身:餵母奶每天多消耗500大卡熱量,堅持餵母奶的媽媽在產後能更快恢復身材。
    3.提升避孕機率:在經期還沒恢復正常的情況下,產後六個月內不再懷孕的機率是98%。
    4.降低罹患疾病:堅持6-24個月餵母奶的媽媽,罹患乳癌機率降低25%;卵巢癌和子宮癌的機率降低11%-25%。
    母乳提供給嬰兒的是最完善的營養,並為嬰兒茁壯成長提供最佳的營養物質與抗體的結合。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建議給所有的嬰兒提供母乳餵養直到兩周歲或更大。

    親餵母乳需要準備哪些用品呢?
    看到這裡,有被吐司兒說服決定親餵的嗎?
    來來來!決定母乳親餵的看這邊!只要準備以下幾種物品,立馬就能展開你的母奶之路囉!母奶之路啟程吧!
    1.哺乳內衣:建議選擇前開扣內衣。
    2.哺乳衣:方便掀開哺乳。
    3.哺乳枕:墊著哺乳枕手比較不會痠痛喔!
    4.防溢乳墊:哺乳時,寶寶沒吸的那一邊乳房會溢奶;沒哺乳時,也有可能隨時溢奶。

    親餵母乳不狼狽,哺乳也可以很優雅很輕鬆!
    #1Y6M25D 母乳模式持續中,共勉之。

    #母奶之路 #乳牛人生 #母乳親餵 #親餵

  •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9-22 11:00:08

    很多人有 #牙周病 卻不以為意而延誤治療!
    你知道牙周病是會傳染的嗎?
    長期研究也發現有牙周病的人
    罹患各式 #癌症 、糖尿病、心臟病的機率也會提升!
    一旦發現牙齦紅腫、流血、口臭的狀況一定要找醫生追蹤治療喔~
    【#江P醫件事】關心健康所以受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s://bit.ly/2IBSoRr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二、三、五下午2點,週六、週日晚間7點!
    主持人:鄭凱云、江坤俊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1-22 09:00:00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16年首度發布糖尿病全球報告指出:近30年來全球糖尿病患人數增長快速,平均每11人中就有1人為糖尿病患。WHO 更示警,糖尿病大幅擴散,主要因為全世界發生「飲食、行動和生活方式」改變,並公開呼籲全球展開相對應的預防與治療。
    因應如此,針對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國健署多年持續推動的「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即是透過醫護團隊,提供營養及衛教諮詢,並叮嚀病
    人定期追蹤,不讓糖尿病成為威脅國人的殺手。糖友們可選擇「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認證之診所,即可獲得專業醫療團隊所提供全方位的糖尿病整合照護及治療。
    「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擺脫以往單用藥物,少衛教的觀念,以跨領域、整合式的專業照護為主軸。
    坐落於桃園大溪的張輝鵬診所是桃園第一家「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示範診所,張輝鵬醫師表示,「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多科別、專業整合照護,含括各科的醫師(新陳代謝科、心臟科、眼科、外科等)、護理師、營養師、藥師、甚至是心理醫師及運動教練等;以跨領域、整合式的團體照護來維護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這樣的模式與以往看診差異性在哪?張醫師舉例說明,「過去糖尿病治療方式較繁複,若有其他器官病變不適,常常需要多科看診,如:眼睛病變需另外掛號看診眼科等等,現在有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治療方式也躍升為升級版,以眼睛病變來說,像我們的病人,診所第一線就可初步幫病人進行眼底攝影檢查,不像以往還需要另外求診眼科,不但減緩舟車勞頓及等候時間,病友們也能透過全方位的衛教指導,提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而且根據台北市醫生公會2012年學術會刊記載,積極控制血糖,並且搭配定期眼底病變檢查,可以減緩76%眼底病變。(註:http://www.tma.org.tw/ftproot%5C2012%5C20121115_11_30_57.pdf)
    另外,「診所服務範圍除了看診外,服務病友的活動相當多,有小團體4-8人衛教活動,含括胰島素施打衛教、飲食營養及運動衛教;還有,也會透過定期舉辦大型病友會的支持團體來建立與病患良好的互動。」張輝鵬醫師點出共照網的優勢。
    醫:血糖一旦控制好 併發症就少
    而且掛上「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的診所,都必須經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初階認證,因此糖友們加入糖尿病共照網,能透過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及藥師等團隊共同照護,擺脫以往單用藥物控制血糖的觀念,強化飲食與運動端的重要性,而且根據研究證實,於糖尿病共照網診所就醫的糖友,可以大幅降低以下風險:死亡率下降約四成、截肢風險下降五成、並降低各種併發症發生之機率。
    「共照網診所」+「糖尿病找共照網站」,實體結合網路,完整KO糖尿病
    此外,除了「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診所外,為提升民眾對糖尿病共照網的認知,今年商業周刊-良醫健康網及賽諾菲共同架設『糖尿病找共照』網站,邀請知名藝人天心擔任宣導大使,民眾進入網站不僅可一次獲得糖尿病全方位治療、飲食、運動的資訊,且輸入住家區域即可搜尋到附近政府認證的共照網診所,相關資料請上網搜尋「糖尿病找共照」。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18/diabetes/
    除此之外,為提升眼底病變檢查之重要性,現在只要到糖尿病共照網宣導網站觀看宣傳影片,且按下「我要捐贈」之按鈕,每一人參與,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將會捐贈,並購買盲人專用血糖機捐贈予盲人重建院。

