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等距量尺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等距量尺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等距量尺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58的網紅林建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中時專欄:林建甫》申請入學考科減少 競爭反更激烈 2018年07月10日 04:11 中國時報 林建甫 為了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日前大學聯招會公布108學年起大學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招生,學測採計科目將調降至最多4科,最少1科。但這樣的改革真能減少壓力?真能更好取才?真能順應時代潮流? ...
等距量尺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時專欄:林建甫》申請入學考科減少 競爭反更激烈
2018年07月10日 04:11 中國時報 林建甫
為了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日前大學聯招會公布108學年起大學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招生,學測採計科目將調降至最多4科,最少1科。但這樣的改革真能減少壓力?真能更好取才?真能順應時代潮流?
現在台灣的大學入學,分成1月分的考學測,用來作為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入學的基礎;7月的考指考,成績作為各科系依自行要求的標準篩選入學。學測的考試內容就是高一、高二的課程範圍,而指考的範圍則是包含高三的課程。然而各大學開放越來越多的名額在申請入學,指考名額已經大量減少,因此任何學測的變革對考生及未來高中學子都會有相當的影響。
一般直覺的推測,「5選4」的制度調整後,則屬於社會組的學科就不會採計自然,而自然組的科系就不會採計社會,因此好像可以減輕考生負擔。從大學聯招會目前公布明年申請入學的情況來看,有744個系組將採計3科,占全部申請入學的3成8,其次為4科,共有688個系組,占了3成5。對比107學年共有622學系採計5科,確實將有一部分的學生可以選擇放棄其中一科,專攻自己的強項,看起來更好像可以減輕考生壓力。
然而各科的競爭勢必會更加激烈。一來減少考科,對高手而言,專精的科目有更多時間準備,單科的頂尖分數會提高。二來對所有考生而言,採計科目變少,考試時要更小心,簡單題目更不能錯,「容錯率」更低,熱門校系可能科科都要考高分才有機會。因此,是否真能減輕高中生的壓力?恐怕難如聯招會所願。
選擇5科都考的學生也許也不會減少,因為「5選4」制度調整後,各大學科系採計科目不同,如某校商學院採計國英數自,另一校則採計國英數社,學生仍會選擇讀5科。要減輕考生負擔,仍只是奢談。
若從各學系招生的角度來看,「5選4」也加大了各學系招生篩選的難度。現在的甄試入學,第一階段的篩選步驟全是依靠級分,先是檢定篩選,其次是倍率篩選,再透過加權計算將總級分比序挑人;而「5選4」讓篩選的可變條件變少,超額篩選的機會變更大,原本超額篩選總分為75級分,若改成只考3科共只有45級分作為篩選標準,「量尺越粗,就越難細量」的問題會被擴大。
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高中生的提早分流,因為社會科的學生不用再準備自然,自然組的學生不必讀社會。這就回到多年前,台灣的學生在考試制度下,都只是專才而難有跨領域的人才,這是違背現在的時代潮流。
因為現在的數位經濟浪潮快速席捲全球,不僅世界是平的,網路的世界已沒有國界之分。不少專家學者也都疾呼學生也都應該成為「π型人才」,培養第二專長。國家應重視「跨學科知識需求」的通識教育,培育複合型人才,或有整合能力的通才,而不是專才,讓學生將來在應付複雜多變的世界時,具有轉化知識的能力。提早分流對這些目標是有傷害的。
準此,也有些科系可能覺得跨領域真的很重要。因此會有些科系選擇社會、自然都應該計入4科之中。那該放棄什麼?最可能的就是國文,因為英文、數學的努力鑑別度是比較可信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比較可能發生在英文、數學的努力學生身上,這也跟他(她)未來大學的學習相關性更大,因此就傾向捨掉國文。當自己國家的語文被割捨時,我想這也絕不會是聯招會大員或社會賢達所樂見的。
