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看見世界天氣晴,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日全球確診:533,787(新增人數上升⚠️) 今日全球死亡:6,874 全球總確診:192,230,740(月底將突破2億人) 全球總死亡:4,120,259 武漢肺炎已經成為美國歷史事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 1.武漢肺炎 624,998 2.南北戰爭...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在 看見世界天氣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00:28:44
    有 142 人按讚

    今日全球確診:533,787(新增人數上升⚠️)
    今日全球死亡:6,874

    全球總確診:192,230,740(月底將突破2億人)
    全球總死亡:4,120,259

    武漢肺炎已經成為美國歷史事件中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

    1.武漢肺炎 624,998
    2.南北戰爭 618,000
    3.西班牙流感 548,452
    4.第一次世界大戰 405,000
    5.第二次世界大戰 116,706
    6.越戰 58,220
    7.韓戰 40,000
    8.伊拉克戰爭 4,424
    9.H1N1 3,433
    10.912恐佈攻擊 2,997

    目前病毒依然還在全球肆虐,美國每日死亡人數都還在攀升,世界依然看不到疫情的盡頭。

    四大變種病毒還在持續在各國擴散著,人類對抗這病毒已經一年七個月了,許多科學家都出來表示病毒可能不會消失、會一直存在,人類該思考如何與病毒共存。

    目前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應該都沒有對抗病毒這麼久過,當年Sars也不過半年就消失了,現在的武漢肺炎不但已要邁入兩年,可怕的是還完全看不到盡頭,許多國家封城又解、解了又封,完全對這個病毒束手無策,全球疫苗已經施打37億劑,但單日新增確診人數還從40多萬飆到50多萬,可見這病毒存活率很強。

    美國上個月因疫苗接種的關係,確診人數維持在兩萬人,現在已上升到五萬人,疫情明顯擴大,美國疫苗接種率是很高的,但新增確診人數卻變多,這代表疫苗在對抗變種病毒效能有限。

    疫情擴大的國家(單日新增人數)

    美國 55,375
    印度 56,522
    俄羅斯 23,770
    英國 46,152
    西班牙 61,628 (⚠️上升最快)
    伊朗 27,444
    孟加拉 11,579
    馬來西亞 12,366 (⚠️實施無限期封城)
    泰國 11,305 (⚠️英國變種跟印毒變種雙病毒肆虐,完全控制不住疫情)
    越南 4,335 (⚠️疫情失控快速升溫)
    古巴 12,562
    韓國 1,278
    蒙古 1,309
    新加坡 195(⚠️星國疫苗覆蓋高,隔很久再度破百,禁止餐廳內用)
    柬埔寨 825

    歐美許多國家已經出現抗疫疲乏,許多人不顧疫情依然要上夜店、逛商場,台灣人算是在全球人類當中較重視防疫的人,就連台灣人被悶了兩個月然後夜市一開就一堆人都衝去逛,更別說封封解解一年七個月的歐美國家了。

    未來或許真的要與病毒共存,我們只能期待人類發明出可以完全殺死武漢肺炎的東西、或是能完全阻擋武漢肺炎感染的疫苗,否則只能一直用抗疫的人生來活下去😭。

    希望能等到病毒消失的那一天,若真的等到那一天,我想大家應該都會很開心!

    IG有更多發文:linlin791593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7-24 08:46:57
    有 240 人按讚

    哈佛中國民調結果:95.5%人民滿意中央政府

    美國針對中國的行動又再升級,周二突然勒令中國在72小時內關閉在休斯敦的總領事館。首先,我僅代表在休斯敦總領事館的工作人員感謝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決定,因為休斯敦和整個得州已成為Covid大流行的最熱點之一!得州人口不到3000萬,Covid確診宗數已多達35萬,且仍以近幾何級數增長,遠多於整個中國,死亡人數超過4300,恐怕亦將在短期內超越中國!相信整個領事館同人及家人,都極期望早日回到相對安全得多的祖國!

    休斯敦總領事館有點特別意義。1979年鄧小平出訪美國,行程包括參觀在休斯敦的Johnson太空中心,和留給人更深刻印象的Rodeo(牛仔競賽)!同年11月,中國就在休斯敦開了在美國的第一間總領事館。現在美國命令休斯敦總領事館關閉,似乎暗示美中41年來關係正常化的完結。我想知道,下一步是否要跟中華人民共和國斷交,然後重新再跟中華民國建交?

