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管線規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管線規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管線規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管線規範產品中有20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的網紅陳善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四次定期大會交通部門質詢】 善慧(109/10/21)於警消衛環部門報告質詢,與警察局、毒防局、環保局、爭取及探討如下: 一、建議援中港、藍田地區增設派出所: 藍田、中和、中興三里人口年年攀升,隸屬的加昌所29個警勤區中,三里即包含8個警勤區,早期已有土地規劃為機關用地專供派出...

管線規範 在 高雄整理師-文青懶媽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3 14:17:46

【#買房on_the_way】02 之選房好苦惱​ ​ 想要買房,是一個很廣泛的說法,要考慮的層面很廣。​ 包括要買怎樣的房子 - 公寓、大樓、透天、華廈;要買在哪個區域(這個我們已經決定好了);買房的預算怎麼抓(應備現金、貸款金額、整修費用等都需要仔細思量);是否該研究很便宜的法拍屋;挑選房子有什...

管線規範 在 愛麗絲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14 05:33:53

在高雄,要好好喝一杯純淨的水很難嗎?說真的還沒那麼輕鬆。早期愛麗絲曾取桶買水,這水非得煮過才喝,但女生力氣小,取桶買水很辛苦。若使用濾水壺,還是挺不方便的,因為一次只能濾一點水,來不及一家人使用,到後來都是購買整箱的礦泉水放在家裡喝,但是,煮菜時,媽媽還是直接用自來水煮菜煮湯。 雖然近年來高雄的自...

管線規範 在 劉俊佑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8:20:24

#從茶藝課看體驗的重要 今天受 @imarielw 之邀去參加 琥泊 的茶藝課,(感謝 @song.kiki 幫拍照),原來空間就在禮拜文房具的樓上,離之前桑河很近。 (那邊感覺蠻好的,如果那附近有閒置空間要出租請通知。) 兩個多小時的課,對茶的了解沒有太過深入,但體驗卻是深刻的。 #儀式感...

  • 管線規範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8 09:51:10
    有 13 人按讚

    〈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管線規範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3 20:50:06
    有 33 人按讚

    為你的防震措施來個健康檢查!這四大防震任務,你有沒有全部都完成了呢?

    【之一:做好防災演練】#身體記憶
    強震來襲時,除了家具會劇烈搖晃和掉落,我們可能連站都站不穩,因此,當國家級警報響起,趁著破壞性強的地震波還沒抵達前,就必須做好「趴下、掩護、穩住」的避難動作。
    惟有日常就做好防災演練,將避難動作刻入大腦和身體,才能有效提升自我災害應變能力,成功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之二:備好緊急避難包】#一人一個 #半年檢查一次
    在輕易取得的地方,我們必須準備一個「雙肩背包」以及下列物品:
     緊急糧食和飲水
     禦寒衣物
     緊急醫療用品
     清潔用品
     貴重物品(重要證件和影本、現金)
    如果家裡有長者、嬰幼兒、寵物或身障人士,則需要考量各自的需求來準備哦!

    【之三:固定好屋內家具】
    台灣過去有為數不少的地震死亡案例,是因為家具砸落或倒塌所造成的,若能事先固定、適宜的規劃擺放,就可以減少許多災害風險。
    除了安裝系統家具,我們也可以使用許多工具和零件來固定家具,例如透過 L 型金屬固定架將家具固定在牆壁,使用鍊條防止燈具落下、以書架橫桿防止書本掉落等等。
    此外,也需要注意床邊是否有容易倒塌的櫥櫃或家具,以免在睡夢中躲避不及。

    【之四:搞懂自家災害風險】
    我們的房子幾歲了?符合當前建築法規嗎?地理位置安全嗎?了解這些資訊,這也是預防災害的重要任務哦!
    除了地震本身,地震後可能引發的 #後續災害 也不容小覷,因此像是建築本身的年齡和規範、土壤液化帶、瓦斯管線分佈、活動斷層、淹水潛勢、海嘯災害、坡地災害等各式的災害潛勢資料,也必須好好了解一番才行!
    而對於住宅的健康檢查,有許多防災單位、縣市防災網站都有開發相應的資料平台,歡迎大家瀏覽參考,例如: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災害潛勢地圖網站
    https://dmap.ncdr.nat.gov.tw/
    內政部消防署:防災有Bear來,個人化防災系統
    https://bear.emic.gov.tw

    以上,為大家簡要整理了重要的避震防災事項,若希望獲得更詳細的資訊,歡迎參考中央氣象局以及消防署等防災單位的網站~

    #110年國家防災日 #國家防災報你知

    *本文轉載自合作夥伴 報地震 - 中央氣象局

  • 管線規範 在 蔡適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4 12:49:53
    有 505 人按讚

