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管理學書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管理學書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管理學書推薦產品中有22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3萬的網紅天下讀者俱樂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0月新書 #天下雜誌出版 #打造韌性 三菱電機、BMW、3M、西門子等,這些企業有什麼共通點? 答案是,這些企業成立迄今都超過一百年。 但台灣的「百年企業」,你說得出來有幾個呢? 根據統計,那些公開發行上市且持續營運中的近千家企業,平均歷史不到四十年。 在技術推陳出新、環境變遷快速的數位...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鄭匡宇激勵達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成功者的故事 但很多時候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前面所經歷的失敗!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創業家失敗的故事分享 相信絕對可以讓你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 一起來聽聽我看完以後的感想吧~ 本書介紹: 「搞砸之夜」主辦者──全球知名組織Impact Hub 台北分部,特別與台灣知名管理學者...
「管理學書推薦」的推薦目錄
管理學書推薦 在 小珊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5:23:54
喜歡喝紅茶的朋友舉手🙋♀️ 台北歐風手搖飲進軍中和積穗商圈🥳 喝的到茶葉的香氣☕️,和濃郁的奶香,價錢超親民👍,還不喝一波😎 【Info】 📌:伊莉莎白紅茶書房中和員山殿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333號 ☎️:02-8227-6518 #伊莉莎白紅茶書房 #伊莉莎白紅茶書房推薦 #伊莉莎白紅茶書房...
管理學書推薦 在 我是葇依-??︎?書單推薦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09:40:35
首圖是「賺」了一輩子的「錢」 吳淡如出新書了🎉身為宜蘭人同鄉餘有榮焉(?😂 這本書雖然是集結她的podcast 內容,但是書本統整得更仔細,吳淡如本人也是我偶像之一,唸完臺大EMBA後又繼續唸國外的,不管做什麼都很認真,這本書就是她將在商學院學到的內容分成六大塊人生主題,歸納成「人生實用商學院」 ...
管理學書推薦 在 呂宇晟(大軍)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6 10:35:48
- 我終於考上北科大管理博士班😭 考了三次,我原先以為我應該是沒機會上了,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做好重考的打算,謝謝世新大學管理學院碩士班指導教授們(吳聲昌、李智煒)及廖鴻圖副校長的推薦考試,還有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陳明義議員、何志偉委員幫忙我寫推薦函,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的力挺。 體育人不是不愛讀書,而...
-
管理學書推薦 在 鄭匡宇激勵達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08 19:00:23我們常常聽到的都是成功者的故事
但很多時候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前面所經歷的失敗!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創業家失敗的故事分享
相信絕對可以讓你在成功的路上少走彎路!
一起來聽聽我看完以後的感想吧~
本書介紹:
「搞砸之夜」主辦者──全球知名組織Impact Hub 台北分部,特別與台灣知名管理學者黃國峯博士合作完成這本書。黃國峯博士為政大EMBA執行長,也是國內知名策略學者,多年來深入研究與撰寫的商業個案,備受肯定。黃博士以曾在「搞砸之夜」上分享失敗經驗創業家的故事為素材,並與創業家們進行多次訪談之後,完成這本書。
在書中,除了梳理一個又一個充滿啟發的搞砸真實故事,黃博士更提出一套非常實用的系統性分析架構,供創業家、經營者思考關鍵策略與組織營運管理觀念,一一破解經常被創業者誤解的管理迷思!
