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築匠外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築匠外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築匠外賣產品中有25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夜.文摘:英國鬼才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 新作品》 * 《讓工作有趣的兩個方法》羅素 使工作有趣的有兩個元素:第一是巧技的運用,第二是建設性。 每個練有什麼特殊本領的人,總樂於施展出來,直到不足為奇或不能再進步的時候為止。這種行為的動機,在幼年時就開始:一個能頭朝地把身子...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港朝天宮#龍柱#清朝龍柱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 ,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 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 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 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 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而且其出現 也替...
「築匠外賣」的推薦目錄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Sunny / 律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劉櫂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Sunny 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築匠外賣 在 立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築匠外賣 在 Sunny / 律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8:16:30
最近參加一件房屋遷讓案件的假執行履勘,我們是代表勝訴的債權人,訴訟雖然還在進行中,但依前次勝訴判決主文,可以供擔保假執行。 履勘當天,事務官、書記官、員警、律師、鎖匠,十幾個人大陣仗地圍在建築物外面,不時有經過的路人好奇的張望、詢問,甚至有人問我們是不是在拍片。 時間一到,事務官下令開門,鎖匠幾...
築匠外賣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19:25:30
《#驅魔禁區》時代在演變,神父同樣也要進化 (7.8/10)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驅魔禁區》是一部科幻恐怖電影,由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演員卡莉波普、克里斯威廉馬丁主演,劇情講述年輕女子卡莉突然收到獄中母親陷入昏迷的通知,面對兩人過往的矛盾,卡莉依然決定前往...
築匠外賣 在 劉櫂豪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05:04:32
自然自由台東生根 書瑜巧君的 #醬好嫩蛋餅 #醬好涼麵 與 #小木匠的溫暖手作禮物 七年前書瑜與巧君在台東認識,被台東的山海和土地黏在這,構築共同的小小夢想,自由快樂在這裡落地生根。 兩個人與朋友經常到野外烤火、玩水、走入山林、去「太平洋百貨公司」(太平洋)新買(曬出)一件有曬痕的背心,就這樣...
-
築匠外賣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21 14:26:39#北港朝天宮#龍柱#清朝龍柱
