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粵語注音符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粵語注音符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粵語注音符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粵語注音符號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杰宇的法文邂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回顧八年前:我與亞洲初次邂逅的故事】​ ​ ​ « Resurgissant des méandres de la toile, doux souvenirs ravivant la nostalgie. »​ ​ 「從網路世界的昏暗處湧現的回憶,再度升起懷舊之情」​ ​ ​ 今天在我的臉書上,跳...

粵語注音符號 在 Bow Chou 包周-味嚼喃喃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23 03:42:37

台灣閩南語俗語: 目睭滒到蜊仔肉(bak̍-tsiu kō-tio̍h lâ-á-bah ), 是台灣俗語「眼睛沾到蜆肉」的正字 . 通常是拿來幽默一點的告訴人家: 嘿,你眼睛沾到東西嗎?看事情看得這麼不透徹? . 蜊仔肉是最常用的,也可以換成其他的東西⋯ 比如⋯⋯⋯⋯如果不在幽默的狀況, 有點...

  • 粵語注音符號 在 杰宇的法文邂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6 18:57:58
    有 2,250 人按讚

    【回顧八年前:我與亞洲初次邂逅的故事】​


    « Resurgissant des méandres de la toile, doux souvenirs ravivant la nostalgie. »​

    「從網路世界的昏暗處湧現的回憶,再度升起懷舊之情」​


    今天在我的臉書上,跳出了這張八年前的回憶,大家看得出來背景是在哪裡嗎?​


    « Toujours à contrecourant. » 「總是非主流的我」​


    我一直都是臉書的忠誠的使用者,當大家慢慢往其他社群移動,我還是每次都拿出手機點進來這裡。我還因此曾經被妹妹笑 :「你幹嘛還在用 FB啊,你是老人嗎?」​


    我的妹妹們只使用IG, Snapchat或抖音,她們這個年紀的歐洲人也幾乎都不用臉書。我反而無法離開這裡,就算大家說這些軟體功能上都大同小異,但還是覺得FB有些獨特,有他們才有的很棒的功能。​


    « Une mémoire de poisson rouge. » 「金魚腦」​


    別人會說我是一個:貼心,忠誠,可靠的朋友。不過也一定會提到我很:拖線,健忘,丟三落四!坦白說,如果沒有FB提醒朋友們的生日,像我這種記憶力很弱的人,很有可能會忘記。但是感謝FB,我就不會忘記他們的生日,也能有個好機會和久未聯繫的朋友能再通話,聯繫感情。​


    « Mon jardin secret. » 「我的神秘花園」​


    另一點我很喜歡的是,臉書會回顧舊照片。在學校的時候,同學們都很常發我們合拍的醜照到 FB,這些很「清蠢」的照片實在是無價的。我也早就把這些照片設定成自己才能看到,FB因此變成了我國高中的照相冊。每次系統讓這些老照片出現時,心裡總是暖暖的,回憶也會馬上湧出來,就像今天的照片,那是我們全家第一次踏上的亞洲土地 ─ 香港。​


    « La ville des extrêmes et des contradictions. »「充滿各種極端和矛盾的城市」​


    那時我們家規劃了亞洲的旅行,原本只打算在香港待3天,但在辦理前往中國的簽證的時候,一直缺少文件,變成在香港停留了12天。但也因此讓我和家人有機會深入認識香港,慢慢愛上這個地方。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八年前,在香港的初感受 。​


    « La métropole transposée dans la jungle » 「叢林中的大都市」​


    瑞士人眼中的香港就好像是一個歐美大城市,只不過移動到秘密的叢林裡面。回國後,我爸跟他朋友說:「香港就好像是紐約遷到秘密的叢林裡面」。我再也沒有聽過更好的方式可以來形容我當下對香港的第一個印象​


    « Entre la chaleur et le froid extrême » 「忽(極)冷忽(極)熱」​


    剛抵達香港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壓迫感:空氣和瑞士很不一樣,潮濕、悶熱,我覺得整個人像被一個濕熱的氣泡罩住。只要到室內逃避濕熱,就得面對莫名其妙超低的溫度。不習慣吹冷氣的歐洲人絕對無法接受餐廳,咖啡店冷氣吹15度,甚至於更低的冷氣。​


