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澳門政府派錢就能平息民怨?短暫紓困措施仍不得民心!⠀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公佈2020-21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最為大眾矚目的就是,在反送中運動及武漢肺炎的雙重衝擊下,香港經濟深受打擊,多個行業裁員潮、結業潮接二連三;而且市民對「派糖」...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澳門政府派錢就能平息民怨?短暫紓困措施仍不得民心!⠀
·⠀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公佈2020-21財政年度政府財政預算案,最為大眾矚目的就是,在反送中運動及武漢肺炎的雙重衝擊下,香港經濟深受打擊,多個行業裁員潮、結業潮接二連三;而且市民對「派糖」呼聲甚高,繼2011年全民派6000港元後,政府終於向全民(18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派錢1萬港元。⠀
·⠀
除了這項紓困措施外,政府亦公佈多項中小企紓困措施,除了早前成立了300億防疫抗疫基金,向大型餐廳、大型食肆及工廠食堂發放20萬元支援,而小食店、小型食肆以及食物製造商亦可獲8萬元津貼外;今年財政預算案對企業亦有五項的新措施,包括「中小企擔保計劃」,同推出政府作百分之百擔保的特惠低息貸款等等。⠀
·⠀
與澳門抗疫紓困措施相比⠀
·⠀
澳門在疫情後,向每名居民發放3,000元電子消費券,限期3個月,提振消費,全澳居民兩次、共發放1200元醫療券、住宅有3個月水電費津貼、弱勢社群多發放2個月援助金;而減免稅務措施方面,所得補充稅、個人職業稅及娛樂商業場所稅將獲得不同程度的扣減,又會豁免本年全部住宅房屋稅、減免商業場所 25%房屋稅;並且將年度「現金分享計劃」提前到4月,向澳門永久居民派發1萬元。⠀
·⠀
香港今年亦破天荒在2011年後第一次全民派錢,但值得留意的是,香港政府恆常派錢與澳門恆常派錢並不能作橫向比較,首先,澳門人口比香港少,約70萬人口,派出約70億澳門幣,對澳門負擔不算太大;而香港有700萬人口,派出約700億港元。第二澳門的博彩業是城市的經濟命脈,貢獻了GDP高達五成,博彩業界僱員的收入中位數達2萬澳門幣,比非博彩業僱員多6千澳門幣,政府用全民「派錢」來再分配,亦能在政治上安撫其他人。但在香港派錢會否令市民期望偏高,要年年都派700幾億才能平息民怨,相信對政府財政儲備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政府不能只靠派錢來平民怨,還是要提高本身的政治決策和管理能力,要及時回應民意,例如爆發新冠肺炎的早期,如何及時做好封關措施,如何應對醫療設備不足,對前線醫護人員造成壓力,讓市民對政府管治心服口服,才是「治标亦治本」的方法。⠀
·⠀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亦表示,並不看好派1萬蚊能夠刺激消費,如果市民不願意消費,1萬元只能當作是紓困措施。但反觀澳門有派3,000元電子消費券,限期3個月,更能夠刺激消費,帶動市場經濟。⠀
·⠀
「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真的能撐企業保就業?⠀
·⠀
而針對中小企及就業方面,澳門政府推出「中小企業援助計劃」,受疫情影響經營困難的中小企可以申請上限60萬元免息貸款,最長還款期8年。同澳門相似,今年財政預算也推出了「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推出由政府作百分之百擔保的特惠低息貸款,申請期為六個月。貸款額為合資格申請企業六個月的薪酬及租金開支,以二百萬元為上限,還款期長達三年,可選擇首六個月還息不還本。政府會為此提供最多二百億元的信貸保證。但莊太量教授就表示,其實此措施和以前沒有什麼分別,就算有政府100%擔保,最終是否批核還是銀行說了算,而很多中小企在經歷反送中和武漢肺炎的情況下,已經負債累累,至於是否能夠通過銀行壓力測試和利口還款能力,都是未知之數。⠀
·⠀
經濟分析師羅家聰早前在本網撰稿,曾提及如果今年財政預算案對民生支出部分超過GDP的十分一,就屬於維穩費。財政預算案後他的回應是,全民派錢的弊端是,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只能單純短暫的回應民怨。⠀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社會熱話⠀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2020財政預算案 #香港政府 #莊太量 #羅家聰
第一銀行紓困貸款還款表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餐飲業難度疫情寒冬 民眾黨團籲:政府應先紓困再振興
自疫情爆發以來餐飲業者經營困難,且這次紓困門檻之高,更讓受影響的餐飲服務產業相關業者叫苦連天。為此,台灣民眾黨團幹事長蔡壁如、總召邱臣遠今(3)日邀請台灣職工教育與培訓協會理事長張凱鈞、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士林夜市文創協會副理事長林致兵,以及喵匠連鎖餐廳負責人蕭銘辰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更放寬紓困標準,同時提高額度並簡化流程,幫助業主與店家共同度過疫情寒冬。
立委蔡壁如表示,有些小商家去年剛剛開業,起初營運狀況逐漸變好,但全球疫情持續肆虐,除了害怕疫情之外,也害怕國外進口的原物料會因此而上漲價格或貨櫃卡關導致無法購買,所以原本訂購的原物料量,也直接提升到能供應半年的量;但今年五月中疫情大爆發,讓店家面臨新一波的艱困狀況。
蔡壁如直言,現在的政府好像活在「平行時空」裡,大家都在咬牙苦撐之時,政府竟然還整天說要發振興券,連紓困的政策與配套都沒做好,如何能談到更後面的事?難道民眾的下一餐比不上經濟數據的美化嗎?中小型店家不如有平台或有大量廣告放送的大型餐飲業者,無法馬上轉換成外帶外送模式;且剛成立的小商家還沒有固定客源,口碑也尚未建立,食材成本又高,只能依靠調整菜色後的便當勉強支撐,相信我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一定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店家,正在為生計疲於奔命。
蔡壁如強調,我們的政府一直以來嘴上都說:「紓困是當務之急」,然而上個禮拜跟經濟部索資之後,一直等到今天都還沒有回覆;政府紓困申請的規範又多又雜,一些小店家本來老老實實地做生意,現在遇到困難向政府求救,卻沒有得到協助,面對這樣的窘境,政府難道要等到店家都營運不下去了,才感受得到嗎?
