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等待作文結尾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等待作文結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等待作文結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等待作文結尾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出了《#過度努力》這本書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想寫這本書呢?」 ⠀⠀⠀⠀ 其中的一個理由,可能是因為,我看到很多人(包含我自己),拼命地「要有用」-- ⠀⠀⠀⠀ 然後,用「我有用」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換取愛、避免被拋棄。 ⠀⠀⠀⠀ 也用這樣的方式建立關係。 ⠀⠀⠀⠀ 所以,我很想寫一本書,討論的不...

等待作文結尾 在 周慕姿心理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4:11:35

【「有用」的人生,才是「對」的嗎?】   「爸媽一直不希望我玩樂團,我現在是大學生,爸媽覺得我玩音樂這件事『玩物喪志』,甚至跟我說:『玩樂團有什麼用?你可以靠玩樂團找到工作、養活自己嗎?』   對我爸媽而言,『有用』實在太重要了。」低著頭的他,抬起頭來看我。「我的父母一直灌輸我,要做『有...

等待作文結尾 在 夏天Tia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9:12:04

#他們的文字那麼溫柔啊 #夏天合作文   驚覺相思不露, 原來只因已入骨。  終於可以讓我的手鍊暴露在陽光之下了!(咦?🤣 超開心能收到 @novus_crystal_life 的合作邀請😭 手鍊跟我上一篇發的耳機都是我在IG一直看到然後超想接的合作!(矮額,不要臉)  這次的合作...

等待作文結尾 在 荒謬小姐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11 14:16:23

- 忘記有沒有分享過的國小安親班故事 打到後來發現太長先說老師部分 相信我這個年紀的很多人,國小放學首先就是被丟去安親班安置,直到父母下班後來接走。 安親班的職責不外乎就是確認小孩活下去,檢查功課是否完成以及都是正確的,但國小三四年級待的那家安親班絕對是我人生最黑暗的時刻之一。 這家補習班在我們...

  • 等待作文結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2 08:42:45
    有 1,267 人按讚

