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產品中有1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思惟國際,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應徵住院醫師,要看 SCI 論文,這公平嗎?】/ 蔡依橙 ⠀ 九月上課時,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對我說:「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忽然對我說:「現在論文真的是越來越重要了,某醫院的某熱門科,在 PGY 要應徵住院醫師時,只考慮 #兩篇SCI 以上的。」 ⠀ 隔壁兩位同學,目前是醫學生與 PGY,馬上湊過來,並說...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嘻魚ㄉ讀書帳?112學測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2:10:37

🌼SLEK專題研究工作坊&選修生物剩下的醣類筆記 早安各位(不早了) 大家還記得我之前分享過的SLEK醫學生體驗營嗎 他們的活動真的是有夠讚讚ㄉ 在上次參加完醫學營的時候 我填了問卷 上面有一題是「會想要再參加什麼樣的活動?」之類的 我馬上填我超想要專題研究工作坊! 因為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上一次...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乙烯的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5:18:54

《專題研究工作坊》 關於青培的內容在圖片上面了,下面的文字區讓我講講自己的一些研究心得 (研究經過可以看 #科烯不等式) 在開始高中的專題以前 我一直以為科展跟專題是可以畫上等號的 相信很多人跟以前的我有一樣的感覺 國中的我在學校實驗室做的研究 最後參加了科展 國小羨慕同學做的實驗 最後也參加...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翁禎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3:05:25

失戀後的我終於開始有點研究生的樣子了,我簽了指導教授,分期付款般開始讓論文有進度,儘管寫得真的是離離落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直都是如此,我對需要正經、需要裝模作樣而獲得認可的事情沒什麼熱忱,一心還是高中生那個樣子,更喜歡打打鬧鬧、嘻嘻哈哈;認真和努力很少,如果有的話,那會孤注一擲給真心在乎或覺得很...

  •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10-01 11:30:58
    有 1 人按讚

    【應徵住院醫師,要看 SCI 論文,這公平嗎?】/ 蔡依橙

    九月上課時,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對我說:「一位資深主治醫師忽然對我說:「現在論文真的是越來越重要了,某醫院的某熱門科,在 PGY 要應徵住院醫師時,只考慮 #兩篇SCI 以上的。」

    隔壁兩位同學,目前是醫學生與 PGY,馬上湊過來,並說:「#這樣公平嗎?」

    我很能理解同學的感受,也能理解這樣的反應。畢竟我們沒權沒勢沒背景,現在才開始學寫論文,也還沒有成果。看著一些機會大門就這樣直接關上,心裡當然不是滋味。而且要求 SCI 已經很誇張,竟然還要兩篇。

    我總覺得,在年輕的時候,如果有人可以跟我溫和地介紹世界的實際運作,我或許能成長得更好更快。所以,二十年後的我,現在就要來嘗試 #扮演這樣的角色。

    這個案例中的科別,主任因為不太喜歡賺錢,也不太想要升官,就是很喜歡做研究,在臨床研究領域也很有競爭力,他希望自己的科部能夠維持這樣的學術氣氛,大家興趣一致,戰力更強,相處也融洽。

    既然可以挑選自己工作的夥伴,他不選有背景的、不選學校成績好的、不選能夠協助他社交升遷的,而是選擇能跟自己一起在學術上工作並突破的夥伴,你覺得,#這位主任有錯嗎?

    --

    【PGY 能做出什麼自己的研究?】

    同學問,「但是 PGY 結束前就有兩篇,#往往不是自己的研究,也只是跟著老師的指導,完成該做的事情而已,不是嗎?」

    是的,的確是如此。不過事實上,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從做老師的主題開始的,也都是從負擔資深者不想做的事情開始的。在學術界,許多博士後研究都還在老師指導下,做這樣的事情,要經過很多年,且有機運,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研究者,說服別人給他經費,做自己想做的研究。

    如果這個 PGY 有兩篇 SCI,至少他證明了,「#我可以跟老師合作,我能夠聽從指導,我也願意下苦工完成作品的。」這本身就是一個還不錯的篩選條件。

    --

    事實是,不管規矩怎麼定,都會有不公平,但這世界上,「公平」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價值,「不公平」卻是預設與常態。

