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節奏創作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節奏創作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節奏創作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節奏創作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依錚依靜 (Yi-Cheng Yi-Ch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No.17 #夜深人靜錚好聽 #依分鐘cover系列 < 卡帶 - 盧凱彤 > 前陣子手機自己播放了這首歌 才發現好久沒聽了 把這張專輯再聽一次 怎麼比起當時又更喜歡了呢? 啊~好想念妳 「外面的世界要我加快 要像那季候鳥 跟著飛 不能掉一拍」 最近也感覺到隨著疫情趨緩,外面的世界也跟著再...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的網紅阿呆夫妻過日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8打擊樂暑期集訓】 今年工作室夏令營課程有兩梯次, 第一梯次是由學琴資歷比較久的學生一起參加, 老師每年都會按照整班學生的平均程度設計課程、教材, 因此兩個梯次上課的內容大致上有50%都是不一樣的, 在事前備課的時間非常長, 但是~~這才是我認為教學上所需要的~ 小班制或者個別的課程, 就是...

節奏創作 在 如履的電影筆記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21:48:05

《#誰是被害者》活著才會有改變的希望 (9.0/10) ⠀ (Part1) 全文太長分兩篇 @looryfilmnotes 主頁部落格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以下可能有雷—————— ⠀⠀ 《誰是被害者》是一部台灣犯罪懸疑影集,由莊絢維、陳冠仲執導,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林心如主演,改編...

  • 節奏創作 在 依錚依靜 (Yi-Cheng Yi-Ch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20:35:48
    有 52 人按讚

    No.17 #夜深人靜錚好聽
    #依分鐘cover系列
    < 卡帶 - 盧凱彤 >

    前陣子手機自己播放了這首歌
    才發現好久沒聽了
    把這張專輯再聽一次
    怎麼比起當時又更喜歡了呢?
    啊~好想念妳

    「外面的世界要我加快
    要像那季候鳥 跟著飛
    不能掉一拍」

    最近也感覺到隨著疫情趨緩,外面的世界也跟著再漸漸轉動起來
    但我們還是建立了新的緩慢節奏創作模式
    有自己的步調
    這樣也很好😉

    透過翻唱,和你們分享喜歡的音樂

    #喜歡的話歡迎你們按讚或分享~

  • 節奏創作 在 郝明義Rex Ho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22 22:40:09
    有 418 人按讚

    【呼喚每個人心底那個對世界無所疑懼的孩子】
     
    1.
    2019年波隆那書展的插畫精選,台灣有9人入選,義大利才6人,唯一比我們多的是日本,10人。
    2020年,台灣入選的人有6人,仍然很多。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光是畫一張圖或一組圖(波隆那插畫是要五張),台灣的畫家水準已經是名列世界前茅。
    然而創作一本完整的繪本,和畫一張圖或一組圖的創作,是有不同的挑戰和難度。
    這也是為什麼image3品牌雖然推出已經三年,但是直到滿第三年的時候才出版了第一本本土創作的故事(fiction)繪本,角斯畫的《牟吉》。
     
    2.
    就我個人來說,一本精彩的故事繪本,需要四個因素的聚合。
    吸引人讀下的故事情節。
    情節中有一個動人的主題。
    可以表達這些情節與主題的畫面節奏。
    創作者獨特的畫風與人物造型。
    這四者的組合沒有一定順序,但缺一不可。
    這也是我們當編輯的需要一再和創作者磨合的地方。
    所以非常高興看到角斯的《牟吉》終於完成、出版。
     
    3.
    從某個角度來說,角斯創作《牟吉》,即使也花了三年時間,還算是順利的。
    因為他一開始就有了相當完整的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裡已經有了他當時雖然沒有說出來,但我相信已經有了的主題。
    剩下的是實際啟動時候的畫面節奏,以及怎麼畫的風格。
    後兩者,在聽角斯分析自己創作的過程時,發現是他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點。
    因為角斯本來就很清楚地意識到:他想從一些單幅或組圖的神怪圖像的創作,跨越到創作一本故事繪本。
     
    4.
    對於角斯想做的這次跨越,以及實際的結果,小小書房的沙貓有很到位的觀察和歸納:
     
    「角斯向來就非常擅長描繪傳說、神話、妖怪、神明等非人形象。能將非人角色具象化的臺灣優秀漫畫家、插畫家很多,不過,角斯不只是如此,對於神怪主題,他有一貫的延續性與持續度。」
     
    也因此,沙貓說她看到《牟吉》,發現「從他過往的作品到《牟吉》,整體作品成熟度的躍進幅度非常大,簡直就像是吃了神奇創意丸一樣,讓我恍惚,怎麼認識了這麼多年的繪師,突然間就變身了似的!」
     