    早前某雜誌訪問中,我提到傳統政治和經濟體制都已過時,需要冷靜、客觀和深入重新思考,加上考慮如何利用現代科學和科技,達到更佳、更有效率、人民更滿意的社會管治效果。政治和經濟體制是一個非常大、非常複雜,且非常敏感的議題。對很多人來說,政治體制已升至「信仰」層面,堅信某種體制代表正義、善良、美好、道德、完美(接近),甚至神聖!反之,不同或被視為「敵對」的體制,則當然被當為不公、兇殘、醜陋、不道德、 糜爛,甚至邪惡!

    這是一個常見,但非常不幸和極度危險的現象。因為如把體制當為一種如宗教般的信仰,就即是拒絕以科學、邏輯、數據和理性來作討論和分析!一切都只倚賴盲目信仰(blind faith)!歷史上當然充滿以宗教信仰為名義的戰爭,包括中世紀持續數百年的多次Crusades(十字軍東征); 從哥倫布所謂「發現」新大陸起,歐洲人開始其數百年在美洲的掠奪和殺戮,尤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Conquistadors(征服者),都是左手拿着聖經,右口拿着劍,迫使原住民改信天主教,如不順從,他們當然毫不猶疑,以天父之名替天行道,消滅「邪惡異教徒」!近代美國的中東外交政策,支持以色列,多次攻打伊拉克、敘利亞和阿富汗等,殺害超過100萬伊斯蘭教徒,又與Crusade有多大分別?Al-Qaeda和ISIS等恐怖組織發動襲擊,當然是非常殘忍和必須阻止,但這是因還是果?

    政治和經濟體制,作為一種值得去打仗的信仰是一個較新的事物,到了20世紀才出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說是法西斯主義與較傳統帝國主義加一點自由主義之爭。另外當然就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爭,雖然幸而未有帶來世界大戰,但就出現過美蘇冷戰,和好幾次proxy wars(代理人戰),包括韓戰和越戰。現在似乎又逐漸出現美中冷戰(希望不加溫變熱)。

    改變體制充滿不確定 交易成本無法承受

    今天無暇詳細分析不同體制的好壞,和如何可以透過科學和科技作出改變和改良,未來數周如有空可討論。但我要指出非常重要一點,就是理論上政治和經濟體制只應是一種工具(means),絕不應該被當作一個神聖的最終目的(end)。任何政治和經濟體制最基本目的,必須包括社會穩定、和平、人民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加上經濟平穩增長,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和愈來愈重要的環保目標等。同時,政治和經濟體制絕非一門理論性科學,它最多只可算是一門應用技術(加點藝術)。所以不可對任何體制太過理想化,更不要以為可隨便拉倒重來。任何改變都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交易成本可以是無法承受的高。法國大革命後,社會動盪歷時近一世紀,其中包含多場革命、戰爭、經濟災難和無數人命犧牲。中國過去200年的歷史更坎坷,即使不計晚清的衰落,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但絕未即時帶來社會穩定和人民溫飽,更似是多場新噩夢的開始。民國建立不久,即變成軍閥割據年代,未幾又到日本侵華。八年抗戰後不久,又墮入國共內戰,即使新中國建立後,旋即又被拖入韓戰,內部大型政治運動亦不停。整個中國,可說要等到鄧小平1977年復出,1978年走上改革開放之路,才終穩定下來。大動盪歷時超過60年!

    到了今天,中國人民已得到基本溫飽,但當然仍有不少人生活並不富庶,中國確仍在發展中,所以更需要穩定。但即使只是正常的願望,只想繼續改善生活、發展經濟和科技,已嚴重挑動美國神經,被只具狹隘眼光的帝國主義者視為挑戰美國霸權。
    近日美國不斷攻擊中國,且企圖挑撥離間人民和政府的感情。自稱是中國人民的「朋友」,不忍見他們被政府欺壓,活在水深火熱中!好一個自欺欺人的天大笑話。