    不過,相對的,你比二十年前的我,#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包括網路的討論、資訊的傳遞,甚至學習的管道,都更多更快更好更方便。你跟那些已有成績的人的距離,更縮短了。各位面對的競爭,比我們當年更為激烈。但平心而論,這也是因為現在的資源更豐富,也更容易取得的關係。

    (蔡校長也提出了給資淺研究者的建議,歡迎至原文觀看完整內容。⏩ https://bit.ly/3meF1th)

    --
    ⠀⠀
    【新思惟近期課程】

    👁‍🗨 10 / 17(日)#臨床研究與發表工作坊
    全新改款!跟著國際學者走,讓你寫作投稿都上手!
    https://clip2014.innovarad.tw/event/

    👁‍🗨 11 / 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讓您快速學會醫學簡報的設計要素,並手把手親自演練到會!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11 / 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無經費、資源少也能發表,不用 IRB 且免收案的好選擇!
    https://meta-analysis.innovarad.tw/event/

    👁‍🗨 11 / 2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2021 最後一班,5 種研究必學統計一天搞懂!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 11 / 2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在後疫情時代,擁有自己的話語權,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新思惟的所有課程設計,都考量過新手程度,沒有擋修、沒有入門進階之分,若正好符合您的需求,歡迎您前來參加學習!

    各工作坊網站中,均有「課程評價」頁籤,彙整各梯次所有參加者分享的心得,也都有「傑出榮耀」頁籤,記錄所有校友成績,歡迎參考。

  •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30 14:34:19
    有 58 人按讚

    【#直播預告】如何打造破萬瘋傳知識內容?─ 圖解寫作技巧
    feat《懶人圖解簡報術》林長揚老師 ( 今晚20:00最終回 )

    爆文線上課募資,
    再過幾小時就要結束了,
    謝謝你們帶我看見奇蹟。
    而在募資最後一夜,
    我想送給你「爆聊寫作」
    最後一場直播!

    你讀過華語首席教練許榮哲
    熱血激昂的文字;

    也讀過簡報溝通教練張忘形
    共鳴有感的觀點;

    也醉心於心理諮商師陳志恆
    溫暖療癒的文章。

    你能理解感性,
    但下筆卻總是理性,
    這樣還適合社群寫作嗎?

    我懂你的難處,
    因此爆聊寫作最終場,
    為你邀請到一位我很佩服的高手,
    那就是「懶人圖解簡報教練」林長揚老師。

    長揚過去曾是物理治療師,
    在執業的過程中,他發現
    民眾對健康有很多錯誤的觀念,
    但是一個一個講實在太慢。

    他就在想,
    有沒有什麼辦法,
    可以把正確的健康觀念,
    一口氣大量地傳遞出去呢?

    他意識到社群寫作是最快的方式,
    但在網路世界琳瑯滿目的資訊,
    要怎麼樣才能吸引讀者閱讀呢?

    他告訴自己:簡化、簡化、再簡化……

    要簡化到能一目了然,
    要簡化到能瞬間秒懂。

    就這樣,
    他打磨出一套創作架構,
    也就是「懶人圖解簡報術」。

    把複雜資訊不斷壓縮萃取,
    就像用葡萄釀造葡萄酒般。
    用扁平化設計,搭配精準文字,
    打造「一頁式圖解懶人包」。

    結果不得了,
    那些過去你懶得看的宣導,
    或被搞昏頭的複雜資訊,
    經由長揚封裝成「圖解懶人包」,
    竟成為篇篇爆紅的社群圖文。

    像是長揚的【如何面對兒童性騷擾懶人包】一推出,
    大家在臉書瘋狂轉傳,高達5000次分享;
    而【勞基法懶人包】更猛,直飆15000次分享!
    甚至,連總統的臉書都分享長揚的懶人包。

    長揚成為各大企業爭相邀約的講師,
    因為他掌握了知識內容瘋傳的秘訣!

    他也全台各地
    開設「懶人圖解簡報工作坊」,
    學費不便宜,但學完每個人都脫胎換骨。

    多虧斯棓醫生的牽線,
    讓我竟然能請到長揚來直播,
    跟大家分享他的圖解寫作技巧。

    今晚直播重點如下:

    1.「懶人圖解簡報」引起瘋傳的關鍵是什麼?
    2.「懶人圖解簡報」最重要的三個核心技巧!
    3.在寫作出書《懶人圖解簡報術》時,印象最深刻的事
    4.出書帶來最大的效益是什麼呢?
    5.長揚老師最常用的一個寫作技巧是?