#好書推薦
#閱讀
#非讀不可
▶▶▶有什麼問題想問我嗎?歡迎來信:service@rucoltd.com
➡鄭匡宇學院網站:https://www.learnforbetter.com/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KuangYuCheng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intalk/
↓↓↓鄭匡宇【隨時來點正能量】podcast上線囉
蘋果:https://apple.co/3529MdS
安卓:https://soundcloud.com/motivateyou -
管理學書推薦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16 20:00:31「就算沒有服裝規定,也不會有人裸體上班。」第一次聽到Netflix執行長海斯汀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家原本被百視達拒絕收購的公司,竟然竄升成全球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超越Google和Apple,成為求職者最嚮往的企業。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零規則》的作者是Netflix創辦人暨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他邀請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艾琳.梅爾(Erin Meyer)進入公司內部研究和訪談員工,兩人用對話的形式共同完成了這本書,帶我們一窺Netflix看似沒有流程管控的運作下,卻擁有不斷創新和快速反應的企業文化。
1. 高人才密度才有最優戰力
2. 絕對誠實養出信任與進步
3. 高度授權、效率與彈性優先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no-rules-rules/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no-rules-rules/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高勝率創新》為什麼企業不斷創新靠的是結構而非文化?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onshots/
《破框能力》拓展舒適圈的最好方法就是「先行動後思考」
https://readingoutpost.com/act-like-a-leader/
《全球800CEO必備的應變智商》10個成長策略心得與回顧
https://readingoutpost.com/growth-iq/
《訂閱經濟》6個觀念顛覆產品思維、關注顧客價值
https://readingoutpost.com/subscribed-book/
《召喚勇氣》提升個人領導力,凝聚團隊向心力的4個步驟
https://readingoutpost.com/daring-to-lead/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
管理學書推薦 在 下一本讀什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11 20:00:04《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本流傳數十年的經典,作者史蒂芬・柯維是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大師,對於個人成長、領導管理、提高生產力的領域來說,堪稱開山祖師爺,這本書則是他談論領導和成功最經典的著作。
我發現自己讀過的其他近代相關書籍,大部分核心觀念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若說得誇張點,很多這類的自助書,只能算得上是這本書的「衍伸版」。在這集節目哩,我會重新排列書中的關鍵元素,以作者不斷強調「由內而外」的精神,分別從個人品德、人際關係、管理領導、團隊組織這四個面向切入,來跟七個習慣做連結。
📝部落格文字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7-habits/
🛒購書連結 https://readingoutpost.com/recommends/the-7-habits-30th/
👉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其他文章
《從內做起》為什麼「領導力」是職場和人生的必修課題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leader-within-you/
《活出意義來》集中營倖存者教我的3件事
https://readingoutpost.com/mans-search-of-meaning/
《FBI談判協商術》最有效果的10個談判策略
https://readingoutpost.com/never-split-the-difference/
《跑出全世界的人》NIKE創辦人對這3件事說「不要」
https://readingoutpost.com/shoe-dog/
《被討厭的勇氣》初階主管不能盡信的3個職場心態
https://readingoutpost.com/the-courage-to-be-disliked/
📚我讀過的其他好書,以及閱讀習慣的培養
【好書推薦】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20-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9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9-favorite-books/
【好書推薦】2018年閱讀前哨站最喜歡的10本書 https://readingoutpost.com/2018-favorite-books/
2021年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https://readingoutpost.com/how-to-read-50-books-a-year/
喜歡看別人的讀書心得與書評?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 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lover-collection/
🎧希望你從這個頻道認識更多好書,找到你的下一本讀什麼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4gUy39
👉Google Podcasts https://bit.ly/2SfLGF9
👉Spotify https://spoti.fi/3i71G70
🌏Website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
👉關於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官方網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
語音信箱:https://readingoutpost.com/contact
訂電子報:https://readingoutpost.com/book-picking-subscriber/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eadingOutpos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管理學書推薦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月新書 #天下雜誌出版 #打造韌性
三菱電機、BMW、3M、西門子等,這些企業有什麼共通點?
答案是,這些企業成立迄今都超過一百年。
但台灣的「百年企業」,你說得出來有幾個呢?
根據統計,那些公開發行上市且持續營運中的近千家企業,平均歷史不到四十年。
在技術推陳出新、環境變遷快速的數位時代,#經營者 如何帶領企業在迎接當下各種挑戰之際,同時落實數十年、乃至百年的永續經營理想?