    美國人對聯邦政府滿意度僅38%

    一周前,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發表了一個有史以來最詳盡,歷時最久(2003至2016年,8次民調),覆蓋範圍最廣(沿岸城市和內地的32,000人受訪),針對人民對政府滿意度的深入民調。最主要發現是在2016年,中國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加非常滿意的比例,升至95.5%的超高水平!其實高的滿意度也不意外,完全符合過去其他由外國學者如George Washington大學Bruce Dickson教授進行的較短期和小規模的民調結果。哈佛的研究同時發現人民對最下級地方政府的滿意度遠低於中央,非常滿意的只佔11%。此情况與美國剛相反,美國人對聯邦政府的滿意度只有38%,但對本地政府的滿意度則反而高達70%。此分別的主要原因應該是中國的中央政府權力非常大,更控制財政,地方政府則權力小兼且窮,但又有責任提供大量福利和服務,結果吃力不討好。美國的聯邦制,中央對內政權力有限,每個州分和城市的權力較大,且人民參與度較高,所以亦較滿意。

    不少人當然質疑這研究結果,不願相信中國人民如此滿意中央政府表現,拒絕相信任何來自中國,與他們既定偏見不同的客觀科學數據。首先此報告出自哈佛,當然有相當高的權威性和可靠性,而哈佛亦當然並非一個討好取悅中國的機構,相反,哈佛曾培訓不少美國鷹派代表人物,包括Peter Navarro和Steve Bannon等。

    有些人亦會認為中國人不敢講出真心話,所以數據不可信。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但領導這次民調的是具有豐富政治體制研究經驗的權威哈佛教授Anthony Saich,Ash Center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主任。訪談是以保密面對面,不記名方式進行的,可信性頗高。如果大家有跟內地朋友傾談的經驗,就會知道私底下,他們都很樂意表達自己的政見,也非全為正面。
    那麼為何滿意度如此高,且有愈來愈高的趨勢?我相信有5個主要原因:

    1. 最重要當然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大部分中國人對過去貧窮的日子,記憶猶新,與現今相對豐足的生活有天淵之別,所以對中央政府的滿意是可以理解的。

    2. 近年,除經濟進步外,其他方面,包括環保、醫療、教育和治安,以至文娛康樂等,亦有明顯改善和進步。即是已不止經濟上量的增長,人民的生活素質也在不斷進步。值得指出的是科技進步,包括高鐵、再生能源和尤其互聯網,智能手機和各種Apps的發展對此有極大貢獻。

    3. 近年中國嚴厲執行反貪腐,頗有成效,最少地方層面的貪腐情况已大大減少。當然派系分歧和個別權金交易可能仍然存在,但對比20年前,已有所改善。雖然中國堅尼系數仍然過高(約0.47),貧富懸殊嚴重,但除差距外,亦要考慮全民生活水平不停上升。有一點非常重要,在中國,貧窮的定義已不再是絕對性的赤貧和飢餓,逐漸變成相對性的心理不爽,與西方類似。

    4. 當然內地資訊有所限制,傳媒和教育都不停灌輸政治正確的文化和價值觀。人民未必照單全收,但潛移默化,必然有一定效果。我不完全認同此資訊策略,但眼見西方所謂自由傳媒,包括《紐約時報》、CNN、Fox,甚至彭博、CNBC和《金融時報》等金融媒體,全部都有既定立場,對中國的報道充滿偏見和錯誤!西方真的還有獨立、持平、客觀和理性,代表公義的媒體嗎?

    5. 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起,中國人開始對西方經濟體制產生懷疑。近年隨着西方民粹主義崛起,瘋狂領袖如特朗普和約翰遜的冒起,帶來充滿憤怒、仇恨、愚昧、反科學的國家和種族主義政策,且非常針對中國,當然反令到中國人更愛國,民粹亦變得高昂。加上香港的動亂,和中國處理疫情較成功,亦令中國人更加團結。如哈佛再做民調,現在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支持度,肯定比2016年的95.5%更高!

    在雜誌訪問中,我提出一個觀點來解釋中國體制的穩定性。不少人認為如美國般的體制,有定期選舉,必然較穩定和具自我修復能力。即使特朗普太過瘋狂、無能和種族主義,下次選舉或將選上較溫和,較傳統路線的拜登。但問題沒這麼簡單,選舉人票制度漏洞仍然存在,隨時可選出另一個比特朗普更極端的人。况且西方政治兩極化情况非常嚴重,無論選出哪一邊,都只會極力討好支持他們的51%或更少的49%。請記得特朗普是輸了普選的,而他的政策更其實只對最富有的0.1%有利,他的base實在太蠢,懵然不知!這制度下的政策也不擔保具科學性和符合全人類和地球利益。過去半年美國採取漠視疫情政策,很可能符合民意,但完全反科學,更連累全球!政治兩極化亦令到很多包括氣候變化、醫療、教育和基建等政策,變得搖擺不定,結果一事無成。