    《大武崙工業區廠商欣隆天然氣說明會》

    感謝 經濟部工業局 、 #大武崙兼瑞芳工業區服務中心、 大武崙工業區廠商協進會、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欣隆天然氣公司、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以及各家廠商代表,可以來一起來了解,欣隆天然氣針對大武崙工業區管線延管、提供天然氣狀況的說明。

    會中各家廠商針對不同的需求,所提出的意見,適應都會好好來協助,特別是 #減少碳排放 的趨勢和相關的國際標準,都已影響廠商的國際合作與規範,公部門和國營企業必須即早來協助廠商,減少碳排放,讓我們的企業更有競爭力。

    立法院-全球碳排管制趨勢之研析
    https://www.ly.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6590&pid=209322

    經濟部工業局大武崙兼瑞芳工業區服務中心
    https://www.moeaidb.gov.tw/iphw/dawulun/#open-modal

  • 管線規範 在 陳善慧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11-26 15:48:28

    【高雄市議會第三屆第四次定期大會交通部門質詢】
    善慧(109/10/21)於警消衛環部門報告質詢,與警察局、毒防局、環保局、爭取及探討如下:

    一、建議援中港、藍田地區增設派出所:
    藍田、中和、中興三里人口年年攀升,隸屬的加昌所29個警勤區中,三里即包含8個警勤區,早期已有土地規劃為機關用地專供派出所使用,善慧建議於援中港、藍田地區新設派出所,以舒解加昌所轄區過大、警勤區偏多之問題!

    二、市警局監視系統應加強妥善率:
    妥善的監視系統能有效幫助治安,但市警局監視系統之修復速度遠不及故障速度,而楠梓分局妥善率僅55%,鄉親因故需監視畫面時常因監視器故障而造成不便,警察局應盡速提升監視器妥善率,改善治安死角的問題。

    三、毒防局應向中央積極爭取經費:
    日前行政院會通過將再投入4年150億的預算強化反毒防制,請毒防局應要積極爭取中央經費補助。未來將於里辦公室設置社區毒品防治關懷據點,善慧提議左楠地區的設置務必納入規劃。近年來多數治安事件皆因毒品造成,毒防局應要努力,使高雄鄉親遠離毒品危害。

    四、後勁溪汙染情形應加強稽查:
    後勁溪是一條非常美麗的溪流,若能妥善規劃將成為特色景點,但因後勁溪汙染嚴重造成發展受限,善慧建議環保局編列預算針對後勁溪安排稽查人員強力杜絕黑心廠商偷排廢水,且須加強與水利局共同合作改善後勁溪汙染情形。

    五、高雄工業管線的維護管理:
    現行環保局針對四吋以上管線以要求公布IP(INTELLIGENT PIG)檢測為主,但IP檢測上有許多問題存在,善慧建議環保局於規範中納入其他監測方式一併進行,改善IP檢測的盲點,使高雄地下管線更安全!

    高雄的環境與治安應全力改善,為市民打造乾淨、安全的城市!

    歡迎追蹤訂閱陳善慧Youtube頻道!

    粉絲專頁:陳善慧【善於服務 ‧ 慧做代誌】
    https://www.facebook.com/shanhuei1124thankyou/

  • 管線規範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30 15:57:28

    200722ETtoday 惡鄰退散!律師教「三招」抗噪音 拍賣惡鄰房屋

    惡鄰居不斷製造噪音,讓人夜間難入眠;陣陣菸味不斷從通風管飄來,該如何處理?由資深司法記者蘇位榮主持的《行動法庭》,昨(21)日邀請律師蘇家宏、不動產經紀人陳泰源、北市大安區大學里里長吳沛璇,分別從法律和社區管理角度,探討惡鄰該如何處置?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魔音傳腦!律師教你「三招」抗噪音,面對半夜噪音,律師蘇家宏提供三種對應策略:

    第一走《民法》途徑,請求法院讓鄰居在特定時間內,不能發出噪音。

    第二報警,只要有「兩人以上」報案,就構成妨礙「公眾」安寧,警察可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開罰。

    報警的優點是不用上法院,甚至能讓警察幫忙蒐證,且報警會留下報案記錄,日後若上法院,只要法官調閱通聯記錄和筆錄,確認鄰居屢勸不聽,到時即使鄰居在法庭說自己很可憐,法官也可以判重一點。

    第三,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開「區分所有權人大會」,決議要求住戶強制搬遷,並變賣他的房子,讓惡鄰直接從社區消失。

    善用「惡鄰條款」四步驟拍賣惡鄰房屋

    若對於惡鄰忍無可忍,希望他搬走,目前《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已有明確規範「惡鄰條款」,只要住戶同心協力,就能將社區內擾亂安寧的釘子戶強制驅離!