《打造韌性》作者分別來自學界與順利跨世代傳承的產業界,除了從跨業跨域的「橫剖面」檢視當代經營課題外,也從跨時的「縱剖面」探索經營的變與不變。透過更為全覽、綜觀的視野,為經營者帶來猶如撥雲去霧般的幫助,更是 #企業二代 亟需共學共享的關鍵心法。
👀 好評推薦——
「書中充滿了許多國內外案例與架構性洞見。」——林佳龍,前交通部長、台中市長
「巧妙地結合宏觀面的分析架構和微觀面的實務應用,既見樹又見林。」——胡星陽,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轉型與傳承,是打造百年企業最重要的挑戰,突破的關鍵在於具備長期的眼光及持續做有累積意義的事。本書提供邁向永續經營的重要思考框架,強調在以人為本的領導管理與企業文化的基礎上,打造能勝與不敗的韌性六力。」——黃男州,玉山銀行董事長
「讀完本書後,我深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暢通快感。書中提及的六大韌性,若一家企業能夠六力貫穿,力力相通,勢必能夠所向無敵。」——黃怡穎,台中精機董事長特別助理
「本書為永續經營提供數位方法與傳承之道。」——賀陳弘,清華大學校長
_
📖 購書傳送門
博客來 https://reurl.cc/Mk0lY4
MOMO https://reurl.cc/52pkKq
誠品線上 https://reurl.cc/431xmD
金石堂 https://reurl.cc/AR751K
天下網路書店 https://reurl.cc/95GlZd
📖 電子書
博客來 https://reurl.cc/px1Gx8
Readmoo https://reurl.cc/xE9RO4
樂天Kobo https://reurl.cc/jg1AGq
#數位轉型 #企業傳承
管理學書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書推薦 #一起出發_一起到達
#趙心屏 肉腳(ㄇㄚˋㄎㄚ)的跑步人蔘
撰寫這篇推薦文時,我正在海拔2200公尺的 #阿里山,與十二位選手、一位物理治療師共同合宿,執行為期五週的高海拔訓練。在遠離城市喧囂與收入煩惱之時,很榮幸能搶先大家一步閱讀Rose的作品,透過本書作者Rose的精細賽程介紹,間接了解戈壁賽事的艱難,及講求團體的競賽。雖然少了個人賽事的極度孤獨感,但卻多了靈性上的全體感,如同家庭的組成,降低了人們害怕的寂寞,也因心靈提昇至全體感,才擁有了所謂幸福的滋味。
或許看到打類固醇、吃止痛藥、有人撐扶而完成賽事會讓某些讀者感到不悅,彷彿對於人類純粹意志力美學的背叛與破壞殆盡,但是當我們從另一面角度去觀賞,在患難中的相互扶持,不也是人類內在最美好的一部分嗎?
#閱讀一位跑者 奔跑在戈壁的故事,彷彿體驗了一場人生,從小到大的求學生活、畢業後進入社會工作,不也是時常有各種「雙塔」的出現,支撐著讓我們可以在生活困頓中更勇往直前。也許在強調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社會中,人類的互相關懷、父母般的無私幫助,反倒在這世代更令人感到無限渴望。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台大EMBA透過運動體驗過程,領悟出管理學的新理論,這不正符合兩千五百年前蘇格拉底的預言。台大EMBA僕人管理學強調的是團隊合作,更適合亞洲東方教育思維,雖然我們都知道運動好處多又多,但台灣學校教育過程,反倒不重視體育運動的體驗,更強調的是智育的發展,而延遲到了人生中年階段,才能透過運動去體驗自然教育的過程。如果人生能更早體會自己並不是個運動肉腳,少了揮之不去的自卑感,多了眼神中的榮耀虹彩。
#抽獎活動
即日起加入 #真男人文創商行 官方LINE帳號👉 @trulyman 👈就有機會抽新書,限量五本!
🔥抽獎訊息發送:2021/10/03 23:59
管理學書推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書推薦《#為時不晚》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你從學校畢業、即將踏入職場的時候,曾經期許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一個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的人嗎?我相信,一定沒有人這麼期許過。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這些我們最不想成為的樣貌,卻總是悄悄地爬到我們身上。我們該怎麼辦?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dnt-see-it/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為時不晚》的作者是加拿大牧師暨思想領袖凱瑞.紐霍夫(Carey Nieuwhof),他也主持「Leadership Podcast」訪談各界成功人士,持續分享活出更好人生的秘訣。他曾經是個執業律師,但是在三十歲那年內心受到召喚,轉行當起了全職牧師,引導人們邁向心中嚮往的人生。
在他經營教會和傳道的經驗當中,他發現人們總是會面對到七種「內在危機」,分別是憤世嫉俗、道德妥協、人際疏離、脫節、驕傲、倦怠、空虛。這些狀態就如同英文書名「Didn’t See It Coming」,我們根本「沒有預料到它們會發生」,但是每個人都一定會遭遇到這些經驗。
幸好,這些內在危機都是「有跡可循」的,也可以提早「防範於未然」。作者在這本書教我們透過「自我察覺」(Self-Awareness)的方式,去發現潛在的危機訊號,並且透過具體的行動指引,讓我們能夠提早修正、避免自己身陷這些危機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在 Goodreads 書評網站獲得了 4.46 顆星的高分好評,書中沒有老掉牙的故事,多的是作者多年傳道授業的真人真事,以及他本人非常露骨的真心表白。以下分享三個對我最具啟發的內在危機的察覺方法和處理方式。
.