北港朝天宮除了擁有獨特的建築格局外 ,還存有兩對清朝龍柱。 一對在觀音殿立於乾隆40年西元1775年, 一對在拜殿刻於咸豐5年前後西元1855年。
首先觀音殿龍柱是全台現存最早的第二例龍柱, 也是全台首對刻有紀年款龍柱, 有著非常重要的歷史價值, 而且其出現 也替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提供相關的斷代依據。
目前立於朝天宮觀音殿前的乾隆龍柱, 左柱飛榜處刻有「乾隆乙未年臘月敬立」, 右柱書卷處則是「晉水弟子張植槐叩答」等字跡留存, 而晉水即是今日的福建泉州晉江。 若依照所刻字跡 應是事先刻妥才運送來台的, 故為乾隆40年西元1775的作品, 且當時應是立於正殿 ,後因改建緣故才移至觀音殿 。
柱體未刻有仙人像 ,左右龍頭造型亦差異頗多, 但龍髯屬於「中分式」, 而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亦有類似的龍髯表現形式, 此外因此龍柱是透過海運而來 ,故龍身與柱體關係緊密, 但若與台南開基天后宮龍柱相比,仍是突出許多。
而雄雌龍頭造型有所差異 ,這點在大同保安宮三川殿嘉慶龍柱上也能見到, 不過在清朝仍是屬於為數不多的柱例。
新港水仙宮的正殿龍柱立柱時間略晚於朝天宮5年, 且同樣刻有紀年款, 不過柱體明顯更為高大一些, 線條也更為銳利些, 不同於朝天宮 ,水仙宮的龍柱是龍爪未抓住火球, 這點又與新莊慈祐宮正殿龍柱相同, 朝天宮觀音殿龍柱強調前腿龍爪的部份, 則是與新港水仙宮和新莊慈祐宮相同, 這也是多數乾隆嘉慶龍柱的共同特點之一。
至於立於拜殿的八角蟠龍柱,未刻有紀年款 ,其重要性在於其可能是現場雕刻的龍柱 ,也是目前所知中南部廟宇中最早用八里觀音石雕成的龍柱。 在淡水龍山寺正殿也有一對咸豐 8年西元1858年所立龍柱, 同樣也是用觀音石雕成 。
至於現存最早的觀音石雕刻龍柱作品則藏於新莊廣福宮三川殿和正殿 ,都是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作品 ,顯示台灣匠師使用台產觀音石或砂岩雕刻龍柱的時間 ,其實是非常早且與粵派匠師有關 。
為何拜殿龍柱是現場雕刻 ?從龍柱的雕刻工法 偏重高浮雕及鏤空的表現方式, 就能理解。 而咸豐年間的龍頭 也改變了道光年間圓潤滑順的造型 ,朝向更講究凹凸立體的風格邁進, 龍眼也從水滴狀的牛眼 轉變成外凸的柱眼, 但多數仍未彎曲, 而北港朝天宮拜殿則是特例,直到日治時期類似蝦眼的龍眼才大為流行。此外若將此龍柱與淡水龍山寺正殿相較, 兩者龍柱前腳鏤空手法幾乎相同, 不過柱下岩石的造型,則是大為相同。
與觀音殿不同的 ,此咸豐龍柱後刻有八仙造像, 而八仙一直是台灣民間信仰相當喜愛的題材之一, 目前所知最早刻有八仙造像的龍柱 是藏於新莊廣福宮正殿乾隆45年西元1780年的龍柱, 不過其屬於現場雕刻 ,至於最早透過海運而來 則是關渡宮所藏乾隆48年西元1783年的升龍龍柱,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 希望能對您在對北港朝天宮所藏龍柱有更多了解。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
築匠外賣 在 浪LIVE直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8-14 15:00:09紙藝師 蔡承哲,自小就看著 朴子配天宮 廟裡的媽祖娘娘、順風耳、千里眼等神尊長大,對神像格外有感情。原先從事建築相關工作,也從事法院拍賣,但於2013年前踏入 紙糊、紙雕等紙藝世界,開始製作各式神像及相關配件。六年來,蔡師傅每天工作將近14小時,透過不斷走訪廟宇、美術館,揣摩各式各樣的 神尊雕塑,並觀察中西方各家的美學及建構構造,同時更運用建築學的剖面圖等方法,做出的一尊尊紙製神像 精巧有靈。平均製作一件作品的時間至少需要3個月以上,蔡師傅至今已是巧手打造紙神像的頂真匠人,不僅已完成了20尊作品,更為 朴子配天宮 媽祖神像製作平天冠。
對於蔡師傅而言,宗教不只是信仰,更是生活的全貌。他堅持用「紙糊」來製作神尊,因為「紙」,看似隨取隨得,輕巧翩然,卻是古諺中「一紙二土三木」中,入神最穩、神威最強的媒材。初期進行紙藝創作時,因為對於人體構造稍難掌握,他便會拿起鏡子對照自己的臉面,去建構作品的面容細節,久而久之,做像之人與其製作的似人之像,漸漸有了共融共通的形貌,也成為葉師傅紙作將軍的特色之一。從事紙藝六年多來,蔡承哲最大的收獲,就在創作的過程中找到自我 安神、立命 之所在,並透過打造紙藝神祗之作,將自己對於地方的情感與信仰的依託,凝練為承載神威的工藝。
