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值得先打疫苗? #從經濟學看接種優先順序〕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接種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接種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
#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值得先打疫苗? #從經濟學看接種優先順序〕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接種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接種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量又有限,誰應該先施打疫苗就成了一大難題。
公衛學家透過模型推算來控制疫情、拯救生命。
而之前提到過,以經濟學來說,政策要能極大化社會福祉(請看 #疫苗管制必要嗎),必須考量疫苗保護力與阻止傳播力之間的效益差別,代表著公衛角度的最優解,不一定等於經濟角度的最優解。
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由於各國的人口結構、文化、經濟命脈不同,所以選擇與優先排序也會不同。
在疫苗分配上,或許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能有所貢獻,尤其考量到疫苗與呼吸器不同。
(疫苗分配不是選擇救誰的性命,即使還沒辦法馬上打疫苗的人,也可以繼續居家防疫,且居家快篩的擴大使用也能降低 R 值。)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有些「群體」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 風險工作者與長照機構
一般來說,醫事與工作人員以及長照機構的照護者與居民都會在優先順序上,美國部分州更將最優先接種對象限制在「從事新冠相關醫療照護」的人員。
一來,讓這兩群體施打都能協助保證防疫量能穩定、尤其第一線防疫人員創造醫療量能,進而增進社會效益。
在台灣,長照機構住民與照護者排在第 3 順位序;然而,以英國與紐約州為例,因為療養機關多、且群聚感染率與死亡率極高,長照機構人員與住民都是第一順位施打對象。
二來,英國預防接種委員會(JCVI)則強調醫療人員應該優先施打、因為此工作讓他們個人高度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
然而,若純粹以此說法,考量就成了「職業風險」 — 醫療人員的私人利益。那其他與醫療量能無關,卻也有高染疫風險的職業別(如超市店員等)也該優先施打嗎?
如果以美國為例,其一大困境就是近 8 成的人口按定義都是重點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s),而加州就將超市、餐飲與農業相關勞工都列在第二順位。
▌ 長者該比勞動人口先打疫苗嗎?
另外一個經常被討論的焦點,是長者是否應該優先打疫苗。
我們假設一個簡化的情境:長者跟勞動人口其中一個群體在 7 月前能接種疫苗、另一個群體必須等到 12 月。
而疫苗並非此時防疫的唯一解,居家隔離與居家快篩普及都能有效降低 R 值。
在此情況下,問題並非「誰應該得到疫苗」而是「誰應該先得到能讓他安全地外出、而不需要繼續居家隔離防疫的物資?」
以公衛而言,讓長者優先施打的出發點是保護最脆弱的族群。
倫理考量外,支持長者先打疫苗也可維持醫療量能,減少重症造成的醫療體系負擔,讓醫療體系能支撐到 12 月。
然而, John Cochrane 等經濟學家則指出許多勞動人口應該先得到疫苗。以成本效益分析來說,包含兩個主要層面。
📌 首先是經濟層面:這些人口是否無法遠距工作?這些產業能間接創造多少工作(就業乘數效應)?
台灣的中小企業數位化程度不足、而 30-50 歲的人口又是主力消費族群,要能恢復經濟與人民的生活品質,讓青壯年人口能盡快回去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以南韓為例,雖然早已展開年邁人口的施打,但近期疾病管理廳(KDCA)官員也表示在考慮讓晶片等關鍵產業員工優先施打新型疫苗,以避免生產遭受疫情衝擊。
📌 其次則是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勞動模式是否需要與許多人接觸?