    具體作法如何操作,蘇家宏律師將過程簡化成四步驟:

    第一,公寓大廈必須先有明確的「社區規約」,而規約可由「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制定,讓住戶知道有哪些事情不能做,例如不能堆積、亂丟垃圾。

    第二,要求住戶改善,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22條給予住戶「三個月」的改善期,可透過寄出「存證信函」的方式處理。

    第三,若三個月後沒改善,可依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31條召開「區分所有權人會議」,訴請法院強制出讓房屋。

    蘇家宏律師提醒,在召開住戶大會時,要特別注意法律對於區分所有權比例和出席人數的要求。以100戶的社區為例,若注意大會決議要符合法律要求,必須至少有2/3的住戶(即67戶)出席。而同意權的行使,必須是出席人數的3/4同意(即67戶的3/4)。

    在住戶大會決議結果做出後,管理負責人或管委會必須先經過「訴請法院強制遷離」的程序,才能要求惡鄰搬遷。

    第四,若惡鄰在法院判決確定「三個月內」,沒有搬遷完成移轉登記手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22條規定,管理負責人或管委會可聲請法院拍賣房屋。

    像這類訴請法院強制遷離的情形,在法院已經累積不少案例。蘇家宏律師強調,「要讓你的房屋有價值,請自己要保護你的家。」只有好的管理,才會有高的房價。

    除了噪音問題,菸味也常影響社區居住品質。依據網路溫度計民調,十大惡鄰之首,抽菸就排在第一名!

    不動產經紀人陳泰源表示,有些人有躲在廁所抽菸的習慣,但有些大樓整棟的管線是互通的,過去曾發生有人在一樓廁所抽菸,結果透過浴室管線,連16樓住戶都聞得到菸味!

    陳泰源指出,在大直就有個高級住宅區,管委會就乾脆強制規定,抽菸必須到戶外,不可以在大樓內。住戶也很識相,因為一戶房要上億元,所以不論是抽菸或抽雪茄,住戶會走到住家外抽。因為在陽台抽菸,味道會飄散,影響到其他住戶。

    部落格網址→https://taiyuanchen1223.blogspot.com/2020/07/200722ettoday74-3.html

  • 管線規範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4 19:00:07

    1.中油深澳氣體供輸中心矗立於東北角已37年,貯存了具高危險性的高壓丙烷、丁烷氣體。依照國際間API570管線檢測規範,第一級管線(最優先須檢查)至少每五年須檢測一次,若依更嚴謹的規範標準,台塑公司訂定每一年須檢查一次。

    按照目前我所掌握的情形,2012年、2017年及2019年分別有分段進行管線檢測。但目前中油所提供的檢測報告並不完整,僅只是摘要式的報告,連最基本的檢測人員是誰、是否具備檢測資格、採取什麼檢測方法都未記載,僅不斷聲稱目前為止都有檢測、結果都是安全的。

    2.今年3-4月間工研院所進行的檢測報告,檢測結果管線並沒有問題。但就在今年9月11日,發生管線嚴重侵蝕導致丁烷洩漏,外包覆層結凍,施以緊急搶修先用塑膠袋封起來,令人怵目驚心。另一個問題是,發生如此嚴重的情事,中油並未向外界通報,僅內部知悉,人命關天的事,難道居住在周邊的深澳民眾沒有權利知道嗎?

    更令人疑惑地是,明明在今年3-4月間才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也沒有問題,為什麼9月就發生這樣的事?我進一步追問過去深澳廠曾發生丙烷、丁烷洩漏的次數,中油未能回答。只承諾將於一週內提交管線維修紀錄及汰換紀錄。(其實,我已經發文要很久了)

    3.我向中油調閱深澳廠10萬元以下小額採購的紀錄,共計有305標,總金額超過1800萬。其他不含括10萬元以下的標案,金額高達9600萬。前述的標案,全部集中於三家廠商,進一步調查深澳供輸中心的工作許可證,更發現這三家廠商,用的都是同一批人。

    先前工程會檢討屏東縣出現標案過度集中時,就已將該情況移送監察院及檢調。我要求經濟部責成中油徹查深澳廠所發生的離譜情事,中油承諾於一週內完成調查。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