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管式反應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管式反應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管式反應器產品中有6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賴品妤,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727核二廠跳電事件考察 #什麼椅子武力值這麼高❓❓❓ 7月27日,位於我們萬里的核二廠二號機發生了主汽機跳脫及反應器急停;而根據原能會及台電的檢討報告顯示,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竟是因為,值班人員在移動椅子時,不慎觸碰到壓克力保護罩,誤觸了系統的開關所造成,實在是非常離譜。 今天,我與其他委員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MoneyDJ理財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管式反應器 在 林宜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2 20:27:54
今天台北天氣冷冷,但宜瑾依然在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針對的「核一廠除役工作卡關」要怎麼處理進行質詢。 宜瑾認為原子能委員會應該要與經濟部、台電、新北市政府進行橫向溝通,共同來兼顧地方的健康安全的需求以及國家整體財政發展。 今年監察院也提出相關報告。核一廠一號機目前在2019年進入退役階段,但是關於廠區...
管式反應器 在 Talkthatenerg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4-21 13:32:58
#延役到底要執照到期前幾年提 #申請延役重點應該是設備安全而非流程 這幾天稍稍整理了核電廠延役申請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到底拿核二已過申請規定來阻擋是否合理吧~ 大家一定聽過,如果台電要申請核電廠延役,就必須在執照到期前五年以上提出申請,目前台灣如果要申請核電廠延役,主要是由「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六...
-
管式反應器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3-01-09 15:27:12立法委員林佳龍今(9)天在教育委員會質詢原子能委員會及台電主管,林佳龍表示,核四廠內主控制室的燈號設計複雜,有紫、藍、白等3色燈號,用以表示4種狀態,相較控制室燈號只有紅、綠2種顏色的日本電廠,台灣核四廠發生緊急狀態時,工作人員容易產生誤判,小小的疏失可能會導致大浩劫。
林佳龍表示,由於全世界僅有日本與台灣的核四廠一樣使用進步型沸水式反應器(ABWR),原能會多次邀請日本原子力安全基盤機構(JNES)的專家來台協助視察核四廠興建工程,JNES隨後提出質疑及建議,認為核四廠內主控制室的燈號過於複雜,然而但原能會至今卻都沒有要求台電改善,林佳龍說:「這又是一個國人不相信核四真的安全的鐵證!」
緊接著林佳龍質詢台電董事長黃重球,林佳龍質疑,經濟部在先前的專案報告中指出「對於上述核安總體檢情形,曾經經濟部於100年12月邀請3位國外學者專家進行勘查後,針對台電公司核安總體檢之辦理情形,及各核電廠均具備生水池作為緊急水源,且有多重備用電源等設施,與台電公司所提之機組斷然處置措施,均給予肯定,咸認為3座運轉中核電廠及1座興建中核電廠均屬安全。」,林佳龍指出,這3名「國外專家」都曾擁有台灣國籍,背景也都是清大核工所,根本都是台電的「自己人」,經濟部及台電竟敢以此為證,向國人說台灣核電廠是「安全無虞」,林佳龍也要求經濟部必須重新體檢,否則國人絕不會相信核四有核安。
管式反應器 在 賴品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727核二廠跳電事件考察
