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精神科社工角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精神科社工角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精神科社工角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精神科社工角色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0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 」介紹 訪問作者: 李訓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那些在你我周遭,令佛洛依德無從解釋的狀況,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最不知如何面對的個案。 對外在環境充滿恐懼、焦慮、憂鬱、沒安全感, 卻為了擁有關係不擇手段,渴求...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壞醫生星球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47:29

#醫院工作日常 #聯合合作 【各職類的醫療人員們】 有住過院或來過醫院的人,可能看過許多穿制服的人走來走去,除了醫師護理師外,其實醫院裡面有更多不同職業類別的醫療人員,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比較常見的幾類,以後別再叫錯囉XD 1、物理治療師:通常隸屬於復健科,協助個案恢復「動作表現」、訓練骨骼關...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哇賽!心理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04 14:13:58

#記憶浮島 @kktv_tw 姚子涵當了個案的朋友,孟謙和個案相戀,徐政翰收個案為徒。目前劇中出現的三位心理師,顯然都犯了「 #雙重關係」的大忌諱。成功的心理治療,常常讓個案感覺心理師是最懂得自己的人,因此也很可能希望在治療之外能夠有更多相處時間,甚至是發展治療關係之外的關係。如果在治療室之外...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游大東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8-10 10:03:50

【 舊文重推/HBO新劇《戒指流浪記》】 _ 留意,這是2019年8月的採訪,一直都沒有在此發布,去到今天(23/7/2020)才有時間整理。 _ ********** _ 繼《通靈少女》和《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HBO Asia再次夥拍台灣製作公司開拍迷你劇 ── 合共8集、每集1小時的《戒指流浪...

  •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30 15:48:47
    有 637 人按讚

    【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蔣月惠縣議員服務專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8 18:09:08
    有 108 人按讚

    觸境練習羅騰園日記
    『吾家有女初長成』寫於110年6月18日今天是我寫日記的第561天
    夢想藍圖歌詞
    道明中學105級畢業歌
    我忍住不再哭
    離別並不是結束
    只是彼此走向不同岔路
    我們還會扶持幫助…

    小如拿著畢業證書
    跟著她的男朋友
    回羅騰園捐100元..

    時間倒轉
    14年前..

    她跟媽媽,阿嬤,三個人
    從桃園流浪到東港
    然後再透過親戚的關係
    三個人就安置在羅騰園..

    那時候羅騰園
    在長治鄉
    一個農莊的夢幻島
    好心的朋友
    提供地讓我們
    在那邊蓋了羅騰園
    專收容家裡困境
    又有身心障礙的
    老人與小孩..

    那時小如來的時候
    才五歲半
    由於她長期流浪街頭
    沒有飯吃
    所以必須察言觀色..

    我的好心朋友
    見到這個小孩
    說這個小孩很聰明
    要好好的栽培她
    因為小小的年紀
    就會看大人的臉色..

    小如5歲半開始
    羅騰園就給她學鋼琴
    還有中提琴
    小如小時候
    有注意力缺損的狀況
    因為她注意力不集中
    而且有好動行為..

    可能祖孫三個人
    常期沒有固定有飯吃
    所以養成3隻手的習慣
    鋼琴老師把她帶到家裡去學鋼琴
    甚至讓她住在家中
    但是小如却偷拿
    老師女兒的東西
    造成家人對她
    非常的不舒服…

    我請工作人員
    專督導她練鋼琴
    但是她老是坐不住..

    國小5年級的時候
    帶她去精神科看診
    醫生問她說圖書館
    是做什麼用途?
    她說是查字典
    醫生再問她說
    電燈是什麼用途
    她搖搖頭不知道..

    因為她曾經
    有到圖書館借字典
    小時候因為她常流浪街頭
    家裡沒有大人教
    她一般的生活常識

    醫生判定小如的智力
    大約是中等程度…

    工作人員很辛苦
    每天盯著小如練鋼琴
    但是她有小聰明
    工作人員稍不留意
    她就作怪了
    甚至藉口拉肚子
    在廁所裡面蹲很久
    但是工作人員
    也不是省油的燈
    叫她要把練鋼琴的時間
    要補回來..