#中華文化總會 #匠人魂 #紙藝師
------ 一起興風作「浪」 ------
APP store:搜尋「浪Live」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langlivetw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langlive.tw/
浪Live | Website : https://www.lang.live/ -
築匠外賣 在 立華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0-12 01:49:06Facebook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058732894424693/
2019 - 10 - 09 SoTG完整整理:
- 10月10日沒有維修
- 服裝活動鎖匙的掉落率已經提升
- 第二個掠奪戰 - 延遲
首個掠奪戰“黑暗時刻行動”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模式。 看著玩家分享他們在華盛頓國家機場殲滅黑色獠牙的經驗,是令人難以置信。 也就是說,通過收集論壇上的反饋並聽取與遊戲社群的討論,很明顯的在現階段公佈第二次個掠奪戰並不能使開發人員為玩家提供期望的最佳體驗。 考慮到這一點,官方已決定將第二個掠奪戰的公佈時間推遲到2020年。官方團隊的額外時間將有助於確保第二個掠奪戰不僅符合我們的標準,而且也符合玩家的期望。
- 免費遊玩
從10月17日至21日可以免費玩全境封鎖2。
全境封鎖2和Year 1 Pass 將在免費周末中會有折扣優惠。
PC和Xbox One的預載將於10月15日開始。
- 遠征
10月15日將會一次過開放"所有"地點,包括圖書館、學生會以及地鐵站。而且會開放”精通系統"。
- 暗區賊窩商人
將會販賣裝備組 以及具名字的裝備"Claws Out"
- TU6/Ep.2 更新日期為10月15日
所有遊戲性改動和平衡都會立即套用
開放新特化職業的"戰地考察"給予所有玩家
開放肯利學院遠征的"所有"地點以及”精通系統"
新增合共"37"件新裝備:
新奇特裝備 - 索耶的護膝
新散彈槍 - KSG泵動式霰彈槍
"35"個具命字的物品
Y1P持有者可以提早在"10月15日"開放
新主線任務
兩個機密任務
直接解鎖特化職業 - "技師"
其餘玩家可在"10月22日"進入新主線任務
- 新主線任務 – 五角大樓
五角大樓是一座非常神秘的建築,也使官方有很多創作的想法與探索的自由。而且隱藏在較低樓層的東西,還可以提供非常有趣的遊戲玩法。在五角大樓,我們有一個導入任務和兩個新的主線任務:
導入任務:突破五角大樓(Intro Mission: Pentagon Breach)
該任務將五角大樓解鎖。
您到達五角大樓,並嘗試建立立足點(安全室?),從那裡可以開始執行另外兩個新的主線任務。
第一個主線任務 — 五角大樓:特工將在五角大樓的地下研究設施內發現灌注式生物反應器的位置。但黑色獠牙部隊已經突入到實驗室,並試圖提取反應堆。
第二個主線任務 — 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研究實驗室(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 DARPA):玩家必須穿越五角大樓進入DARPA實驗室,而黑色獠牙部隊正在通過廢棄的冷戰隧道網絡來運送走灌注式生物反應器。
- 機密任務 (只開放給Y1P持有人)
跟以前一樣,機密任務是Y1P持有人專有的。 對於每個機密任務,他們都在努力設計當中的內容,使它們更豐富,更難的解開。 和以前一樣,官方為它們分配了獨特的服裝物品和吊飾。特工可以在船屋和大使館接受這兩項新的機密任務:
碼頭:流亡者一直在將武器和補給品移入波托馬克河上的船庫。該船庫在病毒爆發期間一直被用作運輸站,將物資轉移到波托馬克中心和羅斯福島。 特工們必須調查以及回收所有能找到的武器。
