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策展的時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策展的時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策展的時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策展的時代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帳號,在網路上「策展」,針對自身關注的主題,展示自己的詮釋之道與想法。在人人都可以策展的時代,博物館作為文化生活的展示空間,如何重新看待策展的實踐意義,以及策展詮釋的權力關係?今天來透過 大學plus 這場課程演講側記,從台大人類學系的羅素玫老師的分享,看到...

 同時也有4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 策展的時代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16:36:06
    有 34 人按讚

    隨著社群媒體的興起,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帳號,在網路上「策展」,針對自身關注的主題,展示自己的詮釋之道與想法。在人人都可以策展的時代,博物館作為文化生活的展示空間,如何重新看待策展的實踐意義,以及策展詮釋的權力關係?今天來透過 大學plus 這場課程演講側記,從台大人類學系的羅素玫老師的分享,看到田野信任關係在人類學家推動部落參與式策展計畫所扮演的角色。

    --------
    **同場加映:大學PLUS 「林場學校」系列講座課程回放:

    |播放時程|
    8/14(六) 20:00
    斜坡上的原住民、移動與耕種/黃舒楣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gWjjDz
    8/15(日) 20:00
    原住民傳統與科學的邊界/林益仁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mLjjDj
    8/21(六) 20:00
    戲劇作為方法/陳韻文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O088jR
    8/22(日) 20:00
    如何做個好田野/陳懷萱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dGjjLD
    8/28(六) 20:00
    部落參與式策展/羅素玫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MAxx4K
    8/29(日) 20:00
    泰雅文化與當代議題/王梅霞
    活動連結👉https://reurl.cc/XWYYG3

    |注意事項|
    🌱節目將於排訂時間於線上播出,節目播畢即刻下架。
    🌱記得點擊「參加」、「有興趣」,才不會漏掉活動最新消息!

    🌱建議事先閱讀演講側記以更好地搭建脈絡,一起探索線上作為與部落過去與現在相遇對話的記(憶)疫空間:https://ntuplus.ntu.edu.tw/?page_id=1893

    -----
    信任關係與持續溝通之於參與式策展的重要
    「參與式展覽希望能帶入多方的意義和對話對象,讓參展人的聲音被聽見。」在此前提下,素玫老師企圖將人類學民族誌,轉化為一種溝通架構和轉譯的方式。而老師也特別提醒,以人類學者作為展覽的中介、橋接,如果合作的對象不是長期在該領域工作的族群,那就需要有強烈的信任關係作為溝通合作的前提。參與式展覽不可能是快速的展覽,所以要如何說服他人、讓人有所認同,是很重要的。

    素玫老師分享了,當他和最熟悉的「拉贛駿」[2]年齡組織夥伴,談起要辦展覽時的反應。夥伴們其實充滿質疑,「為什麼要講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要拿自己的東西出來?」當「被展示」成為一個需要被反轉的課題時,參與式民族誌的方法就能作為中介。

    素玫老師為了讓更多族人有參與的意願,便拿出自己的「檳榔袋」來向大家說明。檳榔袋在阿美族社會裡,通常是孩子成年時,媽媽親手織給孩子的重要物件,因此檳榔袋在阿美族人生命中的重要性不可言喻。而羅老師的檳榔袋便是由一位族人朋友的媽媽親手製作。羅老師就帶著自己的檳榔袋,和族人溝通,讓他們明白展覽的動機與意義,也希望藉此提高族人對展覽的參與和認同。

    鍾佩儒的水墨畫、徐一中的牛角刀、沈太木的樹皮布作品……,不同的展品講述不同的生命歷程,編織出不同世代的觀點和記憶 [3]。有些人可以自己書寫(說)出自己的故事,有些人則需要協助。素玫老師提醒參與式展覽中,「聆聽」很重要。不斷討論、修正的同時,和夥伴間也必須彼此信任。而在這次展覽的實務運作上,每個角色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耆老的生命經驗和故事是珍貴的;然而展覽之所以能夠被做出來,主要帶頭的則是部落中的壯年族群。而團隊也透過展品陳列的次序,來呈現並凸顯出阿美族年齡階層之間的關係與社會運作方式。