    政策不停修正 中國制度較穩定

    中國制度看似較不穩定,如政策錯誤太大,可導致社會動亂甚至崩潰。但可能正因如此,政府更需要密切觀察所有政策效果,和不停動態式修改政策和執行的方法,務求達到更佳效果。重大政策如基建,醫療,教育和巿場制度等,必須得到遠比只51%或49%的更大多數,最少七成至八成人民的支持,才會成功,才能確保社會穩定。

    大家還記得物理和微積分嗎?一個物理系統可以有不同平衡狀態,穩定和不穩定(stable and unstable equilibrium),取決於Second derivative是正還是負數。一個圓球在山谷底處於穩定平衡狀態,如圓球是在山峰頂,就是不穩定的平衡。事實上所有政治體制都是某一程度上的unstable equilibrium。

    但是否unstable equilibrium的系統就一定不能持久,很快就崩潰?當然不是,最新的隱形戰機,為了盡量減少雷達反射和增加靈活度,機身設計故意導致飛行不穩定,全靠電腦不斷微調引擎動力和機翼角度等,才可保持高速飛行時的平衡。

    各大國須互相合作 才可維持平衡

    另一個更好的例子是核武出現後,全球倚賴MAD(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的阻嚇作用來維持世界和平。理論上這是一個極度不穩定的平衡,世界末日,隨時一觸即發,對人類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但是反而MAD帶來了75年的大致和平,對比兩次世界大戰,相隔只有約20年,已大有進步。

    如要繼續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戰,單純倚賴MAD是不足夠的。美、中和其他核武和經濟大國,必須不斷作出外交、軍事、貿易、科技、醫療和經濟政策的自身動態微調,和更重要的互相合作和配合,才可繼續維持世界和平所倚賴的unstable equilibrium!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03 11:30:00
    有 1,275 人按讚

    0703紐約時報

    *【冠毒實時更新】
    #美國單日新增病例數首次突破5萬例。週四,美國新增確診病例達到5.3萬例,這是該國九天內第六次打破每日新增病例峰值紀錄。
    #德州州長長命令居民在公共場所戴口罩。週三,德州報告超過8,000例新病例的記錄,而週四則又增加7,300例。與西部其他州的新增病例,加劇了美國新病例的創紀錄數量。
    #疫情期間英國家庭暴力案件激增。儘管政府在數月前已得到相關警告,但未做出及時反應。據統計,自3月下旬至6月底,至少26名婦女和女孩死于疑似發生在家庭內部的殺人事件。
    #新冠病毒不止威脅老年人生命,年輕患者同樣脆弱。世衛組織官員稱,年輕人很容易受到新冠病毒嚴重併發症的影響,尤其是肥胖者或有吸煙習慣的人,他們有更高的併發症和死亡風險。
    #隨著病毒激增和經濟衰退,國會希望增加支出。
    #市長和州長對重新開放紐約市的學校感到困惑。
    #佛羅里達報告10100多個新病例。打破了單日記錄,邁阿密戴德市市長Carlos A. Gimenez說,週五下午10點至淩晨6點實行全縣宵禁,直到星期五,直至另行通知。
    #加州州長再次懇請居民戴口罩。
    #巴勒斯坦權力機構宣佈了在該國新病例急劇增加之後,計劃對整個西岸實施病毒限制的計劃。
    #東京夜店區現第二波疫情。東京近期激增的病例大多與這座城市的夜生活街區有關,單日新增病例在週四躍升至107例。當局稱70%的患者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其中許多人沒有出現症狀。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world/coronavirus-us.html

    *【印度一婚禮成“超級傳播”場所】
    新郎在婚禮數日後死亡,至少100名賓客病毒檢測呈陽性。印度官員已對此案展開調查,據信超過300人在6月中旬參加了這場婚禮。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world/asia/india-coronavirus-wedding-groom.html

    *【變異是否有助於冠狀病毒的傳播?更多的證據,但仍有疑問】
    研究發現基因變異使新冠病毒更具傳染性。科學家在對全球病例進行統計分析後得出結論,攜帶D614G突變的新冠病毒毒株更具適應性優勢。這一發現對於瞭解大流行的早期階段以及預測未來發展方向非常重要,但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health/coronavirus-korber-mutation.html