大使館:一架裝滿補給品的聯合特遣隊(JTF)直升機被流亡者擊落,並墜落在華盛頓特區的墨西哥大使館的屋頂上。特工將被要求找到直升飛機以營救飛行員並確保物資在流亡者到達那裡之前得到保護。
- 特化職業 - "技師"
一個高科技的輔助,設計靈感來自RPG中的"薩滿"。"戰地考察"在10月15日會開放予所有玩家,而持有Y1P玩家可以立即解鎖新特化職業。所有的"戰地考察"的長度將會縮短(包括"槍手"的戰地考察)。
特化武器: P-017發射器 - 可以同時鎖定最多"六"名敵人或是重複鎖定同一名敵人。有距離限制,而且不是"完美"追蹤。
特殊技能: 技師蜂窩 - 回復"使用中的技能"血量、持續時間以及強化其傷害/效果。可以透過天賦樹強化範圍。
隨身武器:Maxim 9 (類似Psycho Pass把Dominator)
特殊手榴彈:EMP手榴彈
- 特化職業天賦樹 (Ps,所有天賦名稱只是暫譯)
技師蜂窩(Artificer Hive): 強友方使用中的技能效率,回復"使用中的技能"血量、持續時間。
強化感應組件(Upgraded Sensor Package): 提升"蜂窩"的範圍半徑。
液冷系統(Liquid Cooling): 提升"蜂窩"的回復速度。
拆解(Dismantling): 對敵人的無人機、技能物件或是機械物件+20%傷害
緊急補充(Emergency Patch): 特殊裝甲包 - 回復10米內友方技能物件的血量
增幅(Amped): +50%技能強度。
法拉第力場(Faraday Field): 同隊隊員可以在你放置的技能5米內,免疫電擊/EMP效果。
節約(Technomancy): 當放置技能時獲得15%額外裝甲值,而在技能被破壞時回復20%裝甲值。
重點防護(Vital Protection): +50%脈衝抗性
輔助改造分支:
一,超頻CPU(Overclocked CPU): +10%技能傷害。
二,增強診斷(Enhanced Diagnostics): +10%技能治療。
微型導彈彈藥獲取(Micro-Missile Ammo Acquisition): 當你破壞敵人的技能物件、無人機或是機械物件時,可替彈藥條增加"3發"子彈。
團隊特有彈藥獲取(Group Signature Ammo Acquisition): 當你破壞敵人的技能物件、無人機或是機械物件時,可替隊伍成員的彈藥條增加"1發"子彈。
步槍雷射瞄準器(Linked Laser Pointer): 被瞄準的敵人將視為被脈衝掃瞄過。
築匠外賣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夜.文摘:英國鬼才建築師Thomas Heatherwick 新作品》
* 《讓工作有趣的兩個方法》羅素
使工作有趣的有兩個元素:第一是巧技的運用,第二是建設性。
每個練有什麼特殊本領的人,總樂於施展出來,直到不足為奇或不能再進步的時候為止。這種行為的動機,在幼年時就開始:一個能頭朝地把身子倒竪的男孩子,在頭向天正式立著的辰光,心裏是不甘願的。
有許多工作予人的樂趣,和以妙技為戲得來的樂趣相同。
一個律師或政治家的工作,其包含的樂趣一定還要美妙得多,正如玩橋牌遊戲時的趣味一樣。雖然,這裡不但有妙技的運用,也有和高明的敵手鈎心鬥角之樂。即在沒有這種競爭元素的場合,單是應付一樁艱難的工作也是快意之事。
一個能在飛機上獻本領的人感到其樂無窮,以致甘願為之而冒生命之險。
我猜想一個能幹的外科醫生,雖然他的工作需要在痛苦的情勢之下執行,照樣能以手術準確為樂。同樣的樂趣可在一大批比較微末的工作上獲得,不過強烈性較差而已。我甚至聽到鉛管工匠也以工作為樂,雖然我不曾親身遇見一個這樣的人。一切需要巧技的工作可能是愉快的,只消它有變化,或能精益求精。
假如沒有這些條件,那麼一個人的本領學到了最高點時就不再感到興趣。
一個三英里的長跑家,一過了能打破自己紀錄的年齡,就不復感到長跑之樂。幸而在無數的工作內,新的情勢需要新的技巧,使一個人能一天天地進步,至少直到中年為止。有些巧妙的工作,例如政治,要在六十至七十歲間方能施展長才,因為在這一類的事業中,豐富廣博的人情世故是主要的關鍵。
因此成功的政治家在七十歲時要比旁人在同年齡時更幸福。
在這方面,只有大企業的領袖堪和他們相比。
然而最卓越的工作還有另一元素,在幸福之源上,也許比妙技的運用更加重要,就是建設性。
有些工作(雖然絕非大多數的工作)完成時,有些像紀念碑似的東西造起。
建設與破壞之別,我們可用下列的標準去判辨。