#什麼椅子武力值這麼高❓❓❓
7月27日,位於我們萬里的核二廠二號機發生了主汽機跳脫及反應器急停;而根據原能會及台電的檢討報告顯示,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竟是因為,值班人員在移動椅子時,不慎觸碰到壓克力保護罩,誤觸了系統的開關所造成,實在是非常離譜。
今天,我與其他委員們至核二廠進行考察,台電亦模擬了事發當時的狀況,重現事件發生的原因;而我也在現場指出,「事發當下,台電沒有即時的與我們地方好好溝通,對此我非常不高興。」
我曾經多次強調,我們東北角正是全台灣面對最多核能的地區,核能議題對於鄉親們不只是紙上談兵的討論,而是每天真實面對的生活狀態。是以,核電廠每一次發生的事故,都是在撕裂本區居民對於台電的信任。
此次事件中,本應該是管制物品移動的紅線區,以及防止突發性碰撞的壓克力保護罩儼然徹底破功,著實讓人不禁懷疑台電的內部螺絲鬆動。
#不能容許核電廠有絲毫犯錯空間
雖然,台電已經承諾,將進行人員訓練跟現場作業流程的檢討,但是我還是要嚴正的敬告原能會以及台電,我們不能容許核電廠有絲毫的犯錯空間,能源議題也沒有再次被有心人士操作的本錢;此事過後,相關單位務必提出嚴密的改善計畫,並且確保不會再犯。
同時,我也想藉此再次呼籲,面對氣候的變遷以及用電需求的增加,我們的討論更應該聚焦在能源轉型以及智慧電網建置上,而不是核能發電;這次核二廠二號機的停機事件也證明了,太陽光電及水力發電有效撐起了供電量。
況且,現今各式各樣的不確定風險,老化且已經邁向逐步除役的核電廠存在眾多不可控因素,而重啟緩慢、缺乏調度彈性等特性也逐漸無法符合台灣的用電樣態。
#嚴正敬告原能會及台電不要再犯
所以,我要求原能會以及台電,應該拿出最大的善意,積極的與社會大眾溝通,並且提出對台灣能源發展最好的方案,避免民眾生活在面對核電廠的不安陰影中。
#核二廠 #經濟委員會 #經濟部 #原能會 #台電
管式反應器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次核二1號機急停的時間點正逢用電創新高的時段,#台電、#原能 會快速完成報告及審查,台電隨即起動運轉;民進黨立委洪申翰曾為捍衛蔡政府能源政策批評核電應變升降又慢又差,無法成為救援應變的選項,從零到滿載至少需三天以上時間,但是今年兩次開綠燈快速完成台電歲修、事故調查報告審查,如果不是 #缺電,又所為何來? >
昨天是防疫降二級警戒首日,高溫炎熱、居家上班,加上製造業接單暢旺,尖峰用電量再創新高;未料一早核二廠2號機驚傳反應爐急停事件,台電、原能會發揮很快就查出是人為疏失,確認為值班人員移動座椅時,不慎觸碰壓克力保護罩才導致主蒸汽隔離閥關閉而肇禍;台電迅速提出檢討報告及再起動申請,原能會快速審查後予以同意,全部過程在一天之內完成,對照三年前急停事件的處理,有無草率之處,值得關注。
核二廠2號機昨天清晨6時32分發生反應爐急停,原能會指原因為主蒸汽隔離閥關閉,導致主汽機跳脫及反應爐急停,經現場檢查相關設備並無異常,確認是值班人員配合清潔時移動座椅,不慎碰觸主蒸汽隔離閥開關的壓克力保護罩,造成保護罩傾斜位移而誤關閉該閥,導致主汽機跳脫及反應爐急停。
台電則在昨天下午4時30分依「核子反應器設施停止運轉後再起動管制辦法」規定,提出綜合檢討報告及再起動申請,再依原能會意見於晚上10時提出補充報告。原能會接續審查,並經駐廠視察員查證肇因發生情境及設備無異常狀況,綜整確認台電已進行完整檢討、查明肇因並提出改善措施,晚上11時40分同意再起動申請。從急停到同意起動,只花17個小時8分鐘。
一樣的原能會、一樣的台電、一樣的核二廠2號機,2018年3月27日併聯發電,翌日進行併聯測試時,因「蒸汽旁通壓力控制系統」問題突然停機,那一次可沒有這麼高的效率;停機4天後,原能會要求台電提出檢討報告,台電於4月9日提出,內容詳盡,包括事件過程中機組系統設備動作序列正確性之評估、事件發生肇因、改善措施、機組再起動安全性評估,以及反應爐暫態模擬分析等。
原能會更慎重其事,除了駐廠視察員,還聘請6位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審查小組,就事件發生肇因與影響進行審查及現場查核,並召開五次審查會議及兩次現場查核,提出70項審查意見。經台電答覆說明與報告修訂再進行審查後,所有審查提問均已釐清才同意結案,前後花了3個月時間;反觀這次急停的調查及審查不到一天完成,這是過去太謹慎,還是現在太輕率?