    出了《#過度努力》這本書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會想寫這本書呢?」
    ⠀⠀⠀⠀
    其中的一個理由,可能是因為,我看到很多人(包含我自己),拼命地「要有用」--
    ⠀⠀⠀⠀
    然後,用「我有用」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換取愛、避免被拋棄。
    ⠀⠀⠀⠀
    也用這樣的方式建立關係。
    ⠀⠀⠀⠀
    所以,我很想寫一本書,討論的不是方法,不是「怎麼解決」,而是用來關心「我們自身的感覺」,用來「學會無條件地肯定、接納自己」。
    ⠀⠀⠀⠀
    純粹地感受就好,純粹地理解就好,或許有的時候,純粹取悅自己就好。
    ⠀⠀⠀⠀
    那種快樂,難以替代。
    ⠀⠀⠀⠀⠀
    也和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
    ------
    【「有用」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嗎?】
    ⠀⠀⠀⠀
    「爸媽一直不希望我玩樂團,我現在是大學生,爸媽覺得我玩音樂這件事『玩物喪志』,甚至跟我說:『玩樂團有什麼用?你可以靠玩樂團找到工作、養活自己嗎?』
    ⠀⠀⠀⠀
    對我爸媽而言,『有用』實在太重要了。」低著頭的他,抬起頭來看我。「我的父母一直灌輸我,要做『有用』的事,當『有用』的人,因此,我也一直聽他們的話,考上他們覺得有用的學校與科系。但如果我想做的,是他們眼中『沒用』的事,那是不是代表,我就是『沒有用』的人,就是『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的人?」
    ⠀⠀⠀⠀
    說完這段話,他的眼眶紅了;而我,坐在他的對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
    ———————
    ⠀⠀⠀⠀
    「以後,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
    ⠀⠀⠀⠀
    我還記得,小時候寫的作文當中,老師規定,如果是「勵志」的題目,要用一個「拋頭顱、灑熱血」的句子,做為這個作文「完美」的結尾。回顧我小時候,我曾經想過,我未來的夢想是什麼:「我想要賺很多錢,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
    ⠀⠀⠀⠀
    什麼是「有用」?可以賺很多錢是「有用」,可以被他人、社會肯定,是「有用」。要怎麼「有用」,其實很模糊,但是「賺很多錢」、「被他人肯定」,似乎就是個很「實用」的檢視指標。但不知為何,想到這個目標時,覺得空空的,沒有什麼認同感。
    ⠀⠀⠀⠀
    ⠀⠀⠀⠀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我也發現,原來「有用」這件事,對於我的人生,居然具有這麼大的影響與意義;而「有沒有用」,也成為決定我是否是「有價值的人」的指標。因此,有一段時間,我極力追求他人的肯定,希望自己能夠達到一些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
    ⠀⠀⠀⠀
    後來,在一次機會中,一位老師對我說:「但實際上,你的存在,就是你的價值所在,你並不需要費力去證明什麼」時,我覺得根本就是聽到了一個「天方夜譚」:
    ⠀⠀⠀⠀
    ⠀⠀⠀⠀
    「我什麼都不用做?我的存在,就是價值?你開玩笑的吧~~」
    ⠀⠀⠀⠀
    ⠀⠀⠀⠀
    對當時的我而言,盡力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用的,才代表自己是有價值的;才代表自己是值得被愛、不會被遺棄的。
    ⠀⠀⠀⠀
    ⠀⠀⠀⠀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是相當辛苦的:我追求著他人的肯定,為了他人與自我內化的標準孜孜矻矻,每一次達標,我因此暫時覺得安心;然後,等待下一次的「標準」與「重新被檢視的焦慮」降臨:檢視我是否有用、是否值得被愛。然後,我需要一次一次的,證明,達標。我很少有機會享受,自己努力過後成果的甜美。
    ⠀⠀⠀⠀
    ⠀⠀⠀⠀
    我很謝謝在我念諮商所時,這位老師願意告訴我這件事。他讓我重新思考關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以及,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當我發現,原來我真的可以不需要這麼努力,也能愛我自己時,第一次,我能夠對自己說:
    ⠀⠀⠀⠀⠀⠀⠀⠀
    ⠀⠀⠀⠀
    「嘿,你做得很好,你辛苦了。」
    ⠀⠀⠀⠀
    ⠀⠀⠀⠀
    不管你對別人而言有沒有用,我都愛你。你不需要費心地追求、達到每個人的標準;你大可以做著別人眼中覺得無用、而你覺得會讓你快樂或有意義的事情。你可以用自己的標準生活著,不需要活在害怕、恐懼與焦慮裡。因為不管如何,我都愛你。
    ⠀⠀⠀⠀
    ⠀⠀⠀⠀
    於是,我開始嘗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真正的,感受到快樂。
    ⠀⠀⠀⠀
    *********
    ⠀⠀⠀⠀
    有的時候,要擺脫父母他人與社會的標準、期待,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自我懷疑,甚至,也會因而否定自己;或是,因為壓力與「不確定自己可以做對決定、負自己生命責任」的焦慮,於是只好選擇迎合;而這個過程,最讓自己痛苦。
    ⠀⠀⠀⠀
    ⠀⠀⠀⠀
    那麼,我們能不能開始學著不壓抑、開始感受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能有「選擇的自由」,並且培養自己「負責任」的能力?不管有用、沒用,只要這件事不會傷害任何人,我們能否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選擇,然後,自己負責?
    ⠀⠀⠀⠀
    ⠀⠀⠀⠀
    我能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無條件的;而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或是我做到什麼?
    ⠀⠀⠀⠀
    ⠀⠀⠀⠀
    我想要這樣愛著自己,而我也還在學。
    ⠀⠀⠀⠀
    *********
    ⠀⠀⠀⠀
    我是一個心理師,也是一個樂團主唱。
    ⠀⠀⠀⠀
    ⠀⠀⠀⠀
    嚴格來說,「樂團主唱」這個身份,是我從大學開始、生命與生活的一部份,或許比心理師的身份,影響我更加深遠。
    ⠀⠀⠀⠀
    ⠀⠀⠀⠀
    我也遇過,有人會因為我樂團主唱的身份,質疑我身為心理師的專業能力;又或者,因為我參加許多跨界的活動,讓某些不認識我、從未跟我有任何專業交流的人有一些想像:「身為心理師,這樣不專業。」
    ⠀⠀⠀⠀
    ⠀⠀⠀⠀
    我不諱言,曾有一段時間,我對於這樣的聲音非常在意;我很害怕被人覺得不專業、不努力,「譁眾取寵」,這可能是我最根本的恐懼之一。但我又無法掩蓋自己內心的聲音:我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我也有很多興趣;我的生命,不僅只有「心理師」這個專業角色而已。
    ⠀⠀⠀⠀
    ⠀⠀⠀⠀
    那時,我平衡這兩個身份的方法,是把自己分裂成兩個:一個是周慕姿心理師,一個是樂團主唱。讓這兩個身份互相不打擾,是我避免自己「被說話」的方式之一。
    ⠀⠀⠀⠀
    ⠀⠀⠀⠀
    後來,我慢慢學到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對自己與他人的想像與期待,只是,那些期待與想像的外在聲音,可能並非是你想要選擇的生活方式。」
    ⠀⠀⠀⠀
    ⠀⠀⠀⠀
    由於我身為心理師的角色,比較為人所知,或許就會有一些期待與想像放在我的身上:「身為周慕姿心理師,你應該是什麼樣子?」
    ⠀⠀⠀⠀
    ⠀⠀⠀⠀
    只是,在這個找尋、嘗試、面對自己及和世界碰撞的過程中,我才知道:
    ⠀⠀⠀⠀
    ⠀⠀⠀⠀
    「原來,我不只是周慕姿心理師;我是周慕姿。」
    ⠀⠀⠀⠀
    ⠀⠀⠀⠀
    我不只是個心理師,而是獨一無二的,我自己。
    ⠀⠀⠀⠀
    ⠀⠀⠀⠀
     要放棄他人的標準、建立起自己的標準與方向,是一件很不容易、也可能會讓人焦慮與恐懼的事;只是,我們總能從那些「想要」—對我們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中,透過這些「美好」,成為滋養我們生命的活水;在碰撞與失敗中,一次次修正,找到屬於我們的標準:
    ⠀⠀⠀⠀
    ⠀⠀⠀⠀
    不僅是只有理想,而也有已經「理解現實」的過盡千帆與安在。
    ⠀⠀⠀⠀
    ⠀⠀⠀⠀
    這也是我寫下《過度努力》的原因之一:我們能夠學會欣賞自己、接納自己的感受,重視自己覺得「有用」、而別人可能覺得「無用」的事,建立起自己的標準。
    ⠀⠀⠀⠀
    ⠀⠀⠀⠀
    我們的心,終有機會可以靠岸。
    ⠀⠀⠀⠀
    ⠀⠀⠀⠀
    因此,我想寫下這篇文章,向生命中那些對他人「無用」、而對我們「有用」的美好,致敬。
    ⠀⠀⠀⠀
    ⠀⠀⠀⠀
    註:文中所提人物事件,均經大量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註二:我的樂團名稱: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是一個唱台語、會甩頭的民謠金屬樂團,附上我們近期推出的專輯與MV:
    ⠀⠀⠀⠀
    #噤夢 博客來:reurl.cc/R1x2m6
    #孤燈微微 MV:reurl.cc/14VboV
    #念伊人 Live MV:reurl.cc/2bevnm
    ⠀⠀⠀⠀
    還有我的新書:《過度努力》:https://reurl.cc/L06nla
    敬請支持 ❤