在建設這件事情的原始狀態是紊亂的,到結局時卻形成一個計劃;破壞正是相反,
事情的原始狀態是含有計劃的,結局倒是紊亂的,換言之,破壞者的用意是產生一種毫無計劃的事態。這個標準可應用於最呆板最明顯的例子,即房屋的建造與拆毀。
建造一所屋子是依照一預定的計劃執行的,至於拆毀時誰也不曾決定等屋子完全拆除後,怎樣安放材料。固然破壞常常是建設的準備;在此情形中,它不過是一個含有建設性的整體中的一部分。
但往往一個人所從事的活動,以破壞為目標而毫未想到以後的建設。他大抵把這點真相瞞著自己,自信只做著掃除工作,以便可以重新建造,但若這真是一句托詞的話,我們不難把它揭穿,只要問問他以後如何建造就行。
對這個問題,他的回答必是模糊的,無精打採的,沒有重點的,不比他提及此前的破壞工作時說法又確切又有勁。
不少的革命黨徒,黷武主義者,以及別的暴力宣傳家,都是如此。
他們往往不知不覺受著內心仇恨的鼓動;破壞他們所恨的東西是他們真正的目的,至於以後如何,他們是漠不關心的。
可是我不能否認在破壞工作內和建設工作裡,一樣可有樂趣。那是一種更獷野的,在當時也許是更強烈的歡樂,但不能給人深刻的快慰,因為破壞的結果,很少有令人快慰的成分。
你殺死你的敵人,他一嚥氣,你的事情便完了,因勝利而感到的快意也不會久存。
反之,建設的工作完成時,看了令人高興,並且這工作的完滿也不會到達無以復加的田地。最令人快慰的計劃,能使人無限制地從一樁成功轉入另一樁成功,永不會遇到此路不通的結局;由此我們可發現,以幸福之源而論,建設比破壞重要多多。
更準確地說,凡在建設中感到快慰的人的快慰,要大於在破壞中感到快慰的人的快慰,因為你一旦充滿了仇恨之後,就不能再像旁人一般在建設中毫不費力地獲得樂趣。
所以人要治療憎恨的習慣。
—-羅素
* 理想的動物社會沒有盼到,而他們反倒落入了這樣一個時代:誰也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動輒狂吠不止的惡犬到處橫行,你不得不眼睜睜看著你的同志在招認了醜惡罪行後,被撕成碎片——她不知道怎麼會鬧成這樣的。—-喬治歐威爾
* 羅斯福自一九三三年就任美國總統,提出一連串百日維新政策,使用的都是憲法裡賦予總統的緊急行政命令權。
到了一九三六年,羅斯福在美國的聲望已經到達最高峰了。
什麼叫最高峰?零負評嗎?不是的。
他的主張等於是抓住社會主義裡某些重要精神,然後補足資本主義貪婪及製造災難後所形成的不平等;雖是資本主義,可是用了部分社會主義的精神。
這個結果是什麼?結果是他兩邊都沒有討好。
美國企業界、政治菁英普遍認為他太左。
而哈佛大學──羅斯福的母校,現在在美國被認為是平等及自由精神的象徵──在當時三百週年的建校紀念會時,羅斯福走進去, 本來以為會迎來美國最高學府學生給予他的掌聲,但他面對的是噓聲!
學生以噓聲對他表達抗議。因為有很多社會主義信仰者認為,羅斯福應該以更符合民情需求的方案,來取代資本主義的經濟結構,當時左派在美國校園裡已經開始萌芽。
羅斯福怎麼自處呢?他憤怒?委屈?或是討好年輕學子?都不是, 他一跛、一跛的走上台、發表演說,一如往昔,充滿自信。
他告訴學生們:
這個國家現在正步上經濟復甦的路途,我們當然會繼續尋求改善美國工人的工作環境;我們當然也會繼續為降低電價而努力;我們仍會繼續為年輕男女、殘疾同胞、失業保險、老年福利及女性保護等問題而努力。
但是我們才剛開始,有太多類似的問題要被解決,制度的改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年輕學子沒有耐性,他沒有說服這些學生。
但美國下層社會的人們心中,羅斯福是他們的英雄。那個時候羅斯福所到之處受歡迎的景象是:一位資深記者記錄小羅斯福來到紐澤西州澤西市(Jersey City)這個地方,車隊通過荷蘭隧道(Holland Tunnel)——連結紐約市跟紐澤西的一條隧道──洞口之後,如雷的掌聲已經響起,整個城市沸騰。
在萬里無雲的晴空下,舉目所見是一片搖動旗幟的人海。
當時在美國華府最重要的辯論,並不是我說的在哈佛大學,而是剛好與哈佛大學學生批評的方向相反,也就是「羅斯福把整個國家帶離資本主義太遠了。」
所以當哈佛的學生罵他:你還是在保護資本主義啊,你還是在保護貪婪的富人!但共和黨與民主黨參議員對他都有意見,認為他:太左了。
很快的,一九三七年進入羅斯福第三屆總統的競選活動。
選舉有時候是媚俗的,因為民主政治的前提是由老百姓決定國家未來。
當一個制度危機可能連專家都非常困惑時,人民怎麼可能有他們的理性分析、合理及最好的政治選擇?