    我們全家人就會覺得:都來到香港了,為何還要面對像瑞士冬天一樣的冷度呢?悶熱的問題,神奇的是過了幾天後,我很快的就適應了這樣的氣候,甚至還愛了下雨過後的午後散步。至於室內的北極溫度,也只能包包裡準備一件長袖或外套。​


    « La ville qui ne dort jamais »「永不沈睡的城市」​


    來到香港後的第二個印象,就是熱鬧。不論是白天街上往來的各種行人,或是晚上的繁華霓虹燈的樣子,都讓我感到「哇~」。跟瑞士很不一樣,瑞士只要六點之後,整個城市就會安靜下來,沒有什麼夜生活。但在香港,我體驗到了晚上八、九點後還是可以逛街、買東西吃,在路上跟妹妹們聊天大笑。這樣的夜晚,真的讓我們開了眼界 。​


    « Le service à la hongkongaise »「有著香港特色的服務」​


    不知道怎麼買票?總是可以依靠身邊的香港人!不會中文,在香港也不成問題。我們當時很常向當地人問東問西,而他們也總是善良熱情的出手幫忙。生活上幾乎沒有什麼不方便的地方。在香港待了快兩週之後,心裡會把香港人分成兩組:熱情的香港人民與餐廳兇巴巴的老闆娘​


    來到台灣,我對於服務業的禮貌口氣,和周到服務感到十分驚訝。我跟家人在香港的回憶就是,只要是到巷裡的小餐廳、路邊攤,我們就一直被老闆娘兇到。我還記得第一天晚上吃葷的爸爸想要點燒賣,他指著菜單上他想要吃的東西,但阿姨硬要他點貴的。當下我爸要開始跟她討論,阿姨就開始用粵語尖叫,嚇死我們,結果我們就點她要我們點的料理了 😂​


    還好身邊有許多很好的香港朋友,讓我知道餐廳裡的阿姨只是香港人裡面少數會這樣的人,她的個性並非代表一般香港人對於外國人的態度。我很好奇你們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還是只是我們的運氣很差,每次都遇到脾氣特別差的老闆娘?​


    « Hong Kong, si proche mais si loin à la fois »「若即若離的城市」​


    在那之後,我再也沒踏上香港這塊土地。來到台灣後,一直想著有機會要再去一次香港旅遊。原本計劃今年初的時候,要到香港旅遊,甚至想著,如果可以的話,在那裡辦一個小小的法文講座,跟香港的朋友們分享法文和文化,同時彌補當時無法和他們用中文聊天的遺憾。​


    但因為疫情爆發,導致這個計畫必須先暫停。儘管先前,有好幾次都準備好前往香港的計畫,卻總是被突發狀況影響,而被迫暫緩,香港對我來說,是一個明明離我很近、但卻沒機會前往的地方。​


    而讓我覺得驚訝的是,最近有許多香港的朋友們,透過粉專表達支持與關心,也常常聊到,希望能到香港開法文講座。謝謝這群熱情的朋友,讓我透過線上感受到你們的溫暖,讓我覺得我離香港又更靠近了!​


    « À jamais dans mon cœur »「永遠在我心裡」​


    這也是我愛用臉書的一個原因,透過社群的平台,認識世界各地的朋友,大家一起交流文化,學習語言,最棒的是,雖然彼此隔著遙遠的距離,但卻依然可以透過網路的方式支持、關心彼此。感謝有了八年前的回憶,讓我認識了中文、體驗了華人的生活。​


    疫情結束後,我想我一定會迫不及的組團旅遊,除了法國,香港一定是我的旅遊清單的前三名!這邊偷偷先問一下,因為真的好久沒去香港了,跪求香港私房景點、美食​


    【與法文的初次邂逅・入門法文】​

    朋友們 🇭🇰 🇹🇼 🇲🇾 🇸🇬​

    我知道很多人都聽說了我的第一個線上入門法語課程,不過,還是有很多粉絲私訊詢問,所以我想再藉機宣傳一下!感謝網路的世界讓我們如此貼近!雖然無法飛出去,但我們還是可以在網路上空中相會,歡迎想認識法文、法國文化的朋友們來加入我的線上課程喔!​