根據香港與以色列的實證研究,新冠的傳染鏈符合帕雷托法則(又譯 80/20 法則),約 10-20% 的受感染者導致了 80% 的傳播感染個案。
這顯示了減少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的必要性,也有模型顯示先施打重點工作者可以更快降低確診數。
若想維持經濟,勞工就必須出門上班、搭乘大眾運輸、跑外送與物流、甚至在餐廳駐唱,但其中某些勞動模式可能有超級傳播的風險。
相較之下,已經退休的長者沒有必要外出原因、進行居家隔離的成本較低,把疫苗先給勞動人口的分配就可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以印尼為例,因為其人口結構年輕又對勞力密集產業高度依賴,就優先讓勞動人口施打疫苗。
美國許多州讓部分產業的勞工優先施打也有同樣的出發點。
▌ 能妥善排序基於「保護」的優先順序嗎?
如果台灣採用公衛的考量要優先保護最脆弱的族群,那除了年長者外,是否有其他高重症率的人口也該優先施打?
美國 CDC 就公告具特定狀況的人有高重症風險,其中包含:糖尿病、癌症、氣喘、HIV、過重(BMI>25)、懷孕、吸菸、藥物濫用失常等數項。
帶有這些症狀的人,許多甚至是每日必須外出上班的勞動人口。
這成為美國各州在規劃優先順序時的參照標準,比如慢性病患者都會出現在優先施打名單裡,而麻州甚至細分到「帶有至少 2 個以上症狀的年長者」才是最優先者。
基於衛福部 6/20 的順序修改,除了孕婦被新加入第 6 順位外,其他 64 歲下的高風險疾病患者是被安排在第 9 順位。
然而,資源的稀缺性代表如慢性病等標準的訂定都可能給人動機造假來插隊打疫苗。
當管制必須考量這些問題,標準就容易限制在可觀察訊息(如年齡),直接影響到分配疫苗的配置效率。
(爆字數😢,最後一段放留言
第一象限角定義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八百回合經濟談
〔#誰的命更有價值? #經濟學看誰先打疫苗〕
各個工會爭取被列入優先接種、有錢的人可以飛去美國打疫苗,你也在想「我什麼時候能等到疫苗」嗎?
接續著上週,八百想繼續討論的是,到底經濟學家怎麼看「疫苗施打順序」?
▌首先,經濟與公衛的考量不同
既然政府管制了疫苗市場、疫苗數量又有限,誰應該先施打疫苗就成了一大難題。
公衛學家透過模型推算來控制疫情、拯救生命。
而之前提到過,以經濟學來說,政策要能極大化社會福祉(請看 #疫苗管制必要嗎),必須考量疫苗保護力與阻止傳播力之間的效益差別,代表著公衛角度的最優解,不一定等於經濟角度的最優解。
且我們可以明顯發現,由於各國的人口結構、文化、經濟命脈不同,所以選擇與優先排序也會不同。
在疫苗分配上,或許經濟學的成本效益分析能有所貢獻,尤其考量到疫苗與呼吸器不同。
(疫苗分配不是選擇救誰的性命,即使還沒辦法馬上打疫苗的人,也可以繼續居家防疫,且居家快篩的擴大使用也能降低 R 值。)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有些「群體」應該優先施打疫苗?
▌ 風險工作者與長照機構
一般來說,醫事與工作人員以及長照機構的照護者與居民都會在優先順序上,美國部分州更將最優先接種對象限制在「從事新冠相關醫療照護」的人員。
一來,讓這兩群體施打都能協助保證防疫量能穩定、尤其第一線防疫人員創造醫療量能,進而增進社會效益。
在台灣,長照機構住民與照護者排在第 3 順位序;然而,以英國與紐約州為例,因為療養機關多、且群聚感染率與死亡率極高,長照機構人員與住民都是第一順位施打對象。
二來,英國預防接種委員會(JCVI)則強調醫療人員應該優先施打、因為此工作讓他們個人高度暴露在染疫的風險中。
然而,若純粹以此說法,考量就成了「職業風險」 — 醫療人員的私人利益,必須思考其他與醫療量能無關,卻也有高染疫風險的職業別(如超市店員等)也該優先施打嗎?