    5.
    角斯怎麼會在《牟吉》裡吃了神奇創意丸大變身,用我上述那四個因素來看,就是把精彩繪本的條件都具足了。
     
    故事的靈感來自於原住民鄒族的神話,講的是哈莫大神搖樹造人,落下的葉子變成人,而一顆最後落下的葉子,成為一個具備非凡能力,可以連太陽都毀滅的孩子。
    故事的主題,是「當力量握在手裡,你想讓你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子?」
    畫面,角斯主要控制收斂與奔放交互變化的節奏,並動用遠景、近景、摺頁、拉頁的切換,讓人不由自主地一口氣看下去。
    而為了突顯他這次的繪畫風格,角斯更是從一開始就決定使用俄羅斯椴木當畫板來創作,盡量善用也突顯本頭上的紋路。
     
    6.
    這本書該怎麼介紹給讀者?
    我先借用一下沙貓說的這段話:「《牟吉》無論是圖像的精緻度、圖文之間的呼吸、節奏,故事的展開與收束,故事背後所蘊含的世界觀、人文關注、象徵與寓意……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細細地、慢慢的,一看再看。我想,如果我有孩子,我會欣喜地跟他一起翻開書頁,探索故事裡的光與暗的存在;我想將這樣的故事,分享給所有經常徘徊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的人們。」
     
    我再加一句話:這本書在呼喚每個人心底那個對世界無所疑懼的孩子。
     
    7.
    2月份,牟吉是臺中國家歌劇院五樓image3非常圖像空間的主視覺牆,並且也舉辦牟吉的畫展。
    這個星期六,2月27日下午3 點,角斯和奇幻作家何敬堯,在image3非常圖像空間有一場對談,主題是「經典傳說新詮釋——從《牟吉》看神怪力量的光明與黑暗」。歡迎大家參加,報名連結請看:https://www.accupass.com/go/MOU-JI0227
     
    到不了現場的人,可以看我們拍的角斯影片:
     
    Ep.1 角斯與牟吉的源起:https://youtu.be/CRfoeJuau9Q
    Ep.2 角斯談牟吉的天賦異稟:https://youtu.be/OYsKmGov10c
    Ep.3 角斯談《牟吉》的創作技法與畫面佈局:https://youtu.be/HQGpoDuFGzU
    Ep.4 角斯談故事性繪本的要件:https://youtu.be/CqqAr_Rf25k
     
    也推薦這本繪本《牟吉》・追日熱賣中
    博客來☞http://bit.ly/3pjEsis
    誠品☞http://bit.ly/3oeGjUg
    金石堂☞http://bit.ly/3sRJO6y
    讀冊☞https://bit.ly/2Mqf1Ns
    MOMO☞https://bit.ly/2MotkSH
    大塊☞https://bit.ly/2Yj5iLH

    #牟吉 #角斯
    #image3非常圖像空間

  • 節奏創作 在 泓宇 onstag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1-18 21:00:00
    有 77 人按讚

    去年7月開始有了和舞者合作的想法,中間真的經歷了太多的修正及實踐,成品最終仍如願出來了!

    第一次嘗試編寫一整段包含情緒起伏和故事的純節奏創作,無論是對舞者還是影像團隊而言都是很新鮮而且很冒險的,想在這邊誠摯感謝各方專業工作者的指教和合作。

    ●○●○●○●○●○●○●○●○●○●○

    《替代》

    「一段關係裡,渴望更靠近的一方往往只能不斷削減著自己,或者轉身離去。」

    誰將成為下一個?

    ●○●○●○●○●○●○●○●○●○●○

    - 製作團隊 -

    製作人 Producer|林泓宇 Patrick Lin
    劇情設計 Story|任思瑜 Sih Yu Ren、林泓宇 Patrick Lin
    作曲 Composer|林泓宇 Patrick Lin
    音樂錄製 Recording|林泓宇 Patrick Lin
    舞蹈編排 Choreography|任思瑜 Sih Yu Ren
    舞蹈呈現 Dancer|任思瑜 Sih Yu Ren、佘晨嘉 Esmeranda She

    腳本 Script|蔡函恩 Enya Tsai
    攝影師 Camera Operator|蔡函恩 Enya Tsai
    燈光師 Gaffer|吳晉緯 Jacky Wu
    影片後製 Editor|黃冠豪 Howard Huang
    硬體設備 Equipments|夏洛克影像工作室 Sherlock Film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吉他社 NTNU Guitar Club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孔睦驊 Hua Kong、石松林 Sony Shih、葉乃馨 Nancy Yeh、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吉他社 NTNU Guitar Club