  • 等待作文結尾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07 09:19:05
    有 1,134 人按讚

    【「有用」的人生,才是「對」的嗎?】
    
    
    「爸媽一直不希望我玩樂團,我現在是大學生,爸媽覺得我玩音樂這件事『玩物喪志』,甚至跟我說:『玩樂團有什麼用?你可以靠玩樂團找到工作、養活自己嗎?』
    
    
    對我爸媽而言,『有用』實在太重要了。」低著頭的他,抬起頭來看我。「我的父母一直灌輸我,要做『有用』的事,當『有用』的人,因此,我也一直聽他們的話,考上他們覺得有用的學校與科系。但如果我想做的,是他們眼中『沒用』的事,那是不是代表,我就是『沒有用』的人,就是『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的人?」
    
    
    說完這段話,他的眼眶紅了;而我,坐在他的對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
    
    「以後,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還記得,小時候寫的作文當中,老師規定,如果是「勵志」的題目,要用一個「拋頭顱、灑熱血」的句子,做為這個作文「完美」的結尾。回顧我小時候,我曾經想過,我未來的夢想是什麼:「我想要賺很多錢,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什麼是「有用」?可以賺很多錢是「有用」,可以被他人、社會肯定,是「有用」。要怎麼「有用」,其實很模糊,但是「賺很多錢」、「被他人肯定」,似乎就是個很「實用」的檢視指標。但不知為何,想到這個目標時,覺得空空的,沒有什麼認同感。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我也發現,原來「有用」這件事,對於我的人生,居然具有這麼大的影響與意義;而「有沒有用」,也成為決定我是否是「有價值的人」的指標。因此,有一段時間,我極力追求他人的肯定,希望自己能夠達到一些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後來,在一次機會中,一位老師對我說:「但實際上,你的存在,就是你的價值所在,你並不需要費力去證明什麼」時,我覺得根本就是聽到了一個「天方夜譚」:
    