如果以美國為例,其一大困境就是近 8 成的人口按定義都是重點工作者(essential workers),而加州就將超市、餐飲與農業相關勞工都列在第二順位。
▌ 長者該比勞動人口先打疫苗嗎?
另外一個經常被討論的焦點,是長者是否應該優先打疫苗。
我們假設一個簡化的情境:長者跟勞動人口其中一個群體在 7 月前能接種疫苗、另一個群體必須等到 12 月。
而疫苗並非此時防疫的唯一解,居家隔離與居家快篩普及都能有效降低 R 值。
在此情況下,問題並非「誰應該得到疫苗」而是「誰應該先得到能讓他安全地外出、而不需要繼續居家隔離防疫的物資?」
以公衛而言,讓長者優先施打的出發點是保護最脆弱的族群。
倫理考量外,支持長者先打疫苗也可維持醫療量能,減少重症造成的醫療體系負擔,讓醫療體系能支撐到 12 月。
然而, John Cochrane 等經濟學家則指出許多勞動人口應該先得到疫苗。以成本效益分析來說,包含兩個主要層面。
📌 首先是經濟層面:這些人口是否無法遠距工作?這些產業能間接創造多少工作(就業乘數效應)?
台灣的中小企業數位化程度不足、而 30-50 歲的人口又是主力消費族群,要能恢復經濟與人民的生活品質,讓青壯年人口能盡快回去工作顯得十分重要。
以南韓為例,雖然早已展開年邁人口的施打,但近期疾病管理廳(KDCA)官員也表示在考慮讓晶片等關鍵產業員工優先施打新型疫苗,以避免生產遭受疫情衝擊。
📌 其次則是傳染給他人的可能性:勞動模式是否需要與許多人接觸?
根據香港與以色列的實證研究,新冠的傳染鏈符合帕雷托法則(又譯 80/20 法則),約 10-20% 的受感染者導致了 80% 的傳播感染個案。
這顯示了減少超級傳播者(Super-spreader)的必要性,也有模型顯示先施打重點工作者可以更快降低確診數。
若想維持經濟,勞工就必須出門上班、搭乘大眾運輸、跑外送與物流、甚至在餐廳駐唱,但其中某些勞動模式可能有超級傳播的風險。
相較之下,已經退休的長者沒有必要外出原因、進行居家隔離的成本較低,把疫苗先給勞動人口的分配就可能達到更好的經濟效益。
以印尼為例,因為其人口結構年輕又對勞力密集產業高度依賴,就優先讓勞動人口施打疫苗。
美國許多州讓部分產業的勞工優先施打也有同樣的出發點。
▌ 能妥善排序基於「保護」的優先順序嗎?
如果台灣採用公衛的考量要優先保護最脆弱的族群,那除了年長者外,是否有其他高重症率的人口也該優先施打?
美國 CDC 就公告具特定狀況的人有高重症風險,其中包含:糖尿病、癌症、氣喘、HIV、過重(BMI>25)、懷孕、吸菸、藥物濫用失常等數項。
帶有這些症狀的人,許多甚至是每日必須外出上班的勞動人口。
這成為美國各州在規劃優先順序時的參照標準,比如慢性病患者都會出現在優先施打名單裡,而麻州甚至細分到「帶有至少 2 個以上症狀的年長者」才是最優先者。
基於衛福部 6/20 的順序修改,除了孕婦被新加入第 6 順位外,其他 64 歲下的高風險疾病患者是被安排在第 9 順位。
然而,資源的稀缺性代表如慢性病等標準的訂定都可能給人動機造假來插隊打疫苗。
當管制必須考量這些問題,標準就容易限制在可觀察訊息(如年齡),直接影響到分配疫苗的配置效率。
另外,因為資源不對等,研究發現如街友、低教育程度與中低收入戶(教育程度/薪資水平與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正相關)等族群也有較高的重症機率與傳染力。
另外,因為資源不對等,研究發現如街友、低教育程度與中低收入戶(教育程度/薪資水平與健康狀況/平均壽命有正相關)等族群也有較高的重症機率與傳染力。
▌ 小結
以上我們討論了經濟學對政府規範施打順序的觀點,學者們也以模型來驗證。
政府管制分配其實難以辨認最適合先打的人,標準模糊、關說等也都會造成資源錯配。
優先順序的研擬已經成實證研究的命題,所幸各國的選擇不同,未來我們才能比較哪一套更好!
