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簡體字由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簡體字由來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簡體字由來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HandSomes (永遠不寂寞)看板gallantry標題[轉錄]簡體字背後的陰謀時間Fri ...


※ [本文轉錄自 CrossStrait 看板]

作者: sunbysea (sunbysea) 看板: CrossStrait
標題: 簡體字背後的陰謀
時間: Thu Feb 16 17:56:00 2006

http://0rz.net/16148

簡體字背後的陰謀

作者﹕鄭建

關於簡化字的利弊,海內外的高知識階層早已開展了不少討論。由於人們對傳統
文化的親疏好惡態度不同,加上不同政體下台灣及海外華僑所實行的繁體字,使
這一問題的討論加入了不少背景色彩。下面我想從正反兩方面更深入地討論這一
命題。

大力提倡簡化字的呼聲最早起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當熱血青年憤恨於國家落後挨
打的處境時,他們就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作了替罪羊,在它身上傾注了一切失敗與
絕望所帶來的滿腔仇恨,提出要徹底與傳統文化決裂,這裏面就包括了文言文和
繁體字。當時的口號不是要簡化漢字,而是要廢除漢字,全部改學洋人的拼音文
字。(現在人們認識到,漢字的符號特性使其成為最先進的文字,是最適合電腦
處理的。而且學習漢字能提高智商,增進聯想和創新思維的發育。幸虧這場“廢
字革命”沒能成功,否則我們不是丟了西瓜去揀芝麻,得不償失嗎?這是題外話
。)

簡化字來源於草書,早在南北朝隋唐時期民間就開始流傳,為有別於正體字而被
稱為“俗體字”,只是為了書寫方便而已,在正規場合人們還是用正規字,所以
當時的人們能同時認識一個字的兩種或多種寫法。這就好比我們在家幹活時,為
了方便,喜歡穿隨便的粗布衣物,可外出會客時會換成正規得體的真絲衣服,是
一個道理。這樣的情形持續了幾千年,可到了新中國成立後,共產黨就只許人們
永遠穿粗布衣服而要燒掉真絲衣服了。

1956 年1月底,大陸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1964年5月出版了《簡化字總表
》,如果再用繁體字就算錯字別字了。簡化字總表共有三表:第一表是 352個不
作偏旁用的簡化字,第二表是 132個可作偏旁用的簡化字和14個簡化偏旁,第三
表是經過偏旁類推而成的1754個簡化字;也就是說,完全新造出了2238個新字。

那麼這個造字比例有多大呢?目前大陸規定常用字為2500字,次常用字是1000字
,合為3500字,加上各行各業使用的專業詞彙,《通用字表》中共有7000字,也
就是說掌握了7000字就能閱讀所有專業的普通書籍。七千的兩千,當然有些字不
在這七千以內,但我們可以大致描述性地說明這個造字比例是很大的,難怪沒學
過簡化字的人很難認識現在大陸的漢字。

為甚麼把簡化字比做粗布衣服而把繁體字比做精美的真絲衣服呢?因為漢字在簡
化了筆畫的同時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簡化了筆畫,使很多字外形相近,識
別率大為降低,於是閱讀速度反而變慢。由於人一生中看字的時間是寫字時間的
無數倍,哪怕作家也一樣,所以整體來說卻是適得其反。同時,由於簡化字增加
了很多偏旁部首,從而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這些新造的部首和字,在書法家
的眼裏就比繁體字粗俗難看得多。

另外,由於把很多音相同但意義不同的字合併成一個簡化字,經常導致語意的混
亂,並使漢字本身內在的詞源關係喪失,使整個漢字系統出現結構紊亂。用過電
腦的都知道,繁體字和簡化字的輸入速度差不多少,但由於新加一套簡化字體系
,人為地增加了一套檢索系統,從而使麻煩多了一倍。如果不搞簡化字,沿用歷
史上幾千年的慣例,手寫時可用俗體,印刷還是用正體,那不挺好嗎?何必沒事
找事多此一舉呢?用老百姓的話說,真是豆腐變成了肉價錢。