    ●○●○●○●○●○●○●○●○●○●○

    Youtube 高畫質版本|https://youtu.be/f6upgbHDn1g

  • 節奏創作 在 阿呆夫妻過日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05 01:10:20

    【2018打擊樂暑期集訓】
    今年工作室夏令營課程有兩梯次,
    第一梯次是由學琴資歷比較久的學生一起參加,
    老師每年都會按照整班學生的平均程度設計課程、教材,
    因此兩個梯次上課的內容大致上有50%都是不一樣的,
    在事前備課的時間非常長,
    但是~~這才是我認為教學上所需要的~
    小班制或者個別的課程,
    就是要幫學生打造出最合適的教學方法跟內容!!

    影片中記錄的是其中一天早上3小時的課程,
    也是每天上課大致上的架構流程唷~

    課程方向涵蓋:
    ✅鍵盤樂器樂曲演奏+技巧
    ✅創意打擊(鼓類)演奏技巧
    ✅學生節奏創作融合
    ✅多種樂理遊戲(反應力/記憶力 訓練)
    ✅放鬆的串場遊戲
    ...

    為了讓學生更有成就感,
    每天的小遊戲老師都會儘量改變及調整修正,
    讓有趣度能維持,
    隨著遊戲的搭配,
    讓專業技術學習的時間可以堅持!

    這樣的課程設計,
    真的是讓老師很燒腦力~
    但是看到學生喜歡以及進步~
    老師的電力又會充滿,想繼續設計課程呀!!

    授課老師: 簡妤安

    教學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AnnsMusicStudio2014/?ref=bookmarks

  • 節奏創作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5-05 08:48:57

    本集主題: 潛行夢境繪畫展 張玉穎專訪
      
      隱身在捷運明德站附近的小巷弄,藝術家張玉穎的工作室就在一棟老舊公寓的頂樓。工作室和住家相距大約5分鐘車程,「靜謐」給了玉穎一個更好進行創作的空間,也因為頂樓的特性,彷如身處空中花園,隨意眺望,或休息、或深呼吸,都是暫時充電的好方法。
      
      靦腆的笑容,與玉穎害羞的個性不謀而合;瘦瘦小小的她,帶領我們走進創作的小房間,窗明几淨且一塵不染,若干瓣乾燥花及小巧可愛的作品點綴了書桌,角落的陶瓶中插著些許芒草,靜謐祥和的氣氛,最適合創作了,我想。
      
      畢業於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研究所的玉穎,在高中時便可看出未來成為藝術家的潛能,課本上的塗鴉彷彿預言著玉穎的未來,在高中課本中,畫出了屬於自己的藝術創作藍圖。
      
      玉穎的父母對於子女教育非常民主開明,且有所規劃。很多人會覺得藝術家這條路艱辛難行,多半阻力是源自於親人的反對,但玉穎的阿姨是位名書畫家、舅舅曾是獨立接案的設計師、姊姊則是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均是在這方面有所成就的社會人士,更增添了玉穎在藝術創作上的無所畏懼。阿姨對於玉穎的創作非常的支持鼓勵,也曾對玉穎的媽媽說:「玉穎的作品和別人不一樣,希望支持她讀上研究所」。玉穎的阿姨對玉穎藝術的啟蒙及影響力可謂非常深遠。
      
    細說創作主軸
      
      玉穎偶爾會覺得,人與人的相處似乎隔著一層摸不清又看不透的膜,模模糊糊的臆測摸索,並且往往游離於虛假與真實之間,面對不確定的恐懼感,是那麼讓人躊躇卻步,但卻又不足以完全地掩蓋過那點不斷溢增的探求欲望,人在渴望著汲取溫暖和安定的同時,也捉緊了矛盾。
      
      靠近是一種距離上的變化,同時也是人與人之間心靈交集所因應而生的某種溫度變化,隨著距離的拉近,我們開始感受自己以外世界的溫度。而人們彼此間總是存在著距離與隔閡,有時候,這樣的一種界線限制,讓我們很難以直接、純然的方式交流彼此,有時候卻也因為這樣的一種界線,讓我們能夠遠離險惡的種種。透過創作,玉穎欲描繪傳遞的是一種心靈溫度的變幻,一種渴求,一些安逸的寄託,觀察著社會的轉變,思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舉止、表情、氛圍…,玉穎希望能夠透過一些意象或抽象時空的擬構,來詮釋一種心靈的寧靜之境。
      
    求學時期的經歷
      
      面對獨自一人的空間,玉穎回想,或許那時離開台北隻身來到台南讀書,最初學會的便是享受獨自一人的寧靜,一種自由平靜不受拘束的狀態,如同沉浸於創作繪畫那種自得其樂的自在,有時藉由色彩的縮減,維持在一個和緩的調子裡打轉,一如學習著調節現實生活中鬆懈與緊繃的節奏。
      