1.#憤世嫉俗
.
有時候我會納悶,為什麼社會上(尤其在網路上)充滿許多憤世嫉俗的人,這種情緒有時候也會悄悄地影響我們自己。作者認為,憤世嫉俗其實是一種「選擇」,它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後天養成。生活不會讓人變得憤世嫉俗,是你讓自己變成了那樣。他用自己的切身經驗進一步說明。
在他仍是新手牧師的時候,在地方的小鎮認真經營教會,而且總是親力親為每天都拜訪教友。其中有一對教友夫婦,他們的生活並不寬裕,在財務和家庭關係上面充滿危機。因此作者特別撥心力照顧他們,幾乎對他們的各種需求有求必應。但隨著教會人數持續成長,這對夫婦的需求卻越來越像個無底洞。
在某一次的教會主日因為子女不守規矩地吵鬧,夫婦倆跟作者起了衝突,丈夫吼道:「這地方已經不適合我們,你不再關心我們了,我們要離開!」
作者滿頭疑惑地追問:「我當牧師以來從未花這麼多時間一對一關心一個家庭,整個教會也為了服務你們而一再犧牲。我到底哪裡做得不夠?」這個問題無濟於事,那對夫婦從此離開了教會。
一股憤世嫉俗的怨氣湧上作者的心頭,他感到浪費時間、不想再關懷別人、不要再為人付出了。這麼憤怒的原就是因為掏心掏肺卻幾乎沒有獲得回報,或者得到的回報與預期相反。事後他反省這件事情時說:「憤世嫉俗的形成,不是因為你有一顆封閉的心,而是因為你的心胸曾經敞開。」
這種痛苦的經驗,會讓我們面臨抉擇。我們很可能將過去的失敗經驗投射到未來的情境,我們也可能從此停止信任和盼望,結果會怎樣?如果我們任憑這種想法自由發展的話,最終我們會封閉自我,憤世嫉俗終將接管了我們。我們能有什麼解藥?
首先是再次「盼望」。我們必須體認到,各種創傷和背叛都是敞開心胸的人必然會遭遇的狀態,唯有擁抱相信的力量,對未來再度敞開心胸。不要讓過去的苦痛傷害了未來的璀璨。其次是運用「好奇心」,保留思考時間想像更多可能,多問「為什麼」和「為什麼不」,讓自己嘗試新做法,讓開放式的問題引領自己前進。在好奇心的面前,憤世嫉俗沒有立足之地。
.
2.#道德妥協
.
管理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曾經在《與成功有約》書中鼓勵每個人去想像自己的「喪禮」,在你人生的最後被蓋棺論定時,別人會怎麼評論你?作者說他擔任牧師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在哪個喪禮見過為人子女的展示自己父親的履歷。也從來沒有聽過子女站在棺木前討論著父母的身價淨值。跟你最親近的人,不會在你的人生歡送會上,朗誦你最近一季的業績數字。
作者用了一個很趣味的方法描述這個概念。當你過世之後,你認識的人在餐桌上聊到你時會說:「喔,凱瑞啊,他是一個______的人。你可以把莎莎醬遞給我嗎?」雖然聽起來很難接受,但是「人的一生,終究會被活著的人簡化成一個句子。」這個空格裡面填寫的,通常就是一個人「品格」的濃縮,一個正直或友善的人;一個虛偽或易怒的人。
在作者年輕時的律師生涯中,他見到許多同儕曾經面臨道德危機的訊號,包含在人前人後差距越來越大、掩蓋事實、無法說到做到、合理化自己的不良行為和決定、眼中只關注自己。如果不加以調整,就會漸漸走上道德妥協的不歸路。具體的方法是每天付出微小的努力刻意培養,例如承擔責任、言行一致、挪出時間保留給自我反省和成長。
我在讀這段的時候,也思考著作者為什麼選擇牧師當「志業」Calling)的這條路,因此我在自己的子彈筆記上面塗塗改改,最後寫下這段想法:「一個志業的召喚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它指的是把微小的信念好好地實踐出來。它就是每天履行正直、體面、誠信。偏離這些之外的任何事情,都只是偽裝之下的慾望罷了。」品格的養成不是一夕之間的壯舉,而是每天微不足道的累積。
.