簡化字的理論根據是,綜觀漢字演變過程,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隸書、楷書
以及行書,草書,其總趨勢就是從繁到簡。但認真研究漢字的演變,我們不難發
現,漢字的發展同時遵循著從簡趨繁和從繁趨簡的雙項規律。由於人們生活和思
維的日趨複雜,要表達的內容增多,於是需要創造新字,漢字也就從簡趨繁,增
加筆劃後才能造大量新生字;反之,聽任筆劃過多,不予簡化,就會日益繁複累
贅,於是人們便尋求簡捷的書寫方式。但研究表明,整體看來,從甲骨文到現代
的文字,從簡趨繁的字多於從繁改簡的字。

推行簡化字的另一理由是為了消除文盲,讓勞苦大眾也能識文認字。事實上大陸
簡化字推行了四十多年,可至今文盲仍一億多,半文盲更不計其數,相反,在台
灣,依然是繁雜的正體字,可由於政府注重教育,扶助平民子弟入學,到七十年
代就掃除了文盲。由台灣與大陸這組比較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普及教育的關鍵不
在文字筆畫的多少,而在政府用心的多少。

贊成簡化字的人認為,漢字不就是個代號嗎?代號不是越簡單越好嗎?與其花那
麼多時間來學認字,不如多花時間來學習真正的文化。其實這是種誤解。漢字每
個字本身就是一莆縮了的文化,一個固化的信息模塊,在學認字寫字的同時就是
在學習中國的文化。比如奮的簡化字把中間的‘隹’字簡化掉了,隹是甚麼?它
是種候鳥,下面的田代表鳥的棲息地,這個字說明候鳥只有奮力展翅,才能完成
南北遷徙,去掉隹就丟掉了奮的最本質的信息。

六十年代的簡化方案使漢字由平均16筆畫降到了10.3畫,到1977年共產黨又想推
行第二套簡化方案,欲將筆畫降到十以下,後因民眾反對強烈而停止。這讓我想
起一個笑話,英文中有很多字也很長很難記,我們能不能把它也簡化了呢?難道
文字最重要的就是它書寫的繁簡程度嗎?為了簡單,廢除文字,不寫字不更好嗎
?這當然是笑話,但也說明一個問題,在全球能對祖先的文字大動干戈,橫砍豎
切的,恐怕只有中國共產黨人了。

談到這大家都明白了,繁體字簡化字各有優缺點,文字的繁簡難易都不是主要問
題,那我們不禁要問:為甚麼非要搞簡化字呢?簡化字的背後是甚麼呢?

我們發現這裏面有個巨大的陰謀,有個很深的陷阱。

中國老百姓有句俗話:三代出一個貴族。意思是說,一個人文化氣質的培養是個
漫長而艱巨的任務,要經歷三代人的努力才能培養出一個氣質高貴的人,事實果
真如此。無論一個人還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沉積都要求有個繼承過程,只有
繼承了前人的,站在了前面巨人的肩上,我們才能看得更遠,才能有所發展。所
以我們說,簡化字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文化,使延續了幾千年的文化命脈被簡
化字割斷了。由於那麼多新字出現,廢除了那麼多正體字,六十年代後出生的人
,哪怕是大學生,也很難閱讀40年前的報刊,更別說在那以前的古籍了,中華文
化被攔腰砍斷了。

一個最生動的例子就是全國最高學府,北京大學,在百年校慶時發行了一百張限
額的“”百年書籤“”,印刷精美,成為海內外校友爭購的珍藏品。誰知裏面錯
字連篇。如“桃李芬芳”錯成“桃李紛芳”;“直掛雲帆濟滄海”錯成“直掛雲
帆濟蒼海”;“坐擁書城,富甲一方”錯成“座擁書城,富甲一方”。北大文人
都鬧這樣的笑話,可見中華文化後繼無人也。

這次的簡化字對中國文化的損傷巨大,它活生生地把後來的炎黃子孫隔在了祖先
文化長河的外面,讓新中國出生的人成了“文化無根人”,成了文化荒漠裏的人
。有人說新文化運動不是倡導學習西方文化,搞拿來主義嗎?可學來學去,事實
又如何呢?很多時候都是邯鄲學步,沒學到別人的,反而把自己以前的好東西也
丟了,就跟學蘇聯搞社會主義一樣,最後呢還得回頭搞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才行。