    從基礎發音、生活用語到文化大小事等等的小驚喜,通通分享給你!其中我的基礎發音,除了用注音符號協助之外,也放上了國際音標,讓世界各地想學法文的華人朋友可以快速掌握發音技巧!​


    想來一場與法文的邂逅嗎? 目前推出的三人學法文66折的優惠活動,歡迎你帶著家人、朋友、鄰居,甚至是地球另一端的朋友們,一起相揪學法文!​


    點進來,你與法文的距離近在咫尺 👇 😍 https://jella.tw/native_languages/66​


    #杰宇的法文邂逅​
    #與香港邂逅​
    #與亞洲邂逅​
    #與中文邂逅​
    #線上課程​
    #募資優惠

  • 粵語注音符號 在 呂如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7 08:51:51
    有 389 人按讚

    讀報

    小時候,老爸叫我讀國語日報,說可以看著注音正確發音,我一直覺得有用.
    現在讀報會不會讓你國文退步我不知道,很多年輕人可能沒看過報紙是什麼東西,那就讀一本書吧.
    雜誌,小說,報告,漫畫……都好,雖沒注音符號,但有文字,有標點符號就好.
    朗讀會讓人習慣認字,習慣文字排列組合,習慣一看到標點符號便停頓或做出表情,習慣聆聽自己的音量和節奏.
    同一樣一句”你好嗎?”或”你好嗎……”或”你好嗎!”,表情和音調應該是不一樣的,練習看看,習慣它.
    不要唸在心裡,不要只唸給自己聽(因為唸給自己聽通常比預期來得小聲),朗誦出來,可能很做作沒關係,先做作演出來,本人(或他人)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才有機會修正.
    舉例:
    文章裡面一句”媽媽今天叫我起床時沒跟我說話我想他還在生氣……”,想一下作者為什麼沒有把標點符號標上去?是不是要一氣呵成讀完?是不是因太擔心使心跳加快?是不是猶豫所以思緒糾結在一起?......多想幾種情境,把這句話讀出來,習慣自己演出各種聲音表情.
    若單聽各區語調,英語,京片子,粵語甚至日語的表情都比較豐富,我們的國語,台語,或泰語就沒那麼多起伏,藉這個機會多練習一下聲音表情,因為表情更能讓人聽懂你想說的意思,如果你說”我心情不好”時語氣往下掉,別人就明白你”正在心情不好當中”;如果你笑著講”我心情不好”,別人就會猜”現在是發生什麼狀況”一樣的意思
    假設剛才那一句”媽媽今天叫我起床時沒跟我說話我想他還在生氣……”是出版社忘了加標點符號,你會怎麼加?
    標點符號可以是語氣停頓,換氣作用;也可以增加表情,表達清楚的話意.因此可以有好幾種朗讀的方法,例如----
    媽媽……今天叫我起床時……沒跟我說話……我想……他還在生氣……
    媽媽今天叫我起床時,沒跟我說話?我想他還在生氣!
    媽媽今天叫我起床時沒跟我說話!我想他還在生氣?
    媽媽今天叫我起床時,沒跟我說話,我想,他還在生氣.
    ……
    多試幾種,多朗讀幾種,自己聽聽,也讓別人聽聽有什麼不同,對你的說話溝通一定有幫助.

    呂如中20200220

    #朗誦過的請分享
    #沒朗誦過的請分享
    #還在看報紙的請分享
    #沒看過報紙的請分享
    #內向的請分享

  • 粵語注音符號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5-21 08:00:00
    有 1,000 人按讚


    Re: [問卦] 民國35年 國語課本 幹幹幹 快快幹 ??
    (《民眾國語讀本》圖片來源:秋惠文庫)

    藏書界竹野內豐來聊聊戰後初期「國語熱」與方音符號。
    先從原PO這本書的幾個關鍵字與原推文的一些發問聊起。

    原問卦及推文討論,建議先看: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8421048.A.927.html
     
    1.行政長官公署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中國政府考慮到臺灣的特殊性(滿地日本人我怕怕),並未在臺灣與其他省份一樣設立省政府,而是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由陳儀擔任「行政長官」,兼任「警備總司令」,控制行政司法立法權;定場詩云:掌握政軍半邊天,三權在握似神仙。