第一象限角定義 在 揉爛食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RAW X Andre X 起司千層
難得來一篇長文,大家安心在家可以慢慢看(順便幫我檢查錯字)
既然Andre is back了
就拿來當作邁入疫情三級之後的第一篇吧。
前幾天跟朋友聊到,一些人在寫一道料理的時候常會用到一個詞彙:「完成度」。
所以究竟怎樣算是完成度高?是從誰的立場來看?怎樣的菜色是未完成?又或許一道感覺未完成的菜,卻可以是完成一整個套餐的某一個轉折?
這個定義好難,但討論起來也蠻有趣的。
RAW 在今年五月迎來了Andre is back menu,無緣去過新加坡 Restaurant ANDRE的饕客紛紛摩拳擦掌。
打著主廚的名號,可以視作江振誠主廚過去料理的經典重現,以及他料理的成長經驗與軌跡,的確值得期待。
之前在江振誠與Room by Le Kief 聯手的活動上就見識過主廚對於概念與體驗的呈現感極高,讓人可以輕易落入他安排好的欣賞角度,這點很厲害。
喜歡海膽與花生醬的天使麵,像是更細緻高雅的擔擔麵,點點的芽蔥與青花椒點綴的靈巧,不單純只是以暴力海膽的味覺衝擊,很高。
同時也喜歡尼斯沙拉的意象,將傳統使用罐頭鮪魚改成油脂豐厚的黑鮪魚中腹,半炙燒的香氣與羅勒的煙燻香氣,有種溫暖明亮的海洋感。
而 “Memory 1997”這道主廚當年的招牌菜色,連刻著Memory的湯匙都完美承襲下來,黑松露鴨肝暖凍這樣味道富裕華麗飽滿的組合,卻只保留了溫柔厚實而沒有膩感,也很厲害。
主菜是羅西尼牛排的釜飯呈現版。牛排、鴨肝、黑松露⋯青天霹靂米很好吃,但整體的味道組合反而沒有前面驚艷。
隨即的布里耶起司千層可麗餅瞬間又把我拉回高潮,主廚說,這道起司在法國是主菜與甜點之間的過場,不屬於任何一邊。
這道的精彩,在於他的不屬於誰,同時也是我最喜歡的轉折。類似Lady M的千層口感,起司香濃而高雅,大方而自成一格,為整頓套餐的品嚐歷程,最好的詮釋了何謂「完成度」。
加點的Peach Pione Rosace 視覺美感極為驚人,葡萄的刀工精準,白桃與葡萄、覆盆子帶來少女般,令人微笑的青春爛漫。
銅模烤製的炭焙費南雪上桌就香氣驚人,噴灑上泥煤威士忌後更是立體,炭焙與泥煤的象限相近,苦韻很美。
除了食物的味道,其他用餐的體驗,比如選用有著不同故事的刀具的環節; 現場用愛樂壓做出咖啡高湯的新奇程度⋯也都十分讓人沈浸。
說菜的細膩度、介紹的內容、節奏的流暢,長年的經驗與世界觀,的確讓這套Andre is back 菜單有著極迷人的品飲歷程。
值得說上一句:「完成度真的很高啊」。
最後感謝石董 Ken Shih賜位
#揉爛食單 #大直美食 #米其林 #米其林二星 #法式 #西餐 #江振誠 #台北米其林 #foodporn #foodie #foodstagram #michelinstar #taipeimichelin #raw #rawtaipei #frenchcuisine #finedining #andre #andreisback
第一象限角定義 在 Ab的異想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蛤?把妹還需要學喔?阿不就這樣嗎?魯蛇才去學把妹吧。」
「一切都是高富帥,其他都假的。」
「追求女生其實就一句話:『花若盛開,蝴蝶自來』,其他講再多都多餘的。」
你也許對上面那些話不陌生,一些談兩性關係的論壇會出現許多這樣的言論。
一個男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擇偶問題幾乎可以說是先天設定沒得選擇,你可以說你忽視這個問題去當個大魔法師,或者說你先天條件好沒被這種問題給困擾,但這這件事情只要你活著,生物的先天設定就會把這樣的人生問題帶到你身邊。