    如果她有認真再練鋼琴
    工作人員就會給她
    好幾個蘋果集點
    然後送她小禮物…

    她不是很愛唸書
    但是有督促她
    她就像河豚一樣
    會膨脹會飽滿
    但是如果沒有督促
    她就像升降機一樣滑到底…

    小六的時候
    她跑來跟我說
    她不想唸國中
    國小畢業之後
    她就要去工作
    要離開羅騰園…

    我拒絕
    我說至少
    妳要讀到國中
    三年級畢業…

    我怕她會偷跑
    雇請一個工作人員
    專帶她上下學..

    鋼琴老師督導教小如
    學鋼琴有9年之久
    功學社鑑定7級
    差了1級
    6級就可以
    當鋼琴老師…

    小如告訴她的密友
    說她最不喜歡我
    因為她最討厭學鋼琴
    但是我卻逼她
    還有請家教老師
    逼她學英文.數學
    直到高二她終於
    放棄了學業辦休學…

    她要離開羅騰園
    外出打工
    我尊重她的意思
    我提醒她
    要懂得保護自己
    不要懷孕
    如果有任何的事情
    回來羅騰園尋求協助
    但還是盡量
    讓你學習獨立…

    嗣後她回來說
    她要唸高職夜間部
    沒有學費
    羅騰園幫她
    支付夜間部的學費
    今天她拿著
    畢業證書回來了
    告訴我們
    她要繼續唸大學…

    其實當一個母親
    都是很不容易
    對子女都有期待的
    發覺每一個人
    都有自己獨特性
    只要她是快樂的
    這才是成功之道…

    盧梭曾經說過一句話
    一個女人可以不當妻子
    但是一定要當母親
    那是上帝賦予女人的天賦
    她可以從
    當母親的角色當中
    獲得很大的滿足
    也是一個
    甜蜜承重的負擔…

    總結心得:
    78天沒有做到,今日做到是我寫第561篇日記喔!
    恭錄聖經:哥 林 多 前 書 13:3
    我 若 將 所 有 的 賙 濟 窮 人 、 又 捨 己 身 叫 人 焚 燒 、 卻 沒 有 愛 、 仍 然 與 我 無 益 。

    蔣月惠寫於110年6月18日星期五10點05分
    地點:屏東市和生路羅騰園中途之家。
    語意:期望殘障青年都能在『羅騰園』的協助下認識自己的價值”重新得力、重新出發”

    自民國66年蔣月惠在西德女教士差會創辦「盲女習藝所」。民國七十六年八月一日,後改由挪威基督教協力會,附設「羅騰園肢體殘障護理之家」當義工。
    因以上有感於外國傳教士,對本國身心障礙者無私的奉獻,輔導鼓勵身心障礙者走出家門是件難上加難的事,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事工要放棄解散,當時義工蔣月惠深感可惜。於82年發起組織法人社團繼續外國傳教士的工作。
    於93年間弱智生、多重障礙等流浪殘障孤兒遊蕩街頭需24小時照護,蔣月惠辭去工作串聯資源義務協助尋求需要幫助的身心障礙者至94年借住長治繁華村;94年至99年借租長治夢幻島;100年現租屏東市大洲里。
    由於民國97年間因理監事理念不合,遲遲未召開理監事會議又遭逢檢舉:民國99年3月協會被勒令解散。民國100年11月被指控未經立案私自收容流蕩殘障孤兒25名,帶院生上街頭義賣,違反身心障礙權益保障法處罰鍰新台幣6萬元整及公告姓名。
    羅騰園立案條件有困難照私立身心障礙機構設立許可及管理辦法辦理七人以下不需向政府立案與報備,羅騰園將留下三名小孩與媽媽共六名,民國101年2月院生勒令解散有13位被政府專案處理安置機構。
    立案有基本的條件:要符合設施設備的規格,員額配置需社工證照擔任,數百萬元的立案基金是羅騰園目前不可承受之重,現任沒有社工證照的工作人員,似必因立案要件而被勒令解職,經濟景氣的蕭條,工作機會地難求,工作人員一家數口僅靠羅騰園微薄薪資溫飽,更何況真立案之後,羅騰園三名小孩因不是身障者而被安置在育幼院,介時媽媽與小孩被強迫要分離。
    於100年12月19日,屏府社政字第1000332532號函同意辦理:申請籌組「屏東縣基督教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一案。繼續協助社會弱勢邊緣人,續辦免費社區24種才藝訓練課程,鼓勵白天躲在家裡天天望著天花板想不開的身障者,走出自我、走出戶外面對人群並輔導挽救想輕生的憂鬱患者。
    ※101年7月19日屏府社政字第10122249700號正式立案
    ※免費辦日間生活自理自立才藝訓練服務預計招收名額50名,歡迎有需求的身障者一起共舞,所有經費羅騰園自籌。
    ※本園需二手電腦與二手物品、二手鋼琴、二手車、二手小提琴,二手吉他與二胡歡迎贈予,謝謝您!
    親愛的朋友:
    月惠承諾立委當選後 ,30元補助款,保證金20萬元 ,薪水七成全數捐給羅騰園。107年參選縣議員選舉得票數「10,806」 得票數一票補助30元和選舉保證金共得444,180元暨104年1月起,每月實領薪水60,000元,全數捐給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94年選縣議員12萬保證金沒收,98年得2156票12萬元保證金退回捐羅騰園,99年選市代保證金4萬元,得1458票,一票補助30元,總共83,740元,103年選縣議員得4792票連保證金12萬共263,760元捐羅騰園)
    一個月開銷近40萬元,沒有公部門補助,沒有財團企業主的贊助,全靠有心人士奉獻物品,自製手工皂、3D立體藝術品街頭販賣與獻藝小提琴獨奏,讓愛心人士,由一元至千元,隨喜購物、自由捐款,養活羅騰園全部的開銷,您的一分錢.一分力,可讓邊緣人生命不滅。