    
    「我什麼都不用做?我的存在,就是價值?你開玩笑的吧~~」
    
    
    對當時的我而言,盡力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用的,才代表自己是有價值的;才代表自己是值得被愛、不會被遺棄的。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是相當辛苦的:我追求著他人的肯定,為了他人與自我內化的標準孜孜矻矻,每一次達標,我因此暫時覺得安心;然後,等待下一次的「標準」與「重新被檢視的焦慮」降臨:檢視我是否有用、是否值得被愛。然後,我需要一次一次的,證明,達標。我很少有機會享受,自己努力過後成果的甜美。
    
    
    我很謝謝在我念諮商所時,這位老師願意告訴我這件事。他讓我重新思考關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以及,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當我發現,原來我真的可以不需要這麼努力,也能愛我自己時,第一次,我能夠對自己說:
    
    
    「嘿,你做得很好,你辛苦了。」
    
    
    不管你對別人而言有沒有用,我都愛你。你不需要費心地追求、達到每個人的標準;你大可以做著別人眼中覺得無用、而你覺得會讓你快樂或有意義的事情。你可以用自己的標準生活著,不需要活在害怕、恐懼與焦慮裡。因為不管如何,我都愛你。
    
    
    於是,我開始嘗試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真正的,感受到快樂。
    
    
    *********
    
    
    有的時候,要擺脫父母他人與社會的標準、期待,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自我懷疑,甚至,也會因而否定自己;或是,因為壓力與「不確定自己可以做對決定、負自己生命責任」的焦慮,於是只好選擇迎合;而這個過程,最讓自己痛苦。
    
    
    那麼,我們能不能讓自己有「選擇的自由」,並且培養自己「負責任」的能力?不管有用、沒用,只要這件事不會傷害任何人,我們能否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選擇,然後,自己負責?
    
    
    我能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無條件的;而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或是我做到什麼?
    
    
    我想要這樣愛著自己,而我也還在學。
    
    
    *********
    
    
    我是一個心理師,也是一個樂團主唱。嚴格來說,「樂團主唱」這個身份,是我從大學開始、生命與生活的一部份,或許比心理師的身份,影響我更加深遠。我也遇過,有人會因為我樂團主唱的身份,質疑我身為心理師的專業能力;又或者,因為我參加許多跨界的活動,讓某些不認識我、從未跟我有任何專業交流的人有一些想像:「身為心理師,這樣不專業。」
    
    
    我不諱言,曾有一段時間,我對於這樣的聲音非常在意;我很害怕被人覺得不專業、不努力,「譁眾取寵」,這可能是我最根本的恐懼之一。但我又無法掩蓋自己內心的聲音:我有好多想做的事情,我也有很多興趣;我的生命,不僅只有「心理師」這個專業角色而已。
    
    
    那時,我平衡這兩個身份的方法,是把自己分裂成兩個:一個是周慕姿心理師,一個是樂團主唱。讓這兩個身份互相不打擾,是我避免自己「被說話」的方式之一。
    
    
    後來,我慢慢學到一件事:「每個人都會有對自己與他人的想像與期待,只是,那些期待與想像的外在聲音,可能並非是你想要選擇的生活方式。」
    
    
    由於我身為心理師的角色,比較為人所知,或許就會有一些期待與想像放在我的身上:「身為周慕姿心理師,你應該是什麼樣子?」
    
    
    只是,在這個找尋、嘗試、面對自己及和世界碰撞的過程中,我才知道:
    
    
    「原來,我不只是周慕姿心理師;我是周慕姿。」
    
    
    我不只是個心理師,而是獨一無二的,我自己。


     要放棄他人的標準、建立起自己的標準與方向,是一件很不容易、也可能會讓人焦慮與恐懼的事;只是,我們總能從那些「想要」—對我們重要而有意義的事情中,透過這些「美好」,成為滋養我們生命的活水;在碰撞與失敗中,一次次修正,找到屬於我們的標準:


    不僅是只有理想,而也有已經「理解現實」的過盡千帆與安在。


    因此,我想寫下這篇文章,向生命中那些對他人「無用」、而對我們「有用」的美好,致敬。


    註:文中所提人物事件,均經大量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註二:因為很多人問我樂團名稱, 所以我補充於後--我的樂團名稱:

    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 ,是一個唱台語、會甩頭的民謠金屬樂團,這是我們近期推出的專輯前導小短片:

    https://www.facebook.com/176289044920/posts/10158009387274921/?vh=e&d=n

    敬請支持 ❤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諮商:http://goo.gl/qWfd2O
    

    💘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 reurl.cc/zyd88a
    
    —–
    
    ❣《他們都說妳「應該」》bit.ly/2GjJiaN
    
    #女性男性如何在社會失去自我
    
    ❣《關係黑洞》:goo.gl/QyaBBT
    
    #不安全感如何影響你我
    
    ❣《情緒勒索》:goo.gl/4A12pM

    
    