    參展人有各自的觀點,但不同的觀點之間,如何透過展覽產生共振,也是展覽策劃中的重要課題。而所謂參與式展覽,不只是針對展覽策劃的過程,還包含了展覽現場的陳列方式與互動方式。物件擺放的順序可以安排到多細緻?可能關係到被展覽者的慣用手;同時展覽者的性別比例,也須被納入考量。

    (引用自https://ntuplus.ntu.edu.tw/?p=2038&fbclid=IwAR21Ax1ApK0f37M8OxQ0TlAAO2wp_muc3AZMU0tvpNrHn9k23ZzPk2lh6Pc)

  • 策展的時代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16 16:00:20
    有 55 人按讚

    還有還有,這些作家的書,你是不是也跟誰一起共讀過?或者是在房間裡一個人讀完了呢?這是Openbook的「書架簡史」,你的有誰呢?


    ▚2003年▛▞▚▚▘▞▚▛
    「是的,這類的夢我又做過多次,夢境不同而情味總相似。往往是我們兩人從一個地方出來,他一晃眼不見了。我到處問詢,無人理我。我或是來回尋找,走入一連串的死胡同,或獨在昏暗的車站等車,等那末一班車,車也總不來。夢中悽悽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鐘書大概是記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楊絳《我們仨》


    ▚▛2003那年發生了什麼?▚▚▖
    ★SARS★張國榮逝世★伊拉克戰爭★加州大火★台灣及亞洲首次同志大遊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返回地面途中解體★《無間道》橫掃金馬獎


    ▖▚▛2003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張大春《聆聽父親》★吳明益《蝶道》★王宣一《國宴與家宴》★赫拉巴爾《過於喧囂的孤獨》★《當企業購併國家》★劉克襄《少年綠皮書》★《台灣昆蟲大發現》★《啊!不可思議》系列★《千年繁華》★《INK印刻生活雜誌》創刊


    ▚▛2008年▞▚▚▘▞▚▛
    「寫一篇故事,除了故事本身的趣味以外,我很常在故事裡安放一些對讀者的期待。例如在<學仙濟世費長房的故事>裡,我對費長房的努力不懈,不達到目標絕不放棄的精神加以讚美。又如在<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裡,對屈原的忠誠加以表揚。不只是給小讀者帶來榜樣,同時對小讀者還有一種期待。我覺得,這些難忘的創作經驗,很值得為它寫幾句話,留作紀念。」──《林良爺爺說故事》


    ▚▛2008那年發生了什麼?▚▚▖
    ★全球金融風暴★高雄捷運紅線通車★閃靈樂團在歐美發行英文精選★海角七號上映★北京奧運★雲門舞集大火★MSN結束服務★iPhone上市滿一年★飯島愛猝逝


    ▖▚▛2008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李永平《大河盡頭》★駱以軍《西夏旅館》★陳芳明《昨夜雪深幾許》★詹宏志《綠光往事》★林良《爺爺寫童年》★《巧克力戰爭》


    ▚▛▞2009年▚▚▘▞▚▛
    「去年生日,爺爺送我一隻小象。
    有時候,小象會變成大象。
    六歲以前,我跟爺爺奶奶一起住在遙遠的山上,那裡夜晚的星星好大、好亮。
    那時,我好想念住在城市裡的爸爸和媽媽。
    現在,我好想念住在山裡的爺爺和天上的奶奶。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家裡變得好安靜好安靜。」──幾米《星空》


    ▚▛2009那年發生了什麼?▚▚▖
    ★台灣出現首例H1N1流感★北捷內湖線通車★莫拉克風災★文英阿姨掰掰★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告破產★RIP麥可傑克森★RIP李維史陀★RIP聖嚴法師★RIP曹又方★發放消費券