    劃撥帳號:41683532
    銀 行別:土地銀行屏東分行帳號:036-001-096618
    戶○○名:屏東縣基督教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協會

  •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15 20:08:39
    有 31 人按讚

    【實現夢想的慾望與實現夢想的能力 | 盧斯達 on Patreon】

    清醒夢

    由《尋秦記》的鉅子,到中世紀伊斯蘭世界的山中老人,搞特種部隊,多向孤兒招手。因為孤兒無親無故,自覺在世間無人無物,這些人作為部下,忠誠和熱情有保證。邪教、傳銷、紀律部隊、宗教組織、政治運動,要在短時間培養人的黨性,都是走「刀耕火種」這條捷徑。先摧毀目標原來的精神世界,在原地重建另一套世界觀。一個全新而巨大的夢想繼而出現,不管是墨家人想用武力達致世界和平、或者代真主主持公道,都是近乎夢的宏願,吸引很多人追隨。

    每次的大政治改變,都是由於千萬無數充滿缺憾的普通人在做一個集體夢想。這些年人們以「發夢」代稱示威和爭取活動,也許都說明了公共世界裡面現實與幻想不能調和的張力。

    現代講法一般認為,夢是現實的代償,人在現實社會實現不了的慾望就偷渡在夢裡實現。夢可能是慾望需求狂迷,也可以是追求更好世界的理想。很多地方的革命性改變,都是因為有先知和英雄敢於發夢,當摩西說要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這無疑是發夢,但沒有這個夢,以後就沒有以色列人。

    當然聖經故事,筆法有時亦很殘酷。摩西領了人民到曠野,大家一齊受苦,也有人開始埋怨摩西為甚麼要搞咁多,現在的生活比起之前更差。最後他們轉為敬拜一頭金牛。即使摩西雖然成為領袖,亦據說曾經冒犯上帝而受罰。除了上帝,經文裡面沒有凡人永不腐化。

    發夢時,人的腦波和狀態都會改變。我們根據科學而明白入睡是一個境界,跟清醒時不同,反過來說,我們自以為清醒的時候,其實未必清醒,因為我們都有人生的driving force,這driving force 就是夢想。我們清醒時仍活於夢想之中。小至人們去上班,打算儲錢結婚買樓,或者大到想征服世界,都是夢想。而在實行夢想的時候,例如上班或者在政治中搏鬥,即使理論上是清醒,實際上也是半邊入夢。