面對一九三六年年底大選時,共和黨提出競選主張,最重要的四個字叫作「平衡預算」,在美國這可是天經地義。
他們認為,羅斯福拿太多國家的錢創造「新政」,留下太高的國家負債。
共和黨當時批評:美國正處於危急之秋,美國人的福利太高了,高到那些人根本不想工作,美國年輕人沒有任何前途、看不到未來,政府又有這麼高的赤字。
共和黨不是希望贏得總統寶座,他們知道沒有人可以打敗羅斯福, 他們要的是贏得參眾兩院。
但他們不知道正由於那一次的競選勝利之後,共和黨大贏了國會,他們真的如願以償:但代價是:華爾街股市因政府過早走向平衡預算,再度大崩盤,美國走向「二次衰退」,失業率又大升,美國做為世界經濟當時惟一的中心,世界經濟又再度被拖垮。
於是,大西洋這邊納粹主義達到巔峰:太平洋那端日本軍國主義羸得絕望社會的全面支持。美國平衡預算不到一年,日本發動七七事變:美國平衡預算剛好兩年又九個月,德國侵佔波蘭。
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戰爭:二次世界大戰正式掀開序幕了。—-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 1940年二戰已經開打了半年,根據一項蓋洛普民意調查,8%的美國人支持同盟國,只有2%的人支持納粹;可是問他們要不要捲入這次歐洲戰爭,90%美國人說:不。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是不存在的。美國眼看著納粹在整個歐洲連戰皆捷,不動如山。
美國不想捲入戰爭的民意,多麼的深入人心,幾乎在每一個美國人的血液細胞裡流動。
然而,羅斯福對於國際事務的看法不一樣。其實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他看到威爾遜總統支持國際聯盟卻被國內批評,他曾經説:自己也很想找各種理由來反對國際聯盟,可是想破頭也想不出理由。
在那個年代,羅斯福很感慨的說:「我們就算中立,也不應該不聞不問吧?」
可是他拿這樣的美國一點辦法都沒有,唯一能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敦促國會,廢止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禁止軍火出售的規定,也就是可以賣一些軍火到歐洲去。
其中,出口44%軍火都賣到英國。
從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年春天,經過幾個月的觀戰,德國已經在很短的時間裡不只是打下了奧地利、波蘭,一路打到了北歐,征服丹麥;征服了東歐,打到北歐了。
此時,英國人才從幻想和夢中驚醒,但美國人仍然置身度外。
全英國開始恐慌了,因此邱吉爾出任了首相。德國在歐洲大陸勢如破竹,這個情形一直到一九四○年九月,眼看希特勒下一個目標就是英國。
美國和英國有一種特殊關係,但美國人普遍厭戰,他們深信正是因為一次大戰美國沒有介入,美國才能超越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的大國。
面對反戰的民意,羅斯福採取一項大膽的措施:他以總統的行政命令權,把五十艘服役已久但還可以用的驅逐艦,以退役為由送給英國,交換可以租借英國在海外的海軍基地。
一九四○年,又時逢美國總統大選,羅斯福在這一刻面臨抉擇。過去的慣例,總統連任兩屆就不選了,可是他覺得為了歐陸戰爭,他必須參選。
他知道大多數美國人民並不瞭解,美國人不可以把自己置於國際事務之外,他必須用個人的聲望來領導這個世界,所以他決定競選第三任。
那時候的美國憲法沒有禁止競選第三任或第四任總統;直到一九五○年,美國才通過新的憲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條,美國總統任期最多連兩任。