為甚麼說這是個陰謀呢?因為傳統的中國文化教育人要做到“仁義禮智信”,要
“知天命,敬鬼神”,這與共產黨“槍桿子裏面出政權”的暴力革命基本理論是
相反的,這和共產黨的“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的鬥爭哲學相衝突的。共產黨為
了使中國人跟隨它聽命於它,於是利用簡化字來砍斷其它文化養料的來源,讓其
一言堂的文化封鎖和精神洗腦得以順利實現,從而鞏固其政治統治。這就是簡化
字背後的陰謀。


轉於【正見網】



****************


漢字是一個生命體節錄

圖文請參考以下網址


http://0rz.net/8813f


http://0rz.net/03140


三、變異的簡體字

看到「滅」、「聖」、「義」、「衛」這樣的漢字,總是讓人覺得不舒服,感到
不安。

有些人以為簡體字是中共創造的。其實甲骨文時代簡體字就存在了,太平天國曾
推出一百多個簡體字,民國二十四年教育部也公告了四百廿三個簡體字,不過不
到半年就廢止了。民國四十二年考試院副院長也在台灣推行簡體字,經過正反兩
派論戰,最後也沒有施行。到了今天,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用到一些簡體字。

簡體字書寫快速,但缺乏漢字精神,所以不能代替正體漢字。但今天中國大陸通
用的簡體字和已往的是截然不同的,我們可以從幾方面來看:

1. 中國大陸通用的簡體字目的---消滅漢字

漢字幾千年來的演變,不論是繁化或簡化,其目的都在充實漢字的內涵,方便更
多的人使用,進而使漢字發揚光大。而中共簡體字的最終目地是徹底「消滅漢字
,走向拼音化」。

所以一九五一年毛澤東指示:「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的共同方向—拼音化」、
「在實現拼音化以前,應先簡化漢字」。所以中共的簡體字,只是消滅漢字以前
過渡時期的代用品而已。

2. 消滅漢字的目地---阻斷中華文化的承傳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藉著漢字,一脈相傳數千年。若失
去了漢字,中華文化也將失去了依托。一群沒有傳統文化、思想的百姓,是會讓
統治者任意操控、愚弄的。當年日本統治台灣時,禁止台灣人學漢字,連姓名都
要改成日本姓氏。統治者的目的,就是借用消滅漢字,來阻斷台灣人與中華文化
的聯繫,精神上變成真空,最後達到奴化台灣人的目地。

中共有計劃的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美好的一切,都扭曲為「落伍」、「守舊」、「
迷信」。把至聖先師孔子醜化為「虛偽狡詐的政治騙子」。如果百姓能使用漢字
,直接去瞭解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內涵,就能馬上揭穿中共的謊言。所以消滅漢字
,就能阻絕百姓對中華文化的瞭解與認同。失去傳統文化的百姓,就可以為極權
統治所操控、奴化。

3. 現通用的簡體字是最怪異的文字

文字有兩大體系,一是表意的文字,也就是文字的筆劃是有意義的,漢字是現存
唯一表意的文字。二是標音的文字,文字本身只代表聲音,再由聲音表達意義,
文字本身沒有意義。法文、日文等所有拼音文字都是這一類的。

漢字的筆劃是有涵義的,才可以表示意義或讀音。而簡體字有些沒有任何意義,
它又不代表聲音,所以也不是漢字,但也不是拼音文字,它只是一個亳無內涵的
圖形。

我們來看看「買」的簡體字。「買」字的上面是一把帶鉤的刀,底下是一個人頭
。一刀砍到頭上,這種買賣也太可怕了。這種字沒有真正內涵,也沒有聲音的聯
繫。真正漢字的「買」,上方不是「四」,而是「網」,是捕魚的網,動詞是「
把魚網進來」。「買」的底下是「貝」,「貝」在古代當貨幣使用,意思很清楚
:「用錢把東西網進來」,這就是「買」啊!