  • 等待作文結尾 在 周慕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9-20 19:30:29
    有 643 人按讚

    【「有用」的人生,才是「對」的嗎?】

    「前幾天,我跟我爸媽大吵了一架。因為,他們覺得學測在即,希望我停止『玩樂團』。我跟他們溝通,最近我們樂團有一場很重要的演出,因為這場演出對我、對我們樂團都很重要,所以我想要好好準備;表演完後,我也能了無遺憾的準備學測,而我已經好好思考過、做了這個決定,我也知道我可能會付出的代價與犧牲是什麼。但是,我的父母不接受,他們不相信我的決定;最讓我傷心的,是他們對我說了一句話:『玩樂團,那有什麼用?你以後可以靠這個養活自己嗎?』

    他們說了這句話後,我才發現,我沒辦法讓我的父母了解:這場表演、這個樂團對我的意義與重要性是什麼;『有用』,對他們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一直低著頭的他,抬頭起來看我。「一直以來,我的父母都灌輸我要做『有用』的事,當『有用』的人;如果我想做的,是他們眼中『沒用』的事,那是不是代表,我就是『沒有用』的人,就是『沒有價值活在這世界上』的人?」

    說完這段話,他的眼眶迅速紅了;而我,坐在他的對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

    「以後,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我還記得,以前寫的作文當中,如果是「勵志」的題目,一定要用一個如此「拋頭顱、灑熱血」的句子,作為這個作文「完美」的結尾。

    回顧我小時候,我曾經想過,我未來的夢想是什麼:「我想要賺很多錢,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什麼是「有用」?可以賺很多錢是「有用」,可以被他人、社會肯定,是「有用」。要怎麼「有用」,其實很模糊,但是「賺很多錢」、「被他人肯定」,似乎就是個很「實用」的檢視指標。

    但不知為何,想到這個目標時,覺得空空的,沒有什麼認同感。

    隨著年紀慢慢增長,我也發現,原來「有用」這件事,對於我的人生,居然具有這麼大的影響與意義;而「有沒有用」,竟也成為決定我是否是個「有價值的人」的指標。有一段時間,我極力追求他人的肯定,希望自己能夠達到一些成就,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當我聽到一位老師對我說:「但實際上,你的存在,就是你的價值所在,你並不需要費力去證明什麼」時,我覺得根本就是聽到了一個「天方夜譚」:

    「我什麼都不用做?我的存在,就是價值?你開玩笑的吧~~」

    對當時的我而言,盡力證明自己是有能力的、是有用的,才代表自己是有價值的。

    才代表自己是值得被愛、不會被遺棄的。


    現在想想,那時候的我,是相當辛苦的;我追求著他人的肯定,為了他人與自我內化的標準孜孜矻矻,每一次達標,我因此暫時覺得安心;然後,等待下一次的「標準」與「重新被檢視的焦慮」降臨:檢視我是否有用、是否值得被愛。

    然後,我需要一次一次的,證明,達標。

    我很少有機會享受,自己努力過後成果的甜美。


    我很謝謝在我念諮商所時,這位老師願意告訴我這件事。他讓我重新思考關於自己的生命意義,以及,我想要成為怎麼樣的人。

    當我發現,原來我真的可以什麼都不做,不需要這麼努力,我也能愛我自己時,第一次,我能夠對自己說:

    「嘿,你做得很好,你辛苦了。」


    不管你對別人而言有沒有用,我都愛你。

    你不需要費心地追求、達到每個人的標準;你大可以做著別人眼中覺得無用、而你覺得會讓你快樂或有意義的事情。

    你可以用自己的標準生活著,不需要活在害怕、恐懼與焦慮裡。

    因為不管如何,我都愛你。


    於是,我開始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然後,真正的,感受到快樂。

    **************


    有的時候,要擺脫父母他人與社會的標準、期待,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的自我懷疑,甚至,可能也會因而否定自己;或是,只好選擇迎合。

    而這個過程,最讓自己痛苦。

    那麼,我們能不能允許自己有「選擇的自由」?不管有用、沒用,只要這件事不會傷害任何人,我們能不能就做我們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的選擇,然後,自己負責?

    我能不能「肯定自己的價值」,無條件的;而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或是我做到什麼?


    我想要這樣愛著自己,而我也還在學。


    註:文中所提人物事件,均經大量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註二:我是一個樂團主唱,樂團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因此,我想寫下這篇文章,向生命中那些對他人「無用」、而對我們「有用」的美好,致敬。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