    今晚八點,
    我在「歐陽立中臉書粉專」,
    為你帶來「爆聊寫作」第七場直播,
    由林長揚老師親傳
    如何打造破萬瘋傳知識內容?

    歡迎你呼朋友伴來參加,
    為九月這個爆文寫作月,
    一起畫下完美的句點。

    ………………………………………………….

    🔥「爆文寫作線上課」募資最後8小時:
    https://bit.ly/3gpKJqk

    1. 結帳輸入「OHYOUNG100」可以折扣100元
    2. 三人團購2500元/人,不能使用上面折價券
    3. 募資價2990元,9/30後恢復原價3980元

    #歡迎分享
    #超過2400人購課學習的年度大課
    #到時直播會抽出三本長揚的好書喔
    #收看爆聊寫作直播邁出你寫作的第一步

  •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6 17:00:19
    有 5 人按讚

    2021 年的今天,怎樣的課程,最能幫助「醫學簡報」的起步者?
    ⠀⠀
    我們認為,不是雕梁畫棟的視覺與特效,而是從各位實際會用到的「應用場景」出發,去分析、去介紹,到底哪些最根本的概念與技巧,能讓自己的醫學專業,最被看見。
    ⠀⠀
    【2021 最後梯次】11/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醫學簡報的應用場景,包括 Case presentation / M&M conference / Combined conference / Journal reading / Topic review / EBM / Seminar / Oral presentation / Invited speech / Poster / e-Poster / 品管 / 行政……等。
    ⠀⠀
    在這些不同的場合,怎樣的設計散發專業感?怎樣的簡報則會令人覺得隨便?那些所有專業人都感覺得到,但卻從來沒人跟你明說的業界規則,是什麼?
    ⠀⠀
    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簡報教學課程,教授了非常多的技巧,哪些在醫學領域中適用?哪些會耗盡你的時間,卻無甚幫助?哪些甚至會讓人覺得浮誇,產生反感?
    ⠀⠀
    我們,實際經歷過住院醫師訓練、主治醫師獨立醫療工作、學術研究、博士訓練、國際舞台獲獎,也實際指導超過 30 梯次共 1000 位醫師與醫療從業人員,大量的互動經驗、滿意度調查、匿名手寫回饋與學員成績的長期追蹤,讓我們知道,醫療專業人士聽得進什麼話,需要怎樣的學習。
    ⠀⠀
    以「應用場景」來規劃的醫學簡報工作坊,為你設計,等你前來。
    ⠀⠀
    ⠀⠀
    🎯 課程特色
    ⠀⠀
    我們將準備六個醫學簡報最重要的基礎項目,讓您練習,包括:
    ⠀⠀
    #標題頁 如何在第一頁就正確的顯示自己的專業?
    #治療過程 用時間軸表達診斷與治療經過
    #醫學影像 如何正確處理影像,讓觀眾真正懂?
    #生存曲線 從密密麻麻看不清楚,到大器呈現,瞬間被理解。
    #流程圖 Study 收案、分組、end-point 如何呈現?
    #結論結尾頁 專業結尾,給人專業上的信賴感,毫不馬虎。
    ⠀⠀
    ⠀⠀
    🎯 近期參加簡報工作坊的學員背景
    ⠀⠀
    課後滿意度,全部都在 4.92 分以上,最高達 4.96 分。
    ⠀⠀
    醫師以在醫院服務的主治醫師為大宗,佔 34%,住院醫師佔 26%,診所醫師佔 5%。
    ⠀⠀
    醫療相關行業(醫學系學生、藥師、放射師、職能治療師、護理系副教授、護理師、藥廠代表)佔 30%。
    ⠀⠀
    非醫療相關產業(研究生)佔 5%。
    ⠀⠀⠀⠀
    ⠀⠀
    👨‍🏫 講師陣容
    ⠀⠀
    蔡依橙與蔡欣宇醫師,實際在國際舞台連續得獎,教學過程曾修改過 1400 份醫學簡報,類型涵蓋 case presentation、mortality conference、grand round、journal reading、invited speech、實證醫學競賽、品管圈……等,指導過內外婦兒獨立科等醫師、醫療人員與研究者,協助多位校友登上國際舞台,全方位解決您的需求!
    ⠀⠀
    【2021 最後梯次】11/6(六)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各項簡報會應用到的技巧,面面俱到,甚且是連怎麼樣報告,要怎麼設計內容才會報得好,受到長官老闆的青睞,這堂課全部一起教給你。