再看「衛」這個字,「衛」這簡體字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聲音的聯繫。正體的
「衛」是城牆(中間的口),外圍有許多人在守護、保衛。金文的衛「」意思就
看得更清楚。

4. 反客為主、混淆是非

簡體字在歷史上過去一直存在著,雖然它書寫較快,但它不含漢字精神,不合六
書的造字方法,所以簡體字一直只能在小範圍、私文書中使用。所以有些簡體字
雖然已經存在上千年了,但還是不登大雅之堂。如今中共大規模把簡體字當成正
式文字,真是反客為主、混淆是非。

四、現通用的中共簡體字反映了什麼

文字是一個生命體,文字的變化,反映這個時代的思潮,金文的對稱美觀,反映
周朝人的重視禮儀文采。楷書的方方正正,反映漢唐盛世,堂堂正正的國風。那
中共的簡體字又反映了什麼呢?就先從幾個字來看看吧!

1. 義(甲骨文是「」)

中國人最重視「義」這個字,朋友之間講義氣,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便是「
義」的典型。做生意買賣講信義,義之所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只要該做的
事,慷慨赴義,義不容辭。中國人為什為一直這麼重視這個義呢?因為古人造字
,已經把這些內涵都放進這個「義」字裡面了。

我們來看看甲骨文這個「」字。「」上面是個「」,羊肉美味又滋補,這樣的好
東西,當然要奉獻給神明,所以「羊」也代表「祭品」、「供品」。底下是一個
「」(我)字,表示自己。上下合起來的意思,就是把我自己,當成祭品,無私
的奉獻。文天祥的成仁取義,關公的義薄雲天便是很好的例子。

再看看簡體字的義,「義」,先是斜斜的兩畫,組成一個大叉叉,中間一點也是
斜斜,整個三畫都是斜斜的,你能從這三畫找到一點點和「正義」有關的東西嗎


2. 聖(甲骨文是「」)

「聖」這個字,在中國人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像孔子,我們稱為「至聖」。
杜甫稱為「詩聖」。「」這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個人,有一個特別大的耳朵
,旁邊再加一個口。「大耳朵」表示聽得明白,有耳朵就可以聽,但要事事聽得
明白可不容易。孔子到了六十歲才「耳順」,才知道別人話中的真正涵義。旁邊
的「口」,表示講得清楚,人,天天在說話,但要把話說得清楚可不容易。有時
你越說,別人越糊塗,說不定還「禍從口出」呢!所以「聖」,就是必須具備「
聽得明白又能說得清楚」,是有很高境界的人。

「聖」的簡體字是「聖」,漢字的筆畫有它的涵義,而西洋拼音文字則可以讀出
它的音。但這個字既找不到筆劃的意義,也沒有聲音的聯繫,不是漢字也不是拼
音文字,難道是要把「聖」人等同為「怪」人嗎?

4. 葉(甲骨文是「」)

再看「葉」這個字,「落葉繽紛」、「秋霜紅葉」,「葉」這個字,無論在文學
作品中,或是在甲骨文中,都是既美麗又詩意。

甲骨文的「」,沒有草字頭,表示是一棵樹,樹上長出三片造型可愛的葉子(三
代表多數)。

「葉」的簡體字是「葉」,表示「十個口」。在漢字裡,一個口是嘴巴,三個口
是「品」,人口眾多的意思。一個頭有四個口是「囂」,表示「吵鬧」的意思。
十個口是「古」,古代的古,表示十口相傳,已經傳了十代了,是很古老的事了
。每一個字意思都很清楚。

而簡體字的「十個口」,竟然變成樹葉的「葉」。樹葉有圓有扁,有長有短,但
總不會長成「十口」這樣子吧!