    ▖▚▛2009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巨流河》★《大江大海》★畢飛宇《推拿》★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甘耀明《殺鬼》★《糧食戰爭》★《我的小革命》★《11元的鐵道旅行》


    ▚▛▞▚▚2009年▘▞▚▛
    「如果蔡新宗可以寫一則啟示,尋找他在戰俘營裡失落的十年?如果管管可以寫一則啟事,尋找重新為父母砍柴生火的一天?如果林精武可以寫一則啟示,尋找戰死的同袍黃石的家人?如果河南的母親們可以寫一則共同的啟示,尋找十萬大山中失蹤的孩子?如果啞弦可以寫一則啟示,尋找那一個離家的時刻,讓他補一個回頭,深深看母親一眼?如果吳阿吉和陳清山,可以寫一則啟事,尋找那一艘泊在高雄港的軍艦,讓他時光倒帶,從船上倒退走向碼頭、回到卑南鄉......」──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2009那年發生了什麼?▚▚▖
    ★台灣出現首例H1N1流感★北捷內湖線通車★莫拉克風災★文英阿姨掰掰★歐巴馬就任美國總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宣告破產★RIP麥可傑克森★RIP李維史陀★RIP聖嚴法師★RIP曹又方★發放消費券


    ▖▚▛2009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齊邦媛《巨流河》★《王鼎鈞回憶錄四部曲》★畢飛宇《推拿》★藍佩嘉《跨國灰姑娘》★甘耀明《殺鬼》★《糧食戰爭》★《我的小革命》★《11元的鐵道旅行》


    ▚▛▞▚▚▘2011年▞▚▛
    「和雙翅目、膜翅目以及鞘翅目的昆蟲飛行時發出的不同音階的音振不同,玉帶鳳蝶群以近乎默片的方式鼓動兩百萬隻蝶翼(只有捲片時底片和放映機摩擦發出的沙沙節奏)。蝶群最前頭一轉後面的蝶群就跟著轉,就像小時候看的舞龍陣一樣。拉長了數公里的蝶群,循著某股看不見的氣流,如一尾活生生的生物—隨時可以離散又聚集沒有固定形體的『龍』......」──吳明益《複眼人》


    ▚▛2011那年發生了什麼?▚▚▖
    ★國際化學年和國際森林年★311東日本大震災★第14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宣布卸下政治職務★賽德克·巴萊上映★大桃阿嬤去世★落日飛車成團★R.I.P.木心★曾雅妮LPGA積分世界第一
    ▖▚▛2011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幾米《時光電影院》★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黎紫書《告別的年代》★吳明益《複眼人》★《車諾比的悲鳴》★《千里步道,環島慢行》★徐文兵《字裡藏醫》★三浦紫苑《哪啊哪啊神去村》


    ▚▛▞▚▚▘▞2012年▚▛
    「親愛的五月,那個夏天,你那些遺物送到我面前來的時候,戀愛的濃情蜜噢,巧笑倩兮的合照、筆記、電影票根、海報、卡片種種,尚存著肉身溫度的觸覺,誰幫你收拾了這些,其他沒能收拾的呢?或者,這些東西,這個大盒子,根本就是你自己親手收拾的?你的打算是什麼?這些你到底是在乎還是不在乎?有時候你表現得好像這些全是心血,有人傷了它們,你必然要像紀德那樣因為妻子燒了書信而悲慟不已,但有時又好像這些對你已全無意義,如果那個致死的核心不再對這些投以一絲愛意,留著何用?無論如何,這全是你的故事,甚至是你與他人的故事,我要如何拿捏?你到底要我幫你做些什麼呢?」──賴香吟《其後それから 》


    ▚▛2012那年發生了什麼?▚▚▖
    ★林書豪旋風★《大英百科全書》停止印製★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鳳飛飛掰掰★文林苑都更案★台北同志大遊行10年★興農牛改為義大犀牛★RIP郭雪湖★RIP惠妮休斯頓★加州同性婚姻合法化★江南Style「騎馬舞」熱潮★馬雅預言「世界末日」