然而你看著某些約會生活很成功的人,很多還真的都沒有特別去學,或只你看著那些極端成功有權有勢的社會人士,他們也真的沒有特別去學這些但是一堆妹子就是會貼過來,你開始相信這種事情沒有什麼好聊的,沒有什麼好學習的,學這些只是浪費時間,甚至你認為反而要「更不去學更不去了解」,才顯得自己「不是魯蛇」。
是的,有些人天生條件好,從小生長在好的教育環境,或是與許多人都不同的生活環境。因為機運就是不同,或者有周遭親朋好友的幫忙等等,人生擇偶的問題就這樣無意識地被解決了。然而無論別人是怎麼不要煩惱就解決他的擇偶問題,當你回頭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人生問題,難道你的策略就是這樣看天吃飯最終問題就會自動不見嗎?
最終你發現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開始去研究兩性動態領域,開始去了解PUA到底在幹什麼,花了許多時間去研讀,去實作,過程犯了許多錯誤,讓自己陷入了不少難堪的情境。一開始你信誓旦旦地覺得這東西太棒了,就像是發現了神秘寶藏一樣,你覺得你看待這個世界的切角不同了,你甚至覺得自己活在和其他人不同的世界裡面,就像是自己解開了某種人生的秘密一樣。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些人約會生活改善了,有些人約會生活改善但卻發現自己長期關係陷入困境,有些人則是從一段關係被歸零,甚至有一些人,發現自己浪費了許多時間,更加地絕望與喪氣覺得這一切都是騙局。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每個人鑽研兩性動態領域之好會有這麼不一樣的結果?這篇文章我不會誇大地說我已經完全解開兩性動態的密碼,因為說這樣絕對是騙人的。但是我發現兩性動態的提升裡面,有各種不同的領域,而每個領域都自成一格,每個領域都說自己才是王道,每個領域之間其他領域沒有的優勢與劣勢。而我發現當你狂練其他某些領域但是卻忽略或是不知道有其他領域的存在時,甚至是忽略了「其中一個領域」,那麼很可能就會讓你的兩性動態領域卡在某個情境。
這篇文章就是要介紹給你兩性動態的領域之中,有哪四大象限的系統存在,各自代表什麼樣的中心思想以及有什麼樣優缺點。
[第一象限:硬價值領域]
這個象限是最大宗也是最廣為大家接受的領域,這個系統所堅信的假設是所有人都想要價值,妹子找男人也是要找高價值的男人,無論你是外表帥,身材好,經濟能力優渥,有才華,高社經地位…等等。任何只要是可以比較優劣的價值體系,只要你衝高這個階級,妹子就會喜歡,你的擇偶問題就可以最有效地被解決。
大部分的人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想要遠離痛苦,想要追求快樂,這些硬價值可以最直接有效改善這些事情。有錢撒下去買到想要的東西,有才華與技能解決生活上的許多問題,有社經地位的權利對這個世界造成影響,都可以有效解決生活上大部分的問題。
主流媒體最推廣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我的硬價值六大屬性系統以及許多MGTOW族群的生活型態都是屬於這個象限。
然而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這個象限最大的優點其實不是讓你最有效地把到妹子,應該說它不能保證你可以最有效地把到妹子,你也許會持反對意見地說許多超帥超有錢超有地位的人妹子都是把不完。但事實上這些人要不是有其他兩性動態領域象限的加持,要不然就是他們只能初期吸引到女人的注意力,但只要一交流之後發現氣場自信和社交能力根本破功,女人也會敗興離去。