羅斯福想解決歐洲事務,他覺得只有他可以做得到, 但當時他也沒意識到這即將成為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其實人處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都還未必意識到這就叫做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的羅斯福說:我好幾個夜晚都躺著想,自己問自己,身為美國的三軍總司令,是否有權力呼籲美國人,自我訓練為國家效勞,然後拒絕一己之私呢?面對危難,每個人都不應該逃避應負的責任。
但是他自己也知道,在那一刻並不容易。
其實他對於競選第三任,自己也常常處於搖擺之中,沒有那麼堅定,他曾說:「有一部分的我很想退休,回到海德莊園。」
也就是回到他出生的羅氏大宅,寫寫回憶錄。
可是他的良知不允許,所以這次他仍然競選了。當然,輿論的批評就大了, 批評者認為他不該打破慣例,世界大戰干美國人什麼事情;連他曾經在大蕭條時期史無前例的在田納西河谷設立管理局,成立一間水力發電公司,等於是美國第一次有國營事業,也被拿出來批評是左翼,或說這就叫做官僚作風。
選舉的結果,羅斯福還是連任了,得票數是二七二四.四萬張,和他競爭的共和黨候選人叫威爾基Wendell Lewis Willkie,他的得票是二二三○.五萬張,美國人打破總統連任兩屆的傳統,讓羅斯福繼續領導,可是贏的票數就沒有羅斯福第二次連任時這麼多。
這說明瞭其實大多數老百姓未必知道自己所面臨的危險是什麼;其次老百姓容易很厭煩一個人,我們都已經看了你八年,我還要再看到你?──這當然是老百姓的一種天性。
所有的英雄都會令人厭煩。這是一位很有名的歷史學家保羅• 甘迺迪Paul Kennedy講的話。
美國國內本來還為羅斯福勝選問題繼續吵,但是吵到一九四一年, 突然沒什麼人再吵下去了;因為美國已經變成民主同盟國家的兵工廠,利用了租借法案,將飛機、坦克還有其他用品送到英國。
簡言之,美國從歐陸的戰爭,開始嘗到甜頭,發現了一門好生意。
那時中國也開始因為抵抗日本侵略獲得美國的援助,貸款達到五百億美元。同時,羅斯福凍結德國、義大利這些法西斯國家在美國所有的存款以及信用,接著日本也被列入凍結的對象。
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兩人會晤,共同發表《大西洋憲章》,宣稱確保世界遠景更美好的共同原則──可是請注意,即便如此,美國仍然沒有參戰。
歐陸戰爭打到英國時,美國出口大增,失業率開始大降。美國人突然在那一刻發現一件鬼魅般的事, 原來支持其他的國家打仗,變成軍工廠,可以解決美國大蕭條的問題──這是之前他們從沒想到的,他們只想著如何避免捲入戰爭。
但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這使得美國後來出現「軍工複合體」。他們發現此事,實在太穩賺不賠了。
美國第一次嘗到甜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許多人難以想像,包括最優秀的經濟學家。
等二戰快結束、一九四五年時,美國的失業率只有1.2 %。
從一九四○年的10%,短短四年之內降到1.2%,幾乎達到充分就業。
所以經濟及歷史學家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挽救了美國的大蕭條:也從此改變了美國人的思維。—-陳文茜《文茜説世紀典範人物》
圖片:https://www.archdaily.com/554750/bombay-sapphire-distillery-heatherwick-studio
築匠外賣 在 Sunny 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參加一件房屋遷讓案件的假執行履勘,我們是代表勝訴的債權人,訴訟雖然還在進行中,但依前次勝訴判決主文,可以供擔保假執行。
履勘當天,事務官、書記官、員警、律師、鎖匠,十幾個人大陣仗地圍在建築物外面,不時有經過的路人好奇的張望、詢問,甚至有人問我們是不是在拍片。
時間一到,事務官下令開門,鎖匠幾秒內就把門鎖解開了,一群人浩浩蕩蕩的進去房子裡,逐一巡視各個樓層,看哪些財物需要造冊拍賣、哪些鎖等執行那天要馬上換掉。