  • 簡報最後一頁寫什麼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08 19:00:06

    【10/15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7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曉得在你的生活裡,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疑問?

    那就是忙完一整天的行程之後,回到家裡整個人就像是電玩的角色大失血、快要GG了…徹底的累垮;而且怎麼睡都沒有用,還是黑眼圈、哈欠不斷,就像是一個永遠都充不飽電的電池一樣。

    而一般來說,我們提到「疲倦」,我們總會覺得它跟身體因素是有比較高的相關,像是缺乏睡眠啊、經過激烈的運動啊,或者是長時間的體力勞動…。

    但是呢,美國的奧瑞岡大學心理學教授「艾略特・柏克曼」,他就指出,假如你是建築工人,或者是在田裡幹活的農夫,再不然是日夜都得輪班的住院醫生;那麼你的疲倦的原因喔,的確是「體力透支」。

    但如果你不是這些狀況,那很有可能你的疲倦,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有研究證實喔,如果你長年覺得疲倦,除了身體上的勞累之外,還有下面這三種心理的因素,也會把你的內在能量整個榨乾。

    這三個因素分別是,第一個「強烈的情緒感受」、第二個「自我控制」和最後一個,叫做「過度的負面思想」。

    先來說說喔,什麼是「強烈的情緒感受」?這就讓我想到我們「啟點文化」的小天使~媗甯,她曾經遇過一個狀況。

    有一天上班日喔,她一如往常的進教室辦公,沒想到喔,她一打開我們線上課程的平台,就赫然發現整個平台當機,無論她怎麼怎麼按、怎麼重新整理網頁,整個線上平台就是沒有反應。

    在她處理緊急狀況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耐著性子跟工程師溝通,而另外一方面,還要擔心學員沒辦法上課的困擾。

    所以呢,在壓抑自己驚嚇過度的情緒之餘,還要承受著心跳加速啊、血壓升高啊…這些生理負荷。

    一直到整個狀況解除,她才能夠鬆一口氣,而且感覺到一整天的體力,就在那一個小時全部消耗光。

    雖然這件事情在一小時之內就順利的解決,但強烈的情緒感受,激化了身體的壓力反應,在短時間之內造成很大的內在負擔,所以會有一種瞬間被榨乾的感覺。

    其實不管強烈的情緒,是來自於像「焦慮」這一類的負面,還是像是「興奮、開心」的正面情況;當焦慮或興奮持續的時間太長,就會超過人類所能夠負荷的程度,很快的耗盡我們所有的心力。

    再來呢,第二個會榨乾我們內在能量的因素,是「自我控制」。

    這就好像是一個天生內向、不常說話的工程師,他要出席一場公司的餐會,你要他在社交場合努力裝出一副很健談、幽默的樣子;或者是一個不擅言詞的人,要跟眾人侃侃而談,發表一個很重要的簡報。

    也好像是喔,你要求一個愛玩的孩子,不可以出去玩,必須乖乖的坐在位子上、定在那裡不能動完成功課,是一樣的感覺。

    這些情況,都要我們去忽略自己的感受、無視於外界的誘惑,再辛苦也要完成目標的決心,這些都很消耗意志力的。

    所以呢,內向的人在參加完聚會之後,他回到家會覺得累翻了,會比他寫一個禮拜的程式還要更累。

    而且人的意志力很有限,不可能隨傳隨到啊,一旦需要自我控制的時間太長,就會讓我們感覺到精疲力盡。

    而第三個,很容易讓人身心俱疲的因素,就是「過度的負面思想」。

    什麼叫做「過度的負面思想」呢?打個比方喔,當你在工作上不順利,遇到挫折、心情很糟,回家想要跟你的家人,或伴侶傾訴的時候。

    結果沒想到你的家人卻跟你說:「早就跟你說那個工作很爛,你偏偏要去做,就不聽!」請問這句話講完,你聽到這裡,是不是會覺得更悶、更賭爛?