因此,我認為「5選4」這樣的改革是沒有意義的,甚至引起不必要的困擾。我在前述的專欄文章中曾建議,改革大學入學重要的學測部分應該是級分制的變革。現在級分的標準化用分數等距切割,因試題難易不一,每年分數起伏不定,造成各級分人數不均,也造成困擾。級分標準化應用人數切割,讓各級分的人數固定,這樣的排序更有意義,也就不會受考題難易影響。另外要增加鑑別度,各科應不只是15級分,而是縮小量尺增多級分,每科成為30級分、50級分,甚至恢復100級分都可以。畢竟大學入學公平公正,還是大家最期待的。(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
(中國時報)
等距量尺 在 林建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時專欄:林建甫》學測求公平 15級分制已不夠
2018年04月30日 20:57 林建甫
最近一群朋友的聚會,大家不約而同都在抱怨帶小孩轉戰各大學進行推甄的過程。我們老一代參加過大學聯考,比較子女這一代的甄選,我們覺得升大學的壓力並沒有減輕,考試仍然決定一切,而且現在的制度並沒有比較公平。多元入學,變成多錢入學。三級貧戶絕不容易上好的大學。更嚴重的是考試這把量尺,15級分制比起以前的原始百分制也高明不到哪裡去。由於目前的制度牽涉問題很多,我就集中在量尺與級分問題的討論。
級分制立意良善,將各科考試原始分數轉為模糊化的級分,擺脫分數斤斤計較的悲哀。15級分制的作法先將原始分數依高低排名,以最前面1%考生的原始平均分數除以15作為該科的級距;原始得分0分者為0級分,每增加1個級距,增加1級分,最高為15級分。例如前1%考生平均分數為90分,90除以15得出級距為6,因此原始分數0.01分至6分為1級分,6.01至12分為2級分,依此類推84.01至100分就是15級分。級分制的標準化差距,也矯正考科難易不同產生的偏差。當年的聯考,某一科太簡單或太難,大家都拿相對的高分或低分,造成總分受該科影響很大,搞混了考試的鑑別度。
但現在的15級分制,還是有很多問題。首先,每一個級分的影響力變大,1個級分可能代表幾千人,鑑別度就很有限。其次,原始分數位於兩級分間隔附近,差距反被拉大。以前述例子為例,若有2考生其中1人考了84分,另1個人考了84.01分,結果前者是14級分,後者為15級分,原本只差0.01分,但在級分制下卻差了1個級分,公平性變差。
再者原始分數如出現明顯的集中,級分更無法分出高下。104年度國文頂、前兩標,竟然同為13。頂標位於第88百分位數之考生,前標是位於第75百分位數之考生,這表示前25%的考生都沒鑑別度。又例如大多數人分數集中在高分區,此時級分能反映的資訊也很少。例如從過去10年學測級分分布來看,國文、英文及社會科的高標大多落在13級分,均標都落在10至11級分,底標在7至8級分,換言之,大多數人的分數集中在7至13級分之間,只用7到8個級距要區分所有考生的程度,無疑是相當困難的事。即便是分布較為平均的數學及自然2科,要在15級分下區分考生的程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而且如果倒楣的人每科都差一點可以躍上更高級分,那5科就差了5個級分,就落到很後面的志願。報上有1個案例,105年學測5科原始分數,總和為580分,滿級分之原始分數最低分,加總約為495分。若甲生各科表現平均都過門檻,總分496分,總級分即為75分;乙生總分505分,4科略低於15級分門檻,1科高過門檻甚多,卻僅得71級分。乙生原始總分較高,級分卻遠不如甲生,校系選擇落差極大,難以令人心服?
現在的甄試入學,第1階段的篩選步驟全是依靠級分,先是檢定篩選,其次是倍率篩選,再透過加權計算將總級分比序挑人。但級分本身的鑑別度都有問題的情況下,又要加權放大,會造成更不公平的結果。而學校以此舉才,真是盲人騎瞎馬,不知何去何從。
級分是一種標準化的量尺排序。量尺越粗,就越難細量。民國84年學測開辦,當時甄選名額極少,各科滿分為10級分,足以應付篩選所需;到了88年以後,甄選名額日益擴增,為了滿足篩選需求,滿分增為15級分。現在學測申請入學占6成多,指考分發只剩3成多。看似「學測制度」成效彰顯,但其實很多的高中表示,是愈來愈多的高三生不想熬到指考。先求有學校念、入學再轉系或重考。因此級分的量尺應該更細。
現在級分的標準化用分數等距切割,因試題難易不一,每年分數起伏不定,造成各級分人數不均,也造成篩選的困擾。級分標準化也可用人數切割,讓各級分的人數固定,這樣的排序更有意義,也就不會受考題難易影響。
縮小量尺,每科30級分、50級分,甚至恢復100級分都可以。畢竟大學入學考試在台灣還是社會非常重視的關卡,一個有鑑別度的考試,公平公正,還是大家期待的。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