    入睡的時候,現實和規則將會溶解,內在與外在的界線逐漸熄滅,每個人內心的缺憾和不滿全部跑出來。所有人都在睡夢中體驗過惡夢包圍自己,被惡性的自己完全吞滅,直到扎醒。

    人們在現實中「為夢想奮鬥」的時候,也會經歷這樣的惡夢化,我們在夢想之前尤如飛蛾撲火,被吸進去,而且奮力搏鬥,搏鬥期間,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失控。夢想是光明的,但追逐者都不是聖人,發夢的時候,面對外面沒人明白的壓力接踵而來,人的缺憾也會浮出來。

    夢想越明亮澄澈,追隨它的飛蛾就越發焦躁,變成所有時間線裡面最差的自己。各國的革命組織都是以實現某個夢想開始,最後要不成為統治者而復歸「務實」,就是自覺無人無物,而最終真變了恐佈份子。

    夢是偉大的,因而也是危險的,一旦進入,就會面對精神的考驗。我們在進入遊樂場之前,當然不會看那個夢想的免責聲明:追求這個夢想時,你可能變得更可怕,會慢慢認不出自己,而你也會面對其他發著同一個夢的暴走者的傷害。

    《新世紀福音戰士》講到最尾,「教育意義」就是「不要逃避」(現實世界),自己是動畫,但主張毒宅不要沉迷明日香和綾波零,即使會被其他人的AT力場傷害,都要積極入世,與其他人建立關係。今敏的《盜夢偵探》(Paprika, 2006) 則描繪了集體妄想一旦被釋放的現實破壞力。

    合作做夢

    改編自筒井康隆科幻小說,這部電影裡面,有一班精神科學家發明了「DC mini」,這種裝置讓人們在睡夢中共享同一個夢。裝置最後因為一宗陰謀而失竊,並且無限制使用,使兇手可以操控其他人的意識,使之進入別人的夢境而發狂。最後有幾個角色的夢境世界連成一塊,而機器的製作人時田博士為了去拯救同事,最終也迷失在集體夢境,要女主角也入去救人。

    他們發現幕後黑手是跛腳的董事長,他想重新站起來,而且通過濫用機器,而令夢境世界不斷變大,最後入侵了現實世界,由於夢境與現實已經融合,董事長即將成為統治世界的大魔王。

    集體夢境匯聚了城市中所有人的妄想,視覺呈現為光怪陸離的物品大遊行,包括青蛙、人偶、舊汽車、舊郵箱、招財貓、自由神像、佛像、鳥居等都活了起來,當妄想進入現實之後,路人都開始「放飛自我」,在大魔王的大妄想之中迷失自己,也被潛意識控制了自己。有穿著西裝的上班族排隊大笑著跳樓自殺,說明他們內心的渴望是死;有一堆政客爭做「皇帝」;有男人偷拍水手服高中生的裙底,他們的渴望是裙底。性、權力、生存。

    在遊行隊伍的最高點,是一個高舉納粹式敬禮的日本娃娃。這個娃娃在電影多次出現,隱喻強人(董事長)的妄想召喚了所有的做夢者,他們寄生於獨裁者的大妄想,自行造夢,脫離現實,造成一連串無視現實的大破壞。

    文化大革命之後,世人對於毛澤東有許多看法,但近來也有人探究其他人在運動中的角色和責任。人們多數認為文革是由於受到毛澤東煽動,但王紹光 (《超凡領袖的挫敗, 2009》) 卻提到中國當時有很多人都是寄託於文革的號召,但有意識地做有利自己的事。今敏片中「大遊行」中,人們會加入一個更大的妄想,去發展自己的妄想;眾人的妄想又哄熱了領袖的大妄想。

    能力 > 慾望

    2014年我大學畢業。當時行畢業禮拿證書,佔領運動還沒完,心當然不在畢業禮。記得當時畢業禮沒有異常,除了社工系的同學拿證書前集體舉黃傘表態。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一個致辭的社會賢達大致說,你們畢業之後,在社會裡面無論做甚麼,都要記得休息,因為上帝吩咐我們休息。

    浸會,基督教色彩很濃厚。

    後來我知道,以色列人仍然會守安息日,那天就連政府部門都休息,就因為要「遵照祂的指示作息」。作「息」,即是有休息。這種話好像很阿媽係女人,但後來發現這些總有道理。不只是勞動,即使是追尋著甚麼,都要保持安全精神距離,在熱忱裡還要記得做正常人。實現夢想的能力很容易被實現夢想的慾望毀滅。

  •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8-26 20:00:12

    本集主題:「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 」介紹
           
    訪問作者: 李訓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那些在你我周遭,令佛洛依德無從解釋的狀況,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最不知如何面對的個案。
      
      對外在環境充滿恐懼、焦慮、憂鬱、沒安全感,
      卻為了擁有關係不擇手段,渴求一份刻骨銘心的愛。
      你認識這樣的人嗎?或者,他就是你家人?
      