立委邱臣遠表示,根據「經濟部統計處」7月23日公布的數據,今年6月餐飲業衰退達39.9%,出現史上最大跌幅,其中,餐館業更是年減40.4%,主因以聚餐、宴會類型為主的業者因暫停餐廳內用,致營收明顯下滑。此外,無薪假人數續創疫情以來新高:勞動部近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無薪假)統計,這期實施人數達5.6萬人,續創疫情以來新高,實施家數達4,388家,刷新有統計以來新高;其中,不論是在實施家數或是實施人數,都以「住宿及餐飲業」的1,187家、2萬6482人最多。
邱臣遠指出,政府的「本國銀行辦理經濟部紓困4.0貸款」自6月4日開辦至今,核准率雖然高達九成(89.4%),但核准銀行當中,公股銀行占了八成(80.0%),核准金額占了近九成(87.5%)。反觀民營銀行不到兩成(19.9%),核准金額只占12.5%;政府覺得銀行可以核貸給小規模商家,但疫情期間,商家幾乎停業,間接使銀行對他們的財務狀況、還款能力有所疑慮,所以想理由去拒貸。
邱臣遠表示,檢視「中央銀行中小企業專案貸款辦理情形」,央行為了照顧更多小規模營業人度過這波疫情難關,也在6月23日宣布提高小規模營業額申貸金額由50萬元提高至100萬元,且申貸次數不限1次。但根據央行提供的數據,自6月4日開辦至今核准戶數僅增加13,557戶,核准金額增加7億多萬元(773,204萬元),小規模商家可能根本撐不到新一波的振興措施。
邱臣遠強調,金管會應檢視去年「獎勵本國銀行加速辦理紓困振興貸款方案」的辦理成效,研議並評估延續相關方案的可能性;並針對不同銀行存在不同的授信障礙,應研議「疫情下授信評等標準」,以供各金融行庫參考。
理事長張凱鈞則表示,連鎖餐飲服務產業為我國服務產業的第一線,該產業的經營模式都是以中小企業經營者為主,但聘任了許多服務人員,實質解決台灣的失業問題,但本次的紓困門檻之高,讓諸多連鎖餐飲服務產業相關業者根本看得到吃不到;而且日後就算是開放餐飲業內用,也很難建立起用餐者的消費信心。副理事長林致兵表示,這波疫情因實施三級警戒餐飲不得開放內用,餐飲服務業首當其衝,許多餐飲商家不堪虧損紛紛倒閉,對於仍可存活的商家,雖政府有提供企業紓困方案與薪資補貼,但門檻和流程繁雜,無法真正協助餐飲業度過眼前難關。
民眾黨團表示,政府應針對急需協助的店家攤商進行「紓困3大方針」的改善,包括簡化行政手續、放寬紓困標準和提高紓困額度;面對無情的疫情,政府部門不該僅畫大餅,讓民眾對政策無感,無法給予實質幫助,必須拿出更多積極作為來協助台灣企業!
第一銀行紓困貸款還款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紓困等到普渡後,八大公股銀行,誰是拒絕王?