你甚至可以看到某些不學無術沒有穩定工作外表也並不突出的人,也許他擁有Alpha氣場與充滿自信,也許他花許多時間在Game上面跟女生交流,這樣硬價值極低的人也可以擁有很好的約會生活。
這些種種案例告訴你,單衝硬價值就代表你可以完全又有效解決擇偶問題的論點是不夠完整的。
所以說這個象限最大的優勢其實在於打造出一個自己人生的基礎,打造出自己人生不敗的境地,甚至會對你未來練習其他象限可以更加地有效率。當你把自己的身材練好,當你把自己的經濟能力搞定,當你打造出自己的事業與價值體系,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你未來在做什麼事情都可以事半功倍。
然而這個象限的提升也是最可以控制也最不會平白浪費的投資,因為無論最終你是否有把到妹子,你都是投資在自己身上,這些硬價值不會平白無故消失,隨著時間經過仍然會一直跟著你。
然而這個象限的最大缺點,就是他們認為只要你自己悶著頭來打造自己,女人就應該要知道自己的價值而貼過來,不來的話就是對方不適或,不是自己的問題。
這就是「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這論點的風險,第一個問題是因為你就只是一朵花開在那邊,但是別的男人卻是身經百戰的獵人,並且身上還插滿了花當作陷阱來獵捕蝴蝶。當你期待蝴蝶要自己飛過來的時候,獵人已經把大部分優質的蝴蝶都給獵走了,你就等著看看有沒有落網之魚的蝴蝶會飛過來停在你這朵花上。
你也許會覺得蝴蝶這麼多總會有好的蝴蝶過來,但是在這個藍藥丸充斥的時代,在這個訊息極為快速的時代,在這個女人Hypergamy逐漸失控的時代,大部分的女人目標是頂端的那群男人,而頂端的男人也擁有大部分的女人。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個策略並不是不行,而是這個策略用在現代使用並沒有比過去更有優勢。
第二個問題是你不知道飛來的蝴蝶是不是有毒的,到底是個好蝴蝶還是帶有毀滅性格的蝴蝶?如果你沒有這種判斷能力,沒有紅藥丸覺醒,當你好不容易盛開了你的花,卻傻傻地不知道飛來了一個有毒的BPD蝴蝶,接著她把你榨乾歸零,那麼你的人生很可能陷入谷底,必須要從頭來過甚至有一蹶不振的風險。
[第二象限:Game領域]
是的,所以你不能完全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只要你的人生目標不是MGTOW,只要你是想要提升你的約會生活,最終你還是得花你的專注力與精力在和女人的交流吸引上,而這就是兩性動態領域的第二個象限:Game領域。
什麼是Game?我給的廣義的定義是這樣的:「任何有意識地想要提升兩性動態效果的所有行為與交流,都屬於Game領域的一部分。」
一直以來台灣的主流大眾媒體都會醜化PUA這個名詞,由於某些心術不正的人濫用Game領域中的技巧,造成了對某些女生的傷害,這些新聞被爆出來之後,主流媒體為了可以最直接又有效率地衝流量,把PUA直接污名化就會是最簡單的做法。
在藍藥丸的世界裡面,女本位為了要可以最大化女人滿足Hypergamy的掌控權,他們最希望男人就是「做自己」,因為女人擇偶上的恐懼在於找錯男人,因為這在演化的歷史上代表女人生存會出現危機。
假設眼前這個男人其實生存能力奇低,基因上以及提供保護的能力上都是一文不值,那麼假設這男人假扮自己是Alpha而騙過了女人Hypergamy的濾網,女人被這男人綁定了長期關係,那麼這女人的麻煩就大了。
也就是說演化上一個繞過Hypergamy濾網假扮成是Alpha的Beta (AFC/Simp),可以把一個女人的人生給搞砸。