      他們的生命充滿著壓抑與恐懼,
      一會逃避,一會疏離,一會渴望愛與親密。
      因為對人總是防衛、猜忌、控制的態度,
      讓他們長期處在痛苦與煎熬中……
      
      恐懼、焦慮、不安,辛苦的他們,都是「邊緣型人格」。
      
      ▍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狀況:
      ‧他愈愛你,愈想控制你,寧願威脅也不相信溝通
      ‧他總是非黑即白,愛你刻骨,瞬間恨你也入骨
      ‧他的感情與信任不能累積,傷害自己,也讓對方痛苦
      ‧他總是不斷委屈抱怨,受害的角色希望有更多同情
       
    作者簡介:李訓維
      一名有著社工魂的諮商心理師,現為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基隆學生諮商中心督導、松德醫院外聘督導、利伯他茲基金會外聘督導、華梵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希望透過心理治療,為社會帶來改變與正向連結,因此曾任社工,也帶領過義工訓練與專業助人團隊,是心理師與社工的訓練督導。曾在醫院、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小學、社福單位、老人安養、安置機構、監獄、法院從事心理諮商工作。
      
      始終認為心理學專業應該要更親民、更易於理解和應用,因此立志推動心理學普及,於二0一七年開設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希望讓大眾更容易被心理學概念服務。

  •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3-23 10:59:39

    這是一個步向死亡,但卻充滿希望的故事。

    故事女主角是譚彩鳳,今年57歲,患上末期乳癌。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戲,她所主演的一定是場悲劇。

    重度抑鬱症的二十年

    36歲那年的彩鳳,突然遭受了三重打撃:媽媽被確診為末期肺癌,不夠一個月就離世;之後又發現爸爸同樣患上末期肺癌,幾個月後也離世了;同一時間,知道了結婚十多年的丈夫出軌:「我相信如果丈夫出軌,對女人嚟講,一生嘅烙印係唔會忘記。」

    短時間內人生完全垮掉,彩鳳曾企圖衝出馬路自殺,幸好被妹妹阻止。精神科醫生確診她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令本身是社工的彩鳳很難接受,「能醫不自醫」的痛苦令她過了一段時間便私下停藥。

    童年曾被性侵

    雖然從自殺邊緣被拉回來,但命運似乎並沒有放過彩鳳,離婚後和前夫購置的物業變成負資產,最後她被迫破產,換來的是抑鬱症發作,醫生更發現她患上「驚恐症」。

    「去到地鐵站,嗰種好多人嘅感覺,令我好窒息,我呼吸唔到,覺得好辛苦,好想快啲逃離現場。」彩鳳憶述時仍略帶激動。在治療過程中,彩鳳發現自己驚恐的源頭,是年約三歲時被親友性侵的經歷,「咁細你唔會識去表達,但係嗰種驚恐就潛伏喺我心裏面,原來係一世咁不斷影響我。」

    而作為家中大姐姐的她,因為父母是聾啞人士,她從小便要當起「代言人」角色,要與陌生人及成年人打交道,就算內心很害怕亦要去做,更漸漸變成了習慣:「變成如果老闆叫我做嘢,我唔識拒絕,我永遠係接、接、接,可能已經係超負荷自己都唔知。」

    患上末期乳癌

    長時間的超負荷,加上三次的抑鬱症發作,當心靈最需要扶持的時候,癌魔卻找上門來,彩鳳發現自己患上末期乳癌,現時癌細胞已經入骨:「一開始嘅時候,一樣都係會驚、會好唔開心,但係回過神來、鎮定之後,我就覺得應該要好好咁去打呢場硬仗!」