    *【七月四日,官員們說要待在家裡慶祝國慶日】
    美國各州面對令人沮喪的新高,本周至少有15個州創下了單日報告記錄,全國各地的衛生官員已敦促美國人縮減其假期計劃。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us/coronavirus-fourth-of-july.html

    *【澳洲以為新冠病毒已得到控制,但病毒又找到脆弱的地方攻擊】
    澳洲維多利亞州週四報告了77例新病例,是3月以來最多的一次,冠狀病毒對社區的巨大影響帶到了社區,這些社區多為工人階級的移民和基本工人,他們特別容易感染這種疾病。因為人們為了生計,必須冒險從事可能使他們感染病毒的工作。例即在一家旅館中工作的保安人員,和隔離回國的國際旅客共用了點煙器,因而被感染。還有移民眾多的低收入社區超市,也是防堵疫情較為脆弱的地方。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world/australia/melbourne-coronavirus-outbreak.html

    *【Herman Cain在推特上發文稱他感染了新冠肺炎】
    這位前總統候選人上個月參加了俄克拉荷馬州總統的室內集會。他星期三住院。6月20日在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舉行的川普集會,活動開始前幾個小時,六名工作人員確診,另外在特勤局也有兩名成員確診。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us/politics/herman-cain-coronavirus.html

    *【6月就業數字增長,但仍陷在深淵和新的擔憂之中】
    勞工部周四表示,6月份美國的就業人數增長了480萬。這是繼4月份巨幅下降之後的第二個月強勁增長,當時企業因大流行使大量經濟活動陷入僵局而裁員或解散了數千萬的工人。而缺口仍遠遠沒有解決,因疫情大流行迫使企業關閉之前,6月的就業人數比2月少了近1500萬。失業率從4月份的14.7%峰值降至6月份的11.1%,但仍高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任何時期。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business/economy/jobs-unemployment-coronavirus.html

    *【美國參議院向川普提交議案,欲懲罰涉新國安法中國官員】
    該法案週四在參議院獲得一致通過,要求對制定和實施立法的官員、鎮壓抗議者的員警部隊以及為試圖破壞香港獨立性活動提供資金的銀行實施制裁。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us/politics/senate-china-hong-kong-sanctions.html

    *【中國龐大的國安體系在香港開啟】
    “秘密員警”公開化:中國國安部門進駐香港意味著什麼?新國安法製造了令人恐懼的氛圍,時報首席中國記者儲百亮寫道,國安法將中國的員警國家延伸到香港,這對香港來說意味著一個重大變化,這裡一直標榜的法治綠洲形象將走向消亡。而中國國安部門也不再延續其一直以來行事隱秘、低調的作風,對習近平來說,香港代表著他擴大中共對社會控制的必然的下一步。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world/asia/hong-kong-security-china.html

    *【英國駐香港領事館前雇員鄭文傑獲英國庇護】
    去年香港抗議運動期間,鄭文傑赴中國內地出差後返港時被捕,他稱自己被羈押期間遭到當局虐待。其遭遇凸顯出外界對中國司法體系的擔憂。近日,他稱自己已獲得英國庇護。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00702/hong-kong-simon-chen-asylum-uk/

    *【觀點:為什麼說香港《基本法》是中國的一場騙局】
    香港及亞洲事務評論員練乙錚寫道,這部小憲法曾被認為是保護香港運行的盔甲,但它本質上是一份自帶諷刺意味的文件。北京如今啟動了《基本法》中的潛伏條款,這正是隱藏在鄧小平最初讓步背後的真正恐怖之處。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1/opinion/hong-kong-security-law-china.html

    *【北京和華盛頓大國競爭的新領域:核軍備】
    為說服俄羅斯支持美國敦促中國加入核軍控條約,川普政府將規模較小但實力日益增強的中國核武庫描述為新的威脅。但專家指出,這一路線可能最終導致中國製造更多核武。
    https://cn.nytimes.com/usa/20200702/trump-russia-china-nuclear/

    *【緬甸玉石礦場坍塌,至少162人死亡】
    緬甸北部克欽邦的這場災難在暴雨過後發生,當地礦工長期在危險條件下作業,以生產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玉器。官員稱,由於季風暴雨季節存在山體滑坡危險,政府已下令該地區的礦山自7月1日至9月30日關閉,但仍有數百名非法礦工繼續工作。
    https://www.nytimes.com/2020/07/02/world/asia/myanmar-jade-mine-collapse.html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