    【相關影片】

    治療糖尿病,偏方有效嗎?糖尿病醫師3招穩血糖
    https://youtu.be/2dYwEe_vl4E

    與癌症、脂肪肝相關,控制糖尿病,這運動最適合
    https://youtu.be/YV3WC9r075Y

    造成糖尿病、動脈硬化,腸漏症絕對別吃...
    https://youtu.be/cTEk8Bso1V4

    【相關文章】

    糖尿病專科醫師推薦:15種控血糖食物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531

    與病共處近30年,糖尿病醫師:50%糖尿病併發脂肪肝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9540

    糖尿病飲食怎麼吃?7種抗糖尿病明星食物大公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703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 糖尿病併發症機率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0-24 18:39:55

    糖尿病是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屬於一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如果我們沒有接受治療、好好控制的話,則可能引發很多種的併發症。根據統計,糖尿病患失明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5倍、併發腎臟病的機率是20倍,而平均每10個糖尿病患中,就有6人會死於心臟病或中風等心血管病變,控制血糖不可不慎!

    血糖不穩:癌症、脂肪肝找上門

    而糖尿病患者罹患癌症的機率也較高,新陳代謝科醫師林嘉鴻說明,根據許多實驗,糖尿病患若是血糖控制不當,血液中的糖分提高,就會增加細胞的代謝及生長,及不正常的分裂等現象,導致糖尿病患罹癌機率高於一般人。

    此外,近期有臨床研究發現,脂肪肝與糖尿病互為因果關係,且有逾9成4脂肪肝患者,深陷「甜蜜危機」而不自知,對此林嘉鴻醫師分為兩方面說明。

    糖尿病患者肥胖比率高
    林嘉鴻醫師指出,絕大部分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都是肥胖造成,而肥胖會導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症狀,病患的脂肪代謝出現問題,造成異常堆積在我們的肝臟,就會產生所謂的脂肪肝。

    脂肪肝引發胰島素抗性
    有些人有慢性肝炎,同樣容易導致脂肪在肝臟的代謝異常,此時狀況就會顛倒過來,脂肪無法代謝會引發胰島素抗性,造成血糖升高,最後就可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林嘉鴻醫師強調,糖尿病與脂肪肝互為因果關係,常常互相影響,唯有兩端同時控制,才能打斷如此的惡性循環。

    穩血糖:最推有氧運動

    想要控制血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林嘉鴻醫師推薦患者從事有氧運動。他說明,有氧運動的強度不一定要到最強,但時間至少需持續30分鐘,才能進入有氧代謝,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有助穩定血糖。

    林嘉鴻醫師舉例,像是游泳、慢跑或爬山等,這類長時間且能運用到全身的活動,都是臨床上常推薦患者從事的有氧運動。而若是患者本身有喜愛的球類運動,或對時下流行的重量訓練有興趣的話,雖然重訓並非有氧運動,但還是能在教練的正確指導下執行,對控制血糖也有正面幫助。

    除了運動種類外,對於什麼時間運動最合適,林嘉鴻醫師也回應,一般在研究上都是認為「餐後運動」對血糖的控制是有較多幫助,但仍可依個人習慣調整。

    林嘉鴻醫師補充,患者若想在餐前運動是沒問題的,只是有在使用胰島素的患者要特別注意,運動前後都必須監測血糖,若發現血糖過高或過低,則必須做一些適當處理,才能避免因為運動造成血糖不穩的不良影響。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70

    【相關影片】

    破解糖尿病的五大控糖迷思
    https://youtu.be/5PjW4RA4Yd0

    逆轉脂肪肝!比健走、喝咖啡更簡單有效的方法是……
    https://youtu.be/gBnmzmAoqZ8

    舌苔竟與癌症有關!如何清潔舌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YEDV46VviQ

    【相關文章】

    癌細胞愛吃糖!醫師:做4件事促進代謝就是在防癌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0941

    身體生病,雙腳最先發現!9個徵兆從腳看出疾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3431

    脂肪肝惡化當心肝癌!逆轉脂肪肝醫師公開最佳方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172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