而Game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找方法繞過女人Hypergamy濾網,一個不是Natural Alpha的男人可以透過學習來模擬出Alpha的行為來吸引女人,而女人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女人希望你如果是Beta,就給我乖乖當Beta不要來搞砸我的人生。
然而許多人不能理解的是,透過後天學習Game並不是壞事,甚至反而是好事,因為Natural Alpha的行為很多並沒有經過思考,大多都是本能反應,只能滿足女人短期的擇偶策略。這些Natural Alpha就好像是一個不受控的原始野獸一樣,雖然他的Alpha特質可以燃起女人真誠的慾望,但因為不經思考的莽撞也會造成彼此關係或是人生上的悲劇,並不是一個長期有效的系統。
監獄裡很多的Natural Alpha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許多妹子愛得死去活來,但是他們生活卻悲劇不斷,因為這些男人一切都是靠本能行事,在沒有紀律與智力屬性的加持下,終究沒法比上Alpha與Beta整合的完全體。
男人理解Game這件事情,其實某種角度上確實對女人的擇偶策略上是一種威脅,因為女人不能保證擁有這把武器的男人到底是個正直的人還是邪惡的人。藍藥丸世界不願意男人有這樣的武器,於是會開始醜化Game這件事情,甚至會開始倡導說「去學Game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女人最討厭男人去學這種東西」「沒特別去學Game才是真正的好男人」。
然而無論你想要多麽唱高調自己是多麽正直清廉,自己是多麽討厭操弄,事實上是所有男人都有自己的一套Game女人的把妹策略。
讓自己的眼神有自信地和女人進行眼神接觸就是一種Game。
讓自己的聲調變得低沈與沈穩也是一種Game。
對女生調情逗女生笑也是一種Game。
對女人進行情緒上的推拉,刻意疏遠後又把她捧在手心上也是一種Game。
對女人的交流就是完全坦誠不耍任何心機也是一種Game。
否定Game的存在,並且召告天下說自己完全沒有任何Game,並不會讓自己的Game變得比較高明。
兩性動態Game領域這個象限是所有象限裡面最直接又有效的,因為這代表你把大部分的時間與精力投資在與女人交流上面,你會獲得最大量的一手交流經驗,你的腦袋與身體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一套把妹系統,你會越來越快就辨認出眼前的女人是哪種屬性分類,而你的身體也會本能反應知道該切換到什麼系統來去Game眼前的女人,你最終會變成一個技術純熟又手法高明的獵人,一切都將變得更有效率與可控制。
然而Game領域的局限在於如果你其他領域沒練,那麼兩性動態你只能顧及到前期和中期,對於後期的發展你其實是很弱的。再者如果你的硬價值沒有提升,那麼你能夠把到的妹子就只能停滯在某個等級,很難把到更高等級的女人或是很難看他有堅實的長期關係。越級打怪也許偶爾會讓你塞到一次,但這不會是常態性的發展,因為你的女人是什麼樣的等級,最終還是要回歸於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所處於的價值體系在哪個位置,以及你是活在什麼樣的生活型態。
再者只有練Game的局限性在於你後期把妹會越來越沒有效率,因為你總是得把時間花在跟女人的交流上,正事都不用做了。這會造就你本身沒有硬價值可以讓女人自願地被你吸過來,你的價值與資源沒辦法讓你使用槓桿的威力,你就像是一個只能靠工時賺錢瘋狂加班領鐘點費的勞工,永遠沒辦法成為一個擁有龐大資產與被動收入的創業家。
你可以想像Game領域是「量與主動收入的提升」,硬價值領域是「質與被動收入的提升」。
[第三象限:紅藥丸覺醒領域]
在我們...
<<完整內容請點下面連結>>