首先:感謝銀行第一線承辦同仁在分流上班、人力不足情況下仍積極為大家服務,協助民眾度過難關。
然而,在銀行配合政府各單位紓困貸款政策中,八大公股行庫拒絕承貸戶數總計是944戶,其中台灣銀行以拒絕承貸戶數300戶占整體公股行庫31.77%。
分析✏️拒絕王的數字一定有黑數 : 有許多企業或是民眾甚至只是在櫃檯詢問時便被行員推出門外,董總們都很會寫作文,積極辦理、用心服務,但「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為什麼第一線的承辦同仁會有想把民眾推出去的想法?因為如果到時候客戶還款困難,是行員要去催款
董總們要名聲✒️也要行員賣命催款,在這樣的詭異情境下,即使是政府紓困貸款政策,即使都符合資格,行員自動篩選客戶,不是行員的錯,是董總的錯
📌依據「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第一條: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臺灣銀行,下稱本行),依據銀行法、金 融控股公司法、公司法等相關規定組織之,以執行政府政策、調劑金融、 服務社會大眾、扶助經濟建設、發展工商事業為宗旨。
🔐請問配合政府紓困「拒絕王」第一名的———台灣銀行
八大公股行庫拒絕承貸戶數總計是944戶,台灣銀行以拒絕承貸戶數300戶占整體公股行庫31.77%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執行政府政策?服務社會大眾?
🆘台北市健身教練職業工會🆘
理事長🆘呂宇晟❗️出面痛訴,自己被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他當時是到台銀但承辦襄理直接跟他說如果你去年有申辦,那請你去找往來銀行,如果要在台銀辦理流程至少都要一個月以上。
"台北市健身教練職業工會" 理事長
呂宇晟表示:可是是我的往來銀行要我來找台銀的,台銀表示:我只能講未必每家銀行都能辦,我們是以既有客戶為優先,所以你一定是最後。
呂宇晟於今日記者會上表示,那等到紓困下來,我是不是就要被普渡了!
#呂宇晟 #健身教練 #紓困 #青年人 #餐飲業
第一銀行紓困貸款還款表 在 投資癮 Wealthol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借10萬紓困貸款去做投資
-
這兩天剛好跟銀行朋友聊天,他跟我抱怨一堆人衝去銀行貸款,不少人都說要貸款10萬拿來買股票,關於10萬貸款這件事,不太應該拿來做投資,這貸款方案只有第一年利息政府輔助,第二年開始1.845%的機動利率,最多借款三年,許多人會用寬限期還可以前六個月免還本金,第七個月才開始還本金,也因為政府補貼第一年,所以在第13個月開始就是要還本金+利息,這時候就會有一堆民眾問銀行員說原來這個要還喔,【是的貸款是要還的】。
除非是真的經濟上有困難再去借款,網路上分享拿十萬去投資有很大的盲點,畢竟理論分析跟實際上會有很大的差別,不要讓自己未來的財務狀況陷入窘境,稍微解釋一下
-
以股票市場來說
貸款10萬拿來投資股票是蠻奇怪的想法,有經驗的投資人都會知道今年的股票市場是近30年最好的一年,所以不能用過去一年的獲利率來代表未來的獲利,也不要幻想每年都剛好買到飆股,如果這麼容易華爾街就不用擠破頭了,況且10萬的資金也不太能改變原本的生活水準,假設運氣不錯遇到跟股神巴菲特一樣擁有18%的獲利率,獲利金額約18000元。
這樣的收益金額可以改成一天少喝一杯50元的飲料,一年也可以省超過18000元還比較安全,但錢拿到手中的過程要保證錢不會拿來買手機、買機車、裝牙套、買奢侈品等等的誘惑,因為疫情的關係拿到10萬的紓困方案並不難,難的是拿到錢之後的各種不確定因素,投資有賺有賠,所以還是要審慎思考。
-
那改成誘人的套利觀念來看
將資金放在無風險商品做套利,比如說郵局三年定存利率為0.845%,也就是說第一年套利空間為845元,但第二年開始就會虧錢,因為政府沒補貼利息了,私銀的優利定存約也有時間限制利率約1%,主要是新資金通常只有幾個月,某間銀行有個6%的優利定存主要是美金而且只有7天,美金還要承擔外匯風險,還有一個方式是儲蓄型保險,那目前預定利率約1%左右,多數的保單要持有六年以上所以也不太符合三年償還的標準,另外金額太小利差空間也不大,可能你整個跑下來三年套利不到一千元,還有一個重點不要忘記了,紓困貸款第二年開始利率是1.845%,直接比以上都還要高,根本也沒辦法套利,所以實際上沒辦法完全【套利】,還要承擔一堆可能變動的因素。
-
對於貸款投資這件事,只要主觀認為借款的效益大於所謂的投資報酬率,就可以嘗試這麼做,多數大型公司也會聯貸去建廠,最主要還是因為企業計劃的還款能力與信用符合條件,一般投資人如果真的要借錢投資,我反倒是認為要就認真借,這樣的投資才會認真去規劃也才有意義,但有辦法借到很多錢的主要還是那些去年營收創新高的好公司,要借錢銀行也會看條件,這10萬貸款金跟紓困方案的企業補助金是有非常大的差別,但新聞媒體很少提及有關企業的紓困金的事情,之後再好好分享,不要好傻好天真,政府跟銀行有一堆厲害的精算師跟會計師,沒這麼容易讓民眾套利,除非貸款金額放大到10億,套利才有意義。
-
有規劃的槓桿叫使用
沒規劃的槓桿叫屎用
#不鼓勵但也不仇視貸款只是個方式
#分享給準備衝去貸款紓困金去投資的朋友冷靜一下
-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