    或許,當人生去到每日都在倒數的時候,心境會變得不一樣:「好神奇嘅係,當癌病出嚟嘅時候,反而好短時間,就將我嘅抑鬱情緒病覆蓋咗。」

    生日會暨「纓紅宴」

    這兩年來的抗癌路,每月兩萬元的醫藥費,彩鳳已負擔不起租樓,而兩個妹妹已各有家庭,幸好身邊仍有很多好友,願意為她提供容身之所:「我2011年就申請單人公屋,依家仲輪候中,我可能死咗都未輪到我上樓。」

    彩鳳很明白,愛要及時,相見亦要及時。她相信能趕及離世前再見至愛已算無憾,所以趁自己還有精神,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家人影「全家福」。又在9月(2018年)生日時,將生日會當成「纓紅宴」:「我自己知道生命嘅狀態,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可以相聚同見面嘅時間。我覺得我在生時你願意嚟見我,比我離世之後,你嚟參加我嘅喪禮,對我嚟講係更加富有意義。」

    音樂會般的喪禮

    她更已經為自己的喪禮作好準備:「我瞓喺棺材嘅時候,都要做一個靚靚公主,好靚嘅,唔需要愁容滿面,我要搵一個最好嘅化妝師,幫我化一個最靚嘅妝!」能夠豁達笑對死亡,一切都是來自愛:「我要為自己安排身後事,我覺得係對自己一個好負責任嘅態度,亦都係對我屋企人一個愛嘅表現。」

    彩鳳很喜歡音樂,所以選定《星球大戰》作為瞻仰遺容時播放的歌曲,「幾有氣勢呀...音樂係我鍾意嘅嘢,當我喺另一個國度,你哋就喺地上一齊參加一場音樂會,我覺得會係我人生裏面,一個最佳、完美嘅句號。」

    出書圓夢 延續義工夢

    彩鳳說,原本一年前就已經離開,但由於她參與了醫院的「白老鼠」計劃,正在嘗試以新藥治療乳癌,令她能活到今天。她說現在每一天都是「賺緊」的,亦深深明白到生命有限,唯書本不朽,出版自傳就成為她其中一個遺願:「我想寫出自己五十六年人生嘅高與低、苦與樂,點樣去克服種種困難,希望帶畀社會一啲正能量,亦畀屋企人、朋友留作紀念。」

    在各方好友協助下,1500本彩鳳自資出版的自傳在今年書展面世。彩鳳一直以來都有到世界各地做義工,雖然現在未能再身體力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亦希望透過捐出全部版稅予「聯合國難民處」,盡綿力救助苦難中的兒童和婦女。

    這本自傳的書名簡單直接,叫《活得精彩》,封面的語錄是:「欣賞不完美當中的完美,放過自己、善待自己,活在當下,珍惜一切,凡事感恩。」彩鳳形容:「能完成呢本書,我覺得我嘅人生已經超額完成,死而無憾啦。」

    「死而無憾」四個字,解釋容易,領會困難。今集《港。故》記錄了彩鳳樂觀面對人生最後一里路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 精神科社工角色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10-28 18:32:36

    這是一個步向死亡,但卻充滿希望的故事。

    故事女主角是譚彩鳳,今年56歲,患上末期乳癌。如果說人生是一場戲,她所主演的一定是場悲劇。

    重度抑鬱症的二十年

    36歲那年的彩鳳,突然遭受了三重打撃:媽媽被確診為末期肺癌,不夠一個月就離世;之後又發現爸爸同樣患上末期肺癌,幾個月後也離世了;同一時間,知道了結婚十多年的丈夫出軌:「我相信如果丈夫出軌,對女人嚟講,一生嘅烙印係唔會忘記。」

    短時間內人生完全垮掉,彩鳳曾企圖衝出馬路自殺,幸好被妹妹阻止。精神科醫生確診她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令本身是社工的彩鳳很難接受,「能醫不自醫」的痛苦令她過了一段時間便私下停藥。