五、簡體字的後遺症

一個社會,如果很多人在使用假鈔,那就會傷害到整體的經濟,也會破壞人與人
的互信。一個國家,如果大家都使用一種虛假的文字,那又會如何呢?大陸古文
字學家唐蘭,在文革後來到香港中文大學說:「有句話,過去不敢說,現在要講
。漢字是不應該簡化的」。

不該做的事做了,必然會有問題。簡體字隨著使用的時間的拉長,所產生的後遺
症就越來越突顯。茲舉其大者來談一談:

1. 改之又改,亂之又亂

「穩定性」是漢字的特點,所以我們可以直接「聆聽」孔子的殷殷教誨,可以吟
詠李杜的唐詩,直接欣賞顏真卿氣勢磅礡的書法,楷書從唐代定型到今天已有一
千多年的歷史,但被簡化的字極少,因為楷書已經是最精簡的了。武則天聰明絕
頂,她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造了十八個新字,到今天也只有她的名字「(上明
下空)」這個字留存下來。可見造字、改字之莊嚴與不易。

中共在一九五六年一口氣推出二千二百三十五個簡體字,既不按六書的造字法則
,也沒有自己新的理路,既沒有漢字的神聖內涵,又沒有拼音文字的簡便。簡體
字之間矛盾之處,更是隨處可見。如:

「賁」可以簡化成「文」,所以「墳」的簡體字是「墳」,但「憤」又不等於「
忞」,「噴」也不是「呅」。

「筆」的簡體字是「筆」,也就是「聿」簡化成「毛」,但「律」又不是「彳毛
」,「肆」也不是「?毛」。

「雞」的簡體字是「雞」,也就是「奚」簡化成「又」,但「溪」又不等於「漢
」,「谿」也不是「又谷」,等等等等。

以上這些字,為什麼這個字可以這樣改,那個字不可以這樣改呢?簡體字造字的
根本原則是什麼?真是引起全國百姓的好奇。最後,恍然大悟,簡體字的造字的
原則就是「隨心所欲」、「歡喜就好」。百姓得知這個造字秘訣後,頓生「彼可
取而代之」之心,於是士農工商,全民造字運動,風起雲湧,現代的倉頡滿街跑
,大家都來改。

譬如說羨慕的「羨」,本義是看到別人吃好吃美味的「羊」肉,自己「欠」缺沒
有,羨慕得流「口水」,所以是「三點水」。簡體字把它改成二點,百姓說三點
可以改成二點,那二點改成一點更好,所以羨慕的「羨」,現在有「羨」和「」
兩種簡體字,而「酒」的簡體字有:「灑」、「?西」、「?西」、「?九」、「?
九」、「?久」、「?久」

等等,真叫人眼花撩亂,有的人乾脆用正體漢字,以表示自己的文化水平高。

所以現在中國大陸街上招牌,書信往來,有正體漢字,有法定簡體字,有社會通
行簡體字,有私家簡體字,百家爭鳴。民間改,政府改,從一九五六到一九八六
的三十年間,政府對簡體字已經大改五次,小改不知多少次。

2. 空之又空,假之又假。

假鈔,傷害經濟,也破壞人與人的互信。當漢字失去了博大精深的內涵,簡化成
一種空洞的符號,這種空洞的符號,便可以隨著統治者好惡、政治的需要,任意
填上不同的內容,所以簡體字已成了假的、空的文字了,也成了統治者洗腦的工
具。

譬如「進」這個字,從金文來看意思很清楚,「」,右上是一隻鳥往上飛,底下
「」是腳趾,代表走路。左側「」是道路。合起來是說,一個人往前走,快得像
鳥飛,這當然是「進步」,但簡體字「進」,表示走入井裡,走進陷阱,走進深
淵,這怎會是進步呢?

中共說愛台灣,但卻用數百顆飛彈,虎視眈眈的對著台灣。正常的社會,是無法
理這樣的愛,但對中共而言,這是順理成章的,因為他們的「愛」字是沒有「心
」的。

中共造的字是假的,內涵也是假的,上行下效,變成全民造假。在這樣的環境中
,曾任國家副主席的林彪有一次感慨地說了一句心底的話:「不說假話,辦不成
大事」。中共已成世界最大的—「造假之國」。

大紀元時報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報導: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坦言:全
國虛報、瞞報、偽造、篡改統計資料占 60%。二○○四年全國統計普查中,發現
光是湖北省漢川市的一項「個體營收」的統計居然灌水十倍以上。這雖然誇張但
還不嚴重。