民眾記憶猶深,今年五月間,台灣在5天內連續發生兩次大停電,還傳出核三1號機「火速」完成歲修上場救援失敗收場的事件,先不談台灣是否缺電,蔡政府這種短期調度的方式不禁讓人捏把冷汗。
原定歲修到5月26日的核三廠1號機,因為大停電緣故,台電12日出申請,原能會火速在15日就同意起動運轉,僅花三天就審查通過,比常態歲修的審查時間少了11天,倉促上場救援,加入併聯發電後就出了問題,無法發電救援,導致第二次大停電,這不是原能會便宜行事的後果嗎?
【重磅快評】核子反應爐急停 調查一天就能搞定?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5634134
管式反應器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核家園 台電:7月27日前遞核三廠除役計畫(07/25/2021 聯合報、中央社)
(中央社 / 台北25日電)台電啟動核三廠除役前期作業,台電表示,將在7月27日之前提交核三廠除役計畫。主管機關原能會表示,收件後將根據燃料安全、輻射防護、放射線廢棄物管理等關切點逐一審查,預計112年2月底完成審查,隔年正式啟動除役。
核三廠2部機組運轉執照分別至113年7月26日、114年5月17日屆期,依法執照到期3年前,台電須向主管機關原能會提出除役計畫。台電發言人張廷抒證實,核三廠除役計畫將於27日前提出。
目前核一除役,核二廠除役審查通過,1、2號機組執行流程中,如今台電將遞出核三廠除役計畫書,也象徵著非核家園政策達陣。
針對除役計畫審查流程,原能會表示,除役計畫書由原能會審查,於此同時,環保署也會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兩者並行運作;須等環評通過,才能核發除役許可。
原能會進一步說明,針對台電所提出的除役計畫,首先會進行為期1個月的程序審查,主要確認申請書、除役計畫書和財務說明等3份文件是否符合法規要求;若無需補件,則可進入實質審查,約歷時18個月。
實質審查團隊由原能會各局處、專家學者組成,將逐一章節進行詳細技術審查;主要可分為不同關切點,如燃料安全、輻射防護、放射線廢棄物管理、意外事件應變、作業品質等;計畫書預計112年2月底審查完畢,並於隔年啟動除役工作。
原能會表示,除了除役計畫書的審查,進入除役實質審查階段時,也會舉辦地方說明會、進行現場訪查,以促進公眾參與;不過,考量疫情狀況,地方說明會可能暫緩,進而影響審查進度。
根據台電資訊,核三廠自民74年開始運轉,肩負南台灣供電穩定使命,截至110年2月底已經產生約5039億度,對台灣產業經濟民生發展具有相當貢獻,預計於113年7月28日進入除役階段。
等原能會核發除役許可,台電便可啟動為期25年的除役工作,包括8年除役過渡,例如興建乾貯設施、焚化爐;12年除役拆廠,像是拆除反應器、將用過核燃料移置乾貯設施等;3年廠址最終狀態偵測,以及2年廠址復原,共4階段。
核一廠已於108年7月展開除役,至於核二廠除役作業,目前仍在環評專案小組審查階段,尚未取得除役許可,乾貯設施也面臨卡關。原能會表示,台電須全力克服這個障礙,但克服之餘,仍可在不影響用過核燃料安全的情況下,執行電廠週邊設備拆除作業、或者某些非必要設備斷電工作等。
原能會補充,除役作業是為期25年的大型計畫,台電除提交除役計畫書,也須按照各除役進度,定期提報不同設備拆除規劃案予以審查;實際執行現場拆除作業時,原能會也將派員抽查與查核。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udn.com/news/story/7238/5625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