    童年曾被性侵

    雖然從自殺邊緣被拉回來,但命運似乎並沒有放過彩鳳,離婚後和前夫購置的物業變成負資產,最後她被迫破產,換來的是抑鬱症發作,醫生更發現她患上「驚恐症」。

    「去到地鐵站,嗰種好多人嘅感覺,令我好窒息,我呼吸唔到,覺得好辛苦,好想快啲逃離現場。」彩鳳憶述時仍略帶激動。在治療過程中,彩鳳發現自己驚恐的源頭,是年約三歲時被親友性侵的經歷,「咁細你唔會識去表達,但係嗰種驚恐就潛伏喺我心裏面,原來係一世咁不斷影響我。」

    而作為家中大姐姐的她,因為父母是聾啞人士,她從小便要當起「代言人」角色,要與陌生人及成年人打交道,就算內心很害怕亦要去做,更漸漸變成了習慣:「變成如果老闆叫我做嘢,我唔識拒絕,我永遠係接、接、接,可能已經係超負荷自己都唔知。」

    患上末期乳癌

    長時間的超負荷,加上三次的抑鬱症發作,當心靈最需要扶持的時候,癌魔卻找上門來,彩鳳發現自己患上末期乳癌,現時癌細胞已經入骨:「一開始嘅時候,一樣都係會驚、會好唔開心,但係回過神來、鎮定之後,我就覺得應該要好好咁去打呢場硬仗!」

    或許,當人生去到每日都在倒數的時候,心境會變得不一樣:「好神奇嘅係,當癌病出嚟嘅時候,反而好短時間,就將我嘅抑鬱情緒病覆蓋咗。」

    生日會暨「纓紅宴」

    這兩年來的抗癌路,每月兩萬元的醫藥費,彩鳳已負擔不起租樓,而兩個妹妹已各有家庭,幸好身邊仍有很多好友,願意為她提供容身之所:「我2011年就申請單人公屋,依家仲輪候中,我可能死咗都未輪到我上樓。」

    彩鳳很明白,愛要及時,相見亦要及時。她相信能趕及離世前再見至愛已算無憾,所以趁自己還有精神,打扮得漂漂亮亮和家人影「全家福」。又在9月生日時,將生日會當成「纓紅宴」:「我自己知道生命嘅狀態,所以我珍惜每一次可以相聚同見面嘅時間。我覺得我在生時你願意嚟見我,比我離世之後,你嚟參加我嘅喪禮,對我嚟講係更加富有意義。」

    音樂會般的喪禮

    她更已經為自己的喪禮作好準備:「我瞓喺棺材嘅時候,都要做一個靚靚公主,好靚嘅,唔需要愁容滿面,我要搵一個最好嘅化妝師,幫我化一個最靚嘅妝!」能夠豁達笑對死亡,一切都是來自愛:「我要為自己安排身後事,我覺得係對自己一個好負責任嘅態度,亦都係對我屋企人一個愛嘅表現。」

    彩鳳很喜歡音樂,所以選定《星球大戰》作為瞻仰遺容時播放的歌曲,「幾有氣勢呀...音樂係我鍾意嘅嘢,當我喺另一個國度,你哋就喺地上一齊參加一場音樂會,我覺得會係我人生裏面,一個最佳、完美嘅句號。」

    出書圓夢 延續義工夢

    彩鳳說,原本一年前就應該已經離開,但由於她參與了醫院的「白老鼠」計劃,正在試一些治療乳癌的新藥,能活到今天,她說每一天都是「賺緊」的。她深深明白到生命有限,唯書本不朽,出版自傳成為她其中一個「遺願」。「我想寫出自己五十六年人生嘅高與低、苦與樂,點樣去克服種種困難,希望帶畀社會一啲正能量,亦畀屋企人、朋友留作紀念。」

    在各方好友協助下,1500本彩鳳自資出版的自傳,在今年書展面世,因為彩鳳一直以來都有到世界各地做義工,現在未能再身體力行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亦希望透過捐出全部版稅予「聯合國難民處」,盡綿力幫助苦難中的兒童和婦女。

    這本自傳的書名簡單直接,叫《活得精彩》,封面的語錄是:「欣賞不完美當中的完美,放過自己、善待自己,活在當下,珍惜一切,凡事感恩。」彩鳳形容:「能完成呢本書,我覺得我嘅人生已經超額完成,死而無憾啦。」

    「死而無憾」四個字,解釋容易,領會困難。今集《港。故》用9分鐘,記錄了彩鳳樂觀面對人生最後一里路的故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