中共最嚴重的一次「造假」,是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運動。

「大躍進」來源於毛澤東的一句話:「十年超過英國,十五年趕過美國」。誰都
知道這只是狂人的一句空話而已,但沒有人敢去揭穿他,反而全國上下,都來為
此話圓謊。

「工業生產」這部分怎麼「大躍進」呢?鋼鐵產量可以日夜生產,不足的再拆鐵
窗,砸鍋子充數。「農業生產」則要順季節,看老天爺的臉色呀!怎能「大躍進
」呢?於是只好造假,虛報農作物產量。鄰縣增產一倍,你沒增一倍就是「私扣
糧食」,結果最後變成「造假比賽」。中央政府則按假報的數量徵收糧食,農民
最後只好把明年要種的種子都交出去。第二年、第三年全國瘋狂慶祝豐收,毛主
席的偉大力量,使「畝產萬斤」,打破世界紀錄。但同時饑荒餓死的農民,滿山
滿谷。連自古以 「天府之國」著稱的四川成都平原,也不能倖免。

事後調查三年的大躍進,大陸餓死的百姓約三千五百萬人以上。而中國歷史上水
災、旱災、天災、大者二百零三次,總共死亡二千九百九十一萬人。僅僅為了毛
澤東一句假話,竟然付出數千萬的寶貴生命,真是人間悲劇呀!

二○○五年三月美國貿易代表署提出的年度貿易報告中,特別強調,美國對外貿
易中,最感頭痛的問題,就是中國大陸的盜版,仿冒品的猖獗,「這顯示中國政
府根本不能有效地打擊盜版、仿冒、以保護智慧產權。」

台灣剛開放探親時,大陸名酒,充斥台灣大街小巷,不出幾年,忽然銷聲匿跡,
不是台灣人喝不起,而是發現,原來這些名酒90%以上都是冒牌貨。

所以,用假字,阻斷了正統優良文化的承傳,它的後遺症已經不斷的顯現了。

六、結論:危機與轉機

自倉頡造字以來,中華大地雖經歷不斷的改朝換代,但大部分的外來文化,最後
都被中華文化同化。這些歷史的過程豐富著他的內涵,也展現他的無量包容、和
諧完整。

到了中共執政,共產黨的「無神論」、「鬥爭文化」、「犧牲人性培養黨性」的
教條,和中華文化的「敬天愛人」、「天人合一」、「重視倫理」的思想,背道
而馳。

中共為了統一人民的思想,必須消除傳統文化,而「消滅漢字」是「消滅傳統文
化」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動用國家力量推動簡體字,再進而拼音化以徹底消滅漢
字,漢字遭到空前未有的危機。

雖然現使用簡體字的人佔多數,但並非他們喜歡簡體字,而是對正體漢字的不瞭
解。但在大陸漢字學術界已經逐漸認清了一個事實,只有正體漢字,才能符合學
術研究的要求。二〇〇四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三屆漢文史資料庫研討會」,文史
專家許逸民就鄭重提出「繁體字是創造漢文史資料庫的基本學術要求」。真正的
學術需要純正的漢字來承載,正體漢字的再弘揚將是必然的趨勢。

正體漢字在歷史上的種種考驗,展現他的鮮活生命力,那麼現在它走到那裡了呢
?二〇〇六年起,全美國將有二千四百所高中,開設「大學中文學分預修課程」
,繁體正字和簡體字並行,這是一個轉機。讓全世界使用漢字的人,都瞭解正體
漢字的美妙和內涵,和他的真正價值,也許這正是我們的責任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117.157
※ 編輯: sunbysea 來自: 140.127.117.157 (02/16 18:31)
srrm:我是大陸人。什么也不說了,欲哭無淚呀!!! 211.151.89.26 02/16 23:53
HandSomes:借轉202.178.206.177 02/17 03:0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2.178.206.177
iveco:srrm先生...請問你哭啥阿??跟這篇文章相關嗎?不太懂?? 02/18 21:33
khara:討厭簡體字的團結起來!大家努力吧! 02/19 16:02
khara:(雖然我不喜歡大紀元,不過簡體字太低能是真。) 02/19 16:02
Swashbuckler:真有趣 02/22 12:50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