      創作系列中,以鳥為主體展開,羽翼沒有了翱翔天際的意象,刻意忽略足部的描寫,整個畫面營造的是一種靜的氛圍。敘述著追憶過往至今的成長歷程,普通的家庭,普通的生活,在沒有太大的波折且安逸舒適的環境下長大,卻隨時有種會被淹沒在社會人海中,如同一個小透明的存在。為此,在潛意識裡將自由與駐足限制在一個平靜安穩的表面下,小心翼翼的構築,並蜷縮在看似舒適的範圍圈內,舔舐、捉摸、囈想、顧盼。或許刻意遺忘了羽翼翔空時的絢麗,在意識層面下恐懼著凌空與墜落。
      
    展出畫作特色
      
      仔細觀察玉穎的作品,將發現,些許畫作因水而將畫面區隔成「水面上」、「水面下」兩種狀態,玉穎解釋這就像是一件事情的一體兩面,而她也透過顏料將自己對於事情的看法描繪出來。在其它作品裡,也充滿了許多大自然的生物,例如鳥類、花草植物等。大自然對人類來說,是一種餽贈、是一種恩典,從它們的姿態可以發現很多哲理,而鳥類也可視為是玉穎的自我投射,若隱若現的的藏身其中,也十分像極了自己的個性,不想要特別的突出。
      
      有時候在從家裡前往工作室的途中,瞥到路上大雨過後的花花草草,感受到它們生命力的旺盛,因而入畫,也是玉穎對於大自然細膩的觀察所使然。
      
      每個時期的畫作,因心境不同,所呈現出的顏色基調也自然不同。以大學時期的藍色系來說,當時玉穎對於未來思考較多,甚至思考藝術創作應暫時擱下,直接進入職場工作;而研究所時期則是暗色系,對於畢業後的前景也極為憂心,呈現焦慮的狀態;而現在的作品較為繽紛,是為彩色系,玉穎放下過去幾年的煩惱和擔憂,如實的反映在畫作中。
      
    平日的興趣及嗜好
      
      平日裡喜歡做些手工藝品,連轉蛋機、紙花…等對玉穎來說都不是難事,現在也在朋友開設的金工工作室幫忙,興趣也能作為工作選擇之一,對玉穎來說,是非常開心的一件事。
      
      詢問到玉穎平日裡的其它嗜好,她笑著回答說:「只要有必需品,應該可以幾個月都不出門」。但真實的狀況是,待一幅作品完成後,她會故意不理那件作品,沉澱一下,與三五好友出門,看看展覽,了解現在的藝術圈脈動。
    (文:金車文藝中心)
        
        
    張玉穎簡歷:
        
    學歷:
    2010-2014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碩士畢
    2006-2010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畢

  • 節奏創作 在 HenleyHi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9-25 10:52:40

    LIKE US ON FACEBOOK:www.facebook.com/henleyhii

    「色盲」MV從夜晚拍攝至凌晨,共10個小時嘔心瀝血的製作。
    MV美術場地佈置,比其他的MV花上更多的心血,誠意十足。
    Henley許亮宇也在MV中發揮了更深層的內心戲。女主角也誠邀了「甲洞」電影Tracy鐘佳恩友情演出。


    制作人私心量身打造自稱有史以來寫得最"精疲力盡"的重節奏創作『色盲』
    專輯全采用真實樂器LIVE BAND編曲 錄到暴走卻直呼過癮!


    制作人量身打造自稱有史以來寫得最"精疲力盡"的重節奏創作『色盲』
    專輯全采用真實樂器LIVE BAND編曲 錄到暴走卻直呼過癮!
    專輯第二波歇斯底里主打搖滾曲「色盲」是制作人彭學斌的創作,延续鲜明的摇滚创作路线,『色盲』的詞意并非我們一般所了解的色盲癥,而是想要帶出『愛情駭客』這樣的人物化身底下,男生在遇到愛情時,美『色』當前的刺眼總是足以讓人『盲』目,重節奏加上激烈的填詞,仿佛是以歇斯底里的自白口吻表達反覆洶湧的矛盾情感,整个流线一气呵成。

    ::音樂 X 時尚 玩味 X 自信 FUNKY X ROCK 突破 X 冒险::

    Henley許亮宇首張創作迷你專輯「Love Hacker」 駭客攻略 全面啟動!

    *隨專輯附贈 LOVE HACKER 限量吉他撥片+ 玩酷音樂會VIP ROCK ZONE入場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