    不過在228事件之後,中國政府為了平息民怨,把等於土皇帝的行政長官公署撤除,改為「臺灣省政府」。因此「行政長官公署」只存在了僅僅一年七個月,而從頭到尾唯一一任長官就是陳儀。

    因為在位時間短,所以在舊書市中,要看到行政長官公署出版的書刊相對難得。
     
    2.民眾國語讀本
    出版日期為1946年三月,中國軍隊剛接收五個月(從1945年10月「臺灣光復節」算起),距離看破手腳的228事件還有十一個月,所以還有很多民眾依舊對「祖國」充滿熱情,當時盛行後來被稱為「戰後國語熱」的風氣,不僅學生在學校學國語,一般社會大眾也進補習班、買自修書、聽廣播學國語。這本書就是當時的產品之一。

    講到戰後國語熱的課本,剛好也是吾家的守備範圍,介紹一些給諸君瞧瞧。

    明心文化研究會:《國語會話教科書》,1945年11月5日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s/55358400…/567611256659739/
    本書用了羅馬拼音加數字來標音,注音符號因為沒有調號反而列在後面當參考;我猜應該是因為當時臺灣沒有適合的鉛字可用。
     
    3.文字左邊注音寫的到底是什麼音?
    在這本書的序文提到了,左邊寫的是「臺灣音符號」,並非部份鄉民猜測的「老國音」。
    https://imgur.com/BMhfsZY

    老國音理論上在1923年就被北京語音標準的「新國音」取代了,不過在那混亂的時代,也不排除有人混用的可能。

    底下這種民初的課本,才是「老國音」。
    https://www.facebook.com/…/a.5535840013957…/565369180217280/

    不過戰後初期的國語教材,有些發音確實與今天不太相同。
    https://imgur.com/wfLUu67
    這本1945年10月出版的《中國語教科書》,裡面的注音居然還是「四聲點聲法」(在注音或字的四個角落記點,表示第幾聲),「雀」念成ㄑㄧㄠ、「誰」念成ㄕㄨㄟ,應是老國音的特徵。
     
    4.為什麼戰後的課本還要標注台語符號?
    其實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後,並沒有馬上全面推行禁用「方言」政策,理由很簡單,教國語的師資都不夠了,怎麼要求全體都講國語?

    更準確的講,1947年起在學校禁用日語;到1956年才明令在學校禁用台語。

    所以其實戰後初期,臺灣民眾不管是蹭「戰後國語熱」的熱度,還是跑去私塾讀書,都是為了把日治後期「禁用漢文」政策之後的漢文漢語學回來。

    這時候最可憐的人大概就是二十幾歲的台灣人了,192X年他們出生成長時,從小教育就是認日文、學日語,好不容易當上老師了,突然間要他們教華語、寫漢字,他們以前根本沒受過訓練啊!!

    所以在那個時期,常有國小老師晚上跑去私塾偷學漢文(以客語或台語授課),白天再現學現賣,把昨晚學到的漢文教給學生。我姑姑很小的時候讀過一些漢文,所以戰後初期她上國小時,當時的導師甚至要晚上拿課本家訪偷問她怎麼念,先做備課,隔日再上台教全班。
     
    5.中國白話文用台語文讀音直接念不會很怪嗎?
    其實這就是臺灣語言很可怕的斷層,在我這種小時候還看過「舊文人」,學過文讀音的人來講,這根本天經地義。

    日治時代賴和等作家,其實寫的新文學作品,都較接近北京話更甚於台語。那你猜他們怎麼讀自己寫的「北京話文」?就是用臺語文讀音逐字念。

    事實上香港也是這樣,倪匡和金庸的小說看起來像是北京白話文,你隨便叫個香港讀者念,他照樣可以用粵語逐字念給你聽,不必加一些「D」「口胡」「嘩」「嘅」「啫」之類的字。

    你說這是不是粵語?是。
    臺語文讀音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時期,
    可惜在國語政策和部份台語工作者自己排斥文讀音的夾殺之下,這一塊已經快要失傳了。
     
    其實我還準備了大概有其他十幾張書影,要介紹戰後的方音符號與警察語言政策,不過那個許久以前我在八卦板寫過,而且也晚了,先在此打住。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