一旁債務人跟律師眉頭深鎖,履勘過程中不斷重複說著實體事項的爭執,事務官只能告訴他們,「今天是執行,實體事項等本訴法院的認定」。
巡視完各個樓層,事務官回到一樓宣布下次執行期日,也告知若債務人再不把屋內財物清走,下次正式執行就會斷水斷電、強制趕人,把遺留的物品都拍賣提存,那天他們將必須遷離這間房子。
而同樣的一天,債權人度過了漫長訴訟,終於將拿回被占用的房子,所耗費的金錢、成本,律師幾年來的挑燈夜戰,終於有了回報。
訴訟還是幾家歡樂,幾家愁。
#為保護當事人隱私
#可以正當理由圖文不符😎
#sunny律師 #律師 #法律 #法律知識 #淡水 #淡水景點 #淡水美食 #淡水咖啡廳 #夕陽
築匠外賣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時事求世 39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以弗所3-3(2015)
羅馬創建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在不同地區興建了許多城市,若有機會到不同國家的古羅馬城市遺跡造訪,規模大小會有所差異,但會發現形式幾乎相同,往往都有公共浴池、巴西里卡(呈長方形的集會所)、市集、劇場等,土耳其的以弗所保存了相對完整的羅馬城市遺跡。
羅馬時期的以弗所是小亞細亞省的省會,因為河海的港口而興盛,但到6世紀因港口泥沙淤積而沒落。羅馬人承襲了希臘人的建築技藝,但由於混凝土使用和拱券結構技術,更進一步超越希臘人,更加自由的建造他們需要的各種建築,規模比希臘時的城邦規模更大。
設計具機能性的城市,不是像玩樂高遊戲一樣,可以隨意打掉重練,凱撒時期的建築師維特魯威寫了《建築十書》,這是西方古代唯一的建築著作,書中為建築設計了三個主要標準:持久、有用、美觀,包括了都市計畫、建築概論、建築材料、神廟構造、希臘柱式的應用、公共建築(浴室、劇場)、私家建築、地坪與飾面、水力學、計時、測量、天文、土木、軍事機械等,為龐大的都市規劃奠定基礎,在環地中海地區的各個行省都建造了類似的城市。
以以弗所為例,靠岸後沿著長600公尺,寬11公尺的海港大道前行,顯現這座城市的氣勢,兩旁夜晚還會點燃火把照明,到底便是可容納二萬五千人的大劇場,通常一座羅馬城市的劇場乘上10倍,就是城市大概的人口。這裡不僅是觀看表演之處,也是集會的地方。聖經使徒行傳中記載保羅當年來到以弗所,據說就在這裡勸說民眾拋棄希臘諸神皈依上帝,後來販賣神像的銀匠們生意受到了打擊,造成一場混亂。
另一座代表性的建築是完工於西元135年的塞爾瑟斯(Celsus)圖書館,曾藏書一萬二千冊,是當時羅馬領事官阿奎拉以父親名字命名,圖書館外四尊女神雕像,正門外有知識、智慧、命運與美德四尊女神雕像,提醒所有人唯有透過讀書,才可獲得這些美德,但都是複製品,真品在維也納的博物館收藏。羅馬城市很多公共設施都是當時的皇帝或貴族,為了討好公民所捐贈的,跟我們現在在公共建築上看到一堆題字道理是一樣的。圖書館旁邊有兩道拱門Mazeus & Mithridates之門,為羅馬奧古斯都大帝所赦免的兩位奴隸為感念其恩德所建造,走過拱門就是 Agora市集。
圖書館對面是公共浴池,裡面的公廁都是大理石砌築,一個個的投便處沒有隔間,因為這裡不只解決生理需求,還能彼此交談社交,其實寬鬆的袍子就可以有效遮擋,下方有下水道,直接將排泄物帶走;還有著名的妓院,在地板上還有一則廣告,右邊刻了一個女人頭(表示漂亮姑娘),頭的下面是一個長方形(錢包),中間一個腳印(識別男人的年齡),左邊一個滿是洞洞的心(需要安慰的心)。
圖書館前就是庫瑞特斯(Curetes)大道,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這裡算蛋黃區,富人的豪宅地板以精緻馬賽克拼貼,沿街有雕像和噴泉。值得一提的是勝利女神Nike雕像,羅馬時期改名Victoria,體育大廠Nike就是以祂為名,商標就是祂身上的翅膀,穿上有勝利女神翅膀加持的球鞋,運動起來當然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