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不是我第一張信用卡 #花旗現金回饋PLUS萬事達卡卻是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張 !!
其實看到 #首年免年費 我就辦下去了,沒有一定要刷滿多少金額的壓力~
平常我的日常開銷都很仰賴信用卡,超不愛帶現金出門🥺 如果你跟我一樣很少跑傳統市場喜歡逛有冷氣的全聯;愛看電影;超愛叫外送;一週得去1-2次加油...
雖然這不是我第一張信用卡 #花旗現金回饋PLUS萬事達卡卻是我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張 !!
其實看到 #首年免年費 我就辦下去了,沒有一定要刷滿多少金額的壓力~
平常我的日常開銷都很仰賴信用卡,超不愛帶現金出門🥺 如果你跟我一樣很少跑傳統市場喜歡逛有冷氣的全聯;愛看電影;超愛叫外送;一週得去1-2次加油站;不喜歡帶著現金跑;想靠信用卡累積回饋;那真的推薦你去辦張!!
現在媽媽我通通都用這張卡搞定生活大小事 🤘🏻
-
我們要當聰明的消費者,不是辦卡來卡奴的啦!哈哈
現在新戶透過指定連結申辦花旗現金回饋PLUS萬事達卡,刷滿額還有Mola粉絲限定的新戶刷卡滿額禮-「煥采毛孔潔淨儀」乙台(活動期間:~2020/9/4)🎁
-
★全聯PXpay (全聯推出的手機會員App)
活動期間: 109/7/3~109/8/13
活動內容:週一卡友日最高享3.1%回饋
(我都是週一的時候去全聯買菜,享全聯福利點,怎麼樣夠媽媽吧!!)
該活動期間單筆儲值/消費滿新臺幣800元享250點福利點,每福利卡會員/APP會員限回饋乙次,並擇優回饋乙次,且皆不累贈。(活動期間共限量15,000份)。(註1)
★Foodpanda
新用戶優惠:Foodpanda新用戶於foodpanda刷 #花旗現金回饋PLUS萬事達卡,輸入指定優惠碼「PSciti100」(限量3萬組),首次訂單消費滿 $200,現折 $100,活動至2020/12/31止 (註2)
★三大通路加碼回饋:當期帳單於三大生活通路(國內餐廳、生鮮量販超市、加油站)之前2萬元內一般消費享額外1.5%現金回饋。
不限通路也有 0.5%回饋,悠遊卡自動加值也算唷,回饋無上限。 (註3)
★威秀平日購票優惠
2D 電影:週一到週四購買全票享6折,每日限用一次,每次最多購買2張
週五到週日與國定假日/連續假日購買全票享85折,每卡每日限購一次最多四張。(註4)
★線上辦卡好輕鬆,安全驗證超便利 !!
1.免出門
2.免排隊
3.免簽名
4.免寄回
5.步驟簡單,卡片輕鬆寄到家
6.夠E世代夠簡單吧 !
★首年免年費,線上辦卡便利💳👌
#花旗銀行
#花旗現金回饋PLUS萬事達卡
上述各詳細活動內容條件請詳花旗活動網頁
-
謹慎理財 信用至上
*本文是由花旗銀行邀稿,以上經驗資訊為作者個人經驗分享,不代表花旗銀行立場
註1: 即日起至2020/8/13,周一至全聯消費使用PX Pay綁定花旗現金回饋PLUS萬事達卡,單筆儲值/消費滿800元即享250福利點,(10元福利點可折抵1元),等同享3.1%回饋
註2: 適用於foodpanda全服務,需輸入指定優惠碼做為折價券代碼;優惠碼限量3萬組,活動日期: ~2020/12/31止
註3: 一般消費(含悠遊卡自動加值)享基本回饋0.5%;當期帳單於三大通路(國內加油、量販超市、餐廳)之前2萬元一般消費享基本回饋0.5%+額外1.5%現金回饋,最高回饋2% 活動日期: ~2020/12/31止
*自2020/10/1起,全聯福利中心之各項消費將列入一般消費之排除項目,不提供現金回饋。
註4: 威秀影城周一至周四電影票6折起,周末電影票85折起,行動購票再享小爆米花+中杯可樂加價購49元,活動日期: ~2020/12/31止
-
💳✨辦卡連結:https://bit.ly/3fN1hW2
第一銀行e指通服務驗證碼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譚新強:螞蟻應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文章日期:2020年10月16日
【明報專訊】絕大部分諾貝爾經濟學獎都是頒給對經濟或金融學理論作出巨大貢獻的學者。今年也不例外,得獎者Paul Milgrom和Robert Wilson,兩位史丹福教授是發展拍賣理論(Auction Theory)的重要先驅。拍賣理論也具實用性,對一些有限資源的分配,例如全球一些電訊頻譜,有提升效率的作用。但諾貝爾經濟學獎,極少頒給純應用經濟學或科技方面的發展。