3.#身心俱疲
.
「疲勞過度」(Burn-out)是現代人常見的內在危機之一,無論是受雇於人的上班族,或者是看似自由自在的自雇者,都很有可能面臨這個狀態。作者在他四十歲一場空前盛大的演講之後,體驗到了猶如自由落體般的倦怠感。他描述那是一種「沒有期待,沒有喜樂,雖然還活著,但實在不覺得自己完全活著」的感覺。
然而,我們該如何自我察覺到自己即將陷入倦怠?明顯的警訊有:熱情消退、不再感到情緒起伏、因為小事情抓狂、活力流失、憤世嫉俗、無法滿足、無法正確思考、生產力下降、再也不笑、睡眠也無法使你重振活力。如果我們面臨上述的狀況越多,就越接近疲勞過度的懸崖。作者提供了幾個方法幫我們調整自己的步調遠離倦怠。
首先是不要試著去否認倦怠,因為這麼做只會加速情況惡化。比較好的做法是「告訴別人」自己當下的感受,找個懂得聆聽的親友聊聊,善用人際關係的力量,因為當你不再相信自己的時候,你需要有人相信你。
其次是「調整步調」通常比「調整負重」更容易帶來緩解,因為步調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請一天假、關掉手機、取消會議,在狀態不好的時候讓自己退後一步、休息一下。放慢步調去回想這一切忙碌背後的意義,釐清思緒後再重新出發。
最後是「接受自己的破碎」,人生的境遇就如同潮水有高有低,我們總會遇到狀況差的時候。我們不需要時時刻刻堅持「完美」的姿態,而且要放下自以為可以處理完所有事情的「驕傲」。作者認為,要體認到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適時尋求親友、信仰和諮商,是修補身心疲勞的良方。勇於接受「破碎」的人才有機會意識到自己能力的盡頭,找到超越和改善的力量。
作者也引用神學家兼作家達拉斯.威拉德(Dallas Willard)談提升心靈健康的方法:「你必須痛下決心,除去生活中的匆忙。」面對疲勞的前兆,必須主動採取放慢步調和尋求人際協助的策略,不要著急,也不要拖延,容許它該多久、就多久。放慢腳步和調整步伐才能走得更久、更遠。
.
#後記:危機就是轉機
.
《為時不晚》的作者雖然是一位牧師,但是上帝和聖經的文字內容不至於喧賓奪主,反而在一些重要的章節扮演了畫龍點睛的效果。透過這本書可以提醒我們自己,憤世嫉俗、道德妥協、身心耗竭、無足輕重,這些都不該是我們人生的結局,而是可以預見的必經狀態,而且我們有能力提前做出準備。
在書中,作者一再提醒了「自我察覺」的重要性,要先能察覺這些內在危機的跡象,才有機會防範於未然。如果你本身不是基督徒沒有禱告的習慣,我很推薦參考另外兩本書《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或《靜下來工作》來培養「正念」的習慣,正念能夠幫你關閉漫不經心的自動導航模式,透過有意識的自我覺察、感知情緒,對世界做出正確且善意的回應。
最後,我想引用擅長教人克服恐懼的專家克莉絲汀.烏梅爾(Kristen Ulmer)的這段話:「別浪費任何一個危機。那是宇宙在考驗你學習一件新的事物,讓自己的潛能更上一層樓。」當你遇到任何一種內在危機的警訊,不要害怕它的到來,要知道,那或許是成就美好人生的重要轉機。
.
感謝 格子外面 提供抽獎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