    同時呢,你也會因為這樣的回饋,繼續留在挫折感裡面,說不定你心裡喔,還真的會責怪自己;就是像這樣的對話:「對呀!別人都看得出來有問題,我竟然看不出來,真是白痴,我這輩子完蛋了!」

    像是這樣的信念,都叫做「災難化的思考」。它只會不理智的讓我們認為,世界末日就要來了,因此呢,把所有的心力都花在焦慮跟擔憂上面。

    於是呢形成很大的內在壓力,讓人光想就覺得累,最後你根本就沒有任何行動的能力,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那當我們純粹因為身體的因素而感到疲倦,要恢復體力的方法其實很簡單,「休息」就好了!

    但麻煩的是喔,當我們筋疲力盡的原因,是來自於我們內在的時候,因為不容易覺察。所以這樣的心理狀態,很容易就會形成一個「黑洞」,讓我們的內在能量,無止境的流失,休息再多你也補不回來。

    那你一定會好奇,如果是你,或者是你身邊的朋友,遇到這樣的狀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在這裡喔,跟你分享一個唯一的解方,它很簡單,兩個字叫「平靜」。

    雖然「平靜」多數時候,會讓人有一種被動、懶惰、無作為的刻板印象。但事實上,平靜的真正功效,跟大家認為的是完全相反的。

    因為平靜是一種低強度的情緒,所以不會刺激你的生理機能,你的心跳不會加速,你的掌心不會冒汗,呼吸也能夠保持規律,身體的狀態是相對感覺到安全,而且平穩的。

    所以呢,平靜它其實不會降低你的產能,也不會讓你變得消極。反而啊,能讓你更順利的完成工作;同時呢,它消耗的能量,也會比你急躁、焦慮的時候來得更少,讓你更省力。

    在職場上面,有很多「完美主義」的經營者,他們成功的原因,也往往是導致他們過勞的原因。雖然追求完美這樣的一個「自我控制」,可以使人進步,但過分追求完美,會把人逼瘋的啊!

    讓人在每天的工作結束的時候,因為能量用光,而彷彿虛脫一樣,長期活在高壓的狀態裡,會越活越累的。

    又或者你有一場重要的簡報,或是正在洽談一筆大交易,但你從接受到任務的那一刻開始,整個「強烈的情緒感受」,會讓你一顆心七上八下。

    除了要做工作上的準備,還要應付心裡不斷跑出來的擔憂跟緊張,處在這種「強烈的情緒感受」和「負面思想」,爉燭兩頭燒的內在情況裡。

    那麼我邀請你想一想,在這種內外煎熬的情況底下,你覺得自己能夠撐多久,又能夠如何把事情做好呢?

    說到這裡喔,如果你有以上這些議題或困擾,我有一門課,叫做【CIA通達力】,它會用循序漸進的步驟引導你,達到從容不迫、泰然自若的平靜狀態,幫助你更靠近你自己,覺知到自己內心的感受。

    當你開始注意到焦慮,和躁動的情緒的時候,你就能夠有意識的調整自己,保持在清明而平靜的狀態,讓你能夠用對內在的能量,就能夠避免累到厭世的狀況發生。

    我們的文化長久以來,在道家和《道德經》裡面,都強調「無為」這個詞彙,他們把「無為」說成是一種「生命之鑰」,認為呢「無為」是力量的來源。而「無為」最直白的說法,其實就是「平靜」。

    當你能夠平靜,你就可以安住在當下,保持淡定沉著,自然就能夠更專注,而且做出更明智的決定,處在一個能量正常流動的狀態,擺脫長久以來的疲倦感。

    祝福你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活出「寧靜致遠」的人生。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最後提到的【CIA通達力】課程。

    我們在2019年的最後一期【CIA通達力】課程,是在10月26號開課。這也是我這一門課經營這麼久以來喔,第一次開在禮科拜六,所以呢它的名額很有限,而且機會很難得。

    希望對於想要更認識自己,找出適合自己的調整的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這一門課的名額,也在倒數了。

    希望我能夠在10月26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