相反地,在物理學獎方面,雖然也有頒給純理論的物理學家,但絕大部分都必須有實驗證明後才會頒發。鼎鼎大名的霍金(Stephen Hawking),對黑洞和宇宙學(cosmology)的理論貢獻非常大,但正因為他很多預測都缺乏實驗證明,所以到死仍飲恨,未能拿到諾貝爾獎(反而在生平電影中飾演他的Eddie Redmayne就拿了奧斯卡)。預測「上帝粒子」的Peter Higgs教授,也需要等了數十年,等到在CERN的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中找到Higgs Boson,才能得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更曾多次頒給一些科技儀器的發展,包括原子粒和電子顯微鏡等。但奇怪地,經濟學這門人類社會科學(藝術?),根本並非自然科學的學問,反而長期看輕和忽略經濟學的應用和技術。
中國40年發展速度屬奇蹟
我從前也經常指出一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盲點,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荒謬謎團。既然中國過去40年的驚人經濟發展,速度和規模,都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為何奇怪地從來未拿過經濟學獎?我認為答案有三方面,首先無可否認,西方對中國仍保持一定偏見甚至歧視,加上我上面提到對經濟學應用的忽略和不重視。第二,中國過去40年的最基本發展藍圖,就是鄧小平偉大,非常實際,亦證明超級成功的「摸着石頭過河論」,核心價值就是唯物論,亦是一種反任何政經理論的「理論」,亦代表對純共產主義和純資本主義的厭倦和唾棄。但反過來,中國經濟發展固然非常成功,但至今仍未有任何經濟學家能總結成功的要素,把它好好梳理成為一套完整的理論。我在近日的訪問中,也經常提到意識形態的宣傳,是中國的一個重要弱點。
美國政經體制僵化 停留中世紀模式
第三,我仍非常相信E. O. Wilson的名言,人類情感確停留在早石器時代,所以美國才這麼原始本能地表現出對中國正常和平發展的不安和敵意,有如Neanderthals擔心土地、食物和女人被其他人搶走!除此,美國以至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政經體制亦已僵化,大概停留在中世紀年代的模式。尤其整個銀行和金融體制,包括倚賴銀行的fractional banking機制的multiplier effect來 「製造」金錢(money creation),一個充滿道德風險、非常落後和低效率的系統。此制度鼓勵銀行冒更大的風險,槓桿可能高達十多倍甚至過百倍,從而谷高ROE(股本回報率),然後銀行家們就可從中拿取不合理地豐厚的薪酬,但就置社會承擔的系統風險不顧。結果幾乎每十年左右,全球就出現周期性的金融風暴,有時在拉美出現,有時在亞洲,最嚴重的一次,當然就是2008年由美國引發的GFC(全球金融危機)。
神級科技 處理失當恐釀危機
但西方社會仍然冥頑不靈,並未有反思整個經濟和金融系統的根本結構問題,更沒有深入研究科技發展對經濟理論和應用的顛覆性影響。這正是E. O. Wilson的第三點,人類科技已到了神級,既可以利用來改革原有的人類政經制度,但反過來,這些科技發展如處理不當,亦可為過時的政經制度製造極大挑戰和矛盾。
只舉一個例子,隨着資訊科技的發展,我們已從「石油時代」走到「數據時代」,這個已是共識,但政客、央行和經濟學家,有沒有深入考慮過這轉變對市場經濟學的影響和挑戰?石油是有限資源,所以很適合由市場機制調節,以價錢為最有效的市場信號,供應和需求自然就會達到最有效率的平衡。但數據的本質完全不一樣,供應量接近無限,以幾何級數上升,邊際生產成本更接近零。這樣的「產品」或「服務」,能否和應否沿用市場機制來調節,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甚至是迫切的問題。但幾乎所有央行仍然懵然不知,只看到因為數據供過於求,加上能源瓶頸被再生能源和EV(電動車)打開,和OECD跟中國人口老齡化等原因而製造出來的長期通縮壓力,就仍企圖用傳統和非傳統的極端貨幣政策,包括零利率和QE等治標不治本手段來對抗。結果是既刺激不出消費通脹,但就谷出資產泡沫,拉闊貧富差距,製造出巨大社會矛盾和動盪!
數據年代 傳統供求管理不適用
中國人較客觀和科學化(毛髮較少、下顎較細,代表較進化,較聰明?)意識形態的包袱也較細,所以較願意嘗試新事物,以及利用科技去改良一些西方人可能覺得是不可改變的「神聖」制度和傳統。但同時中國的銀行制度效率低,未能對小企業和個人提供滿意服務,在這文化和實質背景下,螞蟻科技就劃時代誕生出來了!