    ▖▚▛2012那年台灣出版了哪些厲害的書? ▖▛▞
    ★《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陳雨航《小鎮生活指南 》★夏曼‧藍波安《天空的眼睛 》★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 》★阮義忠《台北謠言、人與土地 》★《失控的正向思考》★《時間裡的癡人》★《愛與黑暗的故事》★《策展的時代》★《淡水女巫的魔幻地圖 》



    ▚▛▞▚▚▘▞▚▛

    #龍應台_攝影by王建棟
    #我的書架簡史
    #書架上時代的樣子
    #到IG看完整版:https://goo.gl/Enkzy3
    #2019Openbook好書獎11月30日凌晨公告
    #書評 #年度好書 #book #booklove #bookphotography #booklife #bookcase #bookgeek #bookgram #bookaholic#bookhaul #閱讀

  • 策展的時代 在 Shopping Desig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6-05 13:57:00
    有 105 人按讚


    這是一個策展的時代!從各類形式、總和、篩選、到展示自我,策展無處不在。然而,其中的學問到底在哪?本次「風格策展學」邀請雜學校校長 #蘇仰志、設計師 #方序中、驚喜製造共同創辦人 #陳心龍 ,分別從議題力、故事力、體驗力帶你解析策展!
    ✸ 早鳥優惠只到6/18,立即卡位報名
    http://bit.ly/2WCvVvT

  • 策展的時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12:24:13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 策展的時代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8-24 12:23:25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 策展的時代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17 18:30:06

    2021/5/11(五),來跟大家談一件,我從政至今,覺得非常離奇的案件 ...
    蛙蛙口罩這個案子,堪稱設計精緻的腳本,導演在一旁觀看眾人陷入困境,我們卻無計可施。
    全台大概有2000名以上消費者,捲入這起消費爭議,金額預估至少在2億元以上。從去年12月知道這個案子以來,我偕同 立法委員 陳椒華 及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各地方黨部同仁及縣市議員,邀集各地方縣市消保官,來研商後續處理,但在 #關鍵事件 發生後,這個案子變得幾乎難以往下走。
    這個關鍵事件,就是今年3月份,蛙蛙文創的負責人李子斌先生,在各地協調會召開的途中,#突然宣布過世。在法院未指定「臨時管理人」之前,所有民事訴訟都難以進行,如果是刑事訴訟,也面對公司負責人已死亡,訴訟標的不存在的問題。
    而在李子斌過世的前兩個月,蛙蛙文創名下的所有股權,都轉移至其名下。
    而蛙蛙文創的前身,「活水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涉及北美館合約債務履行的弊案;當時的債務糾紛,讓歐洲會展屆大吃一驚,北美館館長還因此下台。
    而用蛙蛙文創的關聯公司「好妙文創」一查,才發現同一組人,在過去涉及的刑民事案件,大概有30幾件,同一組人馬,除了蛙蛙文創、好妙文創(拾穗豐收有限公司)外,還有「日出印象」、「環球策展股份有限公司」 … 等多塊公司招牌,但離奇的是,有債務不履行、違反商業會計法、偽造文書、涉及詐欺、承租場地水電費未繳 … 等眾多前案,但又成立一個新的公司「蛙蛙文創」,利用新公司向群眾募集口罩生產資金,讓高達2000多位消費者受害,而我們政府的現行法規,竟奈他無法 …
    另一件詭異是,李子斌先生死亡在高雄市三民區,但死亡證明,是在彌陀診所開立。再去查彌陀這間診所,發現 …
    如果,這起案件就這樣結束,我想很多消費者,會對台灣公司登記審查之便宜行事,以及消費保護系統喪失信心,我也會對身為民意代表,但卻無力協助廣大消費者,爭取他們應有的權利,感到非常的失望。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