螞蟻未必是第一家所謂Fintech公司(應是第一家Techfin吧),但肯定是全球最大、最全面和最成功的一家。服務範圍最少有如西方Apple Pay(線下支付)、PayPal(網上支付)、Venmo(現金轉帳)、Mastercard(信用卡)、JP Morgan(消費者銀行服務)、iShares(基金投資)和Marsh & McLennan(保險經紀)的合體。
單是支付寶,去年處理的金額高達16萬億美元,是PayPal的25倍!但支付已非螞蟻的最大業務,個人和小企借貸更多一些,佔收入的近40%,但98%的貸款都交給銀行,螞蟻只收取一個服務費,並不需要承擔信貸風險。基金投資服務和醫療,人壽和其他保險銷售的增長也非常快。未來,螞蟻更計劃利用Blockchain和AI技術,大舉進軍一些全新領域,包括稅務和醫療改革,和協助企業全面提升營運和資金效率。
螞蟻支援數碼金融發展 涉6範疇變革
當然螞蟻也有很多如微信支付、陸金所和京東數科等競爭對手,這亦令到中國數碼金融發展更健康。螞蟻暫時與銀行仍是合作居多,但長遠競爭是避免不了的。中國政府正加緊推行DC/EP,一個非常先進的數碼貨幣系統,螞蟻當然全力支持,但老實講,未來這些系統之間亦可能出現一些功能上,以及數據擁有和運用上的競爭。
整體來說,我認為螞蟻與整個中國數碼金融發展,已開始推動6個重要金融和政經制度改革:
(1) 中國在1300年前的唐代發明紙幣,現今又領導全球的貨幣無紙化革命。這發展既環保,同時大大提升商貿效率。除此,現在COVID疫情橫行的時期,無紙化亦對公共衛生和健康有貢獻。
(2) 螞蟻小額貸款的效率非常高,利用AI和其他資訊技術,可在3分鐘內完成審批,比人手處理快很多和更準確。這些技術也當然將運用在其他所有金融交易,可能包括按揭、保險和投資等,有助提升整個經濟系統的效率。
(3) 螞蟻首要服務對象為個人和微企,有助減少金融系統對中低資產人士和小企業的不公。在短短5年,螞蟻已為消費者提供了1.7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市佔率已有15%。長期下來,數碼金融甚至有可能幫助縮小貧富懸殊問題,或最少幫助小投資者分享經濟發展的紅利。
(4) 數碼金融對減少甚至滅絕逃稅、洗錢、騙案甚至搶劫等罪行都當然有極大功效。唯一的擔心反而是侵犯私隱權。偷情和賭錢等「不良嗜好」可能不道德,但未必是犯法,但在數碼金融年代,這些行為都可能變得無可遁形。有些人或甚至會懷疑,活在這個完全透明的數碼金魚缸,人生還有何樂趣?
(5) 以DC/EP螞蟻為首的中國數碼金融技術,當然對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提升中國金融業和技術,對全球影響有極大幫助。當然除技術外,人民幣兌換、中國資本帳和市場也必須變得更開放和自由,但數碼貨幣和螞蟻提供的配套技術,是一個加速推動發展的重要契機。美元仍擁有全球儲備貨幣的絕對優勢,但隨着中國名義GDP的逼近,加上超前的數碼金融技術,還有美國近年蓄意weaponize美元,反令歐、亞、中東各國更憂慮,美元會否因此失去它的exorbitant privilege?這擔憂當然就是美國近日不停想出各種詭計,企圖阻撓和延遲螞蟻IPO,中方也宣布調查螞蟻的一些基金銷售的利益衝突問題。不知道IPO將延後多久,但其實如拖至美國大選之後,也未必是壞事。
(6) 如我在上文解釋,傳統中世紀定下來的銀行制度已嚴重過時,且藏有巨大系統風險,實應有一個徹底改革,或應完全放棄倚賴銀行的高槓桿來製造金錢。為何金融系統不可如其他貨物和服務一樣,利用科技,直接讓資金提供和需要者接觸,達成交易,不用經過銀行薄弱的財務報表。P2P是不成熟的第一擊,但隨着AI和Blockchain等技術發展,數碼金融能否幫助小心拆除這個威脅全球經濟的計時炸彈?
請看以上一系列的突破、改革和進步,你說螞蟻值不值得拿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環資產擁有阿里、騰訊、京東、Apple、PayPal、Mastercard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m.mingpao.com/fin/columnist2.php?col=1463481132098&node=1602789234346&issue=20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